首页 人文地理学学科导论

人文地理学学科导论

举报
开通vip

人文地理学学科导论人文地理学学科导论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 810008, 摘要: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国家发展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涉及广泛,构成了一个疏松的综合体。通过对相关人文地理学研究文献的回顾,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学科特征和学科体系、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加以综述。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和对象;学科特征和学科体系;发展历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1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1.1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国内地理学界对人文地...

人文地理学学科导论
人文地理学学科导论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 810008, 摘要: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国家发展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涉及广泛,构成了一个疏松的综合体。通过对相关人文地理学研究文献的回顾,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学科特征和学科体系、发展历程、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加以综述。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和对象;学科特征和学科体系;发展历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1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1.1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国内地理学界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李旭旦教授认为: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的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张文奎先生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区域系统,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吴传钧、陆大道院士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论为基础理论,重点研究“人—地”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规律和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的调控优化,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可见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在吸收国外人文地理学科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目标也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1.2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尽管地理学者们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各有侧重,但实际上综合来看 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是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并不研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人文现象的所有方面,例如人文现象的时间序列、社会关系、组织机构等。从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1.3人文地理学任务 1.3.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学科建设任务 当前人文地理学科建设的科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人文地理学者应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应用空间、尺度等地理学概念和视角,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广泛涉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充分发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汇合的作用,致力于学科间的大跨度交叉和综合研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紧密结合,这是当前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的科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今后应加强人地系统中自然、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研究,并对其中某些因素的变动最整个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系统间的物质、能量转化方向的变化进行预测,同时还应加强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影响的研究、区域环境变化机理和社会经济机理的研究、环境调控和环境变化预测研究等。二是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自然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条件的科学分析与综合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间 联系的发展机理、区域开发中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同类型地区的发展战略、国土开发整治与经济发展的区域规划、区域开发数据库、区域开发的管理体制与政策、中外区域开发对比研究等。三是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积极采用计算机技术、制图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同时广泛运用试验方法,计量方法,行为方法,以系统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的系统原理与方法,以耗散结构、协同论、突变论为基础的各种方法等,发挥这些技术手段与新方法在综合分析、建模与数学处理上的优越性,是人文地理学在方法论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样既增强了学科的科学性,又增强了科学预测的可靠性。 1.3.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美国学者在《从心发现地理学》一书中介绍了地理学在私人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涉及地区和地方策决、国家决策、国际决策等不同方面,为决策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作用。当前人文地理可参与的项目很多,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发展战略、区划、规划、地域开发和整治、产业布局论证等一系列研究任务。 1.2.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要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文地理专业人才;在年轻一代中普及人文地理知识,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就应该使学生习得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知识。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体系 2.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2.1.1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的影响,但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如民族形成与发展、人口分布与迁徙、聚落形成与分布等,因此研究时要有动态观点,把现代的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为社会发展服务。 2.1.2区域性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各种成分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区域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体现。人文地理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点,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如人文地理学区别人口学、民族地理学区别民族学、社会地理学区别社会学,关键在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特性,离开了区域差异的研究,人文地理学也就失去凭借。 2.1.3 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这些人文现象内容繁多,彼此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从总体特性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2.1人文地理学的划分方法 叶宝明在《人文地理学》中把人文地理学划分为人口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社区地理学。王恩涌和赵荣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对人文地理学的划分主要是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语言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而陈慧琳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划分比较简略,其主要分为: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3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3.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 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1.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 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来。 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人文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是从李特尔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开始的。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人地关系理论在各国有不同 的发展。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书中,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以后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更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几乎与此同时,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另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人的观点对法国地理学影响很深,从而形成法国学派。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罗士培教授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他认为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提出生态调节论。他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应时,才有必要说明。他还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施吕特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探讨原始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后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又提出,人类按其文化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将它们改变为文化景观。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文地理学同自然地理学—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1.4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有方法论的指导,而且还要有得力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关于这一点古人早有论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界定了研究范围,确立了研究目标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J. M. Lindsay 在他的《人文地理学中的技术》一书中对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用ll 章200 多页的篇幅分别对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数据处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国内人文地理方法的专著还不多见,比较有影响的是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主编的《现代经济地理学》以及张超、杨秉赓主编的《计量地理学基础》。最近李小建等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教材《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地理学的新方法、新领域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概括,从l999年9 月出版发行到2002 年8 月就已经印刷了6次,难怪吴传钧先生在序言中就予以很高的评价。 4.1系统分析和实地调查 研究问题的第一步是对课题的性质进行思考,明确研究的目的,对研究方法进行选择。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采取的方法是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选择区域的特征,对已有资料、所需要的资料、设备状况、人员状况、工作力度等进行初步估计,设计出可行的技术路线。然后对所研究的区域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对研究区域的社会的系统分析和区域背景及特征的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有利于扬弃研究问题细枝末节,抽象出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尽管遥感等现代技术有广泛的应用,但实地考察方法仍然还是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路线调查法和典型点调查法是经济地理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系统分析对于调查线路和典型点的选取具有指导性意义。 4.2问卷调查、座谈会和社会统计学方法 鉴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内容要涉及到人的行为研究,如商业活动、交通运输、旅游活动、资源利用问题、区位选择、全球经济区域化、城市化、种族问题以至于女权运动等。因此,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必要的。社会学的问卷调查、座谈会以及社会统计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已经有很长的应用历史。通过预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座谈会可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就要求助于数理统计。在开始分析之前一定要对将要进行的统计假设检验心知肚明,了解它的性 质和适用范围。对诸如两相邻地区的某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作物产量等等平 均值之类的问题,需要对未知母体的参数或分布情况先做出某种假设,再根据抽样理论选取适当的统计量,然后根据实测的样本资料来对所做的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原假设是否正确。 4.3描述法和比较法 对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布进行记载和描述是地理学最古老的传统,描述有文字描述、数字和图形描述等方式,古老的地方志和近代的区域地理就是这一传统的产物。比较就是比较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比较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性质,通过空间上的比较,区域差异和区域个性可以比较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来,通过时间上的比较,区域过程和空间动态特征得以刻画。但是,地理比较法的应用首先必须注意研究的问题有可比性,无论是时间序列还是空间系列方面,如二战期间,美国曾经出现这样的统计报道,说在战场的死亡率是0.9% ,比在美国本土的死亡率还低,鼓励参军,实际上它们之间是不可比的,它忽略了两地的人口构成的差异,是一种误导;其次,要对对象的实质进行比较,不要因为某种表面上的相同而忽略实质上的差异,也不要因为表面上的差异就忽略了实质上的相同。传统描述法和比较法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应用最早,现在仍然有生命力,甚至可以认为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某些空间分析技术,如专题属性图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从本质上讲是描述和比较方法的新形式和进一步发展。 4.4地图方法 地图被称为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实质上是地理空间的模型化。地图方法对经济地理学和各分支地理学来说都是重要的基本方法,通过编制地图可以发现研究对象的地理分布规律和有关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语言文字不同,它用符号、图标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比例尺、投影、坐标),通过制图专家精心挑选的制图信息来反映地理空间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突破,纸质地图逐渐有了新的形式———电子地图,而且 世纪 年代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空间数据库,把可以更新的专题属性以“图层”的形式存贮起来,可以对各种主题的专题属性进行任意的组合和叠加,改变了人对纸质地图的被动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地图都有其目的性,制图信息均按照目的有选择取舍。正如Lindsay所指出:“无论是在制作地图还是去用由专家制作的地图时,不能 仅仅对地图显示的格局进行解释,还要体会地图的言外之意。” 4.5数学模拟和经济分析法 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学者艾拉托塞尼就运用古代几何的成就对地球的周长进行了量算,可以说是数量地理学的先驱。经济学中的区位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以及艾萨德的区域经济方法等被移植到地理学中,开创了地理学运用数学分析的新时代。 世纪 年代经过美国的华盛顿小组、英国的剑桥学派和瑞典的隆德学派的学术活动,把这些方法引入到地理研究的各个领域,采用模式化的方法,使地理学从单纯的归纳过渡到以理论演绎为主,通过实验反馈来丰富完善地理学的科学内涵。对地理学进行实验模拟的难点在于面对的是复杂巨系统,目前还没有更加完善的数学工具产生,经济地理现象或过程的复杂性和要素之间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或许这正是计量革命遭受种种责难的原因之所在。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应用模型要谨慎行事。 4.6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的方式。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地理信息描述的形式,在计算机屏幕上实现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丰富多彩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技术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显示等侧面加强了地理数据处理能力,尤其是能够作为统计信息、地图信息、遥感信息、全球定位信息等多种信息源的集成平台,使地理信息时空分析成为可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它的前期发展相当迅猛,但是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对地理信息系统热情有所减退,其中原因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是因为吹嘘过度和接踵而来的用户过高期望,结果是发现有时运用GIS并没有节约时间和金钱。最大的问题恐怕不是来自于软件和硬件,GIS已经被成功的移植到微机的平台上,数据的搜集和输入被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是瓶颈,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标准问题急待解决。另外,GIS还远没有达到“所见即所得”的简略程度。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地理信息交换的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消除了人们的空间限制,使以研究空间格局而著称的地理学变得似是而非,但是如果地理学者和其他研究机构不借助和介入国际互联网络的研究,那么,它将失去很多发展机遇。 4.7地理计算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国外学者正式创立了地理计算(Geocomputation)一词,作为数量地理学的深层次发展,地理计算学对整个地理科学尤其是对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模型和应用研究,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地理计算的出现与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理论方法的大发展,也得益于复杂科学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复杂科学属于横断科学,发展了一套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Neural Network,NN)、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CA)、遗传算法模型(Genetic Algorithm,Ga)、多智能体等。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细胞自动机等在地理计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方法在空间决策、城市模拟、农田保护、交通运输等传统地理问题研究中均有所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还有人用相似性匹配(Similarity Matching,SM)技术对环境和地理问题的复杂性进行尝试性探讨,不一而足。显然,人文地理学是实践的科学,在社会实践的需求和推动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拓展,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必将随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发展变革。不过,还应该看到的是学科发展和探索道路未必平坦,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地尝试和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赵荣;王恩涌;赵小林 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朝林 等.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杨国安甘国辉.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述要[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1):P2-4
本文档为【人文地理学学科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6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7
浏览量: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