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壤肥料学实验

土壤肥料学实验

举报
开通vip

土壤肥料学实验土壤肥料学实验 《土 壤 肥 料 学》实 验 指 导 书 (06作物生产技术)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 hr 风干土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2hr 实验二 土壤剖面观察... 4hr 实验三 实验四 作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诊断... 2hr 实验五 堆肥的积制„2hr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意义 土壤分析工作中,样品采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要求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如果取样不正确,任何良好的分析工作也得不到可靠的结果,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正确地采集样品是土壤分...

土壤肥料学实验
土壤肥料学实验 《土 壤 肥 料 学》实 验 指 导 书 (06作物生产技术)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 hr 风干土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2hr 实验二 土壤剖面观察... 4hr 实验三 实验四 作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诊断... 2hr 实验五 堆肥的积制„2hr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意义 土壤分析工作中,样品采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要求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如果取样不正确,任何良好的分析工作也得不到可靠的结果,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正确地采集样品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前题。它由于土壤的差异性和分析项目的多样性,因此取样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不同,代表的范围也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取样方法。 二、采集方法与步骤 1(研究土壤形成发育:在野外首先确定区域地形部位,及具体剖面位置,除在调查范围的草图上注明采集位置外,并在样品袋内写明野外条件:如地形、位置、成土母质、利用情况、研究目的等。 采样时应在挖好的剖面上划分发生层段分层取样,不得混合,各层采样深度与每个层段深度不一致,采样只选择其中最典型的部分,一般取0-10厘米,不取过渡层,过渡层只作野外研究,不作化学分析。 采取次序,由下到上,这样可避免采取上层土样时,土块落下干扰下层。每个样品(每层)需采一公斤。特别注意采样深度记载不是按发生层深度,而是按实际采样深度,如土壤剖面的耕作层是0—30厘米,采样部位实际上是5—15厘米,记载以后者为准。 研究土壤发育剖面样品,不能在同一类型土壤与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土壤上采取土样进行混合,只能每个剖面样品独立单独采取,独立分析,以免使土壤的差异在混合的过程中遇到掩盖。 2(研究土壤肥土:采取混合样品:在一定区域内(即土壤性质相同的田块),分布采样点,采好各点各层的样品,按层混合,然后按四分法取出平均样品。 如果是研究土壤盐溃化和类似的季节动态明显的问题,采样时还特别注意季节性,只有在干旱的季节才能采到代表渍化最大限度的土壤样品。 3(研究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即作物营养诊断。每采一个植株样品,同时采取该植株的根际土壤。为更好地反应土壤与作物的关系,应在采样后立即分析,不能久存,大面积采样,应当由多点取样品(约l公斤)混合,用四分法取得均匀样品约100g左右,小区取样,最后取50克左右。 4(研究土壤障碍因素的取样:大面积毒质危害应多点采样混合,应取根附近的土壤;局部毒质危害,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按好、中、差分别进行土壤与植株样品同时采取。 5(研究土壤某些物理性质:如孔隙度、容重等还需用专制的容器,采取原状土样,不破坏土壤结构,保持原有田间自然状态。 三、样品的风干与制备 1(风干样品:野外采回的土壤及时撒在干净木盘上或纸上,铺成薄层,压好标签。 放在干燥无酸气、氨气等气体并能通风的室内,土壤表面用纸盖好,以免尘埃落入,风干期用手捏碎大块土团,使其直径在一厘米以下,否则干后不易研细,注意除去草根落叶,一星期后,即可取下制备。在必要的时候,亦可用微温促使迅速干燥。 2(样品的制备:已经风干的样品,用木棒捣碎,使其全部通过2mm筛孔。凡经滚磨都不能通过者,均计为石砾,按其重量,计算石砾含量。 含砾量,=(石砾重量?全部风干重)×100 凡是通过2mm筛孔的样品,可作为机械分析的样品,用四分法选取平均样品100克,贮于广口瓶中备用。 剩下的样品,继续磨细,至全部通过lmm筛孔,同上法,取平均样品500克,准备做代换性,可溶盐及普通的化学分析用。 其余的样品,再在乳钵中磨细,使其全部通过0(25mm筛孔,如遇坚硬的矿粒,可用玛瑙乳钵研细,使用玛瑙乳钵时,不应敲击,以免使硬性的玛瑙受损失或破坏。 (1)已经研细并通过0(25mm筛孔的土样,再用四分法选出200克平均样品,进行精选,剔除任何草根与植物残体。这一操作,应在放大镜下用镊子除去。经过精选草根和未经精制的样品,分别装入广口瓶中备用,前者供腐殖质及金氮量的分析之用,后者供矿质全量分析之用。 (四)仪器药品 土铲 1把 木盘 1个 剖面刀 1把 放大镜 1个 纸盒 3个 广口瓶 2个 土筛 1mm1个 土钻 1根 土筛 0.25mm1个 布口袋 1个 标签 乳钵 1个 四、复习思考题 1(在土样的采集和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为什么不能直接在磨细通过1mm筛孔的土样中筛出一部分作为60目土样呢, 实验二 风干土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目的 不同风干土样仍保持有一定的水分,其数量随大气的相对湿度和土壤组成而定。土壤的各项分析测定结果,都要以无水的干土为计算基础,即以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而不以风干土为计算基础,因为风干土的含水量因土壤组成不同而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因此,分析测定的土样,必须测定其吸湿水含量。 二、原理 吸着水是以土粒表面能强固吸着的水分子,在吸着水分的同时放出相应的热量。因此,对已吸湿的土壤加热就能把被吸着的水变成气态水蒸气释放出来,所以失去的重量即为吸着水重。 110?所赶走的土壤水分最接近土壤吸着水,而土壤有机质又不据研究105?- 致分解。某些有机质在此温度烘烤时能逐渐分解而失重,另一些矿物质则能逐渐氧化而增重。因此,在此温度下严格说来只能是近似的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多的土样不宜采用本法,因为在105?下烘干样品时,将引起有机质的损失。因此,对于有机质含量甚高的土样,只有采用真空干燥法,使在较低温度下失水,才不导致引起有机质的损失。 三、操作步骤 1(称过0.25 mm筛孔的土壤2.000-3.000克于已知重量的扁形称量瓶中。 2(放入恒温烘箱中,打开称皿盖,关上烘箱使加热至105?-110?,烘6小时。 3(烘毕,由烘箱从下向上取出称皿,放入干燥中盖好皿盖和干燥器盖,在室温下冷却20分钟。 4(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称时称皿盖应盖上,称量应尽量快速。 5(称后的样品再如前法烘一小时,冷却称重,如此继续重复,直至最后二次重复之差<0.003克为止,此次实验只烘两次,取最低一次重量计算。 四、计算 吸着水,= ×100 为了在运用时能较 方便的把所称的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在计算了吸着水,后,求得一个水分系数,当我们需要把风干土换算成干土时即可将系数乘上风干土称量即可。 式中P为吸着水, ×的意义在于1克风干土所相当的烘干土重,如我们已测得干土样品吸着水为10,,它的水分系数。 如果我们称2克含10%水分的风干土,它就相当于2×0.909=1.818克烘干 五、仪器设备 土铲 剖面刀 标签纸 土钻 布口袋 纸盒 土筛 (0.25 mm 、1 mm 、2 mm ) 木盘广口瓶 木棒 恒温干燥箱 扁形称量瓶 堪埚钳 干燥箱 分析天平 六、复习思考题 1(计算土壤含水量时为什么要以烘干土为基础数, 2(某风干土样含水量为6%,欲称取相当于5.00g干土重的土样,问需称多少克风干土样呢, 实验三 土壤剖面观察 一、意义 田间土壤剖面,反映了土壤实体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综合表征。土壤剖面(是土壤自上而下切得的垂直切面)是环境条件长期作用下物质变化的结果。即是长期土壤水热运动方式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物质的淋溶与淀积、氧化与还原等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剖面形态,又能影响土壤中水热动态和作物生长,因此,每一形态特征都与 土壤内部性质有着发生学上的联系。在野外进行土壤工作,就是根据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和成土条件的观察以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来鉴别土壤的类型和肥力状况以及存在问题。因此,熟练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技术和土壤形态特征,就成为我们进行野外调查、了解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技术和方法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资料也是土壤分类的依据。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同学们初步掌握观察土壤剖面,分析剖面的一般方法和认识土壤野外形态的能力,并明确各种形态特征对土壤性状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对土壤水热动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进行步骤 终首先观察土壤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植物等。其次应了解土壤耕作历史、目前利用与植物生长的反应、存在问题。进而访问进一步摸清土壤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挖土剖面。综合上述即为望(实地观察环境)、闻(收听群众反映)、问(访问农民、农工等)、切(实地观察测定土壤剖面的形态和性质)四结合的步骤。最后采取土样进行室内分析。 四、剖面形态观察 1(剖面选点:根据调查目的而确定挖洞地点,挖洞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如以区域调查为目的时应从地质、地形、土壤类型、发育状况、植被„„等的变化地方挖洞。农业土壤则应以生产问题为主,应在不同田间问题地区,作物不同生长情况地点分别挖洞。为建设田间档案制,则应选代表田块的地点进行挖洞„„(经济林木土壤剖面面则应根据需要在有一定代表面积的宜林地上选点,对于水稻土的选点,不要选在进、出口和排水沟旁(挖洞时力求将局部地面水排干,先测试其泥脚深浅后,再打开剖面,记录地下水位,或暂时渍水位,层次发育等。为了比较,印证剖面的正确性,还可以就地选择一些自然露头(水利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库壁、沟旁、改田改土的取土面、山地的或滑坡、垮岸等露头)加以对照,不必另挖。 2(规格:剖面的大小按调查目的和需要而定,剖面一般长1.5公尺,宽1-1.2公尺,深1.5公尺,剖面挖成后,可用土钻加深,再向下进行观察,剖面一端垂直削平,另一端挖成梯形,便于观察记载,观察面应向阳光,以便观察。 注意挖起的土块要分开表土底土堆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结后填土,填土时底土先填,表土后填(表土后填。 3(土壤实体形态分层:根据土壤水文动态情况,土壤发育层阶段为A、A’、B、P、W、G、G、D、C等在每层段中,又可根据发育方式(发育的程度)分划为发生层(即单层)a、b、g等。现分述如下: A——速渗层段:水分在此层内渗透最快,空隙最多,水分停留时间短,且水分较少,所以构造最接近理想的粒状一团粒构造,理化性质良好。 A’——淹育层层段:是指水稻土表层受水浸淹,土粒分散或干后结成块状结构,全部 颜色无显著变化。 B——缓渗层段:土粒间有一些机械淋溶吸附物质(也有较少的化学淋溶吸附物质),土粒间较紧密,通透性比A层差。水分停留时间短,失水后形成粗块子,但仍以粒状为主,由于水流较缓,也形成一些棱状结构。养分、水分、空气状况稍差于A层,但湿度比较稳定。 P——初期潴育层段:从上面下来的水分数量少,土粒间更紧。主要受暂时潜水的影响(如间隙性灌溉),土壤吸水后停留时间较长,而产生膨胀,失水后又产生 裂缝而成大棱柱状和大棱状。在裂缝或结构的表面有锈纹、锈纹、锈斑出现。水稻土下层和北方黄土多属这种层段,这表示土壤间隙性停留水所造成。 W——潴育层段:积水较初潴育层段较多,而且时间较长,但仍可以流走,空气可以进出,干湿交替频繁,膨胀收缩的次数多,结构为小棱块和小块状。由于水分潴积久了化学作用使铁质游南出来,水退后,铁质浸入土块中并随水流入缝隙中,故棱块上带有铁膜,这就标志着土壤水久停的缘故。这样干湿交替,氧化还原交替,使土壤具有五花八门的颜色变化。如果有新生体(铁块、砂姜、网纹)出现,则更差些。 G——潜育层段:积水时间长,土壤多呈还原状态,颜色一致,一般为灰色、黑色、绿色等。这种颜色也随母质性质而不同(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为绿色,冲积土多为灰色,砂石多为黑色,紫色土、红壤多为蓝色(这些颜色多反映还原物的种类。由于潜水时间长,土粒分散,潜育层段可以产生在表层,亦可出现在下层,出现在表层称为表潜育,如下层出现潜育则不利于土温的提高。 C——同源底层:底土母质与上层剖面土壤同一个来源者。 D——异源底层:底土层母质与各层剖面土壤各层不属于一个来源者。 在每层段内,进一步划分表示土壤发育方式的单层,即根据淋溶淀积氧化还原情况而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a——淋溶性单层按淋溶程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a0——颜色较母质稍灰,有轻度淋溶现象。 a1——轻度淋溶性单层,有细灰白色条纹发生者。 a2——中度淋溶性单层,土壤结构内部只有较粗的明显的白色条纹。 a3——强度淋溶单层,白色很多,占有结构的大部分。 b——淀积性单层,按淀积程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b0——微度淀积性单层,土体内有细胶粒机械下淀者。 b1——轻度淀积性单层,有铁的锈纹、锈斑出现者,或结构表现形成铁质胶膜等。 b2——中度淀积性单层,土体内有软铁子等新生体生成者。 b3——强度淀积性单层,土体内有显著的黑色、褐色等淀积物,生成多量铁子、砂姜或铁的胶膜,严重妨碍土内水、热、养分运动。 g——潜育性单层,按其潜育程度深浅,可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g1——有微度潜育现象,结构未引起破坏,微带灰色。 g1——颜色较灰绿和浅淡色,但无严重发生者。 g2——颜色较深的蓝灰色和黑色。 g3——深黑色和深蓝色发生者。 在自然植被或荒地上则应以土壤发生层次由上而下划分为: A0、Al、A、B、c等。 A0——枯枝落叶层。主要是未分解或未半分解的有机物质。 A1——腐殖质层。腐殖质与矿物质结合,颜色深暗,团粒结构,疏松多孔。 A2——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生成的灰白色层次。粉砂质无结构。 B——淀积层。聚积上面淋溶下来的物质。 C——母质层。 4(观察项目 (1)土层厚度:采取连续记载法,如发育层段渗育层,厚度为lO,该记为0—10cm,下部为初期潴育层为15cm,该记为10—25cm,直到底层。 (2)土壤颜色:土壤颜色为土壤剖面基本特征。是土壤中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可用它鉴定土壤发育和肥力状况。 (3)土壤质地:采用指测法,逐层进行。 (4)土壤结构:根据土壤结构形态逐层描述。观察时,用土铲将土块挖出,用手轻捏使其散碎,观察碎块的大小形状。通常为团粒状、块状、棱状、片状等。 (5)土壤坚实度:是土粒互相排列的紧实程度。根据农具插入或切割土体的难易,分四类: 松散:土粒呈单粒分散,象一盘散砂。 疏松:土粒间多是疏松团粒结构,农具极易插入。 紧实:土粒结构紧实,土块不易压碎,用力可插入。 坚实:土粒结合很紧,多为大块状,粒状结构,极为坚硬,不易压碎,农具用力不易插入。 (6)土壤湿度:是土壤剖面各层自然含水状况,在野外通常划分如下: 干:无湿润感觉; 润:放在手中稍凉( 湿润:放在手中,明显地感到潮润。 潮湿:用手轻压时,土壤表现塑性,但不流出水来。 湿:用手挤压时,土中有水流出来。 (7)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淀积物叫新生体,观察时将新生体的颜色、形状、坚实度及其分布实际情况准确描述。 碳酸钙淀积物:呈白斑或坚硬似块状的砂姜,以及板状的石灰质等。滴盐酸巨烈起泡。 氧化铁的淀溶物:呈铁子、铁盘或铁质薄膜等附于结构表面,或铁的锈纹。 胶膜:由淀积的细胶粒,附于结构表面,形成发亮的表面。 石膏的淀积物:呈白色片状或结晶结聚体。 氯化物和硫酸盐的淀积物:呈盐斑、条等常在盐渍土壤发现。 (8)侵入体:存在于土壤中的侵入体,如动物的骨骼、贝壳、瓦块、煤炭等,反应人为活动的结果。 5(测定项目 在认清层段的基础上,还应当测定各层土壤的水分、养分、PH值、湿度等。以便更进一步了解作物营养环境条件。(测定友莹见前面有关实验部份)。 将上观察分析结果,一一记入土壤剖面记载表内,以便分析土壤层次及肥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五、采集土壤标本的方法 (一)采集土壤剖面纸盒标本 装土壤剖面标本的塑料盒,为长方形,内具小格。 采集时先将剖面上,各层最典型的标本,用剖面刀采取一块,块头大小,应大约与塑料盒的格子相似然后按照层序,装入盒的格子内。用铅笔,立即在纸合旁边注明上下层序的关系,和各层的厚度。 注意,采集的标本实际层厚度,一般不过数公分。它应具的该层典型性。切勿将全层各部均匀选取,混合装样;或用手压装,但在记录时应将实际采样深度,和本层样品代表的深,同时记载。 例如,剖面中,某层次的深度为35—60cm。采标本的实际深度是40—45cm。则记录上应当写明如下: 土层深度„„„„„„35—60cm 采样深度„„„„„„40—45cm (二)采集各层纸袋或布袋标本 这种标本,是用纸袋或布袋,其目的,一般是用于供室内研究,因此,要求采集的数量较多。代表性很明显,采取的原则同上。必须采集各层典型部位上的标本。采取顺序。应注意下列各项: 1(在整个剖面中,先采取最下一层的土壤,避免在采取和研究上层土壤时,落下泥土,掩盖或渗入了下层土壤。 2(采集时,一般按5cm3—10cms采出整块土壤,数量约为l一2斤(采时常不能做到完整的立方,但至少要求采集层内,上下厚度一致,各部位数量比例一致。标本采好后放入布袋或纸袋。 3(湿度太大的样品应当用油布袋装( (三)剖面整段标本的采集 整段剖面标本盒是内壁长l00cm厚10cm的木盒,即一般整段剖面采集深度是100cm。盒子图示如下: 采集标本时,先把盒盖和底上的螺钉旋开,只留一个木框,把木框贴在预先准备好的土壤剖面上。沿木框的内边用小刀划出所要采的整段标本轮廊,然后把木框取下。在距离整段标本轮廊两边三至四厘米处挖小沟,沟渐加深,并靠近标本轮廊,用这个方法切出一个比整段标本盒的厚度稍厚一些的土柱,然后将边削平,可以屡次用木框去试,并作出记号,使木框贴附的位置始终一致。 在切削下部的标本壁时,必须准确确定下面的线界,使表面的表土层包括在木箱内,也不要太短。切时必须由各角向里边切,然后很快的把木框套在整段标本上(这项操作必须一次进行到底),使底土至表土,装在木框内,然后切去多余的土壤,使标本和木框一般齐,切完以后,用螺丝把底板上在土壤与木框完全相齐的一面。另一面,土壤稍凸出木框范围。可以用刀沿结构表面和植物分布的情况,修出一个近于自然状态剖面。面上铺纸并写明标签,运回室内。 如遇到砂性较重的土壤,或标本原来很干燥,容易破碎时,在取标本时,应当先去盖,不去底的木匣在剖面土柱,并切取标本。 六、仪器、药品 土铲、剖面盒、钢卷尺、地质罗盘仪、地质斧、l:3Hcl、混合指示剂、布袋、整段土壤剖面标本、标签纸等。 七、复习思考题 1(分析本地土体构造的优缺点。 2(本地土壤宜林、宜农,还是宜牧,提出挖掘土壤生产潜力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实验四 作物缺素症状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铜、氯等。其中某一元素缺乏或过剩,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并在外形上明显地出现生长异常、如植株矮小,生长停滞,分枝(或分蘖)少,失绿、发红(或紫),叶色苍老,叶片畸形、顶芽萎缩、开花受精受阻,茎裂根寓等等缺素生理病症。统称为作物缺素症状。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典型,一般较易识别。如作物缺氮发黄,棉花缺硼叶柄呈环带,果树缺铁的“黄化症”、苹果缺锌的“小叶病”等。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并非缺素所独有,则往往不易判断,如油菜叶发红,缺磷、缺氮;受冻,受旱都能引起,这时就必须注意凋查研究和进厅测试诊断。 为了便于掌握作物缺素的典型症状,现将通过幻灯片介绍如下,以加深对作物缺素症状的直观性。 二、缺素症状幻灯片 (一)、缺氮症状 氮是植物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或物质,是生命的基础。氮又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氮,植株生长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分枝都少,叶色淡绿,但失绿较为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较老的叶片、叶柄、茎秆呈淡黄或橙黄色,有时 果实)少而小,提早成熟。 呈红色或暗紫红色,叶片易脱落,花少、籽实( (二)、缺磷症状 磷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对植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转化与转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缺磷时,除生长矮小、瘦弱、直立外,还表现分蘖、分枝少,叶色暗绿缺乏光泽,下部老叶或茎秆呈紫红色,开花结果少,且延迟成熟,产量低,质量差。磷素过量,可能加重或引起锌的缺乏。 (三)、缺钾症状 钾在植物体内是一钟生理活动很强的元素,含量也较高,主要集中不幼嫩的生命活动旺盛的组织和器官。缺钾时,植株叶片暗绿紫兰,缺少光泽,随着缺钾的加重,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开始失绿,发黄焦枯,以及脉间失绿并出现褐斑,叶缘曲或皱缩,禾本科作物缺钾,茎叶柔软,易倒伏和受病虫害为害,早衰,根茎生长不良,色泽黄褐,早衰坏死。 (四)、缺钙症状 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都分,故钙有加固细胞壁的作用,从而增加植株的坚硬性。缺钙植株软弱无力,呈凋萎状。症状通常先在新生叶,生长点和叶尖上出现。新生叶严重受害,叶尖与叶尖粘连而弯曲,叶缘向里或向前卷曲,并破损呈锯齿状,严重时,生长点环死,老叶尖端焦枯,有时出现焦斑,根系发育很差,根尖坏死发褐,分泌胶状物。 (五)、缺镁症状 镁是叶绿索的重要组成成分,镁还参与体内各种主要含磷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缺镁出观 叶色退淡,脉问失绿,但叶脉仍呈现清晰的绿色。症状先在中下部老叶上出现,并逐步向上 发展。禾本科的叶片开始往往在叶脉上间断地出现串珠状的绿色斑点,阔叶作物如棉花、油菜除脉间失绿外,还会出现紫红色的斑块。钙、钾养分过量时,会控制对镁的吸收;将加重镁的缺乏。 (六)、缺硫症状 硫是蛋白质、氮基酸和维生素等的组成元素,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生长调节等生理作用有关,同时,硫还与叶绿素形成有关,故缺硫时植株呈现淡绿色,幼嫩叶片失绿发黄更为明显,有些作物的下部叶缘出现紫红色斑块,开花和成熟期推迟,结实少。 (七)、缺硅症状 硅素对水稻、甜菜等作物有一定的作用,硅素可以增加水稻的硅质化,增加茎叶的硬度,防止倒伏,抵抗病虫的侵害,当水稻硅素不足时,水稻茎叶软弱下披,不挺直易感染病害。 (八)、缺铁症状 铁虽然不是叶绿紫的成分,但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叶绿体和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因此缺铁时出现失绿症状,同时铁在植物体内较难移动,因此失绿症状首先在幼嫩叶片中出现,开始时,叶脉间失绿,如症状进一步发展,叶脉也随之失绿而整 个叶片黄化。植株上呈现均一的黄色,严重缺铁时,叶色黄白或出现褐色斑点,铁素过量时,则植株中毒,叶尖及边缘发黄焦枯,并出现褐斑。 (九)、缺硼症状 硼对植物的生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能加速花粉的分化和花粉管的伸长,硼素缺乏时,开花结实不正常,蕾、花易脱落,花期延长,硼还能加速体内糖类物质的转化和运输,提高根和茎中淀粉和糖的含量,硼与细胞壁中果胶物质的形成有关,故无硼时,细胞壁较软弱,茎和叶柄易破裂,硼在植物体内很难移动,因此,缺硼症状,首先是新生组织生长受阻,如根尖、茎尖生长受阻或停滞,严重时生长点矮缩或坏死,叶片皱缩,根茎短,茎萎缩呈褐色心腐或空心(硼素过重时,易引起毒害,使其叶尖及边缘发黄焦枯,叶片上出现棕色坏死组织。 (十)、缺锰症状 锰和铁一样,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并能促进硝态氮的还原,对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有一定的作用。锰还对叶绿素的形成有良好作用。因此,缺猛时,幼嫩叶片上脉间失绿发黄,呈现清晰的脉纹,植株中部老叶呈现渴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叶软下披,脆弱易扩,根系细而弱。但锰过多时也会使植物产生失绿现象,叶缘及叶尖发黄焦枯,并带有褐色坏死斑点。 (十一)、缺锌症状 锌影响到体内生长素的合成,所以植物缺锌时,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叶子的分化受阻,而且畸形生长,很多植物幼苗缺锌时,会发生“小叶病”,有时呈簇生状。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棕褐色斑点的环死斑点,玉米缺锌会发生“白芽病”。生育迟,锌过量易中毒,新生叶失绿发黄,发皱卷缩。 (十二)、缺钼症状 钼对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缺钼植株叶色淡,发黄,严重时,叶片出现斑点,边缘焦枯卷曲,叶片畸形,生长不规则,同样,钼对生物固氮作用也是必须的,因为固氮酶,就包含有钼铁蛋白成分,所以自生固氮菌和根瘤菌缺钼时便失去固氮能力;如缺钼的大豆根系,几乎没有根瘤生长,钼过剩易引起中毒。 (十三)、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检索说明 从外形上鉴定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时,首先看症状出现的部位,如果症状首先在老叶出现,说明所缺乏的元素是可以再利用的营养元素。能再利用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镁、锌等,如果症状首先在新组织出现,说明所缺乏的元素是不能再利用的营养元素,如钙、硼、硫、铁、锰、钼、铜等。在老叶出现症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磷;如果有病斑,则可能是缺钾或缺镁或缺锌。缺氮老叶黄化、焦枯,新生叶淡绿,提早成熟:而缺磷时则叶色暗绿或茎叶呈紫红色,叶与茎呈锐角,成熟延迟。缺钾和缺锌均易出现棕褐色斑点及组织坏死;但缺钾的斑点多先在老叶尖及边缘出现症状,并随生长发育的进展而加重,以至早衰;而缺锌则叶片窄小,斑点可在中下部整个叶片出现。顶部新叶脉间失绿,生育期延长。缺锌时主脉间明显失绿,并出现有各种色泽的斑点或斑块,但一般不易出现组织坏死。在病症从新组织先出现时,如果出现顶芽枯死,则可能是缺硼或缺钙;而缺铁、硫、钼、铜则不易出现顶芽枯死。缺硼时,易出现“花而不实”或“蕾而不实’或“穗而不克”,生育延迟;缺钙时,叶片发黄枯焦和早衰;缺铁时,新叶黄化,脉间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淡黄或发白;而缺硫时新叶呈较为均一的淡绿色,生育期延迟;缺钼时新叶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上;缺铜 时,幼叶萎蔫状,叶片往往出现白色斑点,穗子发育不正常;缺锰时脉间失绿, 呈现斑点。斑点组织易出现坏死。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幻灯仪;录音机;背投室 四、复习思考题 1(本次实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本次实训你成功方面,不足方面,如何改进, 实验五 堆肥的积制 1. 一、目的要求 堆肥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有机肥,它取材方便,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养分,可用来 配制营养土和育苗用肥,对改土培肥有重要作用,通过实验掌握堆肥的积制方法 和施用技术。 1.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 场地准备 地势平坦、通水、方便的场所。 2. 材料准备 1. 各类秸杆或落叶、杂草。 2. 人畜类尿肥。 3. 草木灰或石灰。 4. 干细土。 3(仪器用具 锄头、粪桶、铡刀。 三、积制方法 选地势平坦、近水、方便之处,先把地面整平、整实,铺上一层约10——25cm 的草皮或干细土,然后均匀地铺上一层约20—30cm的铡短的秸秆、杂草或落叶, 泼一些稀人粪尿,撒上少量草木灰或石灰,其上铺一层厚约7-10cm的干细土, 依次一层一层边队边塌实,堆至1.7-2m高为止,最后用稀泥封顶。 1个月左右翻堆一次,加粪水再堆2-4个月即可腐熟。 积制高温堆肥与普通堆肥略有不同,一是要浇施骡马粪,二是干细土数量要减 少,三是翻堆时间要提前。堆肥达到黑、烂、臭、湿时即可施用。 四、复习思考题 1. 堆肥积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调空, 2. 堆肥腐熟的标志是什么, 3. 4. 5. 6. 《土壤与肥料》实验实训指导书 (适合与所有相关专业) 实验目录: 实验一 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三 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实验四 土壤质地的速测法 实验五 土壤酸碱性(pH)的测定 实验六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七 作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观察 实验八 植物体内全氮磷钾测定 实验九 土壤剖面观察 实验十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挥发模拟实验 实验十一 无机肥料的识别与鉴定 实验十二 水溶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模拟实验 实验十三 绿肥作物的栽培及生育习性田间观察 实验基本要求 一、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预习,列出实验步骤,安排好实验时间,明确合作者的分工。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 二、实验时严格按实验指导规定的步骤进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并作好记录,测定结果用铅笔或碳素墨水笔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不得随便记在纸条或别的物品上,以免丢失。如果结果记错,应划掉重记,不得涂改,以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三、公用仪器及试剂不得占为己用,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原位。 四、保持实验室及实验台的整齐、洁净,不乱扔杂物。实验结束后由值日人员清理打扫。 五、要爱护公共财物,注意节约,努力减少仪器、试剂的损坏和浪费。万一损坏仪器,应向指导教师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并按规定进行赔偿。 六、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说笑、嬉闹。 七、实验结束后,应将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位,整理好实验台面。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人员负责地面打扫及废弃物的清理,并协助教师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以防事故发生。 八、按时完成并上缴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可靠、分析论证严密。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目的意义 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是土壤理化分析的重要环节。采样过程中引起的误差往往比室内分析引起的误差大得多,因此,必须采集有代表性的土样。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必须严格认真地进行,否则尽管以后分析工作很精细,仍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从野外采回来的土壤样品,常常含有砾石、根系等杂物,土粒又相互粘聚在一起,这就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分析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制备处理。 经处理后的土壤含有吸湿水,吸湿水含量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壤不同,吸湿水含量各异。因此,在一般土壤分析工作中,结果的计算都不以风干土重为基数,而是以烘干土重为基数。而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故分析前必须先测定吸湿水含量,以便把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采原状土样品:如果研究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土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样方法: 1(对角线采样法: 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用此法(见图1—1),取样点不少于5个。 2(棋盘式采样法: 面积中等,形状方整,地势较平坦,而肥力不太均匀的大田块宜采用此法(见图1—2),取样点不少于10个。 3(蛇形采样法: 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肥力不均匀的田块(见图1—3)。按此法采样,在田间是曲折前进来分布样点,至于曲折的次数则依田块的长度、样点密度而有变化,一般在3—7次之间。 图1—1:对角线采样法 图2—2:棋盘式采样法 图3—3:蛇形采样法 到达田间以后,先要确定采样方法,如果是采集耕作层土壤,则先在样点倍位把地面的作物残茬、杂草、石块等除去。如果是新耕翻的土地,就将土壤略加踩实,以免挖坑时土块散落。用铁铲挖一个小坑,坑的一面修成垂直的切面,再用铁铲垂直向下切取一片土壤,采样深度应等于耕作层的深度,用采土刀把大片切成宽度一致的长方形土块。各个土坑中取的土样数量要基本一致,合并在一起,装入干净的布袋,携回室内。一般每个混合样品约需一公斤左右,如果样品取得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四分法的做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保留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如果保留的土样数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对角的两份达到所需数量为止(见图1—4)。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图1—4 四分法取样步骤图 将土样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用铅笔写两张标签,一张放在布袋内,将有字的一面向里叠好,字迹不得搞模糊。另一张扎在布袋外面。标签上应该填写样品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在撒播作物田里挖坑时,应选择作物长势较均匀的地方作为采样点,在中耕作物田里挖坑时,应在株间和行间的几种不同部位进行,在作物生长期间如不允许挖坑损害多量植株时,则改用土钻(或取土器)取土,但要适当增加取样点数目。 应避免在田边、路边、沟边、特殊的地形部位以及堆放肥料的地方采样。当发现土壤存在差异,如有盐碱斑,或作物生长不正常时,则就分别取样,以便单独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果园土壤采样,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如要进行土壤农化性质的分析,可以选定能代表果园的果树5—6株,从距各树干30厘米左右的内侧选2—3个点,分别取表土(即主根系区,在0—20cm深度)和下层土(在30—50cm深处),从2—3个点取出的表土和下层土样分别进行混合,或分别分析每个点试样。采样时应将复盖在表层未分解的有机物、杂草等清除后,再开始采样。当果树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异常症状,而又可能是土壤为媒介起引起的,采集土壤分析样品时,应准确区别健壮树和异常树,分别选5—6株,采集根际及其下层土壤样品;各样点土壤不要混合,分别测定。 三、土壤样品的制备 从田间采回的土样,应及时地摊开、风干,以防霉变。将土样倒在干净的纸上或塑料布上摊成薄层,将大土块捏碎,除去石块、植物根茎、新生体等杂物。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切忌阳光直接曝晒,并防止灰尘、酸碱性气体的侵入。 风干后的土壤在磨土板上用木棍碾碎,将细土通过2毫米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木板上重新碾碎,再过筛,如此反复进行,除小石块外,必须使全部土样都碾碎过筛,不得随意丢弃。将通过2毫米筛孔的土样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取出1/2装入广口瓶中,保存备用。余下的土样进一步碾碎,使全部土壤都通过1毫米筛孔。这部分土样可供速效性养分及交换量,pH等项目的测定用。再从通过1毫米筛孔的土样中,用骨匙多点取出样品,约30克左右,放入瓷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全部通过0.25毫米筛孔的筛子。这部分样品供分析有机质、全氮等项目用。将磨好的土样分别装入广口瓶或塑料瓶中备用,瓶外贴一张标签,瓶内也要放一张相同的标签。 四、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1、 操作步骤 取风干过筛的土样(过1毫米筛)5—10克,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然后,把盒盖套置在铝盒下面,放进烘箱,在105~110?温度下烘8小时,取出,将铝盒盖好,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重。然后重新放入烘箱中再烘2小时冷却后称重,以验证土样是否达到恒重(两次重量之差,不大于3毫克)。一般要做2—3个重复。 五、实验报告 1、 在田间采样应注意哪些问题, 2、 怎样才能采集一个有代表性的混合样品,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一、测定的目的意义 不同风干土样仍保持有一定的水分,其数量随大气的相对湿度和土壤组成而定。土壤的各项分析测定结果,都要以无水的干土为计算基础,即以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而不以风干土为计算基础,因为风干土的含水量因土壤组成不同而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因此,分析测定的土样,必须测定其吸湿水含量。 二、原理 吸着水是以土粒表面能强固吸着的水分子,在吸着水分的同时放出相应的热量。因此,对已吸湿的土壤加热就能把被吸着的水变成气态水蒸气释放出来,所以失去的重量即为吸着水重。 据研究105?-110?所赶走的土壤水分最接近土壤吸着水,而土壤有机质又不致分解。某些有机质在此温度烘烤时能逐渐分解而失重,另一些矿物质则能逐渐氧化而增重。因此,在此温度下严格说来只能是近似的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多的土样不宜采用本法,因为在105?下烘干样品时,将引起有机质的损失。因此,对于有机质含量甚高的土样,只有采用真空干燥法,使在较低温度下失水,才不导致引起有机质的损失。 三、仪器设备 土铲 剖面刀 标签纸 土钻 布口袋 纸盒 土筛 (0.25 mm 、1 mm 、2 mm ) 木盘广口瓶 木棒 恒温干燥箱 扁形称量瓶 堪埚钳 干燥箱 分析天平 四、操作步骤 1(称过0.25 mm筛孔的土壤2.000-3.000克于已知重量的扁形称量瓶中。、 2(放入恒温烘箱中,打开称皿盖,关上烘箱使加热至105?-110?,烘6小时。 3(烘毕,由烘箱从下向上取出称皿,放入干燥中盖好皿盖和干燥器盖,在室温下冷却20分钟。 4(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称时称皿盖应盖上,称量应尽量快速。 5(称后的样品再如前法烘一小时,冷却称重,如此继续重复,直至最后二次重复之差<0.003克为止,此次实验只烘两次,取最低一次重量计算。 五、计算 1(吸着水,= p×100 为了在运用时能较 方便的把所称的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在计算了吸着水,后,求得一个水分系数,当我们需要把风干土换算成干土时即可将系数乘上风干土称量即可。式中P为吸着水,;×的意义在于1克风干土所相当的烘干 ,,它的水分系数。 土重,如我们已测得干土样品吸着水为10 如果我们称2克含10%水分的风干土,它就相当于2×0.909=1.818克烘干土。 二、实验报告 1. 1. 计算土壤含水量时为什么要以烘干土为基数, 2. 某风干土样含水量为6%,欲称取相当于5.00g干土重的土样,问需 称多少克风干土样? 3. 完成实验报告 4. 5. 6. 7. 8. 9. 实验三 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土壤容重(又称为假比重)是用来表示单位原状土壤固体的质量,是衡量土壤 松紧状况的指标。容重大小是土壤质地、结构、孔隙等物理性状的综合反映,容 重与土壤松紧及孔隙度有着密切的关。土壤过松、过紧均不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 要求。土壤表层土壤容重常常因自然条件和人为措施而改变。测定容重不仅能反 映土壤或土层之间物理性状的差异,而且是计算土壤孔隙度、土壤容积含水量和 一定体积内土壤重量等不可缺少的基本参数。 二、目的要求 1(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2(了解容量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3(利用土壤容重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换算。 三、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在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质量,通常以 每立方厘米土重克数表示,记和(g?cm,3)。通过土壤容重的测定,可约略估 计土壤质地、结构和松紧状况,比较粘的土壤容重较小,而砂质土壤容重较大。 在一般情况下,土壤容重小时说明土壤孔隙数量多,土壤比较疏松,土壤结构性 好,在这种情况下,土壤的水分、空气、热量状况比较好。因此,土壤容重是土 壤肥瘦和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另外,通过土壤容重的数值可具体计算出土壤中 孔隙的多少,在生产上用途较大。 (一)方法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环刀(一般为100cm3)切割未搅动的自然状态土样,使土 样充满其中,称量后计愕ノ蝗莼暮娓赏林柿俊,痉ㄊ视靡话阃寥溃约嵊埠鸵 姿榈耐寥啦皇视谩?/SPAN> (二)操作步骤 (1)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按使用要求挖掘土壤剖面。若只测定耕 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 (2)用修土刀修平土壤剖面,并记录剖面的形态特征,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 耕层重复4个,下面层次每层重复3个。 (3)将环刀托放在已知质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擦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 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 (4)用修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面的土同时在同层取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5)把装有土样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随即称重(精确到0.01g),并记录。 (6)将装有土样的铝盒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测定土壤含水量。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三)结果计算 ρb=m/(1+θm)V 式中:ρb为土壤容重(g?cm,3);m为环刀内湿样质量(g);V为环刀容积(cm3),一般为100cm3;θm为样品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允许平行绝对误差,0.03g?cm,3,取算术平均值。 (四)仪器设备:环刀(容积为100cm3),天平(感量0.1g和0.01g),烘箱,环刀托,削土刀,干燥器。 四、土壤孔隙度的测定(计算法) 土壤孔隙度也称孔度,指单位容积土壤孔隙容积所占的分数或百分数。土壤孔隙度一般都不直接测定,可由土壤容重及土壤比重二个数值计算而得,土壤比重随土壤质地不同有些差异,但变化不大,因此在生产上应用时中粗略地取其平均值“2.65”,这样土壤孔隙度主要由土壤容重决定。 土壤孔隙度=[(土壤比重,土壤容重)/土壤比重]×100% =[1,(土壤容重/土壤比重)] ×100% 土壤空气容量的计算: 生产中有时需了解土壤孔隙中有多少被水所充满,有多少被空气空占有,若有矛盾可采取调节措施,一般要求空气容量在10%以上。常用土壤空气孔隙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空气容量(%)=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容积百分率(%) =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 五、土壤毛管孔隙度的测定(圆筒浸透法) 土壤毛管孔隙是指土壤中毛管孔隙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利用圆筒浸透法可以测定土壤的毛管孔隙度,从而计算出固、气、液三项比例和大小孔隙之比,一般要求土壤固相与孔隙度之比为1或总孔隙度稍大于土壤固相体积。 (一)测定方法、步骤 (1)将田间取回的土样,如果需要知道自然含水量或者只取了钢筒内部湿土,那就要利用土壤含水量来换算成全筒的干土重,因此应立即称重,否则就不需要这一步。 (2)取一瓷盘加水,在盘上放木板条二片,板上铺滤纸,使纸浸入水中。 (3)将称重后的钢筒土壤,垫一张滤纸用砂布包住筒底,放置于木板条滤纸上,使水沿土壤毛细管孔隙上升。 (4)取钢筒时间,随土壤质地不同而异。土壤毛管孔隙被水分充满所需时间如下:壤土需4~10h,粘土需12~24h,到浸水时间后,取出钢筒,擦干称重,然后再放入瓷盘的滤纸上,让土壤再吸水,隔2~4h后,再取出称重,至前后二次无显著差异为止,记录其质量(一般只作一次)。 将圆筒内的土壤倒出,均匀称取30g左右土壤,置于铝盒中,放入105~110?烘箱中烘干测定其含水率,再取铝盒烘干土壤测定其比重。也可用其平均值2.65,不再进行测定。 (二)结果计算 (1)毛管吸水后土壤含水率%=(烘干损失重/烘干土重)×100 (2)全筒总体积=3.1416×r2×h (3)固相体积%=1,总孔隙度% (4)毛管孔隙度%=[(吸水后全筒土重,全筒烘干土重)/总体积]×100(液相体积) (5)非毛管孔隙度(通气孔隙)%=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气相体积)。 (三)仪器设备 定容取土钢筒、削土刀、铁锹、铝盒、天平(感量.1g)、烘箱、游标卡尺、磁盘、木条、纱布、滤纸 [附] 土壤浸水容重的测定 土壤浸水容重是指土壤浸水耕作后,土粒下沉,在土壤耕作层中,单位体积的干土重,单位是g?cm,3。它反映灌水后土壤淀浆或起浆等性质,是鉴定水稻土耕性的一种指示。熟化程度高,耕性良好的水稻土,浸水容重一般在 ,,0.7g?cm,3说明淀浆板结,,0.5g?cm,3出现起浆,土壤腐0.5~0.6g?cm,3 烂。 (一)测定方法 称取原状土或通过1mm土筛的风干土壤10.00g,放入100ml量筒中,加蒸馏水20~30ml,使土样浸泡2h,并不时的轻轻荡动,驱除禁闭在土壤内的空气,然后加水至100ml刻度,用小型搅拌棒以每分钟上下60次的速度搅拌1min,而后静置,让土粒自然下沉,待上部液体基本澄清,而下沉土壤体积不再增加时,记录下沉土壤体积V,cm3)的毫升数。另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是(y,%)。根据含水量换算出浸水容重的烘干重 (二)结果计算 土壤浸水容重(g?cm,3)=烘干土质量(g)/土壤沉积体积(cm3) (三)仪器设备 100ml量筒,小型搅拌棒、铝盒、烘箱、天平(感量0.01g)。 六、实验报告 实验四 土壤质地的速测法 一、目的意义 土壤质地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反映了组成土壤矿物质颗粒的粗细程度和沙粘性质,直接影响到土壤的持水性、透水性、通气性和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同时,对土体的发育也有重要作用(因而是野外鉴定土壤的一个重要项目。 在实验室用机械分析法,测出土壤各粒级的土粒含量百分率后,根据质地分类表查出土壤质地类型,在野外通常用手测法鉴别土壤质地。 本实验采用手测法,鉴定土壤样品的质地名称。 二、土壤质地的手测法 1(原理 各粒级的土粒,具有不同的粘性和可塑性,砂粒粗糙,无粘性,不可塑,粉粒光滑如粉,粘性与可塑性较弱;粘粒细腻,表现较强的粘性与可塑性。不同质地的土壤,各粒级土粒的组成不同,表现出粗细程度和粘性及可塑性的差异。手测法,就是在干、湿两种情况下,搓柔土壤,凭手指的感觉和听觉,根据土粒的粗细、滑腻和粘韧情况,判断土壤质地类型。 2(测定方法 比算盘珠略大)于掌中,用手指捏碎,并捡出细砾、粗有机先取小块土样( 质等新生体或侵入体。细碎均匀后,即可用以下方法测试。 (1)干试法 可凭土样干时搓揉的感觉,初步判断土壤属于那一类质地。最后应以湿试法为准,特别是初学者更是如此。 砂质土:干燥状态下,松散易碎,感觉粗糙,砂粒可辨,搓揉时发出沙沙声。 粗砂土:很粗糙,沙声强,主要是粗砂粒。 细砂土:较粗糙,沙声弱,砂粒较细而匀。 壤质土:干燥状态下,轻易捏碎,粗细适中,有均质感。 砂壤土:有较粗糙的感觉,易碎,但无沙声。 中壤土:粗细适中,不砂不粘,质地柔和。粉砂壤土则有细滑的感觉。 粘壤土:无粗糙感觉、均质,细而微粘。 粘质土:干燥时难于捏碎,形成坚硬土块,捏碎后,土粒细腻而均匀,有时细团聚 体极难捏碎。 (2)湿试法 置少量(约2g)土样于掌中,加水(无水时用口水)湿润,同时充 分搓揉,使土壤吸水均匀,加水至土壤刚刚不粘手为止(最初时加水应稍过量,使土壤稍粘附于手掌,经搓揉后,土壤即不粘手,否则,水分会不够)。将土样搓成3mm粗的土条,并弯成直径为3cm的圆圈,根据搓条弯圈过程中的表现,按下列标准,确定质地类型。 质地名称 捏搓中的感觉、现象 砂 土 不能搓成土条( 并有粗糙的感觉 有粗糙的感觉,拆条时土条易断,不能搓成完整的土条,断的土砂壤土 条外部不光滑 能搓成完整的土条,土条很光滑,弯曲成小圈时,土条自然断裂,轻松土 有滑感。 揉搓时易粘附手指,能搓成完整的土条,土条光滑,但弯成小圈中壤土 时土条外圈有细裂纹 搓揉时有较强的粘附手指之感,能搓成完整的土条,变成完整的粘 土 小圈,但压扁后有裂纹。 重粘土 能搓成完整的土条,弯曲成完整的小圈,压扁小圈仍无裂纹。 三、注意事项 1(湿试法测定中,加水多少是一个关键,对于粘性比较重的土壤,加水可稍多一些,因为在搓揉过程中,易失水变干降低质地等级,故动作要迅速。 2(湿法测定,土条的粗细和圆圈的直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度,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 四、仪器设备 烧杯(400m1) 1个 骨匙 l把 鉴定质地土样 l,3个 毛细吸管 1支 标准质地标本 l套 五、实验报告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五 土壤酸碱性(pH)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土壤胶体的带电性和解离度、对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对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酶活性、微生物与植物生长)都有巨大的影响(同时土壤的酸度还反映了母质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的特征。因此,测定土壤的酸碱度是研究发生发展及其肥力状况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土壤酸碱通常是以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pH值表示 +(pH=-log [H])。不同的土壤,其pH值差异很大,按照PH值的高低,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反应等级,各级可能的游离成分参考下表。 土壤反应强酸性 酸 性 微酸性 中 性 碱 性 强碱性 分级 土壤pH值 <4 4-5.5 5.5-6.5 6.5-7.5 7.5-8.5 >8.5 土壤中可游离硫交换性铝 交换性盐基饱盐基饱和,盐基饱 能存在的酸大量氢,有机和,交换有碳酸钙,和,有游 成分 活性铁酸 性钙为可能有石离碳酸 铝 主。 膏,芒硝和钠交换 其它易溶性Na+含 性与交换量高。 性Na。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方法有电位和比色法两种,电位法的精度高,比色法快速简便。我们以比色法测定为主。 二、土壤活性酸度的测定 :简易比色法 1(测定原理: 是利用某些有机色素随着溶液是氢离子浓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性能。即可对土壤溶液的PH值进行快速进行快速测定。 2(测定方法: 取混合指示剂5滴,放入清洁干净的比色盘孔中,加入待测土粒约黄豆大,用手轻轻摇动比色盘,使土粒与指示剂充分接触,静置l一2分钟后,倾斜比色 盘,将盘孔边缘试剂所显颜色,记下相当的PH值,如无比色卡片,可根据下列颜色判断pH值。 土壤酸碱度与试剂显色对照表 pH值 3 4 5 6 7 8 9 显色 试剂一 黄 黄绿 浅绿 油绿 灰兰色 兰 兰紫 试剂二 红 橙 黄 草绿 兰绿 兰 3(仪器药品: 比色盘、标准比色卡、骨匙等。 混合指示剂一:称取溴甲酚绿0.2g,溴甲酚紫0.1g,甲基红0.2g放入乳钵中加入0.1mol的氢氧化钠(0.1Nmol NaOH即称4gNaOH溶于1000ml水中)l一2ml及蒸馏水2ml,研磨均匀,用水稀释至1升,然后用0.1N NaOH或0.1NHCl调节溶液呈灰兰绿色(pH约7左右)。 混合指示剂二:称取麝香草酚兰0.025g,溴麝香草酚兰0.4g,甲基红0.066g, -1酚酞0.25g共溶于500ml 95,的酒精中,加等量蒸馏水,用0.1 mol.LNaOH滴至草绿色。 4(仪器药品 仪器:比色磁盘、骨匙等 药品: (1)混合指示剂:配方同前。 (2)中性蒸馏水(pH7),若偏酸应煮沸排除CO,若偏碱不能用。 2 土壤酸碱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种作物对土壤酸碱性都有一个适应范围的要求,如果土壤过酸或碱都不适宜于一般作物的生长。因此,根据土壤pH值的测定结果,可为作物的布局、土壤改良等提供依据。 本法测定土壤酸碱必,采有混合指示剂比色法。利用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的土壤溶液中,可呈现不同颜色的原理。当土壤酸碱性有极微的变动时,指示剂的颜色可呈现极明显的变化。 混合指示剂的配制(5号) (本法专用) 称取麝草兰0.025克,溴麝草兰0.4克,甲基红0.066克,酚酞0.25克,溶于500毫升酒精(化学纯)中,加500毫升蒸馏水,再加0.1N的氢氧化纳约10毫升调至黄绿色(中性)时为止。备用。 三、测定步骤 取土样少许,于清洁的白瓷比色盘穴中(土样约占孔穴的二分之一约0.5克)滴加混合指示剂,使土样湿润后,再加1—2滴,使混合指示剂有少许余液,轻轻画圆摇动,使土样混合均匀,静置一分钟后,观看边缘溶液的颜色,与比色卡比色,读数。 注意事项 1、指示剂的颜色变红变变兰时,必须用稀酸或稀碱调节成黄绿色才能使用。 2、白瓷盘一定要洗干净,呈中性,亦可用待测土样擦洗瓷穴2—3次再使用。 3、在测定过程中,所用的试剂和用具不以与任何酸碱物质接触,如稍有沾染,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4、在比色时,一定要观察边缘溶液的颜色与比色卡进行比阶。待测溶液的颜色介于比色卡上两个色阶之间时,不能取其平均值,只能读两个色阶之间的数值,例如,某土壤的pH值5.5—6.0(酸性土)。 四、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六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 一、目的意义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组成物质之一,它在土壤中的含量为5g/kg-20g/kg,它对土壤物质性(水、气、热等)各种肥力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对土壤结构、耕性也有重要影响,同时还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由此可知测土壤有机质的意义之大。 二、测定原理 在加热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液来氧化土壤的有机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 )重铬酸钾硫酸对有机碳的分解 (1 (2)硫酸亚铁对重铬酸钾的滴定 (3)指示剂 以邻菲罗啉亚铁溶液为指示剂。邻菲罗啉三个分子与一个亚铁离子组合,形成砖红色邻菲罗啉亚铁络离子,遇强氧化剂,则变为淡兰色的正铁络合物。指示 -1颜色变化时的标准准电位E为1.14伏,要求酸度为4-6 mol?L.在滴定时颜色由橙黄?绿?灰绿或淡兰红?砖红色,表示到达终点。 三、方法步骤 (1)在电子天秤上用减重法称取去除草根及其它植物残体,并通过0.25mm筛孔的风干样0.1000-0.5000g(有机质含量<2g/kg的称0.5g, 2-5g/kg的称0.3g,4-7g/kg的称0.2g,7-15g/kg的称0.1g,含量超过15g/kg时此法不可靠)。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或150ml三角瓶中。 -1(2)由滴定管缓慢而准确地加入0.4 mol.L的重铬酸钾硫酸混合液10ml,轻轻摇匀,在管口和瓶口插上一只小漏斗。同时另取一试管或三角瓶,加级0.5g的经重铬酸钾硫酸液消煮、洗净的瓷片代替土样,其它药品量与测定相同,作为空白试验。 (3)将试管成批地垂直插入铁丝笼或消化架中,置于温度已升到180-190?的油浴锅中(或液体石蜡中),消煮至管中液体开始有泡发生时起,煮沸5分钟。(若用三角瓶,刚在电炉上加热,控制微沸5分钟即可)。 (4)将煮好的溶液稍冷后全部倾入150ml三角瓶中,用蒸馏水冲洗试管及小 -1漏斗3-4次,其洗液全部转入三角瓶内(混合液中的硫酸浓度为4-6 mol.L)。此时瓶中溶液应为黄色或黄绿色。若呈绿色表示氧化剂不足或样品过多,应重新称样进行分析。 -1(5)如溶液颜色正常,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滴,用0.2 mol.L的标准低铁盐溶液滴定之。溶液颜色由于加入土壤后,因土粒吸收色素后的变色过程中:橙黄?绿色?暗灰兰绿色或暗灰紫色?茶红色或棕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0.00517为0.0015×1.724其数据来源是: 有机质平均含碳58%,即58克碳相当于100有机质,1克碳相当于X克有机质,因此,1克碳相当于1.724克有机质. -1由于mol?L低铁盐1ml相当于0.0015克碳,而一克碳相当于1.724克有机质,0.003克碳相当于0.00517克有机质(0.003×1.724)=0.00517。 有机质记录表 KCr(ml) FeSO(ml) 274风干烘干土土壤 有机质 土重重 FeSO(ml) 实用实用4-1名称 gkg 最终 最初 最终 最初 (g) (g) 量 量 4(注意事项 (1)将土样装入试管或三角瓶时,应注意勿使土粒粘附管口和瓶壁以免消化不完全使结果偏低。 (2)同一批样品应均用同一滴定管,并从同一刻度起,以免因滴定管刻度上下不均一引起误差。 (3)必须严格控制温度(170-180?)和瓶内容物的沸腾时间(5分钟)否则都会影响氧化有机碳的效果。 (4)任何氧化物质与还原物质都可影响测定结果。土壤中氯化物、低铁的存在,会因消耗重铬酸钾而结果偏高,而氧化锰的存在,因会消耗硫酸低铁而使结果偏低。为了免除它们的干扰,可采用此措施。 1)消除Cl的影响,在加入重量铬酸钾之前,先加固体硫酸银(AgSO),使Cl24沉淀。 2+2)消除Fe的影响,测定前让土壤充分风干磨细。 3)MnO含量高的土壤,不宜用氧化还原容量法,应先用碱液将腐殖质提取出来,2 再用此法测定。 5(药品仪器 (1)药品 -11)0.4 mol.L重铬钾——硫酸混合液:称取研细的40克分析纯重铬酸溶解在1000毫升的蒸馏水内,缓缓加入比重为1.84的浓硫酸1000ml,不断地小心地搅拌,盖上表皿待冷却后,盛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备用。 -12)0.1 mol.L重铬酸钾标准液:准确称取分析纯的,在130?下烘干(3小时)的重量铬酸钾4.9036克于小烧杯内,加少量蒸馏水分次溶解,每次加蒸馏水约50ml搅拌,以加速溶解,将上层清液小心转入1000ml容量瓶内,待固体物质全溶内,再用少量蒸馏水稀至刻度,摇匀,于暗处保存。或盛于事先洗净,烘干的棕色试剂瓶中。 -13)0.4 mol.L硫酸低铁溶液:称取FeSO.7HO 56克或(NH)SO.FeSO.6HO 804242442 ++克,溶解于1000ml含有20ml浓硫酸的水中(硫酸的作用于防止Fe的氧化), -1摇匀装入棕色试剂瓶中放置暗处保存,使用前用0.1 mol.L标准重铬酸钾溶标定,标定的方法如下: -1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0.1000 mol.LKCrO20 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227 50-60ml蒸馏水和5ml硫酸(比重1.84),冷却后加3滴邻啡罗啉指标剂,用 -10.4 mol.L硫酸低盐滴定溶液从橙黄?绿?砖红色为止。记下所用的毫升数,计算其标准浓度。 4)邻啡罗啉指示剂 用表皿于台平上分别称取1.5克邻啡罗啉及1克硫酸低铁铵(或0.7克硫酸低铁于100毫升烧杯内。加100ml蒸馏水溶解,混匀,用棕色瓶保存。 (2)仪器 分析天枰、硬质试管、试式滴定管(50ml)、三角瓶(180ml)、小滴斗(Ф4cm)、电炉、油浴锅、钢丝网(或消化架)、称量纸、洗瓶。 四、土壤腐殖质速测法 (一)原理 土壤腐殖质被EDTA——二钠(乙二胺甲乙酸二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液浸提后,可使其腐殖酸及其钙、镁、铁、铝相结合的腐殖酸浸出,浸出液颜色的深浅,与浸出物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各类土壤中腐殖质酸类型比例(即黑富酸、棕富酸、黄富酸的比例)相适应的标准比色卡片(或其它色阶),进行比色,一般而言,除黑土与红壤外,其它土壤基本上可以采用统一比色卡片。但当土壤腐质 -1含量小于15 g.kg时,各类土壤均可采用同一比色卡片。这里介绍的是四川紫色土,新冲积土和山地黄壤,通用的标准色阶。 (二)方法 称取土样1克,放入试管。加腐殖质浸提液5毫升,用母指扪住管口颠倒反复剧烈振荡二分钟,若有硬土块应振荡至土块完全散开为止。然后静置澄清,吸取上层清液八滴(20滴为1毫升),放入白磁盘孔中,与标准比色卡比色读数。 (三)药品仪器 腐殖质浸提液:称取EDTA——二钠(即乙胺四乙酸二钠)1克,加氢氧化钠4克,共溶于100毫升水中,使用时应用上部清液,底部沉淀应弃去或滤去。 试管、粗天平、吸管、白色比色盘、标准比色卡片。 六、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七 作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观察 一、实验目的: 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铜、氯等。其中某一元素缺乏或过剩,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长, )少,失并在外形上明显地出现生长异常、如植株矮小,生长停滞,分枝(或分蘖绿、发红(或紫),叶色苍老,叶片畸形、顶芽萎缩、开花受精受阻,茎裂根寓等等缺素生理病症。统称为作物缺素症状。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典型,一般较易识别。如作物缺氮发黄,棉花缺硼叶柄呈环带,果树缺铁的“黄化症”、苹果缺锌的“小叶病”等。有些缺素症状由于并非缺素所独有,则往往不易判断,如油菜叶发红,缺磷、缺氮;受冻,受旱都能引起,这时就必须注意凋查研究和进厅测试诊断。为了便于掌握作物缺素的典型症状,现将通过幻灯片介绍如下,以加深对作物缺素症状的直观性。 二、缺素症状 (一)、缺氮症状 氮是植物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或物质,是生命的基础。氮又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氮,植株生长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分枝都少,叶色淡绿,但失绿较为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较老的叶片、叶柄、茎秆呈淡黄或橙黄色,有时呈红色或暗紫红色,叶片易脱落,花少、籽实(果实)少而小,提早成熟。 (二)、缺磷症状 磷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对植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转化与转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缺磷时,除生长矮小、瘦弱、直立外,还表现分蘖、分枝少,叶色暗绿缺乏光泽,下部老叶或茎秆呈紫红色,开花结果少,且延迟成熟,产量低,质量差。磷素过量,可能加重或引起锌的缺乏。 (三)、缺钾症状 钾在植物体内是一钟生理活动很强的元素,含量也较高,主要集中不幼嫩的生命活动旺盛的组织和器官。缺钾时,植株叶片暗绿紫兰,缺少光泽,随着缺钾的加重,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开始失绿,发黄焦枯,以及脉间失绿并出现褐斑,叶缘曲或皱缩,禾本科作物缺钾,茎叶柔软,易倒伏和受病虫害为害,早衰,根茎生长不良,色泽黄褐,早衰坏死。 (四)、缺钙症状 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都分,故钙有加固细胞壁的作用,从而增加植株的坚硬性。缺钙植株软弱无力,呈凋萎状。症状通常先在新生叶,生长点和叶尖上出现。新生叶严重受害,叶尖与叶尖粘连而弯曲,叶缘向里或向前卷曲,并破损呈锯齿状,严重时,生长点环死,老叶尖端焦枯,有时出现焦斑,根系发育很差,根尖坏死发褐,分泌胶状物。 (五)、缺镁症状 镁是叶绿索的重要组成成分,镁还参与体内各种主要含磷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缺镁出观 叶色退淡,脉问失绿,但叶脉仍呈现清晰的绿色。症状先在中下部老叶上出现,并逐步向上 发展。禾本科的叶片开始往往在叶脉上间断地出现串珠状的绿色斑点,阔叶作物如棉花、油菜除脉间失绿外,还会出现紫红色的斑块。钙、钾养分过量时,会控制对镁的吸收;将加重镁的缺乏。 (六)、缺硫症状 硫是蛋白质、氮基酸和维生素等的组成元素,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生长调节等生理作用有关,同时,硫还与叶绿素形成有关,故缺硫时植株呈现淡绿色,幼嫩叶片失绿发黄更为明显,有些作物的下部叶缘出现紫红色斑块,开花和成熟期推迟,结实少。 (七)、缺硅症状 硅素对水稻、甜菜等作物有一定的作用,硅素可以增加水稻的硅质化,增加茎叶的硬度,防止倒伏,抵抗病虫的侵害,当水稻硅素不足时,水稻茎叶软弱下披,不挺直易感染病害。 (八)、缺铁症状 铁虽然不是叶绿紫的成分,但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叶绿体和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因此缺铁时出现失绿症状,同时铁在植物体内较难移动,因此失绿症状首先在幼嫩叶片中出现,开始时,叶脉间失绿,如症状进一步发展,叶脉也随之失绿而整个叶片黄化。植株上呈现均一的黄色,严重缺铁时,叶色黄白或出现褐色斑点,铁素过量时,则植株中毒,叶尖及边缘发黄焦枯,并出现褐斑。 (九)、缺硼症状 硼对植物的生殖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能加速花粉的分化和花粉管的伸长,硼素缺乏时,开花结实不正常,蕾、花易脱落,花期延长,硼还能加速体内糖类物质的转化和运输,提高根和茎中淀粉和糖的含量,硼与细胞壁中果胶物质的形成有关,故无硼时,细胞壁较软弱,茎和叶柄易破裂,硼在植物体内很难移动,因此,缺硼症状,首先是新生组织生长受阻,如根尖、茎尖生长受阻或停滞,严重时生长点矮缩或坏死,叶片皱缩,根茎短,茎萎缩呈褐色心腐或空心(硼素过重时,易引起毒害,使其叶尖及边缘发黄焦枯,叶片上出现棕色坏死组织。 (十)、缺锰症状 锰和铁一样,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并能促进硝态氮的还原,对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有一定的作用。锰还对叶绿素的形成有良好作用。因此,缺猛时,幼嫩叶片上脉间失绿发黄,呈现清晰的脉纹,植株中部老叶呈现渴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叶软下披,脆弱易扩,根系细而弱。但锰过多时也会使植物产生失绿现象,叶缘及叶尖发黄焦枯,并带有褐色坏死斑点。 (十一)、缺锌症状 锌影响到体内生长素的合成,所以植物缺锌时,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叶子的分化受阻,而且畸形生长,很多植物幼苗缺锌时,会发生“小叶病”,有 时呈簇生状。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棕褐色斑点的环死斑点,玉米缺锌会发生“白芽病”。生育迟,锌过量易中毒,新生叶失绿发黄,发皱卷缩。 (十二)、缺钼症状 钼对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缺钼植株叶色淡,发黄,严重时,叶片出现斑点,边缘焦枯卷曲,叶片畸形,生长不规则,同样,钼对生物固氮作用也是必须的,因为固氮酶,就包含有钼铁蛋白成分,所以自生固氮菌和根瘤菌缺钼时便失去固氮能力;如缺钼的大豆根系,几乎没有根瘤生长,钼过剩易引起中毒。 (十三)、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检索说明 从外形上鉴定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时,首先看症状出现的部位,如果症状首先在老叶出现,说明所缺乏的元素是可以再利用的营养元素。能再利用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镁、锌等,如果症状首先在新组织出现,说明所缺乏的元素是不能再利用的营养元素,如钙、硼、硫、铁、锰、钼、铜等。在老叶出现症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磷;如果有病斑,则可能是缺钾或缺镁或缺锌。缺氮老叶黄化、焦枯,新生叶淡绿,提早成熟:而缺磷时则叶色暗绿或茎叶呈紫红色,叶与茎呈锐角,成熟延迟。缺钾和缺锌均易出现棕褐色斑点及组织坏死;但缺钾的斑点多先在老叶尖及边缘出现症状,并随生长发育的进展而加重,以至早衰;而缺锌则叶片窄小,斑点可在中下部整个叶片出现。顶部新叶脉间失绿,生育期延长。缺锌时主脉间明显失绿,并出现有各种色泽的斑点或斑块,但一般不易出现组织坏死。在病症从新组织先出现时,如果出现顶芽枯死,则可能是缺硼或缺钙;而缺铁、硫、钼、铜则不易出现顶芽枯死。缺硼时,易出现“花而不实”或“蕾而不实’或“穗而不克”,生育延迟;缺钙时,叶片发黄枯焦和早衰;缺铁时,新叶黄化,脉间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淡黄或发白;而缺硫时新叶呈较为均一的淡绿色,生育期延迟;缺钼时新叶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上;缺铜时,幼叶萎蔫状,叶片往往出现白色斑点,穗子发育不正常;缺锰时脉间失绿,呈现斑点。斑点组织易出现坏死。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幻灯仪;录音机。 四、实验报告 实验八 植物体内全氮磷钾测定 一、目的意义: 测定植株的氮、磷、钾含量,是研究土壤一作物一肥料间营养物质转化规律不可缺少的资料。通过对作物体内氮、磷、钾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累积和转化规律;了解不同的环境条件或栽培技术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的营养特性,为选育优良品种和合理施肥供依据,同时对了解作物的食用或饲用品质也有一定参数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同学了解植物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处理过程,掌握作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作物体中的氮、磷、钾通过硫酸和HO消化,使有机氮化物转化成铵态氮,各22 +种形态磷化物转化成磷酸,N、P、K均转变成可测的离子态(氮转化为NH,4 +磷转化为HPO,钾为K)。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分别测定。 34 ++NH测定原理(萘氏比色法):NH在强碱性条件下与奈氏试剂作用生成桔黄色44 +沉淀,根据桔黄色深浅判断NH浓度的大小。 4 磷的测定原理(钒钼黄比色法):在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磷酸根与偏钒酸盐和钼酸盐作用形成黄色的钒钼酸盐。黄色深浅与溶液中磷浓度呈正比。此法要求酸 1.6N(以0.5—1.0N最好);测磷浓度范围0—20mg/kg,比色波长度0.04— 460—490nm,磷浓度低时选用较短的波长,反之可选较长的波长。 钾的测定原理(火焰光度法):含钾溶液雾化后与可燃气体(如:汽化的汽油等)混合燃烧,其中的钾离子(基态)接受能量后,外层电子发生能级跃迁,呈激发态,由激发态变成基态过程中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线(称特征谱线)。单色器或滤光片将其分离出来,由光电池或光电管将特征谱线具有的光能转变为电流。用检流计测出光电流的强度。光电流大小与溶液中钾的浓度呈正比,通过与标准溶液光电流强度的比较求出待测液中钾的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 1(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50—100ml开氏消煮管,10ml移液管,50ml、100ml容量瓶。 2(浓HSO(CP) 24 3(30%HO(CP) 22 4(萘氏试剂,溶解45.5克碘化汞和35.0克碘化钾于少量水中,再转入1升容量瓶内,加112克KOH,加水至约800毫升,混匀冷却,稀释至1升,放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使用。 5(钒钼酸试剂:25.0克钼酸铵〔(NH)MoO• 4HO〕溶于400ml水中,另取42722 1.25克偏钒酸铵(NHVO)溶于30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250ml浓HNO,冷433却后,将钼酸铵溶液慢慢地混入偏钒酸铵溶液中,边混边搅拌,用水稀释至1升。 6(2,4—二硝基酚指示剂:0.25克2,4—二硝基酚溶于100ml水中。 7(磷、钾混合标准液:称取105?烘干的KHPO(A.R)2.1968克,KCI 0.703024 克,定溶于1000ml。此为含磷500mg/l,含钾1000 mg/l的混合标准溶液。取上液准确稀释10倍得到磷、钾分别为50 mg/l和100 mg/l的标准液,用于制作标准曲线。 8(10%酒石酸钠:称取10克酒石酸钠于水中,再稀释至100毫升。 9(20%KOH:称20克KOH溶于水中,再稀释至100毫升。 10(氮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烘干的NHCl(A.R)3.817克,溶于1升无4 ++NH蒸馏水中,加水定容至于1升。此溶液为NH—N浓度是1000mg/l的贮备44 液。测定前1000mg/l氮标准液稀释至10mg/l氮溶液。 四、实验步骤 ,一,植株样品的采集:株样品包括根、茎、叶组织样品,果实样品等。采集方法应据研究目的而定。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即能反映被研究的作物群体的真实情况。如为研究不同品种营养特性的差别,为了解不同处理(施肥、灌溉、免耕、烤田、密度、播期等)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或为配合土壤养分诊断,确定作物营养诊断临界指标等,则应采用混合样品。做法是,据采样面积的大小,按S形和梅花形选取若干点(3—30点),各点取10株左右。选取植株应有代表性 和可比性,并考虑壮株、弱株的比例。将植株混合装入样品袋中,注明品种、田块(或处理)、采样人、采样日期,若为了研究作物缺素病证,取样时应注意典型性,即采集有明显症状的病株,并采集生长正常的同品种植株作参照,以便找出缺素原因。 对于林木、果树、蔬菜、茶、桑、牧草等可以参阅《栽培植物营养诊断分析测定 —4页(日本作物分析法委员会编,邹邦苍译,农业出版社1984年) 法》1 用湿布擦净附着样品上的泥土等污物,称量鲜重,然后置于80—90?的鼓风烘箱中烘15-30分钟“杀青”,以破坏体内酶的活性。“杀青”后将温度降至65?烘5-6小时,至烘干为止。放入烘箱时,样品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以利空气对流,防止下层温度升高而烧毁样品。烘干后将样品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恒重,研磨过40目筛。混匀后装在塑料袋(瓶)中备用。样品量过多时,可用四分法取一部分研磨。在测定N、P、K含量时,如样品已放置较长时间,应再度烘干。烘干物质是一切化学分析计算的基础,否则结果难以比较。 ,二,水分测定 由烘干前后样品质量之差求得。植物样品水分含量的计算以鲜量为基数。 ,三,作物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 1( 植物样品的消化: 消煮步骤:称取磨细干样品0.1—0.2克(精确到0.0001克)放入100毫升消煮管内,加浓HSO5毫升,使样品和浓HSO混匀,放入消化炉上加热,文火微沸5分钟,2424 取出消煮管,冷却,加30%HO10滴,再煮沸5分钟,取下冷却加30% HO5滴,2222继续消煮,至消化液清亮透明为止。如消化液未清亮,再加2滴HO煮沸5分22钟,并除去多余HO。消煮完毕后,取出消煮管冷却,用少量蒸馏水,少量多次22 地将全部消化液洗入100毫升容量瓶内,冷却后,定容。同时作二个空白供全班用。植株样品中包括硝态氮的消煮方法请参阅《土壤农化分析》P192页,南京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0。 2( 氮的测定: 吸取消化液5毫升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将瓶颈冲洗一下,加10% +2+2酒石酸钠5毫升(消除Ca、Mg的干扰)然后用20%KOH中和(事先取相同于待测液量的消化液入50毫升小烧杯中,加酸酞一滴,再加20%KOH,粉红色刚出现时所消耗的20%KOH量为所需加入的20%KOH量。)加水约至40毫升,充分摇匀,加萘氏试剂5毫升,摇匀,加水至刻度。25分钟后进行比色(410mm波长)。同时作二个空白,校正透光度100或消光度为零。 +标准曲线绘制:将标准氮(NH—N)贮备液1000mg/l稀释为10mg/l,再分4 别是吸取10mg/l标准氮溶液0、2.5、5.0、7.5、10.0、12.5ml各置于50毫升容 +量瓶中,按上述步骤进行显色,即得0、0.5、1.0、1.5、2.0、2.5mg/l NH—N的4标准色阶溶液。然后进行比色 —N浓度式中:待测液中NH—N浓度mg/L,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液中NH44(mg/L) 显色液体积:50ml 分取倍数:消煮液定容体积/吸取消煮液体积 W:植物样品烘干重(mg) 610:由mg/l换算成g 1( 磷的测定: 吸取待测液2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2,4—二硝酚指示剂2滴,用6N NaOH中和至刚现淡黄色,准确加入钒钼酸铵试剂10ml,摇匀用水定容,摇匀15分钟后比色,波长450nm,以空白液调节消光度为零。 标准曲线绘制:先取6只50毫升容量瓶,用50lmg/L磷标准溶液配制工作曲作,分别吸取50mg/l P标准液0、1.0、2.5、5.0、7.5、10.0、15.0ml于50毫升 0、1.0、2.5、5.0、7.5、10.0、15.0ml/l P的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骤显色,即得 标准色阶曲线,然后进行比色。 式中:待测液P浓度mg/l: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磷浓度mg/l显色液体积:50ml 分取倍数:消煮液体积/吸取消煮液体积 W:植株样品烘干重(mg) 610:由mg/l换算成g 1( 钾的测定: 将样品消煮液稀释5倍(吸5ml消煮液定25ml容量)。若消煮液中含钾量低于标准曲线范围,则可直接用原液测定。用火焰光度计测定K。 标准曲线的配制:取6只50ml容量瓶,用100mg/l钾标准液分别配制成0、5、10、15、20、40mg/l系列。并各加5ml空白消煮液。 式中:待测液中K浓度mg/l: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液钾浓度(mg/l) 消煮液体积:100ml 分取倍数:25/5 W:植株样品烘干重(mg) 610:由mg/l换算成g 6400型火焰光度计操作步骤: 1(启动空气压缩机和接通电源,查看仪器面板上的指示灯是否亮和测面压力表 2是否指示在1.4gf/cm左右。 2(开机点火,首先将进样开关,燃气与助燃气针形阀均放置在关闭处,接着用右手揿点火接扭,然后用左手慢慢旋转燃气形阀,直至火焰点燃,同时右手放开点火按扭。 3(调节火焰形状至最佳状态,点火后打开进样开关,调节助燃气针形阀(此时 —60mm左右。 用蒸馏水进样),使火焰呈最佳状态,火焰高度在30 4(开机后,仪器预热20分钟左右,待仪器稳定后方可测试。 5(测试工作结束后,要首先关闭空气压缩机,让火焰自然燃烧,直至烯燃气气压降低,火焰熄灭为此,切断电源,将燃气针形阀顺时针关闭。 详细说明请参阅6400型火发光度计说明书(上海分析仪器厂)。 五、实验报告 分别计算植株氮、磷、钾含量 实验九 土壤剖面观察 一、目的意义 田间土壤剖面,反映了土壤实体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综合表征。土壤剖面(是土壤自上而下切得的垂直切面)是环境条件长期作用下物质变化的结果。即是长期土壤水热运动方式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物质的淋溶与淀积、氧化与还原等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剖面形态,又能影响土壤中水热动态和作物生长,因此,每一形态特征都与 土壤内部性质有着发生学上的联系。在野外进行土壤工作,就是根据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和成土条件的观察以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来鉴别土壤的类型和肥力状况以及存在问题。因此,熟练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技术和土壤形态特征,就成为我们进行野外调查、了解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技术和方法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资料也是土壤分类的依据。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同学们初步掌握观察土壤剖面,分析剖面的一般方法和认识土壤野外形态的能力,并明确各种形态特征对土壤性状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对土壤水热动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进行步骤 终首先观察土壤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植物等。其次应了解土壤耕作历史、目前利用与植物生长的反应、存在问题。进而访问进一步摸清土壤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挖土剖面。综合上述即为望(实地观察环境)、闻(收听群众反映)、问(访问农民、农工等)、切(实地观察测定土壤剖面的形态和性质)四结合的步骤。最后采取土样进行室内分析。 四、剖面形态观察 (剖面选点:根据调查目的而确定挖洞地点,挖洞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如1 以区域调查为目的时应从地质、地形、土壤类型、发育状况、植被„„等的变化地方挖洞。农业土壤则应以生产问题为主,应在不同田间问题地区,作物不同生长情况地点分别挖洞。为建设田间档案制,则应选代表田块的地点进行挖洞„„(经济林木土壤剖面面则应根据需要在有一定代表面积的宜林地上选点,对于水稻土的选点,不要选在进、出口和排水沟旁(挖洞时力求将局部地面水排干,先测试其泥脚深浅后,再打开剖面,记录地下水位,或暂时渍水位,层次发育等。为了比较,印证剖面的正确性,还可以就地选择一些自然露头(水利工程库壁、沟旁、改田改土的取土面、山地的或滑坡、垮岸等露头)加以对照,不必另挖。 2(规格:剖面的大小按调查目的和需要而定,剖面一般长1.5公尺,宽1-1.2公尺,深1.5公尺,剖面挖成后,可用土钻加深,再向下进行观察,剖面一端垂直削平,另一端挖成梯形,便于观察记载,观察面应向阳光,以便观察。 3(土壤实体形态分层:根据土壤水文动态情况,土壤发育层阶段为A、A’、B、P、W、G、G、D、C等在每层段中,又可根据发育方式(发育的程度)分划为发生层(即单层)a、b、g等。现分述如下: A——速渗层段:水分在此层内渗透最快,空隙最多,水分停留时间短,且水分较少,所以构造最接近理想的粒状一团粒构造,理化性质良好。 A’——淹育层层段:是指水稻土表层受水浸淹,土粒分散或干后结成块状结构,全部 颜色无显著变化。 B——缓渗层段:土粒间有一些机械淋溶吸附物质(也有较少的化学淋溶吸附物质),土粒间较紧密,通透性比A层差。水分停留时间短,失水后形成粗块子,但仍以粒状为主,由于水流较缓,也形成一些棱状结构。养分、水分、空气状况稍差于A层,但湿度比较稳定。 P——初期潴育层段:从上面下来的水分数量少,土粒间更紧。主要受暂时潜水的影响(如间隙性灌溉),土壤吸水后停留时间较长,而产生膨胀,失水后又产生裂缝而成大棱柱状和大棱状。在裂缝或结构的表面有锈纹、锈纹、锈斑出现。水稻土下层和北方黄土多属这种层段,这表示土壤间隙性停留水所造成。 W——潴育层段:积水较初潴育层段较多,而且时间较长,但仍可以流走,空气可以进出,干湿交替频繁,膨胀收缩的次数多,结构为小棱块和小块状。由于水分潴积久了化学作用使铁质游南出来,水退后,铁质浸入土块中并随水流入缝隙中,故棱块上带有铁膜,这就标志着土壤水久停的缘故。这样干湿交替,氧化还原交替,使土壤具有五花八门的颜色变化。如果有新生体(铁块、砂姜、网纹)出现,则更差些。 G——潜育层段:积水时间长,土壤多呈还原状态,颜色一致,一般为灰色、黑色、绿色等。这种颜色也随母质性质而不同(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为绿色,冲积土多为灰色,砂石多为黑色,紫色土、红壤多为蓝色(这些颜色多反映还原物的 种类。由于潜水时间长,土粒分散,潜育层段可以产生在表层,亦可出现在下层,出现在表层称为表潜育,如下层出现潜育则不利于土温的提高。 C——同源底层:底土母质与上层剖面土壤同一个来源者。 D——异源底层:底土层母质与各层剖面土壤各层不属于一个来源者。 在每层段内,进一步划分表示土壤发育方式的单层,即根据淋溶淀积氧化还原情况而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a——淋溶性单层按淋溶程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b——淀积性单层,按淀积程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g——潜育性单层,按其潜育程度深浅,可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等四种。 在自然植被或荒地上则应以土壤发生层次由上而下划分为: A0、Al、A、B、C等。 A0——枯枝落叶层。主要是未分解或未半分解的有机物质。 A1——腐殖质层。腐殖质与矿物质结合,颜色深暗,团粒结构,疏松多孔。 A2——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生成的灰白色层次。粉砂质无结构。 B——淀积层。聚积上面淋溶下来的物质。 C——母质层。 4(观察项目 (1)土层厚度:采取连续记载法,如发育层段渗育层,厚度为lO,该记为0—10cm,下部为初期潴育层为15cm,该记为10—25cm,直到底层。 (2)土壤颜色:土壤颜色为土壤剖面基本特征。是土壤中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可用它鉴定土壤发育和肥力状况。 (3)土壤质地:采用指测法,逐层进行。 (4)土壤结构:根据土壤结构形态逐层描述。观察时,用土铲将土块挖出,用手轻捏使其散碎,观察碎块的大小形状。通常为团粒状、块状、棱状、片状等。 (5)土壤坚实度:是土粒互相排列的紧实程度。根据农具插入或切割土体的难易,分四类: 松散:土粒呈单粒分散,象一盘散砂。 疏松:土粒间多是疏松团粒结构,农具极易插入。 紧实:土粒结构紧实,土块不易压碎,用力可插入。 坚实:土粒结合很紧,多为大块状,粒状结构,极为坚硬,不易压碎,农具用力不易插入。 (6)土壤湿度:是土壤剖面各层自然含水状况,在野外通常划分如下: 干:无湿润感觉; 润:放在手中稍凉( 湿润:放在手中,明显地感到潮润。 潮湿:用手轻压时,土壤表现塑性,但不流出水来。 湿:用手挤压时,土中有水流出来。 (7)新生体: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淀积物叫新生体,观察时将新生体的颜色、形状、坚实度及其分布实际情况准确描述。 碳酸钙淀积物:呈白斑或坚硬似块状的砂姜,以及板状的石灰质等。滴盐酸巨烈起泡。 氧化铁的淀溶物:呈铁子、铁盘或铁质薄膜等附于结构表面,或铁的锈纹。 胶膜:由淀积的细胶粒,附于结构表面,形成发亮的表面。 石膏的淀积物:呈白色片状或结晶结聚体。 氯化物和硫酸盐的淀积物:呈盐斑、条等常在盐渍土壤发现。 (8)侵入体:存在于土壤中的侵入体,如动物的骨骼、贝壳、瓦块、煤炭等,反应人为活动的结果。 5(测定项目 在认清层段的基础上,还应当测定各层土壤的水分、养分、PH值、湿度等。以便更进一步了解作物营养环境条件。(测定友莹见前面有关实验部份)。 将上观察分析结果,一一记入土壤剖面记载表内,以便分析土壤层次及肥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五、采集土壤标本的方法 (一)采集土壤剖面纸盒标本 装土壤剖面标本的塑料盒,为长方形,内具小格。 采集时先将剖面上,各层最典型的标本,用剖面刀采取一块,块头大小,应大约与塑料盒的格子相似然后按照层序,装入盒的格子内。用铅笔,立即在纸合旁边注明上下层序的关系,和各层的厚度。 注意,采集的标本实际层厚度,一般不过数公分。它应具的该层典型性。切勿将全层各部均匀选取,混合装样;或用手压装,但在记录时应将实际采样深度,和本层样品代表的深,同时记载。 例如,剖面中,某层次的深度为35—60cm。采标本的实际深度是40—45cm。则记录上应当写明如下: 土层深度„„„„„„35—60cm „„„„„„40—45cm 采样深度 (二)采集各层纸袋或布袋标本 这种标本,是用纸袋或布袋,其目的,一般是用于供室内研究,因此,要求采集的数量较多。代表性很明显,采取的原则同上。必须采集各层典型部位上的标本。采取顺序。应注意下列各项: 1(在整个剖面中,先采取最下一层的土壤,避免在采取和研究上层土壤时,落下泥土,掩盖或渗入了下层土壤。 2(采集时,一般按5cm3—10cms采出整块土壤,数量约为l一2斤(采时常不能做到完整的立方,但至少要求采集层内,上下厚度一致,各部位数量比例一致。标本采好后放入布袋或纸袋。 3(湿度太大的样品应当用油布袋装( (三)剖面整段标本的采集 整段剖面标本盒是内壁长l00cm厚10cm的木盒,即一般整段剖面采集深度是100cm。盒子图示如下: 采集标本时,先把盒盖和底上的螺钉旋开,只留一个木框,把木框贴在预先准备好的土壤剖面上。沿木框的内边用小刀划出所要采的整段标本轮廊,然后把木框取下。在距离整段标本轮廊两边三至四厘米处挖小沟,沟渐加深,并靠近标本轮廊,用这个方法切出一个比整段标本盒的厚度稍厚一些的土柱,然后将边削平,可以屡次用木框去试,并作出记号,使木框贴附的位置始终一致。 在切削下部的标本壁时,必须准确确定下面的线界,使表面的表土层包括在木箱内,也不要太短。切时必须由各角向里边切,然后很快的把木框套在整段标本上(这项操作必须一次进行到底),使底土至表土,装在木框内,然后切去多余的土壤,使标本和木框一般齐,切完以后,用螺丝把底板上在土壤与木框完全相齐 的一面。另一面,土壤稍凸出木框范围。可以用刀沿结构表面和植物分布的情况,修出一个近于自然状态剖面。面上铺纸并写明标签,运回室内。 如遇到砂性较重的土壤,或标本原来很干燥,容易破碎时,在取标本时,应当先去盖,不去底的木匣在剖面土柱,并切取标本。 六、仪器、药品 土铲、剖面盒、钢卷尺、地质罗盘仪、地质斧、l:3Hcl、混合指示剂、布袋、整段土壤剖面标本、标签纸等。 七、实验报告 实验十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挥发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化学氮肥施入不同土壤后的变化,对其在不同土壤田间下的挥发和流失状况测定,加深铵态氮肥在土壤损失原因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 化学肥料施入土壤或与碱性物质混合后引起不同程度的挥发损失,其化学反映如下:1(碱性土:NH4++OH-?NH?+HO 32 2( 石灰性土: CaCO+2NHCl?(NH)2CO+CaCl 34432 ? ?2NH?+CO?+HO 322 3(与碱性物混合: KCO+2NHCl?(NH4)2CO+2KCl 23432 ? ?2NH?+CO2?+HO 32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1 主要仪器 : 扩散皿;半微量滴定管(2或5ml);扭力天平。 2 试剂:2%HBO;0.01HCl或HSO标准液;混合指示剂 3324 四、实验步骤: 1(处理项目: (1) NHCl或(NH)2SO 444 (2) 酸性土+ NHCl或(NH)2SO 444 (3) 碱性土+ NHCl或(NH4)SO 424 (4) 草木灰+ NHCl或(NH)SO 4424 2(操作步骤: 取扩散皿4个标明处理记号,在内室加2%H3BO3溶液3ml,加甲基红—— 1—2滴(此时应呈淡紫红色,否则有污染,应将皿洗净重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作),称5克风干(通过lmm筛孔)的酸性土、碱性上或钙质上各一份;0.1克草木灰一份和0.5克NH 4C1或(NH4)2SO4四份,按上述模拟处理分别放入扩散皿的外室,充分拌匀,并紧靠扩散皿的内室壁,使外壁留出一圈空隙(防水溶性胶流入引起误差),然后径扩散皿外室边缘磨沙口上涂上水溶性胶,盖上毛玻璃板,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再用0.01mol,L标准酸滴定内室吸收的氨,使由兰绿色变为淡紫红色为止,记下标准酸的毫升数(注意滴定时,要用一小玻璃棒小心搅动吸收液,切不可摇动扩散皿)。 七、结果计算: 氮损失%=(V×C×0 .014)/肥料中纯N重(g)×100 式中: V——滴定时标准酸的毫升数; C——滴定时标准酸的浓度; 0.014——1毫摩尔的酸相当于氮的克数; 100——换算成百分数。 八、实验报告 实验十一 无机肥料的识别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肥料的定性鉴定,以确定肥料的种类和名称,避免错用,造成损失浪费、降低肥效,甚至发生有害作用。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在运输、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化学肥料都具有其特殊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外表观察,溶解于水的程度、在火上直接灼烧反应和化学分析检验等方法,鉴定出化肥的种类、成分和名称。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1 主要仪器 普通天平;试管;白瓷比色盘;酒精灯等。 2 试剂 10%及1%HCl;1:3及1:10醋酸溶液;5—10%氢氧化钠溶液;四苯硼钢溶液;饱和草酸铵溶液;二苯胺试剂;2—5%氯化钡溶液;2%硝酸银溶液;浓硝酸(比重1.42);0.5%硫酸铜溶液;2.5%氯化亚铵溶液;钼酸铵溶液;37%甲醛溶液;混合指示剂;l0%硫酸镁溶液。 四、实验步骤: (一)外表观察,首先根据肥料的各种物理性质的签定即可将未知的肥料初步分为两类(氮钾肥和磷肥、石灰肥料等)。其物理性质签定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结晶状况 2(颜色 3(气味 4(吸湿伏况 (二)加水溶解 (三)加碱或酸溶液的反应 (四)灼烧反应 (五)化学定性检定 五、实验报告:根据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十二 水溶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试验采用不同土壤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磷肥,测定土壤中磷的固定情况,以加深对磷肥固定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原理: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中,酸性土壤由于铁、铝离子,石灰性土壤由于钙离子的作用,是成为溶解度低的磷酸铁(FePO4)磷酸铝(AlPO4)和难溶性的磷酸钙等化合物,降低了水溶性磷肥的有效性,这种现象称为磷肥的固定作用。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酸性土及碱性土;过磷酸钙。 400毫升烧杯:普通天平(1/10 四、实验步骤: (一)模拟实验设以下两个处理:1(土壤(对照);2(土壤+过磷酸钙。 (二)方法:用 普通天平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0克放于已称过重的400ml烧杯中(对照),另去1份土样100克放于另一个已知重量的400ml烧杯中,加入已知水溶性磷含量的过磷酸钙(过0.1mm筛)2.0克,使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稍加振动,使之沉实。将两个烧杯加水使土壤呈湿润状,放置10—15天,称重后充分搅拌,取样分析其有效磷含量,再计算水溶性磷在土壤中变成固定态磷的百分数。 五、结果计算: 土壤中有效磷(毫克/100克土)= (ugP/g×V×t×100)/(m×103) 式中:ugP/g——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数; 103——将微克换算成毫克; ——换算成每百克样品中磷的毫克数。 100 六、实验报告: 实验 十三 绿肥作物的栽培及生育习性田间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和了解几种主要绿肥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长条件; 2(了解绿肥作物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及其经济合理利用方法; 3. 掌握绿肥作物田间观察记载项目及其标准。 二、实验方法 结合课堂讲授、通过整地、播种、田问管理和观察记载以及调查访问等过程,达到上述目的。 三、绿肥作物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播种冬季绿肥紫云英和夏季绿肥程麻,了解绿肥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实 瘤细菌、施肥和田间管理技术的基本技能。(其栽培技术要习整地、播种、拌根 点可参阅农业化学敖材) 四、田间观察记载项目和标准 (一)基本情况 1(绿肥作物品种和来源。 2(土壤名称和理化性质。 3(前茬作物的种类、产量、施肥种类和用量等。 (二)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灌排、防治病虫害、施肥、防寒防冻等。 (三)绿肥作物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按植物学科区分为豆科与非豆科,叙述其根、茎、叶、花、果、种子等的形态和着生状况。豆科绿肥还应注意观察根瘤的数量大小、重量、颜色、形态及其分布状况。 (四)绿肥作物力生长发育习性, 是一年生或多年生,是草本或木本,是直立、蔓生或匍匐生,分枝习性、再生能力,以及适应不同气候、土壤条件的抗逆性等,其抗逆性表现在耐寒、耐热、耐湿、耐早、耐瘠、耐酸碱、耐荫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对多年生绿肥还应注意观察落叶期和萌发期再生能力。 (五)绿肥作物观察记载标准 1(苗期 (1)出苗初期:全田内有10%以上幼苗出土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有50%以上的幼苗已出土的日期。 (3)齐苗期:全田有90%以上的幼苗巳出土的日期。 2.实苗数 在大部分幼苗第一叶真叶展开后进行记载。选择有代表性样段2——5处,数出样段内的植株。 样段面积 撒播1—2平方尺 以株,尺 表示;条播的每样段2尺,以株 / 尺 表示, 点播的每点取5一—10穴,以株,穴表示。 3(分枝期及分枝数 分枝初期:10%以上的植株开始出现分枝的日期。 分枝盛期:50%以上的植株开始出观分枝的日期。 分枝数:冬季绿肥在越冬前后与收获期,春夏绿肥在收获期分别取样10株,数分枝数并取平均数,求得每株平均分枝数。 茎叶比例:夏季绿肥一般应测茎、叶比,在小区内取100—200克植株,分别测定茎叶的重量,求出茎叶比例。 4.伸长期 全田有50%以上植株主茎已开始生长,并出现明显节间的日期,为伸长期。 5(株高增长情况: (1)株高增长情况:于入冬前后,早春、现蕾、盛花和收种期分别记栽植株高度一次。固定5—6个点,每点测定l0株 从地面量至植株最高叶片尖端或花序顶端,以厘米表示。 (2)株重增长情况:分别于冬前、后、早春、初花、盛花期(或刈草期)测定,随机取样2—3点,每点20株称重平均后即每株鲜重,再经晒干(或60一70?以下烘干)测其干重。 6(受害清况 植株遭受冻害、 病虫危害或早涝害等情况 ,分别按一级最轻,五级最重述说之。 7. 花蕾期 (1)现蕾期:有50%以上茎枝出现花蕾的日期。 (2)初花期:有25%以上茎枝出现第一花序开花的日期。 (3)盛花期:有75%以上茎枝已开花的日期。 (4)终花期:有75%以上茎枝停止开花的日期。 8(结荚期 (1)现蕾期:有25%以上开始结荚的日期。 (2)成熟期:有75%以上种子荚壳呈现黑褐色的日期。 9(产量测定 (1)产草量:按各绿肥品种的适刈期进行,测定时齐泥刈称重,折算成每亩产量,面积大的可取3—5个点 每点3—6平方尺。面积小者全部收割称重。 (2)产种量:收种后风干、扬净、称重,折算成每亩产量。 10.根系 (1)根重:刈草同时,取样点2—3个,每点1平方尺。先刈去地上部分,再挖取耕层 (15——20cm)土壤洗去泥土,将根先净称鲜重或风干称重,折算每亩产量。 (2)根系分布深度:从土壤剖面上观察记载主要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的深度。 (3)根瘤情况:记载根瘤着生部位、大小、色泽及有效根瘤的多少等。 11. 再生力:在刈后10天和再次刈所有,记载再生情况,如分枝数和株高等。 12. 考种 (1)每分枝结荚花序数:取样10-20个分枝,数计其结荚花序数平均之。 (2)每花序结荚数:取样检查10—20个分枝。 (3)始荚节位高度:从地面至枝茎上最低结荚的高度,以厘米表示。 (4)每荚种子数:取20—50荚,检查平均每荚种子数。 (5)千粒重:取晒干种子1000粒,测出每千粒平均重量以克表示之。 (6)裂荚性:在成熟期测定,分良(成熟后炸荚)中(成熟后成晴天用手振动即有部分炸荚)和不良(成熟时大部分自然炸荚)等三级。 1、在消煮后,溶液仍须为黄棕色或黄中稍带绿色,如颜色变绿,则表明样品用量过多,重铬酸钾用量不足,有机碳有氧化不完全,需要重做。 2、对于水稻土及一些长期渍水的土壤,由于土壤中含有亚铁,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重铬酸钾不仅氧化了有机碳,而且也氧化了土壤中的亚铁,须将土磨碎后摊平风干10天,使亚铁充分氧化为高铁后再测定。 3、在含氯化物的盐渍土中,测定结果也较高,因氯离子被氧化成氯分子。可加入硫酸银0.1克,使氯离沉淀为氯化银,避免氯离子的干扰作用 六、实验报告:完成建设豌豆、紫花苜蓿、三叶草的习性与观察记载
本文档为【土壤肥料学实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3KB
软件:Word
页数:64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13
浏览量: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