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doc】《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举报
开通vip

【doc】《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doc】《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黄 金 贵 胡 丽 珍 二,混淆近似事物而误 l1.饧:?(书>糖稀. 饴:饴糖. 龈健:(书)干的饴糖. 按:这里的三种糖:娠健既是干的,则饴是否 为稀的?但饧既是糖稀,顾名思义也当是稀 糖,则两种"稀糖"什么关系?而且糖稀是否 为稀糖?还有,二种标"书",则未标的"饴"是 现代词?其释语含被释词,等于未释……总 之,三者特点,关系非常模糊. 稍经查检便不难知,这三个词是我国在 蔗糖产生以前的食糖...

【doc】《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doc】《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 黄 金 贵 胡 丽 珍 二,混淆近似事物而误 l1.饧:?(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糖稀. 饴:饴糖. 龈健:(书)干的饴糖. 按:这里的三种糖:娠健既是干的,则饴是否 为稀的?但饧既是糖稀,顾名思义也当是稀 糖,则两种"稀糖"什么关系?而且糖稀是否 为稀糖?还有,二种标"书",则未标的"饴"是 现代词?其释语含被释词,等于未释……总 之,三者特点,关系非常模糊. 稍经查检便不难知,这三个词是我国在 蔗糖产生以前的食糖专称,都应该标"书",而 且恰恰是未标"书"的"饴"出现最早,是惟一 见于先秦古籍的食糖通称,如《诗?大雅?绵》: "堇荼如饴."其他二名都始见于汉代文献. 从区别性和流行度看,可以说"饴","饧"代表 古代最早的两种糖,都是用黍米,稻米或小麦 大麦熬制出来的甜味食物.但两者又不尽 同.《说文》:"饴,米蘖煎也.""饧,饴和馓者 也0""馓,熬稻糇鳇也."段玉裁注:"饴者熬米 成液为之,米谓禾黍之米也.馓者谓干熬稻 米之张皇为之.两者一濡一小干,相盂合则 日饧."《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饧"与"饴"的制 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两者有很大不同,所制饴者稀薄,呈 浆状;饧是饴再加糯性稻米(并非糯米)熬成, 比饴厚.《急就篇》卷二:"枣杏瓜棣馓饴饧." 颜师古注:"以蘖消米取汁而煎之,溪弱者为 饴,言其形怡怡然也.厚强者为饧,饧之为言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一下一 洋也,取其洋洋然也."《现汉》释"饧"为"糖稀",而"糖稀"为"含水 分较多的麦芽糖.淡黄色,呈胶状,可以制糖果,糕点等"(《现汉》 1983年版).其释与实际情况正相反.其实糖稀是不辨"饴"与 "饧"的,它是整类饴糖的别称.故用它来释"饧","饴"均不妥. 至于"娠健",则是"饧"的别称,扬雄《方言》卷十三:"锡谓之娠 健."[]郭璞注:"即干饴也.""娠健"即饧,都是干饴.以上所辨,季 羡林先生有极明确,通俗的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引录如下: 在先秦时代,人民喜欢吃的甜东西,除了天然产生的蜜以外,人工制 造的主要有两种:一种叫yi,一种叫tang.两者都是开头用米,特别是糯 米(笔者按:其时尚无糯米,当是糯性的米)来制作的……后来也用小麦 和大麦.这样制作出来的东西,清者也就是软一点,湿一点,稀一点的曲 yi.yi这个音写法有分歧,有的写作饴,有的写作锡.稠者也就是硬一 点,干一点的叫tang.tang这个音写法也有分歧,有的写作锡,有的写作 锗,有的干脆用拼音(反切)的方法来表示,这就是娠健,张皇,粮健.[0 故本条可改为: 饧:(书)较厚,干的饴糖. 饴:(书)用黍米,稻米或小麦,大麦熬制的甜食,我国最早的人工制 糖;特指稀薄,呈浆状的一种. 娠健:饧的别称. 三,未识词素义而误 对于双音节以上的复词语,正确理解词素义是正确解释整个 词语的关键.应该说,《现汉》对复词的词素义问题处理较好,在复 词释义中,对于不常见,易误解,古今义异的词素义,一般通过详 释,专释和加括号附注三种方式予以解释,其中不少属于古今义异 的古汉语词义J.虽然在这方面很值得称道,但处理的关键还是 正确识断词素义,其中有一些复词,往往因未识而未释或误释词素 义,因而导致整个释义的偏,误.这也是《现汉》古词语释义失误的 一 部分. 12.败绩:(书)在战争中被打败. 65 按:此条释犹不释.由于编者未解"绩"之词素义,也就不能准确诠 释"败绩"的词义. "绩"与纺织有关.它是古代缉麻的通称.《诗?陈风?东门之 扮》:"不绩其麻,市也婆娑."郑玄笺:"绩麻者,妇人之事也."《国 语?鲁语下》:"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0""纺绩"常连用, "纺"指纺丝,"绩"指纺麻.纺丝纺麻的生产活动,是指将动植物纤 维通过旋转,捻合,接续成多股的线缕,故引申为接续义.《尔雅? 释诂》:"绩,继也."《左传?昭公元年》:"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 乎?"古代之"败绩"指失败之接续,其败必甚,故是大败.《书?汤 誓》:"夏师败绩,汤遂从之."孑L传:"大崩日败绩."《左传?庄公十 年》:"齐师败绩0""败绩"没有被动之意,也不涉主动,从来没有表 示主动的"败人之绩"的用法,而是指败的程度,故"败绩"的释义完 全要体现败的程度.本条按《现汉》体例当兼释词素义,可改为: 败绩:(书)大败(绩:接续). 而与此同时,其词素义也须在"绩"下体现,今《现汉》"绩"未列,当 补: 绩:?接续:败,. 附带说一下相关的"功绩".此词可视为与"败绩"稍异.盖由 "接续义"用于褒义的"功,业"之类,遂再引申为名词"功劳"0《尔 雅?释诂》:"绩,功也."《孟子?万章上》:"谟盖都君,咸我绩."赵岐 注:"绩,功也."《苟子?王霸》:"功绩如天地."《吕氏春秋?求人》: "功绩铭乎金石."都是这种用法.于是"功绩"可以不视为偏正结 构,而作为同义连用,但实义还是表示"功绩"犹功之接续,故是大 功.今犹作此用,凡是称"功绩"者,均是有重大功劳者,如果是一 般的好人好事,就不能称"功绩".据此,《现汉》"功绩:功劳和业 绩",未善,似可径解为"功劳". 13.纪:0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 多用"记". 66 按:这里问题甚多.一,"纪"下云"义同'记"',但'记'是多义词, 《现汉》:"记:?记录;记载;登记."故当云"义同'记?"'.二,既列 出"纪念"等四个词,云"别的地方多用'记"',自然表示"纪"用为 "记?"义是少数,用"记"是多数.但检《现汉》所列的复词则发现: "记"下所列与记载义有关的复词为19个,而"纪"下同"记?"义的 有20个,二者伯仲相当.三,"纪"下举出"纪念"等四个词,但"记" 下举词中"记,纪"两可的词有3个,其中就有"纪念","记念",举证 与释语不一. 《现汉》不谙"纪,记"之别,故释义表述多误,而两者之别全是 古汉语词义的遗留. "记"的本义就是记载,记录,《说文?言部》(大徐本)作"一一分 别记之也"."记"乃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其记载义使用很广,读 者皆熟悉,不赘.关键是如何识"纪"."纪",朱骏声《说文通训定 声?颐部》:"此后出字,己为十干借义所专,因又制此加系傍也."朱 说是,"纪"乃"己"之后起字."纪"字之"己"可作结绳记事的绳索, 加"系"无非重其义.引申之,则有动词义"记载",其义侧重于纵贯 性与综理性.凡符合并需要突出记载中这两方面特点的,就用 "纪";不者,用"记"[10].古今一贯.《现汉》所列用"纪"的数例,都 可由此而获解."纪年,纪元"都有纵贯性,所以用"纪"不用"记". "纪传,纪事本末"均是以史事为纵纲的史书文体,也带有纵贯性, 故必用"纪"."纪念"是可纪可念之意,"可纪",可以列入纪年史 册;"念",怀念.因此多用于已故有才德之人,若用于一般人,则属 于对亲敬者的表敬用法.故"纪念"决不可写成"记念".《现汉》云 "记念"同"纪念"("记"字下),显为无据之说.鲁迅《记念刘和珍 君》等处用"记念"曾引起人们的争论,有的认为这是鲁迅故意反常 而用,其目的为让人们牢牢记住刘和珍.也有人认为这是五四时 期鲁迅作品中特有的用法,正如鲁迅作品中"的""地"不分,皆用 "的"一样.对于一代文学大师,人们默认其作品中那些在今天看 67 来并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用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人要学习这种用法并推广 之.事实上,今天也罕见人将"纪念"写成"记念".至于"纪录"是 随着时间推移在纵线上的记载,而"记录"(作名词)指一切的记载 结果,今无人会将"打破纪录""创造新纪录"的"纪"写作"记",而 《现汉》却云两者同."纪要"是经过整理,综理的记录,故不能写作 "记要",《现汉》又云"也作记要",也是无据误断【11J. 要之,《现汉》因不解"纪"的记载义特点,不明"纪,记"之别,不 察语言使用的事实,将"纪念,纪要,纪录,纪事本末"之连群众都没 有通用的"纪"强与"记"通用,这无异于在提倡误用,与《现汉》以规 范现代语言为己任的原则正背道而驰.由上所述,"纪"的准确释 义正与《现汉》相反: 纪:?纵贯性和综理性的记载.前者如"纪元,纪年,纪传,纪念",后 者如"纪要,纪录"之"纪",都不可作"记". 14.艳:?(书)羡慕:,羡. 艳羡:(书)十分羡慕.. 按:两条释文中,若前者正确,即"艳"为"羡慕"成立,则"艳羡"释为 "十分羡慕"就不妥.因为后者将"艳"释成程度副词"十分"了. 《现汉》这两条释义混乱,矛盾.其主要原因是"艳"的词素义未有 确释.从文献使用看,"艳"除作形容词外,就是作动词,但非羡慕 义.《韩非子.夕储说左上》:"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 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此"艳"作动词当无疑.然而 其义说解不一,有的辞书释为"羡慕",有的谓是"歆羡",有的则解为 "喜爱".显然末解确当.唐万楚《五日观妓》:"新歌一曲令人艳,醉 舞双眸敛鬓斜."观妓之人以男士居多,此"艳"也以释"喜爱"为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吴侍御有女甚美……内有无赖贼窥而 艳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王艳曾之妇,乘曾为 盗所诬引,阴贿吏毙于狱."此二例"艳"更为"喜爱"无疑.综上, "艳"当释为"喜爱";"艳羡"释为"爱慕",其词素义均可对应: 68 艳:?(书)喜爱:一羡. 艳羡:爱慕. 15.诣:?(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造一. 造:?成就:一诣. 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一很高. 按:上述几条释文或释"造诣",或举"造诣"为证,且既然"诣","造 诣"释义同,则"造"应等于"诣",今却释"造"为"成就",岂不自相矛 盾?此乃缘昧于"造","诣"二词素义之故. "造"从趸告声,告声兼义.告者"请诣之言"(《汉书?高帝纪 上》颜注);趸,行走.故"造"是至而禀告,即诣访.如带非人物宾 语,则引申为至,到义.《周礼?地官?司门》:"凡四方之宾客造焉, 则以告."《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陛下所与共生廊庙治天下 者……皆腹心造膝0""造膝"即来到膝下."造"没有"成就"义. "诣"本义也是到,至,但有庄重色彩.《玉篇》:"诣,往也,到 也."《史记?孝文纪》:"代王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 安."代王已知将被迎立为太子,故从郡国赶至京城,其庄重之意不 言而喻.若带人物宾语,则释为拜访义,自然也是庄重色彩.诸葛 亮《隆中对》:"由是先祖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诣"单用也没有 《现汉》所释表示学业,技术达到的程度之义. "造""诣"都有至,到义,故二词常同义连用.用于人,为拜访 义.北魏《大般涅粲经》卷八:"如目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 良医即以金锌决其眼膜."("锌"即"鲲",治眼疾的医具).用于事, 作名词.因唯用于学业,技能,故喻指到达的程度,功力.此义中 古始见.宋朱熹《答何叔京书》:"想见前贤造诣之深,践履之熟." 《明史?冯从吾传》:"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 诣益邃."因此,"造诣"之今义是由古代"造","诣"的"至,到"义连 用引申而来.《现汉》释"造"的"成就"义当删,"诣"的"所达到的程 度"义也当删.而"造诣"条必释词素义,宜改为: 69 造诣:指学习,技艺达到的程度(造,诣:到达). 四,望文生义而误 望文生义是古汉语词语解释中常见的通弊,编写辞书时更要谨 防此弊.而《现汉》的古汉语词语之释误,有的正是属于此弊.表现 在:一是对古书注解的望文生义,二是对条目本身的望文生义. 16.螵:(书)旗帜.(古)又同"标". 按:此条释"螵"为旗帜和标二义,盖因误解旧注而误.《说文?巾 部》:"螵,帜也."《现汉》望"帜"而生旗帜义,遂据此断定"瞟"的古 义为旗帜.其实,旗帜在古代主要指军队中用的战旗,旗面络呈长 方形,上缀有飘带旆,旒.而"帜"非旗帜,乃是标志.对此,段玉裁 早有精到理析:"《通俗文》日'徽号日螵,私号日帜'.……凡物之 螵帜亦日徽帜,今字多作标榜,标行而螵废矣."(《说文?巾部》"螵" 字注)即谓"螵"是懔志义,"螵,标"古今字,后世写作"标帜".标帜 可以多种多样,可指酒店的招子,也可指其他表明特征的记号,标 志物.《周礼?春官?肆师》"祭之日表粢盛"郑玄注:"故书表为螵, 表,螵皆为徽识也."《金史?程窠传》:"明立螵帜,为出入之驰道." 要之,"螵"并不指"旗帜".故本条释义宜改为: 螵:(书)后作"标",标志. 17.鲕:(书>鱼卵. 按:《说文?鱼部》:"鲕,鱼子也."《现汉》的编者将"鱼子"误为"鱼 卵",殆有此释.其实,"鱼子"并非"鱼卵".《国语?鲁语上》:"鱼禁 鲲鲕."韦昭注:"鲲,鱼子也;鲕,未成鱼也."未成鱼即小鱼.《尔 雅?释鱼》:"鲲,鱼子."郭璞注:"凡鱼之子,总名鲲."《文选?张衡 (西京赋)》:"揲昆鲕,殄水族."李善注引薛综日:"鲕,细鱼.""细 鱼"即小鱼.黄侃《蕲春语》:"吾乡人家池塘中蓄鱼……其鲲日鱼 苗."可见,"鱼子"其实是鱼苗,小鱼.上引《国语?鲁语上》中的句 意是:捕鱼时禁捕小鱼,鱼苗.如此诠释方确.如将"鲕"释成"鱼 卵",岂不成了禁捕鱼卵?另外,"鲕"还是一种鱼名,是产于东海的 70 一 种味美之鱼.《说文?鱼部》:"一日鱼之美者,东海之鲕."《吕氏 春秋?本味》:"鱼之美者,洞庭之缚,东海之鲕."此是"鲕"之又一常 见古义,当增补.故本条释义宜改为: 鲕:(书)?小鱼,鱼苗.?鱼名,产于东海. 18.邮亭:邮局在街道,广场等处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多是用木 头建造的小屋,有的像亭子. 按:此释语单看上句,尚无大误,但下句生动细致的描写,却是近一 个世纪以来未见之景状,纯属望文生义;连起来,将邮亭释为邮局 在街道广场下设的亭子般的木头小屋,更令人啼笑皆非:不仅现在 见不到,即使早期邮局时代也非如此.编者大约是从今所见街道 广场间的书报亭,岗亭之类得到联想而推衍出来的."邮亭"之称, 与木头小屋,"有的像亭子"毫无关系,乃承用古词语,是并列结构, 邮是邮,亭是亭.《说文?邑部》:"邮,竟上行书舍,从邑垂."垂即 陲,它起于先秦边境,到战国时已不限于边境,并多见于地名.秦 名将白起被赐死在杜邮,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所称之杜邮 亭.《史记?留侯世家》有曲邮,盖得名于该地设邮.《史记?留侯世 家》司马贞索隐引《汉书旧仪》日:"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 半."即谓邮人负责左右二里半范围的邮递,一般是步递.邮是在 交通线上的每隔五里设置,并有专人负责递送文书的小站,它没有 车子,不提供住宿,且距离较近. 亭起于秦,盛于汉,过去一般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 里一亭,亭有长."以亭为秦汉时乡下的基层单位.汉高祖刘邦就 当过泗水亭长.而今有不少学者认为亭是与乡,里不同系统的,它 设在水陆交通要道处,统属于县.不过"十里一亭"是事实.其基 本职能是司奸盗,供官吏,旅行者食宿,告警,邮递.故从设置距 离,规模,职责看,亭大于邮,但也不备车马,故不同于驿传(毕竟十 里并不太远,邮人步行固宜).在实际设置时,"邮","亭"往往重 合.于是,在语言使用中,两者常连用,《墨子?杂守》已见"筑邮亭 71 者圜之".随着邮亭建制制度的变化,汉代起"邮亭"连用遂多. 《汉书?薛宣传》:"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又《赵充国传》:"羌虏故 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败坏者."这些可 视为复合词,泛指最基层的步邮文书小站,很像乡村邮电所.以 后,"邮,递铺,驿"都可称"邮亭".南宋林景熙《宿台州城外》诗: "荒驿丹丘路……哀猿不可听.到家追此夕,三十五邮亭."此即称 递铺. 现代邮局下属机构的邮亭也负责小块区域收寄邮件,与古代 邮亭性质相同,显然是沿用古名,是"旧瓶装新酒",用旧名表现代 邮政的内容,而非因为"屋子小,有的像亭子"而命名.它与书亭, 岗亭,报亭不同,后者才是因为像亭子而命名的,是偏正结构.综 上,本条可分列古今二义: 邮亭:?(书)古代具有邮递职能的组织,场所的泛称.?城市中所 设置的最小的收寄邮件的网点. 附注 .中国食糖史稿(第一章).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6]李治寰 [7]季羡林以为,《方言》的"锡都应写作饧",饧则音tang,又作"鲒",即后世的 "糖".季氏据姜亮夫《楚辞通故>说,谓镊健的切音就是tang,即饧.见:中华蔗糖史 (第一章).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8]季羡林.中华蔗糖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21 [9]正文专释的,如"烽燧"条,总述一句后,专释"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 燧".加括号作附注的,如"不经之谈",释:"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详释 的,如"接踵",释:"(书)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编者将"踵"(脚跟)的词素义解释融入释语.这种方式最多. [1O]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第42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1]参傅定华."纪,记"辨考. 语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部编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部编八上语文文学常识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 建设,1998(5) (浙汪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杭州3l0o28) (责任编辑叶玉秀)
本文档为【【doc】《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23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