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举报
开通vip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  回顾和展望第一章 “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历史性机遇,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团结奋进,扎实苦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十五”计划顺利实现,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是...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  回顾和展望第一章 “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历史性机遇,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团结奋进,扎实苦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十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顺利实现,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是“九五”末的倍(当年价)。“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年均增长9.46%,高于“十五”计划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财政收入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2.3%。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亿元,是“九五”期间倍。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年递增10.4%,高于“十五”计划个百分点。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加大结构调整,畜牧渔业产值比重有较大提高,全市粮油优质品种率达到88.4%和84.6%。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旅游、通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全市城镇化率由2000年24%提高到2005年的33%。个体私营等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3.9%,比“九五”末提高个百分点。三、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水平逐步提高。行政审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继续深入,精简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先后设立市县两级服务中心,推行办事限时制、承诺制。财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全面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政府集中管理土地一级市场。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基本实现了住房分配货币化、市场化。以产权和职工身份置换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取得突破,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向前推进。大开放战略成果显著。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安庆。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十五”年均增长15.8%。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开发区“三通一平”面积共增加22平方公里。四、重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工业投入进一步加大。相继建设了安庆石化油改煤、华茂10万锭、安庆电厂一期、枞阳海螺、怀宁海螺、曙光氰化钠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高界、合铜黄、合安、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相继建成,“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省道里程达到万公里,完成宿两(宿松至两河口)、桐枞、岳潜等一批贫困县国债公路。五里庙码头二期竣工,三期开工建设。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完成,“双百”城市框架逐步拉开,新、改建了滨江花园、菱湖风景区等一批园林重点工程和菱湖南路、集贤路、望庆大道、皖河路、清源路等一批城市主要干道网建设工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获国家批准。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长江干堤安庆段的加固工程基本结束,安庆长江干堤全面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新建沿江排涝站11座,近百万亩农田提高抗灾标准。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展开,华阳河、白荡湖、皖河流域水系治理初见成效。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80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0年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元;城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由17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平方米;贫困人口减少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410万人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6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开展,桐城、望江、岳西等3县初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科教兴市战略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局面得以巩固,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专栏1 “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指标计划目标2005年实绩年均增速(%)2005年年均增速(%)1全市生产总值(亿元)400429.642人均生产总值(元)71033地方一般财政收入(亿元)21919.554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40054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369145.566外贸出口(亿美元)147五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44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51026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100839610人口出生率(‰)1511城市化率(%)33年均提高个百分点12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1613城镇登记失业率(%)4注:生产总值增幅按可比价格,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第二章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环境一、“十一五”时期我市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辐射功能持续增强,我市追赶跨越的外部空间越来越大。中央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将惠及我市农业、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江率先发展、马芜铜宜作为第一方阵的战略决策,我市追赶跨越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有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区位、交通、产业和人力资本优势日益显现,我市追赶跨越的物质基础越来越雄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我市追赶跨越的内生机制越来越强。特别是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四服务”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全市上下形成了务实创新、奋力争先的良好氛围,追赶跨越的思想基础越来越牢固。二、“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严重挑战。一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围绕着资源、技术、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发达地区经济、科技上优势地位将长期存在。发展进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三是从自身实际看,发展不快、投入不足是我市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和经济外向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就业持续增加的难度加大,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协调处理好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予以解决。“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安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阶段、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关键时期。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中部崛起和沿江率先发展的竞争中奋力争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必须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必须在完善体制机制、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安庆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第二篇 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东向发展、创新推动、城乡统筹和项目带动战略,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实现追赶跨越、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任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构建和谐安庆作为追赶跨越、奋力崛起的重要目标。第四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把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作为确定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三大建设”(以石化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群建设、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双百”城市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着力实施“两个计划”(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园区经济“倍增计划”),精心打造“三大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文化休闲基地)。——经济发展目标。全市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力求更快更好发展,力争“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按当年价计算,达到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宜城板块年递增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投资14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略高于生产总值增幅。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利用外资6亿美元。——城镇建设目标。“十一五”末安庆城区基本形成“双百”城市框架,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体制创新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贡献率比“十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成果。——社会发展目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十一五”末,全市总人口控制在620万左右。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3岁以上。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一煤矿调度员先进事迹安全生产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最近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 状况进一步好转,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目标。“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6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元,年均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5平方米。——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目标。资源利用效益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明显降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于Ⅱ类标准达到320天以上。——宜城崛起目标。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专栏2“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类别指  标  名  称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属性经济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100012左右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710315000预期性经济结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百分点)[4]预期性预期性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百分点)[4]预期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预期性城镇化率(%)3340[7]预期性人口资源环境全市总人口(万人)611620左右‰约束性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约束性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162120预期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预期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580预期性耕地保有量(万公顷)25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5]约束性森林覆盖率(%)3844[6]约束性公共服务人民生活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0预期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40约束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约束性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20]预期性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30]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5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价格,元)8396123368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113730预期性注: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为2005年价格;带[]的为五年累计数;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专栏3 规划指标的属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广大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各市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第三篇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重点)第五章 实施“两个计划”,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一、继续实施骨干企业“翻番计划”。至2007年,华茂集团、环新集团、曙光集团、安簧集团、船用柴油机厂等市直14家重点骨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上缴税收在2004年的基础上总体翻一番,至2010年力争再翻一番。各县(市)、区骨干企业都要实施“翻番计划”。“十一五”末,全市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6~8家。二、大力实施园区经济“倍增计划”。充分发挥园区的龙头作用,使各类园区成为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集约利用土地的示范区。积极争取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全市开发区“三通一平”面积由31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园区生产总值年增长35%,到2010年达到2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5%。专栏4园区经济“倍增计划”序号园区名称建成区面积(k㎡)生产总值(亿元)2005年2010年规划2005年2010年规划“十一五”年递增(%)1安徽安庆经济开发区5071262安徽怀宁经济开发区4312293安徽桐城经济开发区48215504安徽安庆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3620465安徽潜山经济开发区3530306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151442227安徽宿松工业园区67608安徽太湖经济开发区1315359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51410安徽安庆大观经济开发区15188411迎江工业园21012岳西(莲云)工业园210合计311015225435注:省级开发区均采用国家发改委核定名称,生产总值增幅按可比价计算。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广泛合作”的方式,加强要素资源整合,强化专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延伸产业链条为抓手,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核心,带动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促进产业集聚、配套集成,培育一批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强化组织引导和政策扶持,力争“十一五”期间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取得大的突破。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沿江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打造若干产业经济带。近期主要发展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沿路产业带,远期发展以东香高速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产业带。市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制浆造纸、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桐宿产业带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包装印刷、板材加工、日用化工等产业;沿江产业带重点发展壮大临江产业,推进枞阳汽车零部件基地、沿江造船基地等建设;东香高速产业带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根据发展现状水平、经济开发适宜程度、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实施空间开发分类调控。第六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工业强市,锻造工业化脊梁。围绕培育和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着力培植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备产业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新型工业化为途径,以打造加工制造业基地、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依靠技术进步、产业集群、规模经营,迅速扩张工业规模,提升工业水平,壮大先进制造业。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中心市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步伐,规划建设重化工业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二、全面提升支柱产业竞争力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按照把安庆石化建设成炼油、煤化工、化肥、化纤、热电特大型联合企业的目标,做精、做优、做强安庆石化,新建年产10万吨乙苯/苯乙烯、25万吨丁辛醇、60万吨连续重整、200万吨蜡油加氢脱硫、20万吨ABS装置、20万吨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万吨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4万吨甲乙酮装置;进行40万吨气体分馏、100万吨催化裂解扩能改造和100万吨焦化、3万吨硫磺回收更新改造;炼油综合配套加工能力达600万吨/年。推进千万吨级原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加速安庆石化向炼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以安庆石化为依托,加强市厂合作,努力消化石化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促进地方工业发展。推进精细化学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稳定发展农用化工。建设10万吨离子膜烧碱、15万吨聚氯乙烯和1万吨高档油漆等精细化工项目,形成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机械工业。机械工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和船用柴油机制造。大力发展数控机床、新型节能变压器、组合高压电器以及船用机械、农用机械、环保机械、特种机械等机电产品,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的档次和规模。环新集团继续扩大活塞环、缸套、气门座圈、活塞产品生产规模,开发活塞销、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座及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系统配套能力。以环新集团为龙头,以现有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技术创新和快速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力争到2010年建成全球最大的汽车活塞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汽油机缸套生产基地和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基地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纺织服装工业。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纺织产业集群。加大对纺织及印染后整理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纺织原料和服装面料,着力开发和扩大工业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以及羽绒制品的生产,把纺织的传统优势向服装生产延伸,发展服装服饰业。做大做强华茂集团,扩建30万锭紧密纺,争取形成100万锭规模,把华茂建成棉纺织出口基地、替代进口面料基地、棉纺织技术创新基地和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扩大桐城羽绒制品、枞阳毛巾、岳西工艺被生产出口规模,建成全国重要的生产出口基地。利用望江、宿松、枞阳棉花资源优势发展纺织业,力争到2010年全市棉纺生产能力达到150万锭。建材工业。以新型干法水泥为龙头,带动新型建材(新墙体、化学建材)、人造板、非金属矿及制品等发展。加快发展大水泥,完成枞阳海螺四期两条日产1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力争到2010年水泥熟料生产规模达到200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扩大白水泥生产规模,力争到2010年达到年产40万吨,成为亚洲重要的白水泥生产基地之一。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产业,力争到2010年散装率大于30%。做强新型建材和墙材产业。大力发展钢构产业,扩大微晶玻璃生产规模,发展粉煤灰加气砼砌块等资源综合利用建材产品生产。合理开发岳西花岗岩、宿松汉白玉、枞阳玄武岩、太湖石英矿、望江陶土等资源,扩大非金属玻璃纤维及制品、涂塑窗纱、PVC建筑用管材、管件等化学建材产品生产规模。发展方解石、硅灰石、脉石英、滑石、石膏等矿产品超细材料、改性材料和特种用途材料的生产。三、着力培育潜在优势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以培育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新型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粮食、果蔬、特色中药材、茶叶、油脂、畜禽、水产等七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走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区域化、精深加工集约化、贸工农一体化路子。加工重心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移,加工技术由低级技术向高新技术转移,把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成县域工业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天然营养保健食品,加快食品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大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制浆造纸。“十一五”期间建成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完成240万亩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年产木桨30万吨,最终形成60万吨木浆、60万吨造纸生产能力。结合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年产10万吨硫酸、20万吨超细粉末方解石、2万吨松木松脂林化系列产品等项目,形成林浆纸及配套产业链。加快美妮、三环纸业等造纸企业的发展。电力能源。建设安庆电厂二期2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稳步推进安庆二电厂4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和天柱山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积极推进怀宁核电前期工作;充分利用望江、宿松作为全省风能资源最大区域的优势,建设风能发电项目;依托安庆农业大市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适时启动秸秆发电项目。做好电网规划建设,完成相关“高压走廊”和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庆电网220KV西环网和500KV安庆变,形成以皖电东送西通道和500KV安庆变为中心的辐射供电格局。积极发展小水电。力争到2010年形成200万千瓦以上总装机容量,使安庆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造船、医药等其它工业。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发展沿江造船工业,逐步形成规模。全面提升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药品、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和中药材种植,研究开发生物技术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提高医疗辅助材料的生产。以现有原料药及制剂为基础,利用新技术、新辅料、新处方,开发新的剂型和新的复方制剂。积极支持安科余良卿、安庆汇达丰、潜山卫康、岳西乘风等医药企业的发展。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七章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第八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90万吨左右。以提高粮食品质为突破口,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促进粮食加工转化。优化种植品种结构,优质水稻、优质油、优质棉播种面积比重达到95%以上。壮大畜牧、水产业,以畜禽养殖小区和饲养场为载体,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水平,大力发展三元杂交猪、三黄鸡、水禽、特种水产养殖,畜牧、水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60%。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全方位发展特色农业,棉、油、茶叶、中药材等产业要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格局,发展板栗、蚕桑、瓜蒌等特色农业,提高商品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绿色无公害粮食、油料、蔬菜、野菜、食用菌、有机茶和畜禽产品、水产品的比重,力争主导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围绕宜城板块,以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培育知名品牌,促进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力争将安庆建成良种化、专用化、标准化、绿色、安全的大型农副产品原料供应、加工生产和研发基地。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把提高农产品加工度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推进农业向工业延伸,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有代表性、专业化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装备水平高的龙头企业,达到基地建设、科技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围绕桐城鸿润、霞珍、怀宁稼仙、望江棉业、宿松黄湖、枞阳大地、太湖福润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优势特色生物资源和农畜产品加工为重点,突出绿色、有机的特色,努力打造粮食、果蔬、特色中药材、茶、油料、棉花种植和畜禽养殖七大基地,争取建成若干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群。把我市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出口优势,变农产品生产大市为加工强市、农业大市为食品大市。三、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确保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来资本开发农业。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办法,逐步增加补贴规模。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建设自身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全面推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第九章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围绕“一年抓试点、三年见规模、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以村镇规划为抓手,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以“康居新村”为载体,按照“尊重群众意愿、整合政策资源、实施分类指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建设、万户改貌”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康居新村”。大力实施“一池四改(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程,加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水利血防,开展水利环改工作,减少钉螺滋生面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完善村内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生活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用电保障水平,推动互联网、有线电视进入农家。第十章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巩固和扩大扶贫开发成果,继续加大“整村推进”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多渠道增加对贫困地区投入,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引导贫困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种养业效益,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途径。结合“康居新村”建设,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全完善扶贫工作协调机制、投入机制和资金监管机制,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继续实施对口联系、对口帮扶,鼓励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扶贫开发,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第十一章完善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抓住免除农业税的机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县、乡服务型政府。把农村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提供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不断健全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治、标准化等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面向农村的科技、金融、市场、信息等方面服务。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和农民自我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第十二章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功能,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拓展农产品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鼓励有创业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挥劳务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专栏5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康居新村”建设。◆    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改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田水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    优质粮、棉、油产业工程。◆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畜禽水产良种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及残留监控、防疫支撑、防疫保障六大系统。◆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皖西南综合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县级农产品检测站。◆农田水利工程。花凉亭、钓鱼台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沼气。力争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8%。◆农村绿化。集镇绿化率达到30%以上,村庄绿化率达到40%以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乡镇卫生院。◆    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50个乡镇综合宣传文化中心,扫除乡镇宣传文化机构空白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五篇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服务业,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培育一批能带动我市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到“十一五”末,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2%和40%。第十三章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安庆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市场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商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现代化水平,为把安庆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下基础。一、大力培育市场体系。一是构建现代批发体系。加快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光彩大市场等批发市场和地区性总代理、总经销企业为主体的商品批发格局,增强批发市场的功能和辐射能力。二是构建物流配送体系。以骨干连锁企业为龙头,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方式,建设以企业内部配送为主、兼顾社会商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流通企业品牌。三是构建农村商业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力争到2007年,各县(市)至少建立一个配送中心,培育1-2个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的流通企业,所有乡(镇)和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全面建设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标准的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农家店。四是构建社区商业体系。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开展社区商业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商业。五是发展特色专业市场。重点是发展汽车市场、旧货市场,以及拍卖、典当业,促进生产要素的重组。二、积极推进现代流通方式。推进连锁经营由传统零售商业向餐饮、医药、修理、健身、书刊等服务业发展;由中心城区向县城、集镇、社区发展,力争2010年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以上。鼓励大型连锁商业建设配送中心,加快全市零售商业连锁化、网络化进程。整合各种流通资源,提高流通业服务质量,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在整合区内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地区拓展。大力发展以生鲜食品为主的农产品超市。鼓励和支持新百百货等现代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围绕社区发展商业文化,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购物休闲商业街。引进世界著名百货品牌,提升商业经营层次。三、加快发展物流业。坚持“政府引导、营造环境,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的原则,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推动物流自理向物流代理转变,推动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努力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一)加快构筑物流服务平台。依托长江港口岸线,集仓储、货场为一体,规划建设安庆港口物流园区;在合九铁路沿线建设粮食、棉花、煤炭等物流中心;利用高速公路出口与206国道结合部,建设光彩物流中心、钢材、邮政、烟草、汽车、农资等物流配送中心。依托物流中心,开发和建设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二)加快培育物流主体。结合国有企业改革,通过精干主业、主辅分离,组建新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邮政物流。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长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吸引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及货代企业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企业内部运输部门外置发展,由企业物流逐步向物流企业转变,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第十四章壮大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效应,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把安庆建设成为集人文观光、山水观光、文化怀古、宗教朝圣、科考探险、度假休闲、商务会议于一体的长江流域特色旅游城市。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山水、文化、戏剧、禅宗等“四大品牌”,建立“五大旅游区”。即安庆黄梅戏文化与城市休闲旅游区,潜——怀天柱胜境与古皖文化旅游区,岳——太自然生态和禅宗文化旅游区,桐——枞文学流派与火山地质旅游区,宿——望山寨与雷池文化体验旅游区。推出长江黄金水道游、禅宗寻根游、戏剧文化游、名人足迹寻访游、爱情传奇畅想游、科普考察游、漂流探险游、红色旅游、农家乐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与全国旅游市场对接,进入全国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合九铁路、城际铁路、合安高速、东香高速、沿江高速、岳武高速,加快通向主要景区的接口和道路建设,形成旅游交通的快速通道。二、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发展旅游服务机构。加强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的友好协作,共同打造旅游产品,联合宣传促销,建立无障碍旅游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安庆旅游城市形象;通过举办旅游协作年会、黄梅戏艺术节、美食文化节、禅宗祭祖等重大节庆活动,打造区域节会品牌;建立区域旅游营销协作网络,不断扩大安庆旅游影响力。积极开拓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客源市场,以及日、韩、东南亚客源市场。鼓励和引导多种经济成份投资兴办旅行社。引进国内外知名旅行社来我市发展,不断壮大我市旅游服务机构。三、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利用安庆丰富的特色地产商品,赋予其高文化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重点抓好黄梅戏光盘、佛教工艺品、石雕工艺品、青铜工艺品、茶叶、野葫芦籽、荞麦糊、胡玉美酱、封缸酒等商品的开发,形成文化纪念品、工艺品、土产品、美食产品等系列旅游商品。加快旅游购物业的发展,在安庆市区、潜山县城、桐城市区等客流量大的城区建立旅游购物中心或旅游购物一条街,在主要旅游景区建设旅游购物网点。专栏6“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目标◆创建旅游经济强县(区)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4处,2A级景区10处,省级“农家乐”示范户30家。特色旅游线路9条。◆开发旅游商品4大系列,35个品种。◆旅游星级宾馆达55家,新增17家,其中:新增三星级6家、四星级4家、五星级2家。◆旅行社达80家,新增2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2010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达到万人次,国内旅游者人数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亿元。第十五章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与工业渗透和融合为突破口,推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各行业的结合。工业企业推广应用CIMS系统,建立安庆“网上政府”系统,实施智能化小区试点,提高宽带接入率。一、大力发展企业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向现有产业的辐射和渗透。加强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管理集成系统的应用,加快构建企业信息系统,实现新产品开发及设计无纸化、生产操作自动化、调整控制远程化。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和精确控制。积极建设企业内部网和引入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二、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整合政务信息网络系统。建成由安庆市党政信息网及政府公众资源网为基础的安庆“网上政府”信息应用体系。重点建设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和完善综合行政服务信息系统、工商注册登记服务系统、报税服务网、统计信息网等六大行政服务网络系统。建立基础数据库,增强数据库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提高利用率和商业化率,重点建立政府信息、国民经济宏观信息、投资环境信息和重点建设项目等12个基础数据库。三、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依托高速、宽带传输网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建设社区智能化示范小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人才服务信息系统、社会公众信息系统、非金融IC卡应用、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系统、商品电子配送系统等十大公共信息工程。四、构筑信息骨干网。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三网合一”,形成安庆“信息高速公路”。在城区部分区域发展全功能的综合数字数据服务,实现“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幢,十兆到住户”,政府机关及部分重点企业实现“千兆到楼幢,百兆到楼层,十兆到桌面”。第十六章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以建设“双百城市”为契机,顺应人们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要求,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开发规模,积极发展健康环保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放开住房二级市场,规范房屋交易管理办法,全面清理影响已购公房和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加大对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和各县(市)房地产交易所建设的投入,完善其交易、信息、服务、管理功能。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覆盖全市的房源数据库、房源查询系统和二手房网上交易及管理系统,努力实现交易与权属管理的一体化,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服务。鼓励置业担保、房屋租赁代理、房地产评估等房地产中介服务的发展。大力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装饰装修服务业。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与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促进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转变,推行社区业主大会制度。扶持和培育若干家品牌房地产企业,同时引进房地产战略投资者,提升我市房地产开发档次和水平,努力打造“宜城宜居”品牌。第十七章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思路,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加大投入,建设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居委的社区服务中心(站),逐步形成网络。大力发展养老、托幼、健身、医疗、家政、维修、助残、餐饮、配送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突出为老服务,建设老年大学、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等“银发工程”。开发完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规划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统一的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平台。开展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区活动,建立和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第十八章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推进股权改革,引进以资本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支持各商业银行在安庆分支机构做大做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完善独立法人的农村信用联社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发展,使之成为主要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以“信用安庆”建设为切入点,规范征信行业的有序发展,完成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设,加快安庆中小企业融资主体担保体系和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农业保险制度,营造诚信环境。着力引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大力发展各类担保公司、专业投资公司等机构。建立银企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银企合作对接,加大融资力度,鼓励和支持条件成熟的各类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做好桐城鸿润、安徽南翔、曙光、安簧、环新等企业上市工作,实现上市一批、辅导一批、改制一批,形成上市梯队。第六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九章促进宜城率先崛起以增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合理确定城区功能定位和分工,加速壮大产业规模,培育老峰、杨桥、大龙山三个新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区经济发展要突出园区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三大经济增长点。龙山组团区重点发展科技教育及相关产业,迎江工业园区和大观民营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产业,石化工业区和老峰、长风区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临江产业,安庆经济开发区和大桥经济开发区按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按照“东进为主、加速北扩、拓展西部、跨江协作”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东部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政务新区、商贸新区、城东工业区(市开发区三期工程);加速建设北部新城区,打造城市新的增长极;依托工业园区和农业资源,拓展城市西部发展空间;开展城市协作,实现跨江发展,逐步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协调、带动有力的发展新格局。完成城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区和谐发展。第二十章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围绕强县、富民两大目标,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民营经济为主体、产业集群为方向,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做强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以工业为主导、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桐怀枞潜四县(市),尽快形成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带和城镇群,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快速提升,在安庆奋力崛起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列,“十一五”末,力争1~2个县(市)进入全省十强县(市),潜山力争撤县建市。太宿望岳四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农业、工业和旅游业,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先进位,不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从安庆实际出发,以中心城市发展为主导,着力形成中心城市、小城市、县城、小城镇、康居新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格局,走布局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镇化之路。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发展。加快编制城乡一体的城镇化体系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城镇化体系建设,突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力争“十一五”末城镇化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第七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十一章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增加交通有效供给,提升现有线路技术水平,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组合效率,加强东向通道和跨江通道、煤炭运输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建设,建设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三小时经济圈”。到2010年市区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得到确立。铁路。抓住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多元化投资建设”的机遇,提升安庆在全国铁路网和区域铁路网中的地位。公路。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和区域高速公路连接通道建设,提高国道105、206、318线安庆境内局部路段的公路等级,国省道除不适宜改造路段外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部分路段争取达到一级标准。基本实现快速通道网络化,形成以安庆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全面启动乡村公路建设,2010年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港航。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加快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构建新型长江港口群。使安庆港成为具有先进的基础设施、高效的信息系统和现代管理机制的新型港口。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内河航运资源,初步构筑江河通达的水上运输网络。航空。安庆民航机场2010年前实现4C级改造,开通国内主要城市空中航线。管道。继续做好石化成品油、原油管道建设,建成天然气管道。专栏7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铁路。建设安庆——南京时速250公里城际客运铁路;开展阜阳——景德镇铁路安庆段和合九铁路安庆复线前期工作;提升安庆西——安庆现有铁路等级,将支线标准提升为干线标准;做好城区现有铁路、车站北移的规划建设。在安庆及安庆周边形成“三横一纵”铁路网,三横为合九、沿江、城际铁路,一纵为阜景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岳潜高速公路;推进江北、岳武、桐枞池、潜望等高速公路建设。在安庆及安庆周边形成“四横五纵一连”高速公路网。◆国省道和重要县道。改造安庆境内318国道78公里、省道460公里、重要县道253公里。◆县乡公路。建设一般县道1000公里;建设通村水泥(或沥青)公路8000公里。◆场站。新建一级站3个,新扩建二级站6个,建设农村客运站点170个。◆过江通道。建设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望江长江公路大桥,规划建设安庆城市功能长江大桥,配合池州建设池州至枞阳长江大桥。◆航运和港口。扩建五里庙港区,新建马窝、长风港口;扩建枞阳海螺专用码头,扩建复兴、华阳港,疏浚部分内河航道。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00万吨以上。◆管道。形成“三横两纵”管道运输网。三横为南京至安庆原油管道、黄梅—宿松—太湖天然气管道、连同已建成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安庆段形成三条横向管道网;两纵为新建成安庆至合肥天然气管道、延伸安庆到合肥成品油管道至阜阳及河南。◆航空。安庆机场4C级改造。第二十二章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区,以道路建设为重点,拓展城市框架,加快历史文化名城设施建设,扩大绿化面积,建设园林城市,发展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城市新区和生态社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专栏8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城市道路建设。以城东新区骨干道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形成宜城道路“六横六纵”大框架和跨区域三条连接线,即六横:站南路、元山路、柘山路、振风大道、皖江大道、华中路;六纵:集贤路、龙眠山路、独秀大道、潜江路、秦潭路、环城西路;三条连接线:黄土坑西路与海口镇连接线、集贤北路与大龙山镇连接线、机场路与杨桥镇连接线。◆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按照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保护范围内历史风貌、古树名木、历史水系、历史街区的保护力度,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点建设倒扒狮街区、大观亭街区、民族特色街区,修缮和保护迎江寺等宗教文化古建筑,通过对古城的保存、修复、控制和整治,进一步彰显钟灵毓秀、翰墨飘香、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的名城特色。◆园林绿化。以菱湖风景区、秦潭湖公园为核心,以新河——长枫港田园风光带为主轴,以滨河、滨湖、滨江和道路等绿色廊道为纽带,以街头游园和居住小区公园为重点,形成内外环抱、经络全市、外楔于内的城市绿地系统,构筑山水园林城市生态网络。◆公用事业。以城市新区供水、供气、排污及公交网络配套建设,老城区网络改造和天然气利用工程为重点,加快公用事业设施建设,提高公用事业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住宅建设。以发展“生态社区”的理念引导房地产综合开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政务、商务、居住、工业“四大板块”,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以点带面,提升我市住宅建设与房地产综合开发整体水平,提高住宅小区档次和品位。◆环卫建设。以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医疗废弃物处理厂建设为重点,加大新区环卫设施同步配套建设力度,逐步改善老城区设施现状。◆城市管理。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加快制定各项建设管理规定,健全建设管理规范性文件体系,转变行政职能和行政管理观念,规范建设行政行为。专栏9推进功能分区建设主城区:在现状建成区的基础上,带状向东发展,形成东、中、西3个组团。东部组团(秦潭路以东地区)重点建设安庆新工业区,其中包括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港区,以及与生产相配套的生活居住区;中部组团(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线以东、秦潭路以西地区)属新建设城区,重点建设城市中心区(包括市政务区、中央商务区、文体区)、安庆新站、工业新区、城市绿肺(秦潭湖公园、菱湖公园)、生活居住区;西部组团(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线以西地区)在已建成石化工业区和旧城区的基础上发展与完善,在其北面的安庆经济开发区一、二期内以商贸物流为主体,相应建设工业及居住功能片区。北部新城区:依托主城,沿城市发展轴向西北拓展,形成月山、龙山两个组团。其中,龙山组团发展成为以大学城为主体的文化教育和生活居住为主的综合性组团;月山组团发展成为以机电加工工业、建材工业及配套生活居住区的综合性组团。大龙山风景区:以发展旅游产业为
本文档为【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千与千寻
十年从业经验,高级工程师
格式:doc
大小:238KB
软件:Word
页数:81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23-02-1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