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举报
开通vip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摘 要 失业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而且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之本。我国无疑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呈不断上升态势的失业率。经济增长不促进失业率的下降是因为我国的自然失业率偏高。 本文从失业一般理论、奥肯定律、自然失业率理论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从构成自然失业的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及不曾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提到、但是事实上存在的“另类失业”入手,通过分析认为,造成...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研究 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摘 要 失业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而且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之本。我国无疑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呈不断上升态势的失业率。经济增长不促进失业率的下降是因为我国的自然失业率偏高。 本文从失业一般理论、奥肯定律、自然失业率理论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从构成自然失业的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及不曾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提到、但是事实上存在的“另类失业”入手,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我国自然失业率过高的原因在以下几方面:经济体制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进步的冲击、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最低工资制度、新增就业人口数目巨大以及市场创业环境恶化。 然后本文针对上述几点入手,通过分析认为,要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偏高的自然失业率降低,要从下面几条着手:处理好经济体制转变与促进就业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推进新型农村建设、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人事档案制度、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劳动力市场预测和预警系统、合理组织劳务输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善市场创业环境以及推行创业教育。 关键字:自然失业率,经济增长,奥肯定律,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另类失业” I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OF 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economics. It is not only a main policy goal in macroeconomics,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ity of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is closely bound up to individuals' lives. It is no doubt that our country develops in the top speed in the world. Our GDP shows that.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the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does not go down as the economy develops. It is even higher that the figure in the 90s. That fact is obviously going against the theory in macroeconomics. As we know, the rate of unemployment drop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n how the situation in China is opposite to the theory showe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s that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China is higher than normal. S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availing to dropping the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China. Firstly I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unemployment,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s well as Okun’s Law. Then I analyze the problem of the high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China in three segmentations: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and “special unemployment”, which has not been mentioned in macroeconomics but exists as a matter of fact. From the analysis, the causes of the higher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China are appeared. There are the convers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advancement, the effect of dual II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economy, the effect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 existence of minimum wage system, the huge amount of the annual increase of employment, and the depravation of the carving out environment. I struggled to find way to reduce the pressure of unemployment then. As I aimed to lower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n China to normal, we should make our efforts to the aspect as follows: taking car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vers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employment, taking care wi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job creation, intensifying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reforming the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and filing system, improv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uilding up a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labor market, organization the exporting of labor in a reasonable manner, developing the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ing non-public economies,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carving out, and training carving education. Wu Jingwen (international trade) Directed by Meng Yuhong KEY WORDS: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economic growth, Okun’s Law,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special unemployment” III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2 第三节 研究目的 ....................................................................................................7 第四节 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9 第一节 失业的界定和类型 ....................................................................................9 一 失业的界定 ................................................................................................9 二 失业的分类 .............................................................................................. 12 第二节 自然失业率 .............................................................................................. 13 第三节 奥肯定律 .................................................................................................. 16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16 一 职位竞争理论 .......................................................................................... 17 二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17 三 激进的分割理论 ...................................................................................... 18 第三章 我国自然失业率过高的原因分析 ................................................................... 19 第一节 结构性因素 .............................................................................................. 19 一 经济体制的转换使得原先隐性失业问题显性化 .................................... 19 二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冲击 ................................................................... 21 三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冲击 ........................................................................... 24 四 二元经济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 28 第二节 摩擦性因素 .............................................................................................. 30 一 劳动力市场分割 ...................................................................................... 30 二 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的原因 ................................................................... 33 三 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 ........................................................................... 37 第三节 造成“另类失业”的因素 ....................................................................... 38 一 最低工资制的存在 .................................................................................. 39 二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众多 ........................................ 39 三 中国市场化的动力正在衰弱,市场创业环境恶化 ................................ 41 IV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四章 对策建议 ........................................................................................................ 43 第一节 针对工作岗位和失业人口并存的情形的对策和建议 ............................. 43 一 处理好经济体制转变同促进就业的关系 ................................................ 43 二 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 43 三 推进新型农村建设 .................................................................................. 44 四 改革户籍制度 .......................................................................................... 45 五 改革人事档案制度 .................................................................................. 46 六 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 ....................................................................... 47 七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48 八 健全劳动力市场预测和预警系统 ........................................................... 50 第二节 针对因工作岗位不足造成的失业的对策和建议 .................................... 50 一 合理组织劳务输出 .................................................................................. 50 二 改善市场创业环境,鼓励创业 ............................................................... 51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51 四 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52 五 推行创业教育 .......................................................................................... 53 第五章 结 论 ............................................................................................................. 54 致 谢 ............................................................................................................................. 55 参考文献 ......................................................................................................................... 56 V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其中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与民众利益最为休戚相关的,因为经济增长能保证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充分就业能保证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会增加劳动投入,吸收就业,从而降低失业率,因此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被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1962)给出了一个这方面的实证结果,他根据美国的历史数据得出:失业率每低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高于潜在产出3个百分点,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这条定律与菲利普斯曲线一起,是构成新古典经济学总供给曲线的基石。 1表1.1:1997年,2006年我国GDP增长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GDP 增长9.0% 7.8% 7.6% 8.4% 8.3% 9.1% 10.0% 10.1% 9.9% 10.7% 率 失业3% 3.1% 3.1% 3.1% 3.6% 4% 4.3% 4.2% 4.2% 4.1% 率 1资料来源:1997—2005年GDP增长率转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 转自国家统计局2007年1月25日发布的数据。 1997—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转自《中国劳动年鉴2006》,2006年数据转自《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月19日。 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却存在着很大争论。表1.1详细地列出了从1997年到2006年整整十年间我国GDP增长率与名义失业率(在我国,名义失业率就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年均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失业率却逐年攀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3年的2.6%逐渐提高了2006年的4.1%。 由此可见,“中国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就业,就业增长模式越来越像低就业增长或是无就业增长模式。”(丁元竹)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中国无疑是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是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在我国失业问题没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得到改善,反而越发严重了。面对从宏观经济学理论看来不可思议的高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现状,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为何在我国出现了“高增长—高失业”这种与西方经济学理论背道而驰的现象,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外乎两个:或者理论有错,或者是我国对失业的统计有误。 就理论而言,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能促进就业,所以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应该是负相关的。奥肯定律作为一种经济经验规则,它说明了产出增长率与失业率只是负相关的,并且在美国经济中得到了很好地验证。它给出了一个特定的增长目标对失业率的长期影响。这一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在1968年,1969年,是以美国经验数据为依据提出的。 结合当时美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其实隐含着下面几个前提:(1)发达的单一市场机制;(2)相对稀缺的劳动资源;(3)失业的公开化形式;(4)不存在大幅的技术革新;(5)人口按照一个固定的速度增长。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上并不完善,各种 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法治法规尚不健全,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改革开放后,大量的资本技术涌入我国,我国出现了相当复杂的二元经济结构,相当部分行业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出现了技术排挤工人的现象;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导致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 由上述几点,我们能否得出这样一个论断:产生于完善市场机制下的奥肯定律不适用于我国, 既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在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所以选择这些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们在经济起飞阶段和目前的我国一样,存在着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等问题,同样不满足奥肯定律的隐含前提。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否成立, 2表1.2:韩国1963,1991年间的失业率 失业率 失业率 失业率 年份 年份 年份 (%) (%) (%) 1963 8.2 1973 4 1983 4.1 1964 7.7 1974 4.1 1984 3.8 1965 7.4 1975 4.1 1985 4 1966 7.1 1976 3.9 1986 3.8 1967 6.2 1977 3.8 1987 3.1 1968 5.1 1978 3.2 1988 2.5 1969 4.8 1979 3.8 1989 2.6 1970 4.5 1980 5.2 1990 2.4 1971 4.5 1981 4.5 1991 2.4 1972 4.5 1982 4.4 表1.2详细地罗列出20世纪60年代步入起步阶段的韩国将近三十年间的失业率,经过计算,60年代的平均失业率为6.375,,70年代为4.11,,1981年到1991 2资料来源:韩国银行1992年《经济统计年鉴》 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年的平均失业率为3.42,。即使在80年代初期失业率较之70年代末略有反弹,总体而言,韩国的失业率呈一个明显的下降态势。也就是说,在经济起飞阶段的韩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是呈负相关的。 不单单是韩国,纵观东亚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之路,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起飞时期,它们大多都要依托本国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为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了本国的失业率。奥肯定律所表述的经济发展和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成立的。 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发展和失业的理论并没有错误。 既然经济发展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并没有错,我国的“高增长—高失业”必须从失业统计上寻找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分别为:1978年530.0万人,5.3%;1980年541.5万人,4.9%;1985年238.5万人, 31.8%;1990年383.2万人,2.5%;1996年552.8万人,3.0%;到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很显然,这是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85年是转折点。但正如前面所说的,由于我国统计失业的范围大大地缩小了,所以,上面有关登记失业的数字并不反映真实的失业状况。如果说我国在经济增长的统计上存在不少水分,那么,在失业的统计上则恰恰相反。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现行的失业统计低估了实际失业状况,我国实际的失业率比表1.1提供的数字要高。 这是因为: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定义,与国际劳工组织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定义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人员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在参考时期内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而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失业人员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 3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年鉴1997》 4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首先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仅限于城镇,却不包括农村的失业人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0%的国家,因土地的缺乏、生产技术的提高及近年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的下降,中国农村不少农民处于闲置状态。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是中国最庞大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 其次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据中国统计部门估计,中国的登记失业率比实际失业率偏低约0.8%,以1998年为例,当年的登记失业率为3.1%,而登记失业 4率的人数约为660万人,即使0.8%的偏差,已相当于低估了约170万的失业人数。 最后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数并没有包括企业下岗职工。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所谓下岗职工,是指在企业无工作岗位三个月以上,但尚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继续从原企业领取低于工资的生活费、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福利、且未在社会上有其他职业的人员。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联合国开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署的问卷调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推测,目前下岗职工中,约有75%需要就业,这部分的下岗职工事实上是处于失业状态。那么,目前中国约1100万的下岗工人中,约有820万属于失业人员。 前文对失业的理论和统计两方面进行分析,回答了为何我国会出现“高增长—高失业”这种看上去不可思议的情况。一些国内学者和研究人员针对上述统计的偏差,对官方的失业率做出修正。他们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由20%-28%不等。如华夏证券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便根据失业登记0.86%的低估率和下岗工人35%的再就业率, 5计算了1998年的城镇实际失业率为7.6%,全国失业率为20.6%,全国失业率高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差不多七倍。20%的失业率,这个数字无疑是相当惊人的。 从理论上讲,长期看,经济发展是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增长,经济发展能降低 4 资料来源:黄乐桢《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 “无就业增长”警示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7月10日 5 资料来源:《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转自《研究报告摘要》2004年11月13日 5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失业率,但主要针对的是周期性失业,对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构成的自然失业就无能为力了。我国一直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周期性失业在我国并不存在,换言之,并非经济发展不促进就业,但由于我国种种特殊的国情使得我国自然失业率偏高。 那么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在我国,造成自然失业率偏高应考虑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其次,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之外,是否存在着第三种不能通过经济增长解决的失业, 西方经济学认为,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除了周期性失业能通过经济增长解决之外,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两者构成了自然失业。 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定义(详见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第二节《失业的界定和类型》)可知,在一个经济社会中,由于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一方面存在着就业岗位,一方面存在着失业人口,而且二者约等。 但是在现实中,至少在我国,上述约等关系是不存在的。国家统计部门公布2006年新增就业岗位为1000万人,比2005年略有增长。据专家推算,新增就业岗位和新增就业人口之间至少有1000万的缺口。因为对照中国人口出生表,可知1980年之后的几年,我国出生人口每年都在2000多万,1982年2300万,1987年上升到2500多万。这批人到今天正好是新增的劳动力。所以,1000万新增就业岗位距离2300-2500 6万的新增劳动人口,至少还有1000万的差距。 这种没有空缺岗位的失业显然不属于摩擦性失业或者结构性失业,而我国每年8,以上的GDP增长率说明我国并非处于经济衰退期,显然也不是周期性失业,它不能通过经济发展解决。 数据表明,在我国事实上存在着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之外第三种不能随经济发展自动消除的失业,由于西方经济学中并没有提到这种失业情况,我们不妨称之为“另类失业”。 6仲大军《税收高增长下的就业难题》,新浪财经,2007年1月 6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新的问题是,我国自然失业的构成是否应该加上这种“另类失业”, 再次, 对于我国目前过高的失业率,尤其是不能通过经济发展解决的偏高的自然失业率,我们应提出什么样的对策,本节第一个问题中提到,根据国内一些专家和研究人员估算,我国的实际失业率大约在20,左右,这意味全国居民家庭中平均每2.3户就有1人失业,可见我国实际失业情况已相当严重。 由于经济高增长与就业需求不相符,导致下层失业群体和待业群体日渐庞大,低收入群体日渐庞大。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进一步快速增长。所以能否实现就业、解决失业问题,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由此可见我国的自然失业率应该是相当的惊人,解决我国过高的失业率可以从降低自然失业率水平着手。 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反失业政策,既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又要考虑综合治理的对策,要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为大前提,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中国自然失业率偏高的原因和如何降低我国目前过高的失业率,缓解失业压力。本文将通过回答三个问题,来达到此目的,它们是: 第一个问题,造成我国自然失业率偏高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第二个问题,游离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之外的“另类失业”是否应成为构成自然失业的一部分, 第三个问题,针对我国目前过高的失业率,应提出什么样的对策来缓解就业压力,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笔者将以著名的奥肯定律入手,通过传统理论与中国现实之间的矛盾的阐述和分 7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析,揭示更深刻意义上的中国自然失业率偏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笔者将利用对第二个问题研究的结果,从自然失业的构成——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另类失业”出发,联系中国实际,力求对中国自然失业问题有更详尽的认识,力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辉映、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 8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失业的界定和类型 一 失业的界定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标准,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之上,在参考时间内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而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这里所指的仅仅是公开失业,而不包括隐蔽失业。按照这个定义,衡量是否失业,必须有4要素:?在一定年龄之上,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劳动适龄人口是指15-64岁的人。?确认至少在过去的一周内已经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既有劳动的能力和可能性。?正在寻找工作,就是说,本人有工作的要求。合乎这个定义的,包括:农闲时节找不到工作的农业劳动者和没有土地的雇农;由于部门转变而失去工作的人;无力找到工作和没有工作机会的人;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政治变动中失去工作的公务员;等等。显然,失业的考察范围,既包括城市,也包括农村。 在上述关于失业的定义中,没有包括下述两类人:一类是就业无望的劳动者,他们已经放弃寻找工作;另一类是就业不充分的人,即不能满足法定工时的工作的人。应当说,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的定义是比较正确的。但也应当看到,它还是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失业状况。这是因为,就业无望的劳动者放弃寻找工作往往是无奈的,应当算作失业;就业不充分的人至少有一部分属于半失业状态。 我国统计局在以前不使用失业概念,而是使用“待业”概念。我国对失业的考察,至今一直把重点放在城镇,即重点考察没有土地作依托的那部分劳动力。在对城镇失业的考察中,使用了3个概念:?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失业但没有登记的未统计在内;?国家统计局和劳动部调查中使用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下岗职工”,没有作为失业看待。至于农村,我国还没有将其纳入失业的 9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考察范围,人们使用的是另一个概念,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男50岁以下,女45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率。 以上是笔者所查阅的绝大部分文献中对失业的界定。但无论是失业的一般性界定还是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的界定,都只是在统计意义上对失业的界定,并不反映失业的原因及其理论含义。 失业的理论界定当然与其产生的原因密切相关,但是失业的理论含义要说明的是:以什么作为界定失业的理论标准.失业作为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反映,在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原因的判断上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从而形成失业的不同理论含义。 马克.卡森(Mark Casson,1981)提出的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基础上的不同就业与失业状态模型(见图2.1),为界定失业的不同标准提供了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失业的两个标准:效率标准和收入标准。 需要首先说明的是,无论是失业的效率标准还是收入标准,都建立在劳动力供求状况唯一地取决于实际工资的假设之上。然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其供求绝不仅仅是个数量问题,其中还有劳动力综合素质(质量)、劳动者的偏好问题,有很多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特点。只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角度来解释劳动力供求当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会发现,失业的存在是由多种微观和宏观因素决定的。不过,在辨析失业的理论界定问题上只能从其最基本的特征入手,在此前提下可以逐步地把劳动力供求的其他因素考虑进来。 10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图2.1:失业概念的理论界定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在既定的劳动力供求弹性条件下,不同的工资水 *平有不同的劳动力供求均衡状况。在工资水平W上,存在着一个相应的使劳动力供求 *处于均衡状态(E点)的就业量L。按照古典学派关于“充分就业”将位于劳动力市场 sd供求均衡点的论点,如果实际劳动力供给为L,实际劳动力需求为L,就存在着两种意 *d*义上的失业。一是低于“充分就业”量L的就业水平(暂且称为失业I),即L< L;二 ds是低于实际劳动力供给的就业水平,即L< L (暂且称为失业II)。 这样,失业的界定就有了两个参照标准。失业I是以充分就业水平为标准,凡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况就意味着存在失业。由于充分就业是劳动力供求达到均衡时就业水平,被认为是市场机制有充分弹性(或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资源有效率配置的结果,因此这一标准被称之为失业的“效率标准”。失业II是以实际劳动力供给为标准,凡低于实际劳动力供给水平的就业都意味着存在失业。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工资率上升(收入增加)引起的劳动力供给“过剩”,所以被称之为失业的“收入标准”。 1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直观地看失业I包含在失业II之内,而且在一定工资水平上二者是并存的。如果以“充分就业”为界,两种失业的理论含义显然不同。失业II意在说明实际劳动力供给由于工资水平高于“市场出清”水平而产生的“过剩”,这种“过剩”造成劳动力配置的数量损失。失业I意在说明在劳动力供给的“过剩”中存在着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两种失业既然是包含关系,就必然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的程度通过劳动力供求弹性(即供求曲线的斜率)的改变而变化。假定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例如增大,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加,则按照效率标准衡量的失业1数量将增加,而按照收入标准衡量的失业n数量不变。这说明,当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时,失业造成的效率损失较大,反之则相反。假定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弹性变化,则失业II随之变化,而失业I不变。可以推论,当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时,失业造成的数量损失比较大。 充分就业是在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能够充分流动、劳动力市场价格具有充分弹性的假设中实现的。现实中,由于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某种失灵,工资水平(还可以考虑失业保险水平、最低生活标准保障等)高于供求均衡水平是常见的现象。因此,以收入标准和效率标准界定的失业都是在工资水平高于使劳动力供求达到均衡状态(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从统计意义上来说,失业II显然更具可操作性。劳动者只要有劳动能力,愿意寻找工作,但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无法找到工作,就可以判定为失业者。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对失业的统计都是以失业的收入标准为基础的。 二 失业的分类 在宏观经济学中,失业通常被分解为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三种形式,(1)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失业和为了解决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失业。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和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便发生矛盾;同样,由于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或高级化)和产品结构,劳动力同变化了的经济结构就不相适应了,从而引起失业。劳动的行业性 1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质越明显,劳动越是区别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生产越是取决于个人的技艺,劳动者越是片面发展,发生结构性失业的可能性越大。(2)摩擦性失业,指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因寻找合适的工作而暂时未能工作的经济现象。摩擦性失业是市场机制本身引起的,它不涉及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它不过是由市场配置劳动力而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摩擦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直接有关,市场发育程度越低,发生摩擦性失业的可能性越大。单纯的摩擦性失业在数量上和时间上都是相对稳定的。(3)周期性失业,指失业率或就业率随着经济的景气程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当经济不景气或衰退时,失业就显著增加;反之,就减少。周期性失业的程度和周期的长短,取决于经济不景气或经济危机的状况和特点。周期性失业并不表明失业是间断发生的,而是表明失业的程度会发生周期性变化,表明失业率是波动的。 这三种类型的失业中前两种形式的失业因其不可避免的性质而被称作自然失业。首先,当技术进步或产业结构变动造成一部分劳动者的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岗位需要时,便产生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并不意味着岗位总数少于劳动者总数,只是后者的技能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岗位的要求。其次,当劳动者从一种生产活动转移到另一种生产活动时,通常会出现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滞后,由此而产生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形式并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缺乏,只是需要时间和信息把劳动者和岗位连接起来。由于经济活动从而劳动者永远是处于动态中的,而且经济发展本来就包含了不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正常的经济不可能消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以,这两种失业合并起来被称为自然失业。第三,宏观经济处于周期波动中,当相对衰退发生时,就产生周期性失业。随着宏观经济相对高涨,总需求增加,这种失业现象得以缓解甚至消失。 第二节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经济结构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也就是说无论经济如何波动,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社会难以清除的。 1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这种失业率的存在和大小与劳动力市场结构、信息完备程度、劳动力转移成本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与市场经济运行本身无关。 自然失业率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它是相对于市场失业率而言的。弗里德曼所说的市场失业率是指市场上实际存在的失业率,而自然失业率则是指在没有货币干扰的情况下,让商品市场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某种均衡失业水平”。这种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模型: 自然失业率模型可以用下图表示。在图2.2中,横轴代表劳动数量,纵轴代表实际工资水平。Ld为劳动需求曲线,Ls0为劳动供给曲线。假设市场不存在任何功能障碍和缺陷,市场机制充分作用可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均衡点E0反映了这一机制。但由于市场存在某些功能障碍和缺陷,如信息不畅,部门之间的劳动力供求结构性较强,劳动力培训成本高等,实际的劳动供给曲线为Ls1,实际均衡点为E1,实际工资水平为W1。 在W1工资水平下,劳动里的供给数量为L2,也就是说,有意愿参加工作的人的数量为L2。而实际上劳动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仅为L1,所以实际工资水平的提高使数量为L1L2的劳动人口相对于Ls0而言成为非自愿失业人口。这种非自愿失业人口按定义属于自然失业,不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不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当过高的实际工资具有刚性时,这种非自愿失业就成为一种持续的经济现象。这种工资刚性可能是由于制度性因素或者效率工资等原因造成的。 14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图2.2:自然失业模型 弗里德曼认为,在资本竞争的条件下,实际工资是有伸缩性的,它随失业人数的多少而有所变化,“较低的失业水平是劳动力需求过量的迹象,它将迫使实际工资率上涨,失业水平较高则表示劳动力供求过量,它将迫使实际工资下跌。”但是,不管失业水平如何变动,实际工资率如何变动,一切与实际工资率结构不相适应的人员仍将被排斥在就业之外。这就是说,自然失业率是始终存在的。这种失业是不能借助宏观经济政策来控制和消除的。 可见,自然失业实际上并不是“自然的”和不可变的(Ottosen等,1996)。因此,除了我们熟知地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抑制或者刺激需求地作用影响周期性失业之外,也可以通过一系列作为改变自然失业的水平。而一个经济中总体失业由自然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构成的相对比例,决定着政策的主要方向和效果。 因此自然失业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现象,但诸多可变因素都可以影响到自然失业的水平。例如,如果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幅度和速度较快,就可能比较经常和较大幅度地引发自然失业。但是如果信息传递、职业培训、政府规制状况等反映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条件良好,就可以通过劳动者对变化地更快适应而降低自然失业率。此外,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可能会通过影响劳动者寻找岗位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自然失业水平和持续时间。 15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三节 奥肯定律 阿瑟?奥肯曾经在1968年——1969年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真实GDP增长率将低于潜在GDP增长率3个百分点。这就是奥肯定律,它描述了真实GDP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的著名经验定律。 奥肯将失业率作为一个变量,代表由于资源闲置对产出额产生的影响。他将求出的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差导致产出量的损失再加上已达到的实际产出额,便是潜在产出额。反过来,奥肯定律反映了失业率给GDP造成的损失。 改进后的奥肯定律:改进后的奥肯定律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认为只要失业率偏离了自然失业率,就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为了避免潜在产出额的误差,奥肯定律可表示为:实际产出额在一年内持续高于产出的趋势增长率,则失业率下降。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LMS)是在与新古典劳动力理论的争论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有很多可以观察到的现实作为依据,也试图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上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进行阐示。但总体来看还未形成一个比较统一和严密的理论体系。 比较有代表性的LMS理论是由帕雷(M.Piore)和多林格(Doeringer)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dual theory)。该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primary segments) 和二级市场(secondary segments)。一级市场就业的特征是: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二级市场正好相反: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显然,二级市场就业者多为穷人(Piore,1970)。 16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LMS理论对市场划分有多种角度,最重要的是职位的特点和劳动报酬的决定。 一 职位竞争理论 瑟罗、卢卡斯等人在1972年提出了职位竞争理论。该理论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职位有好有坏,其数量、种类和结构由技术进步状况决定,而且生产力的提高应归功于职位而不是工人。其次,各职位之间的工资是不同的,但每个职位上的工资却是相对固定的,其高低由技术状况、社会习俗、工会力量、培训费在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分配等决定。第三,每个工人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他在劳动力阶梯中所处的位置,处在阶梯上端的工人更有机会获得好的职位,从而收入较高,而处在阶梯末端的工人则只能得到较差的职位,其收入也就相应较低。工人在劳动力阶梯中的位置由他们的预期培训成本决定。预期培训成本少的工人被置于阶梯的顶端,预期培训成本多的工人则置于阶梯的末端。第四,相应地教育没有了人力资本理论中的那种提高生产力的作用,它只是一种“信号”,起着“过滤器”的作用。那些受过较多教育的人被认为培训潜力较大,预期培训成本较少,因而他能占居劳动力阶梯的上端,而那些受教育较少的人被认为培训潜力小,预期培训成本较多,因而只能占居劳动力阶梯的末端。 二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克拉克?科尔在其《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中首次提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多林格和皮奥里在《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中,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正式劳动力市场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并进行了详尽分析,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才真正建立。 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远非是竞争和统一的,它被分割成了两大块,即正式劳动力市场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每一块在劳力配置和工资决定方面都各有其特点。正式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如下特征: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 17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障、权利平等、在工作的行政管理上有适当的程序和规则,并有较多的晋升机会。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则往往有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变化性大、要求苛刻、随意给予纪律处分以及晋升机会较小等特点。 三 激进的分割理论 布鲁斯在1975年提出了激进的分割理论。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看成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斗争发展的产物。 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有其深刻的原因。首先从历史起源来看,分割是在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的过渡过程中出现的。在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同类化而不是分化,但随着同类化劳动力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工人阶级统一阶级意识的形成,劳资冲突日益明显和严重,于是与劳动力同类化一起发展起来的寡头公司就开始寻求对付工人一体化威胁的手段,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以便“分化和征服”劳动力。其次分割也来自资本家自觉的努力。他们一方面在大公司或某一行业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给市场内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提高工人离开公司所要付出的代价,从而稳定一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使生产免受工人罢工的干扰: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公司外有意识地利用种族、人种和性别的对抗,以便削弱工会力量并破坏罢工运动,比如用黑人去替代罢工工人的位置。再次分割也来自制度本身的力量。由于市场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各公司和各行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是不一样的,有大有小,有快有慢,这样便出现了一体两化的工业结构,即一面是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的公司和行业,另一面是规模较大的、资本密集型的公司和行业。与这种工业结构相适应,不同公司和行业的工作环境、工资决定和晋升方式也两体化了,结果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为两体化的正式劳动力市场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 18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三章 我国自然失业率过高的原因分析 在本章开始前,我们首先来回答第一章第二节所提出的一个问题:游离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之外的“另类失业”是否构成自然失业的一部分, “另类失业”显然不能通过经济增长得以解决,只要就业人口超过就业岗位,它就一直存在着,当新创造的就业岗位足够多的时候,“另类失业”就会转化为结构性失业或摩擦性失业。从“另类失业”与经济增长无关以及其与构成自然失业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之间的关系可见,“另类失业”可以被归入自然失业。 既然自然失业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及“另类失业”,那么我们不妨从这三方面入手,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自然失业率过高。 第一节 结构性因素 一 经济体制的转换使得原先隐性失业问题显性化 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经济活动的活力和效率,包括劳动者工作的努力和勤奋,技术创新和进步,劳动者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各种要素的配置效率等。这些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强弱程度。二是经济运行和发展,包括一系列结构创新中的均衡和稳定。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结构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均衡和不稳定现象发生,但是,如果这种现象过于严重,则会因震荡过度而破坏经济的运行和增长。 从理论上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在信息获得、计划执行成本过高,计划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计划人员的理性有限、信息不足等原因,不能适应经济正常发展的要求,最终要退出历史舞台,进而用市场模式来谋求资源配置的均衡和有效性。 19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从实践上来看,我国建国后实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模式下的计划经济制度,在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逆市场调节的制度安排。比如固定工资、非失业和固定工作岗位;在企业经营方面,无视要素收益变化规律和高成本运营,造成劳动投人和经济产出在制度扭曲和效率低下的格局中恶性循环。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和使用实行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和统一管理,企业只能作为国家机关的一级派出机构执行上级劳动部门的劳动计划,没有任何用工自主权,也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企业效率低下的责任。由于国家实行权利,福利型就业制度,低工资、高就业,国家通过下达劳动计划指标把大量劳动力向企业安置,造成许多单位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 而企业行为本身的非经济化也助长了企业大量富裕职工的存在。因为考核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是一系列计划指标,其中就有就业指标这一项,即企业必须接受计划部门配给的就业人数。当企业自愿的劳动需求小于计划就业量时,企业必须按计划完成就业指标。其结果是企业中出现隐性失业,其实质是企业负担了本该由政府负担的社会目标,从而牺牲了企业效益。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只是国家大工厂的一个车间,只是国家机关的一个派出机构,能否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下达的产值、产量和劳动等指标,是评价和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主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升迁也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职工人数、计划完成程度等密切相关,企业领导人有着增加职工人数、扩大企业规模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冲动。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事实证明,计划体制下解决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及劳动者的效率和动力问题。计划经济体制最终被实践否定,走向终结。市场经济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实现优胜劣汰。企业为了生存,必须以低成本创造高效益,这样就会迫使企业通过改革和调整,尽可能降低在一定体制下进行生产的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顺应要素收益变化规律对企业提出的调整要求,改变生产规模,改进生产结构,协调生产要素等相关关系,实现规模经济。工资、失业和职位竞争是市场经济调节劳动经济运行的三大机 20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制。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工资信号、失业压力和职位竞争就会刺激和调整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这样,不可避免地引发就业竞争,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一定程度的失业现象。 为了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弊病,充分调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切实解决我国经济体制运行的深层次矛盾。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和推广,一方面使许多破产企业职工、濒临破产企业职工和关停企业精简职工以及劳动合同正常解聘职工加入了失业者的行列。全国总工会有关部门调查资料表明,除社会大量失业人员以外,全国各地停工停产企业职工长期在职无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的确立,最根本的任务是保障企业用工自主权的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使国有企业对长期以来行政手段安置到企业的大量富裕人员进行必要的排挤和释放,直接加剧了当前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特别是199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中期改革目标,提出“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行“投改贷”,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培育资本市场,鼓励资本运营,促进要素优化重组,资本等物的要素不断从原有统包统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劳动用工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间的矛盾更趋尖锐。冗员、债务和企业承担大量社会职能成为制约企业深化改革的最主要体制性包袱,减人增效成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国当前失业和下岗职工之所以不断增加,其实是原来被计划经济掩盖的就业不足问题显性化,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客观要求调整人的要素与企业关系的必然结果。 二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冲击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劳动密集型产 2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业失去了在原有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很多劳动者由此失去了工作岗位,加入到失业的队伍中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在20多年时间里被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在政府导向和市场力量的双重驱动之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突破性进展。这一调整的方向是改变过去的倚重失轻的结构,在总体上构成均衡,提高了整个经济的质量和发展后劲。但由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失业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个国家的发展,从产业结构上讲,就是从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业的劳动力就业和生产总值在总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人口向城镇和城市集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是一个国家发展,即社会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必然的。然而,这种转型虽然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志,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标志,但它必然会带来就业机会减少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它对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发展趋势上看,由于农业增长率提高缓慢的规律会长期存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将继续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比如居民对住宅的大量需求,会使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会吸纳更多的城乡劳动力;在工业内部,从长期看,由于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的需求量应是持续增长的,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仍是有潜力的。在国际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我国在一段时期内仍会保持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促使机械、电子、化工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成为我国工业高速增长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对吸收就业人员是有利的。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劳动力素质短时期不能提高的情况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就业压力。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结构的升级也要求资源进一步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转移,这会导致单位资金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相对于我国当前丰富的劳动供给而言,失业也就会不可避免 2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地出现。 (一) 农业部门由新增就业机会主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 从各国工业化进程看,都会或先或后地出现农业劳动力绝对数下降趋势,如日本于19世纪末期出现这一趋势,美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农业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吸收新增劳动力405万人,约占全国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的1/3; 90年代农业劳动力绝对数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在“八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减少567万农业劳动力。同时每年又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据世界银行研究,农业就业人口比重由70%下降到50%,日本用了50年时间(1870-1929),美国用了50年时间(1820-1870),菲律宾用了30年时间(1950-1980),而中国仅用了17 7年时间(1978-1995)。农业人口被大量的排斥出农业领域,使得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但与此同时脱离农业部门的大量劳动力流动对非农产业部门和城镇形成就业压力,加剧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劳动就业竞争。 (二) 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下降。 我国制造业已由“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类型转变,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过程,传统工业部门企业关、停、转、破,促使下岗职工急剧增加。中国许多初级工业产品己居世界前列,大部分工业制造品已出现供过于求,或者供求基本平衡,相当多数的生产部门能力过剩或者利用不充分。例如机床、汽车、彩电、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50%以下;空调器、微波炉、录像机、复印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40%以下;轻纺工业除纸浆、纸、盐、棉纱和卷烟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较高外,其余多数在70%以下。凡是生产能力过剩或趋于资源萎缩的传统制造行业,下岗职工规模就大,占在职职工总数比例就高,如纺织、服装、机械、煤炭、冶金、森工、军工等部门的产业工人大量下岗,使这些基本工人的基本利益受到伤害。 7 资料来源:胡鞍钢,《影响决定的国情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总体来看 ,我国第二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平均增长率为5.0%,到“八五”期间下降为2.7%,而第三产业这一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0%,平均每年吸纳1012万劳动力,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三) 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有了较大提高,但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则严重滞后。第三产业虽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但自身发展程度不高则严重束缚了其对各类失业人员的吸收量,制约了失业人员重新上岗,也会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在短期或长期中处于失业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虽然由1978年的70.5:17.3:12.2逐步调整到2005年的44.7:23.9:31.4,但远未达到基本完成工业化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降至20,以下的就业结构要求。不仅如此,中国目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明显太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以2002年为例,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28.6,,在印度尼西亚是38.8,,在菲律宾是46.4,, 8巴基斯坦是35.6,。 三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冲击 我们知道技术进步对就业有三种效应:冲击效应、中性效应和补偿效应。撇开对就业不产生影响的中性效应不谈,就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就业结构来看,传统产业(农业、工业中一般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仍然较大。在隐性失业尚未完全释放的情况下,科技进步对就业的直接冲击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尽管从理论上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寄希望于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但同时也应注意某些条件的缺失或不完备,而且种情况可能反过来强化了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效应”。这是因为: 一是新技术导致的产业衰退和产业创新,仍然存在许多生产要素转移的障碍。由行政区划分割的地方经济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地方保护的机制依然存在:土地使用 8 资料来源:胡鞍钢《影响决定的国情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权、投资融资仍在很大程度上受行政机制的制约(如创业投资机制);创新机制较强的非国有企业在生产要素的配置方面仍受体制限制;劳动力的转移流动仍受户籍管理、城乡分割、就业歧视政策的阻碍。因此,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效应容易被限制在产业内或地区内而难以转移,同时使新产业、新产品的形成受到制肘。 二是我国现有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及其素质情况,至少在短期内很难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迅速变化。同时,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及其机制对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也存在一些重要缺陷,如9年义务教育不够落实,多数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社会化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很不完善,等等。 三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和财产分布差距较大,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和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受到一些限制,我国的消费、投资需求的增长都受到制约。另外,出口受制于世界经济状况,导致总需求增长相对不足。 四是不断降低门槛的对外开放,我们必须面对外国资本、技术的涌入。发达国家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在资本逐利本性的引导下,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格局所形成的冲击效应和补偿效应是不容易把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外资高技术生产系统的引进所吸收的就业(包括补偿效应的就业)可能要比在竞争中失败的国内企业所形成的失业要少。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效应主要表现在: (一)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升排斥了一部分劳动者就业。 熊彼特认为,技术变革过程生来就是不规则和不平衡的。那些革命性的新技术可以掀起“创造性的毁灭飓风”;在这种“飓风”中,新产品和新工艺投资的增加,以及新市场的开辟,会把一些老的行业、技术、工艺和就业机会一扫而光。现代经济历史表明,技术进步并不在所有部门和企业产生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它是在摧毁旧的工作岗位的同时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一方面由于广泛采用节省劳动型技术而减少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又通过刺激需求增长产生了新的工作岗位,这种需求效应往往通过跨企业或跨部门之间的互补性得以实现。 25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可见,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劳动力的重新分配过程,它对就业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把双刃的剑:一方面,技术进步需要新的投资,因此,它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等量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相对减少,而新技术对于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从而排斥了一部分劳动者就业。所以技术进步愈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变化就愈快,含有传统的旧技术的工厂与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愈差,下岗职工人数就愈多,这种直接创造毁灭效应引起的失业率水平就愈高。 就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就业结构来看,传统产业(农业、工业中一般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仍然较大。在隐性失业尚未完全释放的情况下,科技进步对就业的直接冲击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尽管从理论上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寄希望于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但同时也应注意某些条件的缺失或不完备,而且种情况可能反过来强化了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效应”。 一是,新技术导致的产业衰退和产业创新,仍然存在许多生产要素转移的障碍。由行政区划分割的地方经济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地方保护的机制依然存在;土地使用权、投资融资仍在很大程度上受行政机制的制约(如创业投资机制);创新机制较强的非国有企业在生产要素的配置方面仍受体制限制;劳动力的转移流动仍受户籍管理、城乡分割、就业歧视政策的阻碍。因此,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效应容易被限制在产业内或地区内而难以转移,同时使新产业、新产品的形成受到制肘。 二是,我国现有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及其素质情况,至少在短期内很难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迅速变化。同时,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及其机制对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也存在一些重要缺陷,短时间内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和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受到一些限制,我国的消费、投资需求的增长都受到制约。另外,出口受制于世界经济状况,导致总需求增长相对不足。 四是,随着对外开放,外国资本核技术不断涌入我国。虽然外资高技术生产系统 26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的引入吸纳一部分劳动力,但同时对我国产业格局和就业格局形成的冲击可能要比在竞争中失败的国内企业所形成的失业要严重得多。 (二)技术进步还直接导致了资本的深化。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长期的经济发展中,人口增长慢于资本的增长,资本与劳动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即发生“资本深化”。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的深化,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会发生作用,新增单位资本投人所能增加的产出将越来越少,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会不断地进步;长时期中人力收益必然上升。 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中,人力的边际收益率在不断上升,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在逐步上升,而资本的相对价格在逐步下降。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认为,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有机构成必然趋于提高,从而会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企业在资本有机构成、资本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没有变化,这种资本收益率下降和人力收益率上升的规律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甚至是亏损或破产。所以,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过程中,机器和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本深化过程中,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正在减弱。随着新兴产业不断崛起和传统产业地位的下降,出现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的兴起,对劳动力的需求会急剧增加,但适合该产业的劳动力因无法在短期内培养而使其供给不足或短缺;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低,其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规格和品种等方面都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致使产品的市场需求呈递减趋势,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从而出现失业现象。再有,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国际市场对重化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占较大的比重,而对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的比重则会相对下降。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要对产品结构进行升级换代。我国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的目标,应是增加技术含量高的商品比重和提高产品的附 27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加价值。 “八五”期间(1991年——1995年)我国出现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和高投资增长率,但是就业增长率降至历史最低点。按不变价格计算,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0%和20.6%,但是劳动力年平均增长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3.0%降至为1.3% ,GDP和投资就业增长弹性值分别降为0.109和0.063,即GDP和投资每 9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分别增长0.109个百分点和0.063个百分点。这表明,高经济增长和高投资增长并没有带动相应的较高就业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高投入,劳动投入增长贡献越来越小。国有工业企业走了一条“资本深化”的工业化技术路线,资本投入增长率大大超过就业增长率,资本密集程度迅速升高,不仅不吸收新增劳动力,还要不断排除大量富余人员。 这样,随着我国产品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向重化工业型为主导的方向转变,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则会下降,从而使结构性失业更加突出。总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经历的“资本深化”过程,加剧了失业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 四 二元经济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代表,另一个以现代化工业为代表。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两大块。前者以现代的资本主义的或者说市场化的工业部门为代表,其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从传统的、维持生计的农业部门不断地吸收剩余劳动力。因此,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入工业部门。 9 资料来源:胡鞍钢《影响决定的国情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其实,二元经济结构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上都曾存在,发达国家发展到今天,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经过机械化后也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因此,发达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基本消退,而发展中国家却仍然是以二元经济结构为主体。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农业劳动力比重近一半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变动中,农村的就业不足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就业问题。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更加突出。从二元经济的观点出发,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的不断收缩,直到传统部门最终实现现代化,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式所支配。这一转化过程的核心,就是如何解决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过剩人口的就业问题。 如果能够顺利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不足的巨大压力,也为我国充分利用丰裕的劳动力资源,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但是,由于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所积累下来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明显,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强烈愿望与我国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的发展所能容纳的就业量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在己经具备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条件下,这种矛盾的产生和尖锐化来自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扩大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持续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整体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对差距也逐年扩大。 第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的规模有增无减(包括乡镇企业)在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推拉”之下,被制度藩篱禁箍己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像火山喷发一样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非农产业、向富裕地区、向城镇流动。 29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三,城镇失业情况日益严重。 由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市,城镇职工下岗失业情况日益严重。尽管农业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在许多就业岗位的竞争中不在一个层次,甚至对城市发展对劳动力需求能够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但是随着城镇失业的日益严重,随着“民工”素质和寻职经验的提升,城镇失业者与进城寻职的农民工竞争的“正面冲突”不可避免。 第四,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号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在一般时期的盲目性较大。不仅是自发的,而且大部分有着很强的不可控性。随着无序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给大中城市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交通紧张、民工居住条件差、社会治安、卫生和生态环境水平下降、民工子女基础教育缺乏,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城市病”在我国许多城市也呈现出来。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在几近“无限供给”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具备了向外转移的基本条件后,面临的是一个暂时有限的就业容量。这种就业容量虽然受到制度和政策的制约越来越少,但是却受到经济发展乃至经济波动的制约。 我国现有的劳动就业体制也把农民排斥在外,失业人口统计也不包括农民,这在客观上造成城乡劳动力资源难以按市场规律自由、公平、自主地交换和流通,相应地,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难以形成和发展,使得我国同时存在大量显性和隐性失业。 第二节 摩擦性因素 一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供求属于产品供求的派生现象,因此产业结构变动必然引发和促使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流动,同时使劳动力供求不断呈现出新的总量和结构矛盾。劳动力市场是汇集和解决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基本渠道。 30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相应的市场主体、组织形式、价格形成、社会保障、宏观调控等构成要素己基本具备。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的逐步淡出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和异地转移,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格的形成,都标志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促进劳动力流动,调节劳动力供求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不仅涉及到劳动供需双方的经济理性(偏好和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经济因素,还涉及到劳动者基本权益、迁移制度、劳动力素质要求、就业服务体系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即使是相对健全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一些不能令市场“出清”的缺陷,而这些缺陷被认为与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有关。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对各种“自然失业”的分析就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缺乏弹性。考虑到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形成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也是使大量隐性失业转化为显性(公开)失业的过程,失业者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就业岗位的提供,劳动力市场在观念、制度、政策等方面都远非完善,是一个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的不成熟的市场。 这个阶段性的基本特征就是劳动力市场的分隔。劳动力市场分割是指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的制度因素或者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提升的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劳动力市场分割实际上是对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的一种表述。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成熟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因此这种分析对于解释发育相对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正处于新旧两种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因此在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时就需要借鉴、发展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同时考虑我国劳动力市场自己的特征。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很多自己的特征,劳动力市场分割既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描述的正式劳动力市场、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又有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而且彼此之间相互渗透。所有这些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多重分割的格局。 3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一)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就全国范围来看,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隔是最明显的。这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历时最长的一种分割形式。在这种分割中,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并且城市的行政等级越高,越难进入。195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导致了中国城乡的长期隔离。1984年国务院发布文件,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入小城镇,使城乡劳动力市场之间分割开始被打破。2001年3月国务院批转的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国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及其它建制镇,所有在当地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户籍制度己经不再是分割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制度障碍。虽然一些大城市仍在设置一些与户籍相关的政策“壁垒”,但实际上户籍制度早己不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和中小城市的最主要障碍,但仍是进入城市正式劳动力市场的障碍。 由此可见,随着户籍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改革,城乡劳动力(主要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藩篱之一己经被拆除,但由于社会福利制度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制约,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隔实际上依然存在。 (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 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之间的分割;二是城市地区之间的分割。乡村与乡村、城市与城市的劳动力迁移因此受到限制,形成区域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这两种分割的形成既有户籍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其它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 第一种分割的制度性原因主要是土地使用制度,第二种分割的制度性并不完全是地域性就业的特殊性造成的(如国际劳务市场),而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保护性政策造成的。当充分就业成为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目标时,这种旨在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市场政策就形成限制、隔离外来劳动力进入本地劳动力市场的藩篱。比如一个拥有中小 3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城市正式的城市户口,并在正式部门工作的人过去很难进入大城市工作,现在则很难进入大城市的正式劳动力市场。 (三)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 这种分割指的是正式劳动力市场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所谓正式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从特征上有些类似于二元劳动力市场,有人称之为正式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李建民,2002),即从收入水平、工作条件、晋升机会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的两种市场。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除了上述特征之外,更重要的区别是有无劳动法规保护和社会保障。正式市场是指可以签订合法劳动合同,可以得到法定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可以得到法定福利(休假等)的劳动力市场。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则缺少对就业者的这些保护、保障和福利。在国家放松城乡隔离的各项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推进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城市职工下岗增加的情况下,这种非正式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必然的。即使相关的劳动法规和社会保障健全和完善起来,也会因劳动力的供求失衡等经济因素而现实地存在这种非正式的劳动力市场。只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种非正式市场显得比较普遍,有时也难以有效制约。 当前以及未来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正式劳动力市场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从目前的情况看,其它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正在发生改变。但是,正式劳动力市场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依然十分稳固。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直接制约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使劳动力供求不完全受市场支配,就业的增长因此受到阻滞、就业弹性偏低。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阻碍了劳动者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而造成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二 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的原因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与变迁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3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户籍制度、所有制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等等。而在众多因素中,户籍制度、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 (一)户籍制度 我国政府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户籍管理制度的确立。它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也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户籍管理制度是在农民占绝大多数条件下,实施有限发展重工业战略的产物。户籍制度就成为控制城乡人口流动的法律性屏障,形成了城乡人口(劳动力)的单方向流动。直到1980年开始的“农转非”才标志着户籍制度开始改革。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是各大中城市依然维持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不变。虽然有些大中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和资金也出台了一些条件比较高的进城落户政策,但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这些没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却在具体措施上促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壮大以及户籍制度本身的已经进行的改革都表明,它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尤其是城乡二元分割中的作用一直都在弱化。 (二)所有制结构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壮大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在主导产业部门蓬勃兴起。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增长,改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与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相对应,国民经济中全部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也经历了相似的变化过程。纯粹的私有经济(包括城镇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和乡村个体或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率也大幅上升。 85年以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不存在,公有制经济和农户经济并存的格局非常清晰,与此相应也导致了清晰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85年至91年非公有制经济在未被合法承认的背景下有所发展,91年后非公有制经济被法 34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律承认从而迅猛发展,但是因为并没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而且原来适用于公有制经济的配套制度如企业用工管理、社会保险制度等并没有相应发展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从而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三)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的内容应包括各种社会保险项目所具有的覆盖范围和实施对象、保障水平、实施办法等,为了简单说明社会保险对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变迁的影响,本文仅考察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的变化。 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50年代初期,以后几经修改补充,但覆盖面仅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6年7月12日,建立了国企劳动合同制度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了企业、个人、国家三方共同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原则。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养老保险主要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先在江西等地进行改革的试点,但其覆盖范围仅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所有制企业可参照执行。199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个人缴纳养老社会保险费的原则和具体办法,并提出到20世纪末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应逐步做到对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失业保险制度方面。1986年7月12日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其实施范围仅是国营企业。国务院又于1993年4月颁布,1995年5月1日实施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这一规定的实施范围虽然确定为国有企业职工,但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于是有些地区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国家机关与团体。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即我国现 35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行的失业社会保险的基本制度),决定从1999年4月12日开始实行,其覆盖范围为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它城镇企业的城镇企事业单位。 医疗保险制度方面。建国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对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和职工劳保制度。1992年才进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改革,将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城镇各类职工:国有企业、县以上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已进行了离退休医疗费用统筹的除外),有条件的地区可包括私营企业和外商企业中的中方职工。在镇江市和九江市两市试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大职工医疗保障改革的试点范围,将医保范围扩大至私营企业职工和外商企业中的中方职工,而且城镇个体劳动也可参加社会保险。在试点之后,从1999年起我国对医疗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彻底全面的改革,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不包括乡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也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在城市的覆盖范围是沿着国有企事业、集体所有制、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经济这样的顺序扩大地,未来的趋势将会是扩大到农村。所以从1978年一直到农村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为止,社会保险都促成并保持着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的状态。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但是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时期,社会保险又在促成并保持城市当中正式劳动力市场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总之,建国后政府为限制劳动力流动而采用的二元户籍制度、所有制结构的不同、社会保险范围的不同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正式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地区分割的形成,以及这种分割的长期的延续。 36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三 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得劳动力供求受到直接的影响,使得劳动力自由流动受到阻碍,进而影响收入分配。 劳动者进入市场的途径则为其户籍身份所限,拥有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可以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的非正式劳动力市场,而拥有大、中城市户口的劳动者则可以进入城乡的正式劳动力市场和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公共资源的分配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个人的户籍所在地的行政等级越高、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拥有的公共资源就越多,表现在劳动力供给上就是进入各类劳动力市场的约束越小,一个人如果拥有了北京或上海的城市户口,也就拥有了进入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依据户籍的等级,公共分配格局呈现出一种倒“金字塔”的结构。另外,人口或劳动力依据户籍的等级又呈现出一种正“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下部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上部的人口数量。因此能够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相对数量很小,而绝大部分的劳动者只能进入非正式劳动力市场。 由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使过去在正式劳动力市场上雇用劳动力的国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发生了变化。由于旧体制内企业效率低下,并且劳动力价格更为刚性,许多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成本大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这种情况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在旧体制之外发展企业,即旧体制企业派生出新体制企业;二是在旧体制企业内派生出一个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以降低劳动力成本。这两种结果都导致了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实际上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当然由于城市劳动力要比农村劳动力受到过更好的教育,其劳动生产率一般要高于从农村来的劳动力,但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城市劳动力的这种优势并不明显。由于农村劳动力更加吃苦耐劳,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更差,所以农村劳动力在普通劳动力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当农村劳动 37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力对城市劳动力的替代程度提高时,城市劳动力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越严重。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的替代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因素,即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二是制度性因素。在过去的20多年中,制度性因素正在逐渐放松,而技术性因素则保持更明显的刚性,因此这种潜在的替代仍然不能充分实现。 对于任何一个劳动者来说,他的劳动力供给决策都是基于成本——分析。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决策是在制度给定的边际内寻求最大的利益。 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劳动力的外来劳动者一般面临着三种成本,即在城市中的生活成本、迁移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与政府的交易成本。与当地劳动力相比,后两类成本属于附加成本。外来劳动力由于迁移的直接成本一般来说是一次性的,并且分担在整个居留期中,因此外来劳动力对一次性迁移成本的负担感觉是与其居留时间成反比,当居留时间足够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不会特别要求对这部分成本做出补偿。至于迁移的机会成本则比较复杂,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劳动力已经过剩的农村地区,迁移的机会成本会很低,甚至不存在,但是对于一些来自其它城市的劳动力来说,迁移成本相对较高,机会成本将会成为他们迁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外来人口是否进入一个城市就业的决策不能仅仅依据于工资率与成本之间的均衡,而且还包括他们与该城市政府的交易成本。一方面外来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负担着比当地劳动力更多的附加成本,另一方面他们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权益保护缺失的原因,接受的是更低廉的工资水平。这就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 第三节 造成“另类失业”的因素 我们知道,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是始终存在的,“另类失业”则和它们不同,它并非必然存在的。当致力于创业的人数增多的时候,相应的,工作岗位也增加了,这时候“另类失业”就会减少或不存在。也就是说,“另类失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变为结构性失业或者摩擦性事业。 38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另类失业”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最低工资制的存在 现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最低工资制度,目的是保护在职职工基本的劳动权利。但是,在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实行最低工资制。他们的理由是,最低工资是为了维护低收入的贫穷工人的利益,可到头来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因为实行最低工资制以后,用人单位可能会减少工作岗位,那些本来可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民,由于岗位缺少而不能够转为工人。 还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日趋多样化,计件工资、分红合约(让劳动者参与分红)的出现,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灵活。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那么,分红合约和计件工资制就难以发挥作用。而计件工资制和分红合约恰恰能够减少失业,吸纳更多的人从事劳动,从而使他们获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二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众多 我国是人口超级大国,人口问题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劳动力需求有限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的矛盾,即便我国每年GDP都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跟不上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1962,1972年间先后出现两次生育高峰,造成人口基数过大,使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从目前到可预见的20到30年,我国的人口和人力资源供给数量会有较大增加,人口峰值在本世纪30年将达到16亿,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2000年到2010年,中国19,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9.3亿,年均增加930万。但与此同时,全国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只 39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10有800万。即使不考虑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就业岗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还是有一个巨大的缺口。这说明,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就业压力十分严重。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每年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将会达到1000万人,广大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部分数目巨大的新增劳动力和我国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相互交织,成为我国就业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 尤其是近些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九五”计划末开始,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成为失业人员的组成部分,高校扩招后,更多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又使这种局面更为严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 第一,劳动力供给型剩余。劳动力供给型剩余是指劳动力自身增长速度超过农业需求能力而产生的相对剩余。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带来适龄劳动人口增加。如果农业劳动力短缺,新增劳动力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我国总量人口庞大、农村人口过多、农村人口占总量人口的比例过大,新增的农业劳动力必将成为农业的负担。农业劳动力的过度增加,如若不能及时转移,而是逐年积累沉淀,剩余数量将愈来愈多。仅以我国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说明,尽管城市化的过程吸收了一部分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增幅有所减少,但农村人口与总人口的变化趋势相同,都表现为上涨,且农村人口一直以比城市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这种由于劳动力自身增长而带来的劳动力相对剩余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极为常见。 第二,资源短缺型剩余。资源短缺型剩余是指农业资源有限,对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弱,引起农业劳动力需求不足的剩余。农业资源短缺既指农业资源的相对短缺,又指资源绝对量的减少。从理论上讲,如果一个经济中的土地资源能够比人口增长得更快,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才有可能避免。但在现实中,土地资源的开发是有一定限度 10 资料来源:仲大军《税收高增长下的就业难题》,新浪财经,2007年1月 40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的,农业用地更是如此。在我国,不仅土地资源本身稀缺,而且土地资源新开发数量极为有限,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过度的农业劳动力及其快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刚性土地资源的有效容纳能力,农村劳动力和土地配置比例的失调形成大量过剩劳动力。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当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给的劳动力数量过多时,就会出现劳动力剩余的现象。 第三,季节型剩余。季节型剩余指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本身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剩余。农业生产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生产的一个极为显著的差异就是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用工数量在不同的季节波动很大,农忙时劳动力甚为紧张,农闲时相对剩余的劳动力又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身份转换,形成季节性的劳动力剩余。 三 中国市场化的动力正在衰弱,市场创业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口不断增加,而正规就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经陷入饱和。从国有部门看,1992年到2004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人数从10889万人减少到6710万人,12年间减少了62%,只有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的公务员人数在这一期间不 11断增加,从949万增加到1124万,增长了18%。总起来看,国有单位吸纳就业的功能正在萎缩。要想容纳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员,只有靠新兴的民营企业。 当前我国苛刻的工商税收门槛,不合理的管理政策,过高的金融服务业门槛,导致我国大批的劳动就业群体难以进入合法的企业部门,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难以大量地产生和发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间经济部门的诞生和发展,使得民间创业日益艰难。 市场创业环境的恶化还在于我国市场的相对成熟与饱和。90年代末,我国经济开始走入生产过剩时期,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进入市场创业的企业已经发展壮大起来,并逐渐扩大和稳固了自己的市场地盘,有些市场甚至被一些大企业完全垄断。随着行业和产业的成熟,市场的瓜分已经结束,留给市场的创业空间越来越小,大企业 11 资料来源:仲大军《税收高增长下的就业难题》,新浪财经,2007年1月 4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垄断和竞争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很多经济领域出现了领主经济现象,后来者很难进入市场。 另外,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政府一直在以各种优惠政策在制造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一些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扶植当地一些优秀企业,使这些企业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基础之上。特别是对外商的待遇优惠,到今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资的发展。外资与内资企业的待遇至今不能平等,这些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公平竞争。 在这些年的国际评比中,我国的经济自由度在世界上一直排在第100位之后,政府设置的种种不平等障碍,不仅抬高了社会的创业成本,也降低了市场的扩张和对劳动力的需求,更难以培育出企业家的公平公正精神。这种局面造成了今天市场创业机会的减少和就业的困难,由此也严重地影响了当前我国青年人的就业观。 如果说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大学生和机关干部对市场还充满了憧憬,很多干部和学者下海经商办公司,那么到了21世纪的10年代,这种对市场的渴望和向往已经变得荡然无存。今天,已经很难看到机关干部转行干企业,而青年人选择就业的第一目标就是国家公务员。2007年的公务员招考中,最热闹的中央机关和中央直属机构的职位,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7个文秘科员职位至今已有5300个人通过了报名审查,其他国家机关部门也普遍地出现了几千个人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的某个热门职位的报考人数供求比例竟然达到1:3000。“公务员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恶化。 要缓解我国就业人口和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改善我国“另类失业”这种没有空缺岗位的失业情况,从根本上来说应是鼓励人们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我国目前市场创业环境恶化,从客观上为成为解决“另类失业”问题的瓶颈。 4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四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针对工作岗位和失业人口并存的情形的对策和建议 一 处理好经济体制转变同促进就业的关系 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就业制度的创新,为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体制条件。市场经济体制要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在资本优化配置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是资本有机构提高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失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在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不可避免要将由于体制性原因而存在企业内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排挤出来,通过市场的配置,重新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同时会创造出新的岗位和就业机会,进而促进就业。因此,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就业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要实现被排挤出的劳动力实现重新就业,就必须按资本与劳动力的有机构成和资源最优配置要求来进行,完善以失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失业保障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自主用工的弹性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将就业机制与劳动力商品价格即工资机制统一起来。 二 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为加快劳动就业战略重点的转移提供条件。 因为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会逐渐增加,这必然会相对地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它又会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当前应将我国人口规模、劳动力供求状况及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就 4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业增长速度和规模统一起来,在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就业现实,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前提下,可小规模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本身可创造岗位。如金融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产业作用,我国可以通过金融业的深化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可以通过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来相应地扩大就业领域,未来时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必将作为实现劳动就业的重点领域。简言之,处理好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关系,将非国有经济作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通过实行城乡互动的双向调节机制,处理好地域结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增加就业空间;处理好就业部门结构关系,既要规范正式部门的劳动就业,同时又要积极引导和大力增加在非正式部门的劳动就业。 三 推进新型农村建设 农村工业分散化道路,即农村人口不是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而是在农村就地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其典型是我国台湾省和印度。台湾农村就业结构的改变,主要不是通过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转移机制实现的,而是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的。既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条件,就地发展各种加工业、商业、服务业。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速增长,对台湾农村就业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影响。例如,1956年,台湾73%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非农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仅为27%。进入70年代以后,台湾省农村地区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已降到40%以下,非农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达到 12。 60%以上 从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来看,中国只能走农村工业分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没有韩国那种外部支持。中国地广人多,农村人口仍占60%,也没有新加坡及我国香港那样单纯以城市而存在的条件。中国大陆的情况与印度和我国台湾省相类似,也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相类似,农村 12 资料来源:董向荣(浅析台湾和韩国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3月 44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城市化的过程表现为在农村大力发展工业,伴之以大量的中小城镇的崛起,农村人口就地转移。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的众多、土地面积广的国家,农村工业分散化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各地区因具体条件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如依托城市,依托大工业,依托科研单位,与城市大工业配套的“苏南模式”、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农村工业的“温州模式”、以吸收外来势力、信息、技术、资金、设备等为依托的“珠江模式”等,这是中国的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四 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将城乡一分为二地隔开,形成明显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进城谋求工作,被形象成为“打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他们享受不到与城市户口有关的补贴、劳保、公费医疗、以及“三大保险”。此外由于制度对城市居民的就业保护,他们不能从事某些职业和进入某些行业,而只能在如劳动力分割学派所描述的非正式市场上从事苦、脏、累、差、险等收入低下的工作,不能同工同酬。这种由户籍制度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行政壁垒,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就业、生存、交通、心理、以及风险成本,迟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客观规律性。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的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工业部门以一个高于农业部门的固定不变的工资吸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现代工业部门,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时,二元经济就会变成一元经济,农业国的工业化就实现了。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托达罗也论述到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大于农村迁移者的预期成本,农村迁移者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来谋生。因此户籍制度影响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妨碍了城乡间收入的均等化,进而延缓了城市化进程,最终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 户口制度分离城乡的同时,也把城市居民分割开来。城市间流动的劳动力,多半是有一技之长、学历较高、创业意识、风险意识强的20-30岁的年轻人,这部分人不 45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安于现状,跳槽次数多,故通常这部分群体的摩擦失业率较高。如果他们流向目的地城市的户口长期不能得到解决,就会降低他们的收入预期和安全感,提高其心理成本,在他们又不愿回原籍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次优的其它城市的要么能给他们解决户口,要么他们自己可通过预期收入在未来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户口的单位。这样由于户口的限制,便加大了他们寻找工作的次数,相应地加剧了摩擦性失业率。 所以有必要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淡化城乡户籍身份界限;二是淡化区域间户籍管理界限,使城市之间人员能自由流动,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歧视性管理办法;三是加大中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力度,使之成为劳动密集型和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吸纳劳动力的主要空间。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将会降低劳动者异地就业的成本,把局限在各个行政地域内的劳动力纳于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样会使得劳动者就业的回旋余地更大,就业机会更多。 五 改革人事档案制度 我国对具有“干部”身份或专业人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几个方面阻碍特定劳动力群体的流动。 首先,各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对人员的去留意愿拥有批准与否的权力,有的还附加“违约金”等经济条件,作为“流动成本”的转移。这样的制度虽然有其“稳定队伍”的作用,但也是形成事实上的“人才单位所有制”,成为阻碍人员流动的重要因素。 其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于特定的劳动力群体(如国有单位就业人员、高等院校毕业生等)的作用类似于户口管理。个人档案记录着个人经历、亲属情况、行为评价等信息,特别是对个人及直系亲属的“政治评价”。它一度与个人的工作调动、流动、晋升、升学、结婚、出国等活动形影不离,重要之如身家性命。而且这种记录是密不示人的,其真实性、客观性也很难保证。这样的人事档案以前是各单位接收人员的必备文件,现在也还是一些单位接收人员的必备文件,因此也就成为制约人员流动 46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的硬性条件之一。即使是将人事档案转移到“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也需要个人支付“管理费”。 再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不符合WTO成员国的要求,几乎所有WTO成员国都是靠劳动合同而非档案制度来形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的(刘鹏,2000),用社会化的个人资信记录来评价和鉴别个人品行的。 可见,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改革的方向是完善人事代理,使人事代理、人事服务产业化。 六 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 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在需求市场上应建立劳动力职业介绍所等中介组织,用人单位可以到这类中介组织登记。在供给市场上建立劳动力输出服务组织等中介机构,提高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并可进行适当培训。为此要改进就业服务体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首先,要放开对私人办职业介绍机构的政策和行政限制,鼓励竞争,调动社会力量为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服务;对于社会力量办培训机构也要给予鼓励和资金支持。这样可以营造出公办、民办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从体制上解决好服务水平与质量问题。 其次,改善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的设施及设备,以社会统一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配置。同时,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服务,建设信息网络,面对复杂多变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中介机构要主动上门服务,扩大信息员队伍,千方百计全面、快速地搜集、整理职业需求信息并实现信息的省、市乃至全国的联网。同时,建立市场信息公开发布系统,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发布供求信息。 47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七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任何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之配套也是无法正常运行的。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劳动力市场是不成熟的市场。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社会救助是低层次的保障,保障的对象是贫困线以下的人,社会保险是基本的保障,保障对象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社会福利是高层次的保障,是在基础的社会保险之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的保障,保障对象是一部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者,或较富裕地区的劳动者: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保障,其对象专指军人及其军烈属。其中,社会保险的范围最广、作用最大,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部分。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始了深刻的变革: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医疗保险改革开始起步;失业保险问世;多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试行并逐步推行等。这些改革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国公民的社会保障水平,适应了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发展的要求。但由于改革的循序渐进性和传统体制的惯性,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仍存在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然较窄、社会保障的管理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持。、企业负担不均问题尚未解决等问题。 改革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配套制度。 (一)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和实行社会化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为了在劳动力市场发育并有效运行的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抗风险能力,保证社会安定,有必要由国家为代表,担当起组织全社会劳动者的保障体系的职能,以法律形式强制集中全社会成员的一部分财力,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在现实中社会保障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有统一的保障标准和保障形式。但是尽管保障的水平 48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或形式有所不同,目前应当将全体社会成员都纳入社会保障的体系中,实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社会保障权利。 其次,社会保障实行社会化的管理,即由社会的专业化组织来统一管理社会保障的项目,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经营和使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也应由专门的社会机构或组织来进行日常的监督,以保证社会保障工作健康有效的发展。 (二)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是多元化的。 多元化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保障内容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内容的多元化,意味着保障项目的设置和调整,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并抵御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同时社会保障的内容又因不同地区、部门和经济主体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应当根据不同地区、部门和经济主体的具体情况,以全体公民均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为前提,选择保障程度、保障范围、保障重点、保障支出不同的保障内容。 其次,保障功能的多层次。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和平衡功能。对于无能力再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老弱病残者,或暂时无法重新参与就业的人,需要社会保障系统为之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以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功能,既意味着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又意味着保障社会的稳定。 第三,保障资金来源多渠道。根据中国的国情,在现阶段社会保障应强调自助为主,公助为辅的原则。以个人为主不过分依赖政府的财政资助,避免因社会保障负担过重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应当区别对待不同保障项目,根据其特点来合理划分劳动者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出资比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这三项保障内容,应当由政府财政出资为主,企业和个人出资为辅。而社会保险则应采取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为主,政府为辅的出资方式。这一方面能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有长期、稳定和充足的来源,另一方面则促使企业和劳动者加强社会保障意识,关注社会保障基金的 49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营运,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此外商业保险是对社会保险的补充。商业保险机构与投保人是自主的保险契约关系,商业保险的资金只来源于企业和个人。 八 健全劳动力市场预测和预警系统 在劳动预测方面,由于相关统计系统建设滞后和数据失真,目前还难以准确预测出由于总体经济增长率变化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动和结构变化,更不能确切知道具体行业发展变化可能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减,以致很难掌握比较准确的失业率来制定科学且有针对性的对策,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加深,应尽快研究设计一套劳动力供求及其结构变化的预测和预警系统,包括劳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与总体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关系,各行业发展速度变动与劳动力供求关系,失业率的适度调控空间及预警线等内容。针对失业问题,长远的办法应从教育结构调整人手,使之适应未来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一个社会存在的失业问题。 第二节 针对因工作岗位不足造成的失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 合理组织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再就业工程中的劳务输出,不仅包括有组织地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的劳务输出,而且包括更有意义的国际间劳务输出,从而更有效地增加输出国的就业量。相对于其他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政策而言,境外劳务输出实际上是利用国际上的劳动力需求,解决本国就业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 首先,积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曰贸易以带动隐性劳务输出。中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类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可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等于有效地扩大了中国的就业空间,如果将创造就业机会与扩大产品出口联系起来,对改变中国的就业模式将十分有利。 50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其次,显性劳务输出在我国的发展潜力更大。事实上,只要境外劳务需求不对国内的需求构成制约,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提高有效培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就业。并且输出劳动力在国际市场获得的巨额收入中的大部分,无论劳动者以何种金融资产形式持有,最终都将通过投资进入我国的经济过程,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二 改善市场创业环境,鼓励创业 创业不仅仅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创造出就业岗位,缓解整个社会就业压力。但事实上,整个社会的创业氛围都很冷清,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个体私营经营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我们的很多政策其实不是在鼓励创业而是在遏制创业,虽然国家在前几年也颁布了“发展非公经济,,条”等系列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实则令人担忧。正如第三章第三节中所分析的那样,并非人们不愿意创业,而是创业环境逐渐恶化,使得人们创业的热情受到极大影响。 解决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大规模鼓励创业,较理想地扩大就业,政府必须提供一个理想的创业环境。为此必须采取放宽目前对个体、微型经营的限制;对政府各部门的乱执法、乱罚款和乱收费严加治理;放宽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门槛等一系列措施,以鼓励创业来引导就业。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而言,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例偏低,第三产业在我国理应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会成为未来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2002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传统服务业领域就业渠道、努力发展旅游业等增加岗位的扶持政策,重点是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和促进下岗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因此充分发挥第三产业门槛低、投入少、容量大的特点,将为绝大多数失业人员 5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提供一个迅速实现就业的渠道。鉴于中国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要解决就业问题,第三产业应为就业的主攻方向。 四 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在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们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给予了全新的肯定,给了非公有制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对于解决失业问题已没有多大空间的同时,非公有制企业承担了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任务。近几年来,95%的新就业机会主要是靠非公有制企业来提供。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己经成为我国就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多为中小企业,其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渠道多样,就业方式灵活,进入的“门槛”也较低,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大量。大力发展非公制企业,能够有效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增加社会生产力总量,实现分配公平,社会稳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充分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同时各种外商投资和多种形式经济,非全日制、临时制、钟点工等各种就业形式迅速兴起,也己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灵活的就业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相得益彰,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 5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五 推行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与其他层次劳动力的区别之一,就是不仅仅有就业的要求,只能被动地接受劳动力市场的选择,而且相对地更具有自我创造就业的能力,由此提出对劳动力需求的一个群体。我们说对大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就业难”不应过于优虑,这也是一个重要理由。问题在于,在高等教育中推行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条件。 (一)要探索推行创业教育的适用范围。原则上讲,创业教育主要适用于应用型学科及其专业而不适用于基础理论型学科及其专业。 (二)创业是一种高端的经营行为,不仅需要自主技术项目的支撑,还需要对市场、对政策、对企业经营、对企业管理都有较多的了解。不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具备上述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因此,创业教育首先是进行市场、政策、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的教育。同时,创业往往是个人或小型群体的行为,能否成功与创业者的理念、判断力、魄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密切相关。所以,创业能力的形成不仅是相关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包括非知识的个人能力因素。 (三)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具体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其共同点应包括:教学内容与科技创新和生产经营实践密切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在高年级阶段按照科研项目进行组合;以在校期间的科研项目(包括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为依托,孕育毕业后进行创业的方向和内容;相关的师资力量不仅包括学校教师,而且包括外聘的企业家。 (四)学校、企业、银行对学生创业行为有各种方式的资金支持,包括贷款、参股投资、奖励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第五,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例如工商行政管理以及需办理创建企业审批手续的各职能部门应简化手续,高效率运作并适时给予指导。 53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第五章 结 论 在引言部分的第三节研究目的中,笔者曾经提出三个问题,本文也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展开的:第一个问题,造成我国自然失业率偏高的因素究竟有哪些,第二个问题,游离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之外的“另类失业”是否应成为构成自然失业的一部分,第三个问题,针对我国目前过高的失业率,应提出什么样的对策来缓解就业压力,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是西方经济学中不曾提到的、我们称之为“另类失业”的失业类型将其性质和有关自然失业的理论综述相对照,我们能对第二个问题得出肯定的答案。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第二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笔者从构成自然失业的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另类失业”入手,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对我国自然失业率偏高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造成我国自然失业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体制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的冲击,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最低工资制的存在,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众多,创业环境的恶化等。 对于第三个问题,笔者考虑到我国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造成我国失业率偏高的主因自然不是在经济衰退期出现的周期性失业。要降低我国的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必须从降低我国自然失业率入手。根据第三章对我国自然失业率偏高的原因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目前偏高的自然失业率的对策和建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工作岗位和失业人口并存的情况下提出的,旨在减少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主要是理顺经济体制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同促进就业的关系,推进新型农村建设,改革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预测和预警系统。第二部分是针对工作岗位不足造成的失业提出的,旨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另类失业”,主要对策建议是合理组织劳务输出,改善创业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推行创业教育等。 54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致 谢 随着本文最后一次修改的结束,我终于交上了两年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的最后一张答卷。一篇历时一年,总长四万余字的论文对我而言还是第一次驾驭,其间时而信心百倍,踌躇满志,时而又深感自己才疏学浅,屡屡大叹“江郎才尽”,就在这反反复复的情绪起伏中,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检验成果的时刻。尽管我深知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我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导师孟玉红教授。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孟老师多次对我进行指导,确定论文题目,对论文提纲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特别是在初稿完成以后,孟老师更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多次仔细进行阅读,详细地帮我进行修改,从通篇结构到词语的斟酌都包含了他的悉心指导,我也为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所折服。可以说,没有孟老师的指导和鼓励,这篇硕士论文的完成是不可能的。 此外,我更要感谢身在家乡的我的父母,是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地在知识的殿堂里汲取营养,是他们多年的教导和养育成就了今天的我。 最后,我要感谢在论文写作中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的同学朋友们。感谢她们在资料收集中给予我的热情帮助,感谢她们热心的与我讨论文章的构思,感谢她们在我因为寻找工作和修改论文过程中遇到挫折而彷徨无助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支持~ 吴静雯 2007年6月 55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中杰,王今朝(中国城镇自然失业率和对策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6(1)( 2 仲大军(税收高增长下的就业难题(新浪财经(2007(1)( 3宁宏睿(关于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的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6(9)( 4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5(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 5 胡鞍钢(影响决定的国情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董向荣(浅析台湾和韩国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台湾研究集刊(1999(3)( 7 孙军(中国就业问题研究(辽宁师范大学(1999( 8娄瓴(经济转型期我国失业与失业治理问题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1( 9 李慧君(我国失业问题浅析(中央民族大学(2005( 10黄乐桢(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 “无就业增长”警示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周 刊(2006(7)( 11蒋选(我国中长期失业问题研究——以产业结构变动为主线(中央财经大 学(2003( 12 孙立(我国转轨时期隐性失业问题研究(辽宁大学(2004( 13 吴冲(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实证检验(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1)( 14 罗亚萍,姜红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我国劳动力市场分析(华南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5 胡茂(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的影响(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清华 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赵中杰(降低城镇自然失业率的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6(31)( 17 晋凤(浅析我国当前的结构失业问题(经济师(2007(1)( 18 冯阳,陈颖(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其内部特征(经济师(2005(4)( 19 王飞(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西南大学(2006( 20胡鞍钢(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56
本文档为【中国自然失业率问题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2KB
软件:Word
页数:7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2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