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ord】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word】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举报
开通vip

【word】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word】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第1期 2011年2月 阅江学刊 YuejiangAcademicJournal NO.1 Feb.2011 ? 审美文4-E研究(植物审美专辑)?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程杰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 摘要:大庾梅岭,罗浮梅花村,西湖孤山,苏州邓尉,杭州西溪是古代最重要的五大梅花风景 名胜,古人对此已有基本共识.庾岭,孤山,罗浮三地主要成名于古籍记载,文人遗迹和诗文掌 ...

【word】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word】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第1期 2011年2月 阅江学刊 YuejiangAcademicJournal NO.1 Feb.2011 ? 审美文4-E研究(植物审美专辑)?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程杰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 摘要:大庾梅岭,罗浮梅花村,西湖孤山,苏州邓尉,杭州西溪是古代最重要的五大梅花风景 名胜,古人对此已有基本共识.庾岭,孤山,罗浮三地主要成名于古籍记载,文人遗迹和诗文掌 故.由于自然条件有限,艺梅实不称盛,但却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厚的人文意义.大 庾岭是梅花风景的源头;孤山由林逋隐居咏梅而闻名,是梅花风景的 圣地;罗浮梅花村以其月 夜梦仙的幽关传说,带给人们无限的绮思与遐想,成了梅花风景中的仙境,具有超凡脱俗的神 奇色彩.邓尉,西溪梅花属于乡村经济种植所形成的风景,从明代中叶开始兴起,一直持续到 清康乾盛世,邓尉”香雪海”余绪一直绵延至今,无论风景规模,盛况持续时间,还是社会影响, 都远过于同类名胜,堪称两大重镇.它们的形成有着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形势与苏杭两地山川 地理,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相互激发化育的深广因缘,代表了我国古代梅花风景资源发展 的最高境界.上述五地是我国古代梅花风景旅游最主要的历史场景,构成了我们民族梅花观 赏中较为核心的文化记忆和知识话语,获得了经典的人文符号意义. 关键词:梅花;名胜;大庾岭;孤山;罗浮山;邓尉山;西溪 中图分类号:G09;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1)01-0107.-07 龚自珍《病梅馆记》所说”江宁之龙蟠,苏州 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广为人知.其所举 为当时着名产梅胜地,笔者曾考证,”江宁之龙 蟠”梅花实不足称盛,龚氏此说有其写作时的特殊 背景和主题需要...这就引发一个问题,当时到底 哪些产梅之地最为重要,名列前茅?这一问题推 广到整个古代就是,到底哪些梅花名胜举世公认, 堪称梅花名胜的突出代表?这些名胜代表又具有 怎样的风景特色和规模地位,在人们的梅花欣赏 活动中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和文化影响?这些 都是值得我们全面考察和认真思考的. 一 ,五大名胜的确认 六朝以来,梅”始以花闻”(杨万里《洮湖和梅 诗序》),梅花受到世人喜爱,诗咏歌赋层出不 穷.唐宋以来,尤其是两宋以来,举世好梅,春Et 探梅酿成风气,一些产梅之地因其花季繁盛,风景 独特,或出于掌故胜谈,名人遗迹而游者乐道,世 人闻风竞趋,成为赏梅名胜.岁月流转,世事变 迁,这些风景名胜的时代不同,气运参差,有些如 过眼烟云,享誉一时;有些则历时绵久,数世不衰. 如是此起彼伏,与时逶迤,构成绵延不绝,丰富复 杂的历史景观.纵观历史,我们对所有古代名胜 收稿日期:2010一l1—14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花卉题材文学与 花卉审美文化研究”(09ZWD015) 作者简介:程杰,男,江苏泰兴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 与文化研究. 107 阅江学刊:2011年第1期 的时空格局进行全景观照,对它们的历史地位就 会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笔者近年就数十个古代梅 花名胜着力全面考察,逐一考述?,综而观之,就实 际规模和历史影响而言,这样五处最为重要:江西 大庾梅岭,广东罗浮山梅花村,杭州西湖孤山,苏 州邓尉,杭州西溪.这不仅是我们今天考察的结 论,也是古人逐步形成的共识.对此,可以通过古 人的一些习惯说法来了解与把握. 庾岭,孤山和罗浮是第一批出现的梅花名胜. 庾岭梅花在南朝见于记载,六朝后期以来即成词林 常典,唐代文人也有一些纪行之作写及其景.西湖 孤山林逋隐居咏梅之事出现于北宋初期,由于欧阳 修,苏轼等人的揄扬,广受世人推重.隋朝赵师雄 在罗浮山梦遇梅仙之事见于柳宗元所撰《龙城录》, 宋人认为此书为时人伪托,但所载这一故事情节奇 异而颇具情韵,北宋后期以来广为流传,成了咏梅 作品的习用典故,相应地,南宋后期出现了”罗浮山 下梅花村”的景观.六朝到宋代是我国梅花观赏文 化的早期,梅花欣赏之风逐步兴起并走向鼎盛,梅 花由一般的三春芳菲逐步上升为百花至尊,群芳盟 主,由一般的花卉物色上升为一个饱含着大众情趣 所向,精神寄托的文化象征.庾岭,孤山,罗浮是这 一 阶段先后出现,逐步闻名,并最终积淀为梅花欣 赏胜地的着名掌故.南宋以来,无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学创作还是 一 般话说言谈,人们提及梅花,经常连喻并称的就 是庾岭,孤山和罗浮三地.比如: 南宋初期周之翰《熟梅文》:”公(引者按:指 梅花)之灵生自罗浮,派分庾岭.”南宋后期姜 特立《梅涧》:”宛似孤山见,还如庾岭开.”_4元吕 浦《梅边稿》:”一气总回天地春,枝南枝北自寒 温.雪迷庾岭难行脚,月落罗浮空断魂.”„春 回庾岭花南北,梦晓孤山人古今.”这里相对出 现的总是上述三地中的两个.元陈宜甫《忆梅怀 傅初庵学士》:”十年不见梅花树,长忆暗香冰雪 颜.心逐暮云飞庾岭,梦随寒月到孤山.缟衣叩 户来何晚,翠羽传树去未还.一自西湖幽响绝,岂 无诗句落人间.”诗中”孤山”,”西湖”指林逋之 事,”缟衣”,”翠羽”即罗浮梅仙之事,加之”庾岭” 意象,三者同时出现,用来形容梅花.元末画家王 冕以拟人手法为梅花作《梅花先生传》,其中说: “于是先生之名闻天下,清江,成都,罗浮,庾岭,孤 山,石亭,野桥,溪路之滨,山店,水驿,江岸之侧, 遇会心处,辄婆娑久之.”这里列举的六个名胜 地名中,清江,成都见于范成大《梅谱》,以古梅一 株,数株老干大树着称,存续时间不长.石亭见于 宋末周密《癸辛杂识》,地点在今江苏宜兴,当时 古梅成林,元以来名声消沉.”罗浮,庾岭,孤山” 三处,正是我们所说的五大名胜中的最初三个. 再看明朝.徐有贞《推篷春意诗序》:”或以 为庾岭之所见,或以为罗浮之所遇,或以为扬州东 阁之赏,或以为西湖孤山之观.”李昱《徐原父 画梅歌》:”金华徐君亦有梅花屋,终日关门媚幽 独.西湖东阁座上亲,庾岭罗浮眼中熟.三年落 笔始一挥,观者已觉心神飞.达官名流得真迹,珍 藏箧笥生光辉.”l】..陈循《题梅二首为罗进善》: “百卉无荣岁正阑,万花如雪独凌寒.披图仿佛西 湖上,更似罗浮庾岭看.”_l戴澳《盆梅赋》:”苟 可托根,知复何求,是处庾岭,是处罗浮,是处孤 山,是处扬州.”H这几篇赞美画梅,盆梅的作品, 都用几个风景名胜加以形容:罗浮,庾岭,孤山, “扬州”(“东阁”).”扬州东阁”是一个由来已久 的咏梅掌故.南朝何逊有《咏早梅诗》,后来杜甫 以”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诗句加以 赞美,宋人为杜诗作注,说何逊曾在扬州作官,廨 下有梅树,流连不舍,作诗吟玩.于是,扬州东阁 也成了着名的赏梅之地,相关 事迹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平安创建事迹材料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工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优秀教师事迹300字 也成了咏梅诗 ?有关古代梅花风景名胜的全面考述,请见笔者《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下编第二章”园艺,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中):梅花风景名胜”, 笔者另有《梅花名胜考》书稿待刊,内容较为详备.本文所涉大庾梅岭,罗浮山梅花村,西湖孤山,苏州邓尉,杭州西溪五大名胜,笔者有 以下论文分别详考,有关细节请参阅:《论庾岭梅花及其文化意义》,《北京林业大学》社科版2006年第2期;《苏州邓尉”香雪海”研 究》,《苏州大学》社科版2006年第3期;《杭州西溪梅花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oo6年第6期(以上三文又载于笔者《梅文化论 丛》,中华书局2007年版);《杭州孤山梅花名胜考》,《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岭南罗浮梅花村考》,《学术研究)2oo9年第3期. 108 程杰: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词中的常用典故.但历史上何逊做官的扬州是今 江苏南京市,隋唐以来所称扬,)fl~EI是被誉为”淮左 名都”的今江苏扬州市,两者地点前后并不一致, 而后来的扬州城也从未出现过实际对应而固定的 东阁植梅之所,因此,所谓扬州东阁梅花只是文学 传说而已,不属我们这里论述的风景名胜之列. 从上述例证可以看出,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庾 岭,孤山,罗浮已成为人们公认的三大名胜. 明清时期产梅胜地不断出现,其中以苏州邓尉 山和杭州西溪名气最大.两地梅花分别于明嘉靖, 万历间开始闻名,明万历间李日华《味水轩日记》 (嘉业堂丛书本)卷六:”吾蚤春探梅于杭之西溪,苏 之光福中.”杨文骢《看梅记》:”自癸亥(引者按:天 启三年)春客湖上,探梅西溪,友人从万顷香雪中语 我日:?吴门邓尉山梅花四十里,较此则三山之与名 岳,洛神之与夷光,大有仙凡隔,不可失也.”„I13]可 见,明万历以来,人们已开始把两者相提并论.乾 隆十六年皇帝首次下江南,一路曾到邓尉,西溪两 地赏梅,”邓尉,西溪梅事特盛,上取竹炉烹泉赏之, 从臣皆有恭和元韵诗数种”(钱陈群《庄愈庐舍人斋 中双盆梅歌次陆根堂编修韵》注14]).到道光间龚 自珍作《病梅馆记》,江宁龙蟠,苏州邓尉,杭州西溪 三地并称,其中江宁龙蟠植梅名不副实,所剩实只 邓尉,西溪两地.这中间至少前后有两个多世纪, 邓尉,西溪一直被视为两大产梅胜地. 由这两个新兴的梅花盛景,连带早已公认的 三大名胜,人清后人们谈到梅花,多把邓尉,西溪 与庾岭,罗浮,孤山齐名并举.明末清初陶汝鼐 《梅花十二首》其五诗注:”吴门玄墓山(引者按: 即邓尉山),武林孤山,西溪皆种梅名胜.”?屈大 均《送曾止山还光福歌》:”梅花大宗在庾岭,小宗 乃在罗浮阿.……西溪邓尉天下闻,当年种自梅 岭分.”?清中叶储大文《梅花千咏序》:”罗浮山 梅,大庾岭梅,孤山梅,万峰山(引者按:邓尉山别 名)梅,世竞传之.”沈大成《西山观梅记》:”余 尝观牡丹于谯,观桂于灵岩,观梅于庾岭于孤山于 西溪,而元墓(引者按:玄墓,因避帝讳而称元墓或 袁墓)再至矣,是梅与余独故也.”_】引《张西圃飞鸿 堂梅花迩年益盛,今春枉驾屡邀,而余在湖上,归 始知之,因呈长歌》:”我性爱花犹爱梅,一看一饮 三百杯.罗浮庾岭独登陟,元墓西溪频往来.” 晚清庞元济《(万横香雪)跋》:”梅之着名如罗浮, 孤山,邓尉,燕子矶(引者按:在今江苏南京城北, 一 度江边梅颇盛,但不久即被砍伐废弃),西溪,所 在而是,以天下数之,则其境界诚不可多得也,陇 头之梅(引者按:指陆凯寄梅与范晔事)已无有 矣,庾岭之梅余将往观焉.”l2.以上诸例,除偶有 涉及他景外,所称都在五大名胜中. 在诗文中,这五个景点也常被组合起来以形容 梅花.如清陶元藻《满庭芳?泛西溪至张园观梅》写 西溪梅花,连用大庾,罗浮,孤山,元墓(邓尉)来加以 比拟.l2查礼《题画梅》:”兴之所至,随笔挥洒,罗浮, 邓尉,西溪,大庾,于意云何,一香而已.”弘晓《题 便面折枝梅花》:”孤山元墓留遗迹,庾岭罗浮净远 尘.输与画工能肖物,粉痕香雪十分春.”可见,庾 岭,罗浮,孤山,邓尉,西溪五个梅花名胜在整个古代 梅花名胜中最为重要,堪称梅花名胜的代表.对此 人们也已形成共识,并凝定为基本的生活常识. 二,庾岭,罗浮,孤山的文化意义 大致说来,古代山川风景名胜大致有三个起 因:一是客观山川风景奇胜有足称道;二是有大德 先贤行迹所系,后世因以缅怀纪念;三是文人墨客 风雅所寄,奇文佳作抉发颂扬,后人为之心慕神 往.文征明《玄墓山探梅唱和诗序》:”古之名山 往往以人胜,所贵于人岂独盘游历览而已,有名德 以重之,有高情雅致以颂之,然非文章雄杰足以发 其奇秘,亦终泯泯尔.是故山无浅深近远,苟遭名 人皆足称胜.”所谓”盘游历览”就是山川形胜 之美,所谓”名德重之”就是如今所说的名人效 应,所谓高情颂之则主要指文人墨客的诗画创作. 上述三个方面又可归为两类:一是偏重”地”的, 即山川风光的客观,自然之美;一是偏重”人”的, 即名人事迹,情怀所寓的主观,人文之美.五大梅 花名胜也大致如此,庾岭,罗浮,孤山三景以人文 意义见长,而邓尉,西溪则以供人”盘游历览”的 109 阅江学刊:2011年第1期 景观规模取胜.我们首先讨论庾岭,孤山,罗浮三 地的历史地位尤其是人文意义. (一)三地梅花景观有限 庾岭,罗浮,孤山三地植梅规模都极有限.大 庾岭为江西,广东两省界山,最高处油山海拔 1070多米,也许上古时期庾岭山区乃至整个五岭 地区野生梅花比较丰富.但自唐人开拓庾岭驿 道,宋人修建梅关后,大庾岭就成了沟通五岭南北 的交通要道,人们所说梅岭也就专指此处.这里 山势高峻(梅关海拔约400多米),古驿道一线磴 路,人马络绎不绝,没有大面积植梅的空间,即或 成景,也难以持久.因此,自古至今这里并未见有 大片梅林的信息,人们即或夸谈其胜,所说梅景也 极有限.罗浮山地处广东南部,罗浮地处北回归 线上,属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 梅花生长.罗浮山势高峻,主峰海拔近1300米, 以奇峰怪石,飞瀑名泉取胜.山腰多松林和灌木, 山下多坞涧洞天.所谓洞即山沟,多山溪林泉,景 象幽森.罗浮山麓为南方常绿阔叶林,林木特别 茂密,梅花生长并无优势.四周农田,雨多低湿, 也不利于种梅.因此,自古以来山间乃至周边地 区并无种植大片梅林的可靠信息,即或如清初屈 大均所说梅花村,卖酒田农人大片植梅,也是昙花 一 现.杭州西湖孤山为湖中岛屿,面积300多亩, 海拔38米.唐宋以来寺院林立,公私园林密布, 已无大片植梅的可能,所见梅树都只是林逋墓地 纪念种植,另其他园林少量点缀而已.因此,上述 三地都不以植梅规模称胜. (二)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庾岭,孤山,罗浮三地主要成名于古籍记载, 文人遗迹和诗文掌故,艺梅既不称盛,而在梅花欣 赏史上的影响就主要依赖其深厚,独特的历史地 位和人文意义,并由此而成为梅花风景中具有本 源意义的三大胜境. 1.大庾岭——梅花的祖庭 从时间上说,大庾岭是记载最早的梅花名胜. 我国梅的栽培和应用历史悠久,但观赏梅花出现 110 较晚.文献记载最早的是汉刘向《说苑》卷一二 所载春秋越国使者以梅花作为国礼献诸梁王的故 事,后世多将越国视为梅花的原产地,梅花常被称 “越梅”,为南国之树.但这一故事实际影响不 大,而且所说也是笼统的一国之事,并没有具体的 生长地点.大庾岭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记载的梅 花具体产地,因此,在后世梅花欣赏文化的深入发 展中,被视为梅花的发祥地.明洪璐《白,知春 传》:”白知春,大庾人也.”l2所说白知春,是一个 拟人化形象,指的是梅花,它的祖籍地是大庾岭.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五:”吾粤自昔多梅,梅 祖大庾而宗罗浮.罗浮之村,大庾之岭,天下之言 梅者必归之.”大庾岭是梅花的发源地,祖籍地,借 用宗教法统的说法,是梅花名胜中的祖庭. 从空间上说,庾岭梅花为天下梅信之始.岭南 虽也有梅花,但岭南古称炎瘴之地,”百卉造作无 时”(苏轼语),梅花的生长节奏与内地迥异.江 淮以南,五岭以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人们常 说的江南地区,才是梅花观赏栽培乃至于整个梅文 化的核心地区.庾岭梅花处在这一地区的最南端, 冬去春来由此向北梅花渐次开放,因而艺梅赏梅者 多认大庾岭为天下梅信之先,”庾岭梅先觉”(郑谷 《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273),”岭头更有高寒处, 却是江南第一枝”(文天祥《题南安黄梅峰》),”谁 种霜根大庾巅,地高天近得春先”(冯子振《庾岭 梅》L29]).这样的情景也加深了人们对庾岭作为梅 花发源地的印象.因此,无论是古往今来,放眼历史, 追根溯源,还是年年冬去春来,问讯春色信息,大庾梅 岭总是梅信南北渐次传递的时空起点.从审美心理 上说,地处南国遥远的位置也易于激发人们广阔的 想象和深远的感慨.这些都说明庾岭在众多梅花名 胜中无可僭越的地位和深厚独特的意义. 2.孤山——梅花的圣地 林逋是宋代着名隐士,孤山因林逋隐居而着 称,”山因和靖隐来灵”(董嗣杲《孤山路》E3O]),是 我国名胜风景中的人文圣山.相传林逋中年归隐 此山,二十年足迹不入城市,种梅饲鹤,逍遥湖上, 世称”梅妻鹤子”.林逋有八首咏梅诗传世,其中 程杰: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名句脍炙 人口.林逋作品着意抉发梅花疏朗峭拔,闲静幽 雅的神韵和品格,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梅花 审美重在人格意趣的新纪元,奠定了后世梅花欣 赏的基本情趣,理念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林 逋是梅文化的至圣先师,正如古人所说,”千秋万 古梅花树,直到咸平始受知.”(舒岳祥《题王任所 藏林逋索句图》其三[31)”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 和靖即无梅.”(辛弃疾《浣溪沙?种梅菊》)”清 风干载梅花共,说着梅花定说君(引者按:指林 逋).”(吴锡畴《林和靖墓》)因此,梅花成了孤 山最为经典的风景,而孤山也成了梅花观赏中的 一 方圣地,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正如古人所说, “孤山名以吟梅重,彭泽官因爱菊轻.”(王铉《述 怀》其一l3)”孤山擎出水中央,留下梅花代代 香.”(邓林《望和靖墓》)”姓名犹寄梅花上,一 度开时一度香.”(杨公远《和靖》钊)人们游览孤 山,总不忘凭吊林逋遗迹,而孤山探梅令人有”见 着梅花如见君(引者按:指林逋)”(吴龙翰《拜和 靖墓》)的真切感受,颇具文化朝圣意味. 3.罗浮山——梅花的仙境 罗浮梅花村纯然由《龙城录》所载赵师雄罗 浮遇仙的传说和苏轼”罗浮山下梅花村”的诗意 而闻名.由仙山与梅花,文人与仙女,醉酒与夜梦 组成的优美而神奇故事给人带来了无限的绮思与 遐想,加之罗浮山本就是一座道教名山,素有”神 仙洞府”之称,充满了丰富而生动的神话传说,更 进一步增加了罗浮梅花村的神奇色彩.罗浮山地 处南天海隅,人们游览的机会实际并不多,这份天 际悬远,世路暌隔的情景也进一步增加了”审美的 距离”,渲染了缥缈迷离的气氛.仙界洞府的飘逸 与空灵,月夜幽梦的美妙与神奇,使罗浮山具有了 超凡脱俗的独特气质.南宋蒋捷曾感慨说,”罗浮 梅花,真仙事也”_3,清人朱璋《罗浮梅》说”梅产 罗浮迥绝尘,高峰四百护花神”(朱璋《梅花百咏? 罗浮梅》[39j),都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罗浮梅花 的底蕴所在.在人们心目中,罗浮梅花是花也是 仙,散发出冰肌玉骨,迥绝人寰,幽渺迷离的仙家 气息,富有独特的符号意味和凭吊价值.这也是 其他梅花胜景名区无以伦比的. 三,邓尉,西溪的历史地位 与庾岭,罗浮,孤山梅花起源于史乘记载,诗文 传说和文人遗迹不同,邓尉,西溪梅花属于乡村经 济种植所形成的盛大景观,有着封建社会后期社会 形势,两景所在的江浙两省尤其是苏杭两地山川地 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相互激发的深广 因缘,代表了我国古代梅花风景发展的最高成就. (一)两大重镇 宋以来由乡村经济种植所形成的梅花盛景陆 续出现,数量众多,而邓尉,西溪是其中规模最为 盛大,盛况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可谓两大梅花重 镇.这是它们能与庾岭,罗浮,孤山齐名并称,同 居五尊的主要原因. 邓尉山在苏州西郊,太湖之滨,当地梅花种植 源远流长,有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表明最迟起源于宋代,元代后期 逐步兴起,到明嘉靖年间进入昌盛期,邓尉山所在 吴县光福半岛方圆五十里漫山遍野一色弥白,望 之如海,其中核心地段的马驾山(又称吾家山)在 康熙时被称为”香雪海”,其实这一称呼整个光福 半岛都当之无愧.如此盛景一直持续到乾隆后 期,前后历时两个多世纪.嘉庆以来开始式微,然 而仍有三分之一,至少四分之一的区域维持不变, 一 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以”香雪海”为代表 的邓尉梅景,无论规模还是持续时间,都可以说是 我国历史上最为盛大的梅花风景.杭州西溪地处 武林山之阴,有材料表明最迟在宋代即已植梅,万 历年问开始兴盛,其盛况持续到康熙末年,乾隆间 余威犹烈,仍多可观,而其盛名更是藉藉人口.鼎 盛时从秦亭山北麓今古荡一线到留下(今留下 镇)十八里沿路山麓坞坡均是梅花,西溪沿岸及溪 北河渚(今西溪湿地公园所在地)一线也遍植梅 花,其规模与邓尉差可比拟,而持续时间也有一个 半世纪,在当时的规模和地位都位居第二. (二)历史意义 邓尉,西溪梅花不仅风景规模盛大,而且又因 阅江学刊:2011年第1期 两地梅花盛事孕育于苏,杭两地自然山川,风土人 情的一片沃土,所以,生动体现了明清两代江南地 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风貌. 邓尉,西溪两地山水幽胜,景观资源极为丰 富.邓尉地处苏州远郊,濒临太湖,山峦连绵起 伏,湖光山色交映,有”吴中第一”胜概之誉._加西 溪居西湖北山之阴,四境群山环绕.在西湖风景 为市井喧阗日益消融的情形下,西溪越来越显示 出闲遐后院的特点,正如张岱所说:”西湖真江南 锦绣之地,人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 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 最.”_4这些丰富的山水风景资源对梅花景观无 疑是一个有力的烘托与渲染.这也是两个梅花名 胜誉满天下的一大因素. 进而言之,苏,杭这两个江南名郡,魅力城市更 是为两地梅景的兴盛和闻名提供了深广的依托.长 江中下游自古是我国重要的梅产区,尤其是杭,越 (今浙江绍兴),苏,湖(今浙江湖州),金陵,扬州一 带,宋以来成了栽培梅花尤其是观赏栽培的中心. 苏杭双城正是这黄金分布线上的核心,宋以来栽培 规模和观赏传统就较为突出.古言”上有天堂,下有 苏杭”,两地素以山水清嘉,物产富饶,市井繁华着 称.明中叶至康乾盛世更是经济发展,市井繁庶,湖 山宴游之风大盛.邓尉,西溪这样大规模梅林的种 植与产销,依赖于两个城市庞大的消费市场,而花期 的游赏之盛更是得益于两个城市特有的旅游吸引 力.如果远离苏,杭这两个江南名郡,远离这两个明 清时期江南着名的消费城市和旅游城市,邓尉,西溪 是否还能产生如此盛大的梅花景观,是否能如此历 久不衰,名甲天下就很难想象了.因此,邓尉,西溪两 大梅花风景是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自然山川, 社会文化沃土上盛开的两朵奇葩,代表了这一地区 物产富饶,社会发展的美丽,繁华景象. 值得玩味的是,两处风景同时兴盛于明代嘉靖, 万历年问,一同延续到康乾盛世,都在康熙年间臻于 极盛.如果不是康熙末年遭遇大水,西溪梅花应该 也会与邓尉一样,盛况涵盖整个乾隆之世.从明中 叶到康乾之世正是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l12 时期,虽然其间有明清鼎革这样的大变故,大动荡,但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是这一地区的基本趋势.邓 尉梅花的真正衰落是从嘉庆年间开始的,这也正是 整个封建王朝全面衰亡的开始.这不是一个历史的 巧合,而是有着时势的必然,梅花种植及其观光旅游 的繁荣是与广阔的时代气运息息相关的.康乾二帝 六下江南,均驾临邓尉,西溪,其中乾隆六次到邓尉赏 梅,这是其他梅花名胜无缘遭遇的荣宠盛事.但从 这一历史场景而言,邓尉,西溪梅花是封建社会后期 迎接盛世而绽放的花朵,其意义不只在江南一方,也 是整个封建时代的一个象征,其”恭逢盛世”之中有 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机缘.如果离开了明嘉靖,万历 以来江南都市经济繁荣的情景,尤其是康乾盛世这 样的时代氛围,邓尉,西溪是否还能产生如此盛大的 梅花景观,是否能如此历久不衰,名甲天下,将是很难 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尉,西溪梅花是一种适 逢盛世的风景,是在走向盛世的氛围里蕴发的风景 资源,它们以盛大的规模和持久的气运,代表了古代 梅花风景资源发展的最高境界. 总之,大庾梅岭,罗浮梅花村,西湖孤山,苏州邓 尉,杭州西溪是古代最重要的五大梅花风景名胜,古 人对此已有基本共识.庾岭,孤山,罗浮三地主要成 名于古籍记载,文人遗迹和诗文掌故.因自然条件 有限,艺梅实不称盛,但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和 深厚的人文意义.大庾岭是梅花风景的源头;孤山 由林逋隐居咏梅而闻名,是梅花风景的人文圣地;罗 浮梅花村以其月夜梦仙的幽美传说,带给人们无限 的遐想,成了梅花风景中的仙境,具有超凡脱俗的色 彩.邓尉,西溪梅花属于乡村经济种植所形成的风 景,从明中叶开始兴起,一直持续到清康乾盛世,邓尉 “香雪海”余绪一直绵延至今,无论风景规模还是盛 况持续时间都远过于同类名胜.它们的形成有着封 建社会后期社会形势与两景所在的苏,杭地区山川 地理,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相互激发化育的深 广因缘,是我国古代梅花风景资源发展的最高境界. 上述五地各以悠久的历史,盛大的规模或深厚的文 化意义取胜,是我国古代梅花风景旅游最主要的历 程杰: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史场景,构成了我们民族梅花观赏中较为核心的文 化记忆和知识话语,获得了经典的人文符号意义. 它们是古代梅花观赏文化的重要历史遗产,值得我 们特别珍视,并切实地加以继承和维护. 参考文献: [1]程杰.龚自珍《病梅馆记》写作时间与相关梅事考[J].江海 学刊,2005,(6). [2]杨万里.诚斋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七九. [3]陶宗仪.辍耕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八. [4][28][3O][31][33][34][35][36][37]北京大学古文献研 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38 — 24174,68—42964,68—42691,65—41007,64—40400,68 — 43208,67—42042,67—42095,68—42875. [5][6]吕浦.竹溪稿[M].民国《续金华丛书》本:卷下,卷上. [7]陈宜甫.秋岩诗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下. [8]王冕.竹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续集. [9]徐有贞.武功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四. [1O]李昱.草阁诗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诗集卷二. [11]陈循.芳洲文集续编[M].明万历刻本:卷六. [12]戴澳.杜曲集[M].明崇祯刻本:卷一. [13][40]周永年.邓尉圣恩寺志[M].《续修四库全书》本:卷一 六,卷五. [14]钱陈群.香树斋诗文集[M].清乾隆刻本:诗续集卷四. [15]陶汝鼐.荣木堂合集[M].清康熙刻本:诗集卷七. [16]屈大均.翁山诗外[M].《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卷三七. [17]储大文.存砚集二楼[M].清乾隆刻本:卷五. [18][19]沈大成.学福斋集[M].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文集卷 一一 ,诗集卷三0. [2O]庞元济.虚斋名画录[M].清宣统刻本:卷一四. [21]陶元藻.泊鸥山房集[M].清刻本:卷三五. [22]查礼.铜鼓书堂遗稿[M].清乾隆刻本:卷三0. [23]弘晓.明善堂诗文集[M].清乾隆四十二年刻本:诗集卷二四. [24]文征明.文征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57. [25]汪灏.广群芳谱[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二. [26]庄绰.鸡肋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下. [27]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卷六七五. [29]冯子振,释明本.梅花百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496. [38]唐圭璋.全术同?].北京:中华书局,1965:3446. [39]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故宫珍本丛刊》本:卷二一. [41]张岱.西湖梦寻[M].清康熙刻本:卷五. TheHistoricalStatusandCulturalSignificanceofFive SpotsofPlumBlossomsinAncientTimes CHENGJie (NangNormalUniversity,Nang210097,China) Abstract:PlumBlossomMountainofDayu,PlumBlossomVillageofLuofu,GuMountainofWestLake, DengweiofSuzhou,XixiofHangzhouweremostimportantfivespotsofplumblossominancienttimes,which hadabasicconsensus.YuLingwasamajorsourceofplumlandscape;GuMountainwasfamousofLinBu?S OdetothePlumBlossom,andPlumBlossomVillageofLuofuwasfamousforitsbeautifullegendofmoonlight. PlumBlossominDengweiandXixihadformedbyruralgrowing,begantorisefromthemid—MingDynastyand continueduntiltheEmperorofKangxiandQianlongofQingDynasty.ThePlumblossomsinDengWeihadbeen existinguntilnow,wichsurpasseditscounterpartintermsofthedurationorscaleoflandscape.Theirformation resultedfromtheregionalewnoomicandculturaladvantayeandgeoyraphyof SuzhouandHangzhou,whichrepre- sentedthehighestlevelofscenicresourceofplumblossominancientChina. Keywords:Plumblossom;scenicspots;DayuMountain;GuMountain;LuofuMountain;Dengwei Mountain;Xixi (责任编辑:渠红岩) 113
本文档为【【word】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7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