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举报
开通vip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 末 特稿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引子 长江,古称天堑,源远流 长.水深浪阔,是我国第一大 江.从古到今,在长江J一没有 修建过一座桥梁. 武汉.是由汉口,武昌,汉 阳个城市组合而成,当年有 二百多万人生活于此.由于社 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了生 产,T作和生活上的必需,人 们往返于j镇之间的次数日 益频繁. 烟波浩瀚的长江,全长 5591公里.虽然灌溉着流域 两岸的辽阔地区,为广大人民 所利用,同时它却横...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 末 特稿 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 引子 长江,古称天堑,源远流 长.水深浪阔,是我国第一大 江.从古到今,在长江J一没有 修建过一座桥梁. 武汉.是由汉口,武昌,汉 阳个城市组合而成,当年有 二百多万人生活于此.由于社 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了生 产,T作和生活上的必需,人 们往返于j镇之间的次数日 益频繁. 烟波浩瀚的长江,全长 5591公里.虽然灌溉着流域 两岸的辽阔地区,为广大人民 所利用,同时它却横断了我国 的南北交通,汉水义分割了武 汉_二镇,货物与旅客只能靠轮 渡及木划运输,运量小,运费 高,且辗转费时,如遇有风暴 浓雾.则封江停航,运输即告 中断.民谣中有"7t,fl几,莫打 江边走!"的说法. 据历史记载,除太平军曾 于1852年和1853年先后在 武汉三镇搭过j座浮桥以外, 五千公里的长江上从来没有 一 座真正的桥梁. 回顾历史.先后有北洋军 阀时代北京大学桥梁系德籍 教授乔治?米勒带领学生测量 过桥址.193o年一个叫华达 口滕久听 尔的美国桥梁专家建议国民 党反动政府进行筹建T作,他 们派人存长江上钻了几个孔, 之后也无声无息了.1936年 钱塘江桥梁ll:程处义着手进 行筹建T作,为了招募资金, 还曾拟定了过桥收费,分期还 本付息的办法,但仍然刺激不 了豪绅权贵们的投资兴趣,筹 建_T作不了了之1946与 1947年,长江大桥筹建工作 义先后进行了两次.同样没有 任何结果. "黄河水,长江桥,治不 好,修不了"长江两岸人民吟 唱的这首歌谣.恰当地表达了 他们这种无奈的心情.这是新 中国诞生修建武汉长江大 桥的一部辛酸史.长江的水义 阔义深.存]程技术没有发达 之前,修桥确实是一件不可想 象的事. "听取鉴定意见一定要虚心" 解放后的新中国.在中 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困政府高 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大规模开展了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运作. 时任国务院第六办公室主任 兼交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的 王首道在向周恩来总理汇报 时讲到:"为适应国民经济发 5 世鳃'~'Y2010年第9期 特稿 ETeGao] 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搞综合运输体系, 长途运输要发挥铁路优势,短途运输 要发挥公路优势,同时要发挥水运,航 空运输的优势."长年累月,他带领六 办人员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同时关注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深入现场及时 解决各种问题. 1950年,父亲刚刚接手主持全国 铁路工作不久,就根据中央人民政府 的指示,着手筹划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并进行初步勘探调查,.1952年成立了 大桥设计事务所,以梅赐春I:程师为 主成立了测量钻探队,取得第一手资 料.武汉长江大桥T程被看成我国发 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 点工程,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尢 论从人力,物力以及精神上,从没有吝 惜对这一工程给以必要的援助.. 地质部派出以优秀地质工程师谷 德振为首的队伍,在两岸奋战八个月, 段的防洪,参加建桥丁程义务劳动:就 连来我国1?作的前苏联专家们的家属. 也积极的参与ll地周边绿化作不知 有多少人的汗水洒在两岸的1二地}: 大桥的选址]作就经历了许多挫 折,先后共作了八个桥址线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专家 们逐一进行了缜密研究.所有的方案 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利用长江两岸 的山丘,以缩短引桥和路堤的长度 1953年2月18日,毛泽东在武汉听取 中南局领导关于大桥勘测设计的汇报 后,还饶有兴趣的登一}:武昌黄鹤楼.视 察了大桥桥址. 大桥选址方案经中央财经委员会 批准确定后,铁道部即组织力量进 行初步设计.时任铁道部副部长的H 正操同志回忆说:"长江,古称'天堑'. 要在上面架设桥梁,中国没有先例,世 界上也无现成经验可循.滕代远曾先 后六次到大桥丁地察看,我,石志曾 彻底查清了桥址地区的地质情况;重T 业部,机械_T业部为制造大桥桥梁配 件.费尽心力,源源不断制造铸钢支 座,整体锻制的钻头,无私支援大型吊 船和重要施工设备;外贸部及时进【=__I『 程急需的零部件;交通部,水利部,中同 气象局及分别所属的长江航务管理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南气象局,在各项 T作中配合大桥施丁,不分你我,克服 困难.无私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各级 党委,政府全力支持与配合,想方设法 解决征地,拆迁和移坟T作;人民解放 军驻汉部队多次动兵力,支援险江险 6 先后三次召开'武汉大桥会议'.邀请 中国和(前)苏联专家讨论大桥建设的 设计和技术问题."不过,那时在会上 讨论的问题主要是桥式问题,九孔还 是六孑L?伸臂梁还是连续梁? 1953年4月.铁道部设立了武汉 大桥局,彭敏任局长兼党委第一副书 记,杨在田,崔文炳任副局长;汪菊潜任 总工程师,梅喝春,李芬,朱世源为副总 丁程师.大桥局初建,急需技术骨十,父 亲下了决心,将铁道部机关仅有的i位 一 级土木【程师派去两位(汪与梅). 1954年1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主 持召开政务院203次会议,听取父亲 关于筹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情况报告. 讨论通过r《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的决议》.政务院正式任命彭敏为武汉 大桥T程局局长,杨在田,崔文炳任副 局长;中共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兼大 桥_丁程局政委.会议同时批准了1958 年底铁路通车和1959年9月底公路 通车的竣下期限. 政务院决议公布后,父亲带领铁道 部有关人员到武汉向中南局汇报.并主 持召开与省委,市委的协调会,再次讨 论了建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会后.父 亲分别与王任重,彭敏二同志谈话.嘱 咐交待_T作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彭 敏同志回忆说:"从他(父亲)那严肃认 真,一丝不苟的T作中,可以体察到他 对大桥建设贯注了多少心血.给予了无 微不至的关怀……要求是严格的.鼓 励是亲切的.即使人感到责任重大,兢 兢业业,不敢怠乎;义感到毫无顾虑,心 情舒畅,敢于放手作." 我们现在说的武汉长江大桥应该 称"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它不单是长 江上修建一座桥,而是一个极为复杂 的若=F1二程与建筑物的结合,按现在 的说法该叫"系统一r程"吧.整个T程 包括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 桥:汉阳岸引桥和武昌岸引桥;还包括 跨越汉水的长300米的铁路桥一座, 长322米的公路桥一座,以及跨越武 汉三镇市区总长480米的跨线桥十 座.它还包括一条长12.9公里的铁路 联络线和一条长4.5公里的公路联络 线.一个新建的汉阳火车站.以上列的 单子多复杂啊!正是这些项目有机结 合而成为武汉的枢纽,使武汉成为一 个完整的铁路网的中心. 在得到总理批准后,铁道部派出 代表团携带建桥全部图纸,资料赴前 苏联首都莫斯科,清他们帮助进行最 后的鉴定.临行前,父亲对代表团负责 人彭敏交待说:"文件请苏方鉴定是为 了慎重..长汀大桥是我国第一个大lT 程,绝不能出差错."接着,父亲又嘱咐 道:"你们出去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 会,听取鉴定意见一定要虚tk,,有情况 随时向使馆和国内报告.我已告诉使 馆,帮助联系参观他们一些建桥工地, 世纪簪彳2010年第9期 多学多看些东西充实自己."彭敏同志 说:"这次谈话就像嘱咐一个没出过远 门的游子那样细致周详." "一 要建成大桥.二要学会技术." 前苏联政府对大桥设计文件的鉴 定十分重视,指定了二十五位最优秀 的桥梁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由前苏 联交通部副部长,时任桥梁丁程总局 局长的古拉梁夫志任主席.对我们 的方案提fJJ了五i个问题,详细对 比.反复研究.1953年8月7日,召开 鉴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际.父亲正 在莫斯科率团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国际 铁路客货联运协定代表大会,也抽 时间到会听取意见并讲了话.最后,终 于通过了这次鉴定.对我们的设计文 件给予高度赞扬和评价.回国之后,父 亲又与铁道部有关领导,专家一起认 真研究,修改,充实了九项意见,使得 方案更趋完美 铁道部向国务院提报告,要求 聘请前苏联专家组来华支援,总理迅 速予以批准.1954年7月左右,以康士 坦丁?谢尔盖维奇?西林为首的前苏联 专家陆续抵达大桥工程局并开始一1: 作.西林是中国铁路职丁的老朋友,早 在1948年战火纷飞的年代,就曾来到 我国东北,帮助修建第二松花江大桥, 支援解放大军人关时任四野铁道纵 队第支队长的彭敏同西林开始了首 次合作.以后在修复陇海线洛河桥工 程巾再度合作.现在西林是第二三次来 剑中国帮助我们建设武汉长江大桥, 也是与彭敏的第二三次合作.父亲见到 彭敏对他说:"西林是你的老朋友.年 轻有才华,相信你们一定能合作好." 彭敏说:"请滕部长放心.""还要要求 我们的T程技术人员和专家配合好. 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一要建成大桥, 二要学会技术"父亲又补充了一句. 曾在铁道部分管过外事工作的副 部长刘建章同志说:"中国铁路建设与 前苏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中国建 国初期和'一五'期间,中国铁路得到 了前苏联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援.从 1956年开始,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但实事求是地讲,铁路合作仍在正常 进行.从新中国成立到1959年,中国 铁路共聘请苏联专家366人,其中顾 问和技术援助专家354人.科技合作 专家l2人.他们为中国的铁路建设付 m了辛勤劳动,做出了杰m的贡献." 1955年2月3日.由父亲亲自主 持召开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 聘任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为主任委员, 委员会作为大桥]_程的技术咨询机构.. 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就在党和 政府极端重视与关怀下,在全国人民支 援下,作为重点T程开1了 "这个方法是由苏联年轻的桥 梁专家创意的"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西林同志见 ]-TeGao] 特稿 到彭敏的第一次谈话竟然如此乎意 料.西林开门见山的说:"在莫斯科开 的鉴定会我是参加了的,设计文件我 也研究过.我认为建造大桥基础不宜 采用'气压沉箱法'施1.我有个新的 想法.但是鉴定委员会里都是我的前 辈,老头子是技术权威,我不好说话." 彭敏听翻译讲完后,不禁倒吸一口冷 气.西林继续说:"这个新办法在苏联 也没有用过,因为苏联没有长江.现 在,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我们暂时先不 说出去,只和你一个人谈谈."随后,西 林用几天时间详细给彭敏讲述了他的 "管柱钻孔法"的技术理论,施r方法 以及优越性. 说到这里.有必要占用篇幅简单 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 "气压沉箱法"是一个使用了一百 多年的老办法,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论, 同时具备成熟的经验,设备与操作规 程.当年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就是用此 方法奠基,国外许多着名的桥梁修建 无一不用此法.它能用T人直接在沉 箱的丁作室内挖掘箱内及脚下的土壤 使沉箱下沉,它能在人眼睛直接看得 到情况下处理基底.百多年来,在供气 设备上逐步改善,直到现在使用鼓风 机供气,并伴有一系列空气过滤设施. 这些都是在无数次失败后用人的生命 换取的经验.出土时,开始是使用人 力,以后改为机械化,使用高压水冲. 用空气吸泥机(或离心吸泥机)吸抽 要求沉箱工作室中必须有人值守.以 便掌握机械,清理故障.而凿平基底岩 盘等丁作则必须由人去操作.施1的 危险性很大,需要熟练的技术和有经 验的沉箱工人 放气下沉是指在沉箱T作中,出 土到一定程度时,土壤的磨阻力已经 很小,沉箱重量全凭箱内空气浮力支 撑的时候,把气放掉,使得沉箱下沉到 土壤磨阻力和箱体重量均衡时停止 然后,T人继续土,吸泥,如此反复 直到沉箱抵达施工深度 T人在深水中作业,承受气压和水 压变化,在长江这样近4O米深的江底. 将近4个大气压的空气里,一位丁人每 天只能丁作33分钟,而且极易出现氮 麻醉现象.]一人在高压空气中工作,身 7 世缎精2010年第9期 特稿 ETeGao] 体内部压力不断变换,容易使血液中的 高压空气变为气泡,阻滞m液循环,会 发生血液中毒现象."沉箱病"在当时 医学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管柱钻孔法",这是由前苏联专 家提出创议,由中苏两国桥梁工程技 术人员共同研究,补充,完善的先进的 桥墩基础施__[方法.实践证明:它可以 完全替代"气压沉箱法" 这种方法是用钢筋混凝土管柱, 通过钢围笼在江中定位.借助震动打 桩机及高压射水的力量,使之逐步下 沉通过沙层直至岩盘.然后存同笼周 围插打钢板桩形成围堰,用大型冲击 式钻机在管柱内钻孑L至规定深度,将 岩孔内泥沙清除干净后,安置钢筋骨 架,在管柱内灌注水下混凝土直至填 的成果,在当时没有干之前谁也不敢 打保票啊! 彭敏听西林介绍之后,敏锐地意 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发动群众来 讨论.随即组织了有双方:程技术人 员参加的会议,此会开的十分严肃,也 很热闹.中方人员提出许多问题和疑 点,但是抱有极大的兴趣.与西林同来 的几位前苏联桥梁专家却提出相反的 意见,理由是:施丁方案已经苏联国家 鉴定委员会通过,没有必要大改动:其 次,这种新方法谁也没干过,试验来不 及.这位专家还讲了一个笑话,说:"一 个人用右手摸自己的右耳朵.只要一 抬手就摸到了;但是现在,你们却要把 手绕到脖子后面再去摸.还能摸到 吗?"只见西林站起来严肃地说:"同志 满.再吸出嗣堰内泥沙及钻砟,使用水 下混凝土进行封底.以后.抽干同堰中 的水,绑扎钢筋建筑好基础承台后,向 上开始垒建桥墩.由于此施工方法都 是在水面上进行,它改善了T人的劳 动条件.有效地保障了工人的健康 为了把复杂的理论讲的通俗一 点,我要说的是:前一种方法的下沉速 度是用每昼夜几公寸计算,而后一种 方法(以后又改进为大直径管柱钻孔) 的下沉速度则是用每分钟若干公寸计 算的.仅凭这一点,就能明显看出两种 方法的区别了. 以上罗列的情况是后期实践出来 8 们,我们讨论的是桥梁基础的施一r方 法,不是摸耳朵!" 一 场争论过去,暂时风平浪静.彭 敏心中仍然静不下来.散会后他跑去 征求汪菊潜和梅赐春的意见.他们告 诉彭敏:"钱塘江大桥桥墩基础是用的 沉箱法施T的,可那是包给外商干的, 我们的人一律不准下去.""老彭啊,沉 箱法危险性是挺大,但是也没有什么 更好的方法.还是学习摸索一下新办 法?巴." 父亲在1968年撰写的回忆录中 说:"大桥的基础T程是采用最新的 '管柱钻孔法'进行施_丁:的.这个方法 是由苏联年轻的桥梁专家创意的.经 过我国政务院批准的,经过我国工人, 桥梁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共同试验,共 同完成的." "只有成,没有败;只许成,不 许败!" 彭敏局长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带 上有关资料十万火急赶到北京,直接 向父亲汇报.当时父亲没有给以答复, 只是交待秘书安排彭敏休息.次日下 午,父亲在自己的办公室召见彭敏同 志,明确表示支持西林的建议.彭敏回 忆说:"滕部长认为,西林不是一个轻 率的人.有关他自己国家的声誉.没有 十分把握是不会提出来的..此事我已 经向总理报告过了."时任铁道部副部 长的吕正操同志也记得此事.他回忆 说:"周总理仔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 见,还提出一定要经过试验才能施工 的要求" 1955年上半年.国务院批准对新 方案"继续进行试验.并将新旧方案进 行比较,也既是党中央提倡的'依靠群 众,一切通过试验'的方法" 大桥局立即组织人员在岸上和江 心进行了多种试验.提出有些建筑桥 墩基础的大型机械设备也要重新设计 制造,包括钻头都需要有新的图纸和 样式,还有钻机,震动打桩机都需制造 和改进.工人同志们从汉水桥工地胜 利完工后.嗷嗷叫的开赴长江大桥工 地,开始热情很高,但是看到缺少设 备,困难重重,干不出成绩又十分着 急.广大干部职工面对滚滚江水,不免 产生一些急躁和畏难情绪.在试验进 入最困难的时候,大桥局党委曾向铁 道部党组写了一份报告,其中有一句 写到:试验工作是成败的关键.而几天 后收到铁道部党组的批复却是:只有 成,没有败;只许成,不许败!这几句批 示给了大桥局党委一班人极大的震 动,他们明白:前面只有一条路,那就 是创造性地实现新方法.一系列的试 验工作在党委坚强领导下,中苏双方 技术人员团结一致,以"只许成,不许 败"的干劲.坚韧地克服一切困难,终 于达到预期效果.工人们又开始嗷嗷 叫的投入到施中去.彭敏同志事后 世纪乎于2010年第9期 回忆说:"一看批语的毛笔字,就知道 是滕部长写的."前苏联专家西林当时 知道后感慨万分的说:"做这样的事, 神经需要坚强些." "没有那么多假如!" 风波到此并没有停息的意思.国 内发生的事情还是传到了国外,前苏 联政府也知道了.为了调查事情的原 因,1955年底,前苏联政府派出以运输 ]二程部部长哥热夫尼柯夫为首的代表 团来华.主要是参观长江大桥的施工, 随团还来了桥梁专家葛洛葛洛夫,金 果连柯,沙格洛夫等一大批工程界权 威.西林知道后,内心也很紧张,强作 笑脸对老朋友彭敏说:"我就准备接受 审判吧." 得知前苏联代表团要来.父亲立 即报告总理.父亲回忆说:"总理指示: 热情接待好他们."父亲放下手里工 作,向几位副部长通报情况后.陪同前 苏联客人一行抵达武汉.途中,父亲让 彭敏给西林带话说:"方案是中国政府 批准采用的,你不要紧张" 长达十多天的"参观".实际上是 审查西林提出的方案.他们看文件,图 纸资料,到现场看施工,听取西林的 "答辩".这期间,彭敏感到事情很严 重,惴惴不安,找到父亲说:"假如结果 是不同意这个方案,把西林撤回国去 怎么办?"父亲坚定地说:"还按西林的 方案干!","假如…."父亲严厉批评 道:"没有那么多假如!". 一 场风波过去了.西林的方案经 过严峻甚至苛刻的审查.终于被承认. l2月,在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主持下 召开的会议上.对此方案作了明确 的结论.会议纪录还要经过两国铁道 部(运输工程部)部长签字后批准.纪 录文件里有句话抄录如下:在所建长 江大桥桥墩深基础方面所使用的新方 法.是先进的.它保证缩短工期和降低 造价.并且比沉箱法基础工程的劳动 条件简单,这种方法在修建桥梁和水 _T建筑物工程上也应广泛采用. 可以这样认定:一个世界桥梁工 程史上崭新的创造,出现在中国长江 大桥工程之中了! 西林特意找到彭敏说:"请您正式 向滕部长转达:感谢他对我的信任." 不久.父亲在北京铁道部亲切接见了 西林,告知中国和苏联政府已经批准 建桥技术文件.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大 干了.(西林回国后因此还荣获列宁奖 金,那是后话了.)彭敏同志深有感触 地说:"如果不是这样,那全部责任就 会落到滕部长身上,后果不可想象." 据当时铁道部工程局副总工程师陈志 特稿 ETeGao]I 坚同志回忆说:"对于新方案,滕部长 明察善断,敢于开世界深水桥基施工 之先河,并在中(我)国第一座长江大 桥上试验成功,其胆识令人敬佩." 随后,父亲利用到武汉检查工作 之际.又召集了大桥局干部大会,郑重 提出"建成.学会"的号召.他指出:大 桥建设好了,可以培养我国建桥的大 批人才.训练出更多的工人修桥队伍. 学习不仅是学技术,主要学习那种敢 于拼搏的创新精神和无私无畏的优良 品质. "我看天下老鸦一般黑!" 邓小平同志在1957年一篇讲话 中指出:"我们这几年搞得比较快,原 因之一就是有苏联的经验.有苏联的 帮助.当然不是说苏联在帮助我们的 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没有缺 点." 时任铁道部材料局局长的廖诗权 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修建武汉长江 大桥时,需要125米长的大跨度钢梁. 专家组的西林说苏联国内有生产的. 可以去订货.但是我们派人联系时,苏 方却提出要涨价,没有痛快卖给我们. 廖向父亲建议:是否向第三国(如英, 捷克等)订货,把风吹给苏联听.父亲 听后连说"有道理,有道理啊."随即找 来副部长武竞天同志,请他立即约苏 联使馆商务参赞见面.把此事告诉他 们,请苏方考虑.这一招果然奏效,没 出三天苏联方面主动上门告之.同意 按原价格供应. 由此可见,父亲办事干脆利落,不 拖泥带水,完全是军队的作风. 但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这样.陈志 坚同志回忆说:"在建设武汉长江大桥 工程开始时,我分工与苏联专家保持 联系.在一次全路领导干部大会上,滕 部长号召设计施工单位均应挖掘潜 力.降低成本与造价.当时在主会场的 一 位苏联专家通过翻译告诉说:"在精 打细算方面,专家们已经尽到最大努 力.可以说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父 亲听后严肃地回答:"我看天下老鸦一 般黑!"会场里人们都愣住了,全场安 静极了.父亲继续批评说:"所谓没有 潜力可挖是不存在的.就看你们的工 9 世纪行2010年第9期 特稿 [TeGao] 作是否认真,态度是否端正."散会后, 苏联专家和中方技术人员连夜开会. 经过认真查找,提出大桥桥基钢板桩 数量可以减少,这样一来可节约j三十 多万元.父亲知道后.立即让办公厅发 文通报表扬. "这个桥的质量至少保证一百 生" 武汉长江大桥T程全国关心,举 世瞩目.其中倾注了党和国家领导同 志的关怀与支持.同时也凝聚着父亲 一 片心血,体现出他在困难条件下敢 于支持革新创造的胆略与魄力.1956 年2月18日和3月6日.父亲先后向 刘少奇和毛泽东同志汇报了铁路I作 情况.毛泽东听了汇报后指出:一个丁 厂几千人.很不容易搞好,没有党的领 导.很容易成为一长独裁.他义诙谐地 比喻:各种星球都围绕太阳转,如果离 开了太阳,那就说不定这个星球和那 个星球就要撞上.毛泽东告诫党的高 级干部:真正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 责相联系,真正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我们有群众工作的传统,有群众路线, 这是我们的好处. 我们的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在 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几千年来的理想与 希望.我们伟大民族产生出的巨大生 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充分的 发挥. 父亲在回忆里写到:"我认为武汉 10 长江大桥又经济,义坚固,又美观,义 迅速,又安全.这个桥的质量至少保证 一 百年."他对武汉长江大桥T程非常 重视,多年跟随他的秘书卜占稳在日 记里写到:"每年至少要去武汉两次. 有时出差绕道也要去一下.他说.这座 大桥修好了,叮以培养我国建桥的大 批人才,训练出更多的T人修桥队伍, 总结H{建桥的经验.…人员调谁给谁, 他使用的最得力的干部也同意调.如 刘麟祥同志."这义是怎么回事呢? 刘叔叔一直跟在父亲身边.主要 是俄文翻译兼顾照相.他有一半血统 是俄罗斯的.长的也像外国人,人很聪 明,精通业务,俄语非常棒,文字翻译 也是一流的.开始是铁道部翻译处处 长,后来曾任铁道部科技局局长,基建 总局局长,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以前 他经常到家里来玩,也给我们照过相. 有一段时间,我们看不到刘叔叔了.一 打听才知道,武汉大桥施工进入攻坚 阶段.大桥局前苏联专家来了许多.翻 译不够用.父亲毅然决定把自己身边 工作多年的刘麟祥同志调给大桥局, 此事在铁路内部引起很大反响. 1953年12月.父亲带领苏联专家 去武汉视察正在施T的长江大桥前驱 丁程——汉水铁路桥工地.据陪同前 往的外事局翻译处处长刘麟祥同志回 忆:一到:I:地下车后.滕在前面走得很 快.护桥部队站岗的警卫战士伸手将 他拦住,让他示证件.他立即从上衣 口袋取出《铁路职工服务证》交给警卫 战士,战士查验后立正向他敬礼.滕当 即表扬这名战士认真负责.刘叔叔感 叹说:"当部长的一直穿路服.口袋里 装着证件的,实在不多见啊" 来看看我们的铁路工人施工中是 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吧.举两个事例 说明. 1956年10月,两岸架设桥梁的工 作开始了,两条钢铁巨龙向江心13日 接近,新的桥墩从水中一个个站立起 来,迎接着钢梁的到来.当汉阳的钢梁 向江心伸出第一孔时,有人报告:铆合 质量发现问题.这样大的钢梁,在工地 进行铆合是个复杂的技术工作,每孔 钢梁跨度为128米,最厚的部分达到 170厘米,而使用的铆钉直径是26厘 米,现场将铆钉烧热后,甩递到作业平 台,趁热用跳动风顶联合铆钉枪铆接. 要确保质量,就必须使铆钉与孔眼填 充密实,这样才能使铆钉永不松动.开 始时,铆合速度不慢,当一孔钢梁完成 十万颗铆钉的铆合_T作后,质检人员 用铲掉铆钉的办法发现钉孔填充密实 度不合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这会造成铆接松动现象. 当场叫停所有铆合:[作,专门集中技 术人员研究解决.前苏联专家从国内 休假返回,反映了在苏联也发生同样 问题,正在研究改进.我们从未遇到铆 合这么厚的钢梁,这样长,这般粗的铆 钉.在宋大振和其他铆工及技术人员, 苏联专家的共同钻研下,获得了一套 完整的铆合长铆钉和提高钉孔密实度 的经验.同时.将不合格的铆钉全部铲 下来,重新铆合,不仅铆钉全部填满钉 孑L,而且高出国标5%,终于解决了这 个难题.铆合丁作停工一个月之后,又 重新启动了.大桥质量得到保证. 另一个是水泥事件. 大桥工程所需的水泥分别由水路 和铁路运到现场,华新水泥厂负责供 应部分水泥.经由水路由船运至施工 现场.据彭敏同志回忆.1955年的一 天,我们接到华新水泥厂党委的来信, 信中说:最近生产的一批水泥经职工 检查,发现质量有些问题,当他们知道 这批水泥已有部分运到长江大桥工 地,工人们心急如焚.他们向工厂党委 反映,无论如何也要迅速通知大桥局, 憷鲍~2olo年第9期 不要用到:_I二程上,马上给予调换质量 合格的水泥. 看!这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中国 T人.充满了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 大桥局"同时也是一所在实际 工作中培养人才的桥梁大学." 1954年开二f:以来.职工们一共提 出合理化建议2693件,其中采纳了 1437件,共节约了七十二万元.1957 年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后.仅在上半 年就节约一百二十一万元.工程完T 后共节约投资置千三百几十二万元, 占全桥总投资的20%. 在管柱下沉试验过程中,大桥局 工程师肖传采取调节管柱外同四根 射水管水量的办法.解决了管柱下沉 方向不易控制的问题.由开始七天下 一 根管柱提高到一天下四根. 父亲的秘书卜占稳同志在日记里 回忆到:"震动打桩机原来是前苏联专 家发明的,拿到中国大桥局来做试验. 武汉大桥局经租站对这个机器进行改 进,增加了换挡(功能),当下管柱时遇 到土质坚硬时可以换挡.开始是二百 吨的力量,换二挡是二百五十吨.换i 挡就是三百二十吨的力量.…他们(指 苏联专家)见到后,感觉很不错,将图 纸复制一份带走了." 1957年4月,前苏联国家元首伏 罗希洛夫主席来华访问时.也十分关 注武汉长江大桥的施工情况.他指示 驻华大使尤金打电报告诉苏共中央. 称:"武汉长江大桥即将建成,你们还 在那里争论不休.望速派技术人员来 华学习." 大桥局在施]:中涌现出众多先进 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多人荣获全国,全 路先进工作者,培养和提拔了一百五 十j三名技术人员,九十名:明星师,使得 三干七百=二十四名优秀T人掌握了先 进技术.执行落实铁道部"建成,学会" 的指示要求,达到父亲当年所希望的: "大桥局不仅是一个领导长江大桥丁 程施工的组织,同时也是一所在实际 工作中培养人才的桥梁大学." 事实也正是如此的结果.请允许 我在此赘述一段摘自《武竞天传》的文 字:"筹备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时,中苏 矛盾逐渐激化.有关领导就提出是否 可以完全由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承 担,不再聘请苏联专家了.武竞天向大 桥局传达了上级领导的意见,组织大 家认真讨论研究,一致认为:我国有一 支经过武汉长江大桥锻炼的T程技术 队伍,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我们一定 能够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经过多年的发展.昔日的大桥局 已成为中国唯一一家集桥梁科学研 究,勘测设计,工程施T,机械制造四 位一体的大型丁程公司.有员T两万 一 千余名.拥有资产总额近六十亿元, 具备了在各种江河湖海及恶劣地质环 境条件下修建各种类型桥梁的能力. 现已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七百余座大 桥,取得傲人的成绩.当之无愧是中国 的"桥王".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在我 国桥梁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全国人民和全路职T大力支援 下,经过大桥建设者们两年零两个月 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武汉长江大桥于 l957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大桥凝聚着 设计者匠心独运的睿智,体现了建设 者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 大江之中,米字型桁架与菱格带副竖 杆,使得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景 象,高度达i十五米的桥头堡耸立在 两岸,给大桥平添了一种雄伟气势.她 不仅是万里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 直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 一 座历史的丰碑,承载着太多的辉煌! 经过国家有关部门i次严格验 收,l0月15日,在大桥两岸五万人举 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 笔者当年只有六岁,有幸跟随父 亲一同去武汉,亲身经历了通车典礼 的全过程.那时候,我的感觉是:父亲 带领贵宾们到处参观,为他们当起了 "讲解员",他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呢? 十时整,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中 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陆定一,国家 建委副主任王世泰,铁道部长滕代远, 交通部长曾山,电力部部长刘澜波.城 市建设部部长万里,食品T业部部长 李烛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 副主任廖承志,前苏联运输工程部部 FTeCao] 特稿 长哥热夫尼柯夫,前苏联经济总顾问 阿尔希波夫及湖北省,武汉市的众多 中外贵宾登上主席台,参加典礼. 在李富春,王世泰讲话后,父亲也 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武汉长江大桥 的通车.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 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桥将京汉铁路 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将武汉三镇联 成了一体.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在我 国桥梁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它标志 着我国桥梁工程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 大的提高." 前苏联大桥工程专家组组长西林 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从 今天起.水深流急的长江不再是中国 南北地区的'天堑'了.…在建桥过程 中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他们全面掌握了复杂的桥梁建筑技 术,在今后他们能够完成一切技术复 杂的建筑工程" 彭敏局长在发言时感叹的说:"苏 联专家精湛的技术,高度的政治修养, 谦逊的态度和良好的T作方法.都是 我们学习的榜样." 十一时二十分,来宾讲话完毕.李 富春同志为铁路桥剪彩后.北京开往 凭祥的第一列客车鸣着响亮的汽笛通 过大桥.随后.--N装扮鲜花的彩车开 进桥头.中央首长和中外来宾顺序登 上列车,列车在欢呼和锣鼓声中缓缓 通过大桥.从车窗向外望去.中小学生 挥动鲜花与彩旗跳舞.建桥工程人员 11 世纪行2010年第9期 特稿 [TeGao] 穿着统一服装欢呼,文艺表演团体呈 现精彩节目,那种隆重,欢庆,热烈,激 动人心的场面,如今回忆起来历历在 目,永生难忘. 十二时,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 公路桥上又剪了彩,公路桥通车开始 了.这时,成群的和平鸽,五彩缤纷的 气球一起飞向天空.在雄壮的乐声中. 一 支由三百多辆汽车组成的队伍.载 着观礼代表,棉花和粮食,浩浩荡荡开 上宽阔的公路桥面.汽车后面是由十 二条龙灯,十个狮子和十个彩莲船组 成的文艺队伍.当载着建设长江大桥 的九十名先进生产者的三辆汽车穿过 的时候,立在两旁的人们都向先进生 产者们投以崇敬和爱戴的眼光.许多 人离开队伍.将鲜花掷向他们.将五颜 六色的纸屑撒在他们身上.最后,参加 典礼的人群跟在汽车后面前进.他们 兴奋地举起鲜花和头巾,如同碧绿的 潮水一起一伏. 十八时,李富春代表周恩来总理 向参加大桥建设的前苏联专家组组长 西林授予感谢状.父亲代表中国铁道 部向格洛佐夫等九位前苏联专家(其 中j三位已回国)授予感谢状和纪念章. 十八时半,又举行了庆祝武汉长 江大桥通车招待宴会,父亲在宴会上 发表祝酒词,提议为大桥胜利落成和 通车;为感谢全国人民给予大桥:程 的大力支持;为感谢苏联政府及其派 来我国工作的专家们的热情帮助和中 苏两国人民永恒的友谊,干杯! "世界桥梁科学上的一面鲜艳 的红旗." 据秘书卜占稳同志的日记记载: 在通车典礼结束后,参加完所有的庆 祝活动.当人们还沉浸在欢乐与幸福 之中时.父亲带领一行人马,轻车简 从悄悄前往武昌车站,登上公务车出 发赴南昌铁路局.此行主要目的是检 查即将成立的南昌铁路局筹备工作 进展情况.办公用房及职工家属的住 房情况落实没有.接着义赴杭州,上 海,南京,济南视察铁路工作.卜占稳 同志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说:"一路上,首长都在关心 着大桥的通车情况.原决定先通客 车.10月20日再通货车.但是通车第 12 世蜒行2010年第9期 二天就遇上八级大风,江面上自浪滔 天,武汉市悬挂起了'风大浪急,轮渡 停航'的公告牌.…首长一路上几乎 没怎么休息,一直与有关部门保持联 系.货物列车积压太多,影响别的列 车通过.经过研究,临时决定货物列 车也要过桥,一时间,南来北往的火 车,汽车同时过桥,繁忙的运输任务 都压在新建的大桥上.滕部长亲自与 大桥局领导通话了解情况.得知一切 正常,没有任何问题,他对大桥的承 受能力非常满意." 时隔大桥通车一年之后.1958年 10月1日,父亲才欣然提笔为大桥局 题词:"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是我国 社会主建设的义一次光辉胜利.是世 界桥梁科学上的一面鲜艳的红旗." 这时候五十四岁的父亲,在我们 孩子的眼中,已明显感到憔悴与疲惫. 头发也白了,身体也不如以前.就在这 一 年的十月,在一个总结大跃进的工 作会议上突发高血压,报经部党组同 意并呈报党中央和国务院,获得周恩 来批准,暂时离开铁道部到外地治病. 铁道部党组书记和部长一职由副部长 吕正操同志代理. 毛泽东在1956年6月首次在武 汉畅游长江后(当时大桥正在建设 中),作的一首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浪 漫豪情的人民领袖,用短短的十一个 字,称颂了这座桥的雄伟与壮丽.今天 看来,历经沧桑的这座桥横跨的年华, 依然是美妙绝伦.没有一座桥,能像武 汉长江大桥这样如此厚重地记载了如 此多的光荣与梦想.在人民的眼中,在 我的记忆里,她永远美轮美奂1 2002年8,9月问,在大桥建成通 车四十五周年之际,武汉长江大桥第 一 次进行了大修,经过中国科学院专 家测评,大桥的设计,施工和养护都是 一 流的.其使用期限至少在一百年. 2003年6月11日,我和二哥,i哥冒 雨到大桥局向他们赠送部分历史老照 片,时任桥工处党委书记的萧柏林兴 奋地告诉我们:不久前刚给大桥做完 "体检",数据表明:还叮以使用五十 年,没有一点问题!我们听后是何等欣 慰啊 五十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大桥. 巍然屹立在大
本文档为【父亲滕代远参与领导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始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04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