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

举报
开通vip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自 评 报 告 分 项 二〇一二年十月 1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作用”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1领导作用 评估要素 1.1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数据库编号 1.1 、3.1 、7 一、科学制订事业规划,确保健康持续发展。我院《2011—2015年事业 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工作起步较早。2009年底党委行政做出决定,2010年 初提出总体框架,建立相关小组,分头开展工作。为了与地方发展规划相衔接, 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到扬州、泰州、镇江进行考察调研,并向中层干部及骨干教 师介...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自 评 报 告 分 项 二〇一二年十月 1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作用”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1领导作用 评估要素 1.1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数据库编号 1.1 、3.1 、7 一、科学制订事业规划,确保健康持续发展。我院《2011—2015年事业 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工作起步较早。2009年底党委行政做出决定,2010年 初提出总体框架,建立相关小组,分头开展工作。为了与地方发展规划相衔接, 专门组织工作人员到扬州、泰州、镇江进行考察调研,并向中层干部及骨干教 师介绍了各地发展情况。在制定规划过程中,我们传达学习国家“十二五”规 划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分析本校实际,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 性提任务、定措施。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规划文本。 2010年10月,总体规划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科 技工作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教育等6个分规划的草本已经形成,并在网 站上进行公示、征求意见。规划从理顺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深化各项改革、 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内涵水平、拓展服务渠道、完善办学条件六个方面提出了 “十二五”我院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了实现“规划”的三大保 障体系,即实施人才兴校战略,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稳定办学规模,开 源节流,增收节支,为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构建和谐奋进校园,为发展提供环 境保障。学院还制订了8个系部和26个专业发展规划。学院自2004年确定专 业建设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协调发展的思路以后,每隔1-2年根据市场需求和 区域发展需要,对已办专业进行一次适度微调。2007年以来先后新增专业7 主要做法 个,停办专业9个。调整中,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深入走访调研等形式,认真 与 听取、吸纳地方政府及相关产业、行业、企业意见,使专业设置及其结构更趋 工作成效 合理。 二、领导班子统揽大局,学院运行质态良好。“十一五”期间,我院各方 面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喜人成绩,概括起来主要是:办学理念更加明确,发 展步伐逐步加快,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文教育彰显特色, 依法治校取得成效。我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董事会领导 下,院行政每月与董事会成员沟通交流一次校情,每年定期召开两次董事会会 议审议决策和协商解决相关办学重大问题。 院党委及党支部机构健全,较好地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党政领导作用的 发挥主要体现在坚持了“五抓”:除抓规划制订,十年内两度制订学院发展五 年规划外,还重视抓学校定位,明确提出了“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 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立足名城扬州, 扩大辐射功能”的办学理念,并确定学院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抓经费投入,建校之初通过努力,视同公办院校获得政府划拨土地,减免 各项规费近1600万元。近几年每年度学费等收入在1亿元左右,政府又减免 我校有关建设费用466.3万元。学院除接受社会力量出资2816.7万元外,基 本依靠增收节支、滚动发展,到2011年底,固定资产扣除资产折旧,总额达 4.94亿元。学院收入主要用于办学与教学,每年直接用于教学的经费基本达到 同类公办院校的水平。 2 抓人文关怀,除正常关心师生教学、进修、助学、奖学、食宿、安全外,去年安排370.6万元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安排973.7万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安排432万元为有5588张床位的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贫困生学费的减免;2009-2011学年计发放奖、助学金2527.07万元,受益学生6252人次。学院还建立了学期首日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制度、寒暑假重大节假日用校车到车站免费接送学生制度、中层以上干部和党员骨干挂钩联系班级制度。 抓平安校园,从教育、组织、制度、设备及应急等方面采取措施,齐抓共管,2008年荣获了“省平安校园”光荣称号。为增强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我们还完善了学院的教职代会制度,发动教职工代表提议案。成立学院的教学专家委员会和专家组,强化专家治校的作用。 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2010、2012年,连续三次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学院又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三、院领导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事业的发展,我们制订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前,我院共有专兼职教师,折合成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人数407名,在校生6736人,生师比为16.56:1。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逐步提升。45岁以下青年教师182人,有研究生学历学位99人,占54.40%。专任教师中,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29.13%、52.36%、14.96%,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74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提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达到179人,占70.47%。从行业企业聘请的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逐年提高,并且专门制订了兼职教师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四、我院实施“一把手”工程,就业工作形势喜人。2011年9月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55%,对口率达74.38%;本学年9月1日初次就业率达99.64%,对口率达61.53%。2011-2012学年完成3959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2012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5.17%。深入开展创业教育,邀请毕业生创业典型来校讲座,激励大学生创业热情。2011年联合扬州市青年创业培训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培训,104名学生取得了全国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举办了2012届毕业生双向洽谈会,进场120家企业提供了5436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465人。 1、发展适应地方需要的专业及其特色专业要进一步加强。 存在问题 2、对招生改革的复杂情况估计不够充分,在一些工作环节上力度还不大, 原因分析 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够强烈。 3、建设和谐校园仍需要加大力度。 1、贯彻落实好学院2011至2015年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分规划、系部建设规划和各专业建设规划,面向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改进措施 2、分析生源状况,抓好招生改革,人人重视招生、全员参与招生。 3、坚持制度管校、人才兴校,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1.1.1 区域或行业发展规划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 导意见 2.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佐证材料 3.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 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 6. 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 扬州市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1.1.2 学校发展规划 1(学院2011—2015年规划汇编(含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6个分项规划) 2. 关于我院“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的说明 3. “扬泰镇”三市“十二五”发展思路调查报告 ——学院规划编制组赴扬州、泰州、镇江三市的调研材料 4. 学院7系1部“十二五”规划 1.1.3 专业结构 1. 近二年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 2. 学院专业(类)指导委员会章程 3. 学院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1.1.4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1. 学院近三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统计表 2. 学院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一览表(见7.2.3) 3. 反映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材料 4. 学院2008、2010、2012年获得“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先进集体”表 彰的文件 1.1.5 举办者对学院支持情况 1. 学院董事会章程 2. 学院(法人)章程 3. 学院董事会会议纪要第5期:审议通过校园总体规划、基建项目、资金 安排、财务审计、人事等工作 4. 学院董事会会议纪要第6期:审议通过学院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 事业发展及师资、专业、校园基本建设等规划、管理制度、机构设置 等工作 5. 学院董事会会议纪要第16期:审议通过学院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 告、收入分配调整实施方案等工作 6. 学院董事会会议纪要第17期:审议通过学院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 告、招生工作报告、突出学院办学特色提案等工作 1.1.6 专任教师/学生数情况 1. 学院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 2. 学院专任教师名单 3. 2009—2012学年学院在校生结构统计表 4. 2009—2012学年学院在校生花名册(见专家案头材料)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姚其立、赵军执笔) 4 评估指标 1领导作用 评估要素 1.2办学目标与定位 数据库编号 1.3 一是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定位准确,思路清晰。我院“十二五”规划 分析了2011年到2015年阶段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与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相结合,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和谐治校”的发展 战略,发扬敢为人先、团结拼搏、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主动适应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贯彻学院办学理念,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高 端技能型人才,努力把学院建成社会满意、学子青睐、教工自豪、专家首肯的 好学校,为进一步成为民办名校打下基础。关于学校定位,早在申报建校和办 学之初的有关文件里就明确了举办高职教育,后又明确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 人才。在实践中,又进一步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培养模式、办学层次、服 务面向等五个方面对科学定位系统地进行界定。学校定位明确体现在学院事业 发展规划、年度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等重要文件,体现在办学行为和教学活动 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 规范,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关于办学思路,2005年初提出了“十年跨三步、三上新台阶”的发展战略: 争取2005年至2007年办学规模达到和稳定在6000人左右,内涵建设力争“水 平评估,保良争优”;2008年至2010年,规模达到和稳定在达8000人左右, 主要做法 内涵建设力争“省内民校,名列前茅”;2011年至2014年,力争规模达到并稳 与 定在1万人左右(含成教),内涵建设力争全国“百校示范,榜上有名”。近年 工作成效 来由于生源下降,发展规模有所调整,但办学思路明确,不仅使师生员工明确 了努力方向,而且给大家以精神上的鼓舞。 为了使正确的办学思想、科学定位和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高职教育 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就业观深入人心,学院开展了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的宣传学习,并定期编印《学习参考》,出版内部刊物《高职教育与研究》,坚 持专兼结合开展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学院逐步深化内涵建设。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收入分配调整 方案,使教职工待遇明显提升;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 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了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坚持按岗位职业要求设置 课程,按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课程、编写教材,按“教学做”一体化要求推进教 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有序实施;实践教学比重提升,管理规范,学生专 业技能逐步提高;专业建设思路明确,特色显现,带动了相关专业群建设;坚 持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 实践教学等工作。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合并部门,如将原办公室与组 织、宣传、纪委等机构整合(保留相关牌子)成立了学院办公室,教务处、继 续教育、技能鉴定所合署办公等。 二是办学条件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我院在江苏民办院校中发展步子 较快,有利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优势。国家颁发了“民办教育促进 法”,各级政府对民办院校有扶持政策,我院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5 我院在筹建时经省政府批准办学规模为10000人,得到省市政府减免相关规费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并同意划拨土地1040亩。在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关心支持下,累计建设各类建筑面积达到22.5万平方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达6736人,折合教师407人,生师比为16.56:1。生均占地面积为95.48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20.52平方米,生均实践场所占有面积为9.56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为10.90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7817.71元,生均图书67册。各项基本办学条件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二是区位优势。扬州处于长三角经济带,地处江苏中部的宁镇扬都市圈,我校又位于扬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交通便捷、产业兴旺,对考生吸引力大,就业也有很大空间。三是资源优势。长期得到扬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支持帮助,新近又与扬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总商会及各分会、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等开展深度合作,可共享的社会资源丰富,极大地促进了我院教学改革、师生实践、社会服务、学生创业就业等方面工作,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三是在不断完善校园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专门制订了2011至2015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学院连续8年每年开展一项主题教育活动,已先后开展了“英雄活在我心中”、“在创新中成长”、“高举旗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2012年的教育活动以“创新江海文化、构建文化江海”为主题。学院每年还开展科技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师生们还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公益福利等活动,形成了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办学特色。2005年以来在校园基本建设中,学院又注意处处融入文化元素,先后创建了格言长廊、八怪画廊、百年科技墙、专业历史知识展、“谐园”假山、古城八景扇面墙等,植有桃、李、枫、梅、桂、竹、石榴、海棠等花苑,常年常绿、四季绽放,披露精彩江海华章;凌霄、紫藤、月季、忍冬、葫芦等藤蔓长廊,牵出串串学海情思;多处人工湖水面共3万平米,环湖环岛建有桥、廊、亭、台等景观,展示文化底蕴;太湖石、黄山石、灵璧石、花岗石等石景,诉说人文情怀;数组艺术雕塑,显露校园创新的时代气息,构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和人文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思想境界,为构建江海特色校园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存在问题 内涵建设还需继续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特色建设力度还须 原因分析 进一步加大。 在定位高职的基础上,强化内涵建设,做到“改革发展、错位发展、特色 改进措施 发展、开放发展”,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打造专业特色、精品课程,在改革中提升竞争能力。 1.2.1 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1. 关于江海学院科学定位的若干意见 2(有关学院办学定位的党政办公会纪要 3. 学院领导有关学院办学定位的文章、讲话稿 佐证材料 4(江海学院办学特色专题报告 5(反映学院办学特色的材料 1.2.2 学校改革、发展目标 1. 学院2011—2015年规划汇编(含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6个分项规划) (见1.1.2—1) 6 2. 关于办学理念、校训及发展目标提出的依据说明 3. 近二年学院党政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 1.2.3 办学体制改革创新 1. 学院关于高职教育理念学习、讨论、研究的材料 2. 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材料 1.2.4 基本办学条件 1. 基本办学条件一览表 2. 国有土地使用证 3. 房屋产权证 4. 其他有关基本办学条件的支撑材料 1.2.5 校园文化建设 1. 学院2011至2015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规划 2. 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文件 3. 学院和谐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文件 4. 学院2010-2011年度和谐校园创建工作自评报告 5. 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活动材料(见6.2.3)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姚其立、赵军执笔) 7 评估指标 1领导作用 评估要素 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数据库编号 5.1 、5.2 、2.2 、6.1 、7.5 、8.8 一、确定教学中心地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院科学、稳定、持续发展,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院在2005年就提出,把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的比例必须持续稳定并有所提高。近2年投入日常教学经费4264.386万元,教学改革及研究经费193.025万元,师资建设经费91.143万元,仪器设备299.54万元,图书经费307.73万元。 年度 2010年 2011年 日常教学经费(万元) 2690.34 1574.05 在硬件建设达到教育部《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后,重点强化内涵建设,把人才培养工作列为工作重中之重。特别是近两年,以迎接新一轮评估为契机,切实做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制定了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工作任务表,明确了具体工作事项、执行主体和责任人,进一步实施目标管理。指导修订学院《制度汇编》,明确高职办学定位,强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二、学习先进,查找差距,创新完善育才方式。在2007年首轮评估后,学院就由院领导带队组织教学一线负责人到广东、浙江、东北考察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学习了很多宝贵经验。邀请省内兄弟院校来校交流指导,拓展了视野,吸收了更多高职教育理念。学院在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成立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实行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学院组织人员对扬州、泰州、镇江三地进行走访调研,对三地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主要做法 析,还专门组织报告会向教学一线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进行介绍与 传达,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注意结合地方和区域企业行业对人才的实工作成效 际需求。 按照“合作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思路,积极开展多元校企合作。近年来,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方面,采取了“攀高亲、多层面、深层次、集团化”的做法。与扬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总商会、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开展合作,已挂牌成为扬州开发区的人才培养基地、扬州商总会人力资源与科技基地、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第二校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等举办工学或校企合作班。2011年我院与三一重工集团江苏分公司合作组建了“混凝土设备定向班”。吸引国内、区域内知名企业到校内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与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引进扬州森科公司建立江海森科实验实训室,引进台资罗马假日婚纱摄影公司共建的摄影实训实习基地,与东芝、松下、海信等国内外特大企业在江苏的公司进行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也不断取得新成效,如土木工程系与扬州建兴监理公司合编了“建筑施工技术”教材,与扬建公司合编了“砌筑工实训教材”、“钢筋工实训教材”;应用艺术系与罗马假日公司合编了“婚纱摄影”实训教材;会计专业与扬州商业会计学会合编了“会计岗位技能务实”教材等。我院自编或与企业合编并出版的教材已有80多部。积极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工学结合、合作育人”和“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考核办法、实践教学、 8 教育教学运行管理机制、质量评估体系和学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加强教师培训和实践能力提高。学院推荐本科、学士层次的青年教师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士学位。对专业教师没有生产一线经历的,要求近两年累计安排不少于6个月左右的顶岗实践,并注意从企业和其他高职校吸收技术人员或优秀双师型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推进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目前有专业带头人25人,以系(专业群)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7个。 三、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全方位育人成才。每年在师生员工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2011年开展了“高举旗帜跟党走”活动,以主题教育活动带动学风、教风建设,形成优良校风。以人为本,关心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深入系部教学一线和后勤服务部门,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参与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走访学生寝室和校外实习点,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具体情况,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干部党员联系班级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机制。继续加大扶贫助学力度,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贫困生的学费减免;增加奖、助学金总额度,2009-2011年计发放2527.07万元,受益学生6252人。近两年,还安排229.46万元进行了污水处理,973.7万元实施了电网改造,432万元为有5588张床位的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 在生源趋紧的情况下,新生来源开始多元化,注册招生的对象分数普遍下存在问题 降、整体素质不高,对生源多元化情况下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管理等问题尚需加原因分析 强探索。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要进一步探索。 充分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改进措施 每年对新入学生源进行调查分析,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一步探索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 1.3.1 经费收入与支出结构 1. 学院关于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若干规定 2. 学院收费标准的批文及各专业收费标准 3. 学院财务管理制度(试行) 4. 近二年学院经费收入、支出决算表 5. 近二年学院经费向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投入的统计表 6. 近二年学院财务预算表 7. 近二年学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一览表 1.3.2 领导重视教学及学生情况 佐证材料 1. 近二年院长办公会研究教学和学生工作的会议记录(摘要复印件) 2. 近二年院领导参加教学、学生工作会议的记录 3. 院领导走访系部、处室、学生寝室、实习点,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材 料 4. 关于中层以上干部及党员联系班级的实施意见(试行) 5. 院领导及中层干部听课记录 6. 学院教学委员会文件 7. 学院专家委员会文件 8. 学院收入分配调整实施方案 9 1.3.3 教师培训进修 1. 学院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 2. 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校内认定办法 3. 近三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情况统计表 4. 近三年教师参加参加进修、实践培训情况统计表 5. 2008—2012年教师获省、市、院各类表彰汇总表 1.3.4 校企合作 1. 近三年各系校企合作一览表 2. 校企合作协议书 3. 其他校企合作材料 4. 院系领导到合作企业调研材料 1.3.5 奖学金 1. 学院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及学院奖学金评定办法 2. 学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3. 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4. 近二年学生奖、助学金发放明细表 5. 近二年奖、助学金工作总结 6. 近二年学院有关奖助学、扶持贫困生的会议纪要 7. 近二年学生勤工助学的有关材料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姚其立、赵军执笔) 10 评估指标 1领导作用 评估要素 1.4校园稳定 数据库编号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立足以人为本, 着力综合治理,未发生违规办学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政治事件和意外事件等。 2009年学院通过省内高校首批 “江苏省平安校园”检查并被命名为“江苏省 平安校园”,还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宿舍先进学校”,扬州市“保卫工作 先进集体”,并于2009年、2011年度两次荣立扬州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 我院“平安校园”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 加强组织领导,思想高度重视。 学院领导在校园平安建设工作中明确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学 院工作的第一要务,是学院稳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将“平安校园”建设工 作纳入学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学院主管领导牵头亲自抓工作落实。取得“江苏 省平安校园”称号后,我们的工作并未停滞,以此为新起点,对照标准制定并 落实了“平安校园”管理的长效机制。 2、 加强队伍建设,组织机构健全。 学院建立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安保部与学生处合署,作为学院安全稳定工作的职能部门并将校园安全稳定工 作的开展与管理作为基本任务,做到处处讲安全、时时抓安全。学院各系部都 明确一位副主任或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安全稳定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将安 主要做法 全稳定列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常抓不懈。学院还专门设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与 —“江海心桥”,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访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学生心 工作成效 理疏导,使各种安全隐患早发现、早介入,及时得以消除。学院充分发挥学生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建立学生护校队、学生自律委员 会,让其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及其管理。 3、加强责任落实,制度建设完善。 学院通过明确各层级安全稳定责任人,每年签定安全稳定责任书,实行校 园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和责任查究制度,将压力、责任层层递传到人。 学院制订并完善了内部保卫工作各项制度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合 订成册,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信息传递顺畅。学院通过例会制度定期通报情况讲安全、讲稳定,对检查 中发现的影响安全稳定的隐患情况不过夜,当时发现当时通报、要求整改,做 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4、加强检查管控,安全措施到位。 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自查、排查相结合;人防、技防相结合; 学习、创新相结合。各部门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安全与稳定定期自查,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安保部门平时、节假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与稳定 检查查漏补缺;通过人员巡查、驻防等手段加上校园各处的摄像头、红外周界 报警等技术手段构建一张校园安全防控大网。根据当前大学生笔记本电脑、高 档手机等电子产品拥有量越来越多的现状,我们结合学院学生公寓的特点,实 11 行笔记本电脑登记制度和出入证制度,并提供贵重物品密码保险箱服务,这样大大提高了我院学生笔记本电脑等重要财物的安全,我院使用密码保险箱以来再未发生过笔记本电脑失窃事件。 5、 协调社会资源,强化综合治理。 学院在抓好校园内部综合治理的同时,还与地方政府的教育、公安、综治、城管等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与驻地公安机关的国保、经文保、派出所、交警队、消防队等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协作对校园周边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目前,校园秩序良好,周边环境安宁,为学院改革发展创造了优良的安全环境。 存在问题 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以及安全稳定工作的全员教育、全员参与还要进一步 原因分析 加强宣传与落实。 继续签订年度安全责任书,切实加强安全稳定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改进措施 升安全保卫工作水平。 1.4校园稳定 1. 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的文件 2. 学院创建平安校园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3. 获江苏省平安校园荣誉奖的文件 佐证材料 4. 学院安全工作制度和相关材料 5. 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 2010—2012年学院校园安全维稳工作总结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任宏执笔) 12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2师资队伍 评估要素 2.1专任教师 数据库编号 6.1 一、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规划的制定 学院成立后,一直注重通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引领师资队伍建设。2005年学院制定了长远的《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事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制定了《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建设规划》。2006年学院提出了“十年跨三步、三上新台阶”的建设与发展目标,制定了《2006-2010年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了《2006-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09年,根据教育部和学院申本要求,学院制定了《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09.9—2012.9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试行)》。2010年,学院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学院2011年至2015年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师资队伍建设分规划。每次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都提出了规划期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 2、注重政策措施,推动规划落实 学院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逐年制定完善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已形成27个针对教师队伍或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的人事规定和政策措施文件。这些文件包括《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暂行办法》、《双师素质教师校内认定办法》、《关于加强兼职(课)教师管理的规定》、《客座教授聘任办法》、《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办法》、《教职工表彰奖励管理规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 主要做法 学院每年召开师资队伍建设分析会,分析学院专任师资存在的问题。通过与 招聘引进、培养、职评和退职、辞职,落实并提高国家对高职院校生师比的要工作成效 求,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职务和职务资格的等级,以推动规划的落实。 学院重视利用当地公办院校师资充裕的有利条件,根据自身发展和课程建设需要,从公办院校退休骨干教师中引进高级职称教师作为我院专任教师,提高学院专任教师的整体水平,及时弥补民办院校建设过程中师资不足的缺憾。 3、专任教师队伍现状 学院现有在校生6736人,各类教师总数396人,折合人数为407人,师生比1:16.56。各类教师中,有专任教师254人,占各类教师折合数的62.4%,覆盖于七系一部25个专业,已形成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重要组成部分,兼课教师为补充的教师结构。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8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99人,占专任青年教师总数的54.4%,较2011年上升了4.4%。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拓宽教师发展渠道 学院25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74人,占专任教师的29.13%。具有中级职称者133人,占专任教师的52.36%。学历结构博士研究生8人,占专任教师3.15%,硕士研究生65人,占专任教师25.59%,大学本科178人,占专任教师70.08%。学位结构:博士8人、硕士110人、学士111人,分别占 13 专任教师数的3.15%、43.31%、43.70%。多数指标与去年相比有所提高,少部分与去年相比大体持平。 首轮评估以来,学院改善专任教师结构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引进优秀人才,提升队伍层次。学院高度重视高学历、学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及具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师技术职务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引进,提升了教师的层次和能力水平。 二是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提升他们的水平能力。推荐本科、学士层次的教师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士学位72人,学院负担其学费三分之二。 三是开展制定教师个人生涯规划活动。青年教师制定个人成才规划,中年教师制定个人发展争先规划,年老教师制定个人知识更新和传、帮、带规划,促进教师结构的优化和学识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学院254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的教师179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0.47%,较2011年上升21.81个百分点。 学院采取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教师自觉转型。学院经常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启发教师认识培养高端技能型的学生,首先自己要掌握技能,成为双师素质教师,增强自身转型的自觉性。 2、明确具体要求,促进教师加快转型。2011年学院规定今后聘任专业教师,相同条件下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优先聘用,现有专业教师凡是没有生产一线经历的,各系必须在近二年内安排他们到企业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实行学院认定制度,保证教师实在转型。学院2010年专门制定印发《双师素质教师校内认定办法》,2011年4月又修订了校内认定办法。校内实行了双师素质教师申报和审查认定制度,保证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的可靠性和实在性。 四、加强专业带头人及教学团队建设 建校初期,由于师资薄弱,学院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薄弱。首轮评估后,随着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学院进入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时期,注重了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目前全院七系一部25个专业,专业带头人25人,以系(专业群)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7个。普遍开展了争创优秀教学团队活动,院级已立项1个。学院有院级特色专业8个,院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点1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1个。 1、双师素质比例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层次相对还不高。 存在问题 2、少数专业招生情况变化较大,生师比较高,学院负担较重。 原因分析 3、有的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职称不多。 4、年轻教师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成果不多。 1、进一步加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引导专任教师提高职业实践能力,提高层次。 改进措施 2、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做大做强特色专业。 3、进一步加强薄弱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专业的平衡发展,重点发展。 14 4、进一步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大科研的奖励力度,调动教师科研的 积极性。 2.1.1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1.2005年制定的《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建设规划》(扬江院[2005]54号) 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06—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扬江院 [2006]153号) 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09.9—2012.9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试行)》(扬 江院[2009]35号) 4.《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至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分规划》(扬江院 [2010]86号) 5.《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暂行办法》(扬江院 [2009]57号) 6.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08—2011年新进教师情况一览表 7.《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培训进修管理办法》(扬江院[2009]81号) 8.《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校内认定办法》(扬江院[2011]26号) 9.《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兼职(课)教师管理的规定》(扬江院[2010]72 号) 10.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以来在职教师攻读研究生情况登记表 11.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以来教师培训、进修情况统计表 1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聘任办法》(扬江院[2011]66号) 1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职工表彰奖励管理规定》(扬江院[2010]35 号) 佐证材料 2.1.2 专任教师结构 1.全院专任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2.全院专任教师职称、年龄、学历、学位结构统计表 3.全院专任教师学历、学位、职称证书复印件 4.学院生师比 5.2009—2012学年全日制学生人数统计表 2.1.3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1.全院双师素质教师情况一览表 2.2012年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3.双师素质教师的支撑材料 2.1.4 专业带头人及教学团队 1.学院专业带头人基本情况一览表 2.学院教学团队人员情况表 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专业带头人建设的意见》(扬江院[2011]23号) 4.《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扬江院[2011]65号) 5.《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教研室工作的规定(试行)》(扬江院[2010]26号) 6.反映学院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的相关材料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孔令桐执笔) 15 评估指标 2师资队伍 评估要素 2.2兼职教师 数据库编号 6.2 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担任我院兼职教师,是我院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普遍要求。目前,学院各类兼职教师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学院教育教学中除专任教师以外的一支重要教师队伍。他们弥补了专任教师实践教学的不足,在理实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彰显才能,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一、兼职教师数 学院现有校外兼职教师118人,按160课时/年人计算, 折算人数为138.4人,占折算后的全院教师总数的34%。他们分布于全院七个系的各个专业,主要从事“理实课”(B类课程)和“实践指导课”(C类课程)的教学。 二、兼职教师的学历、职称 主要做法 学院校外兼职教师118人中,除少数人专科学历以外,大部分都有大学学与 历,其中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33人。所有兼职教师都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工作成效 或具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背景,是行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三、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比例 全院专业课总课时71269.6课时,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课时数为21586.8课时,占专业课时数的30.29%,比上年增加20.57个百分点。兼职教师主要承担B、C类课程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毕业实践指导。 四、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学院于2005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外聘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于2006年制定了《关于外聘教师资格的校内认定办法》,2010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兼职(课)教师的管理,学院又重新研究制定了《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兼职(课)教师管理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兼职(课)教师的条件与职责、聘用程序、聘用要求、考核评价、酬金奖励等10条意见。 1、个别专业兼职教师数量不足,担任的课时数尚未达到要求。 存在问题 2、兼职教师由于性质上属于兼职,课时安排与本职工作的统筹衔接有时 原因分析 存在一定难度。 3、有的兼职教师专业技术上能力较强,但授课时表达能力不强。 1、兼职教师薄弱的专业要加强兼职教师的配备,争取尽快达标。 2、兼职教师聘用较好的系部要扩大兼职教师的聘用数,建立兼职教师库,改进措施 科学安排课时,协调解决好兼职教师的“本职”与“兼职”的时间冲突。 3、帮助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表达能力,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2.2.1 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比例 1.兼职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2.兼职教师合同、聘书等资料(复印件) 佐证材料 3.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课时比例 4.学院专业课课时总数统计表 16 5.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课时统计表 2.2.2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1.《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外聘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扬江人[2005]9 号) 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外聘教师资格的校内认定办法》(扬江院 [2006]134号) 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兼职(课)教师管理的规定》(扬江院 [2010]72号)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孔令桐执笔) 17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3课程建设 评估要素 3.1课程内容 数据库编号 7.2、7.5 我校在2007年第一轮评估获良好成绩后,再接再厉,将2008年定为评估 整改年,2009年定为教学改革年,抓课程体系改革,抓精品课程建设,促教学 质量的全面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认识,按岗位职业要求设置课程,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的课程体系。 2006年,在教高[2006]16号文件颁布以后,我校立即组织全体教职工学 习,敞开思想,深入讨论,结合学院具体情况逐条研究如何落实16号文件精 神。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课程、专业、师资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抓 好这三项建设,才能有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7年初,学校组织全体系主任分赴深圳和浙江考察国家级示范高职院 校,学习兄弟院校加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经验。2008年,学校邀请全国著 名课改专家赵志群教授来校举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改革》学习班, 为全院教研室主任以上骨干教师讲了三天有关课程改革的内容。 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学院要求各专业走访行业、调研企业、分析行业的 职业岗位群设置,研究各职业岗位的知识需要、能力要求,并拓展研究学生在 职业岗位上的预期发展前景,然后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优化课程设置。会计电算 化专业,打破传统的会计学科课程体系: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 主要做法 理会计—审计—电算化会计,重新按会计职业岗位设置了基础会计、出纳岗实 与 务、成本费用核算岗实务、固定资产核算岗实务、筹资投资与捐赠核算岗实务、 工作成效 购货与付款岗实务、销售与收款岗实务、总账与报表岗实务和财务预算岗实务 等课程。将基本知识、能力训练融合在岗位课程之中,使学生学得明白、学能 致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按建筑施工的项目实施组织项目 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明确工作任务,懂得相应的知识内容,掌握必要的操作技 能,学得会、用得上。 二、校企合作,对照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课程,编写相应教材。 在明确以职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以后,学院明确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培 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删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内容,保 留与职业能力及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有关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围绕专业核心 技能,对照对应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训练项目,做到工学结合、课证合 一。我们要求各专业将专业课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的考证相结合, 有的还与参加技能大赛相结合,形成课、证、赛相联系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开发课程取得一定成效,土木工程系与扬州市建兴监理公司合作编写了建筑施 工技术教材,整本教材以施工项目为引领,完全按理实一体进行安排;他们与 扬建公司合作编写了砌筑工实训教材,与邗建集团合作编写了模板架子工实训 教材,与扬建公司合作编写钢筋工实训教材。应用艺术系与罗马假日婚纱摄影 公司编写了婚纱摄影实训教材。会计专业与扬州市总商会和商业会计学会合作 编写了会计岗位技能实务教材。韩语专业与扬州市外办合作编写了韩国语实用 18 会话教材等等。 三、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我校是一所历史不长的民办高职院校,早在制定“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时候,就提出要建设精品课程,2006年我院立项建设院精品课程10门,每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到2008年,《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已先后通过院教学委员会验收。2011年我院第二批院精品课程建设点立项。尽管我们是民办高校,完全靠学费收入维持运转,但在精品课程建设上,每年都安排20万元的预算(不包含硬件设备)。2011年《会计岗位技能实务》(中级财务会计)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精品课程(苏教高[2011]9号文)。 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要做到所有存在问题 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职业要求对接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在不同专业之间仍存在原因分析 着不平衡现象。 1、发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在系科内部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2、进一步明确内涵建设的要求,签定责任状,并将课程内容改革和精品改进措施 课程建设等要求作为系部和教研室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 3.1.1课程教学目标 1. 学院关于制定课程标准的原则意见 2. 关于修订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3.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各课程教学大纲(另放) 5. 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现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情况 3.1.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1. 学院关于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实施意见 2. 近三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一览表 3.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协议书 佐证材料 4.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效果 3.1.3精品课程建设成果 1.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 2.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览表 3.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批复 4. 验收确认的院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5. 公布验收确认的院级精品课程的文件 6. 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遴选结果 的通知(苏教高[2011]9号文) 7. 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材料(存教务处教研科)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刘景瑞执笔) 19 评估指标 3课程建设 评估要素 3.2教学方法手段 数据库编号 7.2 一、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 地开展职场环境下的教学活动 2006年全校深入学习16号文件,全校教职工认识到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入点的深远意义,结合各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工学交 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顶岗实习落实的具体措施。在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 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机电系充分利用校机械工厂,将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制 造技术、钳工工艺学等课程直接在工厂实行教学做一体化;信息系将单片机原 理及应用、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移至校内实训基地,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土木系在建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CAD课程中也实施教学 做一体化。除了工科专业外,经管文类专业在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中也迈出了可 喜的步伐。艺术系的广告设计、构成基础、设计素描、版式与图形设计、设计 色彩等课程都试行教学做一体。国贸专业进出口实务,会计专业的岗位实务课 程都在高仿真环境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学习,学得 快、记得住、用得上,极大地提升了教学兴趣和效果。 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外,不少专业还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职 场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会计专业在讲产品成本核算时,将学生带到工厂,让学 生参观产品生产过程,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料、工、费发生情况,然后利用 厂方提供的原始凭证,分组讨论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土木系则由企业的高级 主要做法 工程师(兼职教师)将学生带到建筑工地,讲解混凝土浇筑,发展到与教师、 与 学生共同合作搞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研究》。经贸系物流 工作成效 专业让学生直接参加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的物流业务。旅游专业则 利用学校的旅行社组团带队参观世博会,面向社会组团到华东各省市旅游。通 过真实职场环境的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也认识到从业资 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对未来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信息平台辅助教学 近几年来,学院投资建设多媒体教室近三十个,多媒体教室32个,座位 数为3404个,一半左右的课程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开发各类课程课件 206个。学院曾两次组织校内教学课件比赛。一批课件获省级奖项或教指委组 织的课件比赛奖。学院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901台,计算机机房25个。学院建 有语音室4个,座位数为272个。这些设备能够满足在校生教学需要。为了提 高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学院大力提倡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 教学。还有些老师探讨快乐教学法等,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每年举办一次讲课大赛或说课大赛。每次都经过 教研室推荐、系科选拔和学校初赛、决赛,并将优秀选手的讲课(说课)的录 相刻成光盘,或挂上校园网,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条件较好的专业已将部分课程上网,通过校园网供学生自学。从2011年 起,我校各专业开始筹备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校网络中心已为资源库的建设 准备了硬件条件,各重点专业已陆续向资源库输入材料。我们请国家级示范校 来校传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经验。同时,我们也不断派人参加省教育厅和有关 20 部门组织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讨会。 三、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通过教育学到更多服务社会的本领 我校是民办高职院校,2010年以前在专二层次招生,2011年起实行注册入学,学生入学门槛低,文化知识基础差,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很高。但这些学生迟早要走向社会,自食其力服务社会。如何将这些学生教好,将他们内在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材施教,是我校教学方法改革中经常讨论的话题。 我们要求各系科、各专业首先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要教书先育人,要让学生明白事理,树立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信心和决心。第二,要求各专业本着够用必需为度的精神,梳理出各门课程最基本与最重要的知识点,讲深讲透,熟练掌握。其它知识点作为拓展内容,相机安排。第三,重视与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技能训练方面充分得到保证,在要求学生必需获取一本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尽可能再获第二证、第三证,对于多获证书给予学分奖励。第四,鼓励学生多参加技能竞赛,让课堂教学、技能证书、技能竞赛相互贯通,形成课证赛相呼应的教学机制。第五,对于理性认知要求较高,学生通过有困难的课程,采取学分互认的方法进行学分替代。此外,我们还要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践证明,我们采取因材施教的做法,让更多的学生在专业上有长足的进步,让全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我校2011届毕业生英语B级平均通过率超过70%,计算机一级通过率越过92%。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上岗证)通过率达87%(省均水平才20%),会计专业2010、2011连续两年参加全国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均获一等奖,在全省名列前茅。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针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能力考核,突出过程考核,把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结合起来,把动手与动笔结合起来,把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 由于2011级及以后实行注册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基础知识水存在问题 平不高,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也不够。这要求我们须进一步探索因材施教和中原因分析 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 从师生两方面努力。对教师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改进课程体系内容和教 改进措施 学方法,由浅入深,对学生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做到成长成才同步。同时考虑有的要从有关制度上进行突破。 3.2.1课程教学设计 1.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一览表 2. 典型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的案例 3. 能体现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的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佐证材料 3.2.2教学方法、手段 1. 2010-2012学年使用多媒体教学情况一览表 2. 学院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本 3. 2010-2012学年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一览表 (与1并为一表) 4. 开展多媒体课件大赛的相关材料 5. 实施网络教学情况一览表 21 6. 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开展教学的材料 7. 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材料 3.2.3考试/考核方法 1. 2010-2012学年考试方式汇总表 2. 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情况 3. 反映考核评价多元的材料 3.2.4授课地点 1. 授课地点一览表 2. 专任教师在实习、实训场所和生产现场开展教学的材料 3. 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开展教学的材料(见3.2.2-6)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刘景瑞执笔) 22 评估指标 3课程建设 评估要素 3.3主讲教师 数据库编号 6.1、6.2、6.3 一、利用民办高校灵活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我校教师的构成大体分四个方面:自己培养的中青年教师队伍,这是主体, 其中已有一大半获讲师职称,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也有相当数量;从扬大退 休的骨干教师,他们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在扬大退休前都担任院长、系主任或 学科带头人;从企业退休的高工和从改制企业退出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工程 师以上职称的中年人;目前尚在扬大任教和在企业发挥骨干作用的高水平兼职 兼课教师。这支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已达29.13%,45岁以下 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比例已达54.40%。这支队伍不仅能胜任 日常教学工作需要,而且由于经验丰富,以老带新,在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 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科研和教改课题申报、研究,以及大学生技能竞赛和 实践创新课题研究等方面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对于来自扬大的高水平教师如何让他们转变观念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对 于来自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如何适应教学工作需要,我们做了大量工作。首 先,我们把教育部16号文件和其它反映高职教育理念的文件、文章编印成册, 发给每位老师,让他们阅读、领会。然后,人事部门和教务部门相配合,每年 举办一期教师培训班,为期七天,由各类专家讲课、组织讨论、统一对高等职 业教育的认识。最后,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国家级、省级示范校的 领导同志或专家介绍相关经验,拓宽老师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对高职教育的 主要做法 认识,加快适应高职教学要求。 与 二、专业带头人与主讲教师工作到位,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效明显 工作成效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专业带头人和主讲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专业带头 人明确要求对全专业各门课程负总责,主讲教师则对主讲的课程负责。无论是 课程大纲(教学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选用)、教学课件的制作、试题 (卷)库的建设直至到网络课程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讲教师都要自己动手, 负责到底。会计专业的主讲教师陈建春、孙慧等老师,经过到众多企业单位调 研,将学科型会计课程体系改革为按会计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他们编 写的《会计岗位技能实务》2009年获省精品教材立项,该书交由高教出版社出 版,被出版社列为十一?五规划教材和高职高专财务会计专业系列教材,全国 有多个省市二十多所院校采用。他们的课程《会计岗位实务》(中级财务会计) 2011年被省厅授予精品课程称号。土木系主讲教师万连建老师等与扬州市建兴 监理公司高级工程师合作,以建筑施工项目为引领,编写了《建筑施工技术》 教材,为教学做一体化探索了一条很好的道路。艺术系主讲教师毛峰主持的《标 志CI设计》成为校精品课程,教材《标志CI设计》成为华东地区艺术类系列 教材之一,在省内外影响广泛,受到好评。外语系主讲教师刘剑钊,根据高职 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认识到加强学生 翻译能力的培养应是教学重点,因此,他编写了《英语实用翻译教程》一书用 于课堂教材,并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精品教材建设点。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各系各专业也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机电工程系机电 一体化专业和数控专业,充分利用校内颇具规模的实习工厂,进行教学做一体 23 化的尝试。他们不仅要求学生边学边做,而且青年教师也个个投身实践,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所有的教师都通过了职业技能考核,成为名符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土木系在校内实训基地设计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的实体房屋模型,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教育。他们还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测量、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实训,让学生通过教学做掌握最基本的职能。旅游管理专业自己建立了一个正式的“江海旅行社”,教师在其中分工兼职,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期间,老师带领具有导游证的学生,带团到各地旅游,上海世博会期间,他们不仅承担了校内师生的赴沪参观,而且还为地方组团几十次。会计专业老师帮助学生成立代理记账公司,为个体或微型企业代理记账。 几年来,由于老师们的关注和投入,每年我院在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立项中,位于全省民办院校前列;在校教改课题和校研究课题立项方面有近八十项之多;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以及学会课题也有二、三十项。教师发表的论文累计有四百多篇。建成省精品课程1门,校精品课程9门,另有一批精品课程正在立项建设过程中。 存在问题 高职称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青年教师虽基本取得了硕士以上学位,但教学 原因分析 经验、科研能力、教改水平有待提高,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有待加强。 以老带新,尽量让青年教师在教学、教研中发挥更大作用。多给年青人一些机会,如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深入企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进措施 带队参加技能比赛及教改科研立项等实践,让他们早日成熟,成为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3.3.1主讲教师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效 1. 主讲教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材料 2. 基础性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的成效 3. 专业课教学效果与建设取得的成效 4. 主讲教师教改课题一览表 佐证材料 5. 主讲教师教改课题批文 6. 主讲教师教改论文一览表 7. 主讲教师教改论文 8. 主讲教师教改论文获奖情况一览表 9. 主讲教师教改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刘景瑞执笔) 24 评估指标 3课程建设 评估要素 3.4教学资料 数据库编号 7.2、7.5、3.2、3.4 一、教材选用合理,重视教材建设。 我院规定教材选用必须符合三原则: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高职高专获奖 教材;近三年新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每学期教材采购程序是:教研室提出建议 用书,系主任签署意见,教务处主管教务的处长审查确定,教材室联系招标领导 小组进行招标采购。整个程序严格,杜绝用人情教材。目前各门课程基本上100% 使用高职高专教材。 我院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从2006年到现在,组织各专业各教研室编写出版了 教材82部,其中有一些是与企业(兼职教师)合作编写的教材。另有各课程的实 训指导书共84种,也都是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合作编写的。目前,我校已 有2本教材获省精品教材称号,有3本教材为省立项建设的精品教材,另有3本 教材获全国高职计算机教指委优秀教材。《会计岗位技能实务》被高教出版社列为 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财务会计专业系列教材。物流专业一整套教材(共8 册)被行业协会确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二、馆藏图书资料充足,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我院图书馆大楼是2009年新建成的,硬件条件良好,管理到位。目前拥有纸主要做法 质图书45万余册,按目前在校生人数计算,生均拥有量达67册。另外,图书馆与 电子阅览室拥有计算机100多台,生均拥有电子图书912.11MB。学院财务每年都工作成效 会安排一定预算购置新的图书。 三、校园网能正常为教学工作服务,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起步。 2010年,学院投入100多万元重新整理校园网,校园网的服务功能大大加强, 为更好地服务教学提供了保障。以前,各系各专业的基本建设都挂在校园网上, 如专业基本情况、网络课程等,现在则将教学资源库的相关建设任务(硬件方面) 统一由院信息中心负责。完善了管理职责,我院自2012年年初开始提出建教学资 源库,目前各专业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教学大纲、老师的教案、课件、题库 都挂在网上,便于供学生学习。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资源库内容,继续加强素 材库的建设。 四、多媒体课件普遍使用,精品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目前我校各门课程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教师自己设计开发的 课件有206个,我校现拥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3404个,生均拥有资源十分充足。 学院两次组织多媒体课件大赛,教研室、系科层层选拔,学院最后进行预赛和决 赛,一批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全国、省内或专业教指委组织的竞赛中获奖。现 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存在问题 精品教材建设和网络教学成效还不够理想,网络建设水平还要继续提高,投原因分析 入要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提升层次。 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加大精品教材建设与运用力度,提高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改进措施 运用水平。 佐证材料 3.4.1选用教材 25 1. 近二年各系(部)选用教材一览表 2. 部分选用的优秀新版高职教材样书 3. 各系(部)自编教材一览表 4. 各系(部)自编教材样书(存评估中心) 5. 各系(部)自编教材获奖证书及社会评价等材料 3.4.2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1.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一览表 2.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样书 3.4.3馆藏图书资料 1. 学院馆藏图书、电子图书、期刊合订本统计表 2. 学院馆藏图书、电子图书、期刊合订本目录 3. 近二年图书馆图书流通量统计表 3.4.4校园网 1. 校园网简介 2. 近二年校园网开户情况一览表 3.4.5教学资源库 1. 教学资源库建设目录 2. 教学资源库使用情况(网上查阅) 3.4.6精品教材建设成果 1. 省级精品教材一览表 2. 省级精品教材样书 3. 省级精品教材批文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刘景瑞执笔) 26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4实践教学 评估要素 4.1顶岗实习 数据库编号 4.2、7.4 学院非常重视顶岗实习,不断加强顶岗实习管理,规范顶岗实习工作,强 化各部门管理职责,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2011-2012学年,顶岗实习的 覆盖率达100%,顶岗实习时间均达半年以上。 一、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明确了顶岗实习的管理、组织、运行、考核 等内容。顶岗实习工作实行教务处与系两级管理。教务处负责审核顶岗实习计 划、顶岗实习的协调、管理等工作、参与和督促顶岗实习的检查指导。系负责 与企业的联系、制(修)订顶岗实习计划、选派指导教师,组织实施顶岗实习 的指导和管理、检查进展等工作。 加强对顶岗实习的全程指导,质量上进行监控。各系选派责任心强的辅导 员,全程跟踪顶岗实习。 二、结合实际,注重效果 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开展 不同形式的顶岗实习。以集中顶岗实习为主,分散顶岗实习为辅。 坚持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与岗主要做法 与 位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既锻炼学生,又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做到校企双赢。 工作成效 顶岗实习坚持做到六有:有与企业签订的协议书、有顶岗实习任务书、有 指导记录、有周报表、有企业评价意见、有实习成绩。 三、校企结合,科学考核 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坚持指导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并以企 业评价为主的原则。企业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60%;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 的考核,占总成绩的40%。从出勤、劳动纪律、实习态度、吃苦精神、团结协作、 实习效果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四、过程周报,结束总结 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周报表和顶岗实习工作总结制度。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每周填报周报表,对本周的实习内容进行回顾,并简要 写出心得体会。 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各系进行实习工作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学生实习 的基本情况、实习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实习效果、实习指导方法、存在问题及 改进措施等。 很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表现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如今年旅游专业 27 091班刘诚瑶同学顶岗实习期间,被扬州京华大酒店推荐为月度优秀员工,092 班江月同学被评为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银牌服务明星。 存在问题 1、有些顶岗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不高,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原因分析 2、有的专业顶岗实习稳定性不够,学生流动性较大。 1、寻求与专业联系更紧的企业和岗位。 改进措施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教育、管理与考核。 4.1.1专业顶岗实习记录 1. 反映顶岗实习覆盖率的统计表 2. 反映顶岗实习时间的一览表 3. 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 4. 学生顶岗实习记录材料 4.1.2校外实习基地 1. 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2. 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 佐证材料 4.1.3顶岗实习教学组织与考核 1. 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2. 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3. 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 4. 顶岗实习学生、单位、岗位、校内外指导教师一览表 5. 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检查指导材料 6. 各专业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邵庆中执笔) 28 评估指标 4实践教学 评估要素 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数据库编号 7.2、7.5 我院实践教学坚持围绕专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践性环节为主线,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 成立专业(类)指导委员会,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共同审定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科学定位实践教学目标,对各专业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采用“2.5+0.5”和“2.25+0.25+0.5”应用人才培养模式(0.25为集中实训、0.5为顶岗实习),各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时进行实践能力培养。 二、根据职业要求,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科学分析各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要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三大模块构建: 基本技能是指一些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实验基本技能和通用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专业技能是指完成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着主要做法 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常用的技术,包括基本操作、工艺、维修、施工、与 设计、管理等能力。 工作成效 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是指以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和创新为目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应用训练阶段以实际或模拟(仿真)实际对象为背景,着重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 在实践教学当中,不仅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且更强调职业素质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养成,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三、结合岗位要求,积极推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1、按照职业活动环境来布置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技术规范、安全操作和质量意识,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如土木工程系的校内实训基地设计了砖混、框架和钢结构房屋模型,学生可面对实物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砌筑工、钢筋工的实际操作。 2、按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有关规定,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着重要求学生要有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 3、按照岗位要求大力推行在真实环境中的教学和模拟仿真教学,应用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以案例、实务、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己担任总经理、经理、业务员等角色,采用让学生小组承包实践教学设施、对象等的方式,或按照公司的人 29 员配置,模拟真实环境完成设计、制作项目或进行设备管理等;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以表现、审美、技法为中心。工科类实践教学以岗位实际操作为中心。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做到了“实训场地车间化,实训项目产品化,实训管理企业化”。物流专业还开展了跳蚤市场活动、投资与理财专业开展的股票投资活动等。 4、按照职业要求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如艺术系开展“我想我做,创意无限”的活动,同学们运用最普通的材料,经过设计和施工,变成实际场景,充分展示艺术系学生的青春风采和职业素养。 5、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探索“校中企”、“企中校”办学模式。目前旅游专业在院内建立了江海旅行社,由旅游教研室结合专业教学进行运营,教师学生参与管理,教师、学生进行项目策划、当兼职导游,既锻炼了教师,又培养了学生,旅行社在工学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计专业老师还帮助学生成立了代理记账公司,直接为个体或微型企业服务,扬州罗马假日婚纱摄影店在我院投资150万元建了摄影棚,既作为罗马假日的经营场所,也作为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学、实训基地,引进扬州森科公司在校内建立了江海森科实验实训室,也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存在问题 1、校内实训室使用较正常,但对外开放较少。 原因分析 2、有的实训设施利用率还较低。 1、大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增加校内实训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改进措施 2、扩大宣传,积极开展校内基地对外服务活动,更多创建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4.2.1专业教学计划 1. 各专业教学计划(2011、2012级) 4.2.2实践课程设置 1. 各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一览表 2. 反映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50%以上的材料 3. 企业参与实践课程设计的材料 佐证材料 4.2.3实践教学改革 1. 学院关于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意见 2. 企业参与、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的材料 3. 反映实践教学改革的材料 4. 反映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材料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邵庆中执笔) 30 评估指标 4实践教学 评估要素 4.3教学管理 数据库编号 4.2、8.1、8.2、8.3 我院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实践环节的教 学质量。 一、制订实践管理制度 目前我院制定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有:《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工作 管理规定》、《实验实训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范(试行)》、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对外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学生实 验实训守则》、《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这些制 度的制定,充分保证了实践教学正常规范的运行。 二、统一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科学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 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 式、方法、评价标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大纲按照专业汇编成册,使实 践教学规范化。教师严格按质量标准执行。 规范格式,设计了实训(实验)任务书、指导书、实训(实验)教学记录、主要做法 报告等表式。 与 加强实践作业的指导和管理,对实训(实验)报告(总结)、实习总结、课程工作成效 设计、社会调研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作业都应按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了教务处、系部两级管理体系,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56名,其中高级 职称11名,占20%,中级职称30名,占54%。 四、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考核采取开放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做到企业评价、教师评价与 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课程形成性考试与综结性考试相结合。 (1)实践教学的考核,以操作技能考核为主,辅以口试和笔试;(2)项目制 作教学的考核,以成品的指标测试考核为主。“成品”包括硬件成品、软件成品和 设计制作说明文档。(3)日常成绩的考核,包括实践作业和日常出勤表现。 五、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督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务处、督导室和院、系领导的检查及听课、 教师互相听课等多种途径对实践教学进行监督和评价,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督,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存在问题 1、有的专业校外实践环节的管理还不够到位。 原因分析 2、校内实践环节的兼职教师偏少。 1、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践环节的规范管理。 改进措施 2、加大聘请校外兼职教师的力度。 31 4.3.1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 1. 学院校内实训管理制度 2. 学院校外实习管理制度 3. 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4.3.2教学质量管理 1. 实践教学计划 2. 实践教学大纲 3. 近二年学生实训、实习材料 4. 近二年实践教学检查材料 佐证材料 5. 近二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4.3.3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1. 专职校内实训指导教师一览表(分专业) 2. 专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一览表(分专业) 3. 专职指导教师指导、检查实训、实习的材料 4.3.4专职学生管理人员 1. 专职校内实训政治辅导员一览表(分专业) 2. 专职校外实习政治辅导员一览表(分专业)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邵庆中执笔) 32 评估指标 4实践教学 评估要素 4.4实践教学条件 数据库编号 4.1、4.2、5.2、7.5、9.3 近几年,我院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大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不断 完善教学条件以适应实践教学需求。 一、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完备 学院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50个,实践场所总面积6.44万平方米,生均 9.56 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66.01万元,生均7817.71元。学院加大经费投 入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优化配置、资源 共享”的原则,重点加强机电工程、电子信息、艺术设计、汽车等专业实验实训 室建设。目前实验实训设备完全适应教学需求。 表4-1 近3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教学科研仪器 生均值 年 度 在校生数(人) 设备总值(万元) (万元) 2010 8164 4980 0.61 2011 7086 5106.01 0.68 2012 6736 5266.01 0.78 主要做法 表4-2 近3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与 新增教学仪器 年 度 比上年新增比例 备注 工作成效 设备值(万元) 2010 50 1% 2011 126.01 2.53% 2012 150.69 2.95% 二、实践教学经费到位 近两年,学院累计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支出为1219.42万元,其中实验(训) 基础设施支出524.63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支出276.01万元,实验(训)耗材费 179.72万元。经费到位及时,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校外实训基地匹配 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职业技能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选择专业对口、 就地就近、相对稳定、生产正常、技术先进、管理科学、食宿便利的企业签订校 外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61个,与扬州经济开发区、扬州市总商会签订合作协议, 同时与很多大中型企业,或为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的中小企业,如与三一重工集 团、扬子江投资发展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七二三研究所、扬州瘦西湖公园等开展 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 存在问题 1、校内实训设备、仪器等绝大多数是我院自行购置,社会捐赠较少。 原因分析 2、有的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不够。 1、进一步引进行业、企业与学院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或实验室。 改进措施 2、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扩大影响。 33 4.4.1校内实训基地 1. 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2. 反映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教学计划安排的材料 4.4.2校外实习基地 1. 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2. 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 3. 反映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教学计划安排的材料 佐证材料 4.4.3实践教学经费 1. 近二年实践教学经费一览表 4.4.4专业合作 1. 反映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材料 4.4.6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 1. 创建省级实训基地材料。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邵庆中执笔) 34 评估指标 4实践教学 评估要素 4.5双证书获取 数据库编号 7.3 我院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具备33个工种的鉴定资质;具备从 中级工至高级工的鉴定资质,培养考评员34名。 一、将技能证书资格考试纳入实训实习,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性。 我院2011年普通三年制毕业生人数是2239人,获取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 书的学生人数是2221人,获技能证书率为99.2%,双证书获取率为 96.2% ; 2012年普通三年制毕业生人数是2466人,获取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学生 2443人,获技能证书率为99.07%,双证书获取率为95.17%,学院现在所有在 校生均实行了双证制毕业。 二、组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我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及行业的各类技能大赛。2010年我院 学生在江苏赛区“车工刨床3D建模”作品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江苏赛区“健 身器3D建模” 作品和“减速机3D建模”作品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三等奖;由 国家教委组织的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我院获得了4个优秀奖;2010年艺术系毕 业生毕业设计获得省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全国首届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大主要做法 赛中,我院三名教师荣获了“优秀辅导教师奖”;第一届全国国际贸易职业能与 力竞赛在业务主管组综合技能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在全国首届商科院校市场调工作成效 查分析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一个;学院参加了全国工商联组织的全国 大学生“助理店长”大赛荣获了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2010年第四届全国商 科院校财会专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我院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2011年我 院参加了江苏省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第一届CAD绘图大赛获得特等奖一个、一 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二个、团体三等奖一个,第一届华东区大学生 CAD应用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在全省单片机大赛中,我院取 得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和两个鼓励奖,在全国购物机器人 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名;在首届扬州大中专院校测绘技能大赛(苏一光杯)分 别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二个,团体获得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胜奖 二个;在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获得9个三等奖; 在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二个、三等奖四个; 在2011(第五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 总决赛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的好成绩;通过大赛锻炼了学生 的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存在问题 我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针对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和拓宽技能鉴定项目等 原因分析 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职业技能鉴定所要加快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和拓宽技能鉴定项目。融理改进措施 论教学)实训)技能考证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 4.5.1校内职业鉴定机构及职业鉴定种类 1. 校内职业鉴定机构及职业鉴定种类基本情况一览表 佐证材料 2. 关于同意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批复 3. 2010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总结 35 4. 2011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总结 5. 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档案 4.5.2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及等级 1. 近两届毕业生获取“双证书”情况一览表 2. 近两届毕业生获取的“双证书”(复印件) 4.5.3技能竞赛成绩 1. 反映学院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的材料 2. 近二年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3. 近二年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 4. 近二年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绩表(见教务处档案) 5. 近二年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绩表(见教务处档案)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顾志权执笔) 36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与特色”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5专业建设与特色 评估要素 5.1专业规划、建设、管理、特色 数据库编号 7 一、专业规划目标明确,专业设置调整有序 从2004年起,我院明确专业建设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协调发展。2005— 2006年,我院进行了系科设置和专业的调整。经过整合,确立在全院设七系一 部,即: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 外语系、应用艺术系和基础部。将全校的37个专业合并为25个专业。每个专 业都配备了专业带头人,建立了教学团队,建设了校内外实训基地,使专业建 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10年,我院组织到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进行 调研,了解邻近三市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人才需求情况。为适应 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陆续增设了:光电子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和投资与理财专业。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中,专门设有专业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专业设置要满 足:需求原则、优化原则、效益原则和前瞻原则。明确了专业设置的申请程序, 即调研论证、教务处初审、院教学委员会评议、院长办公会审定、上报审批。 同时还明确了专业调整的办法,建立专业整改机制、引入专业预警机制、实施 专业退出机制。在专业建设方面实行优胜劣汰。近几年来,我们除增加了部分 专业,还停招了个别专业,撤消了几个专业方向。 二、特色专业规划科学,建设过程严谨认真 主要做法 学校在2006年初制定十一?五规划时,第一次将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列与 入学校规划,确定第一批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为7个,系特色专业建设点为3个。 工作成效 根据院特色专业建设情况,2008年,学院第一次申报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 年会计电算化专业成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现已验收通过,正式确定为省级特 色专业。2010年学院组织制定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在主规划之外,又专门 制定了专业建设分规划。分规划中,在专业建设工作思路方面提出:要大力推 进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建设以重点专业为龙 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和以精品课程为抓手,全面 推进课程建设。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明确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电子专 业和物流管理专业要冲击省特色专业。明确要求以建成的院特色专业为龙头, 组建专业群。专业群的建设要根据基础条件、社会需求和学校财力,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第一批建设重点是财务会计专业群和机电技术专业群,同时与之相 配套的是建设相应的优秀教学团队和实验实训中心。规划中同时也明确了十 二?五期间学院准备重点建设的专业和第二批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由于规划明 确,各相应系部都明确自己的建设责任,财务部门、后勤部门都相应安排预算 和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专业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最近,我院机电 技术专业群,内含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 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被列为2013年省重点专业群建设点。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狠抓了管理机制、投入机制和考评机制。 在管理机制方面,学院明确专业建设实行系主任负责制,系主任要对特色 37 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调动全系力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专业带头人则是专业建设的领跑者,在业务上起指导作用。专业带头人要实行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双带头共同负责的模式。教务处在专业建设中起牵头、保障和监督考核作用。在投入机制方面,特色专业建设涉及到师资、实验实训条件和经费需求,在所有这些方面,学院都给予重点倾斜。明确专业带头人和特色专业的业务骨干可以不受编制限制破格引进。每年编制校财务预算时,都有专项保证专业建设费和实验实训设备费。几年来,学院为应用电子、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建设了工厂和实验室,使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总数达50个,每年还为会计等专业实训室投入软件经费。这对于经费完全自收自支的民办院校,已非易事。在考评机制方面,我们着力把好三关:立项关、中期检查关和结项关。特色专业立项时,要考虑其专业的市场前景、专业带头人资质、师资队伍、前期成果等各项条件;要看其建设目标、预期成果、建设路径等各个环节;然后由教学委员会讨论投票,过三分之二方能立项。中期检查由教务处负责,每年一次。届时组织专家组,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报告,实地考察、查阅台账、独立打分,最后形成专家组意见,反馈给相应系科。结项时,系科要提交报告、布置展台,职能部门组织专家组按省颁标准评议打分,并报院教学委员会表决。十一?五期间7个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按期完成通过的只有2个,有2个延迟了两年,有3个延迟了三年才获得通过。由于我们严谨把关,特色专业真正起到了带动内涵建设的作用。 三、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带动作用初见成效 经过六年的特色专业建设,我校已建成7个院级特色专业,它们分布在6个系,带动了全系各专业的基本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成院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带动数控专业、模具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互相支持的专业群,师资共享,设备共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会计电算化专业,带动了会计与审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也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专业群。会计电算化专业2010年被立项成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后,历经两年努力,已全部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其中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岗位设置课程和以社会新农村会计人员工作职责设置课程,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融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一体,很有新意。他们尝试进行课、证、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课程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获取以及参加各种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收获、学有所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而学得生动、学得活泼。应用电子技术作为院级特色专业,在师资队伍、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训基地建设、双证获取与参加技能大赛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有力带动了光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 在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中,我院共建成校精品课程9门,其中《中级财务会计》被省厅表彰为2011年省成人教育精品课程。我院共主编出版了教材80多本,其中有2本被评为省精品教材,另有3本为立项为省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有3本教材获全国高职计算机教指委优秀教材,另有一批教材被高教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等列为十一?五规划教材或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各系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些实训教材或实训指导书。有几十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开发了多媒体课件。部分课程开展了网络教学活动。教师的教改研究和教学研究也提升了一个档次。专业建设确实带动了学院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专业建设相关成果如下表所示: 38 成果名称 成果类别 成果级别 会计电算化 特色专业 省级 应用电子技术 特色专业 校级 建筑工程技术 特色专业 校级 机电一体化 特色专业 校级 计算机应用技术 特色专业 校级 物流管理 特色专业 校级 应用韩语 特色专业 校级 中级财务会计 精品课程 省级 机械设计基础 精品课程 校级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精品课程 校级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精品课程 校级 标志CI设计 精品课程 校级 现代推销学 精品课程 校级 大学语文 精品课程 校级 韩语精读 精品课程 校级 英语精读 精品课程 校级 供应链管理 精品教材 省级 单片机应用技术 精品教材 省级 会计岗位技能实务 精品教材 省级(立项) 计算机网络技术 精品教材 省级(立项) 实用英语翻译教程 精品教材 省级(立项) 有些专业特色不够鲜明,还需进一步加大省级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争创存在问题 力度;有的市场急需的专业(如呼叫服务)学生报考的很少,酒店管理、市场原因分析 营销等专业社会人才需求量大,但报名的学生却不多,增加了专业建设难度。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意识;加大与区域产改进措施 业融合力度,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增强吸引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5.1.1专业建设规划 1. 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2. 各专业“十二五”建设规划 5.1.2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群)及其特色 1. 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群)一览表 2. 省级特色专业(会计电算化)申报材料、批文及验收材料 佐证材料 3.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机电技术专业群)申报材料、批文及建设材料 4. 院级特色建设专业申报材料、批文,及建设验收材料 5.1.3专业设置、调整管理制度 1. 学院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 2. 关于2009年申请增设“光电子技术”、“会计与审计”新专业的报告 3. 关于2010年增设“投资与理财”新专业的申请报告 39 4. 关于2012年增设“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报告 5. 学院各专业首次招生年份及目前在校生人数一览表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刘景瑞执笔) 40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6教学管理 评估要素 6.1管理规范 数据库编号 8.1、8.2 一、教学管理组织健全、管理队伍结构基本合理 1、学院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附图1),各项工作在分管教学院长 的直接领导下、在教务处的具体组织下有条不紊地开展。 教学管理组织网络图 分管领导 教务处 教学评估中心 系(部) 质技质教教教教教 量能量学学学评鉴监务研实研 秘估定督究践科书室 室所室科科 2、学院现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32人,其中教务处13人、教学评估中心3 人、七系一部共16人。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见下表。 2011-2012学年专职教学管理队伍情况一览表 (比例 %) 主要做法 年龄结构 学位结构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与 人 35岁以下 36,45岁 46岁以上 硕士 学士 高级 中级 初级 工作成效 数 人 比 人 比 人 比 人 比 人 比 人 比 人 比 人 比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12.59.37.18.43.32 14 43.8 1 3.1 17 53.1 4 19 12 6 14 5 4 5 8 7 2011~2012学年学院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的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为 56.3%,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为12.5%。总的来看,学院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一是这支队伍中的年长者都是来自扬州 其他高校的退居二线或退休人员,他们都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且有多年的教学 管理经验,综合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二是一批年轻人是办学初期陆续招 聘的本科生和选聘的优秀毕业生留校充实进教学管理队伍,由于学院办学历史 相对较短,受工作年限的影响,尚未符合中级职称评审要求。但这批年青人有 较强的上进心、责任感,经过几年工作的磨炼已经具备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和 管理水平,学历不断提升,目前有四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所以,现有的教学 管理队伍基本适应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较 好地保证了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41 二、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执行严格规范 1、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把规章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任务之一。随着教育部16号文件的颁布,高职教育的目标更明确,特色更明显、评估的要求更高。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办学要求,切实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健全了主要教学环节管理的规章制度(共30项),并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构建与高职教育相匹配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现有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涵盖了教学的常规管理、学籍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为稳定教学秩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2、学院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不定期地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系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的相关工作。 3、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组织期初、期中教学检查,通过抽查教学资料、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网上评教评学等方式了解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有的学期一把手院长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到系(部)听取教学工作汇报,检查教学制度落实情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凡发现违反教学纪律的行为,将依据《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与年终考核绩效挂钩。学生的考试违纪和作弊一经发现,也将按相关制度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学院的教学秩序稳定,违反教学纪律的现象逐渐减少。自学院成立以来没有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 三、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形势、不断创新教学管理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创新教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1.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2007年学院耗资购入教务管理软件,为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手段提供了条件,目前信息化管理技术己涵盖了教学计划、排课、学生选课、体育选项、各级等级考试报名、学生信息、成绩、教材、评教评学等方面。教务管理系统分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模块,在实施各自职责的同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颁布,使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注册、学籍异动、毕(结)业证书发放等实行了网络化管理,保证了管理质量,提高了管理效益。2012年我院教务科副科长获教育部学籍管理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2.实行部分学分制管理 在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毕业资格认定中必须修满的最低学分;根据各门课程的难易程度明确了学分,学生考核成绩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否则可以选择重修并考试;学生在素质拓展方面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素质课;在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学生不及格学分达一定标准时的处理办法(学业警示、跟班试读、转入下一年级),在一定程度上敦促这部分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促进了学风的好转。 3.探索分类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生源变化,学院试办校企合作班,教学管理部门积极应对,首先针对校企合作培养的工学班,重新起草制订人才培养 42 方案的原则意见,与企业合作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大前提下,根据部分企业对学生实践时间的要求,采取分段式、小班化的课程安排,既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又不影响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教学的要求。 随着形势和需求的变化,以及部分管理人员受年龄、职称的限制,学院教存在问题 学管理队伍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原因分析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联系实际加强有关发展高职教育文件政策的学习,积极变革教学管理模 改进措施 式;同时激励青年人通过在职进修不断提高,并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勇于参与教学管理改革实践和研究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6.1(1 教学制度与运行管理 专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及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1. 教学管理制度目录 2. 学院管理制度目录 3. 近二年教务处工作计划和总结 4.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近一年各学期教学进程表 6. 近一年各学期课程表 7. 近二年各学期教学检查材料 8. 近二年学籍管理材料(原始材料存档案室) 9. 近二年考务管理材料(详细材料存教务处) 佐证材料 10. 学生重修、免修管理记录 11. 近一年教师调停课汇总表(原始材料存教务处) 12. 近二年学院教学工作会议材料 6.1(2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1. 学院教学管理组织网络图 2. 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3. 近三年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一览表 4. 近二年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相关材料 5. 近二年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受表彰情况一览表 ) 6. 近二年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受表彰证书(复印件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祁秀珍执笔) 43 评估指标 6教学管理 评估要素 6.2学生管理 数据库编号 8.1、8.3 学院学生工作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的理念,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精细化的教育、管理、服务、维权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环境,努力发挥学生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机构完整,制度健全,执行严格。 学院党委和行政全面负责全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由分管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以学生处为学院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下设学生科、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宿舍管理中心、保卫部,形成学生管理一条龙;各系学生管理人员设有系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团总支书记及专职辅导员;系辅导员指导各班具体开展工作,形成了院、系、班三级机构沟通、职责明确的管理机制。 学院对于学生工作人员的管理,先后制定了《优秀辅导员评选办法》、《辅导员月考办法》等规定;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制定了以学生奖助学金、学生处分等常规管理规章制度。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坚持,形成了“大学工”主要做法 与 体制下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每周分别召开的学生工作主任例会和团总支书 工作成效 记例会,检查布置学生工作,及时发现情况,研究问题;每学期召开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会,把握大学生思想脉搏,研讨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寻求对策。 二、宣传、学习并行,制度深入人心。 学院根据学生变化,每年对《学生手册》进行更新。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辅导员引导同学分班学习。对于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及时将各种修订文件整理为《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汇编》,发送到系领导和每一个学生管理人员手中。 在贯彻管理制度时,学生处会同教务处等部门开展学风管理联合检查,推动和引导学风建设;每年度、每学期开展辅导员培训及工作交流制度,提升学生工作者管理水平;对学生宿舍安全定期检查,确保宿舍文明平安;对辅导员目标管理考核,促使学生管理队伍始终充满活力。还建立党员干部、工作骨干联系班级制度,丰富了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 在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学院构建了“院、系、班”三级预警体系和专兼职队伍立体化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不定期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育工作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培训等活动。创办了专门的心育内部刊物《江海心桥》,2007年至今已编印33期,每期发至班级或宿舍,广受同学们欢迎;专题心理健康网站(页)图文并茂,点击率较高。 近三年(2009-2011年),心育中心接待个体心理咨询学生60多人、近百次, 44 举办心理讲座、团体辅导40余场,覆盖了全院大多数学生。大学生心理协会在心育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并参与扬州高校心理协会联席会活动。 我院2007年获批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实验基地学校,相关论文连续两年获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学校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和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2010年完成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高职学生倡导“一”心智理念的探索》。 在宿舍管理中利用学生干部建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通过文明寝室、“十佳”宿舍、“温馨”宿舍的创建,以及对上课出勤、早操、晚自习、晚归等常规管理全面评比,发挥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自2009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文明宿舍单位以来,2010年、2011年文明宿舍率分别达到62%和68%。 三、培训为主、研讨并重,不断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质。 全院现有各级专职学生管理人员 60人,以中青年管理人员为主体,专兼职辅导员平均年龄31 岁。具有本科以上人员为主体占79.49%,有的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学位,学院注重从培训和研讨两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校园文化丰富,活动形式多样。 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生动形式与深刻内容相统一,丰富内涵与庄重载体相吻合,适度造势与潜移默化(包括校园硬件建设中的丰富文化元素)相辅佐,发挥了校园文化在提升师生人文素养、促进校风学风和教风转变、引导学生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包括:广泛开展德育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以社团巡礼、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为载体;以“系系有品牌,月月有活动”为抓手,定期组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公寓文化月”、“专业特色活动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度和较强的吸引力。 五、坚持思政教育为先,常规管理扎实高效。 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和课余活动。每年开展的主题教育较有特色,基本能够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参与广泛,年年翻新,在学生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005年我们结合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开展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06年恰逢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开展了“青春壮志酬宏图”的主题教育活动;2007年喜逢建军80周年纪念日,开展了“英雄活在我心中”的主题教育活动;2008年初结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以及我们国内的重大事件,开展了“奥运精神”“抗震精神”“飞天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09年是建国60周年和五四运动90周年,开展了“青春?祖国”的教育活动;2010年结合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开展了“在创新中茁壮成长”的活动;2011年是建党90周年,开展了“高举旗帜跟党走”主题教育。2012年为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了“创新江海文化,构建文 45 化江海”主题教育。 学院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奖学金表彰大会、座谈会、校园网以及校报等新闻媒介全面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榜样教育、感恩教育。2009-2011学年发放奖、助学金总金额为2527.07万元,受惠学生数为6252人次。在感恩教育中,连续两年编辑出版感恩文集《感恩的心》和《希望》。我院陆娴同学《以责任心做事 以感恩心做人》入选2010年江苏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青春放歌一书。《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与经济资助并重》论文入选江苏资助育人研究文集。 存在问题 1.辅导员队伍知识结构和学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原因分析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水平。 1.依托苏北地区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扬州大学),通过对辅导员进行 改进措施 业务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作水平。 2.加大对心理咨询中心软硬件建设,提高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水平。 6.2.1学生管理制度与运行管理 1. 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2. 学生手册 3. 近二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材料 4. 近二年学生资助服务情况一览表 5. 近二年学生获奖情况一览表 6. 近二年学生获奖情况的相关材料 7. 近二年学生管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8. 近二年学生管理日常工作材料 9. 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 6.2.2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1.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佐证材料 2.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一览表 3.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相关材料 4.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受表彰情况一览表 5.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受表彰证书(复印件) 6.2.3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 1. 近二年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材料 2. 近二年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关材料 3. 近二年学生社团基本情况一览表 4. 近二年学生社团活动的材料 5. 近二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材料 6. 军训教育材料 6.2.4学生管理与就业体系(见7.2.4)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姚滨执笔) 46 评估指标 6教学管理 评估要素 6.3质量监控 数据库编号 8.1、8.5 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育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学院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为做好教学质量监控,我院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建立健全督导工作制度 2007年我院通过了省教育厅评估院组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成绩。根据专家们提出的“学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督导制度,督导工作要从表层督导走向深层次督导”的意见,学院成立了教学评估中心,并下设教学督导室和教学评估室。教学督导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充实、提高。 1、组织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修订了《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明确院评估中心督导室、督导员的工作职责。按照《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院聘请了7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专家组成督导组,其基本任务是执行学院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职能,以教学行为检查、信息反馈为主,负责对教学活动进行总体监控、评价和督导。同时成立了系督导组,明确系督导组及系督导员工作职责,并加强评估中心督导室与系督导组沟通、联系,形成了督导网络。 主要做法 2、明确督导工作内容,准确把握质量监控的基本环节和重要节点。 与 组织督导员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深入实习、实训基工作成效 地,了解实践教学情况。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月听课汇总表》,督导室每月召开督导员例会,进行听课情况交流、汇总;对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课堂听课和实践教学检查,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风进行评估,同时对有关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组织督导员抽查教师教案及相关材料,对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组织督导员抽查学生作业,进一步掌握教与学的情况;组织督导员对考试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查评价,提出整改评价意见;组织督导员参加期末考试巡考,对考场纪律、试卷质量、考试管理等方面进行巡查,配合教学管理部门把好考试质量关。组织督导员参加评教、评学,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公正的综合评价。 二、建立健全评教评学工作制度 评教是每学期期末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包括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所有任课教师)、督导评教,评学是每任课教师对所教班级的学风进行评价。几年来我院一直坚持每学期结束前采用《评教评学》软件系统全面开展网上评教和评学工作。其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评职称、评优秀教学质量奖等的依据之一。通过评教评学推动了我院学 47 风教风建设,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具体依据,也为院系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信息采集制度,为教学改革、内涵建设服务。 我院制定了《教学信息员工作条例》,明确了担任信息员的条件及其工作职责,同时提出了信息处理办法。组织教学信息员填写《教学信息调查表》,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各系教学秘书认真填写了《教学信息汇总表》,同时将学生信息反馈给系主任,并对反映的问题认真、及时予以处理,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持。 四、建立健全听课制度。 我院每学期开学第一天,院领导,中层班干部和督导员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并对被听课教师教学和班级课堂纪律进行评价。学院还建立了中层干部及党员骨干等挂钩联系班级及听课制度;各系根据本系的情况,建立落实了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听课制度;认真开展教研室活动,活动内容、时间正常化、制度化。 五、认真做好教学信息反馈工作。 将教学过程信息传递给教学管理与运行部门是对教学工作实施有效监控和预警的基本前提,是进行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反馈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工作信息、教师教学信息、学生学习信息等。要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尽快解决,使督导们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在教学工作中产生一定的效应,必须将教学信息认真、及时、准确地作出反馈。教学评估中心督导室一贯重视教学信息反馈工作,通过《教学督导简报》、《教学信息反馈表》、电话(急于解决的问题)、面谈等多种形式将听课情况、抽查作业、教案、试卷、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评教评学结果等及时反馈给院领导、相关单位和教师,各系、各部门再将信息处理情况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表》回馈给教学评估中心督导室。我们从各系、各部门回馈的信息中了解到领导和各系、各部门对信息的处理情况及其产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今后的督导跟踪检查、指导工作提供信息。 监控运作程序:督导听课、抽查(作业、教案、试卷、毕业设计)评教、评学等信息?院领导、各系、相关部门?各系、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处理结果?教学评估中心督导室?督导员跟踪检查、指导。 教学评估中心督导室是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以督查和反馈教学运行情况为主。长期以来,通过督导工作制度、评教评学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领导首日听课制度等,与教学主管部门、教学运作部门管理制度、监控措施相辅相成,适时对接,共同形成教学质量保证(监控)体系。并根据职能范围,开展卓有成效的质量保证工作。 六、认真做好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并吸收第三方对我院教学质量作出客观评价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我院招生就业处、各系与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工作单位加强联系,通过发放调查表等形式,了解企业和行业对我院学生思 48 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吸收企业和行业对我院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教育教学方面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撰写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并根据第三方麦可思公司调查评价材料撰写了《麦可思评价》专项报告,从而客观地评价我校教学质量状况,为教学改革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 存在问题 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还须进一步完善,企业和行业参与质量评价的途 原因分析 径有待进一步拓展,以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要进一步加强院、系(部)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 改进措施 验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6.3.1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与运行 1.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2. 近二年院领导、中层干部听课记录 3. 近二年院督导听课情况汇总表 4. 近二年院督导听课记录 5. 近二年院督导开展各项教学检查的相关记录 6. 近二年院督导听课等情况、意见、建议反馈表 7. 近二年系(部)、部门对院督导意见建议的处理情况反馈 8. 近二年教学督导简报 佐证材料 9. 近二年系(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部份材料 10. 系教学信息员进行信息调查的有关材料 11. 近二年评教评学统计表 12. 近三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 13. 《麦可思评价》专项报告 6.3.2质量监控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1.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图 2.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3. 院教学督导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刘建华执笔) 49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评价”分项自评报告 评估指标 7社会评价 评估要素 7.1生源 数据库编号 9.1 一、生源与招生工作情况评价: 2010—2012年录取新生第一轮投档率与报到率一览表 录取 其中: 第一轮 实际 年份 新生报到率% 第一轮投档数 投档率% 报到数 数 2010 3000 2719 90.63 2529 84.30 2011 2043 1841 90.11 1835 89.82 2012 2481 2170 87.46 2138 86.17 合计 7524 6730 89.45 6498 86.36 上表表明,近三年我院平均第一轮投档率为89.45%,且连续三年第一轮投档率均在90%左右;新生报到率平均为86.36%,仅有一年报到率略低85%。我们的结论是:从纵向上看,近几年我院录取新生不管是第一轮投档率,还是报到率都较高。 从横向比较分析来看:2010年报到新生2529人;2011年因宏观上生源下降和实行注册入学,全省民办院校新生报到普遍下降,我院在校生6498人。(详见佐证材料2009-2011年全省民办高职院校报到情况一览表) 主要做法 二、招生较好的原因分析: 与 我们根据填报“数据平台”的要求,对2010级和2011级学生“报考本校工作成效 的原因”进行了信息采集,报考本校原因为单一选项,可从“学校品牌/专业爱好/就业优势/技能培养/地理位置/他人推荐/其他(如学费、产学结合等)”中任选其中一项。信息采集汇总的结果是: 年级 学校品牌专业爱好就业优势技能培养地理位置他人推荐其他 (%) (%) (%) (%) (%) (%) (%) 2010级 30.6 22.10 11.8 10.10 9.6 7.4 8.4 2011级 36.6 24.2 12.8 7.2 7.6 6.2 5.4 1、整体影响力提高,特色鲜明。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较多的考生选择我校,是对我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肯定和厚爱。我院1999年创建后,经过前五年的艰苦创业,2005年进入大发展时期,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手笔投入,到2007年第一轮评估,我院设施、设备、师资全部达到标准,第一轮评估专家现场考察给予较高的评价,对学院重视环境熏陶,融“四职”教育为一体,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办学特色给予了首肯。2008年评后整改开始,把提升内涵放到了首位,近几年学院创建了多个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多门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学生外语和计算机统考通过率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职业技 50 能获证率98%以上,参加全国、省、市各项技能大赛屡获奖项,学校品牌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日渐凸显。因此,在问卷调查中近两年分别有30.6%和36.6%学生选择了“学校品牌”。 2、优化专业设置,满足考生专业需求。 学院一直坚持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适时新增和调减一些专业,每年招生的专业都能充分满足考生的需要和爱好,并且给学生多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且不收取学生的转专业费用。所以分别有22.10%和24.2%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爱好”。 3、就业率年年走高,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学院一直坚持就业导向的理念,经费的投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各项规划和制度的建设,各项主题教育的设定,各项设施、设备和环境的改善无一不处处、事事体现就业导向的理念,所以学院就业率年年走高,就业质量年年提高,2008、2010、2012年连续三次被评为省大学生就业先进集体,这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是绝无仅有的。“出口畅,才能进口旺”,所以分别有11.8%和12.8%的学生选择“就业优势”。 4、实践能力增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一直坚持突出能力训练,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的构成,实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环环紧扣,无处不体现这一要求,带来的直接效果是职业技能考证通过率保持高位,职业技能大赛连年获奖,学生实践能力增强,普通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所以有10.10%和7.2%的学生选择了“技能培养”。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我院坚持高职教育现代办学理念,努力实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奋发努力的结果。74.6%和80.8%的学生选择以上四个方面是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充分认可。 2009—2011年全省民办高职院校新生录取报到情况在逐年下降,我院情况也不例外,仅有南京三家(应天、钟山、正德)因地域优势仍然维持2500人左右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是生源总量下降,2009年江苏省报名考生为54.6万人,生源达到最高峰。2010年报名考生52.7万比2009年减少1.9万,2011年报名考生49.98万,下降了2.72万人,2012年报名考生47.4万,又存在问题 下降2.58万人。面对严峻形势, 2011年本省开始在民办院校中推行注册入学原因分析 的试点工作。注册入学既给民办院校拓展了生源,但由于宣传不到位,注册入学的性质受到社会质疑。不少考生误认为注册入学不是“统一招生” “民办学校入学不设门坎、比降学费”,形成了弃报考、弃填志愿、弃报到的“三弃”现象。这更加剧了招生下滑的势态。2012年由于注册入学的性质逐步被考生及家长理解,“三弃”趋缓,总体上注册入学又呈上升的趋势。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院拟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章程,为别具一格选拔人才确定合理、合法的依据。 改进措施 2、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努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塑造学院品牌、扩大学院影响。 3、组织考生来校参观考察,形象直观地宣传学校。让秀美的校园环境、优质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办学设施、鲜明的办学特色直接展示在考生面前,努 51 力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考生及家长对民办院校和注册入学的误解。 4、根据市场和考生需求,大力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7.1.1 招生 1. 近三年招生工作方案和招生简章 7.1.2 新生报到率和投档率 1. 近三年录取新生第一轮投档率与报到率一览表 2. 近三年分专业新生第一轮投档与报到率一览表 佐证材料 3. 近三年全省民办高职院校新生报到情况一览表 4. 近三年分年分专业录取、报到人数统计表 5. 近三年分年分类型录取、报到人数统计表 7.1.3近二年学生报考本校的原因分析 1. 2010级与2011级学生报考本校原因统计表 (问卷调查原始件存招生就业处)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陈宏谋执笔) 52 评估指标 7社会评价 评估要素 7.2就业 数据库编号 9.2、8.4 就业工作情况评价: 1、近四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表(一) 签约率在 毕业生 灵活就业率 学 年 就业率 签约率 23所兄弟 人数 (省要求低于20%) 院校排名 2009 2641 98.22% 81.79% 8.82% 3位 2010 3010 99.47% 91.4% 0.33% 3位 2011 2447 99.55% 96.9% 0.24% 2位 2012 2466 99.64% 93.83% —— —— 由表一可以看出,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签约率比2009年高9.61个百分点,2011年签约率又比2010年高5.5个百分点,2012年签约率比2011年下降3.07个百分点是由于升学出国率上升了3.28个百分点)。由于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学院于2008年、2010年、2012年连续三次获得“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2、近三年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情况 表(二) 毕业生 用人单位 毕业生 学 年 专业对口率 升迁率 转岗率 满意度 满意度 起薪线 主要做法 与 2010 92.3% 94.86% 75.10% 1500元 51.27% 68.5% 工作成效 2011 93.6% 96.79% 74.38% 1800元 27.87% 55.34% 2012 94.5% 91.4% 61.53% 1839元 —— —— 从表(二)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我院就业工作总体满意度是高的,连续三年均在90%以上,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用人单位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满意度较高;专业对口率虽呈下降态势,但近三年毕业生大部分还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表明我院开设的专业基本是贴近市场需求的;毕业生起薪线也是逐年在提高的,是符合经济发展正常规律的;升迁率和转岗率这两个指标,因三届毕业生调查的时点不同,2010届和2011届调查的时点同为2011年6-7月,此时2011届学生刚刚顶岗实习结束,而2010届学生已工作一年以上,所以2010届升迁率、转岗率均高于2011届是正常的,2010届毕业生已工作一年多,升迁率高达51.27%,说明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是高的,是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而2012届毕业生转岗率低于2011届说明我院毕业生对企业忠诚度提高了,也说明企业用工环境改善了。 3、 第三方评价情况 江苏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江苏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麦可思团队作为第三方独立地完成了调研数据回收,各指标计算和报告解续,麦可思公司对数据回收和指标计算方式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负责。 我们从江苏省各高校培养质量结果主要指标2010年度和2011年度报告中 53 分别摘录出与我院相关的数据,并就这些数据与全省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进行了排位分析。 表(三) 2009届我2009届全2010届我2010届全2010届较指标及排位 院毕业生省高职平院毕业生省高职平2009届? 状况 均值 状况 均值 ?% 指数(%) 86 91 +5.8 就业在高职院20 10 竞争校排位 力 在民办高8 7 职排位 数额(元) 2113 2056 2510 2489 +18.79 在高职院月收24 10 校排位 入 在民办高10 9 职排位 对口率50 49 55 52 +10 (%) 专业在高职院对口16 18 校排位 率 在民办高7 5 职排位 满足率85 85 88 85 +3.53 (%) 基本在高职院工作5 2 校排位 能力 在民办高4 1 职排位 掌握水平53 52 -1.9 (%) 创新在高职院4 14 能力 校排位 在民办高2 6 职排位 比例(%) 41 32 48 45 母校+17.07 推荐在民办高2 4 度 职排位 比例(%) 38 44 46 45 半年+21.05 内离在民办高倒数3 倒数8 职率 职排位 根据上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就业竞争力指数是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从静态看,我院2009届和2010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无论是指标值,还是在全省 54 80所高职院校中或在全省23所民办高职院校中的排位都是靠前的;从动态看,2010届无论是指标数值,还是排位都较2009届有较大幅度攀升,我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强,而且呈现继续走高的趋势。 (2)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是两个反映就业质量的指标。从静态看我院2009和2010届毕业生这两个指标,无论是指标值,还是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或在全省民办高职院校中的排位都是靠前的;从动态看,2010届无论是指标值,还是排位都较2009届大幅攀升,我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而且呈现大幅攀高的良好态势。 (3)基本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两个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从静态看我院2009届和2010届毕业生这两个指标,无论是指标值,还是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或在全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排位优势明显,说明我院人才培养质量较好。 但是,尽管创新能力满足率不管是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位,还是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排位都是靠前的,但随着基本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创新能力掌握水平却在缓步下降,这说明我们在追求基本工作能力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不可忽视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再提升,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4)母校推荐度是一个反映学生对母校认可度的指标,它只适用于同等分数同类型的学校之间的比较。我院两年的指标值均高于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平均值,在全省民办院校中的排位,2009年为第二位,2010年为第四位,而且2010年指标值较2009年上升了17.07%,说明我院毕业生对母校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5)半年内离职率是一个反映学生对就业单位忠诚度的指标。我院2010届学生半年内离职率46%,既高于全省民办高职院校的平均数(45%),又较2009届38%,增长了21.05%,而且从倒数第三位,退到了倒数第八位,这反映了我院就业观教育须进一步加强,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我院就业工作主要做法是: 1、高度重视就业,完善保障体系 (1)加强就业工作领导,健全就业指导组织。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成立了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和系主任为成员,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就业形势,制定政策指导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招生就业处为就业工作职能部门。2009年根据就业工作需要,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就业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主任委员,有关处(室)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成员由各系和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每年全院集中检查一次就业工作情况,评定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交流就业工作经验,明确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各系(部)也相应成立了系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毕业班班主任和系秘书为成员,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十一五”“十二五”整体发展规划,且就业工作思路清晰。学院不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视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面对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新情况,学院曾在05年就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办学理念,确立了“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新理念,实行了“实习与就业联动”的机制,通过拓宽毕业实习渠道,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2)健全就业工作制度。为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意见》、《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细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教育的实施意见》、《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实施意见》、《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需求情况调查的实施 55 意见》等制度,规范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了院、系就业工作职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年度主要工作目标考核指标之一,与评比部门先进、个人先进等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3)创新就业工作考评机制。我院修订了《就业工作考评奖励 实施细则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实施细则公司办公室6S管理实施细则国家GSP实施细则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大体积混凝土实施细则 》,根据省就业工作检查指标,制定了《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对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考核指标体系中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执行状况赋予不同分值,在确保协议就业的基础上,从政策上引导各系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日常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提升江海学院的社会美誉度。上述两个文件下发后,各系狠抓毕业生签约率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三年学院共表彰了9个(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24人(次)先进个人,共发放奖金21.1272万元。 (4)创新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方法。为了改变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难的现状,积极探索新的调查方法。开发了《学生满意度调查网络系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网络系统》,大大方便了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工作。学生和用人单位只要打开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网址点击该系统就可以在网上填写、提交问卷。 (5)配齐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大力改善就业工作条件。近年来,我院就业工作队伍不断壮大,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硬件条件显著改善。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共有专职工作人员5人,均具有本科学历,副高职称2人,高级职业指导师1人,3人获得职业指导师。各系配备兼职的系行政秘书具体负责本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2、实行“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教育一体化”、“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1)设计和营造凸显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校园建筑与景点,发挥校园物态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2)发掘和利用专业课中人文精神内涵,融“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于一体,相机进行人文思想和职业教育。 3、不断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推进创业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观和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部分专业举办校友联谊会和毕业生成才典型事迹报告会,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创业精神,立志报效社会。学院还定期邀请我市创业成功的模范典型做专题报告,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作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组织我院部分学生收看江苏大学生巡回宣讲团报告会,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心理讲座,帮助毕业生顺利度过毕业、就业的心理关键期。同时还组织即将毕业的学生观摩校内外就业双选会,组织学生到基层社区、乡镇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服务基层、立志创业的意识。 通过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2011年与扬州市青年创业培训中心合作,开展相关培训,有104名学生取得全国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我院学生创办了江海旅行社,近两年来接待社会团队有2000人。本院共有20多个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我院经贸系电子商务毕业生张欣的创业事迹人选了由江苏省教育厅出版的《激情年华—江苏75位大学生创业纪实》一书。 重视大学生创业实践窗口的建设,与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中国移动、中 56 国联通公司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动感地带、报亭等大学生创业实践窗口,引导学生体验创业过程,激发创业意识,提升从事创业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一是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比较高,一味追求高收入,而忽略了专业对口的问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题。有的毕业生创业热情较高,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创业的准备不够,创业的项目层次还不高。 拟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努力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针对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的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确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 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改进措施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出专业特色和水平,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适应性。 三是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环境。进一步总结以往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情况,树立创新意识,开展创业教育,结合专业实训,指导开展创业实践,为毕业生更有效地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7.2.1 创业教育成效 1. 反映学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材料 2. 创业教育培训及课程开设情况 3. 创业实践和参加创业大赛的部分材料 4. 学生创业的典型材料 7.2.2就业率 1. 反映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就业举措有创新的材料 2. 学院就业指导手册 3.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佐证材料 4. 近四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图 7.2.3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 1. 近四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一览表 2.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统计表 3.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一览表 4. 近三年毕业生协议书及单位录取证明材料(原始材料存招生就业处) 5.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原始材料存招生就业 处) 6.《麦可思评价》专项报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2010、2011年度报告 原始件存招生就业处) 57 7.2.4就业管理机构与人员、就业管理体系 1. 学院就业管理体系图 2. 学院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材料 3. 学院就业管理工作专兼职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4. 学院就业工作获奖材料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陈平波执笔) 58 评估指标 7社会评价 评估要素 7.3社会服务 数据库编号 6.1 、 7.5 、 7.3 、 4.3 社会服务情况评价: 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方法,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学院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条件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积极开展培训,面向社会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一 通过合作,建立培训基地,为社会企业培训业务技术骨干。 我院与扬州税务学院和扬州市总商会合作在我院挂牌成立了国家税务总局干部学院第二校区和扬州市总商会人力资源与科技基地,近年来为合作单位培训了2345人;学院还创办了江海旅行社近二年服务社会团队2000多人;与扬州森科公司合作建立了思科江海实验室,先后培训了扬州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网络公司等单位85名技术人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院有3名学生通过学习取得了美国思科(CISCO)公司论证的高级网络工程师(CCIE)证书;与江都油田和中远物流张家港分公司合作,对单位员工进行了物流培训;与扬州市启扬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培训在校学生和物流企业在职人员共有300多人;还和扬州市合作组织了对市区县公务员、大学生村官、邗江区和开发区48村财务人员、扬农集团、扬州百盛商业大厦、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等多家单位进行了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二 通过合作,为企业规范管理。 主要做法 与 我院与扬州星浪光电有限公司、扬州奔腾汽车修理配套公司、扬州华督电 工作成效 子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制定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三 通过合作,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帮助。 与上海陆家嘴地区订餐网站电子商务公司合作LOGO设计和网站页面编排及平面宣传品设计。与天露珠宝玉器馆合作提供技术指导。与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合作提供物流师培训指导。与扬州市宜美家家居经营部合作提供设计指导。与扬州广陵老年大学合作提供普通话培训指导。与厦门网中网软件公司合作,研发了考练平台;与台资久毅五金机械公司合作,研发了“健身器材开发”项目,与海洋智家高科技智能家居公司合作完成海洋智家整套视觉识别设计;与苏州世名弹簧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弹簧垫片自动制造设备”的项目。 四 通过社会实践和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社会提供服务。 我院还积极组织在校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收到有效实践手册5000余份,优秀论文和报告300余篇,同时还组织了9支院系社会实践团队赴省内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有63名同学被评选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院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学生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活动;近年来学院在扬子津社区的校外周末辅导班和周一的学生社团扬子津小学共建工作以及每三周一次的扬州福利院服务工作从没间断过;学院定期组织自愿者到扬州社会福利院服务,每年达1000人次;学院还鼓励发挥学生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开展暑期“三 59 下乡”等活动。 通过合作和培训帮助企事业单位规范了工作方法,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扩大了我院知名度,为我院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存在问题 学院总体社会服务功能不够强劲,各专业之间对社会服务能力不平衡,有 原因分析 的成效还不太明显。 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团队的建设,组建一支由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社会服务队伍;以校企合作的机制为保障,结合学院重点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面向 改进措施 社会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项目;同时还要提高全院各个专业的教师的业务素质;力争学院各个专业之间的服务能力平衡发展。 7.3.1教师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及产学合作情况 1. 近二年教师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及产学合作开展情况一览表 2. 近二年教师开展技术服务的相关材料 7.3.2学院社会实践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1.学院社会实践和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部分材料(详见 6.2.3) 7.3.3鉴定所 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总结 佐证材料 2. 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档案(见4.5.1-5) 7.3.4学校声誉、特色和影响力 1. 近几年学院被评为“全国新社会组织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江苏省就业先 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的文件 2. 近几年反映学院声誉、特色和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报道 3. 学院特色总结提炼材料 4. 反映学院特色的相关材料 (学院自评专家组撰稿,顾志权执笔) 60
本文档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87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6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