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

举报
开通vip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 1、1840至1919年中国音乐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封建统治阶级的雅乐早已衰落,而且原来来自民间俗乐的“雅部”也处于不断衰落的状 况; ?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新民歌、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获得了 更为迅速的发展,并增加了不少新的剧种和新的曲种,还自发产生了初期的戏曲改良运动; ?随着西方文化和近代西洋音乐文化的陆续传入,特别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发展,从 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大量有别于传统旧乐的学堂乐歌。 2、1919至1949年中国音乐发...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 1、1840至1919年中国音乐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封建统治阶级的雅乐早已衰落,而且原来来自民间俗乐的“雅部”也处于不断衰落的状 况; ?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新民歌、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获得了 更为迅速的发展,并增加了不少新的剧种和新的曲种,还自发产生了初期的戏曲改良运动; ?随着西方文化和近代西洋音乐文化的陆续传入,特别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发展,从 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大量有别于传统旧乐的学堂乐歌。 2、1919至1949年中国音乐发展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衰落和城市经济的逐步繁荣,大量原来活跃在农村的民间艺人纷纷进 入城市,使绝大部分原来主要流传在农村的说唱曲种、戏曲剧种不断在城市中落脚,不断走 向职业化的发展。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新音乐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建设和发展。其中以音乐教 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推动全面的“龙头”作用。 ?由于普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革命斗争的影响,中国近代音乐创作始终以各类声乐体裁发展 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进步音乐运动越来越对整个中国近代音乐 的发展带来不可否认的重大影响。 ?随着民主革命斗争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社会的曲折向前发展,中国的新音乐以我国自己 特有的方式也不断得到迅速的提高和广泛的发展;另外,与之同时并存的各种中国传统音 乐,也随着这一客观形式的发展不平衡地、缓慢地、向前推进。 3、近代北方大鼓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 清代中叶以后,在我国广大城乡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说唱音乐大体上都陆续成熟成型,例如 主要流传在北方各省的大鼓一类的说唱音乐,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增强了地方特色,实际上已 为后来所形成的山东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及东北大鼓等不同曲 种确立了雏形。 山东大鼓是北方各种大鼓中较早进入城市、较早成熟成型的曲种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出 现像何老凤、王小玉姊妹等艺人。山东大鼓的发展对后来的山东琴书、河南坠子、西河大鼓、 京韵大鼓等曲种的发展都有影响。 与此同时,原来流行于河北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与平津一带的清音子弟书合流而形成的所谓 “怯大鼓”,开始流传到平津一带,后来又结合北京方言的特点,并吸收了京剧等戏曲艺术 在唱腔和表演方面的经验,增加了三弦、四胡等器乐伴奏,逐渐形成了京韵大鼓。在京韵大 鼓的形成过程中,刘宝全作出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对京韵大鼓进行了较大的革新和创造。他 以天赋的高亢圆润的嗓音和生动细致的表演,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优秀的曲目,如《单刀会》 《白帝城》《大西厢》等,通过他一生的努力,把京韵大鼓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成熟的 阶段。 4、简述京韵大鼓的形成及刘宝全的历史贡献。 原来流行于河北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与平津一代的清音子弟书合流而形成的所谓“怯大 鼓”,开始流传到平津一带,后来又结合北京方言的特点,并吸收了京剧等戏曲艺术在唱腔 和表演方面的经验,增加了三弦、四胡等器乐伴奏,逐渐形成了京韵大鼓。在京韵大鼓的形 成过程中,刘宝全作出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对京韵大鼓进行了较大的革新和创造。他以天赋 的高亢圆润的嗓音和生动细致的表演,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优秀的曲目,如《单刀会》《白帝 城》《大西厢》等,通过他一生的努力,把京韵大鼓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成熟的阶段。 5、简述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城市小调发展的新现象。 ? 民歌是形式简朴的的民间艺术体裁,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及城乡人民生活的变化,这时期在 这个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心现象。首先,在无产阶级的工农革命运动中、在红色革 命根据地,以及后来的解放区,出现了大量反映群众革命斗争生活和愿望的新民歌和以民 歌、小调填词的革命歌曲。其次,从辛亥革命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在我国广大城乡 (尤其是城市)曾涌现出不少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城市小调或小调性的填词歌曲。 当时一位老音乐教师白宗魏以古代爱国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诗篇写了一首小调性的歌 曲《木兰辞》。此外,在群众中流传非常广泛的《苏武牧羊》,后经查证认为它应是“五四” 时期语文教师将荫棠作词、音乐教师田锡侯编曲。 在“五卅”运动时,当时正在上海学习的杨荫浏又将在“五四”前后以元朝诗人萨都刺所作 《金陵怀古》填词的一首古曲,改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词《满江红》。 6、京剧的形成及梅兰芳等对京剧艺术的贡献。 京剧是以徽剧、汉剧作为基础的一种“皮黄戏”。在乾隆后期形成了所谓“四大徽班”进京 的新局面。这些“徽班”艺人(早起京剧前辈)善于大胆吸取昆曲、高腔、梆子等各剧种的 优秀成果,不断在艺术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和创造,逐渐使一种富于时代特色的皮黄 戏——“京剧”,得以在声腔、程式、剧目、行当以及场面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提高, 一跃成为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全国性的大剧种。 梅兰芳(1894-1961)在辛亥革命时就上演了《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和《洛神》等古装新戏。 近代,他又对《宇宙锋》等传统剧目进行了新的加工改造,编演了《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他还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 作用。这种声腔,配合其新创的融旦角与青衣于一身的“花衫”新行当,成为京剧舞台上深 受人们欢迎的新艺术。以梅兰芳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成称为 “梅派”。梅兰芳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他首先在京剧伴奏中加用了二胡、月琴;在一 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梅兰芳还曾赴美国、苏联演出,获得了成功,为中国传统表 演艺术和音乐赢得了国际声誉。 7、简述近代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 近代在广大城乡人民的音乐生活中日渐活跃起来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主要有河北的“吹 歌”,山东、山西等地的“鼓吹”等,涌现了许多传统的器乐合奏优秀曲目,如《放驴》(河 北吹歌)、《行街》(江南丝竹)等戏曲音乐的发展也使得这时期的民族器乐发展增添了一 些新的形式、提高了某些表演技巧和增加了新的曲目,如在“吹歌”等鼓吹乐种中出现了 “咔戏”,王殿玉的“丝弦拉戏”都是当时利用器乐来模仿戏曲演唱所形成的新的艺术品 种。在器乐独奏方面这时期曾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代表人物,如古琴方面的张孔山、张子谦等, 琵琶方面的鞠士林、李芳园等。此外,张鹤编的《琴学入门》,李芳园所编的《南北派十三 套大曲琵琶新谱》等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器乐传统也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天津等城市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乐社,如无锡的“天韵 社”、上海的“文明雅集”等。这些乐社的活动对我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的保存、发展和交 流,也起了促进的作用。 8、简述广东音乐的产生及发展。 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小调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以及外省的民间音乐而逐渐 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初期广东音乐的著名艺人严老烈、何柳堂等人曾为广 东音乐整理、改变了不少传统曲目,如《旱天雷》《倒垂帘》《小桃红》《雨打芭蕉》《连 环扣》等。五四运动后逐渐形成了广东音乐的繁荣鼎盛时期,将民间所流行的歌曲、戏曲曲 牌、小调进行改编,创作了大量富于广东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合奏曲,如《鸟投林》《步步 高》《平湖秋月》等,受到了城市中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特别是抗战爆发后的十多年间,广东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外“商业性歌舞音乐”的影响,任 意加进电吉他、萨克斯管、班卓琴等乐器,并出现了不少肤浅庸俗的作品。 9、简述中国近代西洋音乐文化传入的几个途径。 ? 这时期西方音乐文化主要是通过基督教会的宗教歌咏、新式军乐队的建立、新式军歌的 发展,以及学堂乐歌的开设和发展这几个途径,不断深入到中国各阶层人民的音乐生活中, 不断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0、简述中国早期的新式军乐的有关情况。 关于中国的新式军乐队,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最早应在“甲午战争”之后。当时,清廷决 定委任袁世凯督练新军,在1898年袁世凯亲自编订的《兵略录存》中,一些明有军乐队编 制及有关要求。可见在1898年时已建立了军乐队。 11、简述学堂乐歌产生的基本特点(艺术原则)、历史意义和它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年初(1911年前后)新式学堂所开设的唱歌课,以及课上所教唱的歌曲。 基本特点(艺术原则): ?学堂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文艺中现实主义的传统,其内容大多表现了抵抗外辱学习科学 等,与当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音乐上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手法,直接引用了西洋或东洋的歌调,最初音乐作品曲 调多出自日本,后以欧美曲调为多,真正的中国传统曲调填词的乐歌作品却很少。 ?~研读了中国传统文艺中“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虽然其曲调多出自国外,但这种添调 方式本身确实对中国古代“词调音乐”“一曲多用”等方式的很好继承。 历史意义: ?~是对中国旧的封建文化的有力冲击,从内容上看,大多表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妇女解 放等,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从形式上看,学堂乐歌是众人的音乐而非寡人的音乐,同样具 有反封建性; ?~是全方位的为中国引进了西方近代的音乐文化,无论是简谱传入五线谱普及还是音乐刊 物的刊行,西式乐队的建立等都与学堂乐歌密切相关; ?~从人才和教材两方面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奠定了最初基础。 几个阶段: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辛亥革命以前将近10年;二、辛亥革命以后将近10年;三、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战爆发以前。第一个阶段是他逐步萌发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比较顺利的 向全国普及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音乐教育中的延续。 12、沈心工的生平和他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1870-1947)音乐教育家。早年曾留学日本考察教育,有感于日本的音乐教育之发达,回 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曾编写了大量的乐歌作品,如《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革命军》《竹马》以及他自己作曲的《黄河》等。他的作品大多是为儿童所写, 能够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创作,词意浅而不俗,意味深长;词曲结合的较好,很容易上口。 13、李叔同的生平和他的音乐贡献。 (1880-1942)音乐教育家。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绘画,旁攻音乐。留日期间还编辑出版 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回国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18年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一生在美术、音乐、书法、篆刻、戏剧和诗词等方面均有建树,影响颇大。 他的乐歌作品大部分都是咏物写景的抒情歌曲,所填歌词文辞优美,富有意境和韵味,词曲 结合流畅自然,像他的《送别》《西湖》《忆儿时》以及他自己作曲的《春游》等都是广为 流传的乐歌佳作。 14、曾志忞的生平和他的音乐贡献。 (1879-1929)1901年赴日本留学,主攻法律。1903年他又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他曾参加 沈心工发起组织的“音乐讲习会”;1904年他将这个组织改建为“亚雅音乐会”;1907年 返国,1908年他在上海创办了“上海贫儿院”,并在其中特别设立了一个“音乐部”,他 在学习音乐的贫儿中选出约40人组织了一个管弦乐队。 曾志忞的音乐活动主要可归纳为三方面:?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其中特别 是上述的“亚雅音乐会”及“上海贫儿院音乐部”,在当时都属于首创性质;?致力于学堂 乐歌的编写,他与沈工心都是我国最早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代表人物;?致力于音乐方面的 著作,这是他对中国新音乐事业建设贡献最突出的一个方面。1904年编印出版了他所编译的《乐典教科书》,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 书。 15、简述“五四”时期新型教育与学术性音乐社团的建立。 ?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产生了一批侧重教育和学术性的新型音乐社团。他们大多与 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所组织的音乐社团(如沈心工“音乐讲习会”,曾志忞“亚雅 音乐会”)一脉相承。其共同特点是以向参加者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为主,有些还通过 创办音乐刊物来向社会进行更大范围的音乐普及工作和推进有关学术研究的工作。据不完全 统计,我国沿海各城市曾先后涌现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海中华美育会、北京乐友社、 北京国乐改进会等。 16、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北大传习所)。大同乐会。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建立于1919年1月,由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任会长,聘请了萧友梅、 陈仲子、王露等为导师,1922年4月增聘刘天华为国乐导师。到1920年秋,该会的会员高大二百多人,内分丝竹、昆曲、钢琴、提琴、古琴、唱歌等组,并附设一个50人的“丝竹改进会”。 上海大同乐会 是我国当时规模较大、历史较长、以习研我国民乐为主的业余音乐社团。由 郑觐文发起成立于1920年。该会的经常活动是向入会的会员进行音乐学习的指导和组织不 定期的公开演奏。卫仲乐、金祖礼、陈天乐等均曾在那里学习过。该会还从事我国古代雅乐 器(164件)的仿制,提出了拥有吹、拉、弹、击等乐器组组成的新型民乐队的编制设想。 编创了《春江花月夜》《将军令》《月儿高》《妆台秋思》等民乐合奏曲。 17、简述中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辛亥革命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所大量建立的新型 音乐社团,为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当时,蔡元培提出的“美育” 主张已日益深入人心,大量培养音乐教师和其他各种音乐人才已经成为紧迫的社会需要,人 们逐渐以各种方式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办进行了努力。据不完全统计,最初出现的各种 名目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大多是附属在师范或艺术学校内的系科。他们规模大多较小,设 备较简陋,教师人数较少,带有明显的初创特点。当时,影响较大的音乐教育机构是:北京 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课,以及上海的国立音乐院(包括国立音专的 初期)。 18、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 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 成立于1922年10月,由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所长、 萧友梅任主任。该所的教学体制分设本科、师范及选科三部分。在该所任教的中外教师主要 有萧友梅(音乐理论)、杨仲子(钢琴)、刘天华(琵琶二胡)等。此外,还附设一个不到 20人的小型管弦乐队。在这五六年间,他们一共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共40多次。该所办学的5年左右时间内,究竟培养了多少音乐人才,目前为有确切统计。据有关资料可知, 吴伯超、谭抒真等年均在该所学习过。 19、简述五四时期关于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 ? 可大体归纳为以下三种相互不同认识: ?公开肯定西方音乐文化优于我国的传统“旧乐”,明确提出“以西为师”、包括走“西 化”道路的主张,认为要改进我国“旧乐”、建立我国“新乐”,必须借助西方经验。 ?在当时也有少数音乐家认为,只有我国古代的“雅乐”,才是值得提倡、值得发扬的中国 “国乐”。他们不仅反对向西乐学习,而且还鄙视一切俗乐。 ?公开鼓吹应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他们认为当前我国应建立的新音乐“不是所谓‘国 乐’,而是世界普遍优美的音乐”,因而他们认为,“中国新音乐的建立,要‘全盘西化’”。 20、王光祈的生平和他的音乐理论研究。 (1891-1936)1920年赴德国留学,起初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后转学音乐。1927年入 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王光祈的论著大体可分两大方面,一、向国外音乐界介绍中国音乐和向国内音乐界介绍外国 音乐的理论知识,主要著述有:《欧洲音乐进化论》《声音心理学》等。可以看出他已大大 超出过去一般局限于基础乐理和基础和声理论的一般介绍,而是着眼于从文化学和音乐学的 角度向国人进行更深入、广泛的介绍西洋音乐与西方社会的生活、文化的联系,以及其发展 的规律、经验。二、王光祈进行了有关中国音乐、东方音乐,以及有关中西音乐比较的研究, 主要著述:《东方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 关于东方音乐的研究和中西音乐比较的研究,是王光祈将西方创立不久的“比较音乐学”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用以考察世界东西方音乐之异同的开创性的研究。他主要从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律制 和调式的规律性的分析与欧洲音乐进行比较,从中提出了“世界三大乐系”(及“中国乐 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 关于中国音乐的研究,王光祈侧重在古代音乐史的领域,比较重要的体现在他的博士论 文《论中国古典歌剧》和《中国音乐史》两部史学性的著作上。 55、简述延安鲁艺对革命音乐的贡献。 56、简述“文艺整风”之后根据地音乐创作的新特点 ? ?作品的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和宽广了。除了直接反映当时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斗争,在当 领导下所开展的生产运动和农村中的反封建的斗争,也都得到了反映。此外,还产生了不少 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人民子弟兵的新作品。 ?由于有正确的领导,军民之间是团结一致的,人民的精神面貌是焕发的。因此,反应这种 生活的音乐创作的风格,绝大多数是明朗、乐观的,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 ?这阶段各种类型的音乐创作比抗战初期的作品又进一步加强了。同时,音乐工作者对如何 通过音乐创作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塑造工农兵的形象,也日渐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创作题材方面仍以短小精悍的群众歌曲为主,大合唱比以前写的少了,歌剧、秧歌剧、 歌舞表演等体裁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解放战争后 期,器乐创作体裁也开始取得一定的发展。 57、简述秧歌剧的概念、题材、类型、音乐和历史意义。 秧歌剧 大多是以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作为形式的基础,再广泛吸收当地的民歌、地方 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因素综合创编而成的小型歌舞剧。 秧歌剧题材 内容十分广阔,几乎涉及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主要是:反应根据地农村中 的阶级斗争(如《减租会》)等,以及反应根据地军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革 命斗争(如《周子山》等)这三个方面。 秧歌剧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形式和剧情都较简单,只有两三个角色,用叙述式的演唱来表达 剧情发展的,如安波等创作的《兄妹开荒》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形式较复杂、角色较多、 情节较曲折、戏剧性较强的大型秧歌剧,如《牛永贵负伤》《周子山》等。 秧歌剧的音乐 大多采用陕北群众所喜欢、所熟悉的地方戏曲和陕北民歌的曲调加以填词改 编的,如马可创编的《夫妻识字》的音乐,主要就是以眉户的曲调加以改变的。 历史意义: ?他是边区“文艺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得到具体贯彻 的产物,他为当时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如何与群众结合、如何更好地一文艺为武器来为当时的 斗争服务,提供了具体的途径,积累了经验。 ?他为利用原来民间旧艺术的形式创造新的民族艺术形式,并为后来新歌剧创作的成熟发展 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他为根据地革命文艺的蓬勃发展,训练了一支新的文艺队伍,因而对其他各种文艺形式题 材的民族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58、略述安波的生平与音乐创作。 (1915-1965)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留校工作。代表作有表演唱《拥军花鼓》、秧歌 剧《兄妹开荒》、《七月里在边区》。他还收集、整理、改编了不少民歌,并曾任冀热辽军 区文工团总团和该区联合大学鲁艺院长。 59、略述马可的生平与音乐创作。 (1915-1965)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抗战前投身于抗日宣传,后入延安鲁艺音乐系工 作。主要作品《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秧歌剧《夫妻识字》, 歌剧《白毛女》,管弦乐《陕北组曲》。 60、简述郑律成的生平与音乐创作。 (1918-1976)1950年入中国籍,曾入鲁艺学习。代表作有《八路军大合唱》,歌曲《延水 谣》、《延安颂》以及《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广为传唱。其中《八路军进行 曲》流传极广。其音乐旋律洒脱、豪放、富有时代特点和鲜明的个性。 61、《白毛女》的创作特色及其在中国歌剧史上的重要意义。 创作特色: ?《白毛女》在艺术成就上,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开始解决如何通过音乐来具体而细致地刻画 剧中人物形象的问题,如对主要角色喜儿、杨白劳和黄世仁的音乐刻画都做到了贴切而富于 个性,尤其对杨白劳心理变化的音乐刻画是较深刻的。 ?作曲家在这部歌剧的创作中,不仅吸取了民歌的音调作为各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的音调基 础,并且还开始有意识地广泛吸取了说唱、戏曲等民间音乐的音调。 ?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创作性地借鉴了近代外国歌剧的某些传统形式和经 验,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 历史意义: ?《白毛女》的作者总结了自秧歌剧《兄妹开荒》到《周子山》的经验,为创造一种真正适 合我国广大群众的新型的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歌剧《白毛女》的成功,使这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在我国整个进现代音乐发展史中真正发 挥了它的重大影响。 ?《白毛女》演出后,引起了解放区的广大群众以及文艺工作者对新歌剧创作更大的兴趣和 要求。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较重要的有《刘胡兰》等作品。 62、简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合唱歌曲的发展。 中国的多声部合唱歌曲创作于约从清末民初开始陆续面世。李叔同的三步合唱《春游》是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萧友梅是近代较早着力于合唱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他在20年代就 创作了近20首合唱歌曲,其中有四部合唱曲《春江花月夜》等。 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 创作水平的是赵元任作曲的《海韵》。 近代合唱歌曲在30年代以后获得了日益显著的发展。黄自写的《抗敌歌》、《旗正飘飘》等都是最早的抗日救亡合唱佳作。 抗日救亡和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几年间,合唱作品大量出现。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到 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歌》等作品是抗战合唱曲中流 传极广的名作。 这时期的无伴奏合唱,也有了成功的尝试。贺绿汀作曲的《垦春泥》, 是近代无伴奏合唱的代表作,有大的影响。 近代合唱音乐的成熟还表现在30年代至40年代大型声乐创作的发展。除冼星海的《黄河》、 《生产》、《九一八》、《牺盟》四部大合唱外,还有郑律成的《八路军大合唱》,马可的 《吕梁山大合唱》等。 63、简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新兴民族器乐合奏音乐的发展。 P338 64、简述钢琴独奏音乐创作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发端于清末民初之际。 1915年,赵元任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发表,这是迄今所见中国人写的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 1916年,萧友梅留学德国期间也创作了《哀悼进行曲》、《小夜曲》等钢琴音乐作品。这是其水平较高的钢琴作品应推黄自的 两首《创意曲》。 中国钢琴音乐在30年代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对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作了多种成功的探索, 出现了一批较有创造性的作品。特别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 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 作品。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优美质朴的民歌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 彩的对位化和声等,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这首钢琴独奏曲对其后中国钢琴音乐 和其他多声音乐创作(尤其是中国风格的复调音乐)有重要的启迪意义。30年代中国钢琴 音乐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是江文也的作品。他较多的运用20世纪作曲技术,其音乐新颖、手法精炼。 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在4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序曲三首》和《中 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在艺术个性和中国民间音乐风格的创造、突破,对西洋音乐的借鉴等方 面,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瞿维的《花鼓》是40年代描写人民新生活的钢琴音乐代表作。此外,邓尔敬、陈田鹤、冼星海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近代的中国钢琴曲以小型乐曲居多,中型作品多以小曲连缀成组曲,音乐结构单纯,旋律突 出,调性明确。这时还未出现大型钢琴音乐作品。大多数作品还未使用较复杂化的多声写作 技术。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作曲家注重当时中国民众对钢琴音乐的可接受性,另一方面也 说明,中国近代的钢琴音乐创作及演奏,还处在初步发展的水平上。 65、略论近代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 P356 66、简述近代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 大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20年代的“萌芽期”;?其后15年的“探索期”;?1945 年《白毛女》歌剧模式使中国歌剧进入了“发展期”。 在萌芽期中,除了儿童歌舞剧外,尚有阿隆?阿普夏洛穆夫创作的歌剧《观音》,这也是中 国新歌剧的最初尝试。从30年代开始的探索期内,则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歌剧形式出 现。在体裁方面,有歌舞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有民族英雄的事迹,也有抗战时 期群众的生活等许多方面;从形式上讲,则有对中国传统戏曲形式的改造,以及西方正歌剧 形式等多种,作品有近百部之多。在此基础上,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以集体的智慧创作了《白 毛女》,找到了一条适合于中国特色的路,继而产生了《刘胡兰》等一系列的歌剧作品。 67、简单比较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 相同点: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都是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于一身的综合舞台艺术。 不同点:?西方重写实,中国重写意、传情。?欧洲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缛丽风 尚之中,富丽奢华的景观,奇巧的舞台机关,伴随它走向辉煌;而中国传统戏曲却主要依赖 着艺人的表演才华,并不注重舞台背景烘托效果。?西方歌剧主要是以作曲家专门创作的音 乐为艺术表现手段,而中国戏曲音乐则多采用曲牌体或板腔体的结构,即不同的戏常采用大 致相似的唱腔。 68、简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 ? 中华民国时期,对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逐渐以现代人的新思维、新方法展开,取得了初步 的进展。1916年萧友梅曾以《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的专论获得了德国 莱比锡大学的博士学位。 1922年叶伯和在成都出版了民国时期第一部《中国音乐史》上卷,以进化论的思想作为史 学指导,以进化的观点阐述了中国音乐的整体变化,向着客观地反映中国音乐的历史进程迈 进了一大步。 接着,童斐编著的《中乐寻源》,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等先后出版问世。 另外,作为音乐院校教材,萧友梅编写了《旧乐沿革》,缪天瑞编写了《音乐史话》,还有 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都是各自不同的角度、层次,对中国古代音乐各有侧重地进行了 论述,形成了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初步繁盛的局面。 69、简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留学生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中国留学生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依历史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至本世纪20年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以传播西洋近代音乐为主 线,构成了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科学启蒙。这只最先引入西方歌曲形式的队伍,包括了归 国的留学生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随之,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萧友梅等积极筹建各 种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到1927年,“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西方音乐文化 的系统传播在中国开始有了基地。专业音乐的创作,以1920年留美归来的赵元任奠定了中国艺术歌曲形式为开端。同时,王光祈对于夕阳音乐学理论的传播功不可没。 第二阶段:30年代以后,一批批陆续学成归来的中国留学生,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主要基地, 开始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为全面地传播西洋音乐文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对西方音乐文化的 传播已经越过了20年代的启蒙阶段,而深化为全面、系统地学习、借鉴,从而在中外音乐 文化交融的创造性发展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例如谭小麟、马思聪、江文也。 70、简述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 P476-480 这个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 ?传统音乐随社会变化而有相应调整,以求自身保存,主导地位下降。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新文化的出现,产生了新音乐,不断发展,逐 渐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政治变化,对音乐影响深刻,有过各种政权下不同政治色彩的音乐文化同时共存,呈 现了复杂、多元的特点。 清末以来随西方音乐传入逐步建立的不同此前传统音乐的近代新音乐,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 个阶段: ?以为中心的启蒙阶段,由1898年康梁上书开办新式学堂,至1919年“五四”前。 新音乐文化获得坚实基础,出现一批普通音乐的教育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二十年代末。发展迅速,新型音乐教育机构建立,为专业音 乐发展奠定基础,出现一批专业音乐家。 ?三十年代,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和演出,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贯穿这个时期。 大多是声乐作品,器乐较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出现《黄河大合唱》具划时代意义 的作品。 ?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三种政权并存局面,音乐文化发展 呈现不同色彩。仍以声乐作品为主,器乐创作明显提高。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里 程碑式作品。 戏曲 京剧等较大剧种已经定型。一些优秀京剧艺术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原来艺术 形式大胆改革,扩大了京剧的表现力。 梅兰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和革新的古装新戏《洛神》、《天女散花》;对传统剧目《宇宙 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进行新的加工创造;编演爱国戏《抗金兵》。对旦角艺 术进行改革,创立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的“花衫”,雍容华贵、凝重流畅的唱腔, 形成独特风格的“梅派”。另外,伴奏加进二胡、月琴,一些新戏中采用新的配乐手法。三 十年代赴美、苏,赢得国际声誉。 周信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新编历史剧,编演《四进士》等。发扬“海派”改革创新精神, 强调唱腔与语言的结合,,形成质朴刚健、铿锵顿挫、富于激情的“麒派” 程砚秋,编演《荒山泪》、《窦娥冤》等,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广泛学习其它剧种和西方 音乐,创造委婉幽咽而又刚劲的“程派”。 还出现了富连成班(1904年,叶春善筹组,在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30年成立于 北京)、昆曲传习所(1920年,穆藕初创办,在苏州) 锡剧、沪剧、扬剧、淮剧、楚剧、黄梅戏以及评剧、越剧等地方小戏迅速发展提高。 评剧由河北“对口莲花落”于东北“蹦蹦”合流而成。农民剧作家成兆才创作了近百个剧 目,《杨三姐告状》轰动一时。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做了很多改革创造,白 将评剧带到上海,扩大了影响,一跃成为全国性大剧种。 越剧,二十世纪初由浙江嵊sheng县多种民间音乐发展而成,初为男演员组成的“的—班”, 进入上海后,吸收其它艺术表演经验,改革原有形式,改称“绍兴文戏”,后女班盛行,又 称“女子文戏”。女班“四季春班”影响最大,有袁雪芬、傅全香等。袁进行了多方面的改 革,改编演出《祥林嫂》,反响强烈。 以老曲种不断成熟、新曲种不断产生为发展特征。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已有刘、张、白三个流派,三十年代白凤鸣创立苍凉悲壮的“少白派”, 骆玉笙创立抒情宽厚的“骆派”。 山东大鼓进入城市后,吸收吸取、小曲唱腔,有了新的面貌。三十年代为“四大玉”昌盛时 期,谢大玉在京津沪演唱多年,录制不少唱片,扩大了山东大鼓的影响。 河南坠子民国初年传入北京,继而传到津沪等地,遍及全国。形成乔清秀的“乔派”、董桂 枝的“董派”。 苏州评弹清末进入上海,随着广播、唱片的传播普及,进入了鼎盛时期。形成多种流派风格 纷呈的繁荣局面。夏荷生的“夏调”、祁连芳的“祁调”、蒋月泉的“蒋调”、杨振雄的“杨 调”、朱雪琴的“琴调”、徐丽仙的“丽调”等。 四川清音原来流行于农村乡镇,三十年代进入成都、重庆等大城市,李月秋在创腔、演唱方 面有很大影响。 主要体现在民间社团、地方乐种、艺人的创作和演奏等方面,另外,合奏比独奏发展更快。 当时出名的民间社团有天韵社(1911年)、大同乐会(1920年上海郑觐文发起)、今虞琴社(1934年)等。他们经常研习、演奏,也整理改编传统乐曲,做出突出贡献。大同乐会 柳尧章以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其中出现了吴畹卿、沈肇洲、 汪煜庭(以上均为琵琶)、周少梅(二胡)、杨宗稷(古琴)等著名演奏家 发展较大的地方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弦管、汉乐、北方吹歌等,通过各自乐社 活动进行发展,进入城市后通过各种媒介扩大影响,积极传授技术培养人才,编印曲谱,改 革乐器,保存发展了传统乐种。 江南丝竹民国初年,在江苏、浙江的中小城市盛行,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发展格局。用 琵琶、二胡、扬琴、三弦、笛、笙、箫以及鼓、板、木鱼、铃等,曲目有八大名曲《欢乐歌》、 《行街》、《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云庆》、《四合如意》。 广东音乐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清末民初广东的戏曲乐队、街头艺人、农村“八音会”等 常常演奏戏曲过场音乐和民间小曲。早期琵琶主奏,辅以筝、箫、三弦、椰胡;之后出现“五 架头”硬弓组合,二弦、提琴(似板胡的中音乐器)、三弦、月琴、横箫;吕文成将二胡改 为钢弦,定弦提高四度,琴筒夹在两腿之间,扩大把位,获独特音响效果,1926年首次使用高胡,获极大成功,广东音乐风格、特点有了很大变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此后出现 “三件头”软弓组合,高胡主奏,秦琴、扬琴。吕文成创作改编近二百首乐曲《平湖秋月》、 《步步高》等。名家还有严老烈《旱天雷》、《连环扣》,丘鹤俦《娱乐升平》、《狮子滚 球》,何柳堂《饿马摇铃》、《赛龙夺锦》,以及何大傻、尹自重、易剑泉等。 为民族器乐发展做出贡献的还有一些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精通二胡、琵 琶,留给后人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 《昭君出塞》、《龙船》,堪称精品。杨元亨,河北人,擅管子、唢呐,有《小二番》、《放 驴》等。 学堂乐歌由清末康梁“变法维新”上书开办新式学堂开始,他们鼓吹乐歌在思想启蒙方面的 作用,强调乐歌课的重要性,庚子事变后,清廷1904年颁布学堂章程中认可开设乐歌课, 当时称新式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为学堂乐歌。直至1923年改称“音乐课”,逐渐不用“乐歌”一词。 内容大多反映要求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爱国主 义思想,也有对少儿进行一般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在当时具先进意义。 基本是填词歌曲,曲调大多来自日本欧美流行歌曲,用民间曲调不多,创作曲调的更少。 不仅在思想启蒙方面给当时青少年深刻影响,还给中国音乐带来一种新的集体歌唱形式,为 后来群众歌咏运动打下基础;使西方音乐形式包括乐理、记谱、唱歌、乐器等得到初步传播, 促使中国音乐界思考如何建立新的中国音乐文化;还造就一批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传播 现代音乐文化的音乐家。 上海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音乐教育,编写大量学堂乐歌。《体操-兵操》(男儿第一志气高)、《革命军》、《竹马》,自己作曲的《》。针对儿童心理特点,词意浅而不俗,词曲结合好,容易上口。 天津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绘画、音乐,编辑出版我国最早音乐刊物 。回国后从事教育,1918年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一生在美术、音乐、书法、 篆刻、戏剧、诗词等方面颇有建树,影响很大。编写乐歌大多是咏物写景的抒情作品, 等,自己作曲的,文辞优美,富有意境韵味,词曲结合 流畅自然。 min上海人,致力开展普及音乐的活动,创办上海贫儿院音乐部;编写学堂乐歌,《练 兵》、《扬子江》等;编写出版音乐著述《乐理大意》、《歌唱及教授法》、《乐典教科书》、 、《和声略意》等。 ,1919年成立,会长蔡元培,导师肖友梅等,出版期刊《音乐杂志》。 1922年改为。 ,1919年,吴梦非、丰子恺等发起,在上海成立。成员大多为中小学音乐、美 术教师,曾出版会刊《美育》。 ,1927年,等发起,在北京成立。出版不定期刊物《音乐杂志》,对民 族音乐的收集、整理、研究、创作有一定贡献。 (1920年)、(1920年)、 (1926年)。 ,倡导支持,肖友梅牵头组建,蔡任院长,肖任教务主任,标志中国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29年奉命改为,校长。 这些学校都接受蔡元培“美育”主张,通过艺术培养高尚情操自由个性,达到改善人生改善 社会之功效。以传授西洋音乐为主,参照欧美教育体制,也设国乐课程。 ,广东中山人,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回国立志创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组建北京大 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立音乐院,罗致高水 平教师黄自、青主、应尚能、周淑安等,采纳西洋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又结合国内实际,设 立本科、师范等以及作曲、键盘、器乐、声乐、国乐等专业,编写教材,被誉为“ ”。他创作许多各种体裁的作品,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合唱《 》,大提琴《秋思》等。管弦乐《》是根据白居易诗意揣度唐代大曲模式风格创作的大型器乐曲,在曲调、和声上力图突出民族风格。1920年《》,是 辛亥后政府颁布的第一首国歌。 ,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1915年创作钢琴曲《 》,是目前所见发表最早的中国钢琴曲。还创作了很多歌曲《卖布谣》、《劳动歌》、 《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西洋镜歌》、《老天爷》及合唱《海韵》。多选用 “五四”时胡适、刘半农、徐志摩等新诗,有强烈反封建的民主爱国精神,作为语言学家他 很注意声调、音韵的特点,吸收民间音乐语言,优美流畅,口语化,具鲜明独特民族风格。 ,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 。他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三首琵琶独奏曲以及练习曲、合奏曲 等。他的二胡音乐,不仅保持二胡特色,而且在演奏技术、创作思维上借鉴西洋乐器和西方 音乐手法,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带来新的风格和时代气息。他的创作都是个人内心感受的 抒发,编写练习曲参考了钢琴、小提琴的教学经验,改变过去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培养许 多名家,形成我国第一个独具风格的二胡学派。还对二胡进行了改进,记谱法、定弦法提出 自己观点。推广二胡音乐,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录制唱片。在他多方努力下,二胡以高超 演奏技巧、丰富艺术表现力成为现代民族乐器重要的独奏乐器。 ,湖南湘潭人,创办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后 改名明月歌舞剧社),是红极一时的歌舞团体。热心儿童歌舞创作,写了十二部儿童歌舞剧、 二十四部儿童歌舞表演,《小小画家》、《》、《葡萄仙子》、《》 广泛流传。抓住儿童心理特点和兴趣选择题材构思情节,剧情发展适合儿童理解力,歌词通 俗易懂,接近口语化,音乐语言简练、生动、明快。吸收一些民间传统曲调,探索新的戏剧 化音乐形式。 ,青年时代曾组织“”等著名社团,留学德国,改学音乐是为了达到音 乐救国目的。他是,主要著作《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千百年间中国与西方的音乐关系》、《 》等。 ,江苏川沙人,早年留学美国,毕业作品管弦乐《怀旧》,是我国音乐家创作较早的交 响乐,是美国交响乐队演出的第一部中国作品。1929年回国后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和教授,培养出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以及丁善德、谭小麟等一批音乐 家。他创作许多高水平的音乐作品,艺术歌曲《点绛唇》、《南乡子》、《花非花》、《玫 瑰三愿》、《思乡》,爱国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根据白居易诗创作的大型声乐 套曲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他的创作,作曲手法娴熟、构思严谨、意境刻画清新典 雅、鲜明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是主要特征,在探索和声、复调手法民族化方面有独到见解。 在和声学、音乐史等方面有相当数量的理论著述。他的努力,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音乐教 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廖尚果),广东惠州人,留学德国,回国投身北伐革命,1927年以“著名共党”被 通缉而“亡命乐坛”。1930年出版我国近代 就音乐的本质、特殊性、功能、民族性做了系统论述,提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他还写 了很多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古典诗词谱曲,《大江东去》《卜算子》。 ,浙江崇德人,音乐、文学、绘画方面有广泛影响,编译的音乐书籍有《音乐入门》、 《音乐十八讲》、《音乐的听法》、《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等。 (钢琴曲《》,将优美民歌旋律以对位处理,流露一种中国式的田园诗情和 意境,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杰作。后来他的创作主要在电影音乐,如《秋水伊人》、《四季 歌》等民族风格浓郁的抒情歌曲,还创作《嘉陵江上》、《游击队歌》、《垦春泥》等抗战 歌曲。)刘雪庵(创作著名的抗战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抒情歌曲《红豆词》、 《飘零的落花》,民族风格浓郁、旋律优美,广为流传。另外也为一些商业影片作曲,写了 《何日君再来》、《早行乐》,当时产生不好影响。)、陈田鹤(《采桑曲》、《江城子》)、 江定仙(《静境》、《岁月悠悠》)。 后人称贺、刘、陈、江为黄自的“四大弟子”。 随着北伐胜利挺进,工农革命蓬勃开展,产生了革命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国民革命歌》、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歌》、《》、《农会歌》等。 1927年南昌起义后,共产党建立根据地,用歌曲发动群众、宣传革命,当时流传《当兵就 要当红军》、《十送郎当红军歌》、《共产儿童团歌》、《》、《》等。 革命音乐团体 ,1933年成立,是我国最早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文艺干部的艺术学校, 校长李伯钊,在艰苦条件下,为工农红军、民主政府培养了很多文艺干部,配合斗争进行创 作和演出。 蓝衫团,1933年成立,少共中央局发起,共青团员组成的文艺团体,负责人李伯钊,推动 根据地的群众文化活动。 八一剧团,以此为基础在瑞金建立了工农剧社及各地分社。 战斗剧社,在贺龙领导的红军中成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4年由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骥等成立上海左翼剧联音乐 小组。介绍宣传苏联革命音乐和马克思主义音乐观,参加当时进步电影、戏剧如《渔光曲》、 《桃李劫》、《风云儿女》、《扬子江暴风雨》、《放下你的鞭子》有关活动包括作曲,向市民教 唱革命歌曲、传授音乐知识、组织群众性的声势浩大的歌咏活动。 1936年为有利于组成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动解散了左翼文化组织,左翼音乐工作者 纷纷加入救亡音乐行列。 1931年“九一八”后,当时音乐院校有抗日歌曲创作,如黄自《》、《旗正飘飘》,左 翼音乐运动也有优秀抗战歌曲创作,如聂耳《》、《》。 1935年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上声势浩大“一二九”运 动,抗日热潮日益高涨,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救亡音乐团体,刘良模的“民众歌咏会”,聂 耳、吕冀的“业余合唱团”。京津沪等学生组织的歌咏团,走向中小城镇、农村、前线。推 出一大批抗战歌曲,孙慎《救亡进行曲》、冼星海《救国军歌》、孟波《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吕骥《保卫马德里》、张寒晖《松花江上》、任光《打回老家去》、阎述诗《五月的鲜花》等。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推向高潮,纷纷组织战地服务团、演剧队、歌咏 团,走向前线和内地。1938年武汉处理“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 部成立专管抗战宣传的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冼星海、张曙负责音乐工作,武汉数万人乃至 数十万人歌咏大会。这个时期抗战歌曲有、贺绿汀《游击队歌》、刘雪庵 《长城谣》、张曙《丈夫去当兵》、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与此同时,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群众歌咏运动也在深入开展。另外,在海外 也广泛开展。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广泛的群众爱国音乐活动,发挥了巨大的鼓舞动员作 用,促进了革命歌曲的创作和群众歌咏活动的发展普及。 ,云南玉溪人,1931年考入上海的明月歌舞团,1933年参加左翼音乐运动,是主要骨 干。从1933年开始音乐创作到1935年逝世,创作了三十七首歌曲,大多为电影、戏剧的插 曲。 他创作的群众歌曲,反映的较多,《开路先锋》、《大路歌》、 ;爱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 进歌》,表现中国人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革命精神。他的抒情歌曲 等,反映人民的苦难和不平,尤其是备受压迫剥削的 。他的歌曲在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上都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革命趋向,有鲜明民族风格、强 烈时代气息,成为大众心声。 他实践了音乐如何为劳苦大众服务,如何塑造,如何,如何 。他被誉为。 ,广东番禺人,早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立音乐院,留学法国,1935年回国后即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主要骨干,1938年去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0年派往苏联,病逝莫斯科,被誉为“”。 代表作以黄河为背景,歌颂。,用朗诵、乐队加以贯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音乐发展有严密的内在统一性。吸收民间 形式,又借鉴技术,具、新时代特征、史诗性和交响性,,对后来大型合唱创作产生深远影 响 新音乐社,1939年由李凌、赵枫为代表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组织成立,出版月刊《新音乐》。 中华交响乐团,1945年5月在重庆成立,中国自己组织的具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管弦乐团。 台湾交响乐团,1945年12月蔡继琨筹划建立台湾第一个大型交响乐团,并出版了台湾第一 个音乐刊物《乐学》。 四十年代国统区音乐,以声乐为主,讽刺歌曲是颇具特色的形式,揭露社会的黑暗,对民主 自由的新社会的向往。如舒模《你这个坏东西》、费克《茶馆小调》、宋扬《古怪歌》、孙慎 《民主是哪样》、罗忠熔《山那边呦好地方》等。抒情歌曲有宋扬《苦命的苗家》、《读书郎》、 汪秋逸《淡淡江南月》、谭小麟《鼓浪矶》、林声--《满江红》等。此外,黄源洛的歌剧《秋子》、丁善德的钢琴作品、陆修棠的二胡曲《怀乡行》、刘北茂的《小花鼓》较有影响。 重庆国立音乐院“山歌社”,对一些民歌进行创造性加工,深受欢迎,陈田鹤《在那遥远的 地方》、江定仙《康定情歌》、谢功成《绣荷包》 ,广东海丰人,少年留学法国,三十年代回国,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和有影响的作 曲家。小提琴曲有《摇篮曲》、《》(其中的第二乐章-是他的成名作)、《第一回旋曲》、《西藏音诗》、《牧歌》,民族风格浓郁,常用自由变奏。他还写了交响乐《山林之 歌》,以及大合唱 ,广东人,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留学美国,回国后在母校任作曲系主任,他 的音乐淡泊清秀隽永,室内乐《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乐三重奏》、《浪漫曲》,无 伴奏合唱《》,民乐合奏《湖上春光》,还有艺术歌曲《》等。 ,台湾人,少年时到日本读书,成为日本较有名气的作曲家、歌唱家,多次在国际音 乐比赛中获奖,是有国际影响的中国作曲家,1938年回到北京。创作了管弦乐《》、 《孔庙大成乐章》,钢琴曲《》、《十六首断章》、《北京万华集》以及根据民歌、古 曲、古诗词创作的声乐作品。 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成立于延安,院长吴玉章,设戏剧、音乐、美术、文学各系,短期 培训和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批文艺干部包括安波、李凌、马可、卢肃、张鲁、梁 寒光、刘炽等 成立了边区音乐界抗敌协会、边区音乐工作者协会、抗日军政大学合唱团、延安合唱团等艺 术团体。 在艰苦条件下,出版了《边区音乐》、《歌曲》、《民族音乐》等音乐刊物。 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研究,冼星海《民歌研究》、吕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安波 《秦腔音乐》等。出现一批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整理加工并演唱推广的新内容的新民歌,如 《东方红》、《绣金匾》、《生产忙》、《拥军花鼓》等。 音乐创作 大合唱作品有冼星海《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郑律成《八路军大合唱》、吕骥《凤凰 涅盘》、安波《七月里在边区》、沈亚威《淮海战役组歌》; 歌曲创作有马可《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郑律成《八路军军歌》、 《八路军进行曲》、《延安颂》、《延水谣》,李劫夫《坚决打他不留情》、《歌唱二小放牛郎》、 《狼牙山五壮士歌》,吕骥《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曹火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李 伟《行军小唱》,徐曙《晋察冀小姑娘》; 器乐创作有瞿维的钢琴曲《花鼓》、马可的管弦乐《陕北组曲》、贺绿汀的《森吉德玛》。 秧歌运动 秧歌是北方农村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新春时在广场上表演,分。秧歌剧是 ,两三个角色,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小戏,音乐大多采用当地民歌、戏曲、歌舞的音 乐。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工作者掀起深入工农兵、深入生活、 向民间学习的热潮,次年春节鲁迅艺术学院师生以及边区都组织秧歌队走上街头,举行规模 浩大的演出活动。在传统秧歌基础上,加进新时代思想内容,吸收陕北民歌、戏曲的眉户、 道情、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成为新秧歌。随解放战争节节推进和不断胜利,推向全国。 影响较大的有。 歌剧《白毛女》 由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执笔,、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 炽等作曲。 ?通过音乐细致刻画剧中人物形象,使之性格化、戏剧化; ?,喜儿用河北民歌《》,杨百劳用山西民歌《》;为体现喜儿在戏剧情节不断变化的性格需要,用戏曲音乐创作手法 使人物性格得到多层次展示,“北风吹”在《小白菜》基础上变化,表现她的天真活泼,“哭 爹”吸收哭调散板拖腔,表现她极度悲痛,“我要活”吸收秦腔悲调和散板的节奏特点,吸 收河北梆子音乐特点,表现她由悲到愤再到恨的情感变化。 ? 通过歌剧这种外来艺术形式反映我国社会现实生活,,创作出符合我国人民欣赏习惯的。是我国歌剧的典范,标志歌剧创作达到了新的水 平,被称为“”。此后,延安产生了很多新歌剧作品,罗宗贤等《》、梁寒光等《赤叶河》等。 中国近代音乐史考题 填空: 1.1927年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规模较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较健全的独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___国立音乐学院____,1929年后更名为__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__。 2.学堂乐歌《黄河》是著名音乐教育家_沈心工_根据诗人_杨渡_的名篇自己作曲的作 品。 4._国乐改进社_是1927年刘天华等人在北京成立了一个以收集、整理、研究和创作民族 音乐的社团组织,当时还编辑出版了刊物《_音乐杂志_》。 6.在赵元任的作品中,要求恋爱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其中以艺术歌 曲《_教我如何不想他__》和合唱曲《_海韵__》在当时影响较大。 7.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是根据民歌的音调创作的。如喜儿的主题吸取了 河北民歌《_小白菜_》的音调;杨白劳的主题吸取了山西民歌《_捡麦根_》的音调。 8.2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有《_麻雀与小孩_》和《_葡萄仙子_》。 9.1934年著名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的国立音专举办了“征求有中国风味 钢琴曲”作品比赛,其中_贺绿汀_的钢琴曲《_牧童短笛_》获得了头奖。 10.《新编“九一八”小调》是_吕骥_为抗战时期的活报剧《_________》而创 作的插曲。 11.在评剧发展的初期,农民剧作家_成兆才_曾为评剧编写了近百个剧目,如当时在北方群 众中轰动一时的《_杨三姐告状_》。 12.2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有《_葡萄仙子_》和《_麻雀与小孩_》,儿童歌舞 表演曲有《_可怜的秋香_》。 13.在黄自的创作中,合唱和艺术歌曲的创作是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和成就的,如《_长恨 歌_》、《_春思曲_》和《_思乡_》等。 14.聂耳在电影《风云儿女》中创作了两首著名的电影插曲《_铁蹄下的歌女_》和《_义 勇军进行曲_》。 15.民间艺人华彦钧在二胡、琵琶的演奏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他为我们留下了二胡曲《__二泉映月__》和琵琶曲《__昭君出塞___》等六首独奏曲。 16.1927年刘天华等人在北京成立了一个以收集、整理、研究和创作民族音乐的社团组织叫 “_国乐改进社_”,当时还编辑出版了刊物《_音乐杂志_》。 17.歌曲《渔光曲》的曲作者是_任光_,《大刀进行曲》的曲作者是_麦新_。 18.三十年代青主编写了两本美学性的音乐论著,是《__音乐通话__》和《_乐话__》。 19.1927年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规模较大、制度较健全的独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_国立音乐学院_,1929年后改名为_国立音乐专科学校_。 20.《新诗歌集》是赵元任在1928年完成的第一本歌集,其中刊载了当时他的许多艺术歌曲, 如广为流传的《_教我如何不想他_》和合唱曲《_海韵_》。 21.《黄河大合唱》是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于_1939_年在_延安_(地区)创作的。 22.小提琴曲《思乡曲》是_马思聪_创作的_《_内蒙组曲_》之中的第二乐章。 23.江文也的主要作品有《_台湾舞曲_》和《_北京素描_》。 24.贺绿汀的著名钢琴曲《_牧童短笛_》是创作于_1934_年的。 25.是我国学堂乐歌时期的代表人物,作有《送别》、 等乐歌作品。 26.《梅娘曲》是作曲家 于1935年为话剧《回春之曲》而写的一首插曲,表达了女 主人公 的感情。 27.萧友梅是我国 时期重要的代表音乐家,作有大提琴曲《秋思》和歌曲 等作品。 28.《良宵》是国乐大师 创作的一首 曲。 29.1942年5月, 在 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抗战及后来中国文艺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30.歌曲《夜半歌声》是人民音乐家 田汉于30年代为电影创作的一首插曲,当时曾广为传唱。 31.周璇是我国 年代非常活跃的一位歌星、影星,其成名曲为电影《马路天使》插 曲 和《四季歌》。 32.《》是民间音乐家 于建国前创作的一首曲。 33.贺绿汀早年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期间曾师从作曲家 ,作有《游击队歌》、《嘉陵江上》和 等歌曲。 34.《抗敌歌》和 两首合唱作品,堪称黄自抗战歌曲的姊妹篇,其还作有艺术歌曲 《花非花》、 等作品。 35.刘天华不仅是一位 家,也是一位 家和音乐思想家。 36.《长城谣》是作曲家 创作的一首抗战题材的艺术歌曲,其还作有 等艺术歌曲。 37.黎锦晖于1922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 ,这也是我国第 部歌剧。 三、名词解释: 1.王光祈 2.《西藏音诗》 3.《抗敌歌》 4.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5.《音乐教育》 6.曾志忞 7. 《送别》 8.《良宵》 9.《音乐小杂志》 10.山歌社 11.《兄妹开荒》 12.学堂乐歌: 13.聂耳: 14.《黄河大合唱》: 15.黄自: 16.《可怜的秋香》: 17.国乐改进社: 论述题: 简述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及其实践活动 试析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 请概述黄自的历史贡献。 请列举近现代音乐史上五部合唱作品,并给予历史评价。 在这里开始书写日记、心情 „ 黄自 答: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1916 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1924年赴美,先后在欧柏林大学、耶鲁大学学习音乐,1929年获音乐学学士学位。同年归国,1930年起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并兼教务主任。1935年发起创办上海管弦乐团。1938年病逝于上海。其贡献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 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三个方面。音乐教育方面,他承担的许多音乐理论课程在中国属第一次 开设,培养出一批专业作曲人才;音乐创作成果丰硕,体裁、题材广泛,代表作品如歌曲《旗 正飘飘》、《玫瑰三愿》、清唱剧《长恨歌》以及器乐作品《怀旧》等,风格典雅精致、旋 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音乐理论方面则有论著《和声学》、论文《怎样才可产生吾国 民族音乐》以及多部音乐教材留世。 《玫瑰三愿》 答:艺术歌曲。龙七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发表于1933年出版的《春思曲》。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 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 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冼炼,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 文化精神。此曲堪称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 贺绿汀 答: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自幼受民间音乐熏陶,1923 年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科学习。1927年创作《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 歌曲。1931年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理论作曲与钢琴。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作品比赛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同年 开始为进步影片配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赴前线宣传, 创作的《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为流传。1943年抵达延安。建国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等职,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逝世于上海。 《牧童短笛》 答:钢琴曲。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首尾两段以优美 质朴的民歌式主题旋律,通过复调手法,营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中段采用主调织 体,活泼欢快的情绪与前后两段抒情主题形成对比。该曲虽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但在复调、 和声手法的民族化上具有创新意义,并在1934年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 中获得头奖。《牧童短笛》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堪称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 作品之一。 游击队歌》 答:抗战歌曲。贺绿汀作词作曲于1937年底,次年改编为四部合唱。全曲四个段落,起承 转合,结构严谨;节奏丰富生动,富有特色的小军鼓节奏型贯穿全曲,高度集中洗练;旋律 多为级进,抑扬起伏十分流畅。歌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游击健儿机智勇敢、出奇制胜的战斗 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经演唱,迅速流传全国。 刘雪庵 答: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四川铜梁人。1925年入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同时接触昆曲及民间音乐。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随黄自学习作曲, 同时选修琵琶。1936年前后任上海艺华影片公司特约作曲,创作电影音乐。抗战爆发后, 积极以音乐服务于抗战,并出资创办音乐期刊《战歌》,刊载、传播抗战歌曲。此后主要从 事音乐教育活动。1985年谢世于北京。代表作有抗战歌曲《长城谣》、《离家》(《流亡 三部曲》之二)、《上前线》(《流亡三部曲》之三),独唱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 闻笛》,钢琴曲《中国组曲》,并曾为历史剧《屈原》配乐等。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 风味,抒情易唱。 陈田鹤 答:陈田鹤(1911—195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浙江温州人。1928年入温州私立艺术学院。1930年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理论作曲,是黄自的高足之一。毕业后从事音乐教 育工作。建国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从事作曲工作。作品以抒情歌曲见 长,主要作品有歌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采桑曲》、《山中》,歌剧《荆轲》, 清唱剧《河梁话别》等。此外,他创作的钢琴曲《序曲》曾获得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 钢琴曲”比赛二等奖。 青主 答:青主(1893—1959),音乐美学家、作曲家。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黎青主,广东惠 阳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赴德学习法律,旁修音乐。1922年回国后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大革命失败后,为逃避追捕而“亡命乐坛”。1929年改名青主,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刊《音》的编辑和《乐艺》的主编。1934年脱离音乐界。1959年去世。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 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 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 《我住长江头》 答:古诗词艺术歌曲。取词于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青主作曲于1930年,同年《乐艺》第一卷第二号初刊,后收入歌曲集《音境》。原词是写对爱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坚贞, 作者则是以曲折的形式表达对遇难战友的哀思和缅怀。曲调带有我国古代吟诵诗词的风味, 且与民歌风格十分接近。节奏平稳但蕴含着激动的内心感情,钢琴伴奏以流动的十六分音符 分解和弦作为贯穿,仿佛流淌不休的江水和绵绵不尽的思念。这首作品是近代古典诗词歌曲 的佳作,也是至今仍然经常演唱的独唱曲目。 冼星海 答: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参加乐队演出。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选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国立音乐院。1930年赴法留学,后考入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与指挥。1935年回国后投身抗日救亡音乐运动。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 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0年去苏联,1945年卒于莫斯科。冼星海一生创作有数百首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代表作如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大合唱《黄 河大合唱》,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等。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 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 聂耳 答:聂耳(1912—1935),作曲家。原名守信,号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 民间音乐,学习多种民族乐器。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自学小提琴和钢琴,并与 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 年发表《中国歌舞短论》批判黎氏歌舞音乐,并因此离团。此后主要在电影公司从事音乐工 作,同时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是革命音乐组织的主要成员。1935年赴日, 同年溺水身亡。其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 道路。代表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此外还改 编有民族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等四首,创作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等。 任光 答:任光(1900—1941),作曲家。浙江嵊县人。1919年赴法,在里昂大学音乐系学习,在钢琴制造厂当调音学徒。1924年后在越南的琴行工作。1928年回国,任职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同时参加了左翼音乐组织,运用职责之便进行革命音乐宣传。抗战爆发后一度在国外 开展救亡歌咏活动。1940年到新四军中负责音乐宣传工作,1941年牺牲于“皖南事变”。其代表作品有歌曲《渔光曲》、《打回老家去》,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 等。任光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电影音乐作家,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乐运动的代表 人物之一。 吕骥 答:吕骥(1909—2002),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吕展青,笔名霍士奇等。 湖南湘潭人。自幼对民间音乐兴趣浓厚,1924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在“五四”以 后的新式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邱望湘的指导下开始接受西洋音乐教育。1930、1931、1934 年三次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钢琴,均因生活和政治原因中途辍学。1932年正 式加入左翼文艺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战爆发后赴延安,任职于鲁迅艺术学院。 建国后任职于中央音乐学院,并当选为音协主席。吕骥创作有歌曲多首,如《新编“九?一 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 等,发表音乐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 等,并对整理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李抱忱 答:李抱忱(1907—1979),音乐教育家、合唱指挥家。北京市人。1930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热心于组织、领导合唱活动。1935年赴美,在欧柏林音乐学院进修二年,获音乐 教育学士及硕士学位。抗日战争期间任重庆国立音乐院教授、教务主任。1944年再度赴美,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音乐教育博士学位。1972年入美国籍。著有《李抱忱音乐文集》、 《李抱忱歌曲一、二集》、《合唱指挥法》等。 三十年代 13、何谓“左翼音乐运动”?有哪些左翼革命音乐组织? 答:“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 “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 领导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和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著名的左翼革命音乐组织如:1933年聂耳、田汉和任光参加了“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 又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1934年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骥等人正式 成立了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 1936年,为了有利于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翼文化工作者主动解散了左翼各文 化组织,左翼音乐工作者纷纷加入到救亡歌咏的行列。 14、中国第一部清唱剧作品是哪位作曲家所作?请对该剧加以简要介绍。 答: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作品是《长恨歌》。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全部七个乐章首次发表于1943年5月重庆《音乐月刊》第二卷第一期的“长恨歌专号”。 该剧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为题材,既表达了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深切同 情,也表达了对唐明皇“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而引发民族灾难的批判。 全曲共分十个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七月七日长生殿,?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 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夜雨闻铃肠断声,?山在虚无缥缈间, ?西南宫内多秋草,?此恨绵绵无绝期。黄自只创作了七个乐章(缺四、七、九三章),但 已经包含了所有主要场面——骊宫的歌舞、爱情盟誓、边关警报、军士的愤怨、临死的诀别、 幻想的仙境和无边的哀思。 剧中主题形象明晰,音乐场景的设计细致、生动,音乐语言准确,各个乐章之间的对比鲜明, 音乐的发展合乎剧情逻辑,合唱效果较好,和声与复调的运用也非常精巧,在音乐创作的民 族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表演采用混声合唱、男声二重唱、男生四部合唱、女高音独唱、 女声三部合唱以及合唱与男声独唱交织的多种形式。 《长恨歌》是黄自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这种体裁的作 品,体现出黄自在戏剧音乐方面的写作才能。 15、最早在国外演奏的中国管弦乐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哪部作品?其艺术特征如何? 答:管弦乐序曲《怀旧》是黄自192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毕业作品,是我国第一部大型交 响音乐作品,也是在国外演奏的第一部中国人的管弦乐作品。 该曲属于标题音乐。黄自为纪念去世的女友胡永馥女士而创作。作品采用单乐章、成熟而典 型的奏鸣曲式结构。音乐形象丰富,有叹息和啜泣般的悲剧性音调、有甜蜜的爱情回忆,还 有庄严的众赞歌风格主题。在音乐语言上,继承了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乐派的传统,既将深厚的感情表现得真挚动人,又独出新意、不落旧套。 16、青主有哪些音乐美学论著?提出了哪些音乐美学见解? 答:20世纪30年代初,青主连续出版了两部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前者 是一部书信体的理论著作,后者则系统论述了青主的美学观点。 青主旗帜鲜明地提出:“你要知道什么是音乐,你还是要向西方乞灵。”这种观点在很大程 度上是倾向于“全盘西化”论的。他还根据当时西欧“表现派”理论家赫尔曼?倍尔的主 张,全面论述了把音乐作为一种“上界的语言”的论点,并由此进一步论证了“音乐是最高、 最美的艺术”。青主还提出有关音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理论,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乐艺的创 作不是可以从苦学得来的”,“天生成的才能,不但是创作艺人的根本条件,也是唱奏艺人 的根本条件”。同时强调演奏者对作品深层的理解,表演时需全身心地投入以及体验艺术的 真谛等方面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青主的上述美学观点主要是照搬西欧(特别是德国)的18、19世纪部分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的论点,但由此而产生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对我国的部分音乐家的思 想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17、聂耳创作了哪些歌曲?其艺术特色如何? 答:群众歌曲是为大众歌唱而创作、表现群众的思想感情、适于群众歌唱的一类歌曲的泛称。 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多采用齐唱、轮唱、简单的合唱等演唱形式。音乐结构简单, 音域不太宽,可不用器乐伴奏。 聂耳所创作的群众歌曲,根据乐曲表现内容可以划分为爱国歌曲和劳动歌曲两类。前者如《义 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等,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和为祖国而战的精神, 极大地鼓舞了各阶层群众的抗敌意志;后者如《大路歌》、《码头工人》、《开路先锋》等, 揭示了处在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压迫下的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刻画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愤怒 仇恨以及蕴藏的巨大反抗力量。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为:(1)鲜明的音乐形象。聂耳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次准确而又 深刻地表现了觉悟着、斗争着的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形象。(2)强烈的时代气息。歌曲题材紧扣社会现实,反映救亡抗日、民众生活,体现了时代精神与革命倾向。(3)新颖的创作 手法。聂耳直接从生活体验中概括、提炼、创造音乐音调,采用不匀称的曲体结构,使得乐 曲具有动力性和节奏感;句式丰富多变,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 乐短促有力,富于战斗精神;巧妙地运用休止,造成意外的停顿,加强音乐的紧迫感。 18、简述《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与艺术成就。 答:《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曲、光未然词,完成于1939年。作品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描绘了抗日卫国的壮丽图景。 全曲包括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依次为:《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高 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河边对口曲》 (男生对唱与二部合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保卫黄河》(齐唱与轮唱)、《怒 吼吧,黄河》(混声合唱)。各乐章相对独立,在表现内容、音乐形象和演唱形式上相互对 比,但又有内在联系而成为统一整体。乐曲以力量、崇高、苦难为主题,采用了近代多声部 合唱技术手法进行创作,尤其在采用外国复调体裁等多声作曲技术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因素,如《黄河船夫曲》中的劳动号子音调、《河边对口曲》中的西北 民歌曲调,从而使得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黄河大合唱》史诗性和交响性兼备,又具有大众化特点,通俗易懂,明快简练,堪称近代 大型合唱音乐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对其后中国大型合唱音乐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20、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培养出了哪些著名音乐家?有哪些成功的办学经验? 答:1929年,国立音乐院奉命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 任校长。“国立音专”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音乐人才,理论作曲方面如贺绿汀、吕骥、刘雪 庵、钱仁康、谭小麟;声乐方面如喻宜萱、周小燕;钢琴方面如李献敏、丁善德等等。他们 多数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界支柱式的人物。“国立音专”办学实践取得成功,其主要经验可 总结为如下几方面: (1)高质量办学的指导思想。萧友梅坚持聘请具有较高音乐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外音 乐名家、教授到音专任教,选用中外经典性的音乐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教材,并且重视教学设 备的建设,以此保证音专的教学水准符合国际上高等专业音乐院校的要求。 (2)科学的教学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国立音专的教学制度多参照欧洲音乐院校的做法,采用学分制, 既有严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又有一定自由的弹性,形成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良好秩序。 (3)兼收并蓄的培养方针。在专业设置上,确立了包括附设高中部、本科和研究班的本部、 师范科(本科师范和初级师范)以及选课(单科进修);在课程设置上既有西方音乐院校的 理论、器乐、声乐等课程,又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史无前例地开设了民族器乐专业、中国音乐 史和中国古典文学课程。 (4)重视艺术实践。在重视音乐创作实践和音乐表演实践的思想指导下,音专师生创作了 多种体裁的作品、举办了大量演出活动,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群,在社会上 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机制开创了我国音乐艺术院校重视艺术实践的优良传统。 1.作曲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光荣历史,广阔的展现了中国人 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巨人般的形象,向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警号2.整个旋律的发展建立在三个主题上:力量,崇高,苦难。既象征着斗争和力量的主题《黄河船夫曲》, 象征宽广崇高自由奔放的《黄水谣》,表现中国人民苦难的《怒吼吧!黄河》这个主题3 全乐章相对独立,相互间在内容形式及表演上都形成对比,丰富多彩,同时又围绕共同的主 题“黄河”,在音乐上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统一为一个主题4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明快简练,这部具有交响性史诗性的 大合唱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群众性的特点,并反应时代精神,对后世的大合唱及其他形 式的音乐创作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合唱《抗日歌》,《旗正飘飘》,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玫瑰三愿》, 《花非花》,《思乡》,《春思曲》,器乐作品《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西部交响乐 作品,创作特点1作品音乐形象鲜明,曲调优美流畅2创作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洁严 禁3一部分作品在民族音乐的风格方面做了创作性的探索。贡献:他的作品创作当时以及后 来在我国专业音乐界有比较大的影响。风格:娴熟的作曲技法,严谨的艺术结构,清雅的乐 韵和明显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 :作品1放映了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悲痛和苦闷的心情的《病中吟》《苦闷之讴》《悲 歌》《独弦操》2描写自然风景的《月夜》《空山鸟语》《闲屈吟》3表达对光明河幸福的憧憬的《光明行》《良宵》《烛影摇红》成就:1他的作品的音乐结构曲调发展节奏处理等 在运用民族音乐和借鉴西方音乐等方面都有成功的表现,在表现世界,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 也很有创造性2对于发觉和提高乐器的表现力充分发挥乐器的性能等方面也很有成就3通过他的创作,演奏和教学实践,为民族器乐,特别是二胡音乐的提高和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立了一个独立的二胡学派4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乐器改良等方面等方面也取得了巨 大成就。 取得成功的经验:1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创作性格化的人物主调2随着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变化对人物主调做戏剧性的发展和处理3运用合唱齐唱和管弦乐队等现代音乐形 式作为创作新歌剧音乐的重要手段4开创了一个民间音调戏剧化,戏剧音乐手法现代化,现 代音乐手法民族化这种歌剧创造风格。 1南戏由五声音阶构成,杂剧由七声音阶构成2南戏多用级进小跳节奏舒缓,音乐风格婉丽妩媚,杂剧曲调常有大跳进行,节奏紧凑,音乐风格高亢激越3 南戏剧本可长可短,所用“只曲”“套曲”也可多可少,且不受宫调限制,而杂居每折都是 一宫到底,不可转换宫调4南戏没有一人主唱的规定,剧中角色因需要可随时演唱,且创造 了对唱,轮唱,合唱的形式,杂剧多有一个角色主唱全剧。 的歌曲创作特点以及贡献1探求声乐作品创作的民族风格,按照中国语言在声韵上的 特点来处理歌曲与曲调的关系,大胆探索中国化的和声,曲调写作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并吸 收戏曲与民歌小调的音调加以发展2歌曲创作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方法,如注重钢琴伴 奏在刻画形象上的独立意义3对于和声的运用开始注意它们在色彩上的不同功能,有意识的 运用不同的调性布局和移调来表现情绪的发展和变化4采用反映五四精神的新诗做歌词。 的创作道路是以革命的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道路,具体体现:1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唱出了人民大众的呼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2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各种各样被压迫者的心声,第一个站在被压迫者的立场反映他们的生活。创作中的革命精神:1曲式结构进行上使用了很多器乐创作的发展步伐2在音乐语言方面,从劳动生 活中吸取音调具有大众化民族化生活化的特点3是左翼音乐运动的主要骨干,也是无产阶级 革命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贡献:以音乐教育为最为突 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机构,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北大 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乐系,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音 乐创作方面,迈出了我国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第一步。代表作:歌曲《问》《南飞之雁语》 《五四纪念爱国歌》。音乐理论方面撰写了大量音乐理论文章,编写了多部音乐教科书,其 中影响最大的是《中西音乐之比较与研究》《和声学》 1昆山腔原是昆山地区的一种土戏,昆山腔首先是魏良辅对其进行改革, 主要把“平直无意致”的昆山土戏改为水磨腔,还丰富了乐队的配置,除笛主奏外加笙,箫 管,三弦等乐器2梁辰鱼在魏良辅的基础上继续改革,其中他在创作了传奇《浣纱记》起了 重要作用,使昆山腔搬上舞台,奠定了昆山腔的地位3汤显祖对其进行了创作以戏曲《临川 四梦》《还魂记》《南柯记》闻名天下,最有名的是《还魂记》,他不受格律束缚,大胆革 新,清初继续创新,南洪北孔开创了昆曲的新局面,清代中期京剧出现取代昆曲。 概念:清末明初时期,新式学堂所开设的“乐歌”课和课中所教授的歌曲。内容: 主要反映的是国人救亡图存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曲调来源:1日本的学校校歌和军歌曲调2欧美各国民歌如流行歌曲曲调3采用本国民歌及传统曲调4创作歌曲。历史意义:1学堂乐歌的兴起标志者近代普通音乐的教育的开始,它有力的冲击了封建性质的音乐文化2宣传和配合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群众性的歌曲形式在我国得到传播,为群众体裁的进一 步发展打下了基础3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西洋的音乐基础理论,乐器乐曲唱机唱片等大量 的被介绍进来,五线谱和简谱逐渐代替沿用已久的“工尺谱”“减字谱”。代表人物:李叔 同,高寿田,冯亚雄,曾志忞,沈心工。 填空: 1.1927年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规模较大、制度较健全的独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_国立音乐学院_,1929年后更名为_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_。 2.学堂乐歌《黄河》是著名音乐教育家_沈心工_根据诗人_杨渡_的名篇自己作曲的作 品。 3.《春江花月夜》上世纪30年代由“_大同乐会_(组织)”的柳尧章等人根据琵琶曲《_ 夕阳箫鼓_》改编而成的著名民乐合奏曲。 4._国乐改进社_是1927年刘天华等人在北京成立了一个以收集、整理、研究和创作民族 音乐的社团组织,当时还编辑出版了刊物《_音乐杂志_》。 5.三十年代青主编写了两本美学性的音乐论著,是《_音乐通话_》和《_乐话_》。 6.在赵元任的作品中,要求恋爱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其中以艺术歌 曲《_教我如何不想他__》和合唱曲《_海韵__》在当时影响较大。 7.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是根据民歌的音调创作的。如喜儿的主题吸取了 河北民歌《_小白菜_》的音调;杨白劳的主题吸取了山西民歌《_捡麦根_》的音调。 8.2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有《_麻雀与小孩_》和《_葡萄仙子_》。 9.1934年著名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的国立音专举办了“征求有中国风味 钢琴曲”作品比赛,其中_贺绿汀_的钢琴曲《_牧童短笛_》获得了头奖。 10.《新编“九一八”小调》是_吕骥_为抗战时期的活报剧《_》而创作的插曲。 11.在评剧发展的初期,农民剧作家_成兆才_曾为评剧编写了近百个剧目,如当时在北方群 众中轰动一时的《_杨三姐告状_》。 12.2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有《_葡萄仙子_》和《_麻雀与小孩_》,儿童歌舞 表演曲有《_可怜的秋香_》。 13.在黄自的创作中,合唱和艺术歌曲的创作是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和成就的,如《_长恨 歌_》、《_春思曲_》和《_思乡_》等。 14.聂耳在电影《风云儿女》中创作了两首著名的电影插曲《_铁蹄下的歌女_》和《_义 勇军进行曲_》。 15.民间艺人华彦钧在二胡、琵琶的演奏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他为我们留下了二胡曲《__二泉映月__》和琵琶曲《__昭君出塞___》等六首独奏曲。 16.1927年刘天华等人在北京成立了一个以收集、整理、研究和创作民族音乐的社团组织叫 “_国乐改进社_”,当时还编辑出版了刊物《_音乐杂志_》。 17.歌曲《渔光曲》的曲作者是_任光_,《大刀进行曲》的曲作者是_麦新_。 18.三十年代青主编写了两本美学性的音乐论著,是《__音乐通话__》和《_乐话__》。 19.1927年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规模较大、制度较健全的独立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_国立音乐学院_,1929年后改名为_国立音乐专科学校_。 20.《新诗歌集》是赵元任在1928年完成的第一本歌集,其中刊载了当时他的许多艺术歌曲, 如广为流传的《_教我如何不想他_》和合唱曲《_海韵_》。 21.《黄河大合唱》是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于_1939_年在_延安_(地区)创作的。 22.小提琴曲《思乡曲》是_马思聪_创作的_《_内蒙组曲_》之中的第二乐章。 23.江文也的主要作品有《_台湾舞曲_》和《_北京素描_》。 24.贺绿汀的著名钢琴曲《_牧童短笛_》是创作于_1934_年的。 25.李叔同是我国学堂乐歌时期的代表人物,作有《送别》、 春游 等乐歌作品。 26.《梅娘曲》是作曲家 田汉 于1935年为话剧《回春之曲》而写的一首插曲,表达了女 主人公 的感情。 27.萧友梅是我国 近代 时期重要的代表音乐家,作有大提琴曲《秋思》和歌曲 问 等作品。 28.《良宵》是国乐大师 刘天华 创作的一首 二胡独奏 曲。 29.1942年5月, 毛泽东 在 延安文艺座谈 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抗战及后来中国文艺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30.歌曲《夜半歌声》是人民音乐家 田汉于30年代为电影《夜半歌声》创作的一首插曲,当时曾广为传唱。 31.周璇是我国 年代非常活跃的一位歌星、影星,其成名曲为电影《马路天使》插曲 和 《四季歌》。 32.《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 华彦钧 于建国前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33.贺绿汀早年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期间曾师从作曲家 ,作有《游击队歌》、《嘉陵江上》和 垦春泥 等歌曲。 34.《抗敌歌》和 两首合唱作品,堪称黄自抗战歌曲的姊妹篇,其还作有艺术歌曲《花非 花》、 等作品。 35.刘天华不仅是一位 家,也是一位 家和音乐思想家。 36.《长城谣》是作曲家 创作的一首抗战题材的艺术歌曲,其还作有 等艺术歌曲。 37.黎锦晖于1922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 ,这也是我国第 部歌剧。 三、名词解释: 1.王光祈 2.《西藏音诗》 3.《抗敌歌》 5.《音乐教育》 6.曾志忞 7. 《送别》 8.《良宵》 9.《音乐小杂志》 10.山歌社 11.《兄妹开荒》 12.学堂乐歌: 13.聂耳: 14.《黄河大合唱》: 15.黄自: 16.《可怜的秋香》: 17.国乐改进社: 论述题: 简述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试析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请概述黄自的历史贡 献。 请列举近现代音乐史上五部合唱作品,并给予历史评价。 名词解释: 1、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 进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之通俗、典雅的新型歌曲。 “学堂乐歌”本应称“乐歌”,因它产生在学堂,故都称“学堂乐歌”。虽其后冲出学堂走 向社会,但称谓仍未改变。 2、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演奏形式,与明清时的“十 番锣鼓”有着紧密联系。“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 笙、鼓、板、木鱼等。在农村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加多面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在 城市以文人演奏居多,演奏手法即兴、协调讲究韵味,旋律多加花,故风格优雅华丽。现在 泛指的“江南丝竹”即属此类。 3、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 奏的器乐曲。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 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 乐曲。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4、秧歌剧: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 舞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 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 入西洋乐器。 5、毛主席诗词歌曲:是50、60年代前后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作品,他是1958年毛泽东诗 词公开发表后,作曲家们纷纷为其谱曲而产生的。毛泽东诗词容量大、内涵深,作曲家们以 极其认真严肃的态度,以真挚热烈的情感,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所以这些歌曲品位较 高。因创作的时间集中,数量多,且又多数歌曲较有影响,它同“文革”时期创作的同类歌 曲.已初步形成一个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问答题: 一、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答:1、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 2、传播西方音乐,对新音乐的形式、普及、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3、开创中小学音乐教育,形成早期的音乐教学法、音乐教材、音乐师资队伍。 二、学堂乐歌的题材内容。 答:1、反映新思想,如《中国男儿》、《光复记念》。 2、传授知识,如《十八省地理历史》。 3、学校生活,如《赛船》、《竹马》。 4、走向社会后的其他题材,如《庆祝共和》。 三、回答沈心工在学堂乐歌方面所作出的音乐贡献。 答:1、音乐创作:编配乐歌《体操—兵操》等;创作乐歌《黄河》等。 2、音乐理论:出版《小学唱歌教学法》,文章《归鹤记》。 3、音乐教育:首开唱歌课,较早出版唱歌集,总结教学经验。 4、开创中国早期学校音乐课教学。 四、李叔同的音乐贡献。 答:1、音乐创作:编配乐歌《祖国歌》、《送别》等;创作乐歌《春游》等 2、音乐理论:出版中国第一个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3、音乐教育:培养著名的音乐、美术家刘质平、丰子恺、吴梦非等。 4、创编乐歌,奠定了艺术歌曲雏形。 五、王光祈在音乐学贡献 答:1、专著《中国音乐史》 a、对“中国的律制源自希腊”提出质疑; b、指出汉代的京房六十律和南朝的三百六十律没有实践意义。 2、比较音乐学 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著文中指出: a、认同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三大乐系。 b、开创东方民族音乐学 c、中西音乐各有特点 3、撰文促进中外音乐交流 a、向中国人介绍欧洲音乐,如《西洋音乐史纲要》等。 b、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如《论中国记谱法》等。 4、中国民族音乐学先驱者。 六、音乐家吕文成对广东音乐主要贡献 答:1、乐器和乐器组合的改革者,用高胡代替二胡,软弓组合代替硬弓组合。 2、高胡演奏的开创人。 3、优秀的演奏家,录有粤曲和广东音乐的唱片。 4、优秀的作曲家,创作粤曲《燕子楼》、广东音乐《步步高》、《蕉石呜琴》、《平 湖秋月》、《渔歌唱晚》、《青梅竹马》、《银河会》等 七、20年代音乐社团的活动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内容:1、开办讲座和短期训练班学习中西音乐。 2、组织创作和演出。 3、出版音乐刊物。 意义:1、早期的音乐学校。 2、传授新音乐知识和技能 3、活跃城市的音乐生活 4、培养早期音乐人材。 八、冼星海的创作特点有哪些? 答:1、旋律通俗易唱,构思清晰严整,声乐作品重形象性,器乐作品重标题性。 2、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3、重视以简单灵活的二部合唱,创造各种动人的音乐形象。 4、抒情的旋律和深情宽广的旋律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 九、30、40年代在中国有哪些外国音乐家,他们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分别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1、查哈罗夫:培养了中国第一代钢琴人材李献敏、李翠真、丁善德、江定仙、吴乐懿 等。 2、阿隆.阿普夏洛穆夫:作品有音乐剧《观音》、《孟姜女》,交响诗《北京胡同》等 为西方作曲技法创作中国风格音乐提供了经验。 3、齐尔品:作品有练习曲《五声音阶钢琴技巧联系》、钢琴曲《中国小品》等,为中 外音乐交流和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4、范天祥:出版歌曲集《宝塔》、《中国乐歌》等,最早在北京成立“燕京大学合唱 团”,他对开拓中国早期的合唱事业和将中国民歌介绍到国外起到积极作用。 十、举例对比30、40年代,两种不同教学体系的专业音乐院校有哪些区别? 答:1、模仿欧洲教学体系的音乐院 师资:聘请国内外一流音乐人材。 学科:理论作曲、钢琴、管弦器乐、声乐、国乐 学制:实行学分制,奖学金制,设预科、本科、专科、选科 教法: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2、教学与时间相结合的艺术院校 师资:当地有较高水平的音乐人材 课程:政治、艺术概论、新音乐运动史、声乐、器乐、作曲 学制:学习时间不等,根据战事需要3个月—1年 教法:声乐教学与演出、作曲教学与创作相结合 十一、30、40年代有那些从事群众歌咏活动音乐团体,它们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民众歌咏会”、“词 曲家联谊会”、“武汉合唱团”等。 1、学习和研究苏联音乐创作技术理论 2、创作音乐和戏剧、电影音乐 3、组织推广群众歌咏活动 4、培养群众歌咏骨干 十二、举例说明歌剧《白毛女》的音乐特点有哪些? 答:1、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由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 杨白劳的主题音乐是由山西民歌《捡麦根》而发展。 2、在音乐戏剧性发展中吸收河北梆子的高腔和秦腔的哭音。 十三、聂耳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答:1、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2、准确深刻地塑造无产阶级形象 3、音乐中语调的艺术处理 4、探索新的歌曲结构 5、创新的音乐语言 6、鲜明的民族风格 十四、50、60年代民族器乐合奏曲的创作特点有哪些? 答:1、采用现实主义题材和易于理解的标题 2、旋律多取材于民间音乐 3、多以写实构思,运用音乐各种手法表现事物真实发展过程 4、多借鉴西方音乐传统的和声、曲式、配器 5、充分挖掘传统器乐的常规音色和技法 十五、50、60年代中国钢琴曲的在创作上的共性与个性分别是什么? 答:共性:1、多是有标题的小乐曲 2、音乐素材多取自各地民歌,具有民族风格 3、曲式以三段体为主 4、西方功能性和声与中国五声调式相结合 5、织体右手多是旋律,左手多是和弦和分解和弦 个性:1、旋律清晰、和声淡雅、织体简洁 2、多层次旋律和快速复杂的织体 3、旋律欢快炽然,织体丰满有力 十六、举例说明50、60年代,有哪些类型的小型合唱曲? 答:1、创作歌曲:《英雄战胜大渡河》 2、民歌改编:《牧歌》 3、古代歌曲改编:《阳关三叠》 十七、70年代有哪些有影响的作曲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哪些? 答:施光南 歌曲:《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多情的土地》等 歌剧:《伤逝》 电影音乐:《幽灵》、《海上生明月》 王酩 电影音乐:《黑三角》、《海霞》、《小花》、《樱》等 管弦乐:《海霞组曲》 交响诗:《蝶恋花》等 十八、70年代革命现代京剧的创作特点? 答:1、唱腔和唱词紧密结合 2、保留京剧的行腔和板式 3、唱腔融进革命歌曲音调,出现三拍子的西皮流水板 4、西皮和反西皮相结合 5、京剧乐队和管弦乐队相融合 十九、举例说明80年代影视歌曲的创作特点有哪些? 答:1、充分发挥民族调式特征音色彩,如《绒花》 2、运用传统作曲手法,如《我爱你,中国》 3、通俗风格歌曲与传统风格器乐形成反差,如《“黑炮”事件》 4、西北摇滚风格,如《少年壮志不言愁》 5、运用新技法,如《漂悍的公牛》 二十、80年代抒情歌曲的创作特点有那些? 答:1、题材:突破爱情题材的禁区,并都寓意在生活的小视点中 战争题材亲情化,颂歌以个体形象代替群体形象 出现风光题材歌曲 2、体裁:抒情性进行曲、摇滚性进行曲、宣叙性抒情曲 3、旋律:旋律在民歌的基础上,使用衍生、白描、镶嵌手段,将节奏、调式进行变化, 更加具有民族韵味 二十一、80年代,有哪些作品是用西方20世纪新技法创作模式创作的? 答:1、民族器乐曲《桃花山壁有感》、《南乡子》、《拉弦乐组曲》、《山谣》、《钟鼓 乐三折》、《中国狂 想曲》、《古风》、《楔子》、《却》、《两乐章音乐》、《MONG DONG》 2、钢琴曲《东山魁夷画意》、《长短组合》、《八首钢琴小品》 3、管弦乐《地平线》、《川江叙事》、《琴曲》、《第一交响乐》、《第二交响乐》 二十二、80年代通俗歌曲的文学特征和音乐特征? 答:1、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 2、小题材大视野的歌词创作手法,如《指南针》 3、三种体裁的音乐特点和“无穷动”结尾。歌谣体、宣叙体、摇滚体,如《歌声与微 笑》、《烛光里的妈妈》、《黄土高坡》 4、乐器运用和配器,电声乐队配器特点。 二十三、举例说明20年代的民歌有哪几种形式 答:古老的传统民歌继续传唱,如《月子弯弯照九州》,还有在优美的民歌上添新唱,如《孟 姜女》、《银绞丝》;还有创编城市民歌如《木兰辞》等。 填空: 1、学堂乐歌的体裁内容,包括反映爱国主义新思想,如(《中国男儿》);传授科学文化 知识,如(《十八省地理历史》);有反映学校生活,如(《赛船》);走向社会后的其他 题材,如(《庆祝共和》)。 2、沈心工编配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有(《黄河》)等。 3、李叔同编配的学堂乐歌有(《送别》),创作的学堂乐歌有(《春游》)等;他曾出版 中国第一个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4、曾志闵在学堂乐歌的编配上,有(《扬子江》)、(《练兵》)、《和声略意》、《音 史教育论》。 5、“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笛、箫、笙、鼓、板、 木鱼,扬琴`。 6、吕文成是乐器和乐器组合的改革人,同(高胡)代替(二胡),用(软弓)组合代替硬 弓组合,创作粤曲(《燕子楼》)、广东音乐(《平湖秋月》)、(《渔歌唱晚》)等。 7、20年代古老的传统民歌继续传唱,如(《月子弯弯照九州》),还有在优美的民歌上添 新唱,如( 《孟姜女》)、《银绞丝》;还有创编城市民歌如( 《木兰辞》)、( 〈满江红 〉)、( 〈 苏武牧羊〉)。 8、箫友梅音乐创作中代表性歌曲(《问》)、(《春江花月夜》)等。 9、黄自的管弦乐作品有:(《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等。 10、30、40年代从事群众歌咏活动音乐团体有“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中国左翼戏剧 家联盟音乐小组”、(“民众歌咏会”)、(“词曲家联谊会”)、(“武汉合唱团”)等。 11、歌剧《白毛女》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 而发展;杨白劳的主题音乐是山西民歌(《捡麦根》)而发展。 12、50、60年代的小型合唱曲中,创作类型的歌曲有:(《英雄战胜大渡河》)旋律取材 四川民歌(《放牛调》);根据民歌改编的有(《牧歌》);根据古代歌曲改编的有(《阳 关三叠》)。 13、施光南的代表作品有年: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歌剧(《伤逝》)。 14、王酩的代表作品有:电影音乐(《黑三角》)、(《樱》);管弦乐(《海霞组曲》)。 15、80年代,用西方20世纪新技法创作模式创作的民族器乐曲 有:(《古风》)、《钟鼓乐三折》、《却》等。钢琴曲:(《长短组合》)、(《八首钢琴小品》)等。管弦乐: (《地平线》)、《西江月》、《川江叙事》、《琴曲》等。 16、80年代通俗歌曲有(歌谣体)、(喧叙体)、(摇滚体)三种体裁形式。 17、80年代影视歌曲中,有充分发挥民族调式特性音色彩的歌曲,如(《绒花》);有运 用传统作曲手法的歌曲。如(《我爱你,中国》);有西北摇滚风格,如(《少年壮志不言 愁》)。 一、填空: 1.新音乐兴起于(清末),再度兴起于(五四时期)。 2.肖有梅的(《今乐初集》)及(《新歌初集》)开近代中国艺术歌曲之先河。 3、黎锦晖主要从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 4.30—40年代出现了一批为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性独唱曲,著名的有如青主作曲的(《大江 东去》)、(《我在长江头》);有如黄自作曲的(《卜算子》)、(《南乡子?灯京口北固亭有怀》); 再如刘雪庵作曲的(《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 5.冼星海在30—40年代也曾经为古诗词创作著名的歌曲(《别情》)。 6.江文也得(《台湾山地同胞歌》)是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歌曲集。 7.中国近代大合唱的里程碑式杰作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8.30—40年代(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是大型戏剧性歌唱音乐的重要作品。 9.中国早期的小提琴音乐做成功之作是马思聪的(《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 等。 10.(《南泥湾》)和《咱们工人的力量》的曲作者是(马可)。 11.在秧歌剧基础上吸收其他的音乐艺术成分创作的(《白毛女》)、(《刘胡兰》)等奠定了中 国民族新歌剧的基础。 12.40年代中后期,解放区器乐逐渐活跃,出现了贺绿汀的(《森吉德玛》),马可的(《陕 北组曲》)等优秀管弦乐曲。 13.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4.京剧在北方的四大须生指的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15.程砚秋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16.周信芳的表演富于激情,世称(麒派)。 17.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的(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 18.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了(《山河恋》)大大扩大了越剧的影响。 19.近代新产生和成型了不少新的曲种,如在“乐亭大鼓”基础上产生了(北京琴书);在 “弦子书”基础上产生了(西河大鼓)等。 20.河南坠子是由河南的道情与(颖歌柳)和(三弦书)等合流而成。 21.四川清音原来是流行于(农村)、(乡镇)的曲种,原名为(唱琵琶)或(唱月琴)。 22.骆玉笙创造了抒情宽阔的(骆派),对近代京韵大鼓艺术给予较大影响。 23.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将琵芭曲《夕阳箫鼓》改编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24.20—30年代何柳堂创作广东音乐(《饿马摇铃》)、(《赛龙夺锦》);吕文成创作(《平湖 秋色》)、(《步步高》);严老烈创作(《旱天雷》)、(《连环扣》)等作品。 25.古老琴乐的社团活动在近代最著名的是(“今虞 琴社”)。 26.近代声乐发展的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两个音乐潮流的洗礼,即(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 歌咏)。 27.近代填词歌曲以(学堂乐歌)为发展端。 28.20年代出现许多填词配曲的反帝爱国歌曲,如用《孟姜女》调填配的(《五四运动》), 用《苏武牧羊调》填配的(《救国歌》)。 29.30—40年代的儿童歌曲,着力于儿童与(救国),儿童与(时代)的关系,显示了中国 儿童思想的新变化。 30.40年代在解放区出现了许多采用传统民歌填词的优秀歌曲,著名的有如安波根据陕北 歌填词的(《怎么办》)、(《拥军花鼓》)。 31.张寒晖在40年代采用陇东传统民歌填词的作品是(《军民大生产》)、(《边区十唱》)等。 32.1943年刘炽编曲的《翻身道情》是根据(“陕北道情”)音乐改编的。 33.独唱歌曲是近代编曲创作艺术水平的代表,其中肖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最 突出。 34.30年代聂耳的救亡歌曲(《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占有突出地位。 35.赵元任独唱歌曲的题材突出反映了“五四”精神,(《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这类题材中 影响最大的作品。 36.《春思曲》是(黄自)为音乐会独唱歌曲创作的精心之作。 37.张曙的代表作(《日落西山》)的艺术风格与形式是创作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38.贺绿汀的(《嘉陵江上》)是朗诵调风格的戏剧性独唱曲。 39.中国的多声部合唱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李叔同)的三部合唱(春游)。 40.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创作水平的是赵元任作曲的(《海韵》)。 41.贺绿汀作曲的(《垦春泥》)是近代无伴奏合唱的代表作。 42.黄自作曲的(《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 43.聂耳创作的舞台剧是(《扬子江暴风雨》)。 44.任光的代表作是(《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王老五》)。 45.黄自的合唱作品以(《抗敌歌》)、(《旗正飘飘》)流传最广。 46.刘雪庵的独唱歌曲(《红豆词》)曾在知识分子中广为传唱。 47.30—40年代有不少新的二胡曲问世,如陆修棠的(《怀乡行》)、(《孤雁》)、(《风雪漫天》); 刘北茂的(《汉江潮》)、(《漂泊者之歌》)、(《前进操》)、(《小花鼓》)等。 48.近代出现许多中国乐器合奏曲, 其中以聂耳的(《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最为 著名。 49.30—40年代中国乐器合奏音乐具有(大众文艺)的倾向。 50.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也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 51.安波在秧歌剧方面的代表作是(《兄妹开荒》)、(《七月里在边区》)。 52.《秋子》的音乐是按(《西洋大歌剧》)的形式设计的。 53.3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是(江文也)的作品。 54.冼星海在巴黎创作的(《d小调奏鸣曲》)是现代最早在国外上演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之一。 55.谭小麟的(《弦乐三重奏》)是中国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作品。 56.黄自的管弦乐序曲(《怀旧》)是最早在国外演奏的中国管弦乐曲。 57.江文也的成名作(《台湾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 58.黎锦晖主要从事(《儿童歌舞剧》)的创作,著名作品如(《可怜的秋香》)。 59.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式作品(《白毛女》)创作于(40年代中期)。 60.(1912年)音乐课被列为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目之一。 61.1904年(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音乐教材出现了。 62.中国最早的一本期刊《音乐小杂志》是由(李叔同)在(日本)独力编印出版的。 63.人民教育家陶知行于(1927年)在南京创办(暁庄学校)。 64.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 65.青主于二、三十年代出版(《乐话》)、(《音乐通论》)两本音乐专著。 66.王光祈在比较音乐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东西乐制之研究》)与(《东方民族之音 乐》)两本书。 67.最早一部通俗性理论读物是(丰子恺)的(《音乐的常识》)。 68.“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49)年。 69.1950年(《人民音乐》){月刊}在北京创刊。 70.1954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编的《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第一辑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 版。 71.第一部新秧歌剧是(《兄妹开荒》)。 72.1955年3月19日,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评比结果揭晓:(傅聪)获得第三名和演 奏(玛祖卡)最优奖。 73.1956年9月,刘诗昆在布达佩斯参加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获得(第三名),同时获得(《匈 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 74.大型图片本的中国音乐史著作(《中国音乐史图鉴》)于198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75.近代新民歌多数依旧曲调(填新词),或依旧曲(略加改编)而成。 76.新民歌如反对军阀政府的(《坚持到底》)、(《五更调》)。 77.新民歌直接反映工农革命斗争的(《北伐曲》)、(《五一劳动节》)、(《沙基惨案》)等。 78.近代民间歌舞较具影响的种类如秧歌、(花鼓)、厂灯、(采茶)等。 79.利用秧歌形式表演故事,形成一种新的歌舞剧—(秧歌剧)。 80.近代较有影响的民间器乐社团有:天韵社、(大同乐会)、(今虞琴社)、上海月研究会等。 81.近代比较有影响的民间器乐社团属于(传统器乐爱好者)的业余组织。 82.华彦均又名(阿炳),(江苏无锡)人。 83.近代填词歌曲中,曲调选自日本乐歌和欧洲歌曲的如沈心工的(《竹马》)、李叔同的(《送 别》)。 84.20年代,黎锦晖在其儿童歌舞音乐创作中,把采用传统(民歌)、(戏曲)音乐予以改 编。 85.30年代,冼星海创作的群众歌曲如(《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 86.30年代,任光创作的群众歌曲如(《渔光曲》)、(《打回老家去》);麦新创作的是(《大 刀进行曲》)。 87.“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开幕。 88.“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成立时,(吕骥)任主席。 89.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末正式制定前,以(《义 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90.中央音乐学院开始筹建于(1949)年,成立于翌年。 91.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苏联的遗作于(1950)年送回国内。 92.《人民音乐》{月刊}创刊时主编是(缪天瑞)。 93.华彦均于(1950年12月4日)因病逝世。 94.1950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虎纹大石磐)。 95.歌剧(《小二黑结婚》)首演时,主演为(郭兰英)。 96.(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97.1960年5月10日,第一届(“上海之春” )音乐会开幕。 98.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于(1962年3月)在广州举行。】 99.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编磐等乐器(124)件。 100.中国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史学家、律学家杨荫浏因病于(1984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 二、单项选择: 1、专业音乐教育的出现是在上个世纪( )。 ? 中叶 ? 三十年代 ? 二十年代 ? 四十年代 2、劫夫词曲的作品是( )。 ? 南泥湾 ? 生产忙 ? 咱们工人有力量 ? 歌唱二小放牛郎 3、辛亥革命至20年代,京剧在北方著名武生是( )。 ? 杨小楼 ? 尚小云 ? 高庆奎 ? 周信芳 4、辛亥革命至20年代,京剧在南方的著名剧社“南通伶工学社”的领导人是( )。 ? 郝寿臣 ? 欧阳予倩 ? 杨小楼 ? 余叔岩 5、使评剧在北方轰动一时的重要剧目是( )。 ? 春闺梦 ? 荒三泪 ?杨三姐告状 ? 宋教仁 6、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四川清音的著名女艺人是( )。 ? 李月秋 ? 白玉霜 ? 骆玉笙 ? 董桂芝 7、弦管艺术中以( )最为艺人们所重视。 ? 琴谱 ? 公尺谱 ? 指谱 ? 简谱 8、华彦均创作的二胡曲是( )。 ? 光明行 ? 病中吟 ? 二泉映月 ? 漂泊者之歌 9、沈心工曾根据日本军歌《码号进行曲》的曲调填词而创作( )。 ? 竹马 ? 救国歌 ? 旗正飘飘 ? 翻身道情 10、30—40年代根据《跌倒算什么》的曲调填词的作品是( )。 ? 团结就是力量 ? 坐牢算什么 ? 军民大生产 ? 在篝火边 11、由麦新作词作曲的作品是( )。 ? 洪波曲 ? 在太行山上 ? 松花江上 ? 大刀进行曲 12、《到敌人后方去》的作者是( )。 ? 聂耳 ? 吕骥 ? 孟波 ? 冼星海 13、40年代,向隅创作了( )。 ? 红缨枪 ? 行军小唱 ? 黄桥烧饼歌 ? 游击军 14、30—40年代,贺绿汀创作的儿童歌曲如( )。 ?卖报歌 ? 歌唱二小放牛郎 ? 谁说我们年纪小 ?只怕不抵抗 15、麦新创作的儿童歌曲是( )。 ? 歌唱二小放牛郎 ? 马儿真正好 ?卖报歌 ? 你这个坏东西 16、独唱歌曲《卖布谣》是由( )创作的。 ? 李伟 ? 劫夫 ? 李叔同 ? 赵元任 17、30年代青主为( )谱曲创作《我住在长江头》。 ? 唐诗 ? 古诗 ? 宋词 ? 散曲 18、黄自曾为辛弃疾的词谱写作品( )。 ? 送元二使安西 ? 点绛唇—赋登楼 ? 我住在长江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19、赵元任根据明末民谣创作( )。 ? 老天爷 ? 五块钱 ? 茶馆小调 ? 王二嫂过年 20、30年代冼星海为田汉话剧《复活》而创作( )。 ? 春回来了 ? 饥寒交迫之歌 ? 茫茫的西伯利亚 ? 告别南洋 21、任光为《迷途的羔羊》创作( )。 ? 大地行军曲 ? 新莲花落 ? 王老五 ? 月光光歌 22、任光创作的中国乐器合奏曲是( )。 ? 金蛇狂舞 ? 彩云追月 ? 变体新水令 ? 华夏英雄 23、黄自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是( )。 ? 抗敌歌 ? 凤凰涅槃 ? 怀旧 ? 森吉德玛 24、陈田鹤创作了歌剧( )。 ? 荆轲 ? 白毛女 ? 观音 ? 刘胡兰 25、《何日君再来》的作者是( )。 ? 安波 ? 郑律成 ? 黎锦晖 ? 刘雪庵 26、《金蛇狂舞》吸收民间乐曲( )及锣鼓节奏序列,创造了热烈红火的气氛。 ? 老六板 ? 倒八板 ? 汉宫秋月 ? 倒垂莲 27、钢琴三重奏《在台湾高山地带》的作者是( )。 ? 江文也 ? 贺绿汀 ? 肖友梅 ? 丁善德 28、中国新歌剧最初尝试创作的作品是( )。 ? 可怜的秋香 ? 刘胡兰 ? 白毛女 ? 观音 29、黎锦晖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是( )。 ? 小小画家 ? 可怜的秋香 ? 麻雀与小孩 ? 神仙妹妹 30、40年代中期,刘璜作剧、张肖虎作曲的歌剧作品是( )。 ? 松梅风雨 ? 大地之歌 ? 上海之歌 ? 秋子 31、歌剧《岳飞》大胆采用中西混合乐队的形式,剧中以( )乐器为主体。 ? 西洋 ? 民族 ? 吹管 ? 打击 32、30年代末,陈歌辛创作了融歌剧、舞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乐剧( )。 ? 洪波曲 ? 孟姜女 ? 西施 ? 周子山 33、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是( )。 ? 李叔同 ? 赵元任 ? 肖友梅 ? 黄自 34、李叔同在1905年曾编印一册供学校教学用的( )。 ? 民国唱歌集 ? 国学唱歌集 ? 学校唱歌集 ? 心工唱歌集 35、李叔同出家后创作( )。 ? 悲秋 ? 晚钟 ? 送别 ? 清凉歌集 36、1919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创办( )。 ? 音乐知识 ? 音乐小杂志 ? 音乐杂志 ? 音乐小常识 37、陶行知于1939年在重庆郊区创办( )学校。 ? 晓庄 ? 育才 ? 国立社会教育 ? 中华美育会 38、肖友梅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于1927年在上海建立( )。 ? 国立音乐会 ?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 ?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 ?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39、( )是杨荫浏的著作。 ? 中国音乐史纲 ? 论中国音乐 ? 音乐在中国的意义 ? 东方民族 40、肖友梅称( )为“中国的舒伯特”。 ? 赵元任 ? 沈心工 ? 黄自 ? 李叔同 41、30年代初,江文也创作管弦乐作品( )。 ? 怀旧 ? 风 ? 白鹭的幻想 ? 思乡曲 42、在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江文也的管弦乐作品( )获二等奖。 ? 台湾舞曲 ? 赋格组曲 ? 潮音 ? 盆踊为主题的交响乐组曲 43、被誉为“中国之莺”的是( )。 ? 李先敏 ? 周小燕 ? 喻宜萱 ? 李翠贞 44、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根据我国民间音调创作交响诗( )。 ? 孟姜女 ? 琴心波光 ? 北平之印象 ? 钟馗舞 45、梅兰芳被美国南加州大学和波摩那学院授予( )博士荣誉学位。 ? 文学 ? 音乐 ? 戏剧 ? 戏曲 46、《近世西洋师大音乐家》是由( )译著的。 ? 曾志忞 ? 高寿田 ? 丰子恺 ? 缪天瑞 47、《瞎子阿炳全集》于( )年出版。 ? 1949年 ? 1951年 ? 1950年 ? 1952年 48、1964年杨荫浏著的(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 ? 中国古代音乐史纲 ? 中国音乐史册 ? 中国音乐史稿 49、《人民音乐》创刊时主编是( )。 ? 向隅 ? 安波 ? 李凌 ? 缪天瑞 50、1950年( )在天津成立。 ? 上海音乐学院 ? 广州音乐学院 ? 中央音乐学院 ? 武汉音乐学院 51、1954年,中央音乐民族研究所在( )成立。 ? 北京 ? 天津 ? 沈阳 ? 上海 52、中国最古老的大套曲之一《弦索十三套》开始由( )出版。 ? 人民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儿童读物出版社 ? 万叶出版社 53、广州音乐学院创建于( )年。 ? 1956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7年 54、中央音乐学院院址于1958年由( )迁往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沈阳 ? 西安 55、东方歌舞团成立于( )。 ? 1963年1月 ? 1962年1月 ? 1963年8月 ? 1962年9月 56、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因遭“文革”迫害,冒险出走于( )。 ? 1967年8月 ? 1967年1月 ? 1967年12月 ? 1966年12月 57、美国“航行者”太空船发往宇宙,船上带着一张录有中国琴曲( )的唱片。 ? 广陵散 ? 梅花三弄 ? 碣石调?幽兰 ? 流水 58、全国首批音乐博士生指导教师是( )等。 ? 赵元任 ? 江文也 ? 杨荫浏 ? 贺绿汀 59、( )广州音乐学院被命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 1985年12月 ? 1985年6月 ? 1985年1月 ? 1984年12月 60、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学家( )因心脏病于1987年5月20日在美国费城逝世。 ? 赵元任 ? 马思聪 ? 李叔同 ? 江文也 三、多项选择: 1、肖友梅在1919年左右出版了(),开近代中国艺术歌曲之先河。 P212 (1)今乐初集 (2)时调小曲大观 (3)新歌初集 (4)新弦快读 (5)弦歌小集 2、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救亡歌咏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出现()等歌曲 P215 (1) 大刀进行曲 (2)游击队歌 (3) 长城谣 (4)毕业歌 (5)义勇军进行曲 3、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是( )。 (P216) (1)内蒙组曲 (2牧歌 (3)都市风光幻想曲 (4)西藏音诗 (5)摇篮曲 4、民国初年至30年代的主要演员有( ) (P229) (1)花莲舫 (2)李金顺 (3)程砚秋 (4)周信芳 (5)白玉霞 5、越剧语音基本上采用( )。 (P230) (1)浙江官话 (2)京腔 (3)粤语方言 (4)中州音韵 (5)江浙方言 6、近代有大发展的传统器乐是( ) (P240) (1)广东音乐 (2)弦管 (3)十番锣鼓 (4)陕西鼓乐 (5)江南竹丝 7、“今虞琴社”的主要骨干是( ) P242 ?查阜西 ?管平湖 ?张子谦 ?吴景略 ?成公亮 8、聂耳创作的()具有广泛影响。 P260 ?大路歌 ?开路先锋 ?码头工人 ?国耻 ?卿云歌 9、张曙的代表性歌曲创作是() P291 ?打豺狼 ?丈夫去当兵 ?长城谣 ?松花江上 ?日落西山 10、贺绿汀为电影()创作了歌曲 P317 ?乡愁 ?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 ?都市风光 ?八千里路云和月 11、著名作曲家()都曾是黄自的学生。 P325 ?贺绿汀 ?肖友梅 ?江定仙 ?陈田鹤 ?陈歌辛 12刘雪庵的()等歌曲曾在知识分子中广为传唱 P327 ?红豆词 ?飘零的荡花 ?春夜洛城闻笛 ?采桑曲 ?牧歌 13、二胡曲()等均是刘天华创作的 P332 ?良宵 ?空山鸟语 ?病中吟 ?光明行 ?寒春风曲 14、刘天华创作的琵琶曲有如()等 337 ?大浪淘沙 ?歌舞引 ?改进操 ?龙船 ?昭君出塞 15、马思聪是近代最具影响的() P353 ?小提琴演奏 ?管风琴 ?作曲 ?钢琴 ?指挥 16.冼星海创作的交响乐有( )。 (P359) 1234?民族解放交响曲 ?神圣之战 ?苏武 ?哀悼进行曲 17.30年代的探索期,格局出现多种体裁形式,如( )。 (P365) 12345?正歌剧 ?秧歌剧 ?清唱剧 ?歌舞剧 ?音乐剧 18.先后出现的新秧歌剧有( )。 (P385) 2345A兄妹开荒 ?牛永贵负伤 ?一朵红花 ?孟姜女 ?夫妻识字 19.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将多种戏剧的表现手法和因素揉和在一起,如( )。(P388) 12345?河北民歌 ?秦腔 ?陕北道情 ?河北梆子 ?山西民歌 20.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中影响较大的有( )。 (P404) 12345?沈心工 ?李叔同 ?曾志斋 ?阿炳 ?马可 21.借景抒情是李叔同编创乐曲的主要手法,作品如( )。 (P407) 12345?春游 ?西湖 ?春景 ?送别 ?憶儿时 22.李叔同出家前所写的部分歌曲中带有明显的伤感色彩,如( )。 (P408) 12345?落花 ?送别 ?悲秋 ?晚钟 ?早秋 23.中华美与会是由( )等发起的一个以“提倡美育”为主旨的新式音乐社团。(P416) 12345?吴梦娘 ?丰子恺 ?肖友梅 ?蔡元培 ?刘质平 24.国立音专时期曾培养出不少杰出的音乐人才,如( )等。 (P428) 12345?钱仁康 ?陈田鹤 ?丁善德 ?傅聪 ?沈心工 25.卫仲乐灌输的民族器乐唱片中,收有( )等曲。 (P478) 12345?歌舞引 ?飞花点翠 ?阳关三叠 ?光明行 ?妆台秋思 26.阿炳所演奏的二胡曲( )留存至今。 (P487) 12345?二泉映月 ?病中吟 ?寒春风曲 ?听松 ?光明行 27.阿炳的演奏遗音得以保留下来,是由音乐家( )等录音的。 (P487) 12345?李劫夫 ?曹安和 ?吕骥 ?安波 ?杨荫浏 28.全国首批音乐博士生导师是( )两位专家、教授。 (P552) 12345?杨荫浏 ?吴祖强 ?于润洋 ?黄翔鹏 ?廖辅叔 29.1985年2月,中央歌剧院在北京演出歌剧《卡门》,指挥的是( ) (P558) 12345?郑小瑛 ?小泽征尔 ?严良堃 ?高伟春 ?陈燮阳 30.1988年6月3日,为纪念马思聪逝世周年,( )等单位在北京音乐厅联合举行“马 思聪交响作品音乐会”。 (P577) 12345?中国音协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乐团 ?中国音乐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四、判断改错: 1、20世纪新音乐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以新民歌为中心的新音乐启蒙阶段。 学堂乐歌 2、赵元任的歌曲创作是民歌的仿制品,也是欧洲艺术歌曲的翻版。 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创作方法。 3、瞿秋白曾既作词又作曲,作品名字叫《奋斗歌》。 《赤潮曲》 4、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乐器以及根据这些艺术 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器乐 5、祁莲芳在“俞调”的基础上吸收广东音乐因素形成了弹词艺术中最纤柔、悠缓的“祈调”。 6、广东音乐在近代获得迅速发展,丘鹤俦在“五四”时期编的《弦歌必读》、《琴学新 编》较完整地记录、介绍了早期广东音乐作品和情况。 7、弦管艺术是一种合奏音乐,以音乐性、叙事抒情兼长,在传统音乐中有着独特的 风韵。 幽雅古朴、徐缓委婉 8、肖友梅的独唱歌曲大多结构松散,采用中国民间音调创作而成。 严谨 欧洲作曲技术 9、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由五个乐章组成,以合唱贯穿全曲。 九 朗诵调和乐队音乐 10、近代钢琴音乐大多数是无标题的印象派作品。 有明确标题,意象鲜明、注重情节的作品 11、在传统复调音乐运用方面,刘雪庵的钢琴独奏曲《晓风之舞》,是我国对赋格曲 的中国风格进行探索的早期作品。 中国组曲?西楼怀远 12、谭小麟是近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的主要作家。 室内乐 13、《台湾舞曲》的中间慢段有巴洛克音乐的风格。整部作品织体浓重。 德彪西等印象派 清淡而不浓重 14、陈田鹤的歌剧《荆轲》音乐基本上为西洋歌剧形式,全剧采用民族管弦乐队伴奏。 西洋 15、歌剧《白毛女》是根据河南民歌《孟姜女》的音调加以变化发展而成。 北 小白菜 16、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实践,推动了重庆等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对话剧创作的热 情。 延安 新歌剧 17、近代乐歌的曲调来源大体有下列几种:?选用日本欧美的学校歌曲;?选用中国 传统乐曲或民歌曲调填词;?少量自创曲调。 18、国立音乐院初建时由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陶行知兼任院长,冼星海任教务主 任。 蔡元培 肖友梅 19、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延安建立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 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 20、王光祈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一书中认为中西音乐的根本不同在于西洋重“主调 学”,而中国则重“谐和学”。 东方民族之音乐 谐和学 主调学 21、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根据京剧武戏特点创作了《孟姜女》、《北京胡同》。 钟馗舞 弓箭舞 22、齐尔品按照西洋乐器的特点,吸收民族音调写成《中国作品》、《中国戏剧》。 皮影 中国 小 23、丰子恺的《音乐的常识》一书自从1926年出版后,重版次数达28版。 音乐入门 24、建国后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国际音乐节的是在“莫斯科之春”。 布拉格之春 25、1955年中国最古的大逃去之一《月儿高》开始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弦索十三套 26、1953年4月歌剧《小二黑结婚》的主演是郭兰英。 27、复刊后的《人民音乐》主编是孙慎。 吕骥 28、缪天瑞曾任四川音乐学院院长。 天津 29、聂耳、冼星海学会成立于长沙。 武汉 30、中国第一部音乐年鉴于1987年正式出版发行,当时的主编是田青。 黄翔鹏 31、1987年9月5日,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在首都举行。 32、1987年9月,我国青年提琴制作家郑荃获得制作金奖。 33、《中国音乐年鉴》是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34、东方音乐学会第二届年会“东方音乐风格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月25日在北京举行。 上海 五、名词解释: 1,广东音乐:是在近现代获得迅速发展,令人瞩目的兵种,最初流行于广州。20年代初, 开始采用粤胡主奏,辅以扬琴,奏琴的“三件头”为主的形式。 2,弦管:是现代流传在福建一带的乐种,而且在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有流传,它是近代具国际 影响的中国乐种。 3,指谱:是弦管艺术中的套曲的形式,指,就是指套,即有词,有谱,有琵琶弹奏指法的套 曲。谱,即谱套,是纯粹的器乐合奏套曲。11.《春游》:是李叔同创作的三部合唱曲,这部 合唱小曲以清新流美的旋律,丰满的和声与简约的欧洲传统和风格,配以诗情画意的歌词而 成。 4.中国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处,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中国传统阴郁主 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新的音乐。 5.秧歌剧:是利用秧歌形式表演故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秧歌剧。这种新的戏剧形式在40至 50年代受到了各地群众的普遍欢迎。 6.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 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7.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 音乐的新音乐。它是清末和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前半叶,新音乐以其迅猛之势发展成近代中国音乐的一大潮流。 8。《森吉德玛》:是贺绿汀40年代创作的一部西洋乐器合奏曲,乐曲的思维逻辑性强。音乐 发展手法简历,尤其是复调手法的应用和配器的艺术处理都很出色,是中国近代小型西洋乐 器合奏音乐的佳作。 9.《孟姜女》是30年代末阿隆以民间唱本为主要蓝本,采用民间广泛流传的《孟姜女女十 二月花名》为音乐素材,并按照西方歌剧的形式进行音乐结构的一部音乐剧作品。 10.《海韵》:是徐志摩词,赵元任曲的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创作水平的一首大型的艺术性 合唱曲。它表现了三个艺术形象,通过每个结构段落不同的艺术处理,多角度地表现了飘逸、 徘徊的女郎以及恳切的诗翁、翻滚呼啸的大海。 11.《春游》:是李叔同创作的三部合唱曲,这部合唱小曲以清新流美的旋律,丰满的和声与 简约的欧洲传统和声风格,配以诗情画意的歌声而成。 12.《垦春泥》:是贺绿町作曲的无伴奏合唱曲,第一乐段以两个声部的号子般的音乐,衬托 着另外两个声部的模式的旋律,第二段是四个声部比较齐整的主调性音乐。作品结构严谨, 形象鲜明,洋溢着清新温暖的气息。 13.《台湾舞曲》:是汪文也的成名作,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曲中不仅描写人们纯朴而 热闹的且歌且舞。更主要是作者遥想古代的建筑等大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起的伤感情绪,乐 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曲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 14.新秧歌运动:是1942年延安文艺工作者在旧秧歌形式的基础上掀起的一种盛极一时的表 演新秧歌的运动,代表作品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 15.《清凉歌集》:是李叔同出家后创作的一部歌曲集,该歌集包括《清凉歌》,《山色歌》等 五首。歌词内涵富于哲理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6.鲁艺:是鲁迅艺术学院的简称,是抗战初期由毛泽东,林伯渠,周恩来,成仿吾,艾思 奇,周扬发起,193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于延安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校。 17.音乐美学:研究人类音乐审美实践普遍规律的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他把音乐作为艺术 的一个特殊的种类,研究其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是关于音乐关的学问。 六、简述题 1.简述梅兰芳时京剧艺术的主要贡献? 答:他对传统剧目进行了新的加工改造,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新创“花衫”新行当, 形成以其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另外他还改革了京 剧伴奏音乐的形式,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体系。 2.简述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 答:学堂乐歌的歌词,音乐创作方式等都与传统歌曲有许多不同,如文,白语言形式兼采的 歌词,主要以外国歌曲音乐作为乐歌旋律的倾向都丰实和发展了传统歌曲的创作,通过乐歌 的传唱和乐歌为主要的学校的教育,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生开始比较系统地输入西方音乐知 识,具有启蒙的意义 3简述陈田鹤? 答:他是近代作曲家,以创作抒性歌曲见长,主要作品有《老战歌》,《采桑曲》等,创作风 格朴实,素材精炼,结构严谨,富于民族色彩,除创作外,在音乐教育上也有成绩,培养了 不少音乐人才。 4简述黄自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答:黄自是近代有重大影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其作曲技 法娴熟,艺术结构严谨,音韵清雅,具有明显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30年代对专业音乐教 育作出了显著成绩,培养了著名作曲家贺绿町,刘雪庵等,对中西音乐史与和声学都有研究。 5.简述洗星海? 答:他是近代著名作曲家,作有歌曲数百首,大合唱4部等大量音乐作品,是近代声乐创作中最多产,高成功率的作曲家,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他的音乐创作 涉及众多体裁,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6.简述聂耳? 答:他是近代作曲家中音乐创作成功率最高者之一,始终国无产阶级音乐的重要奠基人,其 歌曲内容的中心是:抗战救国与民族解放,作有歌曲30余首飞,代表作有乐器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 7.简述贺绿町的《牧童短笛》? 答:《牧童短笛》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又没质朴的民歌风格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位化和声等。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 情与意境。它对其后中国钢琴音乐和其他多声音乐创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8.简述刘天华对近代音乐贡献? 答;他是近代对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杰出音乐家,对中国器乐有着夺方面的贡献而以二胡音 乐最为突出,开拓了二胡独奏音乐之新天地,并使之成为极富表现力的音乐。他还在二胡, 琵琶音乐创作,教学,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录等方面建立了重要的业绩,他有关 于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近代及其后方的中国器乐,有着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9.简述三四十年代儿童歌曲的创作? 答:30-40年代创作的儿童歌曲大多采用齐唱或齐,独兼可的歌唱形式,其中多数作品把儿 童的生活,理想,感情与抗日救国等民族,祖国的中心结合起来,准确的提示了新时代中国 少年儿童认同的主要风貌,基本摆脱了儿童歌曲创作的模仿与幼稚的状态,是近代儿童歌曲 创作的一大进步。 10、简述华彦均? 答:又名阿炳,是我国近代著名民间音乐家,他的二胡、琵琶演奏都有深湛的技巧。二胡曲 《二泉映月》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曲采用民间音乐材料写成,细致地表现了饱尝生活 艰辛的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怆的心情和倔强的性格。此曲采用两个基本曲调多次变化重复的结 构,具有着代唱赚和近代双主题变奏的特色,在近代新生的民间器乐曲中是极富创造性的。 12、简述近代传统器乐的发展? 答:近代传统器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民间器乐社团、地方性乐种,以及一些流浪艺人的创作、 演奏等方面,从总体上看,传统合奏音乐的社会影响和艺术上的发展都大于独奏音乐。合奏 大多是自娱性货助兴式的,亦有应用于商业性表演者,近代有影响的民间乐团体中,起骨干 作用的一批名家为传播传统器乐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有大发展的传统器乐是江南丝竹、广 东音乐、弦乐、汉乐、北方吹歌等乐种。 13、简述青主的《我住长江头》? 答:青主为宋词谱曲的《我住长江头》是近代古典诗词歌曲的佳作,也是经常演唱的音乐会 独唱曲。采用6/8拍子,一简烁的音型、节奏,表达了一种质朴、真挚的感情。象征着江水 流动的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乐与歌声相互交融,使这首古词的情意更加动人。 14、简述赵元任? 答:赵元任,著名语言学家,旁攻音乐。作有歌曲近百首,钢琴小品若干首。他的歌曲创作 鲜明地放映了“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精神;在音乐、写作方面有重要的创新。在曲调写作 与和声配量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英歌曲旋律与歌词声韵、语调的结合,尤为出色。 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独唱曲与合唱曲代表着中国20年代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15、简述李叔同? 答: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出版了中国最早的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 志》,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创作了一些爱国及忧民情怀的歌曲作品,对当 时的知识分子和青少年学生都产生过很大的教育、鼓舞作用。他在中国近代音乐启蒙教育中, 不仅做出很大贡献,而且积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16、简述谭小麟? 答:他是我国近代室内创作的主要作家,其《弦乐三重奏》是中国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 在国外获奖的第一步作品,他的室内乐创作在近代中国属高水平之列,其音乐风格有着新古 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他的创作讲究作品的整套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用音考究,技术 冼练:恪守调性原则,而又不受调式的约束。 17、简述中国近代的钢琴曲? 答: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发端于清末民初之际。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是迄今所见中国人 写的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作品,特别是______的《牧童短笛》的问世,标着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已经进入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近代钢琴音乐以小型乐曲居多,还处在初步发展 的水平上。大多有明确的标题,意向鲜明,注重情境的创造,易于被理解。 18、简述马思聪在中国近代小提琴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 答: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也是近代最具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 的出现与流传,结束了中国人只能拉外国小提琴曲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小提琴音乐有了良好 的开端。他的创作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成功经验。这对其后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有着重要 的启迪。 19、简述杨荫洌? 答: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持人之一,民族音乐的各大部类 都有他涉猎过的印迹,他毕生的经历用于民族音乐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致力于沟通中 西音乐学术的隔阂和解决民族音乐的古今脱节现象,在中国音乐史,乐律学与民族音乐研究 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20、简述叶伯和? 答:是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史学家,在成都出版了民国时期第一部《中国音乐史》上卷。以进 化论的思想作为史学指导,以进化的观点阐述了中国音乐的整体变化,以及律调、乐谱等中 国音乐内部各专门系统的发展变化,向着客观地反映中国音乐的历史进程迈进了一大步。同 时,也显示了近代哲学思潮对中国音乐研究的重要影响。 七、论述题: 1、论述近代新型器乐创作的主要历史进程? 答:近代中国乐器音乐创作,以二胡独奏音乐的进展为最显著。刘天华“十大二胡曲”的面 世,在中国拉弦乐器音乐创作史上写下了富于光彩的篇章。在西洋乐器音乐创作中,钢琴、 小提琴独奏音乐和弦管乐队音乐也获得较大的发展。新型器乐尤其是西洋乐器音乐,主要在 城市和知识阶层中流转。它在国民音乐生活中的普及程度不如声乐,在乡村和社会下层民众 中更为迅速多样的发展,他们的创作,改变了以往只能演奏外来乐器音乐作品的局面,并在 实践中使中国乐器音乐创作出现了过去未有的新质地。 2、试论述冼星海的音乐创作成就及历史意义? 答:他是近代著名作曲家,著有歌曲数百首,大合唱4部等大量音乐作品,是历代声乐创作 中最多产,高成功率的作曲,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在大行山上》等,他的音乐创作涉 及各体裁,在新型歌唱音乐,歌剧音乐等历代初创的音乐领域都进行了可贵的实践和探索, 由于他在近代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活动等方面的突出成绩,被后世誉为“人民音乐 家”。 3.论述萧友梅的艺术创作及其对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答:萧友梅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创立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 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负责筹建国立音乐院,后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他又是近代专业 音乐创作的主要开拓者和重要的作曲家。作有近百首歌曲,两部大型合唱曲、弦乐四重奏《小 夜曲》等。他的音乐创作在多种音乐体裁的运用上富于开创性,把乐歌时期的填词创作提高 到了专业音乐创作的水平。主要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 4.论述《黄河大合唱》及其评论? 答: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现代大型合唱音乐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里程 碑式的杰作。该曲由九个乐章组成,全曲音乐主要建立在力量、崇高、苦难三个主题上,音 乐通俗易懂、明快简洁,既有中国民间音乐风格,也有群众歌曲特点,同时又是史诗性和交 响性兼具的作品。他所创造的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新的合唱形式,对其后 中国大型歌唱音乐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大合唱,也是在世界上 最有影响的中国大合唱作品。 5.论述中国近代器乐合奏的创作特点? 答:1)第一种是在传统音乐基础上编、创者为多。2)第二种是不以现成乐曲或旋律作为发展音乐的凭借,而是广泛吸收传统音乐的各种因素,保持和发扬某种风格个情趣的创作。3) 第三种是作曲家全新的创作。 6.论述刘天华对中国近代器乐中二胡的贡献? 答:刘天华是近代对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音乐家,他对中国器乐有着多方面的贡献而以二胡 音乐为最突出。他开拓发二胡独奏音乐新天地,并使之成极实表现力的音乐,他还在二胡、 琵琶音乐创作、教学、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录等方面建立了重要的业绩。他关于 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近代及其后的中国器乐,有着多方面而深远的影响。 7.论述《秋子》的成功之处及其历史意义? 答:《秋子》是以抗战生活为题材类歌剧探索的代表作,音乐是按照西洋大歌剧的形式设计 的,评论认为“我们的作曲宾家却至少制成了一个像样——像个样子——的歌剧了。”但不 足之处在于“中国人听不懂和不易理解。”历史意义是这部歌剧的开创精神和艺术上的大胆 探索,对当时中国歌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8、论述探索阶段的西洋欧剧的尝试? 答:阿隆创作的《观音》是西洋欧剧的完整形式在中国的最早探索,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1937年,陈田鹤仿照西洋歌剧的形式写出《荆轲》,全剧采用西洋管弦乐队伴奏。40年代中 期,《松梅风雨》、《上海之歌》等为中国歌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秋子》是这一类歌 剧的代表作,它的音乐是按照西洋大歌剧的形式设计的。《秋子》演出后,“很多人都努力在 歌剧的创作,风气甚为蓬勃”,它的开创精神和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对当时中国歌剧的发展 具有积极的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9、论述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音乐及历史意义? 答: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创作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歌剧舞剧的熏陶之下的、新的戏剧音乐 的形成的探索,他的作品颇具童谣风,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情绪,刻画儿童的可爱形象,在 人物的性格化和戏剧性方面,都有可贵的贡献。作品在海外、东南亚一带也有较大影响,他 的创作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启蒙性的重要意义。此外,以形象的艺术形式对儿童进行富 有成效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开拓性的作用。 10、论述中国近代钢琴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 答:近代的中国钢琴曲以小型乐曲居多,中型作品多以小曲连缀成组曲,音乐结构单纯,旋 律突出,调性明确,这时还未出现大型钢琴音乐作品,大多数作品还未使用较复杂化的多声 写作技术。近代钢琴音乐大多有明确的标题,意象鲜明,注重情境的创造,易于被理解。除 了独立的钢琴曲,还有不少钢琴伴奏音乐,它们已跨越了简单的为歌唱或乐器配置伴奏的初 始阶段,进入到把伴奏音乐与被伴奏音乐总体构思、创作,以成为音乐作品完整的构成部分 予以多方面创造的时期。 11、论述《牧童短笛》在中国钢琴史上的地位及其历史意义? 答: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乐曲采用的变化再现的三步曲式结构,优美质朴的民歌 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比化和声等,创作了中国式田园诗情与意境。它对于其后 中国钢琴音乐和其他多声音乐创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2、论述“鲁艺”的教学音乐目标及其特色? 答:教学目的:“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研究抗战艺术理论并接受中国与外国各时代的艺术遗 产”以“创造中华民族新艺术”。特色:1)采用短期培训的方式2)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13、为什么说《白毛女》是中国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 答:新歌剧《白毛女》的作品家们在民间音调基础上吸收西方音调基础上吸收西方歌剧音乐 化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运用人物主调贯穿发展的手法,使音乐形象的塑造获得成功。在歌 剧方面,尝试使用了重唱与合唱的形式,运用了和声、复调等多声部音乐手法;在乐队方面,根据当时条件使用了中西乐器的混合编制。它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延安等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 对新歌剧创作的热情,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尝试着这种艺术形式创作。 14、论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及意义? 答:学堂乐歌的歌词、音乐创作方式都与传统歌曲有许多不同,如:文、白语言形式兼采的 歌词,主要以外国歌词音乐作为乐歌旋律的倾向都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歌曲的创作,通过乐歌 的传唱和乐歌为主的学校音乐教育,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生开始较系统地输入西方音乐知 识,具有启蒙的意义。 15.论述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的主要表现? 答:1) 发源于农村的传统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2)各种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术的提高。3)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乐的新发展。4)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5)吸收新文化成分。6)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 受到了不少坏的影响。 16.论述近代传统音乐发展的主要类型? 答:有两种:一种是吸收新文化、新音乐的成分 ,对传统音乐形式、构成有较多改进、创 新,从而有较大发展者。一种是保持传统音乐原貌而没有改革者,前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后者既未有大的发展,社会影响也小。 17.论述广东音乐在20—30年代的发展? 答:广东音乐是在近代获得迅速发展、令人瞩目的乐种。最初流行于广州,20年代,开始采用粤胡主奏,辅以扬琴、秦琴等的“三件头”为主的形式,20-30年代,新创作的广东音乐作品有《步步高》、《鸟投林》、《旱天雷》等500多首,作曲者60多人;还录制了不少唱片,出版了一些曲集;并在广播、歌厅、茶座中成为经常出现的音乐品种。 18.论20——40年代末中国独唱歌曲的多样化? 答:1)运用具体民歌曲调或依照民歌音乐特征创作的民间音乐风格的独唱曲。2)运用新的创作方法谱写歌曲,虽与民间音乐较少联系,但却易于演唱和被接受的独唱歌曲。3)综合中西歌曲形式创新的音乐会艺术独唱曲。4)中国古典诗词音乐风格的独唱曲。5)具有欧洲音乐风格的独唱曲。 19.试论聂耳歌曲创作的艺术成就? 答:聂耳的群众歌曲主要特征有:1)非方整体性的曲体结构。2)丰富多变的句式。3)突出地使用短句。4)巧用休止。这些群众歌曲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现实斗 争的意义,也对中国歌曲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歌曲创作方法、艺术形式 的创造,对新时代的反映、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等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创造。此外,为了增 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而在其中加入短暂、有力的说白,为了处理好歌词中连续出现的短词句 而连续配之以多个短促的曲调,都是神来之笔,既恰到好处,又令音乐顿生光彩,极富创造 性。 1.概念:新音乐、学堂乐歌、传统音乐、周信芳、富连成班、四大名旦、江南丝竹、二泉 映月、阿炳 2.简述新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 3.简述沈心工、李叔同在清末民初新音乐启蒙方面的贡献 4.简述越剧的发展历史 1.概念:《乐话》、王光祈、《黄河大合唱》、马可、任光、刘雪庵、安波、麦新、吕骥、张寒晖、陈洪 1.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简评黎锦晖的儿童音乐创作 3.简述赵元任的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 4.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的特色 5.冼星海对近代合唱音乐创作的贡献 6.聂耳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1.概念:贺绿汀、江文也、 2.刘天华对二胡音乐的贡献及其“国乐改进”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意义 3.近代钢琴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 4.《牧童短笛》在中国钢琴音乐史上的地位 5.简论马思聪小提琴音乐创作 6.简述《怀旧》、《森吉德玛》、《台湾舞曲》的不同艺术风格 7.简述二胡曲《光明行》的创作特色 1.概念:秧歌剧、《小小画家》、小歌剧 2.简述中国歌剧与戏曲的异同点 3.简述近代以来中国歌剧发展的基本脉络 4.歌剧《秋子》的成功、不足及其历史意义 5.简论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特色及其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意义 1.概念: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华美育会、陶行知、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北京大学音乐 传习所、蔡元培、上海国立音乐院、鲁迅艺术学院 2.简述乐歌活动的历史意义 3.简述中国音乐师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4.简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简述黄自的音乐美学思想 2.简述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 3.简述王光祈的音乐理论贡献 4.简述杨荫浏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1.简述中国留学生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2.简述来华外国音乐家对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 3.简述丰子恺在翻译介绍外国音乐理论著作方面的贡献。
本文档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试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4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4KB
软件:Word
页数:111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