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草市略论_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

唐代草市略论_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

举报
开通vip

唐代草市略论_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 唐代草市略论 � �一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 牟 发 松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 日本学者加藤繁氏开创草市研究以来 , 草市在唐代经济史中的地位 � 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 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 。 但以唐朝辽阔的幅员 , 各地区经济开发的严重 不平衡 , 若无区域研究的基础 , 要对整个唐代草市的发展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 , 几乎是不可 能的。 因此本文拟以长江中游为典型 , 对草市的缘起 、 含义 、 性质特点以及发展的过程和局 限作一尝试性探讨 , 并藉以轰测唐代草市发展的全貌。 本节先对草市的含义略作辨说。 根...

唐代草市略论_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
唐代草市略论 � �一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 牟 发 松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 日本学者加藤繁氏开创草市研究以来 , 草市在唐代经济史中的地位 � 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 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 。 但以唐朝辽阔的幅员 , 各地区经济开发的严重 不平衡 , 若无区域研究的基础 , 要对整个唐代草市的发展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 , 几乎是不可 能的。 因此本文拟以长江中游为典型 , 对草市的缘起 、 含义 、 性质特点以及发展的过程和局 限作一尝试性探讨 , 并藉以轰测唐代草市发展的全貌。 本节先对草市的含义略作辨说。 根据以往的研究 , 草市一语至迟始见于东晋 , 它在现实 生活以及文献记载中的大量涌现则是在中唐之后以至于两宋 。 宋 以降虽未完全消失 , 但在更 多的场合中已为集市 、 镇市之类的概念所代替。 � 大概对于宋人来说 , 草市还是一个人所周 知的用语 , 所 以史籍上没有见到他们对草市的注释 。 及至元代胡三省注 《通鉴》 觉得有必要 对草市出注时 , 却因时过境迁不甚了了 , 所作两处注释都有失妥当而不为今人接受 。 如他认 为东晋 “台城六门之外 , 各有草市 ” , 加藤繁先生即正确地指出这是以宋末 的情 形 比 附 东 晋 � 又如他认为后晋天福中滑州城外草市乃因 “天下兵争 , 凡民居在城外 , 率居草屋以成 市里 , 以其价廉功省 , 碎遇兵火不至甚伤财” , 则如日野开三郎先生所说 , 草市非徒出现 !∀ 五代乱世 , 上 自东晋下迄两宋均有存在 � 而且草市非指草尾之市。 # 开创草市研究的加藤繁 先生在批判 、 参考 《通鉴》胡注的基础上 , 对草市的含义作了如下推测 ∀ ∃ % 草市最初为牲 日 草料市 & 即袜市 ∋ � ( % 草市多在都市之傍 � ) % 草市即粗末草率之市。 ∗几十年后这此观点又 为另 一 位 日本学者 日野开三郎先生补充订正 , 他认为上述界说诚然揭示了草市某一个方而的 属性 , 却不足 以概括其本质。 日野先生在广 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 , 对唐代草市的性质进行了 分析 , 认为草市是相对于官方的正规市而言的 , 即国家规定的州县坊市之外的交易市场。 草 市多从作为乡村交易场所的定期市发展而来 , 既包括小市集也包括具有相当规模 的 商 业 城 市 。 + 应该说 , 日野先生比较清晰地揭示了加藤繁 、 李剑农等先生 曾经有所触及的草市本质 特征。 # 他还举出日语中 “草相朴” 、 “草棒球 ” 即相对于正规训练的业 余 相 朴 、 业余棒 加藤繁 ∀ 《中国经济史考证》 & 中译本 ∋ 第一卷页)∃ ,一)∃ − , 商务印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 , ∃−卯 。 日野开三郎 ∀ 《唐代邸店研究 续编》 页− . , 福冈印刷株式会社 , 昭和/, 年 & ∃−01 ∋ 。 《资治通鉴》卷∃// 页以−( & 注引史籍标页码者 , 均为通行之中华书局校点及影印本 ∋ , 上揭加藤繁论著页)∃0 。 《资治通鉴》卷 (2∃ 页− ∃0/ , 上揭 日野开三郎论著页∃11 一∃1工。 上揭加藤繁论著页)10 , )∃0 , )),。 上揭日野开三郎论著页2 , , ∃1) , )2(。 加藤繁先生称草市 “即县治以下的小都会或者村落的商业地区 % & 上揭论著页)∃∃ , 参页)), ∋ , 李剑农先生也指 出草市 “无与于官府之法令” , 见李著 《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页()/ , 三联书店 , ∃− ,− 年。 �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 ∀!年第 # 期 球 , 从语义上证明草市的非正规性质 , � 其实汉语中的“草 ”本来就有相对于正式与官方的含 义 , 如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正月制书中称 , “草泽有文武高才 % 令诣网自举 ” � 开元二十六年 正月又诏令 “内外八品以及草泽有博学文辞之士 , 各委木司本州闻荐” 。 《唐披言》卷 ( 所载王冷然 《与高昌宇书》中 , 冷然即自谦 “山东布衣 ” , “生长草野 ” , 故而不谙礼数 。 王仙芝相对官军 自号 “草军 ” 。 3 又今之所谓草案 、 草稿则取草之非正式义 , 其例尚多 , 此 不备举 。 按草市既相对于官市 &即坊市∋ , 实则包含了当时所有大大小小的非官方市场 , 所 以日野先生据以将唐代史籍上出现的草市、 行市 、 小市 � 体现地理特点的山市 、 水市 , 体现 交易商品特点的鱼市 、 橘市 , 体规交易时间特点的墟市 、 亥市等等非官方正式规定的市场一 概称之为草市 。 我们如果舍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名目, 其大约可分为二类 ∀ 一是定期交易的乡 村市集 , 即所谓当集则满 , 不 当集则虚 � 一是初具城市规模的市镇 , 即有经常进行商业活动 的固定店肆铺面以及一定数量的定居工商人户 。 本文所说的草市虽然原则上也概指相对于官 方正式市场的所有民间交易场所 , 但主要是指其中初具市镇规模者 , 似乎唐代人的草市概念 即是如此 。 如所周知 , 市集是中国古代农村传统的贸易形式 。 ∗ 它为自然经济下的个体农民之间 , 农民与小手工业者之间 , 提供了品种调剂 、 余缺调剂以及家庭手工业产品调剂的场所 。 由于 自给自足的个体农民必须仰求于市的场合十分有,限 , 所以乡村市集多取定期而集的形式。 我 们看到这种历代皆有的乡村市集在商品经济相对活跃的唐代 , 不仅数量增多 , 而且在商业深 度方面出现了由定期市集向市镇的转化 。 单从名 目上我们无法在市集和市镇之间划出一条明 确的界 限 , 因为已经发展成市镇或正在向市镇发展的市集不一定在名称上有什么改变。 但据 有关史料表明 , 唐代许多名称上分明是定期交易的乡村市集 , 由于交换趋于活跃导致交易的 间隔时间趋于缩短 , 最终演为交易不再间断 、 不受集虚限制的市镇 。 4 乡村市集之转化为市 镇并非唐代所独有 , 但乡村市集的大量市镇化或者说草市化 , 却是在唐代严格说是在唐中叶 以后才出现的。 当时草市一词的大量出现于史籍 , 正是这一社会经济新动向的反映 。 以草市为代表的非官方市镇的大量涌现还表现在唐代官市即坊市制度的破坏 。 唐代的坊 市制度曾经十分严格 , 对市场的设置及交易的时间、 空间都有明确的规定 。 但从中宗景龙元 年下救重申 5’∃ 卜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 可知当时的坊市之外出现了一些非法市场 , 这当然是 指非官方市镇而不是那些历来就有的乡村定期市集。 与此同时朝廷又禁止在两京坊市内擅增 店铺 , + 它表明坊市内部秩序也开始遭到破坏。 这种情形在中唐以后愈 演 愈 烈 , 史 称 “各 逐便宜 , 无所拘限 , 因循既久 , 约勃甚难” 6 。 而坊市破坏的现象在南方更有甚之 , 因为南 方的州县城池远不及中原方正 , 象长江中游江西区的丰城 、 新吴等县 , 竟终唐之世无城 , 新 � 上揭日野开三郎论著页∃1/ 。 《旧唐书》卷 2 、 卷 − 本纪本条。 # 《全唐文》卷20 页− ∃(1 ∗ 《辞海 · 经济分册 》页/11 “市集” 条。 4 如亥市 , 或称按十二干支即∃(天一集 , 开张有经常性营业之市镇 。 + 《唐会要》卷肠市 � 《唐律疏议》卷 2 6 《唐会要》卷2. 市 。 或称隔三天一集 , 或称间天一集 , 实际上如洪州武宁兵内某亥市即为日日 % 越州镇戍等垣城, 。 唐代草市略论 ∃ ∃ ∃ ∃ ∃ ∃ ∃ ∃ 口∃ ∃ ∃ ∃ ∃ ∃ 曰 % 吧 , , , , ∃ 护 ∃ ∃ ∃ , ∃ ∃∃ ∃ ∃ ∃ ∃ ∃ % ∃ ∃ 口一一一一 ∃ ∃ ∃ ∃ ∃ ∃ ∃淦 、 宁都则到唐末方始筑城。 � 中唐后的南方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 7人口增长新置 了 不 少 县份 , 它们大都设治于一些 自然形成的非官方市镇 , 其初本无城墙 , 街道也不规整 。 而且南方多丘陵水网 , 相当一部分州县城治依山傍水而筑 , 难以整齐划一 。 如永徽年间 的睦 州 州城 , 其初 “俯江临水 , ⋯ ⋯展拓无地 。 ⋯ ⋯东西南北纵横才百余步 , 城内唯 有 仓 库 、 刺史宅 、 曹司官宇 , 自司马 以下及百姓并沿江居住” 3 。 又如东晋南朝的都城建康 , 除官立的宫市 、 北市 、 南市 & 即东市∋ 、 城西 内路市 、 朱雀门西盐市外 , 又有备置官司的大市和不置官司 的十余所小市沿秦淮河之东北岸一线展开 , 这里远处台城之东 , 却居住着建康的大部分市崖居民 。 ∗ 南齐都阳王萧宝黄逃奔的草市尉也就在这一带 , 4 , 此尉因设于草市 之 北 而 得名 , 这种草市即相当于不置官司的小市 , + 史称其内部有 “列肆裨贩” , 自当为固定市镇无 疑。 南方州县城市这种囿于地形的散漫布局甚至本无城郭的状况为草市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 条件 , 许多州县城治的坊市之外都存在着与建康草市相类的非官方市场。 如三国时江夏石阳 县的市场和市民就集中在城外的河埠边。 6 傍河设置的州县城市不仅在沿江船埠形成密集的 居 民区 、 商业区 , 而且往往还在河对岸同时出现市镇 , 从而构成草市发生 的又一途径 。 # 与官市相对的草市自东晋南朝以来的发展大抵表现 为如上两个方面 。 其一是州县城郊非 官方市场的兴起 , 史籍上最早出现的建康草市即指此类 。 唐代益州 人贬称城东面的梓州为成 都东门草市 , 可知当时人心 目中草市的含义 。 8 其二是一部分传统的地方市集因交换趋于活 跃 , 交换间隔时间的缩短以至消失 , 而演为市镇或日草市 , 这还包括一些本来受出产季节限 制的茶市 、 橘市 、 蚕市、 药市等专门市突破季节限制而发展为经常性的市镇 。 9 这些出现在 非州县之所的草市在商业深度上远远高于它们的前身—定期乡村市集 , 但二者 之间往往难以区分 , 特别是中唐以后地方市集的市镇化急逮进行 , 使当时非官方市场的名目十分混乱 , 如会稽镜湖边的平水草市 , 人们或称平水市 , # 江陵附近著名的沙市虽不 以草市名 , 实际上 也是一个初具市镇规模的草市 。 中唐以后的非官方市场本来就处于一种纷乱不定的演变过程 � 雍正 《江西通志》卷 , 一 . 。 参陈正祥 《中国文化地理》页00 , 三联书店 , ∃− 2) 年。 石泉∀ 《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课讲义》第三讲第九节页)) , 油印稿, 武汉大学教材科。 # 《全唐文》卷(11 页(1 (0 。 ∗ 《隋书》卷豁 《食货志》 � 《太平寰宇记》卷−1 升州上元县 � 景定 《建康志》卷∃. � 参周一良 《魏晋南北 朝之札 记》 页22 一 2− , 中华书局 , ∃−2 ,年。 + 《南齐书》卷,1 《萧宝食传》 , 同书卷∃− 《五行志》页)2. , 参景定 《建康志》卷 ∃.1 # 王褒 《憧约》 即有小市。 《魏书》卷,) 《李孝伯传》称魏军攻彭城 , 魏太武帝遣孝伯至小市门 , 与宋江夏王义恭 之使相问答 , 则亦如建康小市 , 大抵相对于城内或正式的官市 。 6 《三国志》卷抬 《陆逊传》 。 # 参上揭陈正祥论著页−01 8 《太平广记》卷(. , 《西川人》 。 9 《太平广记》卷肚 《许老翁》条描写天宝中成都的一个神仙许老翁 , 或说他在峨眉山下的药肆卖药 , 或说他在草 市药肆卖药, 实际7 :当是这个药市由于商品交易的发展已不限于 固定季节的药材专门市场 , 而成为一个综合性的 市镇一一草市 , 该草市的前身药市最后成为草市的一部分即药肆。 宋黄休复 《茅亭客话》称蜀的蚕市本 以 蚕 为 名, “货蚕家之具及花木果草药什物” 。 史称唐彭州唐昌县建德草市即 “百货咸集 , 蚕类莫遗 , 旗亭 旅 舍 , 翼 张鳞次 。 ⋯⋯又每及上春 , 以蚕为名 , 固定 日而有知所往 , 其 日商旅荤货至者数万, 珍纤之玩悉有 , 受用之具毕 陈。 ” & 《全唐文今卷21/ 页 2/ ,0∋ 则建德草市每年上春所办蚕市有类于现代城市的商品交易会 , 非同于此前季 节性蚕市 、 药市等的乡村定期市集。 唐代成都市定期举行的药市、 宋东京相国寺内定期举行的百货市 , 亦如建德 草市举办之蚕市 &见上揭加藤繁论著页(−0 一(− −∋ 。 这种城市内的定期集市约在∃(一∃) 世纪城市兴起后的西欧方 始出现 , 史家将之严格区别于传统的乡村小市集一一如庄园教堂内每周举行一次的小市场 & 叁下揭马克尧论著页 ),∃一),(, 汤普逊论著 & 下册 数学七年级下册拔高题下载二年级下册除法运算下载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免费下载二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表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 页∃2. 一∃的 ∋ 。 # 《全唐诗》卷.犯元镇《白氏 一长庆集序》称 “予尝于平水市中” 云云, 而其下又注 “平水 , 镜湖旁草市名”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年第 # 期 中 , 加之又无合法地位 , 故而其名目至为繁复 , 概念内涵也不统一 , 如果对之加 以人为的硬 性界说或分类 , 可能反倒有失历史的真实。 故本文所说的草市虽然主要指非官方市镇 , 而与 之无法严格区别的乡村市集等其他非官方市场也在原则上一并包括 。 本节拟以 一长江中游为例 , 对唐代草市的具体发展进行考虑。 随着中唐以后南方社会经济 的全面上升 , 我们看到长江中游地区农业领域的商品化倾向有明显加强 , 各种手工业也取得 长足进步 。 � 与此同时 , 本区境内的州县坊市之外新兴起许多形形色色的地方市场。 如韦庄 诗称洪州建昌渡口之 7 ;二, “市散渔翁醉 , 楼深贾客眠” � 僧人虚中亦在诗中称洞庭湖岸某水 择边 “浪没货鱼市 , 帆高卖酒楼” 。 此类多被称为水市、 鱼市或步市。 又如荆州古城壕下 以橘为主兼集鱼盐等货的 “橘市 ” � 得阳江头早晨最为热闹的菜市� 信州版山脚下余水之滨 以木材贸易 为主的钠口市场 , 还有郴州等矿产地因 “烹丁纷错 、 商贾辐犊” 而形成的交贸场 所 , 我们姑且杜撰之为 “矿市 ” 。 3 这里值得特别提出的 , 是四远商人在本区茶产地的蜂聚 蚁集 , 使一些曾是荒山僻岭的茶山出现了许多热闹的草市 , 即所谓 “山泽以成市 , 商贾以起 家” 。 杜牧笔下的茶山草市— “倚溪侵岭多高树 , 夸酒书旗有小楼” ∗ , 在长江中游地区并不少见 。 如郑谷 《峡中寓止》诗有 “夜船归草市 , 春步上茶山” 一联 , 4 这个停泊着不少 船支的草市座落在峡川 的一个江埠边 , 陆羽曾说峡川多嘉茶 , +而这个江埠正好位于一个茶 山脚下 , 该草市与茶山的密切关系不言而自明 。 《全唐文》卷 0,∃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谈到主要活动于长江中游的江贼 & 即私茶贩 ∋ 在行劫之后 , 便趁四远商人携带金银绢布入 山 交易之际 , 也带着他们所劫 “异色财物” 前来茶山 。 据称这些财物 “不敢货于城市 , 唯有茶 山可 以销受” 。 到茶山后 , “便有店肆为其囊真” 。 很显然 , 这些拥有固定 “店肆” 的茶山 贸易市场都是草市。 杜牧 《论江贼书》不仅谈到了茶山的草市 , 而且还谈到沿江两岸大最存 在着的草市 ∀ “ &江贼 ∋ 水劫不便 , 逢遇草市 , 泊舟津 口 , 便行陆劫 。 白昼入市 , 杀人取财 。⋯⋯ 凡江淮草市 , 尽近水际 , 富室大户 , 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 , 江南江北 , 凡名草市 , 劫杀皆 便 , 只有三年再劫者 , 无有五年获安者 。”这是一段有关 “江淮草市” 的典型材料 , 由于这些 江贼主要活跃在长江中游一带 , 故对考察本区草市弥足珍贵 。 上引材料首先揭示 了草市 “尽 近水际” 的地理位置特点 , 这自与南方交通以水运为主有关。 特别是水运线上的津埠渡 口 , 既是舟船停泊之所 , 又是水运与陆运的枢纽点 , 往往还是官家传释所在 , 因而行旅辐揍 , 商 货聚集 , 成为草市发生的理想之地 , 故唐人有 “关必据险路 , 市必凭要津 ” 之语 。 6 上文谈 � 本文限定的长江中游地区大抵西自宜昌 &唐峡州 ∋ , 东止湖口 &唐江州 ∋ , 北至秦岭 &唐邓 、 店州 ∋ , 南抵五岭 &唐道 、郴 、虔州 ∋ , 东南限以今闺赣交界之武夷山脉 , 含唐山南东道五州 、淮南道四州 、江南西道十州 , 几三十州 。 关于唐代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 手工业发展 , 详见笔者博士论文 《唐代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第二章、 第三章 , 打印稿 , ∃− 20 年。 《全唐诗》卷.− 2页2 1))� 卷乡铭页< 1/ 。 = # 详见 《全唐诗》卷/() 元镇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 � 同书卷 /解 白居易 《放鱼》 � 《太 平广 记》 卷 ),/ 《徐彦 成》 � 王漠 ∀ 《汉唐地理书钞》所辑 《桂阳图经》 � 《读史方舆纪要》卷乃鄂州崇阳县条。 ∗ 《全唐诗》卷,((页,− 0 1 。 + 《全唐诗》卷价/页00 ∃(1 + 陆羽 ∀ 《茶经》卷上一之源。 6 《唐会要》省泊吕《关市》 。 唐代草市略论 到的水市 、 鱼市 、 钠口木材市等 , 也大抵位于这类地方。 上引材料还表明草市虽不如官市之 坊壁严整 , 却也聚集着不少富室大户 , 有经常进行着的商品交易 , 非同传统的乡村 定 期 市 集 。 这些常遭劫掠 、 缺乏安全保障的草市所以能吸引富室大户前来定居 , 自然在于草市能给 他们带来可观的商业收入 , 也就是说他们在这里经营着商业店铺 。 至于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 的饮食旅店等服务行业往往在草市是率先兴起。 “帆高卖酒楼” , “楼深贾客眠 ” , “夜船 论铺赁 , 春酒断瓶酩” , 是唐诗里经常可 以见到的草市形象 。 唐代长江中游两岸究竟有多少草市今天已难详悉 , 根据上引杜牧 《论江贼书》 , 似乎可 以说跟沿江的津渡河埠数相仿佛。 《元和郡县图志》 卷∋ (河州汉阳县条称县西八十里有一个 “赤壁草市” , 志中对这个赤壁并非 “曹公败处 ” 作了详考 , 而对草市本身却无更多说明 。 不过草市作为正式的地名载入地志这还是第一次。 我们知道 , 尽管 中唐以后草市大量兴起 , 却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 , 也不预于地方建制之列 , 当时的州郡地志根木不 一记载这种州县坊 市之外的市镇 。 但草市的兴起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经济事实却不能不引起时人的注意 , 我们 看到草市在中唐以后频频地出现在当时的诗文笔记中 , 偶而还见之于政府的公文。 上述赤壁 草市显然因它十分稳定和著名 , 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活影响较大 , 所以曾批评现存地理书 “搜 古而略今” 的李吉甫 , 才破例将它载入地志 。 � 本区位于津埠码头的草市不限于长江两岸 。 《全唐文》卷 0,) 杜牧 《为 堂 兄 糙 求 遭 州 启》 ∀ “ &糙∋ 今在郭州泊 口草市 , 绝棒已是累年。 孤外甥及侄女堪嫁者三人 , 仰衣待食者 不音百 口 。 ” 这个草市大抵位于汉水中游 &约唐郭州南部 ∋ 的一个埠口 。 杜糙 在 卸 任 待 命 、 绝傣累年之际 , 选择泊口草市定居 , 无论是便于经商营利还是便于生活都表明泪口草市 是一个可观的市镇 。 因为杜糙全家在这一段时间的一应衣食所需均要取给于草市 , 如果没有 营置房屋 , 连居室也要佃赁。 他来此地之前任职库部 , 想必囊中多少有些积蓄 , 才敢居住在 这种经常要用钱的所在。 他的堂弟杜牧在上引 《论江贼书》中说凡居于草市的多是 “富室大 户” , 而在为他求任遭州的书启中却极言其家境拮据 , 自然是为了得到官位而过甚其辞。 不 过他既绝体累年 , 一家百余 口的生计不可能光靠积蓄维持 , 而身居市镇要生利又只有经商 , 因而推测他在泊口草市必有商业活动 。 据 《全唐文》卷 0 ,, 杜牧 《唐故复州司马 杜 君 墓 志 铭》 , 杜牧的另一位从兄杜铃在 “罢江夏令”待除之际 , 作了与杜糙不同的选择 , 即“ 卜居于汉 北泅水上 , ⋯ ⋯自督耕夫 ” , 投资开发 田庄 , 十余年后成了产业厚实的 “富家翁 ” 。 实际上杜 铃投资地产发家致富的故事也就是大多数卸任官僚们的故事 , 即所谓 “罢官余棒租田种” , “自投名刺占破湖” 。 3 杜糙的选择则别具意义 , 他没有象一般的离职官僚居于 寄 庄 别 业 或者两京州县城邑 , 而是来到了草市 。 此事说明草市的兴起为富豪官僚提供 一了‘一个新的投资 场所 和 生 活 环境 。 草市诚然不如官市安全 , 市容也不及官市严整 , 但草市却也有自己的诱 惑力。 因为这种自然生长的市镇官方控制较弱 , 交易相对于坊市自由得多 , 且因地近乡村物 丰价廉 , 而商旅辐聚 、 店铺林立形成的灯红酒绿又非单调的乡居生活可 比。 这些条件首先吸 �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序》 。 近代湖北钟祥南部有旧口镇 , 不知是否即唐代那州境内 ‘泊口 ’ 之讹。 《湖北省市县概况》页 )2 . , 内部发行 , ∃−翻 。 《全唐诗》卷,1)页弓0 (− � 卷/∃0页/.11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年第 # 期 引了草市侧近的的富室大户前来定居 , 投资工商及饮食行业 , 杜糙之例则表明草市居民中还 有来自外地的官僚商贾 , 这都意味着草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 江汉平原上除了泊口草市以外 , 在江陵县东百余里处还有一个 白袱南草市。 � 袱为河水 回流之处 , 显然也是津埠所在。 据 《太平广记》卷/) “卢山人” 条 , 该草市既有行商来往 , 又有出赁客房的坐贾 , 还有售技为生的工匠 。 这个坐落在昔日云梦泽腹地的草市标志着江汉 平原水网地带的显著开发 , 也 为当地增加了一个商贸中心和与外地交流的窗 口 , 后来又从江 陵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县级行政实体。 唐代长江 中游地区 “非州县 之所” 兴起的草市不仅遍布于长江 、 汉水两岸 , 都阳湖及洞 庭湖水系也所在多有 , 限于篇幅这 里不再列举 。 前面说过 , 史籍上最早出现的草市发生在州县城郊 。 这类草市在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尤称 发达 。 除了前述南方州县城郭的特点决定其坊市制度先天不足以外, 中唐以后本区城市居民 数量 的膨胀和水路运输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原因。 如荆州 , 史称安史乱后人口 “十倍其初” , 据考江陵城最盛时不少于 ∃1 万余户 、 数 ∃1 万 口 , 《通鉴》 径称)1 万户 , # 元棋 则 在 诗 中 以 “城中百万家” 描写荆州城人户的繁庶。 实际上这样多的人户荆州城内并不能全部容纳 , 元和中严缓任荆南节度使时 &治荆州 ∋ 就因州城 “隘崖亦隘衙”—人众街窄 、 店铺拥挤 ,将城郊方圆十里的 “后湖” 填平 , 辟为新城区和交易市场。 ∗ 这一事例充分体现了经济增长 对坊市体制的冲击。 不过唐代荆州城外的交易市场并不始于后湖 , 当时荆州城东有一条西晋 所开直达汉江的潜河 , 在城东嘈河岸上就有一个草市 , 据说兴起于唐初 , 历代 “舟揖往来 , 居民辐揍 ” 。 今天在同样的地方仍有一个二千余人 口的集镇 , 名称依旧叫作 “草市” 。 4 由 于长期的地理变迁 , 唐代的荆州城已北离长江河道十余里之遥 , 州城南面的江埠渡口业 己发 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市镇—沙头市。 杜甫诗中曾多次提到这个沙头 , + 流经荆州城东的潜河亦南通沙头 , 6 元和五年六月十四 日晚上 , 贬任荆州士曹的元模偕友人自州城南桥 “乘 月泛舟” 至沙头 , 赋诗纪游云 ∀ “闻咽沙头市 , 玲珑竹岸窗” , “草馆同床 宿 , 沙 头 待 月 归” 。 # 该诗反映了沙头的繁庶 , 而这种繁庶并非夸张。 因为荆州在政治经济上的要重地位 使沙头成为过往船支的必泊之港 , 加之长江 自此而上江面趋窄 , 水流转急 , 自此 以下河宽浪 高 , 因而入蜀下昊的船支据说还要在这里调换相应的船舶 , 8 杜甫 “蜀麻久不来 , 吴盐拥荆 门” , 似乎就说的这种情况 , 9 这就更使得沙头港埠帆墙如林 。 刘禹锡 《荆州歌》云 ∀ “今日 好南风 , 商旅相催发 。 沙头椅竿上 , 始见春江阔。 ” > 河埠既泊有连墙的商船 , 河岸必有栉 � 或作白沙浪 & 《下荆南道志》卷 ) ∋ � 或简作白袱 & 《湖北通志》 �翻 ∃∋ 。 引日唐书》卷)− 《地理志》 。 有关考证不赘。 # 《通鉴》卷(,−页2∃−, 。 ∗ 《全唐诗》卷)− 2元棋 《后湖 》 。 4 乾隆 《荆州府志》 卷 / � 清 《一统志》卷(.2荆州府条 � 《江陵县地名志》页∃(2, + 《全唐诗》卷 ()∃页(,/∃� (,/ 0 , 杜甫诗。 6 乾隆 《荆州府志》卷 / 。 # 《全唐诗》卷/<页/ ,(. 一 0 , 元棋诗。 8 参陈国灿∀ 《古代荆沙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演变》 , 载 《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 9 《全唐诗》卷((∃ 杜甫 《客居》 。 > 《刘禹锡集》 卷(.1 内部发行 , ∃− 2( 年。 武汉出版社 , ∃− 22 唐代草市略论 比的店铺 , 所谓 “江馆连沙市” , “玲珑竹岸窗 ” 即是 。 而元棋夜游沙头所宿之 “草馆 ” 自 是相对于官家馆释的私人旅店。 又王建 《江陵即事》 诗称 ∗ “瘴云梅雨不成泥 , 十里津头压 大堤 , 蜀女下沙迎水客 , 巴童傍释卖山鸡 。 ” 他在另一首诗中又说 ∗ “沙头欲买红螺盏 , 渡 口多呈白角盘 。 ” � 从 中可知沙头市的商品交易从河岸固定店铺延伸到河滩 卜的临时摊点 , 又有叫卖其间的蜀女巴童 。 李端所谓 “荆州津济闹” , 元棋所谓 “闻咽沙头市” , 正是状 写这种情景 。 沙头虽然是一 个草市 , 但它在唐代形成市镇后经济地位渐次上升 , 并对荆州城 形成挑战 。 及至北宋熙宁十年 & ∃1 0 0 ∋ 沙头商税 已超过江陵府城而跃居本府第一 。 # 今天的 沙 市有人口 (1 余万 , 为荆州镇人 口的三倍 , 并独立于荆州地 区为省辖市 。 ∗ 沙头津渡又是北通襄邓南接潭桂一线的联结点 , 上蜀下吴的船支虽大都北靠沙头 , 但也 有的停靠在沙头对面的南岸 , 故南岸又称 “马头岸” 。 4 泊停在这里吞吐货物的商船 , 来往 过渡的行旅 , 使马头岸在唐代有形成市镇的迹象 。 贞元中李皋 “规 &荆州 ∋ 江南 废 州 为庐 舍 , 架江为二桥 , 流人自占者二千余户” + 。 不知是否在马头岸附近 。 今天这个 “马头” 是 公安县的一个集镇 , 名为 “埠河 ” , 仍是一个重要的轮渡码头。 据 《太平广记》卷忽,) 僧彦惰条 , 江陵西郊又有一个曾口市。 那么 , 中唐以后的荆州城 四周即有后湖 、 草市 、 沙头 、 沙头对岸的马头及曾口市等多处非官方市镇或市集。 这些今天 谓之为卫星城的非官方市场在荆州城外一时兴起 , 并没有人为的因素故意与朝廷 ,’? 卜州县之 所不得置市” 的法规作对 , 而从地方官严缓主动在坊市之外新辟市区 , 尤见商品经济发展对 市场的要求与造就 。 开元年间张九龄登上荆州城楼放眼四望 , 但见 “荒郊临故都 ” , ≅ 可知 当时的荆州城郊还有几分荒凉 , 这并非全是作者彼时运命不遇的心景所致 , 如此后严缓所辟 的后湖城区就还是一片满污 。 # 史称中唐以后张九龄所见荆州城南之 “万形洲诸” 已得到开 发 , 有的成为 “亩收一钟”的 良田和人烟密集的墟聚 , 地主的田庄别墅亦在州城四郊纷纷建立 , 江陵城附近的茶叶、 柑橘种植也得到明显发展 , 8 这都说明荆州城郊草市的兴起绝非偶然。 荆州城郊草市的发达在长江中游堪称典型。 但如果从沙头顺江东下 , 就会发现这种情况 并不独见于荆州。 史称广德元年鄂州失火 , “烧船三千艘 , 延及岸 7 :居人二千余家 , 死者四 五千人” 9 。 鄂州的商船多泊于州城西南角的黄鹤楼下 , > 船埠岸边居民之密集从上引材料 可见一斑 , 该地酒楼客馆之多亦屡见唐人诗篇。 9 宋代这里名 “鄂州南草市” , 据称该草市 “沿江数万家 , 窿闰甚盛 , 列肆如栉 , 酒悄楼栏尤壮丽 , 外郡未见其比 ” # 。 它正是在唐代 � 《全唐诗》卷)11 页)/ 1)1 《全唐诗》卷(2/ 页)( 弘。 # 《宋会要》卷.∃ 《食货 · 商税 ·荆湖北路江陵府》 。 ∗ 上揭 《湖北省市县概况》页.11 4 《通鉴》卷(. .页肠−/。 + 《唐会要》卷的 《疏凿利人》 。 6 《全唐诗》卷/−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 。 # 《全唐诗》卷)− 2元镇 《后湖》 。 # 详见笔者博士论文 《唐代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第 ( 章、 第 )章 &打印稿∋ 。 9 &&Α 日唐书》卷)0 《五行志》 。 # 《太平广记》卷∃,( 《郑德磷》 ,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咬》诗。 。 《全唐诗》卷.弱页0 ,).罗隐诗 � 卷.2(页0 2∃2韩倡诗。 # 范大成 ∀ 《吴船录》卷下淳熙 四年八月辛已条。 了子 中国经济史研究 ! ∀ !年第 # 期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鄂州对岸的河州汉阳县 , 唐人有诗称 “汉阳渡口兰为舟 , 汉阳城下多洒 楼 ” � 。 五代时汉阳又有 “金 口步” , 可惜今已不确其地望及发展规模 。 江州得阳江头商 船鳞萃、 江岸市场兴旺的景象只须读白居易的 《琵琶行》 和符载的 《江州录事参军厅壁记》 即可详知。 白居易的诗文中还描写了江州船埠即 “谧浦沙头” 的菜市和水滨旅店酒馆 。 # 州县城郊草市的发达也不限于长江一线 。 张枯 《钟陵旅泊》称洪州 “城街西面释堤连 , 十里长江夜看肚 , 渔市月中人静过 , 酒家灯下犬长眠” ∗ 。 信州城西有一个 “君迁草市” , 北宋前期当地父老 已不知草市何以名 “君迁 ” , 估计其形成的时间不会迟于晚唐 。 4 湖南区 朗州城外的市桥步亦称繁华 , 刘禹锡有诗云 ∀ “家家竹楼临广陌 , 下有连墙多估客” � “长 堤缭绕水徘徊 , 酒舍旗亭次第开 , 日晚出帘招估客 , 坷峨大蝙落帆来 ” + 。 唐代长江中游地区的草市兴起还表现在一部分传统乡村市集的草市化或日市镇化 。 这种 通常是定期交易的乡村市集化在唐代本区有增多的趋势。 白居易贬赴江州 , 一路上 “亥日饶 虾蟹” , 使他颇觉新奇 。 他后来从江州坐船至岳州 , 亦称沿途 “亥市鱼盐聚” 6 。 唐诗中还有 “湘南罢亥市 ” , “江村亥日长为市” , “亥茶填小市” 之类 的描写 。 # 耿伟在江西北部多 处见到的 “野市” 、 “野步” 亦属此类。 8 另外存在于岭南的定期墟市在本区也有所见 , 柳 宗元 《童区寄传》中的郴州虚所即是一例。 9 宋代江西饶 、 洪一带颇多虚市 , 其 中有 的 既 “数辰竞一虚 ” , 又 “邸店如云屯” > , 它正好反映了定期墟市开始兴办固定店铺即将向市 镇转化 , 这种情况在唐代 已然出现 , 它通常表现为乡村定期集市的交易间隔渐趋缩短以至消 失 , 由人去市 “虚 ” 到固定店铺的经常性营业 。 9 如前揭 《童区寄传》称 区 寄 被 两 个 “豪 贼 ” 劫到郴州 的一个 “墟所” 出卖 , 当两个豪贼在虚市上 “对饮酒醉 ” 时 , 小区寄乃计杀二 贼 , 传称 “一虚皆惊 , ·一虚吏白州 , 州白大府 ” 云云 。 则见该虚是一个有定居工商人户并 且政府设立了管理机构的市镇 , 这个市镇显然由定期墟市发展而来 。 亥市也有 这 种 情 况 。 《唐会要》卷 0∃ 《州县设置》称洪州分宁县置于贞元十六年二月 , 据 &&太平寰 宇 记》 卷 ∃1. 洪州分宁县条引 《邑图》 云 ∀ “本当州之亥市也 。 ⋯⋯聚江鄂洪潭 四 州 之 人 , 去武宁二百 余里 , 豪富物产充之 , 唐贞元十六年置县 。 ” 这个亥市不仅从乡村定期市集发展成为 “豪富 物产充之” 的市镇 , 最后还成为一 个 新 的县治 , 这种由定期市集转化为市镇的情况在长江 中游并不少见 。 +不过如前所述 , 乡村定期市集与市镇之间很难划清绝对界限 , 二者之间 &!’ 各种中间层次和过渡状态 。 而且乡村市集的市镇化在唐代中游地区也不平衡 , 更不是 听一有的 � 《全唐诗》卷.邪页0弓). , 罗隐诗。 《全唐诗》卷0“ , 王周 《金 口步》 。 # 《全唐诗》卷// 1页/−10 , 白居易诗。 ∗ 《全唐诗外编》 , 《补遗》卷之九 , 张枯 《钟陵旅泊》 。 4 钱易∀ 《南部新书》壬。 # 《刘禹锡集》卷(. 页().1 6 《全唐诗》卷/)− 页/20 0 , 卷// −页/−∃) 白居易诗。 # 《尧唐诗努卷)(− 页).2 ∃� 卷)2 ∃页/(22 � 卷/()页/./0 。 # 《金唐诗》卷 (.− 页(−−2 � 卷(. 2页四−( 耿伟诗。 9 《全唐文》卷,−(。 # 洪迈 ∀ 《夷坚三志》壬九 � 释道潜 ∀ 《参容子诗集》卷一 《归宗道中》 。 > 参上揭日野开三郎论著页/1 一/孔 > 如邓州临湍县治原本为 “临湍聚 , , 《旧唐书》卷)− 页∃压// 。 唐代草市略论 乡村定期市集都具备市镇化的条件 。 如柳宗元笔下的永州铁炉船步就曾经定居过锻铁匠 , � 可能当时还有过其他定居不定居 的手工业者及商贩 , 但在柳宗元来往此地之时 , 这个曾经很 热闹的铁炉步已人去炉毁徒有其名 , 甚至鲜有人知该步所 以得名 “铁炉” 的缘由。 唐代本区 因各种原因未能市镇化甚至衰落消亡的乡村市集当然不止于铁炉步 ‘, 三 上节从三方面具体论述了唐代长江中游非官方市镇的发展 。 这些不预于官家 、 本文概称 为 “草市” 的市镇 , 或者兴起于州县城郊 , 或者出现在非州县之所的津渡船埠 , 或者演蜕自传 统的定期乡村市集。 它们的产生背景及途径各不相同 , 发展程度也不一致 , 名称更是十分歧 异 , 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即都是 自然形成的。 也就是说不假政治军事强力 , 而是作 为经济过程的结果—社会分工有所发展 、 商品交换相对活跃 的产物 。 这当然是相对于州县城市而言的 。 因为唐中叶以后草市的兴起绝不等于城市的兴起 , 以州县治城为主体的中国古 代城市出现甚早 , 后起的草市也未尝动摇它们的地位 。 但州县城市的形成发展虽不能脱离一 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却还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 。 虽然有的州 县治城恰恰位于适于商业发展 的交通要道上 , 而且有的商业还相当发达 , 但 这并非设城的主 要原因 , 而往往是其伴生的结果 。 典型州县城市高而厚的围墙 , 深而宽的壕沟 , 窄而易守的城 门 , 城墙上的女墙箭垛 , 以及城内突出官衙的配置 , 都无不体现出其强烈的军事政治性质 , 所以为阻挡北边少数族入浸而修筑的军事壁障也被称之为 “长城 ” , 即长长的城 。 草市的形 成却与州县城市迥异 。 当州县城市内部作为法定交易场所的坊市不能满足商品交换发展的需 要 , 商货云集使坊市变得 “隘崖亦隘衙” 之时 , 草市就 已经在坊市之外悄悄发生 。 同时代有 人说过 , “坊市之中 , 邸店有限� 工商外至 , 亿兆无穷” , 实即道 出了坊市破坏 、 草市发生 的必然 。 3 长江中游地区州县城市大多临江靠水的地理特点只不过 加速了这一必然要发生的 过程而 已。 由于农业商品化倾向的加强和工商业的发展 , 那些 叫卜州县之所 ” 最易发生或者 业 已发生交易活动的交通要地和乡村市集变得热闹起来 , 可观的利润吸引了侧近的 “富室大 户” 和过往的商旅 , “聚天下之民 , 裔天下之货” ∗ “豪富物产充之” , 一个新的草市就这 样缓慢而顽强地生长出来 。 还有一些草市中唐以后突然作为一个相 当规模的市镇 出 现 于 史 籍 , 如赤壁草市 、 白Β伏南草市 即是 , 实际上它们必然也同样有一个缓慢而 自然生长的过程 , 这个过程也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经济缓慢而深沉的推动过程 。 草市发生 的原因 、 过程充分体现了它的经济性质 。 这一性质还 见于它的建筑特点和内部 结构 。 草市既应商品经济的活跃而生 , 因此它绝不会以牢固的围墙封锁 自己与外界的联系 。 这里没有官衙市令 , 一切店铺都按照便于买卖的原则自由兴造 , 一 切交易可在买卖双方认为 合适的任何时间内进行 , 因而它呈现出一种开放散漫 、 缺乏统一规划的布局 。 非但没有州县 � 《全唐文》卷,2∃ , 柳宗元 ∀ 《永州铁炉步志》 。 胡如雷 ∀ 《中国封建让会形态研究》页(/ . , (/ −。 三联书店, ∃−0 −年。 3 《全唐文》卷 ∃(, 页∃(, /周世宗诏 。 田 《唐文抬遗》卷)1 , 余球 《五大夫 &草∋ 市新桥记》 , 出 《越中金石记》 , 《全唐文》页∃1 0 1 .1 中国经济史研究 ∋+ )。年第 # 期 城市严整堂皇的外观 , 而且也没有那样膨胀的人口 。 因为草市投有州县城市人 口中占相当比 例的官吏 、 军 队、 豪贵及其仆从 , 而以经商的 “富室大户” 、 行贩坐贾和售技卖艺的手工业 者以及店铺佣保为主 。 州县城市为数众多的达官贵人可通过傣禄租赋维持其豪华 奢 侈 的 生 活 , 又可以主要通过转运调拨形式满足城市巨大的物质消费 , 而草市居民的收入只能仰赖工 商业 , 草市的物质供应也大多依靠商品生产和市场流通 , 无论是草市居民 自己消费或是供应 顾客的商品也大抵以 日常生活品为主 。 � 草市内部结构体现出的经济性质 , 决定它与乡村的分离和对立具有与州县城市不 同的意 义 。 后者突出的军事政治性质削弱了它的经济意义 , 它与乡村的关系主要是一种压迫 、 剥削 的关系 。 草市与乡村的分离既然基于有所发展的社会分工和显著加强的商品生产 , 这种分 离必然要继续推进这一经济过程 。 # 我们看到草市首先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倾向的继续增强 。 农 民和一部分专业农民为市场生产或作为剩余产品的米 、 茶 、 鱼 、 橘等农副产品 , 大多是在 草市进入交易过程 , 同时也在这里购买其必需之物 。 一些大转运商也往往在这里收购货物 。 草市本身对农副产品的加工与消费十分有限 , 但它却在沟通更大范围的商品运转方面起着桥 梁作用。 草市的兴起刺激和容纳了比以前更多的农村人 口从事工商活动 , 为一批乡村手工业 者提供了出售技艺及产品的场所 , 还吸引了一些农村地主和官僚商客前来投资工商。 特别是 在一些曾经是穷乡僻壤的地方 &如茶山 ∋ 出现草市 , 遂使那些世代生活在闭塞状态下的农民 接触到城市生活 , 感受到商品货币的魅力 , 基于农业商品化倾向有所加强而出现的草市反过 来促进 了这一倾向。 有些草市兴起之后往往建有寺院 , ∗ 有的草市还有 “村校诸 童 竞 习 歌 诗 ” + 。 至于水埠草市适应商贾市民需要的各种娱乐活动从来就很兴盛 , 这就使经济活动中 心的草市又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 。 总之 , 中唐以后本区草市的兴盛是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件新 事物 , 它真实地体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深度 , 促进 了经济社会的开发 。 它既是社会分工 和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的结果 , 又是分工和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因 。 它的发展过程是自然的 , 渐进的 , 但它的发展结果却至少一度带有革命的意义 , 因为它不仅有效地冲击了束缚商品经 济发展 的坊市体制 , 为州县城市的商业发展拓宽了道路 , 而且还直接侵蚀并试图破坏小农与 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 。 在某种意义上草市最初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出现 的 , 如果它能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发展 , 未必不能成为这一古老经济结构的掘墓者。 四 遗憾的是自然形成的草市并没有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 。 而且在当时总的经济背景下 , 即 使任其自然也不可能发展到完全破坏自然经济结构的地步 。 这是因为唐代 的社会分工和商品 经济虽然有所发展 , 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终究占统治地位 , 这种状况决定与之相应的市场 必然是狭小的地方市场 , + 草市也不例外。 而且草市多以商业为主 , 其商业发展超过手工业 参郭正忠 《宋代城镇的经济结构》 , 《江淮论坛》 ∃− 2. 年第 /期。 上揭胡如雷论著页(0− 一邓(1 马克思 ∀ 《资本论》 卷 ∃ 上页)−1 , 人民出版社, ∃−0, 年。 《全唐文》卷0−( 页,. 1 . � 卷2叫页2/ ,0 � 《全唐文》页∃10 1. & 《唐文拾遗》卷 )1∋ 。 《全唐文》卷., ) , 元棋 《白氏长庆集序》 。 恩格斯 ∀ 《反杜林论》页(,− 一(0 1 , 人民出版让 , ∃− 01年。 《列宁选集》卷 ∃ 页∃20 一∃−1 , 人民出版社 , 工−0( 年。 ∗ #�4+. 才甘 唐代草市略论 发展 , 商品流通的意义大于商品生产的意义 , 从而使草市的继续发展缺乏稳固的基础 , 商业 的盛衰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交通路线的变更等因素都会直接关系到草市的兴亡 。 州县城市作 为区域性都会在长途转运贸易和商人资本集中方面的优势使草市无法与之抗衡 , 故其商品交 换范围无法扩大 。 草市的发展不仅厄于封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 而且还受到封建政权方面的阻挠 。 对这 种 ,’ 卜州县之所 ” 迅速兴起的市镇 , 唐廷最先采取严格禁绝的姿态 , 此后也从未认可 。 但政治 力量终究无法遏制基于经济内部力量的草市兴起。 从荆南节度使严缓主动在坊市之外开辟城 区任民营店交易可见草市的顽强生命力 。 当然 , 封建政府还可以通过扩大罗城将城郊草市重 新纳于坊市体系 , 这虽非绝无其例 , 毕竟耗资巨大 , 不是所有的州县有此财力 , 而且难以避 免扩大的城墙之外再起草市 。 所以后来有人指出这决非可行之策 , � 况且许多草市僻处州县 城市之外的茶山湖滨 。 不过唐代中央集权的力量终究是强大的 , 这种强大还表现在它的应变 调节功能 。 当草市的兴起无法禁绝时 , 唐廷遂改弦更张 , 即将草市分别纳入官市系统。 对其 中发展程度较高 , 并在相当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中心的草市 , 便在那里设县为治 。 洪 州分宁县即其佳例 。 有的草市发展规模甚至超过附近的县城 , 遂将县城移治草市 。 如邓州新 城县即从原治所虎遥城移治于一 个乡村市集临湍聚 , 后改县名为临湍 。 天宝 中潭州湘潭县被 移于路 口置 , 这个路 口也应当是一个具有相当发展程度的草市 , 那些不宜设县的草市或者 设置军镇以便控制和征税 , 如鄂州唐年县西有山出产银锡而称锡山 , 天宝二年形成草市名锡 山市 , 元和中置镇 。 # 或者设置场院等税务机构 , 如前述 白袱南草市即于大中十一年借 口人 户输纳不便置立征科巡院 � ∗ 又如信州版山之下的泊口场 。 或者在草市设置市吏 , 如 《童区 寄传》 中的墟吏 。 甚至还出现官办草市 , 实即将原有草市直接收归官有 。 4 草市设置镇场的 事例在长江中游甚多 , 还有不少草市在稍后的五代时期设镇 。 这些镇场中的大多数或迟或早 被升格为县 , 如白袱南草市在宋初设立潜江县 , 锡山镇后易名通城 , 即米代所置 通 城 县 前 身 。 草市之设立场院镇县即被纳入官市系统 , 这是政府对草市合法地位的一种肯定。 那些暂 未设置或者政府认为不必设置镇县的草市也在逐步取得合法地位 , 至迟在五代后期已完全为 法律认可 。 后周世宗 《任乡村煎盐救》云 ∀ “今后除城郭 、 草市内 , 仍旧禁法 。 其乡村并不 有盐货通商 , 逐处有盐卤之地 , 一任人户煎炼兴贩 。 ” 该救中草市与城郭同被视为别于乡村 的城市 , 不准自己煮盐 , 由官场统一巢供 。 后周世宗还在 《京城别筑罗城诏》 中说 ∀ “东京 华夷臻揍 , 水陆会通 , 时向隆平 , 日增繁盛 。 而都城因旧 , ⋯⋯或多窄隘 。 ⋯ ⋯将便公私 , 须广都 邑。 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置罗城 , 先立标帜 。 ⋯⋯今后凡有营葬 , 及兴置宅灶并草 市 , 并须去标帜七里外 。 ” + 按后周都城汁州 , 地当水陆要冲 , 商业繁盛 , 号为难治 。 早在 隋代时坊市制度就已大坏 , 向街开门者有之 , 船客商贾则 “星居 ” 于郊外 , � 后 周 定 为 都 � 《东坡文集》卷.( 《气罢宿州修城状》。 《旧唐书》卷)−页巧// � 《唐会要》卷0∃ 《州县改置》下。 唐德州归化县 、 宗州永济县之置亦属此类。 同见 《唐 会要》卷0如 。 《议史方舆纪妥》卷 0. , 鄂州崇阳县 。 ∗ 《太平寰宇记》卷 ∃/. , 荆州潜江县。 4 《全唐文》卷 2时 , 页2/,0 陈溪文。 + 《全唐文》卷 ∃(, , 周世宗 《京城别筑罗城诏》 。 甲 《隋书》卷,. , 《令狐熙传》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 !年第 # 期 城 , 觉得 “屋宇交连街衙漱隘 ” 有碍观瞻 , 遂重整坊市 , 展筑罗城 , 但因 “坊市之中 , 邸店 有限 , 工商外至 , 亿兆无穷” , 还是特意为草市预留一席之地 , 实亦象征着对草市合法地位 的认可 。 及至宋代 , 人们 已完全放弃展筑罗城包纳草市的想法 , 因为 “ −自唐以来 . 居民多 在城外, ⋯ ⋯谓之草市者甚众 , 岂可一一展筑外城 ” � 。 而且大部分草市非升为县治即设镇 场管理 , 置吏收税 , 已释褐脱草为官 , 故宋代官修的 《元丰九域志》 将它们一一载入 , 称为 “镇市” , 成为国家地方建制中的一个法定单位 , 并在政府财税收入中占相当地位 。 草市的官市化过程表明草市不可遏止的发展终于使政府的态度由禁止转变为认可 。 那些 发展程度较高的草市摇身成为县治 , 则说明草市的兴起使某些闭塞散漫的乡村形成 了新的经 济文 化中心 , 这应该是当地得到开发的表征 。 但草市的官市化却深刻影响了其发展前途 。 官 方介入以前的草市在商业发展上相对于官市要自由得多 , 当然这种自由既表现在没有坊市的 种种限制 , 也体现在草市内部布局的散漫以及盗贼出入的方便 。 后者对草市的发展不能不构 成阴影 , 因为无法设想杜牧所说的那种 “三年再劫” 的草市 , 富商大贾敢于放心 大 胆 地 投 资 。 草市官市化 以后 , 由于有国家政权的保护诚然安全合法得多 , 但付出的代价 也 非 常 巨 大 , 因为从此丧失了原来经济活动的自由 , 其经济性质和经济意义随之减退 。 假若没有官方 的干顶和官市化过程 , 这些 自然形成的草市中或许有相当一部分因为盗贼的频繁 抢 劫而 衰 亡 , 因为内部的混乱无组织状态而发展维艰 , 但必定也有一部分会得到较大发展 , 会在发展 过程中形成某种内部秩序或某种最初是经济联合的组织。 当时有一些草市已发展 到 相 当规 模 , 甚至不亚于邻近的县城 , 其作为一个较大的社会实体不可能没有某种自律 。 这种草市 如继续发展下去 ,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组织秩序臻于严密 , 必然或迟或早会提出 自己的法 律地位要求 , 会以各种形式保障自己包括安全在 内的各种政治经济权益。 我们并不是说当时 草市的现存秩序及其发展就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关系 , 但它既然是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 济发展下自然形成的 , 如果能继续发展 , 必然会对现存的 自然经济结构及其之上的社会关系 形成某种冲击 。 不过这一切都是假设 , 而 已往的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中国封建时代强大的中 央集权既不会允许存在这样一块治外之地 , 而草市的居 民至少在当时还毫无可能萌动 自治的 意念并产生对草市独立法律地位的要求 。 事实上不管是在长江中游还是在其他地区 , 也不管 是在唐代还是在唐代以后 , 草市没有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独立于封建体制之外 的 社 会 实 体 , 它们真实的历史命运和历史作用是 ∀ 中唐以后 &特别是南方 ∋ 大批草市在商品经济有所 发展尤其是农业商品化倾向明显加强的条件下应运而生 , 并反过来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经济过 程 , 在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束缚其发展的政治体制。 但当它们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 首先受 到了封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草市的兴起和冲击坊市体制
本文档为【唐代草市略论_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0485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8-09
浏览量: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