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_以尼玛堡子为例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_以尼玛堡子为例

举报
开通vip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_以尼玛堡子为例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 18 卷第 5 期 2009 年 10 月 JOURNAL OF KANGDING NATIONALITY Vol1 18 No1 5 Oct1 2009 TEACHERS COLLEGE n 藏学#康巴学 n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 ) ) ) 以尼玛堡子为例 刘俊波 =摘 要> 九龙县位于川西高原, 纳木依是九龙藏族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九龙纳木依藏族 的主要居住地 (尼玛堡子) 为对象, 对九龙纳木依藏族的分布、历史、宗教、婚姻等方面进 行了实地调查, 初步形...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_以尼玛堡子为例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 18 卷第 5 期 2009 年 10 月 JOURNAL OF KANGDING NATIONALITY Vol1 18 No1 5 Oct1 2009 TEACHERS COLLEGE n 藏学#康巴学 n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 ) ) ) 以尼玛堡子为例 刘俊波 =摘 要> 九龙县位于川西高原, 纳木依是九龙藏族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九龙纳木依藏族 的主要居住地 (尼玛堡子) 为对象, 对九龙纳木依藏族的分布、历史、宗教、婚姻等方面进 行了实地调查, 初步形成了关于九龙纳木依藏族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 > 九龙县; 纳木依; 藏族 =中图分类号> C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5076( 2009) 05- 0001-05 作者简介: 刘俊波,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成都, 邮编: 610017) 九龙县的纳木依藏族 , 自称纳木依, 汉族称其为西番, 里汝 (藏族支系) 称之为尔苏, 彝 族称其为 / 俄祖0。清代以前, 聚居在邻近冕宁的三桠地区各乡, 清末迁往县境南部的子耳、 烟袋、朵洛、八窝龙等乡。使用纳木依语。子耳彝族乡万年村的尼玛组 (俗称尼玛堡子 ) , 即 是一个以纳木依 ¹藏族为主的村寨。 一、地理环境与基本情况 九龙县位于四川西南部, 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角, 北连康定县 , 东、南邻石棉县、冕宁 县, 西、南与木里县接壤, 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市三地集藏、汉、彝三 个民族聚居区的接合部。九龙县境内为多民族杂居, 以藏族、汉族、彝族为主, 藏族是境内的 土著民族 , 2000 年有人口 15064 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 291 57%。[ 1] 尼玛堡子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南部的子耳彝族乡万年村。子耳乡面积 3 53 平方千 米, 东与魁多乡相邻, 北、西、南均靠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倮波乡。该乡处于冕 宁、木里和九龙三县, 甘孜、凉山两州的交界处, 是藏、汉、彝三大民族的接合点, 四周崇山 峻岭、山高谷深, 交通不便, 地势险峻。乡政府驻地庙子坪村 , 海拔 1960 米 , 位于子耳河 畔, 距离县城 140公里。全乡辖庙子坪、杜公、万年、麻窝、银厂湾等 5 个行政村, 18 个村 民小组。据 2 000年统计, 全乡有藏族 594 人, 占 181 98%。[ 1] 2006 年, 子耳乡农民人均收入 情况: 麻窝村 1740元 , 杜公村 1920 元, 庙子坪村 1872 元, 万年村 1873元。º 万年村辖有 6 个村民小组, 213 户, 1143 人, 土地总面积 11841 48 亩, 全部是耕地。劳 动力 402人 , 外出务工 8人 , 其中乡外、县内 4 人, 省内 3 人 , 省外 1 人。2006 年农民人均 所得 1873元 , 政府补贴、补偿共 373030 元, 其中种粮直补 13030 元 , 退耕还林 360000 元。 种粮直补面积 11841 48亩。º 尼玛堡子位于高山之巅的一个台地上 , 海拔 2410 米左右, 距乡政府约 16公里, 通村公路 已经修通。堡子四周均是险峻的高山、峡谷, 站在附近的台地上可俯视汹涌的雅砻江, 远眺雄 1 伟的锦屏等山脉。村民主要以从事农业为生, 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土豆、水稻。主要经济作物 有核桃、花椒、苹果等。养殖业以家庭养殖为主, 主要有猪、羊、牛、马、鸡、鸭等。副业主 要有采集菌类和药物、狩猎、外出打工等。尼玛堡子周边的村寨主要有小堡子 , 纳木依语称 / chu- w o- ge- ge- fu0 » ; 大堡子, 纳木依语称 / zhuo - ge- fu0 ; 黄泥巴堡子, 纳木依语称 / be- gu - fu0。 二、民族情况 尼玛堡子是一个 / 纳木依0 藏族聚居村寨, 也是九龙县纳木依藏族最为集中的地方。尼 玛, 藏语意为 / 太阳0 , 纳木依话叫 / wo- gu - fu0。堡子共有 43 户人家, 228 人, 其中藏族 21户 , 其余是彝族和汉族。据当地人讲, 纳木依居住在尼玛堡子约有 800 多年, 村民李开华 ( 67 岁, 2007 年) 能背诵出 46代家谱: zhuo ga y mu yi y zhuo yi y zhuo yiy chuo zey lu er y la gey zha ay a na y qi tuo y ke w ey wo you y bi shiy la t iu y mu heng y ga heng y ga a y shu tuy yay wo huy a he y wo buy a bi y y i chu y pe mi y bu yi y a da y me li y yong zhuo y ya chu y zhuo chuy bu piy na ka y nia ziy nia guo y wo gay ni me y le riy la muy ziy mi guy a suo y o y zhu luy ri zhu。以 25 年一代计算, 46 代应有 1000 多年的历史 , 李开华所说的代数中应该包 括迁到尼玛之前的部分代数。 / 汉族迁入九龙, 可考的时间不长, 其来源主要有元代的陕商、 明末清初的移民和清道光以后的矿夫。0 [2] 汉族进入尼玛堡子应晚于这一时间, 据口碑, 汉族居 住在尼玛堡子约有 200 多年。/ 从近百年的历史看, 九龙各民族人口的居住格局。在 1911 年 到 19 51年有一个剧烈变动时期。这一时期, 彝族人口大量迁入 , 并从清末主要居住在与凉山 彝族自治州接壤的三垭、子耳及与雅安市石棉县接壤的湾坝地区 , 向北向西迁移。0 [2] 当地人的 口碑与此基本吻合 , 他们讲 , 彝族居住在尼玛堡子约有 120 多年, 即 1911 年以前尼玛堡子已 经有彝族居住。村民的历史记忆虽然不完全准确, 却隐约反映出纳木依应是当地最早的居民, 汉族、彝族是后来者。按姓氏来划分, 尼玛堡子的纳木依藏族中, 有李姓 13 家 , 分别是 / niang - be0 (藏姓 ) 6 家、/ sa- jia0 (藏姓) 5家、/ zer - bo0 (藏姓 ) 2 家; 朱姓 5 家; 伍姓 2家; 王姓 1 家。当地人讲, 李姓家族是尼玛堡子最早居民, 以前尼玛堡子李家的土地最多, sa- jia 家是尼玛堡子唯一的地主 , 其余三姓 (朱、伍、王 ) 是后面迁来的。伍呷调查时, / 据 时任县商业局城关营业部经理李开富 (子耳乡纳木子人) 讲 : -在子耳乡尼玛铺子居住的李姓 是土著居民, 伍、王、朱等姓是河对面搬来的 , 属于里汝支人。,,就我所知 , 伍正洪家有大 西番 (纳木子) 的血统, 从窝埔来子耳后则和李家开婚。赵连喜家是里汝支人, 从庙顶搬迁过 来的。. 0 [ 3] 尼玛堡子的纳木依藏族与外界交流大多讲汉语 , 老年人都能讲本民族的语言。由于与外界 交流的加强, 有的村民还能讲多种语言, 村民朱吉安 ( 63 岁, 2007 年 ) 就会讲小西番、普 米、纳木依、汉话、彝语等五种语言。 尼玛堡子周边纳木依的分布情况。据村民李长保等讲, 木里县倮波乡的干海子、大堡子、 小堡子有 100 多户; 冕宁县健美乡的洛居 , 新兴乡的接波、接兴等地亦有分布。另据口碑, 接 波的纳木依姓氏有彭姓 , 藏姓 / ga- bi - ru0 ; 王姓 , 藏姓 / wae- yao- shu0 ; 赵姓, 藏姓 / de- guo- shu0 , 已搬迁 ; 李姓, 藏姓 / de- ni- shu0 , 已搬迁到冕宁县城 ; 冉姓, 藏姓 / ra - er- shu0 ; 李姓, 藏姓 / xi - duo - shu0 , 已搬迁到冕宁县回坪; 王姓, 藏姓 / ba - ha- shu0。朱吉安等讲 , 木里倮波乡的纳木依大姓有: 朱、王、伍、唐等姓氏; 冕宁县健美乡的纳 木依大姓有: 高、王、苏、李、赵等姓氏。据万年村小堡子村民巴查莎姆 ( 68 岁, 2007 年) 讲, 和爱纳木依的主要姓氏有: 王姓, 藏姓包括 / y i- m i0、 / ba- zha0、 / sen- gen0、 / a- bw a- yi0、/ za- e0、/ bo- ba0、/ ga- bu0 , 王家内部都不能开亲 , 因为都是一个老根根分下 来的, 与唐家、伍家可以开亲; 唐姓 , 藏姓 / shi- ga- shu0 ; 伍姓, 藏姓 / r a- ca- shu0。巴 查莎姆的娘家即是和爱 (属冕宁县 ) 王家, 爷爷时搬迁到九龙二区, 爸爸时从二区搬到小堡 子。万年村小堡子的纳木依姓氏有: 王姓, 藏姓包括 / ca- ar - yi- ni0、/ ce- ar - yu - shi0、 / ce- ar- wu- zhu0、/ ga- bu0、/ ba- ha0 ; 李姓 , 藏姓包括 / mi- ga- y i- mi- shu0、 / mi 2 第 18 卷 第 5 期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年 10 月 - ga- y i- shi- shu0 ; 杨姓 , 藏姓 / ya- pi- shu0。李开富讲: / 纳木子主要居住在江南边凉 山州冕宁县泸区的南河、李庄、联合、新新、健美等乡和木里罗波乡及盐源一带。木里罗波几 乎全乡都是纳木子人。0 [ 3] 尼玛堡子纳木依的开亲情况。据口碑, 堡子里的朱家内部不开亲; 李家内部要开亲 , 如 niang- be、sa- jia、zer - bo、ce- er 等家是相互开亲的, 但同一房名 (即藏姓) 分下来的李 家不开亲。尼玛堡子的纳木依多数还与冕宁县的健美、里庄、新星、木里县的倮波等地的纳木 依开亲, 如李长保的妻子是冕宁县健美乡顺城 / me- da- zi0 家人, 汉姓高。纳木依与普米 (藏族支系 ) 也开亲 , 村民朱吉安的妻子叶正秀即是木里的普米藏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族际间互动的加强 , 纳木依与汉、彝等民族的通婚在逐渐增多。 三、宗教信仰 据调查, 尼玛堡子纳木依的信仰主要是受藏传佛教本波教的影响。¼当地人告诉我们, 他们 信仰黑教即 / na- zha- pa- zi0 , 要动宰杀。但原始宗教依然存在于民间, 他们亦崇奉天、 地、山、树、水、石等鬼神精灵和自然物。尼玛堡子有自己神山, 位于堡子的东北方向, 海拔 2480米左右。 (一) 宗教职业者 当地从事宗教活动的人员有大鼓和尚与小鼓和尚之分。大鼓和尚称 / pa- zi0 , 其用的大 鼓称 / zhi- zhi0。小鼓和尚是大鼓和尚的下手, 用的法器是 / chuo- luo0 , 即拨浪鼓。另据李 开华讲, 和尚的学生称 / bi- ze0 , 和尚的老师称 / suo- lu- bu0 , 小鼓和尚称 / p? - mi0 即 干神将。现今九龙、冕宁、木里三县交界范围内的纳木依中从事 / pa- zi0 活动的大和尚只有 木里县倮波乡的朱晓华一人 , 藏名叫尼玛彻。据李开华讲, 农历七月十八是当地 / pa- zi0 的 节日, 节气上要杀绵羊、唱歌、跳舞等, 村民还要凑粮食、绵羊等物给 / pa- zi0 , 酬谢他为 大家祈福、祛灾等。 朱吉安家是村中的 / pa- zi0 世家。据朱吉安讲 , 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和尚, 父亲因文革 时期不准从事宗教活动, 而停止了一切和尚事宜。儿子朱向海也是和尚, 且是朱晓华的徒弟。 村民李开华, 藏名 / mi- ga- sa- da (米呷萨达 )0 , 以前也做过 / pa- zi0 , 1958 年以后基本 不做法事 , 但现在还有人请他做, 如安葬人。他的父亲也是 / pa- zi0。 (二) 石崇拜 尼玛堡子的纳木依有崇拜石头之习俗。走在村中, 常见纳木依人家的房顶上立一尖石, 纳 木依语称为 / du0。据口碑, 有的石神放在神位上, 但大多是放在正房的房顶上。据李开华介 绍, 敬石神不能用天须、豆子、荞子等; 用作石神的石头是从没有人去过、没死过人、没埋过 死人的地方捡来, 洗过之后才能放到神位上。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 / me- shi- de- du- ni- suo , me- shi- de- du- m i- mie0 , 意思是 / 没有的, 它 (石神 du ) 会教0 , 可见石神在纳木 依人民心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另据口碑, 以前家中的烧香处要放三个石头, 称 / lu- ba0。 此外, 在尼玛堡子的神山上有嘛呢堆和各家族敬山神的烧香处, 每个烧香处都立着尖的石 头, 与房顶供奉的基本类似 , 石头立于一棵茂盛的松树或青棡树前面。我们实地查看了几个烧 香处, 他们分别属于 / sa- jia0 家、/ niang - be0 家、王文学家和朱明才家, 石头的朝向或东 南或西南。 (三) 做帛 据口碑, 家中有人去世或家人要为已去世的亲人超度时需要做帛 , 做帛的规模大小与主人 的经济条件而定, 少则三天, 多则七天或九天。做帛由 / pa - zi0 算日子定时间、主持和念 经。届时 , 外出的亲人都必需回到家中。做帛一般是冬月或十月的十一至十五 , 在神山上进 行, 选择十月还是冬月要经过推算, 一般十月间做帛较多。做帛要杀牦牛、羊、黄牛等, 要见 血, 心子要掏出来敬神。超度的死者要送到西方的 / ni- ma- la- za0 (即西藏)。 关于做帛还有另一种不同的说法。朱吉安等讲 , 以前做帛是农历八月十五开始, 直到冬月 十三结束。做帛期间要跳神 , 要杀一头牦牛、一只纯白的、有角的绵羊、一头猪 ) ) ) 死者是男 3 2009 年 第 5 期 刘俊波: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 ) ) ) 以尼玛堡子为例 性用公猪 , 死者是女性用母猪, 及一只鸡。八月十五那天将一匹白马散放出去, 任它吃任何一 家的庄稼 , 不能驱赶, 到冬月十三, 将家里死人的灵牌挂在马上, 让它向西方走 , 然后将灵牌 拿到神山上烧了。 (四) 敬山神 据口碑, 敬山神于正月初三举行, 都要上山烧香。敬山神不杀牲, 但要敬酥油。太阳出来 的时候开始烧香, 烧香不按家族长幼次序进行 , 哪家先到哪家就先烧。另外, 每月的初三、初 五、十五每家各自还要到山上敬。 (五) 家祭 尼玛堡子纳木依的家中都有传统的火塘, 又称为锅庄台, 纳木依语称 / ga- lu0 , 有三个 锅庄石。锅庄石有大小之分 , 老大称 / he- zhi- ga- lu0 , 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坛神妈妈, 方向朝东偏南; 老 二称 / le- bu- ga- lu0 ; 老三称 / we- mi- ga- lu0。一般在锅庄石老大的一方设有神龛, 平 时供酒、粮食、糖果 ; 过节时还要供肉、酥油、粑等, 并要特意将平时供在房顶上的 / du0 请到神龛上供奉。 尼玛布次老人告诉了我们三个锅庄石的另一种称呼, 老大称 / y i- zer - ga- lu0 , 老二称 / xi- zer - ga- lu0 , 老三称 / we- mi - ga- lu0 , 做锅庄用的是软石头, 称 / ya- ka- lu - ba0。两种说法上的略微差异可能是因民族间通婚往来所造成的语言互用现象的体现 , 但核心 词汇 / ga- lu0 却是一致的。 四、婚礼 由于时间短暂, 我们只询问了李长保组长结婚时的情况 , 他的妻子高得芬向我们讲述。他 俩结婚是家中老人做的主, 说亲时由李长保带上礼物到女方家提亲, 礼物有酒、糖等。女方家 同意后, 将双方的生辰八字交给 / pa- zi0 , 看是否合适, 并由 / pa- zi0 推算结婚的日子。结 婚时女方准备的事情有: 一套本民族的服装 (高得芬结婚时穿的是手绣的本民族服装) , 办酒 席请村中的亲戚和男方来接亲的人, 送亲的队伍有舅舅、叔叔、哥哥、姊姊等共 70 人。男方 准备的有 : 由 8人组成的送礼组, 其中一人背酒, 一人放炮, 两人吹锁纳, 一人背水, 一人牵 牲口, 一人为新郎做伴。到女方家后 , 女方要向他们泼水 , 第二天女方家办酒时还要泼一次。 第二天, 送礼组还兼接新娘的任务, 将新娘接到后, 新娘在村中一固定的地方由接亲人接走, 然后往男方家出发。到小堡子时, 男方家要设一道接路酒, 村中每户都要来一人接, 最先要给 舅舅敬酒。走到男方家门口后, 新娘家的妹妹要向男方要三次下马钱后 , 新娘才下马。给了下 马钱后, 由男方家的一叔伯嫂子将新娘抱到家中的神龛边跪下, 由 / pa- zi0 念经, 完后将酒 洒在新娘头上, 然后新娘和新郎共同点燃 2 盏油灯, 意为两人从此开始共同持家, 共同生活。 随后将新娘抱到锅庄边妇女煮饭的地方坐着。婚礼由男方请一位能说会道的人主持, 称为 / 知 客总管0。上述仪式结束后, 男女双方开始用纳木依语唱歌 ( 婚礼上只唱歌 , 不跳锅庄, 跳锅 庄是死了人才跳) , 这些歌曲是专门在婚礼上唱的。唱完歌后开始喝酒, 接着将送亲的人安排 在村里村民的家中休息。然后到男方家吃酒席。送亲人在村中住三天后返回, 新娘第一、二天 都与送亲人住在一起, 到第三天才住男方家。送亲人返回时男方还要专门办一次酒席, 给女方 的舅舅家杀牲, 并要给舅舅、叔叔钱。钱放在一盘子里 , 舅舅不会真收 , 客气一番后又退给男 方, 意为想自己的侄女好, 让他们成家立业后有吃有穿。新娘不随舅舅回娘家, 并选两个与新 娘本命相合的人留下来, 由 / pa- zi0 为她们念经祛灾, 举行这一仪式三天后可回家。回家后 新娘要在娘家住一年后才回到男方家。可见, 此地还保留了 / 不落夫家0 的传统习俗。一年 后, 由男方来接, 接时要由男方家选派两人陪同新郎前往, 带的礼物有酒、糖、面条等。在女 方家住一晚后与新娘一起回到男方家 , 届时新娘家还须派 8人送新娘, 此次送亲人由新娘的爸 爸、哥哥、妹妹、弟弟组成。到男方家后, 男方要杀一头猪招待, 三天后送亲人回家, 女方就 不走了。回家时男方家要为女方的父亲准备一套衣服, 从头到脚全部配齐 (即帽、衣、裤、 鞋) ; 还要给女方的哥哥及妹妹钱, 哥哥要多些, 妹妹要少些 , 这次给的钱女方不推辞, 要 拿走。 4 第 18 卷 第 5 期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年 10 月 五、对于纳木依文化的一些思考 第一, 古道。前往尼玛堡子的山路沿山脊而行 , 是一条古道。我们发现古道上有很多古老 的马蹄印 , 有的估计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公路修通之前, 这条古道应是当地村民与外界交流 的重要纽带。 第二, 居住地。纳木依语称尼玛堡子为 / wo- gu- fu0 , 意为高山。据口碑, 尼玛堡子以 前并不位于现在的地方, 而是在现堡子左上方一个面东的台地上。据我们实地考察, 这个台地 居高临下 , 背面是悬崖峭壁 , 可环顾四周, 能看见汹涌奔腾的雅砻江, 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 第三, 祭祀之地。堡子各家族的祭祀之地均位于神山上 , 且顺神山山脊排列, 祭祀之处有一棵 松树或青棡树, 树根处立有石神 / du0。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山脊呢? 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 历史上中央王朝的多次征讨及其它因素 , 迫使他们逃离家乡, 并选择了易守难攻之 地居住, 居高临下 , 利于防御。 明洪武二十五年, 越嶲 (建昌卫 ) 月鲁铁木耳叛, 明王朝用了五年时间才剿灭这次叛乱, 使这一带的居民遭受严重的打击, 甚至向四周离散。 清康熙、雍正年间两次征 / 三渡水0 , 如 / 雍正五年剿抚么梭, 修造船只渡过汉土官兵, 平服儿斯等堡0 , 其主要征讨对象即是自称 / 纳木依0 之西番 , 这让他们又一次向四周逃窜, 隐居高山避难。 第二, 选择山脊居住可能还与纳木依自身的信仰有关 ) ) ) 崇拜东方、太阳等。一方面, 尼 玛是 / 太阳0 之意 , 堡子原来所在之地即面朝东方。另一方面 , 当地的锅庄石有大小之分, 老 大代表坛神妈妈, 朝向为东偏南; 一个是代表女儿, 坐东朝西, 掌有实权, 神位也位于这一 方。婚礼上, 在新娘进屋完毕仪式后 , 要将新娘抱到锅庄边妇女煮饭的地方即代表女儿的一方 坐着。再者, 在其语言中凡是对女性的称呼几乎都带有 / mi0 的音, 在对太阳的称呼中也带 / mi0 的音, 而且他们的观念中以太阳为大。上述可见, 在纳木依的文化中 , 东方 ) ) ) 太阳 ) ) ) 母亲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大概是他们对东方和母系崇拜的体现。 第三, 另据当地人讲, 他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山梁上。 以上观点是笔者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和想法。 注 释 ¹ 伍呷所著 5九龙藏族社会的历史考察6 一文中称 / 纳木子0。 º 数据由子耳乡政府提供。 » 笔者用拼音方式记录的当地方言即纳木依语, 下文同。 ¼ / 在吐蕃王朝灭亡到 13 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 西藏的文明在种族与文化两个方面均呈现了向东部地域辐射与 发展的趋势。, ,在文化方面则表现于 10世纪 -后弘期. 以来藏传佛教不断由吐蕃本土向甘青和川西高原一带的广 泛传播和渗透。, ,使西藏东部外围地区, 即包括甘、青, 川西高原及滇西北地区在内的整个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在种 族与文化上逐渐与西藏本土趋于一致, 使上述地区最终成为了以藏民族为主体的西藏文明圈。0 石硕. 西藏文明东向 发展史 [ M ] .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p98 参考文献 [ 1] 九龙县志# 续编 [ Z] .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 p3、p7、p17 [ 2] 李锦.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变革与藏彝走廊人群迁移 ) ) ) 对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的田野调查 [ J]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10 期 [ 3] 伍呷. 九龙藏族社会的历史考察 [ A] . 李绍明、童恩正. 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二. 雅砻江上游 考察报告 [ R] .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印, 1985 年 [责任编辑: 林俊华] 5 2009 年 第 5 期 刘俊波: 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 ) ) ) 以尼玛堡子为例
本文档为【九龙县纳木依藏族考察初记_以尼玛堡子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120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8-20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