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举报
开通vip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2009年第 3期 总第 2 4 0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 ign Languages and The irTeaching 2009, l 3 Ser ia l l 240 #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 作者简介:西风,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中国学,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08 - 10- 04(修改稿 )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西 风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阐释学翻译观致力于从哲学层面解释和理解翻译现象。本文在梳理阐释学翻...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2009年第 3期 总第 2 4 0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 ign Languages and The irTeaching 2009, l 3 Ser ia l l 240 #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 作者简介:西风,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中国学,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08 - 10- 04(修改稿 )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西 风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阐释学翻译观致力于从哲学层面解释和理解翻译现象。本文在梳理阐释学翻译观起源的基础上,对阐释学翻译观 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做了系统的考察,分析了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所面临的肯定性阐释和批判性质疑,并对其接受效果和阐释的 循环问题做了简明的探讨。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观; 接受; 中国 A H erm eneu tic Study ofH erm en eu tic T ransla tion Theory in Ch ina XI Feng (Nan jing Un ive rsity, Nan jing 210093) Abstr ac t: H ermeneut ic tran slat ion theory devotes to the 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 ing of trans lation phenomena from the angle of ph ilosophy. In th is essay, th e author examin es th e recep tion process ofH ermeneut ic trans lation th eory on the basis of a systematic research of its or igin, analyzing th e affirmative recept ion h is tory and criticism in Ch ina, and d iscussing the relationsh ip b etween the recept ion effect and cycle of h ermeneu tics. K eyW ords: H ermeneu tic tran slat ion theory; recep tion; Ch ina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6038( 2009) 03- 0056- 05 /阐释学 0 (H ermen eut ics),有时也被称为 /释义学 0、/传释学 0、 /解释学 0或 /诠释学 0。阐释学的英文词 H ermen eut ics词源学上来自 希腊文 H ermeneu tick,意为 /解释 0、/阐明 0、/翻译 0和 /宣告 0;它作 为哲学术语,则源自于德国,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和流派。 19世纪 上半叶,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 ( Sch leiermacher )最先提出并发展了 阐释学,称之为 /理解的理论 0, 并将其引入翻译理论研究。至 20世 纪下半叶,斯坦纳将阐释学的理解观与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 /理解 即翻译 0的观点 (参见潘德荣 齐学栋, 1995)。阐释学的核心观点, 即 理解观的演变,一直在改变人们对翻译的定义,并不断地影响着翻译 的性质、目的和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翻译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从阐释学到阐释学翻译观:西方镜像 阐释学翻译观的发展与西方阐释学的发展直接相关。因此, 我 们在讨论什么是阐释学翻译观之前,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什么是 阐释学。 1. 1阐释学的起源 阐释学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古典阐释学、浪漫阐释学、哲学阐释 学和后现代阐释学等四个阶段。在古典阐释学阶段, 阐释学被视为 一门特殊的技术,与占卜术、语文学和解经学相关。在阐释过程中, 要求必须忠实于原文, 亦步亦趋地解释经文。随着基督教的发展, 语 文学完全被纳入到解经学的理论体系,并最终形成了阐释学。 施莱尔马赫的出现标志着浪漫阐释学阶段的开始。通过对古典 时期神学家们对上帝意图的忠实的继承和对具体阐释学经验加以总 结,施莱尔马赫试图探索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的一些规则。潘德荣、 齐学栋 ( 1995 )认为,在浪漫主义文学时代,上帝的旨意依然是不可知 的,需要给出解释。因此,施莱尔马赫引入心理学手段来抓住作者的 /内在的、天才的灵感 0。这一尝试无疑扩展了阐释学在人文科学的 含义,施莱尔马赫也因此被称作 /现代阐释学的创始人 0。到狄尔泰 (W ilhem Ch ris tian Ludw ig D ilthey )时期,阐释学被发展成为一门人文 科学的基本方法论,使之区别于自然科学学科。在这个时期,对于文 本的关注还是强调原作者的旨意,倾向于努力去把握原作者的本意。 但是,施莱尔马赫后来在阐释翻译问题时却具有两面性,这在下文中 将会详解。 20世纪 60年代,西方阐释学的发展进入哲学阐释学阶段, /阐释 学意识 0成为 20世纪以来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通过海德格 尔 (Martin H eidegger)的努力,阐释学开始向哲学本体论转化。海德格 尔运用胡塞尔 ( E dmund H usserl)的现象学方法集中研究了人的 /存 在 0 ( sein)问题, 尤其是人的意识对于自身存在 ) ) ) 即 /此在 0 ( da2 sein)的理解问题。海德格尔认为 /理解 0 ( V erstehen)是 /此在 0的存 在方式, 是人的本质之一。海德格尔对阐释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 一,他把对人的自我的 /此在 0分析视为 /阐释学的总体性 0;第二,他 论述了 /存在 0与 /语言 0的本质联系, 以及两者的同一性;第三, 他突 显了 /此在 0展示过程中精神创造活动和自我领会活动的本体论意义 (参见高宣杨, 1988 )。到伽达默尔时代,阐释学最终完成了向哲学本 体论转化这一过程。伽达默尔 (H angs2GeogG adamer )的巨著 5真理 与方法 6 ( 1975)的出版,出现了 /阐释学 0发展的高峰,伽达默尔也由 此而成为阐释学最杰出的代表。伽达默尔曾指出: /海德格尔对人类 -此在 .的时间性分析,在我看来令人信服地指出了:理解并不是主体 # 57 #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2009年 诸多行为方式中的一种,而是 -此在 .自身存在的方式,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我们在这里使用了 -阐释学 .这个概念。0 (参见伽达默尔著 王 才勇译, 1987 )尽管伽达默尔提出的诸多阐释学概念, 如 /成见 0 ( vorurteil)、 /视界融合 0 ( horizon tverschmelzung )、/效果历 史 0 ( w irkungsgesch icht lich es),等等,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理解历史与 传统的眼界,但是, 伽达默尔也并未完全解决阐释学的问题。在这个 时期,对于文本的解释是鼓励超越作者的愿意,强调阐释不必认同原 作者的观点,而应关注文本中所探讨的核心问题。 在后现代阐释学阶段, 伽达默尔和姚斯是最活跃的代表。在与 贝蒂 ( E. Bet ti)、赫施 ( E. D. H irsch )、哈贝马斯 ( J. H abermas)、利科 ( P. R icoeu r)和德里达 ( J. Derrida)等人的争论中,伽达默尔愈来愈清醒地 意识到 /后现代 0各种文化景观给阐释学带来的压力。因此,他试图 对自己的哲学阐释学进行再阐释。他坚持认为,单靠德里达式的颠覆 和摧毁无法摆脱人类文化的困境;相反,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在解决 困难的过程中走向 /实践哲学 0,通过清理和分析,重新建构当代文化 的品格 (参见伽达默尔, 1987)。姚斯 (H ans Robert Jau ss ) ) ) ) 读者接 受理论的开创者,是另一个 /后现代 0阐释学走向实践的典型代表。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他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学交流理论。他认 为: /文学接受和审美效果理论基本上建立在一种文本科学上,其理 论尝试日趋发展成为一种文学交流理论,这种理论试图正确地看待 艺术生产和接受的互相作用的功能。0 (参见塞杰尔斯, 1979 )姚斯基 于阐释学发展出来的接受美学,导致了世界文学从作者、文本向读者 的过渡。 (参见陈厚诚王宁, 2000 ) 1. 2阐释学翻译观的诞生 在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翻译理论家发展出了阐释学的翻译观。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施莱尔马赫和乔治 #斯坦纳 ( George Stei2 ner)。作为 19世纪阐释学翻译观的典型代表, 施莱尔马赫运用阐释 学来分析翻译的过程,他的基本理念是: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 造性的新阐释 (参见涂纪亮, 1994)。在他于 1813年宣读的代表作 5论翻译的方法 6 (Method en des ™bersetzen s)一文中,施莱尔马赫阐释 了翻译与理解之间的关系,认为由于译者受到原作和原作者的种种 限制,想要完全表达原文之意是不可能的。因此,译者的任务是如何 缩短原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距离。为达到这一目的,施氏认为有 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¹不打扰原作者, 让读者接近原作者; º不打扰 读者,让原作者接近读者。其中第一条是鼓励原文作者至上 ( author2 centered),第二条是鼓励译文读者至上 ( reader2centered )。无论选择 哪一种方法,作者和读者都会通过译者在某一处相遇。施氏的这一 翻译观,为译者提供了两种阐释原文的方法,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 发挥提供了理据。虽然他坚持二者必居其一的倾向有 /美中不足 0之 处 (参见陈德鸿张南峰, 2000 ), 但是,他毕竟突破了文本理解的 /绝 对观 0,导致了理解的 /相对观 0的形成,强调了译者的重要性,这是哲 学对于翻译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 至 20世纪 70年代,斯坦纳 ( Stein er)的巨著 5巴别塔以后 6 (Af ter Babel, 1975 /1992 )将施莱尔马赫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沿着施氏的思路 继续探讨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在书中将翻译理论与实践分为三个历 史时期,他对传统的翻译理论中的直译与意译观提出质疑,指出翻译 的过程就是读者和译者理解和诠释过程,这个过程包括 4个步骤: 信 任 ( tru st)、攻占 ( aggress ion )、吸纳 ( incorporation )和补偿 ( restitut ion )。 在信任阶段,译者相信所译的语篇是有意义的、可以理解的, 其信息 是可以传递的,也坚信文本中有尚未开发的地方,可以通过翻译补充 发掘出来。但是,当译者遇到一些废话连篇的东西或不可译的片段 时,这种信任便不复存在。这个时候,译者便进入攻占阶段,把意义 的诠释变成了一种类似入侵的行为,因为正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 从本质 ( erkenntn is)转为此在 ( dasein )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蛮 横特征的掠夺暴行。为了获取文本的意义, 译者必须通过 /暴力 0侵 入到原本中,突破语言、文化、历史、心理等等许多因素给译者设下的 关卡,剥去其外壳,让核心袒露无疑, 文本就在这样的 /攻占 0之中变 薄、变味,甚至伤痕累累。攻占之后,下一步便是吸纳。因为意义和 其载体 ) ) ) 形式 ) ) ) 决不是在真空中诠释其重要性的,在语言与文 化的交融中,被归化了的意义时时发生。因此,整个原语系统会因为 每一次的理解和重新理解、吸收异质而被改造、变形。经过这几步之 后,原先的信任使译者失去了平衡,原语也失去了平衡。因此, 为了 恢复平衡或达到新的平衡,翻译还需要补偿。通过补偿, 使译文能够 显露原作的优点,或使原作通过翻译升值。这个诠释的过程,突破了 传统的直译、意译和拟作之间的界限,使话语通过理解和阐释来发挥 它的指涉作用。 ( Steiner, 1975 /1992) 斯坦纳之后,还有不少翻译理论家对阐释学翻译观进行过研究。 比如, 纽马克 ( N ewmark)曾在 Approa ches toT ranslation ( 1981 )中多处 提及 /解释性翻译 0 ( in terp retat ive trans lation)问题。 1988年, 德利尔 ( Del is le J. )出版了专著 5翻译:一种阐释的方法 6 (T ranslation: An In2 terpreta tive Approach )。勒内 ( FrederickM. R ener, 1989)则认为,从西塞 罗到泰特勒,阐释学的观点就一直贯穿于整个西方传统的翻译理论 之中,并于 1989年出版了 5阐释: 语言和翻译 ) ) ) 从西塞罗到泰特 勒 6 ( Interpreta tion: Language and Tran slation from Cicero toTytler),从阐 释学的角度研究了西方传统翻译理论。 2.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译介 阐释学翻译观从西方来到中国, 首先归功于中国学者对阐释学 与阐释学翻译观的译介和引进。 就阐释学的引进而言,尽管 1960年伽达默尔的 5真理与方法 6德 文版的出版给西方思想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但是,当时中国对此反 应却十分迟钝。 20世纪 70年代末,中国的理论界迫切希望从西方哲 学思潮中汲取营养。因此,在翻译界、哲学界和文学界的共同努力 下, 阐释学在 20世纪 80年代初被正式介绍到中国。而最先介绍有关 阐释学思想的中国学者却是与翻译有着不解之缘的钱钟书。他的 5管锥编 6 ( 1979)第一卷 5左传正义 #隐公元年 6首次提到了 /阐释之 循环 0。 2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中期, 洪汉鼎、郑涌等人开始在 5哲学译丛 6上陆续介绍西方阐释学。 1979年, 5哲学译丛 6第五期发 表了由燕宏译自前东德 W. R.伯耶尔的 5何谓解释学 6,该文从语言 哲学、方法论等多个方面对施莱尔马赫以来的阐释学进行了系统的 介绍。 1984年,张汝伦在 5复旦大学学报 6 (哲社版 )第一期发表的 5哲学释义学 6是中国第一篇全面介绍西方阐释学的文章。同年, 张 隆溪在 5读书 6第二和第三期上发表了 5神 #上帝 #作者 ) ) ) 评传统 的阐释学 6和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 关于阐释学与接受美学 6。在 文章中,张隆溪把西方阐释学的读解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阐释学思 想联系在一起。 1985年至 1995年,中国大陆对西方阐释学的译介进 入高峰期,帕尔默、库恩、罗蒂、伽达默尔、狄尔泰、哈贝马斯、海德格 尔、姚斯以及施莱尔马赫等人的阐释学思想都在此期间被引入中国,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附注 回顾中国阐释学的发展历程。 第 3期 西 风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 58 # 这些工作为翻译界的研究和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1987年,是中国译界初识阐释学翻译观的起始年。在这一年里, 袁锦翔在 5外语教学与研究 6上发表了 5一种新的翻译文体 ) ) ) 阐 译 6。他通过对古庄的一段译文和一段未公开发表的译文的对比分 析,发现古庄所阐释的虽然未曾超越原文含义,却起到了比较细致的 传达含义的作用。他指出,古庄的阐译所阐释的, 符合作者的意旨, 虽然在形式上不追随原作, 但信息传递的纯真度相当高 (袁锦翔, 1987 )。显然,这种类似于 /不打扰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原作者 0的 阐释学思想已经渗透进来。同年稍晚一点发表的另一篇文章 5阐释、 接受与创造性的循环 ) ) ) 文学翻译断想 6综合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 学的原理探讨了 /文学翻译家既是阐释者又是接受者 0这一命题 , 并 阐述了包括译者 y作者和读者 y译者 y作者的阐释、接受和再创造 的循环的文学翻译过程 0 (杨武能, 1987 )。与此同时, 邵宏的 5翻 译 ) ) ) 对外来文化的阐释 6 ( 1987 )对文化艺术翻译中所存在的 /不可 译 0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对文化词汇的翻译只能 /忠实 0地进行文化 阐释,否则会导致译语读者对外来文化的误解。因此,在接受外来文 化时,不能只用自身文化作为外来者的参照系,也不能在没有完全理 解对方时,又将对方削足适履地纳入自身的框架之中 (邵宏, 1987 )。 这 3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阐释学翻译思想通过方法论证、理论介绍 和文化阐释的形式在同一年同时登陆。这与其他的理论介入时先有 译介后有论证的形式略有区别。 2000年, 由陈德鸿、张南峰主编的 5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6中收集了由伍志雄翻译的施莱尔马赫的名篇 5论翻译的方法 6以及由陈德鸿节译的斯坦纳的名著 5巴别塔以后 6 的第五章有关诠释的过程的关键段落。郭建中在 5当代美国翻译理 论 6 ( 2000)一书中特意专辟一章讨论了 /阐释学与翻译研究 0的问 题。他认为,阐释正是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的本质。至此,阐释学翻译 观的基本理念已经逐步被中国引进。 3.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检验 阐释学翻译观进入中国以后,虽然在中国没有产生石破天惊的 震动,但是,关于阐释学与翻译的研究,一直在悄然进行。有些学者 对阐释学的原理表示认可,有些试图运用阐释学的原理来研究中国 翻译问题,也有些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进行拓展或提出批评性的建议, 其成果可分为如下几种。 3. 1理论上的肯定阐释 阐释学翻译观之于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贡献, 是它对读者和 作为读者的译者地位的彰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因此, 它的理 论内核理所当然地受到长期以来不受重视的译者和被 /忠实 0观所禁 锢的从业人员的拥护。如上文所述,早在 1987年, 杨武能就在 5中国 翻译 6杂志上提出了 /阐释、接受与创造性的循环 0问题。袁洪庚 ( 1991 )在分析 /阐释学与翻译 0的关系时,认为阐释是贯穿翻译全过 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 偏离原意,有时可对原作的意义做出若干种解释。翻译这一特殊的 阐释过程不排斥多向思维,它在一定意义上是相对的、主观的, 所以, 同一部原作在若干译者笔下会产生若干部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译 作。真正的 /等值翻译 0只是一种理想,众多翻译实践表明,最佳的译 作仍只是 /近似翻译 0。之后,有一些零星的研究出现,但未掀起大的 波浪。直到 1997年, 阐释学翻译观的研究在中国出现了较大的飞 跃。这一年,杨武能在 5外语与翻译 6上发表 5翻译 #解释 #阐释 ) ) ) 文学翻译断想 6,认为翻译是一种阐释, 是一种更全面、更直观、也更 繁难的特殊意义的阐释。 1998年, 他的 5翻译、接受与再创造的循 环 ) ) ) 文学翻译断想之一 6收录在许钧主编的 5翻译思考录 6之中。 在他的这一系列的研究中, 杨武能吸收了许多阐释学的基本观念, 如:先见、先把握、先结构,等等。他指出,文学翻译家首先是阐释者, 是接受者, 更是创造者。他把译者视作阐释循环的中心, 认为文学翻 译特征的图形应该表述为:作家 - 原著 - 翻译家 - 译本 - 读者, 翻译 家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枢纽作用。同年出现的一部专著 ) ) ) 蔡新 乐、郁东占的 5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 6 ( 1998 )标志着中国的阐释学 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的、理性思索的新阶段。全书主要探讨了 三个问题:翻译理论界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 /人的失落 0,海德格尔哲 学对翻译研究的作用,以及作者新说 ) ) ) 空白说、对应论和多元并存 观,从文学翻译角度对阐释学翻译观进行了论证。其后, 有一批学者 继续对阐释学翻译观的思想内核表示肯定,其中,包括对阐释学和接 受美学的相关原理对文学翻译的积极指导意义的肯定。他们认为: 文学翻译是一种阅读,是接受,是通过译者主体的比较阐释 (夏仲翼, 1998);译者能动的理解诠释过程,是译者自身存在的方式,也是译者 在理解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理解 (袁莉, 2002 ); 翻译其实就是一个理解、解释的过程,文学翻译批评不能仅局限于从 原文本到目的文本的单一模式,而应在深切关注译者与读者的主体 性的基础上走向多元化 (刘云虹, 2002),等等。还有一些研究者对于 阐释学给予译者的创造自由表示认可,认为译者需要积极参与到对 原文本的阐释活动中,并有义务让读者通过译文了解异域文化, 而不 应抹去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 (崔永禄 李静滢, 2004);意义的不确 定性和指称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赋予了译者以 主体地位。由于语词指称和整句意义的多变性、相对性和背景语言 性,缺乏具体语词的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刺激,译者通过发挥其主导性 和主观性,领悟具体语词并对抽象语词进行分析性假设,主体能动地 在整体主义背景下对语词的意义进行猜测, 而合理的猜测是多种多 样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重译存在的合理性。 (陈琳张春柏, 2006) 3. 2前理解 #主体性 #文化语境:文本分析中的理论印证 在对阐释学翻译理论内核进行宏观论证的同时,中国学者还致 力于运用阐释学翻译理论来研究中外文学翻译作品的成果。无论是 研究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 汉译外还是外译汉,都倾向于从文本分 析入手, 来检验阐释学翻译论的适用性。从资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学 者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 /前理解 0 (即,先理解,或先结构 )与翻译的关系。阐释学 翻译观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 /前理解 0 (即,先理解, 或先结构 )可以 导致翻译的多样化,中国译界对此进行了中国化的实践检验。例如, 同是李商隐的 5锦瑟 6,不同时代的译者提供了不同的文本阐释和翻 译取向,说明了阐释学对翻译的借鉴意义:文本的空白与阐释的多 元,作者本意的游移与阐释的历史性会使理解陷入阐释的循环, 阐释 的循环必然产生不同的译文。翻译的过程就是对文本不断理解、不 断阐释的过程。译文只有阐释的不同, 而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 是合理的,就是可以接受的 (祝朝伟 张柏然, 2002 )。同是中国经典 5论语 6、5诗经 6和 5道德经 6,其间的 /意味翻译 0就可以采用阐释学 的意义分析方法来解决 (张幼军, 2003;廖敏, 2004 ),原文本的开放性 # 59 #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2009年 也常常会使译者面临多样的选择,而译者的选择始终受到 /前理解 0 的制约,最后的译文更是译者创造性理解、阐释的结果。同样的中国 文本,不仅是西方学者会不断地对它做出新的阐释, 即使在中国, 不 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学者或同一理事阶段的不同译者也会对其做出不 同的阐释。另外,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还能导致译本生命的延续。比 如歌德的 5浮士德 6,在杨武能 ( 1990 )的研究中,就指出了它之所以千 古不朽的原因正是与读者的理解程度及其 /先结构 0相关:一部作品,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审美眼光对它 进行观察,读者会发现它因为这些变化而折射出绚丽多姿的光彩。 一部作品之所以世代传唱,还有赖于世世代代不同的诠释者的多种 阐释。理解和阐释,可以延长作品的寿命,使作品在异域获得新生。 第二,是对阐释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的认识。尽管传统的翻译 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对翻译的操纵作用,但是, 借用阐释学的翻 译理论来观照不同的译本,可以证明译者的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根据斯坦纳的阐释循环的四个过程对 5魔戒 6译本所作的案例分析充 分显示出译者的阐释对于翻译的重要性。翻译过程中从译本的选 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确定到对作品的阐释、语言层面上的艺术 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这种主体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 程和结果 (唐培, 2003)。同样,晚清翻译小说的文体在话语体式和结 构方式上的演变过程也昭示了相似的结果: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起决 定作用的翻译主体:译者。译者的资历、文化背景、翻译观决定着翻 译的最终结果。同时,译文是原文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经再创造后 的产物,是引入译者、读者、翻译场等诸多因素后进行的文体演变的 文化阐释过程。 (谈小兰, 2004) 第三,是翻译的阐释和文化语境问题。不同的文化语境对翻译 的阐释影响重大。比如,自汉代以来的佛经翻译在各个不同时期的 变体和不同的翻译方法,说明了印度佛经是如何通过翻译而进入了 一种新的语言,佛教教义是如何通过讲解而被置于佛教徒所生活的 语境当中,中国佛教徒是如何从自己生活的语境中来理解和接受佛 教教义,汉译佛经又是如何改变了印度佛经的原生态,使之以中国人 理解的文本并经中国人解释过的方式成为世界佛教的宝藏的 (周裕 锴, 2002 )。又如, 5荒原 6的早期译介,就与中国文化语境的内在需求 和认同关系紧密。 5荒原 6的第一个汉译本,即赵萝蕤的译本分析, 说 明了翻译家是如何通过理解和阐释来接受这部作品的,从而说明文 化语境与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起着决定作用, 文学翻译过程其 实就是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接受的过程。 (董洪川, 2004) 3. 3理解误读:对变形的阐释的阐释 阐释学的发展对于翻译的 /正读 0和 /误读 0之间的关系提供了 新的解释。在阐释学视域下, 由于译者的 /前见 0或 /前理解 0的影 响,加上语言文化环境的变化,译者视界经常会与原作者的视界不相 融合,译者不可能完全正读一部作品。相反,无意识的误读和有意识 的误读 (创造性的误读 )会经常发生。那么,中国学者从哪几个方面 来看待这种现象呢? 主要有四点值得关注:第一,是为何会发生误 读,第二是误读的必要性,第三是误读的表现形式, 第四是误读的作 用。 关于为何会误读,主要与 /视界融合 0问题相关。因为误读是理 解的历史性产物,译本就是其时代创造的偏见。译者视界和作者视 界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现象就不可避免 (张德让, 2001 )。关 于误读的必要性,谢天振等作了深刻的论述。 1992年,谢天振在 5外 国语 6杂志上发表 5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6,他结合文学翻译的活 动过程,阐述了创造性叛逆的重要性。 1999年, 在他的代表性论著 5译介学 6中,他又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他说, /除了翻译中的信 息增添、失落、变形和文化意象的传递外,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也是译介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 而且具有特别的研究价值。这是 因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特别鲜明,集中地反映了不同文化在 交流过程中所受到的阻滞、碰撞、误解、扭曲等问题。 , , 创造性叛 逆的更主要的方面还在于它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传播所起的作用。 一部作品,即使不超越它的语言文化环境,它也不可能把它的作者意 图完整无误地传达给它的读者,因为每个接受者都是从自身的经验 出发,去理解、接受作品的 0 (谢天振, 1999 )。关于误读的表现形式, 杨柳根据对林语堂的翻译实践的研究,分析了林氏译本中的四种误 读形式:删除、节译、增译和中西合璧,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翻译的创 造性误读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前结构之间的关系。她指出, 创造性误 读并非是对原作和原文化的亵渎,而是对文本的一种积极的阅读和 干预。它既受制于一定的文化前结构的阐释预设和框架, 又创造着 新的文化形式。创造性误读的理论根基属于文化相对主义,喻示着 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张力作用,是文学生产和文化接受过程中的 一种有效手段 (参见杨柳, 2003)。至于创造性误读的作用,也有不少 学者给予了关注。比如说,创造性叛逆对培养译者主体意识和确立 译者主体性非常重要 (许钧, 2003),译者通过对原文的创造性理解和 阐释,使原文原有意义得到延展,增强了原文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生 命力 (曹英华 张纪英, 2005 ), 还有学者认为,阐释的循环, 不但会导 致有意识的或创造性的误读,有时还能避免无意识的误读。 (郭晓 燕, 1995) 4.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质疑 阐释学翻译观对于翻译过程的解释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鲜的养 料,尤其是对于意义的多元翻译和解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正 如有时一个人的优点有可能也正是他的缺点一样, 对多义性的追求 也使得它受到了质疑。比如,金敬红、李思国就在 5斯坦纳和勒代雷 的阐释翻译理论评介 6 ( 2003)中提出了 /阐释是否有限度? 阐释离原 文应该有多远? 阐释的程度能否量化? 0等问题。朱健平 ( 2005 )在 5公共视域与翻译解释的有限性 ) ) ) 兼论公共视域与规范的异同 6中 通过对公共视域和规范的比较,说明了公共视域是影响翻译解释的 限度的关键。他所认同的公共视域, 是指译者和社会其他成员之间 共同拥有的视域,即共通感。这一概念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解 释是有限度的。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往往会主动将一些社会规范、惯 例和规则纳入自己的视野,与自己原有的视域融合在一起,使自己对 于文本的解释结果尽量靠近目的语文化视域, 这样,翻译就变成了一 种受限制的创造性行为 (朱健平, 2005)。朱健平的研究部分地回答 了金敬红和李思国提出的阐释是否有限度的问题, 他指出了阐释学 有局限的问题所在。然而,对于 /量化 0问题, 却颇有些令人费解: 如 果我们对描述性的东西一定也要以规范和量化原则来衡量的话, 确 实存在这种疑惑;但是,我们能用量化的形式去考量人文科学的东西 吗? 5.接受效果分析 从以上研究情况中可以看出,阐释学翻译观的思想已经在中国 译界取得了较好的接受效果。它动摇了传统翻译论的根基,使翻译 Administrator 高亮 Administrator 高亮 第 3期 西 风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 # 60 # 家和翻译理论家都对翻译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文本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 使人们认识到翻译的相对性、文本意义的多解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激 起了译者的主体意识和对主体性的追求,使我们重新认识译者和原 作的关系,思考译者的存在价值。但是,与阐释学在西方的 /显学 0地 位相比,它在中国译界的效果还不是那么的惊天动地。尤其是在 1987年以译介、评价和研究的姿态首次出现在中国之后,没有立即激 起层层波澜。从 1997年开始至 2007年,阐释学翻译观的气势越来越 大,对于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这前十年和后十年的差别为什么 会这么大? 如果我们用伽达默尔从阐释学发展而来的接受美学观来 审视这段历史的话,便会发现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和 世界文化是如何影响了中国接受者的视域和中国学者的接受效果。 在西方阐释学和阐释学翻译观蓬勃发展的 20世纪 60至 70年 代,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进入 80年代以来,中国 的国门大开,国外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文化观念蜂拥而至。就翻译理 论而言,在阐释学翻译观进入之前,就有翻译对等论率先登陆并迅速 地获得了话语权,与之相随而至的目的论也因其实用价值获得了青 睐。阐释学翻译论虽然具有一定的译者生存意识, 但其社会批判色 彩不是十分浓烈,因此,对于当时需要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的中国未 完全达成视界融合。相反,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的存在主义思 想却风行中国,而与中国传统译论 /忠实 0思想十分契合的对等论和 与文化实用主义的意识形态相呼应的目的论具有很大的市场,对等 论更是迅速地取代了中国传统的忠实观。其次,阐释学翻译观带有 较强的哲学观念,属于认识上的问题。它在初入中国时一方面由于 其多义性面临着与传统忠实观的内核的对立, 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动 态性面临着与传统语言学静态翻译观的对抗。因此, 它在开始的时 候会经过艰巨的斗争和各种意识形态的检验和阻滞。然而, 随着中 国改革开放的速度加快,中国文化中本身所固有的包容他者的文化 心态与阐释学的相对主义思想有相谐之处, /以我观物 0、/以物观 物 0的中国诗学命题也与阐释学翻译观的 /视界融合 0和多维的理解 观念相通,文革的结束也使中国的反文学权威主义精神逐渐与世界 多元的后现代文化精神相吻合,加上 90年代以来各种文化翻译思想 和理论的涌入,与一开始很强到后来越来越弱直至淡出于中国视界 的对等论相反,阐释学翻译观倒是一反常态地获得了越来越好的发 展势头,也得到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土壤。可以相信,随着社会越来越 开放,文化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阐释学翻译观的发展会获得更好的 阐释的循环! 参考文献: [ 1] D elis le, J. T ransla tion: An Interpreta tive Approa ch [M ]. O ttawa: Un i2 versity ofO ttawa P ress, 1988. [ 2] G adamer, H. G. T ruth and Method [ M ]. G. Barden & J. Cumm ing ( t r. ) London: Sheed andW ard L td. , 1975. [ 3] N ewmark, P. Approach es to Tran sla tion [M ].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 , 1981. [ 4 ] Ren er, F. M. In terpreta tion: Languag e and Transla tion from Clicero to Tytler[M ].转自邓静 穆雷. 5翻译研究中的转向:是新范式还是 角度转换? 6评介 [ 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 1). [ 5] Stein er, G. After Ba bel: Asp ects of Languag e andT ran slation ( 2nd ed i2 tion) [M ].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 iversity Press, 1975 /1992. [ 6] 蔡新乐 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 [M ].开封: 河南大学出 版社, 1998. [ 7] 曹英华 张纪英.论文学翻译之 / 误读 0 [ J ].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 科学版 ), 2005 ( 6). [ 8] 陈德鸿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 C].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 9] 陈厚诚 王 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 [M ].天津:百花文艺出 版社, 2000. [ 10] 陈 琳 张春柏.译者主体地位:分析哲学的阐释 [ J].外语与外语 教学, 2006( 9 ). [ 11] 崔永禄李静滢.翻译本质与译者任务的一些思考 [ J].外语与外 语教学, 2004( 3 ). [ 12] 董洪川. 5荒原 6早期译介:文化语境与译者阐释 ) ) ) 兼论文学 翻译与文学接受 [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1 ). [ 13] 高宣杨.解释学简论 [M ].香港:三联书店, 1988. [ 14]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 15] 郭晓燕.误译的肇因 [ J]. 南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5 ( 2). [ 16] 伽达默尔.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 [M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 17] 金敬红李思国.斯坦纳和勒代雷的阐释翻译理论评介 [ J].外语 与外语教学, 2003 ( 9). [ 18] 廖 敏.试析 5道德经 6翻译的多样性 [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 文社科版 ), 2004 ( 9). [ 19] 刘云虹.论文学翻译批评的多元功能 [ J].中国翻译, 2002 ( 3). [ 20] 潘德荣 齐学栋.诠释学的源与流 [ J].学习与探索, 1995( 1). [ 21] 钱钟书.管锥编 [M ].北京:中华书局, 1979. [ 22] 塞杰尔斯.会见姚斯 [ J] 新文学史 (第 11卷 ), 1979 ( 1). [ 23] 邵 宏.翻译 ) ) ) 对外来文化的阐释 [ J].中国翻译, 1987( 6). [ 24] 谈小兰.晚清翻译小说的文体演变及其文化阐释 [ J].明清小说 研究, 2004( 3 ). [ 25] 唐 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 ) ) ) 兼谈 5魔戒 6译者 主体性发挥 [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6 ). [ 26] 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94. [ 27] 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 [ J].中国翻译, 1998 ( 1). [ 28]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 J].外国语, 1992 ( 1). [ 29] 谢天振.译介学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 30] 许钧.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 J].中国翻译, 2003( 1). [ 31] 杨 柳.文化前结构与翻译的创造性误读) ) ) 林语堂英译 5中国 传奇 6研究 [ 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32] 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创造性的循环 ) ) ) 文学翻译断想 [ J ]. 中 国翻译, 1987( 6 ). [ 33] 杨武能.说不完的 5浮士德 6 [ J].名作欣赏, 1990( 1). [ 34] 杨武能.翻译 # 解释 # 阐释 ) ) ) 文学翻译断想 [ J]. 外语与翻 译, 1997( 2 ). [ 35] 杨武能. 翻译、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 ) ) ) 文学翻译断想之一 [A ].许钧编.翻译思考录 [ 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 36] 袁洪庚.阐释学与翻译 [ J].外国语, 1991( 5 ). [ 37] 袁锦翔.一种新的翻译文体 ) ) ) 阐译 [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 3 ). [ 38] 袁 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 [ A].张柏然 许钧编.面向二 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 [ 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 39] 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中国翻译, 2001( 4 ). [ 40]张隆溪.神 #上帝# 作者 ) ) ) 评传统的阐释学 [ J].读书, 1984( 2). [ 41] 张隆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 ) 关于阐释学与接受美学 [ J]. 读书, 1984( 3 ). [ 42] 张幼军.阐释学与儒家经典英译 [ 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 版 ), 2003 ( 1). [ 43] 周裕锴.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 佛经的汉译 [ J].四川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3). [ 44] 朱健平.公共视域与翻译解释的有限性 ) ) ) 兼论公共视域与规 范的异同 [ J].外语教学, 2005 ( 6 ). [ 45] 祝朝伟 张柏然.翻译与阐释的多元 ) ) ) 从 5锦瑟 6的英译谈起 [ J].外国语, 2002 ( 5 ). Administrator 附注 2012年8月26日12:58:02
本文档为【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511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9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12-08-29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