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概念

举报
开通vip

民法的概念1. 民法的概念: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1 平等主体:自然人 法人 非法人组织 1.2 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2. 民法的性质:普遍性 私法 2.1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 市民社会——政治国家 2.2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2.2.1 民法的基本原则(人格独立、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私权神圣原则)→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 2.2.2 民法的主体制度(自然人、法人、合伙)→市场经济主体 2.2.3 民法的财产权制度(确定有形财产和知识财产的归属)→实现市场经济的前...

民法的概念
1. 民法的概念: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总和 1.1 平等主体:自然人 法人 非法人组织 1.2 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2. 民法的性质:普遍性 私法 2.1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 市民社会——政治国家 2.2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2.2.1 民法的基本原则(人格独立、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私权神圣原则)→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 2.2.2 民法的主体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自然人、法人、合伙)→市场经济主体 2.2.3 民法的财产权制度(确定有形财产和知识财产的归属)→实现市场经济的前提 2.2.4 民法的交易制度(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 2.2.5 民法的救济制度(民事责任制度、债的担保制度)→维护市场交易安全 2.3 民法是私法 公法:法不授权即无权 私法:法不禁止即自由 2.4 民法是权利法 2.4.1 以私权神圣为原则 2.4.2 以权利制度为体系 3. 民法的体系: 3.1 罗马民法体系: 人法、物法、财产所有权取得方式 原则:所有权决定、过错责任、契约自由 3.2 德国民法体系: 总则:主体制度、行为制度(行为理论)、民法基本原则 分则:以民事权利为主线 4. 民法的调整对象: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4.1 人身关系:不可消灭、终止 普遍存在 不由特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而产生 4.2 财产关系:可消灭、终止 需要特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而产生          (X) 4.1    人身关系:与人身不可分离且不直接体现一定物质利益的社会关系 ● 人格关系: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主体范围最广 不可剥夺 不需特定的法律事实(荣誉权等) ● 身份关系:基于民事主体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需要特定的法律事实(配偶权、监护权等) ● 人格关系→人格权 身份关系→身份权 4.3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特征:平等性 专属性 非财产性 4.4 财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财产权(定份止争 物尽其用){物权(物的归属和利用)、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 ● 财产归属关系:基于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 财产流转关系:因财产的交换和流通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4.5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特征:平等性、自愿性和财产性 5. 民法的历史变革 6. 民法的法源:民法的存在与表现形式 6.1 制定法 6.1.1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民事法律(《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和《责任侵权法》等) 6.1.2 国务院根据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制定的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等) 6.1.3 民事部门规章 6.1.4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中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规范 6.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法律问题的法律解释和司法解释 6.2 习惯法 6.3 判例法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仅对同类型案件形成统一判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6.4 法理:有法律精神所演绎和推理所得出的一半法律原则 7. 民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 7.1 民法与商法   民法 商法 规范的特点 基础性 技术性 法律价值 平等性 盈利性(效益最大化) 法律渊源 一国性 国际性(渊源包括国际公约等) 联系 在我国,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7.2 民法与经济法 在我国,经济法只以一个法学学科存在,不是部门法。仅捷克拥有经济法典,经济法以一个法律部门的形式存在。 7.3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 民事诉讼法 部门划分 实体法 程序法 主要内容 规定和界定具体权利、义务和责任 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 联系 民事诉讼法的使用是以实现民法的内容为目的             7.4 推荐书目 1. 波林斯基:《法和经济学导论》,郑戈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本书研究了法律的经济分析中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目的是集中力量展示“如何像一位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法律规则。本书的目的是表达出经济学的精神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洞见,而不借助它的技术手段。全书集中讨论了一系列核心法律问题,主要包括财产权、合同、侵权法、刑法以及诉讼。本书简洁精准地讲授了同法律相关的经济学原则和要点。 2. 冯象:《政法笔记(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以文学的笔意,言说政法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方方面面的话题,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的巅峰之作。 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教会我们如何立足常识和生活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来提炼精深的理论。 4. 周其仁:《城乡中国》,中信出版社2013年。《城乡中国》内容介绍: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中国发展中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都在城乡之间。周其仁教授在《城乡中国》中指出,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状况的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是搞不起来的。因此,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成为政府、大众、舆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问题。5年来,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陆续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调查了中国很多地方城乡的情况,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将城乡之间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娓娓道来,试图增加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认识,找出沸沸扬扬的城镇化改革的症结,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分隔。也期望让更多的读者通过《城乡中国》了解和思考今日的中国和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和触发点。 5.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本书是一部基于实证调查,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理论著作,它力求开掘只有中国学者(由于其在自存环境和文化修养上的比较优势)才可能敏感察觉和提出的中国当代基层司法中具有实践意义的同时又对一般司法制度具有理论意义问题,给读者智识的挑战和思想的愉悦。本书分四编。第一编以送法下乡、法院行政和审判委员会三个制度为切入点从达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基层司法的制度问题及理论问题。第二编针对区际法系和英美法系有关司法研究之空白;集中考察基层司法中的技术和知识问题,力求将传统司法理论中看不见的初审法官的技术和知识“问题化”,纳入一般的理论分析。第三编考察中国基层司法中包括法官在内的各类法律人。第四编考察了法律实证调查中的权力问题。是对本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6. 季卫东:《法治构图》,法律出版社2012年。季卫东教授从198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思考和阐述如何建设法治中国这一问题的答案,并把研究的心得陆续形诸文字发表,以期有益于点点滴滴法制改革的实践。《法治构图》就是对相关的代表性论稿的梳理和总结,可以理解为从正当过程到实质价值、从法治到民主的新程序主义建构法学观点的集大成。 7. 梁治平:《法律何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本书是著名法学家梁治平教授关于转型时期的法律与社会公正、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等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想结晶。 8. 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本书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强世功教授的法学随笔集。书中将“法律人”(lawyer)职业群体作为思考中国法制的重心,从“法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生活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这一基本常识出发,追寻法律人的精神追求与实践品格。作者认为,法律人的城邦是一个伦理生活的共同体,它意味着一种共同的价值选择,意味着一种共同的责任承担,意味着一个生活方式。法律人能否在这一精神城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从城邦意义上讲,法律人的自我认同必须从法律知识的认同转化为对城邦伦理生活的认同。强世功强调,将法律人凝聚在一起的不应当仅仅是法律知识,而应当是对理性真理的追求,对城邦责任的承担。这恰恰是当下的法律人所缺乏的。本书中有一篇针对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的演说词,他直截了当地说:“法律吸引你们的不是真理,而是职业,与金钱、身份和地位联系在一起的职业。”的确如此,法律学科成为热门、法律职业吃香并不必然标志着法治的进步。如果不对法律人的功利化、市侩化的趋向加以警惕,法律人就会成为法治进程的敌人。在社会对法律产生强烈需求的情况下,法律人难免会陷入一种亢奋状态。媒体将镜头对准他们,官员对他们刮目相看,当事人更是视之为座上宾。这种热情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法治追求与法律信仰在现实功利面前大打折扣。随着腐败毒素的渗透,法律人呈现利益集团化。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金钱往来、利益往来越来越赤裸化。如何在现实与理想、利益与伦理之间保持成熟稳健的平衡,是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澄清的问题。 9. Glanville Williams, Learning the Law (15th Edition by ATH Smith, 2013) - this is a popular introductory book. It will not give you any specific, substantive legal knowledge – but it will provide you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ranging from how to read cases to what the abbreviations mean. 10. Nick McBride, Letters to a Law Student (2nd Edition, 2010). 以一位法律“过来人”的口吻给法科学生写的信。循循善诱,严谨而不失风趣。
本文档为【民法的概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35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9-05-04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