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举报
开通vip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011年03月09日 设计规范2010-06-21 17:58:28阅读32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过去的工程实践中,有的按路径最短选择却忽视了高温、水泡、干扰等不利因素,出现事故隐患或导致故障,影响安全。 直埋电缆线路,运行中遭受外力破坏的事故比例较高,尤在城镇地区建设挖掘频繁地段突出。 充油电缆线路的供油箱与线路不位于同一水平时,需计入重力影响。可参见本规范4(2(3条说明。 5(1(2 未达电缆允许弯...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011年03月09日 设计规范2010-06-21 17:58:28阅读32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过去的工程实践中,有的按路径最短选择却忽视了高温、水泡、干扰等不利因素,出现事故隐患或导致故障,影响安全。 直埋电缆线路,运行中遭受外力破坏的事故比例较高,尤在城镇地区建设挖掘频繁地段突出。 充油电缆线路的供油箱与线路不位于同一水平时,需计入重力影响。可参见本规范4(2(3条说明。 5(1(2 未达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现象,时有伴随着电缆故障被发觉,其中不乏因设计条件创造不够所致,如隧道或沟的转弯、分支部位未具备适应性;粗大截面电力电缆位于沟道的支架上层、与顶上地坪安置的柜盘供连接电缆的空间过小而难以满足等。 各型电缆容许弯曲半径,可由相应的电缆制造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查明或供货方提供。 5(1(3 顺序排列原则,便于运行维护管理,有利于降低弱电电缆回路的电气干扰强度,实行防火分隔措施。 过去在火电厂参照原苏联原来规程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实践中有因上层大截面引接时难满足容许弯曲半径的情况。另据原苏联1986年第六版《电气安装规程》已改变了这种单一规定。 根据多次实体模拟燃烧试验显示:上层动力电缆着火后,高温熔融物滴落在下层控制电缆上也会引燃。故从防火意义看,以高压电缆由上而下抑或由下而上顺序,并无本质差别。 所以,两种顺序都应允许,可因地制宜。 5(1(4 同一层支承架上迭置的电缆层数较多时,将有助于减少支架总层数、增加通道中容纳电缆数量以降低投资,然而一旦故障时波及影响面增加,也给巡视检查增加困难;此外,还宜考虑今后发展上增添可能,故宜有所 限制。 日本电气设备技术基准对容纳电缆截面之和占桥架中横截面的比例(简称占积率),规定一般不大于20,,控制电缆等情况不大于50,;《美国国家电气法规》(NEC)对大截面电力电缆规定原则上不超过一层,对控制电缆的占积率规定不大于50,(有孔托盘或梯架)和40%(无孔托盘)。 本项要求与已颁SDJ26—89规定基本一致。 5(1(6 单芯高压电缆均有必须接地的金属屏蔽层,通过静电耦合的感应影响可忽略,从下述因素可认为电磁感应的影响也远比架空线小。 由于沿电缆线路一般并行有金属支架、接地线,且往往还有回流线、其他电缆,再者,城镇、工业区内含有大量其他金属管线、钢筋混凝土建筑等金属群也起屏蔽作用,且测试显示这种环境屏蔽系数,一般约0(1,0(8。国内某供电局两次进行电缆线路工程测试,表明对通讯线不存在干扰影响。 日本《地中送电规程)载列有电缆线路两侧100m外的通信线,或穿入钢管的电缆,均可不考虑对通信线的干扰和危险影响。 5(1(7 其他国家对电缆与管道平行间距允许最小值的规定: 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对煤气、易燃液体管道按1000mm,其他管道为500mm;日本《电气设备技术基准),对煤气管道接100mm(低压时)、150mm(高压时);对热管道表面温度45一65?按150mm,管道表面大于65?时为300mm。 本项规定对热力管道间距,系考虑到电力电缆载流量一般按环温40—45?计、控制电缆大量使用PVC外套其工作温度不宜大于60?,同时根据多种情况下温度分布实测,空气中300mm距离温度梯度约10?左右,增大距离才较妥。因而,仍采取与已颁布的SDJ26—89标准相同值。 5. 1. 8 基于抑制干扰的措施、要求及其条件的多样化,经分析,若简单地给出定量的允许距离值,并不合理恰当。 不妨引鉴部分国外的标准、设计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如下,供分析时参考。 日本《电气设备技术基准》规定,弱电回路电缆与其他电缆的间距不宜小于150mm。 此外,日本对计算机信号回路用软线(无屏蔽线)与并行电力电缆的相互允许最小间距,有按表11所列数值的做法(可参见《电设工业》1990年2月号第51页)。 5. 1. 10 本条规定与我国已颁发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基本一致。也与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和日本的部分规定原则相近。 5. 1. 17 附录E所列,系根据实践经验总结的一般性情况。 5. 1. 18 本条所列也是基于工程实践总结。 5(2 敷设方式选择 5. 2. 1 所列敷设方式均已广为应用。 本条中直埋敷设,与日本以相同汉字命名的直埋含意上并不相同。 日本在直埋敷设方式中,含有下列三种:(A)电缆放入开挖出的壕沟土层上,沿电缆盖有呈倒凹形混凝土制的槽形盖;(B)或在正凹形混凝土制浅槽内敷设电缆后埋砂再加盖;(C)电缆穿于地下管中。 可见,其中(C)法与本规范的穿管敷设同,(B)法与本规范的浅槽敷设归属于相近类,区别在于全埋设地下且覆盖0(6,1(2m厚的土层。仅(A)法与 本规范的直埋敷设实质相近,但在防护电缆外力损伤意义上较安全,然而相应造价也较贵。 本条规定的敷设方式及其选择原则,是基于我国国情,且经长期实践检验,基本恰当可行。 5(2(2 直埋敷设方式,一般较易实施,具有投资省的显著优点,仍有相当适用价值。同时,也要全面估价其适用的局限性。 如城镇建设发展,已出现频繁开挖地段中电缆受外力破坏事故增多的趋势。某大城市lOkV供电电缆2200余公里,近6年统计电缆故障率达7次,100km?年,其中外力损坏就占41,;另一大城市10—35kV电缆线路共约3000km,85,为直埋,其中约25,已运行40年以上,由于外护层多已严重损坏、绝缘老化,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今后8年至少需更换600km以上电缆,就同时考虑了拟改用排管等敷设方式。 5(2(3 穿管敷设,一般比沟道投资较省,且在避免电缆线路相互影响、提高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点。但散热条件不及沟道,其电缆载流能力相对稍差。 由于管路路径适应性较好,施工工期短,作业面小,在城镇地下线路应用有较大发展,然而,有些情况下也并非较沟道等敷设方式具有绝对优势。 5(2(4 浅槽敷设,实质上是介于直埋与电缆沟之间的一种可供选择方式。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又需维持电缆线路有较高的防护外力损伤,较多应用浅槽敷设,实践达到预期成效。 5(2(5 电缆沟敷设较为普遍,大量实践表明,运行年久后,出现沟盖板断裂破损不全、地面水溢入沟内等情况,常影响电缆绝缘变坏,在火电厂锅炉房等煤灰弥漫沉积场所,往往导致电缆火灾易于发生,故宜有所限制。 5(2(6 公用性隧道集中配置各类管线,比分开配置可占用较小的地下空间,尤其能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使繁忙的城市交通可以减少开挖的弊病,又便于巡视检查和维修,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某大城市新建主要干道,沿干道地下建有宽5(9m、高2(6m 2条7km长公用性隧道,平均造价约2000万元,公里,约占道路造价的50,,初投资虽较大,但今后长时间不破坏地面,将节省相当财力,又能保持干道畅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故被认为综合经济性较高。日本东京等大城市早已 参见 采用这种称为“共同沟”的方式,总长达200km以上( 业)1984年2月号等)。 5(2(9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化学腐蚀液体溢流的场所,实践中屡因沟道积水难以根除,影响金属支架锈蚀严重而垮坍,电缆绝缘下降以致故障频繁,有些工程不得不改造变为架空敷设。 建筑物内不适于地下敷设电缆,除上述条件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火 更换球磨机的钢电厂锅炉房中煤灰积聚,随地面工业水的流淌,加以有重载车(球等搬运)通过造成沟盖板破损,一般不宜采用电缆沟;大型火电厂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厂房内设有控制室,众多的控制、信号电缆与设备装置连接距离等因素,采用隧道往往不及架空敷设电缆。 厂区不适于地下敷设电缆,除上述条件外也有其他情况,如受地下管网布置地位限制,有的工程采用支承式架空敷设(参见《水泥技术》1990年第4期);有的用悬挂式架空敷设(火电厂主厂房至除灰系统的运距灰浆泵房等)。 5(3 直埋敷设于地中 5(3(1 通常以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构成的电缆挤塑外套,在酸、碱强腐蚀下,会发生化学物理变化而导致龟裂、渗透,宜于防止。 杂散电流从电缆周围土壤中流入的地带称阴极地带,反之从电缆流至周围土壤的地带称阳极地带,由于阳极作用所产生的腐蚀化合物,一般将使电缆的铅包层产生腐蚀。 5. 3. 2 直埋敷设的埋深限制,是从防护电缆安全又兼顾经济性的综合考虑。 国外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现汇列于表12。 经分析,我国已颁布的《电气电缆运行规程》和《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规定的埋深要求,经长期实践证明可行,与国外标准相近,因而继续沿用基本一致的要求。 5. 3. 5 表5(3(5的拟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凡《电力电缆运行规程》实行无异议的,宜维持历史连续性;但经实践总结其中要求欠合理者,也需要予以适当调整。像电缆与热力管沟平行容许最小距离,可酌减一半的特殊情况,如管沟属冬季采暖用热力管时,由于冬季土壤温度较低,缩至lm的平行净距后,热力管沟的发热影响,不致于引起电缆所处土壤温度超过其夏季土壤自然温度(可参见《建筑电气)1990年第3期)。 同时考虑到上述规程未曾包含,但在指导工程需明确统一规定的内容,则一并纳入。电缆与公路边、排水沟、电缆杆的距离容许值,现与原苏联1985年颁布的《电气安装规程》一致。 5. 3. 8 统计显示接头运行故障率较高,考虑接头制作的需要,对重要回路的接头两侧留有备用裕量,将有助于恢复供电。 5. 3. 9 特殊回填土的使用方式,已由本规范第3(7(4和5(3(4条明确。 5(4 敷设于保护管中 5. 4. 1 电缆保护管材质种类不少,适用情况多样,本条规定了属于共性的基本要求。 保护管的机械强度一般由相应专业标准明确。如日本制订有《电力电缆的地中埋设方法》JISC3653—1987标准,对地中埋设用电缆保护管按各类管材的机械强度要求是: 钢制保护管(应满足在100mm长的管旅加1000kgf正压力: 构成排管的陶瓷制管,应满足沿管轴正交方向以每秒51—60kgf的加速度施加3.47kgfcm2的压力不少于lmin。 对聚乙烯波纹管,则以20mm,min速度施加R×l7(4kgf的正交荷载作用在200mm长的管上;管的两侧垫有平板。其中R系管的内外径平均值,单位为cm。 此外,原西德DIN57605标准,对可挠性塑料保护管,按施加50kgf静压力作用5min后,要求管的形变率不大于20,,且按5kgf?cm冲击荷载试验后管壁应无裂缝。英国BS4607标准对塑料管耐冲击性,按2kg?10cm冲击试验考核等。 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NEMA—TC3—1978,把电缆用塑料保护管分成四种使用类型:I型,埋入混凝土中;?型,地中埋设但不埋入混凝土中;?型,地面上一般性荷载条件;?型,地面上重载条件。 国内某城市供电设计研究室开发四孔型混凝土排管,拟定技术条件是: ,cm2、管体的承压极限(裂缝荷载)5000kg以上,弯曲强混凝土抗压强度400kg 度极限400kg?m以上等。 包含机械性能在内的电缆用保护管统一标准,我国有关标准化组织已 提议将纳入制订计划。 本条分项的简要说明如下: (1)穿于接地钢管中的控制电缆,在相距60mm的工频电磁干扰下,可较未穿钢管时的干扰幅值降低9,14倍,暂态高频干扰可降低15—30倍(详见1987年9月《电气と工事》)。 (2)交流单相电缆以单根穿于钢管的情况,在某引进工程中就有使用,由于闭合磁路感应涡流使钢管发热,以致有数十根电缆因此被烧坏(详见《电线电缆》1990年第3期)。 5(4(2 分项说明如下: (1)难燃性塑料保护管仅具有相对不延燃性,可燃质一旦被烧着,往往助长了火势;如系聚氯乙烯保护管,着火后析出大量氯化氢气体,其毒性和二次灾害均较严重,故不宜在防火要求高的场所使用。 国内在埋入混凝土中部分露出地面情况,广泛采用普通炭素钢管(俗称水煤气管)、厂房内架空分支保护电缆用钢质硬或软管,从南方湿热、化学腐蚀严重地区运行时间不长、锈蚀损坏均较快的反映,现明确以适合环境耐久要 求为原则的防腐处理;列举的镀锌、包塑(注塑复包)在国内外都已成熟应用,在含硫化物高的环境,镀锌不及包塑。 (2)塑料管的自熄性与不同燃烧条件差异较大,在未统一制订适于电缆使用典型条件下等效标准试验方法前,仅宜以本项原则要求来考核。 如日本JISC8411、8340等标准中,规定了硬质聚氯乙烯管、可挠性塑料管的难燃性考核要求,并不以单一的氧指数来衡量。 塑料管用于混凝土中埋设,施工时有一些立体交叉作业场所,出现高处重物落下冲击情况应能耐受。如日本塑料管分类就含耐冲击型。 可挠性塑料保护管,便于冷弯、有助加快施工,西方工业国家已大量应用取代钢管,我国也已开发应用取得成效。 5(4(3 地中埋设用保护管,迄今已应用水泥管、铸铁管、石棉水泥管、钢管、硬质聚乙烯管、多孔陶瓷管、玻纤增强塑料管等多种类型。本条规定了选择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 4(4 一般推荐1管穿1根电缆、且明确重要性场所尤宜按此原则,是基于长期实践经验,较有利于保持电缆不易在施工中受损伤,确保安全。 数根电缆合穿1管,可加快施工降低造价,国外多有采用,国内也有工程实践。 电缆外径与保护管管径的比值,要从便于施工和管材投资两方面统一考虑,经分析仍以维持多年来采取的倍数值为宜。这与日本等国际准也相同。 5. 4 .5 分项说明如下: (1)力求减少弯头,使施工易于进行。反之,则给施工带来困难。 如曾用φ22管穿10根2mm直径的聚氯乙烯绝缘线,在4个直角弯头每段6m的全长30m管中,测得第一个弯头出口张力6(7kgf,其余第二、三、四个弯头的出口张力,分别为18、36.5、67(5kgf,最终出口张力为 69(5kgf(参见1987年3月<电气と工事),第29—34页)。这显示了弯头尤其是直角弯头越多,施工牵引力越大的规律。 此外,美国国家电气法规(NEC)规定,不应超过相当于4个直角弯的弯头。 (2)埋管距地面深度的允许值,由保护管的抗压强度和对应于地面上承受的荷载等因素确定。 国外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如下: 美国国家规范(NEC)的埋深限制不小于0(454m,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要求不小于0.5m,但与铁路交叉时距路基深度不小于lm。 日本JISC3653—1987标准的埋深分别规定:(A)有载重车经过时不小于1(2m,(B)慢车道下面不小于0.8m,(C)其他情况为0(6m。但颁布后,有的认为过于保守,估计有1(5—2倍的裕度,且有浅埋趋势的动议,以利于与地下管网交叉,还可提高电缆载流能力等,因而有认为在城镇步行道下面埋深可缩减至不小于0(3m(可参见《电气学会杂志》第111卷第7期)。 借鉴日本采用力学分析方法验算埋深的承压受力情况,分项扼要介绍如下: 其一是埋深覆盖土层的垂直荷重,按土层容重1650kg,m3(地下水位以上)、2000kg,m3(地下水位以下),并依Yansen理论式和取土的内部摩擦角35?及管路宽1200mm条件,算出在埋深1.2m条件下的分布荷重为1650kg,m2。 载重车经过路面的荷重,按Froelich理论式,并依20t汽车后轮重8t,应力集中系数为5(砂质土层为4,5)等条件,算出荷重分布,当深埋为1(2m时在管的中央为4700kg,m2。 两项合成,在深埋1(2m时为6350kg,m2垂直荷载作用于电缆保护管上(详见《电设工业》1971年2月号)。 其二是也有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对同样载重车经过路面的垂直荷重算出为10910kg,m2,埋深0(3m时土层垂直荷重540kg,m2;对管材产生的弯矩算出为R2×0(093kgf?cm,cm(R为管的半径),管材的容许弯矩按抗弯强度乘以断面系数,并计入安全系数为3,在采用波纹塑料管的抗弯强度240kgr,cm2和φ50、φ200断面系数相应为0(05cm3,cm、0(445cm3,cm时,算出的 管材容许弯矩均大于承受弯矩。同时,通过实验测试,查明该型管和硬质聚氯乙烯管φ100、φ200在埋深0(3或0(6m下的最大变形率在0(35,一1(3,,均小于容许值(详见1987年9月《电气と工事),第44--45页)。 综合分析后,本条的埋深限值既考虑到我国具有足够强度的保护管(如钢管等)一般可适应,又不作严格界定,容许稍有选择,以便按实际管材强度条件调整,也利于在通过城镇步行道等轻载情况下浅埋敷设的需要。 5. 4. 6 本条主要从国内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所归纳。 排管纵向连接处如果超过2?30’,在φ50的排管孔中用一般600mm长的试通器,就难以沿管中贯通,故需限制弯曲度。 缆芯工作温度相差较大的电缆,分置于相隔lm以上的不同排管组,已实践且有成效。 排管的管路顶部至地坪的埋深0(5—0(7m时,可让大部分自来水、煤气、电话线和小截面电力电缆跨越通过,也满足承压要求。 顺便指出,日本JISC3653—1987标准,对排管的埋深规定为0(3m,它不同于其包含穿管的所谓直埋时埋深值(可见第5(4(4条说明)。 5(4(7 一般在100—200m以上长度的管路,可能出现受牵引张力限制间距而需设有拉线工作井。 应用附录F时,一般需按管线中含有的直线、弯曲段情况,逐段推算,直至最后一段出口牵拉力符合式(F(0(1—1)以及弯曲段满足式(F(0(1—2)的条件。 如管路位于斜坡,不能直接搬用式(F(0(2—1)、式(F(0(2—2),需计入重力影响。 所列算式与美、日等国沿用的基本一致,且经过国内工程实践。有关参数确定说明如下: 控制电缆容许拉力计入K=0(6的校正,出于安全考虑,与国内某2×60万千瓦机组工程参照美国EBASCO公司的实践一致。 侧压力容许值在国外有不同择取,美国的EBASCO公司采用446(4kg,m;日本曾有下列值: 铠装电缆,2500kg,m(饭家喜八郎《电力ケ-ブル技术ハソドプツク)1974年): 自容式充油电缆,700kg,m《电设工业》1977年6月号,第37页)或300kg,m(古河电气工业公司,1985年); 交联聚乙烯电缆(单芯或3芯),700kg,m(日立公司,《电设工业》1977年6月号第37页)或300kg,m(古河公司,1985年)、250kg,m(三菱电线公司,1985年); 交联聚乙烯电缆(分相统包),250kg,m(日立公司,《电设工业》1977年6月号第37页,古河公司,三菱公司)。 聚氯乙烯电缆,300kg,m。 现择取的电缆侧压力容许值,可见偏于安全。 动摩擦系数μ的择取值,能基本反映常用各类管材的相对差异规律性,且偏于保守。顺需指出,实测系列数据表明,μ值与电缆挤塑外套材质、润滑剂类别、温度以及弯曲段侧压力等因素相关,如低温比常温时μ值大多减小10,,40,,侧压力大于225kg,m左右时,μ可能减小50,以上等(可参见《IEEE—PAS》1971年9,10月;(电气と工事)1987年9月;(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第38卷第7期)。 5(5 敷设于电缆构筑物中 5(5(1 隧 道、工井、夹层的容许最小净高,按适于巡视通行、维修活动人员的一般身高所拟。 较长的隧道,应注意计入纵向排水坡度后仍能满足。 包含隧道局部段净高容许降低的尺寸,都已通过广泛工程实践证实可行。 电缆夹层容纳众多电缆,相当部分需与夹层上部的控制、保护屏相连。过去工程中曾有净空过高,造成电缆往上连接的施工不便,故以推荐适度限制净高值。 5(5(2 表列值不以净距显示,是利于应用计量。但所列数值,已计入支架层间含有包括桥架系统梯架边高与支撑臂的一般性尺寸。 5. 5. 3 本条(1)项强调满足电缆往上侧柜盘引接时的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是针对过去工程中较普遍出现的问题所特拟。 表中电缆夹层项划分两部分,其中载明1400mm垂直净距的要求部分,是基于工程中有些未留有必要通路,特拟改善运行巡视条件的措施。 5. 5. 4、5. 5(5 电缆沟、隧道中进水和积水,是过去不少工程投产后给长期运行带来的弊端,由此造成电缆被水浸泡,导致绝缘损坏事故屡有发生,隐患无穷,又难以再根本性改造防治。然而,也有一些工程能做到防止进水、积水,成功地创造了安全运行的良好条件,其成熟经验,即是本条制订的依据。 5. 5. 6 混凝土制沟盖板过重,启闭时往往被丢放,常有折损而形成沟盖板残缺现象较多,沟中电缆受日照、水泡等影响的故障就易发生。 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也要求电缆沟盖板应能被方便地抬起,单块板的限重按70kg。 5. 5. 8 电缆隧道中敷设电缆和制作接头,进行试验等的机具或设备,有相当重量,如电缆牵引机型的约20kg、双排立转动胶辊式重45kg,高压交联 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制作用绕包机装置约55kg等,需有平缓通道以便拖动,故不得形成阶梯状。 5. 5. 9 可与本规范第3(7(4条要求协同理解。 5(6 敷设于其他公用设施中 5. 6. 1 普通电缆明敷时由于过负荷、短路或绝缘老化发生着火,波及木质构筑,在可燃物加剧火势下酿成的事故,曾在木结构古建筑、库房、栈桥、码头等不时出现。 —般性阻燃措施,不足以保障安全。这种场所,只有以不燃性材质为 特征的防护,才可望安全。 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仅采用钢管防护,不及本项明确可有多种选择。 5. 6. 2 公路、铁路跨越江河的桥梁上,兼作电缆通道,国内外已有广泛实践,且只要从防护桥梁安全和保护电缆不受机械性损伤两方面妥善处理,就不致有阻碍实现的异议。如: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的桥梁上敷设有8(3km的230kV充油电缆;日本四国至本州大鸣门吊桥兼敷设有1.63km的187kV交联聚乙烯电缆;濑户大桥下敷设有8(1km的500kV充油电缆。后两项工程都采用难燃槽盒以防火,且配置在桥面上的桁架结构中。 国内大城市市区交通桥梁上兼敷设中、高压电缆的实例,也较多见。如曾在公路桥的支承梁旁配置电缆于保护管中,或在新建公路桥人行道下预埋多根保护管,以备通过电缆(详见《电力建设》1987年第7期,第35页);利用桥厢埋置φ200保护管敷设1160m长llOkV电缆,也已成功运行(详见《电线电缆》1993年第2期),还有220kV电缆敷设在跨江市区大桥的工程正在实践中。 地下铁道、长的公路隧洞或地下商业设施动力、照明、通风或排水等供电,多需敷设有电缆。过去,国外发生多次火灾的教训宜以借鉴。如: 1972年日本北陆和1979年上越新干线大清水、东名高速公路日本坡等隧道,1970年巴黎、1971年蒙特利尔、1975年巴黎、1979年旧金山、1983 年名古屋和1988年伦敦地铁车站,先后发生火灾,造成包含较多人员伤亡的巨大损失。 国内的地铁中也有过电缆着火事例。 本条作为防止事故措施,将可减免灾害。 5(6(3车辆经过的公路桥有振动频率10,30Hz、最大加速值0(3g;铁路桥的振动约8Hz、最大加速值0(8zo桥梁在荷载作用、温度变化下相应产生伸缩量,与电缆的热伸缩量往往不一致。 电缆如受到应力集中的反复作用,超过电缆金属套材质对应的允许伸缩应变时,预期的金属套使用寿命30年就达不到,不长时间的疲劳断裂就难以避免。 作为防范对策的关键,是避免电缆受到应力不均匀或应力集中。要按电缆金属套材质(铅、铅合金或铝包等)的允许应变限制。 本条分款要求是基于国内外工程实际经验的归纳,经实践验证有效。其中第(3)款与原水电部颁布的《电力电缆运行规程》要求一致。 国外某1630m长的铁路、公路两用吊桥上通过187kV2000mm2电缆时,针对主塔部位桥梁最大伸缩达1450mm、桥梁与主塔可能形成2(6?的挠角,采取旁置迂回电缆补偿构架(占6m×19m空间)和转向联接式装置,来吸收桥梁伸缩变形,且按5个塔位分别配置,又对电缆实施蛇形敷设。成功实践后,继续在新的桥梁工程中推行(可参见《住友电气》第129号、《电气评论》1986年第3期第329页和《电力建设》1987年第5期)。 国内某城市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通过1160m新建大桥工程,曾采取类似于上述国外的补偿构架式装置,电缆也以蛇形方式敷设(详见《电线电缆》1993年第2期)。 5(7 敷设于水下 5(7(1 水下电缆线路,主要是江河、湖海的水下电缆事故率较高,因而对包括路径选择的防范对策,要周密考虑。 某过江1lOkV电缆由于路径选择时,未料及兴建大桥引起河床变迁,曾发生多次损伤电缆事故;某海底35kV电缆被搁浅船只打坏铠装层;某岛先后 敷设在同一通道的海底电力、通讯电缆,未统筹规划,出现水下交叉,造成不安全隐患(可参见《电缆与附件安装运行》1984年第3期和《电缆与附件应用》1986年第4期、1992年第2期)。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报告载有调查1950,1980年世界上3610km海底电缆运行实绩,统计有44个海底电缆系统出现154起伤害事故,其中82,属于船锚和渔具作用,45次船锚破坏中有31次发生在30m内水深;33次拖网渔船渔具的破坏有10次在30m内水深,120m以上水深没有出现伤害记录。此外,154起事故中影响停电15天以内有39次,超过150天有9次。可见,机械性外伤及其防范,是海底电缆敷设的重要环节。 江河尤其是海底电缆的敷设作业投资较大。如水流过急常造成很大难度;又如某海底电缆路径经水底地貌、地质深入调查无法避开石山,而采取爆破炸开基岩以实现能可靠保护电缆的路径。因此,水下电缆不以简单地强调路径最短视为经济。 本条列示的要求源于工程实践总结。 5(7(2 水下电缆的埋深是从安全防护和实现的投资两方面综合考虑的。 船锚投沉及其走锚,是水下电缆遭受机械性外伤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随着船舶吨位级较大的锚重相应增大,其沉入水底深度影响也就严重。从表13可知。 香港275KV海底电缆路径难避开较频繁的航运船舶临时性投锚,曾按7万吨级船的锚重10t情况进行试验,在柔软的水底,投锚可达6.6m深、走锚约3.1m深,该工程采取3.5m埋深的特殊处理,是藉助于特制的喷水式埋设机沉入水底开挖,其最大挖深可达3(7m。 显然,达到较大的埋深,相应施工费用一般将很高,不宜作为一般性要求,只可特殊考虑。 综合国内外海底电缆实际埋深情况,现汇列部分于表14。 本条款拟定的埋设规定,是指在条件许可时的要求。如果指望靠过分增大埋深来适应船舶任意投锚,显然是不合理的。对于锚害的防范,主要由本规范第5(7(6条制约。 需指出的是,水下电缆铠装构造的改善,可增强对锚害的适应性,国外已成功开发,也昭示了新途径。 5. 7. 3 本条(1)项的规定,是考虑投锚后船移走锚时,避免伤及相邻电缆以限制事故扩大的措施。国外如温哥华岛525kV海底电缆,在最大水深400m条件下,电缆相互间距拉开为500m,认为较安全,也利于维修方便。 (1)、(2)项要求,与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基本一致。 5. 7. 4 本条出于安全性考虑,与原苏联上述规程一致。 5. 7. 5 水下电缆的岸边部分,曾因海浪、漂浮物、浮冰等机械性作用而损伤,故需防护。工程实践中,有在泥质浅滩开沟、岩石地带用铁管或玻纤增强塑料管等方式,具有成效。 5. 7. 6 我国南方近海大江中,曾因迷雾有海船在禁止下锚的过江水下电缆处投锚,走锚伤及220kV充油电缆,酿成电缆损坏的重大事故。设立警告标志显然应达到醒目的实效。 6 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6(1 一般规定 6. 1. 2 本条中表列数值,是实现本规范第6(1(1条的一般性要求。它基于长期工程实践的归纳,并考虑了下述因素: 中低压电缆在水平敷设时,普通支架(臂式支架)以800mm跨距实施配置,一般效果较好,但用于小截面全塑型电缆时,因其刚性不足,形成松弛下垂的配置杂乱,工程中常采取错小跨距一半的做法(如参见《电力建设》1984年第7期等),可莸改观。此外,使电缆维持平直,也可沿全长以不同于常规方式而按较密的间距把电缆加以固定。 垂直敷设方式下维持电缆整齐所允许的跨距,应比水平敷设稍大,同时从防止电缆因自重和温度变化下热胀冷缩的损伤,又避免给支架以及固定部位作用力的过分增大,就需有适当地支架间距以适应。 35kV以上高压电缆,既有截面较大且含有屏蔽层乃至金属套等富于刚性,又具有自重和热伸缩效应较显的特点,容许跨距较中低压电缆适当放宽,工程实践表明是可行的。 此外,桥架组成中的梯架横撑间距,受其结构制约,一般薄钢板制作 ,铝合金制作时为200,250mm,均合乎表6(1(2所列数值范围。 时为300mm 6(1(3 明敷电缆的固定要求,也是实现本规范第6(1(1条的必要一环。 过去敷设电缆曾有不加固定杂乱堆敷情况,给生产运行的管理维护带来较大后患,也是包含火灾事故较频的隐蔽因素。 本条规定的基本要求,在近几年工程实践中显示了完全可行。 垂直敷设方式下的高差、电缆自重情况多样,仅靠上、下端固定并不适合所有情况,明确在中间适当数量位置处的固定要求(,有助于避免缆芯线及其连接受损、防止外护层变形。 交流单相电缆因回路中短路电流通过时电动力作用,在未有固定情况下,发生由支架甩出的实例曾被调查了解,表明防范电动力影响是必要的。 6(1(4 35kV以上高压电缆在温度变化下热胀冷缩的力学效应,一般宜加以考虑。 垂直敷设方式,由于自重影响,需在固定时施以足够把持力,但又不能造成电缆过于变形或损伤外护层;另一方面,按电缆所处温度变化范围和支架间距等条件产生的轴向热应力,与支架间电缆重力合成作用,确定了可能的最大把持力。为限制固定夹具施加在电缆上的压力不致过大,可能需增加1个以上夹具来分担。况且从可靠性考虑不少于2个夹具的配置,也较妥善。 固定方式冠以特征称谓,在于强调夹具的不同功能。 借鉴国外专门测试分析结果,可进一步理解本项依据和意义。如220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电缆截面325—1600mm2在垂直敷设方式下,有按缆芯变形率不超过5,的考虑,采取把持力不大于lOOkg、对应夹具型式的作用在电缆的压力容许值1(5kgf,cm2;依电缆支架间距1-4m等条件,按电缆以直线敷设或蛇形敷设两类,以计算和实测确定电缆轴向热应力的可能范围值,判明可把电缆截面划归400mm及以下小截面和600,1200mm2大截面两类,采取相适应的直线和蛇形敷设,同时得出在端部的固定用夹具,需按每个部位配置1,3个的结论(详见1980年3月《住友电气》第116号)。 类似于这种对固定电缆夹具的受力要求,在工程中也有实践,如2000mm2大截面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热伸缩热应力对策,在热循环测试基础上,曾有采取5个夹具并联使用才得以满足的做法(详见《电力技术》1987年第5期)。 蛇形敷设如正弦波状,其正、负变向轴点之间称节距。温度变化下电缆的热胀冷缩,在蛇形状态下沿波峰横向显示,从而使电缆轴向热应力被吸收减小。 对蛇形敷设部位的固定要求,是维持蛇形形态所需,也是工程中一般实践做法。 国内外高压电缆工程均已有不少采取蛇形敷设方式。 6. 1. 5 伸缩节的设置,有助于减少电缆热伸缩轴向热应力。 伴随着伸缩节的设置需占用适当空间,当布置有困难时,也可改用其他显示热伸缩对策的方式。 6. 1 .6 蛇形敷设可分水平蛇形、垂直蛇形(或纵向蛇形)。蛇形敷设的参数主要含有节距与波幅,可通过实体模拟测试或公认的理论计算方式确定。 如含有金属套、水平蛇形敷设的电缆,粗略算法如下: 轴向热应力的表达式: 需指出上述算法只是一种提示,以助理解本条要求。其精确性存在不足,即把电缆摩擦力以集中荷载方式处理,而实际为均布荷载,后者影响计入后蛇形变位将偏大;此外,夹具若含有缓冲材料能夹紧使电缆在热伸缩下不扭转,就伴随产生力矩,从而也影响表达式的确切性,综合影响计入后,轴向力 算值将偏大。 6. 1. 7 根据工程实践的成熟经验所归纳。 6(1(8 机械强度的含意需从多样化使用情况去把握,难以分类细作规定。 如高压电缆的刚性固定用夹具,适用不同把持力要求下,还需考虑螺栓扭矩等(可参见《电力建设》1987年第5期等)。 6(1(9 过去工程中曾因抢进度、片面节约而采取铁丝直接捆扎电缆,均造成不良损伤。 6(2 电缆支架 6(2(1 本条概括了满足基本使用性和安全、耐久的原则要求,现就其中分项说明如下: 第(2)项,电缆支架选用未充分考虑适合环境的耐久性,过去工程实践中曾有不少经验教训。如: 薄钢板制插入型臂式支架,60年代开始应用于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当时多用涂漆防腐处理,在潮湿沟道等易受腐蚀环境中,不到10年就已出现崩坍现象。 角钢制焊接臂式支架应用广泛,型材厚约4,6mm,虽比2,3mm薄钢板制支架耐腐蚀性较有利,但在南方高湿度重腐蚀性地区,也有未达到预期使用寿命而崩坍的情况。 薄钢板制桥架虽系近20年发展,已普遍使用,由于防腐处理未充分适应环境,在沿海盐雾较重、湿热地方,也出现过早锈蚀未符合耐久要求的情况。 钢制桥架往往用于多层密集电缆通道中,容纳电缆数量众多,往往难以定期实施补涂防护漆,因而对一次性防护处理的要求,一般较角钢制臂式支架为高。 大气暴露多年的实测表明,无防腐处理的钢材,在腐蚀环境中的年侵蚀深度平均约0.04,0(15mm,年以上。亚热带高湿度地方有的达0(26mm,年以上。依此推算,可理解—些不足10—20年出现钢材腐蚀穿孔或蚀断的现象(详见《电缆与附件应用》1986年第3期等)。再者,即或施加防腐处理,也随其防腐方式及其程度而有差异较大的侵蚀。如热浸锌层附着量为600g,m2的钢板,在一般性工业城市耐用30年左右,而在重工业区仅耐用8,17年。 第(3)项,工厂化制作电缆桥架的厂家多属机械加工企业,有相当数量厂家未重视电缆桥架是承载构件,尤其在为使用方选配包括托臂等组件时,缺乏承载能力的科学分析等,以致曾出现垮坍事故。 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制订电缆桥架标准中,规定了桥架系列荷载等级;日本电气设备技术基准,对于不同宽度的桥架规定了允许钢或铝合金板材的不同最小厚度。 第(4)项,工程防火要求较高时,以钢制较铝合金、玻璃钢为妥。因为钢的熔融度达1080?以上,铝仅660?,有机玻璃钢即或具有难燃性终属可燃质,而电缆线路着火后燃烧火焰温度高达800,1000?。 但鉴于工程情况多样化,有的从长期使用环境耐腐蚀性要求较高,且考虑火灾几率不大。故以工程有防火要求时才需满足。 6(2(2 交流单相大截面电缆工作电流达1450A时,因涡流作用引起钢制电缆支架产生铁损,可达160W,m(三相呈品字形配置),530W,m(分相配置),约占电缆损失的20,-70,,因而宜重视对策,有的国家在工程中对高压大截面电缆用支架,采用由不锈钢、玻璃钢或铝合金等非磁性材料制成(详见《大日日本电线时报》第69号,1983年7月,第33—35页)。 制作电缆支架的材质虽有多种类,但钢制支架应用最广泛久远,耐久、承载能力均易把握,也适于防火要求场所。 电缆沟用耐蚀刚性材料如瓷制、钢筋混凝土制臂式支架,在南方或沿海等强腐蚀环境的工程中曾应用且具有一定成效。如瓷制臂式支架,比钢制的造价降低1,3,1,4,在中型220kV变电所工程仅此可节约钢材13t(可参见《四川电力情报》总104期,1991年12月)。 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俗称)制电缆桥架,国外多应用于强腐蚀环境(可参见《Elec—trical Review》第221卷第16期,1988年第38页等),国内化工、水电等工程中已开发应用,且由有机型发展增加了无机复合型玻璃钢电缆桥架。从防火安全性考虑,本项条款明确以满足工程条件为前提,将利于正确选用。 铝合金制电缆桥架在日本等国应用较多,主要用在污水处理、食品加工或医院等工程。大气暴露多年对比测试结果显示了:在沿海和工业区,铝合金比镀锌钢材的腐蚀程度可降低至1/8-1/15;含二氧化硫气体腐蚀的影响可降低约1,17的程度。铝合金比钢制桥架耗材重量约轻1/3以上,被认为经济上有利(可参见《电气と工事》1980年3月号)。国内沿海等强腐蚀环境的电厂、造纸、化工等工程已应用取得成效。但鉴于我国铝材供不应求,长期缺口约20%,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故从宏观上适度控制铝合金电缆桥架的采用条件,就有必要。 6. 2. 3 包含铝合金、钢制的金属电缆支架,均应有防腐处理。 实测表明,未经防腐处理的钢材,年侵蚀深度平均0(04,0(15mm,年,16年在内陆和沿海的腐蚀孔深可达0(84和3(12mm;未作表面防腐处理与经阳极氧化或覆盖涂料的铝合金,在距海岸30km自然暴露20年后,腐蚀最大深度依次为0(14、0(11、0(05mm(可参见《古河电工时报》第73号,1981年11月)。 指明电缆桥架按一次性防腐处理方式所具有的耐久性,作为选择防腐处理方式的基础,是对于重要回路电缆维持预计工程使用寿命下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一环。这是基于过去工程中曾有防腐要求但缺乏明确指标,出现过早地锈蚀损坏电缆支架。 对强腐蚀环境中电缆桥架,列举热浸锌为首的耐久性较高的防腐处理,是基于只有热浸锌经受了数十年实际检验最有把握,如架空线铁塔采用含量足够的热浸锌处理,确达到预期30-40年以上的耐蚀成效。本项条文也未排斥其他更佳的防腐处理方式,显然只有从科学意义上的论证才更有意义。 型钢制的臂式支架应用量较大,就基材厚度与薄钢板制支架相比,一般约厚1—2倍,就安置方式来看,较之梯架或托盘易于实施定期涂漆维护,故以不强调一次性防护处理的高要求,以利降低投资。 6. 2. 4 受力条件包含短暂上人,是根据实际难以避免的现象,以策 安全。但也有不可能上人情况,就据实以待。 6. 2. 5 电缆桥架组成结构,包含梯架、托盘和托臂、吊架等受力构件。过去不少桥架制造及其鉴定,仅按梯架、托盘的挠度测定作为承载评定依据,实际工程却因托臂等组件超载或不稳定发生崩坍现象。 同时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的桥架系统,是保障稳固运行的前提。承载能力的确定方式,与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NEMA—VEl—1984标准基本一致。 6. 2 .6 突出电缆数量较多的条件,是利于减少对通道空间的要求,这正是近10年来桥架应用较广泛的基因。 6. 2 .7 事故统计显示了火电厂锅炉房、堆煤场等易燃煤粉含量较高场所的电缆火灾几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积粉造成明敷电缆散热变坏,导致缆芯温度升高而加速绝缘老化,以及在高温影响或积粉在一定温度下自燃。应用无孔托盘,将有利于减免灾害。 本条第(2)项未规定有孔或无孔型,如果含有电力电缆,要兼顾无孔托盘对散热条件不利的考虑,故宜由工程条件酌定。 7 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 国内外电缆火灾事故均屡有发生。美国1965,1975年电线电缆的火灾共1000余次,直接损失上亿美元;日本某火电厂60万千瓦机组因一次电缆火灾事故,就损失3000万美元;我国近10年有两个大型化工厂先后出现供电隧道电缆着火,一次烧毁40余公里电缆,各因停电1次均损失产值3000万元;火电厂的电缆 火灾事故更频繁发生,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20年已出现200余起电缆火灾事故,有些厂矿还先后达2—6次之多,全国累计直接损失达亿元,影响国民经济间接损失估计约超过数十亿元。 从80年代起,我国已有防止电缆着火延燃方法等科研成果,经部级鉴定确认,在开展包含实体模拟工程条件的系列燃烧试验基础上,对阻止延燃有效性与燃烧强度相关、耐火有效性需按足以表征实际可能的燃烧温度考核等,获得崭新认识;同时,在消防部门等多方协作下,开发了多样化阻燃材料产品,电缆的阻止延燃、耐火技术也有显著进步。本章即据以制订。 7(0(1 电缆火灾的发生,有电缆过热、短路、绝缘老化或绝缘性变坏等内因,也有煤粉或油泄漏经高温引燃、电焊渣等可燃物着火等波及下的外因,统计显示内、外因几乎各占一半,分析认为难以仅凭加强管理来完全防范,工程建设时创造利于电缆防火、阻止延燃的条件,就具有减免灾害的积极意义。 各行业系统的工矿企业和民用建筑设施中,都几乎有电缆火灾事例,但统计分析表明,电缆火灾的几率分布,主要在含有煤灰、油等可燃质和高温环境的火电厂、钢铁、石化企业以及电缆群密集的沟道等场所,火电厂中以锅炉房、汽机房发生几率最高,且主要在制粉系统防爆门、炉体和高温管道、油管路近旁的部位。 电缆着火后的蔓延程度及其危害,并非一律。明敷电缆数量较少时可能不形成延燃自熄;密集敷设电缆尤其在沟道、竖井等情况,火势发展迅猛。有些场所或回路,电缆火灾损失有限;但有时如涉及重要回路或场所、即或少量局部电缆着火,却导致大范围断电或事故恶性影响。至于在密集电缆群的隧道中,或外部电缆着火通过未封堵孔洞延燃至控制室电缆夹层等情况,不乏烧毁汇聚其间众多电缆的破坏性事例,均应引以为戒。 还应指出,使用难燃电缆并不能避免电缆着火,现行标准考核通过的难燃性,往往不足以等价于工程条件的有效阻止延燃性,故电缆着火延燃可能依然存在,为限制事故扩大,且考虑到投资增加有限,因而把适当的阻火分隔,作为一般性必要措施是较为妥善的。 电缆火灾属偶然性,纳入本规范的防范措施将被普遍执行,相应投资则属必然性。实现减免灾害的本质既是为了谋求社会经济效益,就得对增加投资的总和有所估价和抑制,从这一意义出发,除上述阻火分隔措施外,显然宜 以有所区分并按适度的原则采取电缆防火阻燃措施。 7(0(3 过去阻火墙有用普通砖砌、在电缆贯通孔洞部位用板结状材料封堵的方式,虽可能满足阻火性,但在运行中更换或增添电缆时,由于不便拆装且常易碰伤其他电缆,也因而往往未及时封堵处理,导致延燃发展的事故。矿棉、岩棉或泡沫石棉块等软质材料构成阻火墙,经多次实验和应用实践,可避免上述缺点。 隧道中不设防火门辅以防止窜燃措施的好处是,避免因关闭防火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通风不良,或开启门运行担心一旦发生火灾时自动关闭装置失灵的不可靠。 电缆贯穿墙孔封堵的阻火性,应有科学的检测考核以确实把握。先进国家都制订有试验标准,如美国IEEE634—1978、日本建筑标准法第112、129条规定等,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规定阻火封堵的耐火极限为0(75h。根据多项模拟工程条件的大规模电缆燃烧试验结果,群体电缆延燃至封堵孔墙达到500?以上高温的作用时间,未超过0(5h,本条规定耐火极限数应足够安全。 7. 0. 5 具有难燃性的电缆,是指按标准燃烧试验在着火后,能阻止延燃直至自熄的电缆(迄今俗称阻燃电缆),它比同规格的非难燃型电缆一般要贵。鉴于电缆火灾的偶然性,而执行规范的要求将属必然,为避免宏观投资的过大,故需明示采用难燃电缆的必要条件,并分别给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使用难燃电缆,利于工程防火安全性的增强,与电缆上附加阻燃措施相比,还将有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易把握,并可简化施工与运行管理等优点。但当电缆线路中所经过着火几率高的区段有限时,着火几率少的区段却减免不了电缆投资的增加,而不像附加阻燃方式可只在需要的局部段实施。 统计规律表明,火电厂主厂房,燃煤系统装置等场所,电缆火灾几率较高。而300MW及以上机组火电厂的区域性供电范围较大,一旦电缆火灾带来社会经济损失和影响严重,况且,该场所电缆密集,多处于火灾几率较高的范 围,现拟本条(1)项要求,与电力部(原能源部)发布进一步做好电缆防火的通知精神一致。 聚氯乙烯等含卤化物材料构成电缆虽有助难燃性提高,但电缆着火时析出卤化氢气体,含有毒性和较浓烟气,危及人的生命,不少电缆火灾事故教训屡有昭示,故对人流云集的场所,采用难燃电缆时还需兼有低烟、低毒性。 7. 0. 6 电缆的难燃性(阻止延燃性)考核标准,显然以等效于工程基 本特征才有意义。 现行国家标准GBl2666(5(1990)“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与IEC332—3(1987)相当,均含A,B、C三类试验等级,且以A类比B、C类试验条件顺次较严格。 在实现有效阻止电缆延燃要求,同时有附加防火阻燃措施和使用难燃电缆的情况下,难燃电缆选用A类可较B、C类利于简化附加措施,反之,增强附加防火阻燃措施时用B、C类难燃电缆,也可符合要求。 就减少电缆火灾几率、增强安全性以获社会经济效益而论,终究以A类较B、C类顺次为佳,但就同一规格的难燃型较普通型电缆造价增加程度来看,一般是A类比B、C类顺次较高,这就对难燃电缆用量较多的工程,相应投资增加就较显著。 鉴于不同行业情况以及工程特点(如火灾几率、电缆数量、附加防火阻燃措施实现程度、增强安全性要求和投资限制等因素)的多样化,难燃电缆的类别不便由本规范简单地划一规定,故从原则上示明应综合上述考虑,因时、因地制宜来选择。可另由行业标准等予以具体规定。 7. 0. 7 公用重要回路或有保安要求回路的电缆,在着火后不再维持通电影响危害扩大的事故损失,屡有发生。这绝非采取一般阻止延燃措施或使用难燃型电缆所能防止。 先进工业国家已有明确使用耐火电缆的强制性法令。如日本消防法、建筑基准法载明了对保安电源、消防设施、事故照明、电梯、地下商业设施等供电要采用耐火电线电缆。 7(0(9 电缆的耐火性,过去长时期按IEC331—1970标准试验考核,特点是耐火焰高温750?作用3h。符合该标准的耐火型电缆,经实践检验未具有耐火性的事例,如英国军舰装备的这种电缆,在马尔维纳斯海战中暴露出失败。已启示对IEC331标准宜作修改。 从我国和美国、原苏联多次电缆实体模拟燃烧试验中,测得电缆群着火后燃烧火焰温度高达800—1200?;又从燃油等火焰温度测值也高达1000?左右。可认为多根电缆中或邻近燃油波及场所,若使用仅满足IEC331—1970标准的耐火电缆是难符有效期望的。 7(0(10 金属管氧化镁等矿物绝缘电缆,简称MI电缆,具有高耐火性和耐高温、防机械力损伤特性。但有造价相对稍贵,又不像通常电缆具有的挠曲性特点。 国内外已有较广泛应用,被认为是可靠的不燃电缆(有称防火电缆)。 7(0(11 美国大古力水电厂充油电缆火灾事故以及国内外其他多次充油电缆火灾,促使人们高度重视防范对策。 充油电缆着火烧损引起燃油流溢,采取埋砂敷设,是一种较妥善对策。我国水电厂尤其在洞内等廊道中的充油电缆,已较普遍地实践。日本在隧道、桥梁上也较广泛地采取埋砂敷设充油电缆,且多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轻型槽盒内埋砂方式,近年在500kV充油电缆沿8km跨海桥梁上敷设也系此法。 7(0(12 高压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以及耦合电容器,构造上存在易进潮气的弱点。曾多次因进潮导致爆炸溢油、流入近旁电缆沟的燃油使电缆着火,宜引以为戒。 7(0(13 过去在潮湿的隧道中装设报警用探头,常因湿气影响误动而不受欢迎,以致停用。 然而,缺乏自动报警,就不能及时发觉实施消防灭火,造成事故扩大。 防潮型探头、火灾检知线(或称感温报警线)可避免上述缺点。 7(0(14 水喷雾灭火装置在原苏联曾用于隧道中,并通过实体模拟燃烧试验,按有效灭火范围确定恰当配置方式,然而原苏联《电气安装规程》对其应用上却予以限制。日本防火消防措施对充油电缆终端设置处,有采取水喷 雾灭火方式。 我国在电缆较密集敷设场所也有配置水喷雾灭火装置或其他消防设施。经分析,在实施一般防火阻燃方式基础上的应用,将有助提高安全性。 7(0(15 电缆用防火阻燃材料产品,不像电缆历史久远,实践的教训, 昭示了需加强指导如何正确选择,以助实现安全、适用、耐久等目的。 考核有效阻止延燃或耐火性的燃烧试验,对有的工程情况,仅按现行标准试验不足以表征,可采取等效工程使用条件特征的实体模拟燃烧试验。国内曾成功地实践。此外,英国BICC公司、美国UL机构早已开展,日本近年也重视这种有助于安全性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的方法(参见1991年1月《电线时报)第44卷第1 。 期)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档为【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314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