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

[原创]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

举报
开通vip

[原创]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原创]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 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解读: 1)建立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的基本模型,识别八大行星的主要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2)迁移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探究地外文明 3)结合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如“月亮女神”,联系对宇宙的探索进行命题。 【自主学习】 一、地...

[原创]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
[原创]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 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解读: 1)建立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的基本模型,识别八大行星的主要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2)迁移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探究地外文明 3)结合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如“月亮女神”,联系对宇宙的探索进行命题。 【自主学习】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和人造天体等。 2、天体系统:宇宙中各种天气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等。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3、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液态水的存在,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知识储备】 1、地球的普通性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星、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较大的相似性 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共面性,各大行星公转轨道的倾角(各大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很小,只有水星稍大也不超过17度,因此可以说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各大行星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相同,在北天极俯视为逆时针方向。 近圆性,各大行星公转轨道相当接近,只有水星偏心率稍大为0.206 3、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它是目前大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有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稳定的光照条件地球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使地球有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一致,而围绕大阳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2)地球本身的条件 ? 日地距离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干生命过程的产生和发展也保证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地球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太长,昼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时,致使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例如火山喷发加速了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从体验和感受中认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大气结构,简述黑子和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事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4(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观点 解读: 1)解释我国太阳辐射的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2)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上无线电通信的影响及原因。 【自主学习】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 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 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4、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在高温高压下,太阳中心产生核聚变反应。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和光球。 2、光球层厚约500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度。太阳光基本从这里发出。光球表面的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3、呈现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层为色球层,厚约几千千米。色球层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它们的活动约11年为一周期。 4、最外面的一层,叫日冕。它的亮度仅为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为:黑子和耀斑增多则干扰或中断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离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产生淡绿色和红色的极光;带电离子流还产生“磁暴”现象;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知识储备】 1、影响年太阳福射总量的因素 (1)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大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福射量多。 (2)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天气状况,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幅射多,如山地背风坡太阳福射强。 我国太阳能分布的高值和低值中心均位于北纬22,北纬35。在北纬30,40 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北纬40度以北由东向西太阳福射能逐渐增加。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 ? 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 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则达地面的大阳辐射能较多。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2、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 (1)纬度因素: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2)地势高低: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3)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照时数多。 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如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赤道地区多对流雨,阴天多,太阳辐射少;台湾岛、海南岛东南部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而西北部为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4、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1)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2)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的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吸收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6、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运用教具、学具或计算机模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 2(运用地球运动的道理,解释时差和季节的形成原因 3(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限 解读: 1)运用地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来定位; 2)计算时区与区时(包括地方时与国际时间),掌握日期的划分; 3)计算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分析评价其对农业生产、太阳能利用、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自转 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周期:一恒星日——23时56分4秒。自转360度;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角速度约为15?,小时;赤道处线速度最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两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公转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 轨道:地球公转的轨迹;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近日点时间1月初;远日点时间7月初。 速度:平均角速度1度/小时;平均线速度30千米/秒;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二、地球自转与时差 1、昼夜交替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分界线晨昏线,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2、时间的确定,根据各地看到的太阳的迟早而定,太阳直射的地方时为正午12点。 3、地方时的概念:因经线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时区划分的目的:避免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活动带来的不便;国际标准: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15度,东西12区各跨经度7.5度,合为一个时区,记时方法: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区时计算: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主要城市所在时区的区时:伦敦——中时区;开罗——东二区;莫斯科——东三区;北京——东八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 5、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日界线。 6、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 1、自转成赤道面,公转成黄道面,黄赤交角23度26分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南北纬23度26分,周期:回归年,过程3.21赤道——6.22北回归线——9.23赤道——12.22南回归线。 3、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日越向北昼越 长夜越短,过了夏至北半球昼越来越短。日照时间长,接受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短,接受太阳辐射少。北半球冬至和夏至相反。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而变化,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多,太阳高度角小,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少。 5、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节,冬夏季节的过度季节。北半球温带国家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知识储备】 1、昼夜现象的形成 由干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同一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只有向着太阳的半球能被太阳光照到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不能被大阳光照射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上大阳高度大于0度;夜半球上太阳高度小于0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度。 2、晨昏线:太阳光照射地表时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18时;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地方时为 O时或12 时。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侧视图上,过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直面,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即为该日的晨昏线(圈)。 3、晨昏线的应用(几个主要作用) (1)确定地方时 ?经过赤道与晨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2)确定日期和季节 ? 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a,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度-a(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4)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级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4、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计算经度差,两地若同是东经度或西经度则相减,两地若一地是东经度,一地是西经度则相加。 (2)计算时间差,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加或减经度差乘于4分钟(东加西减)。 5、区时计算 (1)计算所在地时区数,经度数除于15,若余数大于7.5,则商加上1为时区数,若余数小于7.5,则商为时区数。 (2)计算时区差,以中时区为参照物,若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东一西相加。 (3)计算时间,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加或减时间差乘于1小时(东加西减)。 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而过零时区的计算方法较为简便 6、时间换算中增加飞行、航行等经过时间 由出发地出发时间加飞行时间等于目的地到达时间。 7、日界线和日期的分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本上沿着180度经线,但有几处弯曲,其西侧总比东侧早一天。日期的分界线一般有两条一条是时间界线即24时或0时,它是随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日期分界线,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开始的经线;另一条是空间界线即日界线。从时间界线(24时或0时)向东至空间界线(180度经线)为今日的范围,从时间界线向西至空间界线为昨日的范围。 8、关键时间的确定 (1)昼半球中间经线,其地方时是12时(正午);夜半球中间经线,其地方时是O时或24时。 (2)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时。 (3)晨昏线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或12)时。 (4)物影为一天中最短(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或太阳位于中天),当地地方时为12时。 9、新旧一天的范围 180度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度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10、昼夜长短的计算 因为沿地表任一点所在纬经线圈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经过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即每跨经度15度,历时1小时,故某地昼长(夜长)计算公式如下: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于15度每小时=(正午12时-日出时间)乘于2=24小时-夜长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于15度每小时=(子夜24时-日落时间)乘于2=24小时-昼长 11、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大阳高度为90度,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变化特点是由大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其值大小如下公式计算: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太阳直射点纬度和该地纬度差。同在南半球或同在北半球则相减,相异则相加。 (2)南北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介于0度到23度26分之间。 (3)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大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0时太阳高度为0,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O度;从年变化看北极圈内太阳高度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极圈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太阳直射点纬度和该地纬度差。 (4)其他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日出日落时为O度,12时最大,12时前递增,12时后递减。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时和18时为0度,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度34分,90度) 12、太阳高度的应用 (1)推算纬度:根据公式: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太阳直射点纬度和该地纬度差,可求地理纬度。 2)推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 时或18时。任何一天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楼间距:一般来说,为了获取充分的日照,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4)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地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大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大阳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5)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大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应尽量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13、地球上有5条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同时是地球上没有地转偏向力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地方。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可能达到的最南点和最北点所在的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23(5?S,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随后太阳直射点转向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的界限。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得到太阳的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得到一次太阳的直射。习惯上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叫作热带,即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南、北极圈,是极地附近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或者说失去昼夜交替现象)的最大范围的界线。南纬66(5?纬线圈是南极圈,也就是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在南极圈内,每年秋分之后在南极点附近就开始出现极昼现象,极昼的范围与日俱增,到了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整个南极圈内都是极昼。随后,极昼的范围又逐渐缩小,直到春分前后,南极极昼消失,转为一天比一天范围扩大的极夜。到了夏至日(6月22前后)整个南极圈内均为极夜……北纬66(5?是北极圈,在那里发生的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南极地区完全类似,只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北极地区正好是极夜……极圈内,纬度越高的地方,极昼(或者极夜)的时间越长。南(北)极点极昼和极夜分别约长半年,极圈则只有1天极昼和极夜。南。北极圈是南、北温带与南、北寒带的分界线。 每年太阳光线有两次直射赤道,3月21日(前后)那天叫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叫秋分日。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纬度经常使用其约数,即分别为:23”30S(或23(5?S)、23?30们(或23(5?N),66?30它(或66(5?S)、66?30训(或66(5?N)。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相对应的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有四个点,分别叫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和冬至点。因此,准确地说夏至日是地球经过夏至点的时刻,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不是整整的365天,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刻年年不同。有时日期也会前后错动1天。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名称全球是统一的,即天文学上打着其诞生地(北半球)的印记。 14、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内容 (1)确定南北极 ? 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 极地投影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北逆南顺;根据经度的排列情况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即东经度数沿逆时针方向增加为北极图;沿顺时针方向增加为南极图。(2)确定晨线和昏线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晨昏线(圈)。在地球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3)确定日期和节气 北极圈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12月22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时,为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在一天之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某条纬线上的所有点,但在某个时刻只直射其中的一点。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地球光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也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经度。 (5)确定某地地方时 ?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 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往东走,时间越早,钟点数越大。 ?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的地方时相。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方时刻比西方早 (6)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孤和夜孤两部分。昼孤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同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或夜)长是相等的。弧长15度为1小时。 昼长,夜长=24小时 在侧视图上,求昼长或夜长要再乘以2,因为观察者看到的仅是昼弧或夜弧的一半。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 -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4-夜长时间=(昼孤所跨经度,360度)*24 (7) 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即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全年6时日出,18时日落。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的那一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大阳高度为90度。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的那条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降低。因此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纬线有两条。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之差。 (9)确定日期分界线 地球上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日界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当大阳直射在东经度时,地球上早一天的范国占多一半;当太阳直射在西经度时地球上晚一天的范围占多一半。 (10)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5、正午日影方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日影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极点除外)。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南极点除外)。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大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直射时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16、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北半球各地(极昼区城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连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并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点 解读: 1)利用地震波探矿,如找石油、天然气;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考查板块的边界类型及特点; 3)结合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等外部圈层知识来组织知识要点。 【自主学习】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3、不连续面: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莫霍界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4、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地壳和 顶部 (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为岩石圈。 5、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物圈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知识储备】 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 我的思路:地震发生时,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从震源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的震动。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的速度较快,最先到达地面,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随纵波之后到达地面,引起地面左右晃动。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然后左右晃动。 2(你知道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时速度有什么变化吗?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我的思路:从课本图1.26可以看出: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一般认为是由于温度和密度都明显增加造成的;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一般认为地球的外核是液态。 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构成的,你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我的思路: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其大陆部分较厚,约33千米,海洋部分较薄,只有几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解读: 1)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及应用; 2)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的差异及成因; 3)对流层大气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与逆温现象。 【自主学习】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3、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5、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热力环流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存在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判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1)方向:与风向相反 (2)可以减小风速 (二)不同部位的风 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 近地面的风受三种力:摩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后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知识储备】 1、“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且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通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福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宁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最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4、山谷风:由于山坡增温快降温快,导致山坡温度与山谷温度出现差异,且白天和黑夜的差别正好相反,形成了夜晚大气由山坡吹向谷地的山风,白天大气由山谷吹向山坡的谷风。 5、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间温差的变化,白天大气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夜晚大气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 6、城市热岛: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而形成的高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流。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7、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 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8、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9、等压线图判读规律 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学习目标】 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3(简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解读: 1)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对应雨区的关系; 2)判断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及区域差异; 3)分析季风环流对全球三圈环流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运动的原因: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分布:高纬环流、中纬环流和低纬环流 3、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型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型冷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型热高压)、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型热低压) 4、风带 信风带,从副热带高气压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西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带; 东风带,从极地高气压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5、季节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南北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与海洋。使全球成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2、冬季,亚欧大陆为亚洲高压,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低压;夏季,亚欧大陆为亚洲低压,太平洋和大西洋为高压。北半球的气压带被分割成断块状分布。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小,气压带分布呈带状。 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成因: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风风向为西北风,性质为寒冷干燥,夏季风风向为东南风,性质为高温多雨。南亚季风,成因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冬季风风向为东北风,夏季风风向为西南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压带的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在西风带的控制下形成的;地中海气候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知识储备】 1、赤道地区空气受熟上升,极地地区空气冷却下沉,低纬和高纬环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舰律的南北移动,常使一些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状况,如地中海气候和热帝草原气候。 3、判断世界气候类型: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3)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 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例如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盛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城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侯。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学习目标】 1(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结构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解读: 1)、运用局部等压线(面)图,考查建议天气图的识图; 2)、描述锋面天气中国镜前、国敬重、过境后的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指标的变化; 3)、认识常见的天气系统,如寒潮、台风(飓风)等天气特征。 【自主学习】 一、锋与天气 1、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物理性质也很近似的大团空气,分类为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和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对天气的影响是,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不同气团交替控制,天气变化大。 2、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线是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是锋面和锋线的统称。 3、冷锋的形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风;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4、暖锋的形成: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5、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的形成。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天气系统,就气压而言,分为高压和低压,就气流而言,分为气旋和反气旋。 2、低压(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 3、高气压(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由中心流向四周,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北半球 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 4、从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图上的山脊,从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知识储备】 1、气旋各部位风向的判断方法 (1)风向判别法:首先,找研究点所受的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次头脑中要有研究点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次看研究点所受的风向弧线与哪个方位有夹角。 (2)口诀记忆法:从上述三个步骤,我们不难得出北半球气旋各个部位所吹的风向: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 (3)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的区别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晴难。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北顺南逆中间降,高压过境晴朗天。 2、冷暖锋的判断技巧 (1)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主动前进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前进为暖锋。(2)根据锋面符号判断:冷锋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移动方向。暖锋中半圆圆弧所对方向为暖峰移动方向。 (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锋面坡度小,一般为暖锋。 4)根据冷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判断:冷峰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转晴。暖锋过时,常出现阴天、降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5)根据雨区范围判断: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附近,雨区范围狭窄。暖锋降水全在峰前,雨区范围较宽。(6)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冷锋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暖锋降水强度小而历时长,多连续性降水。 3.锋面雨带移动的结果 (1)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 ?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 (2)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气候变化是自然规律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解读: 1)、结合全球变暖的时政热点,说明其分布、成因、危害与适应对策; 2)、分析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天气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2、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3、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4、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5、我国气温变化,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不明显,甚至下降,西北变暖,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冬季增温最明显。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会改变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气候变暖将预示着积温增加, 期延长,但往往伴随着生长期加重,造成水分的不足。 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量分布格局。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知识储备】 1、海平面上升时对环境影响: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海岸侵蚀加强;风暴潮作用加剧;海水入侵形成咸潮,淹没土地;洪涝灾害加剧等。 2、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取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3、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不断变暖,平均气温上升了0.4—0.5?,以冬季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16个大范围暖冬。降水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据研究显示,今后我国气候将继续变暖。到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到205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我国气候变暖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加。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大,因此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用图示等方法表达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说明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类型,能用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 解读: 1)、对潜水与河湖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的判断; 2)、不同地区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形成原因;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表现形式及结果等。 【自主学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共同组成水圈,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资源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2、陆地水分为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等)和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循环周期长,更新慢(冰川水、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循环周期短,更新快(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陆地水的来源: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 3、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降雨量越大,河流径流量越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越高,河流径流量越大;以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径流量稳定。 4、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重力等。水循环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和植物蒸腾。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水循环意义:使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通过水体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得以更新;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不断地塑造地表形态,广泛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 【知识储备】 1、河流水、湘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当河渡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量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流径流变化的作用。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足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1)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水循环的意义? 水资源不断更新;? 促使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3)海陆间大循环包括的环节多,涉及的范围大,下垫面复杂(包括海洋和陆地),因而被称大循环。在三种水循环类型中海洋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 (4)在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大循环,又有陆地水循环;在内流区域,只发生陆地水循环。 (5)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相变化,外因即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和重力能。 2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径流量——主要与流域内的气候有关,降水量、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都对径流量有影响。 水位——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或气温变化有关。以雨水朴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 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同等条件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水位变化要小于植被覆盖率低的流域。 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状况有关。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等对河流含沙量也有影响。 流速——主耍与地形坡度(落差)有关。 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4、河流径流量分析步骤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 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 全年(年雨)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解题思路分析 5、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河流的上下游 (1)看线条的粗细。一般情况下,河流愈下向游,汇集的水量越多,河道越宽阔,线条粗。 (2)看入海口位置。外流河最终都要注入海洋,入海口即下游的终点。 (3)借地势高低。水往低处流,下游地势一定会低于上游,内流河的流向判断尤其如此。 6、河流的开发、治理 (1)河流泛滥的主要原因。?河床因素:河道弯曲、狭窄(包括人为原因造成的填河造陆、建筑占用等);或因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浅(多在地势低平地区,河流速度慢),排洪困难。?气候因素:降水时间集中,来洪量大;如果是向心状水系形状,或干支流流域在同一时期都处在雨季时,支流来洪难以错开,加剧干流洪水量。凌汛的形成,首先河流必须有结冰的条件(看秋季与初春季节,看 0? 等温线),其次是发生在从低纬向高纬流动的高纬地区。 (2)开发、治理的一般方式上游地区一般多峡谷、落差大,可修建水库开发水能,调节水量。 中下游河道一般比较宽深,是航运条件较好的地段;还可利用湖泊、洼地蓄洪,或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整治河道(裁弯取直、增加入海通道加大排洪量等)。 全流域要搞好植物造林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3)河流调水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调出地区水源是否充足,调水量多少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如水质是否下降、海水是否倒灌、沿岸土地是否盐碱化发展等问题)。?调出区与调入区之间的距离长短、地形地势地质条件(是自然还是抽、提水)。?工程沿线的生态保护。 7、影响航运的一般条件 世界著名航运大河(运河)———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伏尔加河、长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易北河、莱茵—多瑙运河、北美五大湖、圣劳伦斯河、多瑙河、泰晤士河、塞纳河、京杭运河、珠江等。 (1)自然基础(与气候、地形相关) 水系条件:河道宽深,水流速度平缓(平原或盆地内部);水系庞大且可通航河道长。 水文条件:汛期较长(水深),含沙量低(少淤),无冰期或短冰期(通期时间长)。 (2)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提供丰富的物产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如有人工运河沟通天然河道,则进一步方便了区域内的联系。江铁(路)联运或江海联运,减少了客货运的中转环节,提高了运输效率,河航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国际,反过来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 (3)河道上空建设桥梁,必须考虑到河面到桥拱面的最小净空高能否让船只顺利、安全通过(因为河水在汛期上涨,净空 高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语文高考下定义高考日语答题卡模板高考688高频词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虑不周到,则会出现汛期大船无法通行的情况)。 8、水能开发条件分析 (1)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取决于两个条件:河流水量多少(与气候相关);落差大小(与地势地形联系)。 2)宏观影响——对开发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养殖等),带动( 相关产业(建筑、旅游等)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下游地区的防洪作用。同时需考虑淹没面积、淹没损失、迁移人口、生态破坏、土壤次生盐碱化、农田沼泽化等负面影响。对输入地区:增加能源供应,降低用电成本,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 (3)微观影响———坝址选择(地质、地形、气候、淹没区、输电半径等)、水库的气候调节效益(温差、降水量、风日与风力)等。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学习目标】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读: 1)、考查特定海域的洋流的名称、性质; 2)、结合航行,考查沿线海域的洋流的流向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3)、结合厄尔尼诺现象,考查海水的异常变化等知识。 【自主学习】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按性质分类为: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影响洋流的因素:盛行风,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如:信风和西风,陆地地形和地转偏向力等。 3、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南北回归线的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流动)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只在北半球存在,为逆时针流动。 (3)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围绕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4)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季逆时针流动,夏季顺时针流动。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巨大的大洋洋流系统可以促进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而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2、洋流对生物资源的影响。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西北欧的北海渔场和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都是处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此外,有明显上升流的海域也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3、洋流对海洋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海轮顺洋流航行时,航速要比逆洋流航行快得多。 4、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扩大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知识储备】 1、西风漂流为寒流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这必然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温度;二是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三是南极大陆的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也加剧了海水的降温。 2、厄尔尼诺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厄尔尼诺现象也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上升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强信号,全球许多气象气候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3)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气候的影响 据研究,全球热带地区的降水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因为南赤道暖流明显减弱,使得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中心发生东移。以往多雨的太平洋西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由于四周海水温度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大为减少,甚至出现明显的干旱灾害。相反,原热带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活跃、终年比较干旱的地区,因为表层海水温度明显上升,水汽蒸发量明显增加,上升气流异常活跃,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如南美沿岸的秘鲁、智利、厄瓜多尔等原降水较少地区,这时往往出现暴雨,发生洪涝灾害。 (4)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风暴的影响 热带风暴是生成于热带海洋上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对海洋大气环流与洋流发生影响时,热带风暴出现的时间、频率、强弱都会有所改变。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大西洋飓风活动处于低水平,它的活动无数比厄尔尼诺次年要少,移动趋向也有差异;西太平洋台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比平常年份少,进入我国南海的台风也少。 我国南海及西太平洋平均台风次数与厄尔尼诺 (5)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台风减少 b.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 c.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3、咸潮与赤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 4、怎样判断寒暖流 (1)根据流自判断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 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流为寒流,下降流为暖流。 ?一般地从低纬流向高纬海区的洋流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2)等温线判断法 暖流是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的洋流,寒流是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的洋流。由于洋流比流经的海区水温高或低,这样就导致海洋表面等温线发生弯曲,因此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判断洋流的流向。 等温线的凸向,即是洋流的流向,它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是一致的。海水由水温高的地方向水温低的地方流,则为暖流;海水自水温低的地方向水温高的地方流,即为寒流。 5、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 (1)“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 (2)“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3)“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反之为暖流。 6、思考:珠江口发生咸潮的原因,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海洋浮游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在全世界400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有260多种能形成赤潮,其中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他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于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 4(利用策略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 解读: 1)、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调水线路比较,水源地的自然特征; 2)、结合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水污染状况考查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的成因与分布; 3)、以我国发展节水型农业与工业循环用水的案例,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知识。 【自主学习】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3、水资源分布 特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原因: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衡量标准: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4、全球水资源状况 各大洲(由多到少),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主要国家(由多到少),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中国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不同。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主要原因: 人口持续增长、工农业发展,生活生产用水增加;水资源污染破坏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解决办法: 1)开源措施。 如: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 水淡化、人工增雨。 2)节流措施。 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 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 【知识储备】 1、水资源的几种分析方法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 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量,二是人口总数。 ?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说来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 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2、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 ?淡水总量有限,季节变化大。 ? 人口和水资源分布不均。 (2)人为原因 ?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增多,用水量大。 ?人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 ?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小。 3、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开源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2)节流 ?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4、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1)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 资源贫乏。 (2)从世界范围看: A大洲总量:南极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B大洲人均占有量: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 C水资源最丰富的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5、我国水资源危机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污染日益严重 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滦河流域最严重)——资源型缺水——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 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终端湖泊萎缩消失 6、水资源三大威胁 (1)洪水威胁 (2)干旱缺水威胁——分布最广 (3)水污染恶化威胁——经济发达地区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4(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生产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解读: 1)、结合等高线图或景观图,考查特定区域地貌成因; 2)、考查不同岩石与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3)、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的区域差异性,如西北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东南湿润地区以水力为主。 【自主学习】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3、不均匀。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很慢,而基拉韦厄火山爆发的速度很快。 4、分类(根据运动方向和性质):平行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和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5、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6、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4、风化作用: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做风化作用。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5、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使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作用就叫做侵蚀作用。常见的侵蚀地貌有风蚀蘑菇、海蚀陡崖、冰斗或角峰等 6、搬运作用:流水推动物体的力量和流速成正比,所以当水流变大后,水带走了更多、更大的沙粒。除了水以外,风也具有搬运作用,尤其在沙漠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也很显著。 7、沉积作用: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沙滩、新月形沙丘、河流三角洲等。 8、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 9、内力和外力同时起作用,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即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岩石的分类(按成因分):岩浆岩、变质岩 和沉积岩。 2、循环过程: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作用)——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 岩浆岩(变质作用)——变质岩 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痕迹,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 【知识储备】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构成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3(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解读: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分析火山、地形的成因、地球上高大山系的分布规律; 2)、结合地质地貌构造示意图,判断向斜、背斜、找矿与工程建筑等的位置; 3)、分析山区交通选线以距离换高程的“之”字形为主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山岳又称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类型: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2、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 和向斜。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4、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 5、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张力和压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6、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庐山等名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 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7、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8、火山是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和日本富士山。 9、玄武岩高原是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比较宽广。如哥伦比亚高原。 10、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2、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山地交通线路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4、延伸方向: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知识储备】 1、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2、山地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因为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 (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山地地区交通运愉主耍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因为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成本高,难度较大,而修建公路相对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2)对交通运输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时,往往迂回前进,多呈“之”字形,故同样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其他地区密度较低。 3、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及划分 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被——些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若干个小的板块。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4、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侵蚀搬运掉了。 ?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读: 1)、分析河谷、瀑布等河流侵蚀地貌的成因,冲积扇、河漫滩、河口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的特征与成因; 2)、结合地转偏向力对河流凹岸、凸岸的影响,分析码头的选点与淘金、挖沙的位置; 3)、认识聚落兴起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中,河流在供水、航运、灌溉等方面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垂直于源头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垂直于两侧地面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2、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为河谷。 3、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它就是当“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 4、冲积平原一般是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对聚落分布有比较明显影响的河流地貌: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2、高原地区: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高原地区人类理想的栖息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谷地。 3、山区: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山区聚落多呈条带状或分布在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4、平原地区: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沿河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知识储备】 1、侵蚀堆积地貌 ?“V”形谷分布在流水侵蚀强烈的河流上游的山区、“U”形谷分布在冰川侵蚀强烈的山区、宽谷分布在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河流下游。 ?流水的沉积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在山口处形成冲积扇平原,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沿岸沉积平原 2、如何区别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 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指向河流上游。 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垂直方向。 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河流流向大致垂直。 3、怎样理解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 4、河流侵蚀的主要形式 河流侵浊地貌是在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5、河谷的形成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 6、冲积平原的形成及特点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河流堆积地貌并不只存在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如冲积扇或洪积扇。 ?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比重大的总是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分选性。但是,这个规律只适合于连续发生沉积的某个河段,对于整条河流来说,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河流的侵蚀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的,因此自上游到下游,堆积物的颗粒并非都是由粗到细。 7、如何根据河流的流向、水系和水文特征判断地形特征 (1)根据河流流自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2)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类型 ( ?若水系为向心状,该地形为盆地。 ?若水系为辐射状,该地形为山顶。 (3)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含沙量大,则说明上游植被覆盖不良,水土流失严重。 ?若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在我国分布在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两次汛期。 (4)根据河流的河床宽度可判断地形 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校弯曲。 8、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河流侵蚀地貌对聚落没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堆积地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并不是所有的冲积平原都是聚落密集区。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 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某自然环境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解读: 1)、考查气候、生物、土壤、水与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在环节、能量交换、地理意义上的异同点; 3)、以某一自然地理要素为中心,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自主学习】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知识储备】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典例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岩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共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典例分析如下: (1)气候与地貌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不同地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前者如云贵高原的熔岩地貌形成于湿热气位条件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早气候条件下;后者如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与那里山高谷深,气温垂直变化大有关系。 2)气候与水文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水文条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有差异。前( 者如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是因北方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是因流域内降水均匀;后者如在湖泊、水库周围的地方,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3)气候和生物相互影响。一定气候条件下,生长着相应的植物,活动着相应的动物;植物也影响气候。前者如赤道附近为雨林,亚寒带则为针叶林;后者如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要湿润的多。 (4)气候和土壤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的湿度、温度也有一定影响。前者如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土。 (5)地貌和水文相互影响。不同地貌务件下水文状况不同;术文条件对地貌的影响更是深刻的。前者如刚国河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直接相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后者如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长江三峡的峡谷地形都是流水切割的结果,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河网密布的恒河三角洲、开阔的永定河冲积扇都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 (6)地貌与生物相互影响。地貌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地貌。前者如阴坡和阳植物是不同的,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分布;后者如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特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7)水文和生物相互影响。不同水文条件下,生存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生物的出现也改变着水文状况。前者如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环境;具有不同的个体形态。后者如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地改变着水的化学成分。植被覆盖状况对地球上的水循环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通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使土壤水、生物水、大气水构成一个互相联东的统一系统 (8)土壤和生物相互联系。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土壤也影响生物的分布。前者如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后者如南 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就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习目标】 1(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知道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带 3(用实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象 4(了解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解读: 1)、区域定位及其自然带的确定; 2)、考查水平自然带与垂直自然带的相互关系; 3)、以理想大陆或特定山地为例,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自主学习】 一、陆地自然带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3、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4、常见的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南北纬10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0-250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0-350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0-50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0-60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0-70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大致与经线方向平行的地域分异规律,称为经向地域分异规律。这 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亚欧大陆中部从沿海向内陆分别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知识储备】 1、非地带性 ? 由海陆分布因素形成的——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只在北半球存在,南半球同纬度地区因大部分是海洋,而缺失这两个自然带。 ? 由地形因素形成的——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带,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背风坡)却是气候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 由洋流因素形成的——同一自然带,受暖流影呐一侧自然带向高纬延伸且面积要广阔一些,寒流一侧则向低纬延伸。 ? 由局部水分条件变化形成的——荒漠带中呈斑点状分布的绿洲。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致。 (2)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带一致。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三: ( ? 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 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 ? 跟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有二:? 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5)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二:? 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3、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高中地理总复习提纲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学习目标】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三种模式名称和特点。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解读: 1)、依据折线统计图、柱状统计图判断人口增长(再生产)的类型; 2)、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产生的原因; 3)、结合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比、“人口红利”期等考查相关人口数量变化等知识。 【自主学习】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1999年10月12日为“世界60亿人口日”;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及其缓慢;农业革命后,人口增长较快;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20世纪50年代前,人口增长缓慢;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迅猛增长。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的。 2、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3、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4、发达国家,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传统型;世界,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度;中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知识储备】 1、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1)发达国家 现状:人口增长太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个人及社会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面临的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对策: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如日本、意大利耗资鼓励生育。 (2)发展中国家 现状:人口增长太快: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印度采用的抑制生育政策等。 2、人口老龄化: (1)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2)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 (3)原因:导致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是最主要的。 (4)问题:?引起劳动力不足;?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导致兵源奇缺 (5)措施:?移民或加强国际劳务进口;?进行贸易移民,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 3、中国人口变化模式:六个阶段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 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4、影晌人口数量增加的因素及相关计算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增减情况进行相关计算,必需明确两个要素:一、该国家成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即人口基数。二、人口自然增长率。而涉及到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计算方法: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计算方法:该年人口总*自然增长率 (3)几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 计算方法:该年人口总数*(1+自然增长率)的N指数倍(N为年数) 5、怎样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 (1)从特征上区分 区分三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是三低,传统高低高,原始高高低,切实要记牢。 (2)从数值上区分 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6、如何确定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包括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原始型和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现代型和传统型两种增长模式,所以关键是能够准确地确定现代型和传统型。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并且可以把1%的数值指标作为二者的划分界线。高于1,为传统型,低于1,为现代型。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解读: 1)、运用人口空间变化理论,分析我国古代人口迁移,如闯关东、走西口与下南洋,当代20世纪80年代以前与以后的人口迁移特点; 2)、杰和城市化、逆城市化、民工潮等分析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现象; 3)、了解国际间目前人口迁移的新动向,重点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自主学习】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年)的迁移活动;19世纪前,人口迁移的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流向,主要从欧洲到以美洲、大洋州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二战以后,人口迁移的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流向,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的是拉丁美洲,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3、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人口迁移的因素: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等。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流向,由东部向西北、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 迁移的特点,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流向,由西部东部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如经济(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 【知识储备】 1、如何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的概念包括三个要求:空间位移、居住地的变更和时间限制。 (1)空间位移与居住地的变更 只有发生空间移动的人口现象才可能构成人口迁移,但并不是所有人口在空间位移的移动都称之为人口迁移,强调人口迁移的空间性,是因为人口迁移还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而居住地的改变是以超过一定的距离和跨越行政区界为依据,这是形成人口迁移的先决条件 (2)时间限度 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限度,除了统计的准确和方便以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因为人口的迁移无论是对迁出地、迁入地,还是迁移者本身都会产生深刻的社会、经济、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如果时间太短,上述诸方面的影响尚未全面表现出来;如果时间太长,迁移对各方面的影响可能已经消失。因此,一般以一年为限作为人口迁移的时间限度,即居住地在空间上的位移超过一年的人口移动称之为人口迁移。 2、中国“民工潮”现象 (1)成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农村体制改? 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城市吸引力,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2)特点: ?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 ?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 ?流动不稳定。 ?文化素质偏低。 (3)影响 (利)?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弊)?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局部(城市)就业压力;?民工流入地区常因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解读: 1)、通过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分析“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等内容; 2)、考查资源、科技水平、开发程度及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对不同时代、地区的环境容量的影响; 3)、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等。 【自主学习】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提出的背景,人口与日俱增,可用空间越来越小,资源匮乏。 2、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不同估计,乐观派、中间派、悲观派。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意义,它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储备】 1、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说生活肯定是越过越好,如果说刚才我们探讨的那个时代是只能吃饱饭的时代,但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处于大家都要顿顿吃肉,出门开车,家家都住洋房别墅的时代,也就是说生活消费水平提高了,那聘用人才的价格也会提高,比如说改成500元/人。那么你们在自身拥有的资源基础上还会不会能容纳这么多的人口,)因此,消费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 4)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 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2、人口容量的估计 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 ?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出具体时间,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一共有四个方面,而且各种制约因素都是不确定的。比如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都在不断变化。因此,估计环境人口容量难度很大。 但在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具体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这一基础上的。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土地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 ?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乐观派学者认为,地球能够维持的人口,要比今天地球上生存的人口高出很多。个别学者甚至断言,地球 能够养活500亿人口。其依据有三:第一,目前地球陆地上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就是已经开发的资源,也存在着很大的利用潜力。第二,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的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有足够的力量遏制环境退化。 悲观派学者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过多,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人口不应超过10亿。其依据是:第一,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食物和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频繁出现,这说明人口规模已经过大。第二,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枯竭指日可待。第三,人类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 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这是使全球人类能够吃得比较好,并且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解读: 1)、结合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考查地形、河流等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结合城市规划与布局变化,考察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选择及理由; 3)、运用多种模式图,判断或评价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及原因。 【自主学习】 一、城市形态 1、城市形态,每一个城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成因,地形、河流、交通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3、类型,团块状(成都、合肥、华盛顿)、组团状(重庆)、条带状(贵阳、洛阳、西宁、宜昌)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 2、功能分区形成,同种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住宅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分化成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4、商业区,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形状,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5、工业区,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 6、其他:行政区、文化区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不同功能区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和组合。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3、形成因素:经济因素(付租能力,主要因素,影响地租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包括商业、住宅和工业)、收入的不同(社会地位)导致住宅区分化、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西方城市)、历史。 4、发展变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知识储备】 1、城市形态类型、影响因素、地域形态、优点、缺点和主要城市 a、团块状:市中心吸引作用;平原地区;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成都、合肥、华盛顿。 b、组团状: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山地、河流阻隔;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c、条带状或放射状: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河谷地区;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2、城市的生态化和特色化 a、现代城市应具备两个属性:一是生态化;二是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和谐、高效与发展。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泊、植被等自然景观协调;高效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极小的范围内创造大量财富,有惊人的生产力。 b、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是城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建筑风格、市政风采、园林特色的总和。城市特色主要表现在城市的整体上,体现在街道广场、海滨湖畔、建筑群体、人海车流的连续景观上,通过极目远眺、漫步观赏、沿途浏览,给人深刻的、难忘的印象。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了解不同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解读: 1)、结合不同等级城市特点,考察其商业地位及形成原因; 2)、评价特定区域(如常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城市布局的合理性; 3)、与城市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等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考察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自主学习】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从小到大,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一般根据城市的人口的规模划分。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小城市,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服务范围的特点,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服务范围不固定,没有明确界线。 3、影响城市规模的原因:资源,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交通,使其服务范围扩大,例如,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与城市等级相对应。 2、城市等级体系,在一个地域中,不同级别城市的空间组合,例如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 3、启示: 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形成金字塔型的城市等级体系 【知识储备】 1、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a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b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c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第三节城市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解读: 1)、运用统计图表,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结合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以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曾出现的问题为案例,分析值得吸取的教训。 【自主学习】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4、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初期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速度很快,后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速度却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进入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起步 晚,水平低,速度快,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出现“热岛”现象,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2、合理的城市化可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 【知识储备】 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加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 郊区城市化:二战之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布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00O 万人(占全美人口1/5 )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说,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门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 。世纪80 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较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 一1984 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 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 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 2、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 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种功能分区的关系。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2)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3)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4)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5、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解读: 1)、考查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科技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或变化带来的新的影响; 3)、结合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案例分析来考查。 【自主学习】 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 自然因素:(1)气候(2)地形(3)土壤 (4)水源 社会因素:(5)市场(6)交通运输(7)政策 (8)劳动力(9)机械,还有:农民的文化素质、资金状况、科技水平等。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混合农业 (1)概念: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2)典型地区: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 【知识储备】 1、如何确定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索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诸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冷方而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胜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下面是部分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2、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3、主导因素——农业生产 热量——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棵。 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地形——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土壤——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技术——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热条件。南疆光热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毓不足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索,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4、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 l )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扦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人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白然因素。例如涅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早、半千早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一切。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作物或禽畜品种。再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 5、主要农作物的自然条件 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天然橡胶: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椰子: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苹果、梨:暖温带气候区。 花生: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6、“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差异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 但缺少水,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 因此,水就成为西 北地区多条件才能进行,如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当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时,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如河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如西走廊由于拥有祁连山的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冰雪融水,能够进行粮棉生产,当地水源就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7、我国主要农业区区位条件分析 (1)东北商品农业基地 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 中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 地势平坦广阔,黑土肥沃;?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交通便利:? 重工业基地提供农业机械 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黑土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机械化程度高 (2)华北旱作农业区 华北平原 ? 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充足:? 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春旱夏涝,低湿地、盐碱地比重大,风沙天数多,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黄土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商品棉基地:山东花生产量最多 (3)南方水作农业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珠江三角洲 ?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丰富,配合好;? 地形平坦,水稻土(熟化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邻近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近海港,市场广阔 春季低温阴雨对旱稻生产不利;夏季的伏旱和洪涝灾害 多为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棉花、油菜;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珠三角为基塘农业。两广、闽、台、川盛产甘蔗;此区柑橘分布最广,南部沿海出产香蕉、荔枝等水果 (4)西北灌溉农业区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 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有灌溉水源;? 地广人稀,地价低 缺紧源水 作物品质好、单产高;南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吐鲁番哈密瓜、葡萄于闻名中外;“塞上江南”宁夏、河套平原主产甜菜、有小麦;河西走廊为瓜果蔬菜基地 (5)青藏高原河谷农业 稚鲁藏布江谷地、惶水谷地 ? 高原气候;与高原相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河谷避风;?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作物单产高 东相海量国原于热我平油高足与部比拔不 一年一熟,适启~喜温凉的青棵、春小麦、豌豆生长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习目标】 1(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解读: 1)、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评价我国水稻种植业现状; 2)、分析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兴起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运用统计图表、区域示意图、考查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分析评价。 【自主学习】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2、区位因素:气候适宜,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多雨;地势平坦,以肥沃的冲积平原或沿海平原为主;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人们有食用稻米的爱好。 3、主要特点:小农经营,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田地很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二、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主要作物,小麦、玉米。 2、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 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 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4、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农业生产商品化和高度专业化。 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知识储备】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习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解读: 1)、比较以畜牧业为主的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区位条件; 2)、分析我国牧区畜牧业、城郊乳畜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3)、从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上分析实际案例。 【自主学习】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3、畜牧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为主。 4、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区位优势: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可促进商品经营。 发展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二、乳畜业 1、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主要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2、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位要求:接近消费市场。 3、西欧的乳畜业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多汁牧草和饲料的生长; 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人口多,城市化程度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机械化:机械化程度高,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知识储备】 1、口诀法记忆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2、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 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 水稻-自给-小农经济——水稻种植业 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 谷物、牲畜-主要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种植园农业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解读: 1)、结合示意图,判断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2)、给出具体案例,分析其工业区位选择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其变化; 3)、结合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评价主导风(风频)、河流流向等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过程: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工厂——产出(产品、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 2、从经济效益看工业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不同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同: 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场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交通和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环境保护因素: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政策的变化: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企业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 总之,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污染重的工业:污染空气——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政策: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4、个人偏好:乡土情感、决策理念、心理因素。 【知识储备】 1、如何评价一个工业区的区位 (1)经济因素 原料、燃料:丰富的程度 市场:前景是否广阔 劳动力: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科技:科技水平是否发达 交通运输:是否方便、快捷 信息:信息、网络通达性强弱 (2)自然因素 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 水源是否丰富、近便 2、工业的区位选择 (1)、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即只有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了,我们的工厂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持续发展。 (2)、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 首先确定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即工业指向类型), 然后再看工业的污染状况, 最后看该工业有没有其他的特殊要求 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等;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有色冶金,如炼铝厂、(钢铁、化工);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制造、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激光、核电、高分子合成。 3、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 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 ?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导向型。 ? 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 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导向型。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运用案例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 2(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解读: 1)、结合首钢、武重等大型企业的搬迁,考查工业地域特点; 2)、以长三角、珠三角某种工业部门为例,考查工业集聚或分散的原因; 3)、分析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类型其发展条件及主要工业部门。 【自主学习】 一、工业积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的产生:工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2、工业联系的方式: 工序上的联系: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成为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或生产零部件各厂与组装厂家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信息上的联系: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3、工业集聚的优势: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工业集聚情况: 传统工业生产:由于投入和产出的联系,运输量大的协作工厂集聚,如钢铁工业区;新兴产业: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呈现集聚,如高技术工业区。 4、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5、形成方式:传统工业由于生产联系,自发形成工业地域;工业企业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具有的地理空间联系,规划建设工业地域。 6、类型: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以食品工业为主而形成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为中心而形成的工业地域。 7、工业城市: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分散情况: 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以及许多社会问题,使工业分散;产品轻、薄、短、小的工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小,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甚至形成跨国公司来进行生产,使工业分散。 2、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为工业的地域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手段,更使工业的地域联系如虎添翼。 【知识储备】 1、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区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工业的分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这种分散现象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更多的是由于其他原因。如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以及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等。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如何分析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九个大的方面。 例如: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 l )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 2 )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 3 )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 4 )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3、如何分析工业发展条件 ? 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 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4、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分类:由于工业之间存在着生产工序上的和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为了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隆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利润、取得规模效益,或者为了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而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的聚集,这样就形成了工业地域。其形成方式有自发形成的和规划建设形成的。由于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其中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又往往发育成工业城市。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学习目标】 1(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 2(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解读: 1)、以我国传统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区位优势、整治措施; 2)、借鉴意大利普拉托经验,发展我国苏南地区、温州地区、珠三角的区的外向型经济; 3)、比较印度、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新技术区与我国同类地区的区位条件的异同。 【自主学习】 一、传统工业区 1、分布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为基础。主要工业: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衰落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统工业开始走下坡路 2、鲁尔区的地位:西欧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工业的心脏” 3、区位特点:丰富的煤炭资源;离法国铁矿区较近;区内有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4、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综合整治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6、整治结果,德国鲁尔区成为经济结构协调、工业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地区。 二、新工业区 1、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 2、主要方式:无工业基础的乡村,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化区域。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三、意大利新工业区 1、特点:以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分散,实行家庭包工资本的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2、代表性工业区:萨斯索罗瓷砖生产为骨干的工业小区。 3、以中小企业集聚的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四、美国的“硅谷” 1、主要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知识和技能,多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崛起的因素: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 3、“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 【知识储备】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主要特点 ? 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 人以下。 ? 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的轻工业产品。 ?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的企业。 ? 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2、典型代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1)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 ?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条件 ?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乳畜业产品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 ?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2)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 ?工业结构单一 ?国际市场的冲击使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 ?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 ?新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冲击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和交通布局 ?环境整治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习目标】 1(了解五种交通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解读: 1)、结合统计图,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客货运量的变化及原因; 2)、关注沿江铁路、宁西铁路等交通选线的区位因素; 3)、以交通线为线索,考查沿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 【自主学习】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作用,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2、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耗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 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费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 严格。 管道: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4、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交通运输网有不同的形 式和层次;运输网密度越大,地区的交达性越强。 2、交通运输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线: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线等;点:主要有港口、车站、航空港等。 3、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 【知识储备】 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 2、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线的区位选择之异同 ? 从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 与城市分布、自然条件、科学技术五个方面加以北较。 ? 突出共同点: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 ? 不同地位:京九线是全国南北干线,南昆线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青藏铁路有利于开发边疆,加强西藏和内地交流。 ? 不同的自然条件:京九突出沟通五大水系,多跨河;南昆线穿越喀斯特地形;青藏铁路穿越高山高寒气候区,地质地貌复杂。 3、“西气东输”的管道建设区位因素分析 ? 决定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的主要目的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及沿线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最终到达卜海市。 ? 沿线选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沿线油、气田的分布(西段)以及人口 和城市的分布,尽可能多解决一些城市的燃气问题(郑州一卜海段)。 ? 沿线穿越多座大山,三跨黄河,穿越多条河流,科学技术是保证。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解读: 1)、以台湾岛为例,考查环岛交通运输线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用城市商业中心的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分析评价商业网点布局的合理性; 3)、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不同时期某地聚落兴衰、商业中心变迁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线的发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珠州市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便捷的交通,尽可能多地吸引购物者,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2、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密度小。 3、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交通最优,商业网点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市场最优,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通达性最高,能吸引大量消费人口。 【知识储备】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3、交通运输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4、交通运输影响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卜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道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消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也逐渐衰落。 (1)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大量人流、物流集散和中转——商业繁荣 (2)河道的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集散转运地位消失——商业衰落 例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由于公路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5、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a、合理布局交通网,b、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c、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d、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2)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a、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b、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 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a、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b、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C、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6、特别提醒: ( l )商业网点的布局区位(位置):市场最优:城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会(多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到达,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形成商业区;交通最优: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对内、付外交通便利(形成很多商业网(氛。 ( 2 )商业网(氛的密度: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两侧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氛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氛密度小。 ( 3 )交通运输条件变化甘商业网(氛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吸引大量消费人口(促进商业网点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线路的调整(使其交通区位发生改变(会导致商业网(氛的衰落和密度的下降。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出现环境问题的差异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三个基本原理 解读: 1)、结合有毒和有害物质泄漏等,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结合典型案例,考查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及治理对策;分析或证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局部出现不协调。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4、后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人们谋求人地协调。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2、资源问题,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如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资源短缺。 3、生态问题,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的盐碱森林锐减等生态破坏。 4、环境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形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污染。 5、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热带雨林的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污染等。局域性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事件等。 6、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主要原因是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污染物集中。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主要原因是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7、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原因是过分消耗资源。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原因是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污染转嫁。 三、走向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 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知识储备】 1、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 地理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和能量,而且具有容纳、清除人类活动废弃物的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随人口数量、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变化而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在原始社会,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人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极其微弱。环境未因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环境问题。到了农业社会,人类仍受自然的制约,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对自然已表现征服能力,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工业社会,人类跃居到人地关系的主导地位,人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目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并开始建立全新的现代文明的人地关系。环境问题将会因此等到缓解,环境质量也会得到改善。可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控制、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学习目标】 1(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解读: 1)、关注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及试点城市圈(武汉); 2)、考查我国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的案例,说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结合案例(一次性碗筷、塑料袋等),考查公民的态度。 【自主学习】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肩负着历史责任: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面临的挑战:巨大的人口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自然资源短缺,人均资源不足,利用率低,加剧了紧缺程度;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以城市为中心向乡村蔓延,生态环境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可持续发展,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意见体现了中国对承担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为人类社会共同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创造一个更安全、繁荣、更美好的社会。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以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工业推出结构调整: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农业推出结构调整: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储备】 1、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风光农业 绝色农业是一种标准,强调农业在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都不产生有害于环境,符合绿色环境标志规定要求的农业。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安排农业生产部门,使农业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系统,比如通过稻田养鱼既可消除稻田的虫害,减少了农药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肥料问题,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的提高。观光农业是具有一定特色,可用于吸引游客在其中旅游观光,获得美感的一种农业,一般具有规模大、绿色密度高、布局有一定特色,并在观光区内配有休息设施、交通设施等,有些地方还白日提供一些娱乐性活动,如鱼塘钓鱼、果园摘果等,不仅增加农产品收入,而且增加了旅游收入。 2、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绿色农业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凡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之类的农业生产都可以被认为是绿色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安排农业生产各部门,使农业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系统,比如通过稻田养鱼既可消除稻田的虫害、减少农药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肥料问题,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的提高。
本文档为【[原创]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21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