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 姓.论文 名:弓 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长兵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管理禾二 •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古继宝 20060601 ABSTRACT In the 1980'$, the economy of the world is heading for globalization and all in one. In China, the economy structure is like that: on ...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 姓.论文 名:弓 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长兵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管理禾二 •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古继宝 20060601 ABSTRACT In the 1980'$, the economy of the world is heading for globalization and all in one. In China, the economy structure is like that: on the bas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or east middle and west,the ronning various economy zone drive the devefopmenl of economy. There into,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angle area of Yangtze River; the triangle area of Pearl River and the area of Beijing -Tianjiti-Tangshan is becoming (he economy rising point for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area of China is attaching more attention.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China along the sea, has gotten a jump development for the economy recently, big rising for economy gross and develop level Shandong is becoming siowiy one important economy point in China. For studying the deveiopment measures for Shandong economy, this paper bring forward a kind of thinking aboul Shandong coastal port economic zone,and make some primary discus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ort area from the aspect of space structure developing and geography economy.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the followings: Firstly, we expatiate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tion of the study, some theory related with port economy area, and the changing of economy policy, and sum up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getting the normal rule and put into the study.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Second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astal economic zone from its space structure, mutual relation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economic zone and the ties between port throughput and growth of its GDP. Through this works, this paper construct general theory of coastal economic system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evoivement mechanism of coasfal economic zone. On the base of above, the paper make detailed analysis for coastal economic zone. Third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for coastal port economy in Shandong. We use SWOT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economic zone in Shandong province, meantime w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n how to develop the port economic area.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goal. Through the studying of this paper, we hope we can give some usefu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n how to develop the port economic areas in China and we also hope the strategies can help developing the port economic areas faster.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引目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顺应这个趋势, 世界各国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步伐,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趋势日益彰显,区域竞争力 的整体提升已越来越来成为国家战略的要组成部分。 面向新的世纪,面对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中国政府更加注意区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 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力度,"西部开发、中部媚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老少边穷加快?已经成 为中国的‚分推进塑造中国经济格局?的战略决策。 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山东省,近几年,发展速度一直居中国沿海省份之首,GDP等经济总量 持续保持前二名的水帄。特别是沿海港口地区不仅成为山东经济的发展重心,而且也成为中国沿 海地区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医之一。正在逐步成长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 重要一极。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更好的承接南北沿海地区的发展态势,20C3年,山东省提出‚建 设山半岛城市群?和‚打造山东华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聘i青国内知名专家对山东沿海 地区域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广泛研究论证,并正在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讨论。 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初步形成的全国七大经济区,除山东经济区外,其它都是在国家政策 扶持下而形成的发展区域。因此,本人对山东沿海经济区域的发展给与了极大关注,一方面想探 究这个我发展而形成经济K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力求从不同于已有的研究角度,即从区域 空间结构发展和经济地理发生学的角度对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及发展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期望能对该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思路,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使山东沿海港口 经济区.更快更好的发展。 中国科技大学踊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0经济区的构建和发?^战略研究 第一章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国际经济发展态势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发达国家经济稳步向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增势强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一体化趋势加快.国家和地区之间影响不断加剧,区域经济 蓬勃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周期。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创新 的国际分丨:日益深化,导致全球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传统的封闭型经济系统失去存在的基础,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 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关系体制, 包括生产、金融、贸易、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全球化,其中,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跨国公司生产 全球化。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已有5万多家,其设在外地的分支机构和附属企业有50多万个。这 些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一个国为车间,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资本、现代化的管理 和虎大的全球性生产和营销网络;他们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90%的国际直接投资,2/3的国 际贸易,以及90%以上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他们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 通过投资形成生产和销售全球化的结合,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趋势。根据2005年《世界投 资报告》,2004年国际直接投资为6480亿美元,并有40%的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 调整和产业转移。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亚洲转移,并由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到1980年,东亚五国和地区: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制造业的比重占GDP 的比重就达31%,比世界帄均水帄高6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制造业幵始转向中国.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渗透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方向。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区域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加快。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初兴起是主要局限在欧洲。20世 纪60—70年代,地区一体化得到了较大发展,分别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地E) 中国科枝大学颇士论文 山东;5海港口经济a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涌现了一批经济一体化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不仅形成了分别以西欧、北美、东南亚这二个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为核心的 二个区域经济圈,而且儿乎所有的国家:地区:都不同程度的转入到地K一体化的浪潮中。目前, 世界上各种类型.和S次的区域性经贸集团和组织已有L00多个,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 度的参与其中。近几年,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国与东北亚.中国与APEC、 中国与东盟、中国与独联体,中国与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许多经济合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方面促使已经存在的欧 盟、北美0由贸易区.等世界上最具实力、最活跃的经济区不断发展并随着经济扩张不断拓展其范 围;另一方面,也促使了许多新的区域性组织正在孕育或形成雅形。亚太经合组织、东盟10+1 (东 盟加中国:、非共体等不同程度的经合组织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己成为当今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并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第二节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改举幵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并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04年, 中国GDP达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5%,比2003年提高了 0. 2个百分点.,为1997年以来发展 速度最快的一年。宏观经济呈现出增长快、活力强、效益好的良好发展势头。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明显加快。中国凭借巨 大的市场潜力和低成本劳动力,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据联合国贸发组织《2003年世 界投资报告》统计,目前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400多家在我国投资了 2000多个项目。 2003年我国利用外资直接投资535亿美元,其中69%投向制造业。至2004年底,我国共批准外商 投资企业43664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06亿美元,同比增长13. 3%,其中制造业达430. 2亿美 元,占全部的71%。中国已连续10多年成为全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 己经成为投资的点,中国Ji成长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 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国内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总体表现。目前,国内以七大经济区 带动发展的格简己初步形成。 (-)珠二角经济R: 一般意义的珠三伟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怫山、mi、M竞、 中山、舉庆、惠州9个城市。泛珠三角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9省区和香港、澳n特别行政区。 2004年「X:域GDP达13572. 24亿元,人均指标全国第一位。已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二角经济E: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 泰州和浙江翁的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15个城市。2004年氏三角经济区GDP达28775. 42 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二:京洋冀经济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 张家口、承德、沧州10个城市。2004年该区GDP达14118. 51亿元,人居指标居第三位。 (四:成倫经济区:主要包括重庆和四川省35个城市组成。2003年提出了 "西三角?经济区 概念,2004年列入国家发展规划。2004年GDP达9221.39亿元,占西部12省总值的33.明,。 (五:东北经济区:主要包括辽宁、卲林、黑龙江东三省。"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 基地的战略。2004年区域GDP达15133. 9亿元,居京津冀经济区之后。 (六:西咸经济区:主要包括西安、咸阳11区14县I市组成。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而逐渐成长起 来的以两安为中心的、正在初步发展的经济区《 (七〉山东华岛经济主耍包括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濯博、潍坊、东营、日照8个城 市《 2004年区域GDP达10187. 56亿元。 H内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力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了IK域竞争力 和国际宽争力。 第三节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山东经济E地处松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之间,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靠江浙沪,北 邻京津辽,西与山西等能源基地和大西北相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依托优越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山东经济区己成为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比较 快的哲份之一。2004年,国rt生产总值:GDP)达15490. 7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15.3%。 其中丨:业增加值7799. 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21. 1%;社会销售品零焦总额达4483. 45 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13. 9%;实际利用外资151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22. 7 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828. 4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同比增长28.9%。整个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的势头。「J 表IJ.l 2004年山东省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及在全国的位次 在全国的位次 位 指标值 单指标名称 2 生产总值 亿元 15490. 7 规模以上.1::业增加值 亿元 6498. 31 2 2292.1 1 规模以上.1:业利税 亿元 亿元 4483. 45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 151 3 亿美元 亿元 828.40 4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1782. 83 6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元 9437. 80 8 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3033 1 原煤产量 万吨 14646.24 3 万吨 2674. 30 2 原油产量 万台 764.14 2 彩电产量 发电量 1693. 68 2 亿千瓦时 2 万台 617.67 电冰箱产量 亿米 66.20 1 布产量 机制纸 万吨 663.97 1 纯碱 万吨 233.01 1 (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来源:《2005年山东年鉴》: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山东省经济实力较强,优势产业较多,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 二、沿海地区发展态势 山东沿海地区主耍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6市,面向黄海,区位条件、 生产耍素、资源禀赋、产业体系等基础条件得天独厚,聚集了全宵主要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 区内综合经济实力较强,是带动山东哲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区域。 为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步伐,山东省提出了将山东沿海6市和胶济产业带的济南、溜博 2市,实施共同发展战略,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思路。EP:按照建立"开放、融合、发达’ 山东沿海港n经济E的拘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科技大学ifi 士论文 的特色区域的耍求,依托大型港口和陆路交通枢纽,积极打造环黄海经济圈_j1耍的现代化都市群 和面向日韩的国际化制造业基地两大品牌,努力形成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 心竞争能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目前,半岛城市群建设已经启动,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4年,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4. 1%,对全省经济增民的贡献率为54.8%:实 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2. 9亿美元,占全省的84.2%;半岛沿海地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福射作 用不断加强,己成为全省发展水帄最高、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经济K域。 表IJ.1 200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指标及在全省、 指标 单位 数量 占全省的比重 占全国的比重 土地而积 帄方公里 10. 3 万 66.0% 0.11% 人口 万人 3941.43 60.4% 1 3.03% 亿元 GDP 10187. 56 64. 1% 7.46%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282. 57 57. 0% 7.50%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82.9 84. 2% 13.68% (资料来源:《2005年山东年鉴)>、《2005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第四节研究的意义 近几年来,山东经济发展较快,己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特别是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的 经济发展迅猛,无论是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帄,都位居全国前列,有与长二角、珠二角并驾齐驱的 发展趋势,有可能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个战略支撑点。因此,如何借鉴国内外发达地E经 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保持和推动山东沿海港口地区持续健康快速犮展,使其真正成长为带动我国 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增长极,并进而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应用到国内其他止在发展中的E 域,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港口经济区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国内外经济理论 一、区域经济理论 C-)区位理论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社能:Timen)首先提出了农业区位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 伯:Weber, 1909)提出了著名的工业区位论。而克力斯特勒:Christaller, 1933)则研究创立了中 心地理论。还有霍特林:Hotelling, 1929)的空间竞争和章争性差异理论。在西方的文献中,一 般将其奉为四大经典区位论。 这些区位论都釆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折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 论为基础来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区位决策问题,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随着网络和扩散理论、系 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促使了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 的逐渐形成。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核心。主耍简述如下: 1、区域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理论。经济学家索罗:Soiow)和斯旺(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 流动i^j开放IK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 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不帄衡增长是短暂的,帄衡增长是长期的。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Williamson, 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的假设下,提出K域收入水帄随 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 场价格即指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非均衡发展理论以赫希曼和谬尔达尔为代表,通过一些部门的投资或高量比另一些部门增农 得更快,形成后向投资诱导,以激发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这将形成由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 长的不帄衡增长。缕尔达尔(Myrdal, 1957)利用循环累积模型来阐释这一非均衡的发展过程,提出 了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1958)提出了 ‚核心边缘理论?。威廉姆斯 (Williamson, 1995)提出了著名的倒"IT型发展曲线。他认为经过收入差距的扩大,市场机制 的作用最终会消除区域间的收入不区域均衡增长论。弗里德曼则提出了‚空间极化发展理论?,对 14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赫希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进行补充。这些理论被统称为区域经济非均衡増长理论。 中国学者对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进行了引进和研究。近些年来,结合国情与区域开发实际, 也提出丁不少新的理论观点。如“T”型战略和区域开发的三沿战略:沿海、沿边、沿线:。这些 都为充分利ffl有限资源、实现生产力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最优配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朗索,:.佩鲁于50年代初提 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用以论述推进型产业或关键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佩鲁也把 增长极概念应用于空间研究,提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 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后 来缕尔达尔(Myrdal, 1957)等又引入了均衡思想,分别提出了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 和扩 散效应:spread effect)、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和滴流效应:trickle down effect)。 罗德文:Rodwin, 1964)认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工业的增长可以通过逐步向落后地区扩散来进 行,即对少数儿个具有经济发展潜在能力的小区域选择一些点,布局服务设施,进而进行生产投资, 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进行,增长可从大城市区域向不发达区域逐步过渡。 我国学术界结合国内的区域发展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点轴埋论,即‚点一轴渐进式扩散模 式?。提出了我国国土开发与建设的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 口和产业带。随着轴线和点的延伸,整个区域将布满发展轴和点,进而导致E域由不均衡向相对 均衡发展。 3. 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是指诸多有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扎堆?现象。马歇 尔(Marshall,1890)认为,形成聚集经济有三个潜在来源:当地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专业化的供 应商和流通渠道;同产业内厂商之间的信息溢出, 克鲁格受(KrLlgman, 1991)釆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建立了一个不完全 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 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即产业集群。并且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 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帄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 利于聚集. 此外,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当地财政、金融机构累积有关信息或 知识,反过来可以降低资本的贴水。产业集群还可以促进竞争,加强个人、企业相互之间的关系、 信任和了解。逐渐形成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文化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可以降低新企业的进入障碍,提高企业存活和发展的 可能性。产业集群内部相互强化的作用可以导致经济的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而且,产业 集群一0.形成并巩下来,很难被复制。因此,产业集群是地区竟争的独特优势和源杂。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4.新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 方面义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摸型之外,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罗默(Romer)、 卢卡斯(Lucas)、贝克尔(BecKer)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积累引入经济增长模型 中,强调了知识、人力资本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意义。 罗默(Romer, 1986)在其知识溢出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 的惟一源聚。他认为技术(知i只)的外部性完全可以保证产出相对资本与技术的弹性大于1,使资 本的边际收益由递减转变为递增,这样,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随时间而递増,经济增长表现为发散 的过程= 卢卡斯(Lucas, 1988)发现:资本和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主要表现为从低收入国家到发达国 家。而根据新古典理论,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应从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充裕的发达国家流向资本 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 卢卡斯认为,出现这一现象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方式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每一单位人力 资本的增加除了引起产出的提高外,还同时引起社会帄均人力资本水帄的提高.而社会帄均人力 资本水帄决定社会帄均的运作效率,总体效率的提高又使每个企业和个人从中受益。 闪而,即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相同,但由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水帄 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均大于发展中国家.这样便导致资本 和„jhy动力由人力资本水帄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人力资本水帄较高的发达国家。 巴罗与萨拉•艾•马r(Barro and Sala I. Martin, 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帄与l<;期趋 势之间的盖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 碧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 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二、竞争理论 (一)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与要素察赋 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Adamsmith)关于分工与交换理论在国际市场 的推广延伸。他认为,形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根本依据是绝对优势,即各国在生产技术上 的绝对差异,从而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本上的绝对差异。即使一个国家能够生产S己所需 的全部产品,也没有必耍全部生产,而应该专门从事某种具有绝对优势的生产活动,这样,各国 在对外贸易中都可受益。因而斯密主张自由贸易,他认为自由地进行对外贸易,可以扩大商品市 15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场,使每个行业的分?日臻完善,促进生产力提髙。 但绝对优势理论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的区域如何参Lj国际分I : 与贸易并从中获利的问题, 2.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于1871年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是各国存在着相对比较优势,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没有任何绝对优 势,但是也能找到相对比较优势,也可进行国际贸易。通过专业化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通 过国际贸易交换相对劣势的产品,各国都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并能消费和享受更多的产品。 3. 要素棄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继李嘉图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国际贸易理论,其耍素禀赋理 论的基本思想是生产要素的丰歉决定商品相对价格和贸易格局。俄林假定各国需求情况相他,且 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相同,各国商品价格的差异决定贸易格局。而商品价格不同是由于::1)各国 生产要素禀赋不同。:2)不同商品需要的不同生产要素搭配比例不同。每个国家出口本国具有丰裕 而价廉的生产耍素的商品,进口本国具有稀缺而价昂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贸易就获得比较利益。 耍素禀賦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 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襄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拘和结果。 (二:比较优势的细化与动态化 国际贸易与党争理论沿着一条非常清晰的路径逐步发展与完善,即理论假设由严格到宽松; 比较优势由单一动)到多元:劳动、资本、资源、规模经济、技术、人力资本等h由‚自然禀 赋?到‚能动创造?、由静态到动态,并且突出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即知识)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推动比较优势的细化与动态化的二个重要动因分别为:一是里昂惕夫之链。二是发达国家之间的 产业内贸易。二是同一产品的贸易流向在不同国家间的转化。 其中,产品的贸易流向转化与产业梯度理论,弗农(Vernon, 1966)发现同一产品的贸易流向 在不同国家之间可以转化。他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种现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竞争优 势在国际间所经历的诞生、缓慢成长、急速增长飞跃、成熟,以及产品衰落五个阶段上的变化。 依据弗农的丄业生命循环理论,之后区域经济学而形成了梯度推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 区域都处在一定的发展梯度上。区域在梯度的层次不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经济发展 水帄,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的。该理论认为,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扩展效应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较低梯度国家ij地区的发展,回程效应则遏制着低梯度地区的发展。闲此,经 济布周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即从高梯度E域向低梯度区域的推移战 略。随着髙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加速,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医域的经济发展,逐 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中国科技大学踊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梯度理论下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后,对我国的因域经济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辉了 很人的作用。该理论从宏观上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二大区,这对调整以前均衡发展策略所造成 的央误起了枳极作同时,梯度理论的一个重耍内容是主张沿海地带发展外向?经济,而内地 和边疆发展内向型经济。 (三)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国际竞争优势》中从产业角度研究国家竞争力,用‚钻石?模型解释了竟 争优势的来源。 1. 要素条件: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耍素包括:天 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与半技术人工等;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现代化通讯的基础 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各大学研究所。波特进一步指出,在国家或企业的竞争力上,初级生产 要素的重要性己经越来越低了。 2. 需求条件:在总结各国产业的成败得失时,波特非常强调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作用,认 为,一个国家的顾客普遍对商品挑刮、讲究不仅不是坏事,反倒是推动产业发展创新的动力。也 就是说:国内市场的质量比市场需求量更重要。 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某产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是源于其支持性产业(上下游关系: 的国际竞争优势,波特称之为‚休文与共的优势网络?;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也会带动相关 产业如互补产品的竞争力,波特称之为‚提携效应"。 4.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在第四个要素中,波特最强调的是竟争。他认为,创造 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果缺乏竞争充分的国内市 场,企业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也不会有竞争力. 在钻石模,?』中还有两个辅助因素:机会和政府,波特认为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政府的角 色是干预与放任的帄衡。 三、创新理论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 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 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所谓经济发展, 也就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即是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的结果。 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发展为两个分支:即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 17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分支和以制度变革为对象的制度创新分支, 技术创新研究的重点为::1)技术创新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包括: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索, 适宜技术创新的市场体制: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技术创新对企业、行业以及E域经济增长的贡 献。:2)企业組织及行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制度创新研究的重点为::1)制度创新的作用„? 制度创新的动闲Lj激励。:3)制度创新的主体和途径。 3.创新系统。英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提出了激励持续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概念,并指出国家创新系统是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儿 乎与此同时,纳尔逊(R. Nelson)也提出了这一概念,认为创新是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的复合体 制,制度设计的任务是在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一种适当的帄衡,并且研究了大学、政府、 ‘企业在新技术生产中的应用。 随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阐述和规范了这一概念。帕维蒂(Pavitt)则把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 ‚决定一个国家内技术学习的方向和速度的国家制度、激励结构和竞争力"。现在国际上较为通用 的定义是: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其活动是为 了创造、传播和应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机构、企业和高等学校是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萝 素。国家创新系统是組成国家的要素在创新关系下重新组成的国家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国家竞争 力和改善人K群众的生活水帄。 1994年’英国长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 1994)教授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基 础上又正式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tion system)概念,并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及实 证研究,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 相互分:T: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 持并产生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耍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 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IS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 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 式发展。 四、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源于美国地理学家厄尔曼(E.ullman)在20世纪50年代对空间相互作用 的理论解释,并提出了三个基本点,即补性,移动性和中介性。之后,社会物理学派代表之一、 大文学家J. Q.司徒瓦特建立了基于万有引力的城市人口引力模型,这被认为是空间相互作ffl的基 本模?5彳。该理论认为,空间结构(E域特征模式)和空间相互作用(流模式)在特定时期是内部调节 的,其二者的关系能从时间序列观点中得以领会,并且一个时期的空间相互作用也常常作为产生 下个吋期新的空间结构的因素而出现。空间的相互作用必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如果将空间结 枸理解为空间的外在形态的话,那么空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这一形态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一动力决定了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均衡与非均衡格局。?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五、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1967)等人在长期研究复染系统演化的过程中, 提出的一种?1组织理论。普利高津指出:远离帄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由于系 统内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同过涨落可以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系统这种能够自行产生的组织性 和相干性,称为自组织现象。因此,普里高津又把耗散结拘理论称之为非帄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耗散结构有如下几本特点: (一: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都包含有大量的系统基元甚至多层次的组分: (二:产生耗散结枸的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必定同外界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二:产生耗散结构 的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帄衡的状态; (四:耗散结构总是通过某种突变过程出现的,某种临界值的存在是伴随着耗散结构现象的一 大特征。 六、区域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和地区优势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经济发展的际组织, 它已不只是经济活动的跨地区的联合与协作,而是代表这些经济主体利益的地E政府之间为了实 现某种共同目标,运用政策手段而实现的一种跨地区的经济发展组织。它包括两种基本类塑,即 区域目标一体化和区域行为一体化。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经济区域在一体化中的政府协同,表现 在空间上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衔接,也就是区域内部的各个地区之间,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 的一体化过程中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关键是发挥的经济作用,建立多层次、 网络?^〗城镇经济体系,这包括点、线、面三个方面的拓展,区域一体化是一种综合的区域发展方 法,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基本内容是逐步建立统一的生产地区专业化体系与统一的商品和要素 市场区体系。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七,城市群理论 1957年,戈特受发表了甚名的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每岸的城市化》,提出了人都市带的概念, 楚指一个范围极广的、有多个大都市连接而成的城市化区域。他所指的大都市带实际上就是城市 群。此后,戈特曼的大都市带概念被地理学家和规划实践者所接受并得到广泛重视。20世纪60时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幵始把注意力转向外围地区以及大都市之间的区域发展问题。同时伴 随着对大城市带理论的争论,城市群理论研究越来越走上深入,形成了许多流派。 1983年T•洪俊等首次用巨大城市带的译名向国内介绍了戈特曼的思想之后,城市群及相关研 究进入了高潮阶段。1986年,周一星提出了市中心一旧城区一建成区一近市区一市区一城市经济 统计区一都市连绵区,这样一套中国的地域概念体系,1988年,他提出了中国城市化的重点明显 向沿海转移,长二角、珠二角、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和闽东南有条件形成六个具有中国特 色的大都市带,并定义为都市连绵区,1989年,李世超《关于城市带的研究》提出城市带是由产 业带转化来的。1992年,姚士谋提出了中国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城市群的地域结构特征、 城市群发展趋势、中国五大城市群和八个城镇密集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1998年,高汝熹, 罗明义对都市经济_做了定义;2002年,吴世民提出了《圈城经济论》,概括了圈城经济发展的 四条规律和七种扩散形态。 综观g前国内外对城市群概念和发展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各国使用的概念和研究侧重点也 有避异> 至今也没有形成一种规范的定义。如英国使用‚城市组合?,法国主要使用‚城市群’'、 德国使用较多的是Urban Ballunsraurae, 美国使用都市区,日本使用都市圏。我国在学习借鉴的 基础上,结合实际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研究体系。 八、可持续和料学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最早出现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犮表了《我们的未来》fe篇报告,系统的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 能满足与代人需耍而乂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之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制定 和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不仅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给予了进一步的肯定,而且第一次把可持续发 展的理论和概念推向实践和行动。 新ft纪,ffi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骄新的思维观 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的协调发展是指各方面发展 耍相IL衔接、相互促进、fe性互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 报告》中首次提出丁[K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理论提出的初衷,主耍是针对我国东部 沿海Lj广大中两部地区的发展不帄衡的问题。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第二节国内对沿海港口经济区的相关研究 港口是凉含运输的枢纽和物流的节点,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拥有港口的区域,在利用全球资源发展本地经济的过程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我国区域经济 发展的特点来看,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主耍在东部沿海港口地区。所以,沿海港口与K域经济发 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己越来越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对港口经济的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幵放而逐步深入的。首先是从认识‚城以港兴、港为城 用、港城发展、共同促进?的世界发展规律开始的。然后遂步发展到对港口经济的认识。1995年 《港口经济》:试刊号:初步阐述了港口经济的概念,即是‚海洋、江河港口本身功能的发挥涉及 到了区域社会再生产的主要过程,影响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统称?。2000年 《港口经济》:创刊号:又指出,‚所谓港口经济,就是以港口为中心,一相关区域或产业为重点 的经济形态。……港口经济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结合,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它能产生很强的 经济能*聚集、扩散和福射效应,带动整个E域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型经济?。2001年《港口经 济》:第一期:又进一步定义了港口经济,即‚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 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协调、 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K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 对港口区域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还有当代经济地理学家周一星等,他们将1997年中国口岸 城市的外向型JS地依据各地对外贸易货物物流的主要联系方向.以沿海口岸城市为核心.划分出 东北区、黄河流域区、长江流域区、华南E、山东E和福建区等六个对外经济联系区。 近几年,复.口.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对‚港口城市及股地与中国现代化?作了深 入研究。他认为,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犮展的重要力量.港口一腹地的经济联系已成 为主要的经济联系。并且指出,‚近代港口和腹地的互动和由此开启的中国现代化不均衡发展,使 得整个中国的经济地理结构从传统时代的南北差异,转化为近代的东西差异为主、南北差异为次 的局面.?他还提出了在港口一腹地基础上建立经济区的想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未有关于- 沿海港口经济区的内涵与范畴以及发展趋势的系统研究.因此,对由港口经济到港口经济区的发 展研究理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第三章国内外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经验学习与借鉴 第一节中外沿海城市群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群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61年出版的《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 一书中率先使用的。他当时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联接成了一个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 大城市群„ 1976年,戈特曼首次提出世界存在六大‚城市群?:一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 群;二是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三是日本太帄洋沿岸城市群:四是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五 是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六造中国长三角城市群。 22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从中外城市群发展过程看,都呈现出一些共性的特征和规律,主要是: (-)在城市群经济的空间结构方面,中外城市群一般具有明显的区位和网络组合优势。 一是中外城市群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地理自然条件。目前,全球公认的六大城市群和十大城市 带都出现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带、帄原地带和沿河沿海地带。以伦敦为核心的英格兰城市群就落在 英国唯一的帄原一一英格兰帄原。日本的三大帄原地带,逐渐发展成三大城市群。纽约是由于1825 .?’ 广, 年通航而连同河口海岸的波士顿、费城等成长为发达的城市群。 —是有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城市群体。其中.中心 城市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世界上公认的二个全球城市以及七个世界城市都是城 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我国的上海市也正在向国际大都市迈进。 二是空间体系结构形态大多沿长轴呈带状拓展。如美国大西洋沿岸、太帄洋沿岸两个城市群、 曰本东海道太帄洋沿岸城市群等均沿海岸延伸,呈现出带状的空间结构特点。 四是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 的骨架和产业、城镇密集分布的走廊。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沿着铁路、高速公路及沿河沿海形成 城镇密集的走廊发展。 (_)在城市群经济的形成动力方面,中外城市群都一致强调和凸现工业化是城市群的根本 动力。在5000多年的农业文明中,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发展也处于停顿局面。到1800年,全世界 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世界范围城市发展的新高潮> 带动了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形成了由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聚集而成的英格兰城市带 或城市群。 19世纪,法、德相继走上工业化,塞纳河旁的巴黎、易北河边的柏林迈向了国际中心的大步, 在德国的魯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诞生了城市群:1800年美国城市总量仅为33个,到1890年增 23 中III科技大学颂士论:^ 山东沿海港口 a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加到1384个,城市化比例由6. 1%提高到35. 6%,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和五人湖沿煤田和沿海沿 湖地区,出现了城市带或城市群现象. (二:在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趋势方面,中外城市群发展还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 并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而壮大。 第一次.1:业革命,欧洲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欧洲城市 群。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美国从英国手中夺得了‚世界工厂" 称号,形成了传统制造业中心,在美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以 及五人湖沿城市群. 第二次技术革命,即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传统制造业转到太帄洋沿岸城市群;到20 世纪60年代初,日本发挥比较优势,替代美国成为‚世界工厂?,亚洲地区的制造业生产中心, 在日本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东京一大阪为轴线的,大城市群。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劳动密集型 产业向东南亚和中国的东南沿海转移,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和中国沿海城市群。进入21世纪后, 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正向亚洲太帄洋地区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工厂? (四:在城市群经济产生的效应方面,中外城市群都在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枢纽 作用。英国的英格兰城市群集聚了英国约70%的人口,80%左右的经济总量,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 经济核心区;日本城市群集中了日本一半以上的人口和2/3的工业产值,是日本经济社会的主体 部分。我国长二角,珠二角、京津唐二大城市群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增长极。同时, 城市群还是连接海内外市场的枢纽,参与国际分工的桥头堡。 19世纪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在世界贸易中垄断地位的取得.主要依靠了英格兰中 部和伦敦地E城市群的发展;20世纪美国取代英国居世界贸易首位,同样也是靠着以纽约为核心 的城市群的成长;战后的日本能够迅速成长为发达国家,与其太帄洋沿岸城市群的发展是分不开 的;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也主要靠了中国沿海和三大城市群的对外幵放,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与合作而取得的。 实践证明,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巨大城市群经济之间的竞争,以大城市群为主体的R 域经济的培肓和发展己成为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支点,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帄台和主宰力 量.将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第二节国外沿海城市群区域发展模式 历史上由世界性的产业转移而催生的城市群经济区域.?要表现在美国和日本。 _、美国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帄原面积广阔,适宜耕作的面积高达90%,帄原面积在70%以上,使美国的人口和产业分 布几乎可以不受地形条件的制约,但美国的人口和产业分布,特别是工业的地理分布却极不均匀= 位处东北部地区的十四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虽然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11.5%,人口却 占全国的50%以上,而且集中了全国制造业从业人数的三分之二,制造业产值的四分之三以上, 被称为是美国的‚制造产业带?。由于东北14州是美国的加工中心,而农业 24 中国枓技大学颇士仓文 山东沿海港0径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和采掘业主耍集中在 中部、南部和西部山区,就形成了其他地区向东北地区长距离运送原料产品,再从东北地区向其 他地区长距离运送加工工业品的全国分工式区域经济结构。 二、日本城市群经济发展 l^j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分.T:的区域经济结构比较,日本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E域布局模式。曰 本帄原面积狭窄,仅占国土面积的24%,而人口密度比美国高出十几倍。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 发展成东京、名古屋和阪神二大都市圈,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于此。但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圈 内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非常密切,但三大都市圈之间的经济联系却并不发达。三大都市圈之间 产业结构相近,因而经济相对独立,互补性小,运输需求少。换句话说,在日本有三个彼此独立 的制造业中心,区域分工被限制在都市圏内部,而美国只有一个制造业中心,分工是在全国范围 进行,从而形成了美日两种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美曰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是由本国的资源禀赋和相关的环境条件所决 定的。 第三节国内沿海城市群区域发展模式 1983年,费孝通教授在《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首先提出了 ‚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模 式?是指在一定地R、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长三角发展模式: 是以上海为主要动力,在上海的集聚和福射下,促进了以杭州为副 中心的南翼区域和以南京为副中心的北翼区域的‚一核两翼?发展模式。北翼为苏南地区,南獎 为杭州湾地区。体还可分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州模式。 1984年,费孝通教授首先提出了 ‚苏南模式?的概念,指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大体相同的 经济发展背景和现实发展路子。‚苏南模式?最初的含义,是指苏南地区农民办工业,犮展乡镇企 业的农村经济现象。对于苏南等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邓小帄同志称之为异军突起。十四大报告给 予了充分的肯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 ‚温州模式?是费孝通教授提出的又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1986年,费孝通教授在温州调 齊时发现,‘'在外流动的手艺工人己达22万,其中经商的约10万。这是构成‘温州模式’的骨 干"。‚温州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温州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 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快、比重大。 从本质上讲,苏南模式是一种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地方政府公司模式,其动力来源更多的是 来源于乡镇干部的干预:如‚能人经济?,其中‚能人"往往是乡村干部:以及它和乡镇业的政企 不分。温州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解决模式、自发自生发展模式和自组织模式=其动力来源于民 间的力量和传统文化,也就是说,市场力量起着自组织的作用,政府起 25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着促进性和辅助性作用.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再加上近几年形成的苏州模式:外资带动发展的模式),构成了长三角的发 展模式。 (一:珠二角模式:珠二角模式,费孝通教授也称之为‚珠江模式"。珠江二角洲主要借助 地缘优势,依靠香港、台湾和澳门的资本推动,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 的格珠三角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主要依靠外贸拉动,产业以家电等轻化工业和新型服务贸 蜀的第二产业为主,其发展模式类似‚四小龙?的外向型出口加工模式,因此也可称为‚四小龙? 模式。珠二角模式的加工贸易为主,‚两头在外?发展模式,虽然外资投资企业聚集也会形成所谓 的国际生产基地,但充其量是‚世界家工厂?或"加工车间?,是纯外生性的增长。 综合上述几种发展模式来看,苏南模式就是已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路子:温州模式就是 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路子:珠江发展模式就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路子。但是,无论市长二 还是珠二弗模式,在当时条件下都是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两者各有利弊,而且不是成不 变的,是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改进的. 第四节几点经验总结 从上述国内外沿海地区城市群区域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成功的主耍经验: 26 中a科技大学頻士轮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g经济区的构建和;,展战略研究 (一:有利的发展机遇.从世界范围看,毎次丄业革命和产业转移都造就了一批城市群,无 论娃欧洲、美国、日本1还是中国的长二角、诛三角,都是抓住了历史的发展机遇才逐步成长起 来0 (_)优越的K位优势和交通条件。目前,世界公认的六大城市群都在沿海港口地区,都具 有优越的IK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以港口为枢纽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群 发展的支撑体系。对城市群区域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三:比较优势的生产耍素。生产要素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承载I在一个地方经济 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耍。但是经济发展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力pS^本、充 足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才能形成快速发展的条件。 (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产业和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 体现。从国内外城市群的产业发展看,都具有分工互补协作发展的特征,呈现出集群发展的模式。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发展活跃的企业,形成了城市群区域的经济景观》 (五:政府的有效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仅靠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是不能完成的,必须 有政府的有力支撑,解决好区域关系、经济政策、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等重大问题,为区域经济 创造优良的发展空间。 第四章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沿海港口区域发展态势 _、中国沿海港口发展情况 截至到2004年底,我国大陆沿海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4i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790个, ,0万吨级以上的37个.综合吞吐能力达到22.2亿吨。 2004年,沿海港口完成吞吐量25.38亿吨,同比增长23%,其中有8个港口超过亿吨,其中, 上海港突破3亿吨,宁波、广州、天津突破2亿吨,青岛、秦皇岛、大连、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超 过亿吨。我国港口无论在货物吞吐量,还是在亿吨大港数量上,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04年,沿海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iO.5亿吨,增长19.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662万 TEU.增长27.1%,完成旅客吞吐量7142万人次,同比增长22.2%。 2004年,沿海港口完成建设投资336.42亿元,同比增长39.9%,新:扩:建码头泊位60个, 新增吞吐能力9603万吨,其中,万吨以上泊位38个,新增吞吐能力9550万吨。总体上,我国沿 海港口表现出基础设施投资增多、建设步伐加快、功能结构优化、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的态势。 中a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本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底战略研究 二、中国沿海港口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 我国沿海港口区域的发展,起始于近代的通商口岸,发展于改革开放。从发展历史看,主要 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种经济空间结构: (一:以河运和路运为主的阶段。1843年以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商品交换 仅在国内以靠河运和路运为主,是内需型的经济体系,经济中心是在江河附近开放的首都及省会 城镇,沿海地区.为经济边睡。到1775年仅广州幵放单一口岸。 (_) 1843年,广州、度门、福州、宁波,上海5个通商口岸以后,沿海港口作用得到了充 分发挥,以港口为中心的经济体系逐步建立,沿海地区迅速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到1933年. 全国.1:业最发达的城市12个城市中,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福州、池头6市为沿海城市,北 京、南京、无锡为靠近沿海地带,只有汉口、重庆、西安才是真正的内陆城市。1936年,全国哲 10个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带,占总人口的35.5%,其中有6个口岸城市,仅 上海10.8%。上海港口的进出口额也位居全国第一。基本上形成了目前中国的经济格局。 28 中a科枝大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 a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1936年中国主要口岸输出贸易总额所占百分比 上海 广州 天津 K^li 丨 输出 39. 1 3.2 4.9 8, 1 输入 36.2 8.4 9.3 2. 6 (资料来源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二:建国以后,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S海开放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这 一趋势,沿海地区.逐步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极,并表现出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点的放大: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沿海城市普遍得到了高速发展,香港、广州、 深圳、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大连等城市,均己发展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 是面的发展:目前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和正在形成六大沿海经济区,它们相互传递,关 联共生,由北向南分别是:以大连为龙头的东北经济区:以天津为龙头的京萍塘经济区:以青岛 为龙头的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以高雄为龙头,以福州、厦门为 两翼的闽台经济区;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为大陆口岸的珠二角经济区。 目前六大沿海经济区大小不一,实力不等,影响力不同,但都是中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量和对外幵放的前沿阵地。 二是线的形成:中国大陆从东北丹东到西南防城港这片漫长的海岸线地区,相对均勾地密集 分布着十儿个人口数百万以上的超级大城T^以及数以百计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都以参入国际经t 济循环为目标,以带动国内地E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加快了发展步伐,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世 界级沿海黄金城市带。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港 空间分_ ?V K. I^Qinqhuangdao , ——1 -------------- ^^v X Yingkou I Tianjin 1^..;: ^ | OaMan | Jt \ Omgda^i^ ,工[Lianyungang ] I Jingpang rr-r^、. ________ __ Nanjing j丧, Nantong Jiangyin Shanghai Ningtao >\ Fuzhou]龙 F 1 Fangcheng t Guangzhou i 工/ [Yhanjiang 三、港口与腹地区域的发展关系 港口的基本功能是为腹地经济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沿海港口的对外开放,使港口贸易得到 了迅速发展。港口周边 地区.成为国外商品的销售地,同时也成为外输商品的生产地,逐步形成了 港口一腹地的经济关系,产生了以港口一腹 地为基础的区域空间结构布局。 目前,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由港口吞吐„世界范围内港口与腹地的发展演变也始终 遵循着一 个普遍规律:‚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港口与所在 城市、腹 地经济存在相互依存、S联互动的发展关系。 (一:港口促进了腹地经济的发展。以天津港为例,港口每万吨货物吞吐量创造GDP的贡献约 为120万元,对区 域就业的贡献为26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它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经济贡献为 1: 5,提供的就业比值为1: 9。 (二:腹地的繁荣促进港口的发展。腹地的产业决定港口的服务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二角 吸引了大W:外来 投资‚三来一补"的外向型加丄企业。大量的进出口货物催生了深圳港的发展。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山;&海港口经济S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沿海10大港口与经济区域E配情况 表' 经济区 港口 吞吐量:万吨: 排序 排序 集装箱:万TEU) 上海 K: 二角 37969 1 1456 1 中波 22585 2 401 4 舟山 7362 9 5 10 珠三角 广州 21520 3 331 6 深圳 13468 8 1365 2 福州 5939 10 71 10 京津冀 天津 20619 4 381 5 大连 14516 7 221 8 山东 青岛 16265 5 514 3 (资料来源:《2005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从上图可以看出,沿海港口吞吐*和经济发展水帄相关性极强,经济发达的地区,港口发展 得快.港口发展快的地区,经济发展就好。这是中国沿海港口地区经济系统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第二节山东沿海港口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过程 一、山东沿海港口及腹地区域概述 (-)沿海港口情况 2004年,山东沿海主要港口有22个,其中,有一类海港口岸11个。沿海港口拥有大中小泊 位312个,其中生产性泊位286个,万吨以上的106个。总吞吐能力达2. 17亿吨。海港开通国际 航线79条,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2004年,沿海港口吞吐量达3. 05亿吨,同比增长19.4%,居全国第四位。其中,青岛港完成 货物吞吐tt 16265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212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513万TEIJ,居全国第二 位。有靑岛、日照、烟台、威海、龙口 5个港口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 (―)港口腹地情况 山东沿海港口腹地区域,是指由核心腹地、直接腹地和间接腹地三部分组成的IK域.其中, 核心腹地K主要包括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和以日照港口为龙头的、新兴的鲁南经济带的临折、济 宁、牢庄、荷泽,总计14个城市。直接腹地区主要包括山东西部的德州、滨州以及与豫北5市:新 中国枓枝大学项士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0经济a的构建和复展战略研究 乡、焦作、鹤壁、安阳、潘阳)、晋南4地市(长治.晋城、临扮、运城)及陕西关中等地;间接 腹地土耍包括新亚欧大陆桥的10个省(K。其中,核心区是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地区. 二、空间结构演化历史轨迹 (一:明清以前的时期,是运河为南北大动脉的时代,山东的物资靠运河运输,并完全依赖 京津地区和江南的市场。此时山东的经济核心区就是运河经济带。 (二:1860—1904年,烟台港为主要对外口岸时期,烟台是山东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全省 的对外贸易中心和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在陆路和河海联运通道的连接下,形成了烟台一济 南、烟台一周村、烟台一潍县的等级结构。其中以烟台一济南少占优势。 (二:1897年,青岛对外通商,特别是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以后,青岛成为山东最大 的对外贸易口岸,济青之间的联系加强,济南的集散市场也超过了周村、雜县居山东内地市场的 首位,青岛一济南的双核结构取代了烟台一济南结构的发展,成为影响区.域空间的主导因素,形 成了以青岛一济南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的外向型经济带;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的飞速发展, 使青岛一济南作为轴心带的地位曰益突出。 . (四:1986年,日照港的建成投产和日照至P龙海铁路的开通,山东鲁南地区形成了以日照港 为龙头,以临沂、济宁、荷泽等广大腹地为基础的日照一济宁的发展结构己初具规模。 g前,山东米岛地区形成了以三大港口为源点,以港口城市和内陆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物流 腹地为纽带、横向布局的双核结构发展摸式。 三、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沿海港口地区的发展起始于贸易,发展于由贸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由产业推动 的城镇体系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目前的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四个演化路径: (一:港口贸易为主的阶段。主要是从通商口岸到建国前,以进口外国工业产品,出口中国 农业产品为主的阶段。1895—一 1931年是贸易的极盛期,出口的15种主要产品都是农产品和中 药材《 .1:业主要以花边、绣花、发网等手工业为主,也是由外国传教士引进的。 (二:相关产业起步阶段。主要是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前。山东沿海地区的丄业体系开始建 立,但发展缓慢。主要以织布业为主.产生了青岛等妨织业基地。据山东猎.[:业志:1995)记载: 1916年至1935年间,日本商人先后在青岛创建了银月、大康等9家机械化锦妨织厂……‚洋纱 洋布?的倾销,冲破了山东手工纺织业的自然经济基础,有自坊自织向着购纱织布专业化生产过 31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渡’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1949年末纟/]织业占全省.1:.业总产值的44. 34%,棉布产械卩丨•全国 的12.3%。1998年末,山东的纱淀、布机数货及棉纱、棉布产a均为全国第_位。 (二:相关产业发展阶段。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沿海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 了临港工业体系。是港口经济系统发展的起步雏形期。主要是初步建立了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的外 向塑产业体系。农业形成了油料、水果、蔬菜和海产品加工基地:工业形成了能源.电子、机械、 纺织、冶金、食品、化工、建材等一批支柱产业《 (四:产业与城镇共同发展阶段。也就是本阶段,是港口经济系快速发展的起飞膨胀阶段。 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帄不断提高,同时,积极承接国外产业和资本转移,港口经济区步入了一个快 速发展的轨道,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同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发展,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体现了由沿海港口为源点发展,并向内陆腹 地福射的发展演化路径,由此形成了 ‚三带、两线、一区?的山东沿海港口经济K空间结构。 二带: (1) 济青经济带,主要包括青岛、济南、溜博、雜坊4市,是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的轴心带; (2) 烟威经济带,主要包括烟台、威海、东营3市,是鲁北经济带; (3) 日济经济带:主要包括日照、临折、济宁、零庄、荷泽5市,为鲁南经济带。 两线: (1) 沿海城市线: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市; (2) 内陆城市线:主要包括济南、济宁、溜博、东营4市。 -R: 由二带、两线互动发展,形成的沿海港口经济区。 另外,莱宪和泰安两市距离济南较近,属于济南城市圈范围。 32 中国科技大学踊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14.2.1:山东经济区域空间结构图 四、区域空间发展特征 (一:港口的导向性。 沿海港口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枢纽.港口引发的生产要素聚集,降低了交易成本,引导了 相关产业的发展。 烟台为主通商的时期,烟威一带手工业首先得到发展。1912 —1936年烟台一带的媒丝织绸工 业非常发达,仅厂房和机房就有1200多处,形成了胶东最大的产业群,还带动了腹地物资集散市 场的发展,形成了周村、济南、潍县等专业市场。 靑岛为主耍口岸阶段,〖9:35年青岛港进口贸易额占山东的87. 2%,出口额占70. 89%。以青岛 为起点的胶济铁路沿线商品巢散市场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青岛济南棉妨织:「_.业和缫丝业中心, 潍县的织布业中心。建国初期,全省的工业近70%分布在该区,以港口为依托的外向型经济带的 己经形成.奠定了现代半岛医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_ 目前,山东沿海港口地区形成了以靑岛、烟台、日照三大港口为龙头的二大产业经.济带及具 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其中,以青岛港为龙头的济青经济带是山东最发达的地iK,已成为半岛地区 的贸岛中心和全国家电制造业基地。2004年该经济带的OTP占半岛城市群的80%,是半.岛区域的 经济重心,成为半岛乃至山东经济发展的核心福射源:以烟台为龙头的烟威产业带,以其靠近韩 国,并与韩国航班密集的优势,从而形成了面向韩国的制造业基地和韩国小商品批发 33 中国科枝大学颂士论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D a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市场。以日 照为龙头的兽南产业带以其巨大的大宗散货,形成了山东地区的生产资料及商品专业批发中心、 冶金基地和裝纸制造基地, .生r耍素的供给决定发展模式。以青岛一济南、烟台一济南、日照一济宁为核心的二个双核 经济带中,青岛、烟台、日照三个港口都起到了 ‚发动机?的作用,物流起到了 ‚传送带?的作 用,从而促使城市体系进行了功能分工,主导了产业体系发生了变化。 (―)空间节点网络性 产业的集散势必影响到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形态。港口经济区产业护散运动呈现出圈层结构 状态。山东沿海港口的地区.依托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滩坊、日照等逐步成长为物流商贸中 心和临港加工业基地,与港口城市相联系互动发展的内陆核心城市,济南、溜博、济宁等逐步成 长为二级辐射源,发展为第二级区域性的物流商贸和制造业基地;双核结构圏层之间和周边区域 城市成为福射区或边缘区„特别是沿着主要交通线路的市县成为劳动密集型或配套型的加工区域。 一些交通区位条件较好、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的地方则发展为第三层的发展中心,如溜博、 临沂等市.由丁-多极中心的形成,使区域空间出现了分化,集散力量进行了多次传导,空间结构 上出现了多层面相互联系网络。这种多圏层联系的网络,在一个区域内核心与边缘的联系,表现 为同一产业内部的報直分工;而在多个圈层之间,则更多的表现为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协作,产 业组织也向‚开放逛、网络型?发展,最终形成了以一级核心区为龙头,以二、三级中心区为骨 干,边缘区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区域格局。 正是这种不同等级空间极化核心的发展,形成了半岛港口经济E以双核结构为主的区域空结 构布局,并通过多层极化核心与边缘、多层圈域结构之间的互动联系,最终发展为以港口为动力 源的多极中心的K域网络节点结构。 (二:系统的耗散性 沿海港口地区是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生产结构是外向型的经 济体系为主,生r耍素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界通过港口解决,而生产的产品则大部分需要再通过 港口运到区外国外,不断地与外界发生联系和作用,依靠能量的耗散才能维持有序发展状态。2004 年,山东沿海港口地区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4117. 87亿元,进出口总额577. 62亿美元,夕卜贸依 存度达40. 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7. 63亿美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1.86%。 34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2004年山东沿海港口地区?要经济指标增幅对比 地区 GDP (亿元: 规模以上 工业增进出口总 值:亿固定资产 投实际利用外 资:亿 加 美 元: 资 美元: 值 (亿元: 556. 75 济南 1618.87 30. 47 _ 3. 17 651.3 2163.8 1025.4 青岛 874. 08 269.88 38. 17 608. 19 26? 64 4.0 溜博 1230.96 530. 95 214. 73 赛庄 503. 31 3. 54 0. 78 219. 99 564.93 2 450.6 东营 891.85 10. 56 740. 34 79. 94 21. 38 烟台 1630.89 1085.05 501.26 潍坊 1246.41 30.44 10.2 825. 1 济宁 1102.16 408. 5. 14.44 4. 12 508 泰安 732. 11 243. 48 6. 01 3. 05 357.2 威海 1008.81 544.89 55.95 11.24 530. 49 曰 387.78 100. 12 18’ 43 1. 07 183.68 莱宪 223.88 120. 74 7. 19 1.3 103.6 临折 1012 272. 17 15. 82 4.86 503.8 菏泽 365. 04 217.6 8.31 1,79 283. 57 14117.87 港口医总量 5967.78 577. 62 107. 63 7258.73 91.14% 91.84% 95.03% 71. 28% 95. 64% 港口区占山东 比重 10.31% 10. 89% 5. 00% 16,80% 10.30% 港口区占全国 比重 山东省 15490.7 6498. 31 607.81 151 7589. 25 136875.9 全国 54805 11545.5 640.7 70477 第三节山东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和GDP的关系分析 2004年,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达到3.05亿吨,增长19.4%,居全国第四位。其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81万标箱,外贸吞吐S完成I.S亿吨,分别增长21,5%、23.5%。其中, 青岛港1.7亿吨,日照港5108万吨、烟台港4500万吨、龙口港n67万吨,威海港926.7万吨。 港口货物吞吐量 GDP 千1力 总量:亿元: 增速:,) 总量:万吨: 增速:,) 1995 5002.34 14.1 10594 22.1 1996 5960.42 12.2 12081 14.0 1997 6650.02 11.2 13585 12.5 -0.9 1998 7!62.20 [0.8 13464 1999 7662.10 ,0.1 13916 3.4 2000 8542.44 10.5 16025 15,2 2001 9438.31 10.1 19298 20.4 2002 10552.06 11.6 22036 14.2 2003 12435.93 13.7 25589 16.1 2004 15490.73 15.3 30548 19.4 2005 18468.30 15.2 38401 25.7 为了分析港口系统与GDP增长的关系,利用 和港口年的数据,对山东省GDP的总量 吞吐量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GDP与港口吞吐量的关系 山东省 2000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15000.00 -?—GDP(—亿元)-——?—.bt 10000.00 表示拟合优 5000. 00 0. 万吨 00 (GDP"(亿元:r 得到: 山东省GDP总量(亿元:二 0.475*山东省港口吞吐量(万吨:+ 2判定系数Y为回归帄方和与离差帄方和之比。/的值在0和1之间,越接i 度越好。 Tiyryf f^l ________ SS0.991 R t(y>-y? SS T 2丫非常接近1.表示拟合优度很 好。 此方程的含义是: 山东港口的吞吐量每增加一万吨的吞吐量,能为山东省创造0.475亿元的GDP总量。显然,港 口的建设发展对山东GDP的贡献非常巨大。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说明,山东的经济腾飞与最近几 年的港口建设的密不可分。港口经济的发展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第四节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建立及意义 —、沿海港口经济区的内涵 经济区是在全国市场形成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地域生产统一体, 是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部分共同组成的社会经济系统。经济区域由经济中心、经 37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济腹地;FlI经济网络二部分共同组成,是一个有机的社会经济系统。 经济中心能聚集区域内部最人的经济优势和大容量的经济社会能:W:,是域经济系统的心脏, 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经济腹地进a济中心辖射和直接影响的E域范围•其范围受交通条件、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 影响。 经济网络是连接经济中心和广大腹地的‚动脉"。‘ 山东沿海港口地区是建立在港口 一腹地互动发展基础上的,以各具有经济区特征的区域系统。 整个区域分为三部分, 一是依托的港口城市区域为核心区 二是以公路为主要运输工具所联系的核心腹地区,半径300km左右: 二是以铁路为主要 运输_C具所联系的直接腹地区,半径约SOOkm左右。 另外,还有距离较远的间接腹 地。 加之,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空间结构所表现出的港区发展_致性、港口的导向性、空间结点网 络性和结构的耗散性’可以看出,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己经具备了一个经济区的特征,并逐步向 成熟扩展期发展,演化规律符合一股经济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 通过对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经济空间发展联系及演化机制的分析,由此可以得出沿海港口经济 区的基本内??即沿海港口经济区是以沿海港口为源动力,以港口城市为龙头,以港口一腹地互 动发展的区域为经济腹地,由交通运输网络与由港口物流带动的生产要素流动网高度频繁联系和 交换的经济R域。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港口经济所指的区域,而是具有经济K空间特征的社会经 济系统。其中,经济中心是港口依托的城市,是全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交通中心„经济腹地是经 济中心福射和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即港口的核心辐射区。经济网络是联结经济中心与广大腹地 的动脉。二者缺一不可。港口经济区是中国沿海港口E域社会生产地域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是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竞争的首要区域。 二、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区域范围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是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曰照为两翼,以沿海港口与腹地互动发展 的「X:域为主体的沿海外向型经济IS。主要是山东沿海港口区域经济联系紫密的核心腹地区。包括 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和得南经济带的济宁、临沂、寧庄、荷泽以及济南城市圏的泰安、莱宪,共 H个城市。即:以黄河为界,黄河以东的山东地区。土地总面积12. 9万帄方公里,总人口 7695.4 中IS科技大学领士论文 山东•;5海港Q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图4.4.1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域位置万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25. 03亿元,是山东猎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 图 山,东半岛/区,位 ?•心?丨、?‚ 三、沿海港口经济区建立的意义 以港口一腹地互动发展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港口经济区,是以异质性划分的经济区。一方面打 破了以经济发展程度即同质性为划分标准的东中西‚三大部?的区域空间模式,使纵切的东中西 二块共同在一个区域内互动,促进了地区差距的收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沿海城市群的单极发展 所带来的市场阻碍、成本上涨等区域矛盾,横向拓展了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广阔空间,使一般意义 上的港口经济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宽的领域。而且伴随着纵向生产要素的纵向流动,使内地得到 了更好的福射和带动,区域发展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升。 四、几点结论 一是我国沿海港口经济是近代在对外通商口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 济-体化的背景下不断深入发展的,以沿海港口为源动力,以港口大城市为龙头,以港口一腹地 互动发展范围为主体区域,以互动发展为内在动力的,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外生性、国际 化的沿海经济区域。港口与区域的发展一致性是其区域发展取向的主要特征。 二是沿海港口经济区是以沿海港口城市或城市群为龙头的,由沿海逐步向内陆福射的发展经 济区域,福射是随着距离衰减的,并且不是一下子直接送到,而是要沿着交通耍道先送到内陆中 心城镇,再通过他们传导下去。因此,以港口为动力源的、多层极化的区域节点网络结构是其地 理结构的主要特征。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三是沿海港口经济K以港口为‚发动机?,以港口物流为‚传送带?的、以外向型产业为主导 的、以区域和产业明确分工的各种区域生产体系而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经济区域。因此,港口的导 向性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耍特征。 J 四是空间结构的成长与转换是空间经济整体运行的质变过程。它的成长内因是空间结构成长 的内在矛盾,其外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帄,二者共同构成了新结构的成长基础,内外因的有序运动 决定着空间结构变化的方向。因此,港口和腹地两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 关系,而是包含了内源和外生两个方面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两者的相互作用、互动发展,才形成 了区域发展的内在力量。 41 中a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第五章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内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外部环境分析 一,国际宏观环境 (-)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速度加快,竞争激烈。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国际产业和资本的转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国际竞争。 在这一轮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制造业成为竞争的焦点和获胜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都把制造业放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重点发展,依然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 主耍动力和国家宽争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发达国家加快了劳动力、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速度,同时,进一步加快了 科技创新步伐,努力保持技术在世界的领先优势,使国际分工发展到了以产品内分工和要素分工 为主的阶段,制造业的转移仅仅表现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转移,新的国际制造业中心与传统的 制造业中心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科技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帄差异较大,世界制造中心呈现出多极 化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要素积极参入国际分r_,随着制造业 转移的多极化发展,许多国家都有融入国际经济的机会,都有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的机遇和外部 条件,所以世界制造业中心可能产生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因此, 新世纪,对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发展充满着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 (二:WTO背景下的发展环境。 WTO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制定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开放市场、解决纠纷?。中国加入WTO,必须遵守WTO 的游戏规则,这为区域经济发展既创造了条件和契机,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首先,政府要先入世。政府要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以法制和原则为中心,要变‚权力政府? 为‚责任政府?,变居高临下的‚管理政府?为‚服务政府降低政府服务成本,减少制度交易 费用,增加决策和行为的透明度。 其次,要降低进口产品的关税,取消出口配额以及开放国内市场。目前为政府、国有大企业 所萃断的某些行业、产业,将不可避免的对外、对内非国有投资开放,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商品 和外商投资将有所增加,各地区的要素流动将不断加快,区际经济联系和交往将越来越紧密。在 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并出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 争与国内竞争日趋融合为一体的趋势。 第二,要公帄开放政策。报据WTO的非歧视原则,尤其是国民待遇要求,我国改革开放的地 区性优惠政策体系将向符合国际惯例的产业优惠政策体系转变,由不规范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体 系向统一规范政策体系转变,由外来投资者享有特殊优惠政策体系向实行国民待遇的政策体系转 变。闲此,沿海经济E实行的特殊优惠政策将不得不进行调整,这无疑会对区域经济关系产生重 大影响。一方面.特殊地区的外资企业由于失去特殊优惠待遇,将会扩大企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业区位选择范围,因 特殊政策获得的竟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并将迫使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伴随着特 殊政策的取消,原来对一些外资企业所作的产品销售限制也不得不取消,迫于国外强大的竞争压 力,一些行业和企业不得不与境外企业合作,形成更为复杂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格局。 二、区域周边环境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使区域上升为国际竟争的基本卑位。从国内E域竞争的态势及 特点看,国内各地区之间为争取自身有利的发展条件和优势地位,在要素资源.产业项目、政策 环境及区域形象方面,不断的展幵各种形式的竞争。竞争的目标以外资等稀缺要素为主,并开始 向间接领域拓展;竞争手段以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主,并幵始向综合手段转变;竞争主体以地 方政府为主,产业和企业逐步走上前台;竞争程度沿海地E高于内陆地区,山东沿海经济区正处 于激烈的竞争区域中。 从国内区域分布的位置看.如图5.2.1所示: (一: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在太帄洋西岸、东北亚以及中国东部沿海的地理位置,处于我H 黄河经济_、黄海经济圈和环勸海经济区的交汇点,是华北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我 国距离韩国,日本地理位置最近的区域。 (二: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在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区之间,隔海与东北经济区相望。 (-)山东沿海港口 经济区,南与苏北相连,西依中国中西部地区。 从域发展的经济势能看: (一:南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地E比山东沿海经济区发展程度较高,两地区之间有一定的势 能差,在产业上也有梯次转移和互补发展的可能性。 (_)北部的京津冀地区与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发展程度相差不大,特别是河北、天津在产 业上与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相似性极高,两地医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 (二:东部的日韩与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经济发展不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上,且止在进行着向中 国包括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的产业和资本转移,是带动山东沿海地IK发展的福射区域, (四:西部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与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相比,发展程度较低,但资源比较丰富, 是山东港口地区进一步发展的腹地区,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承接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逐步实施,内陆腹地经济增长呼唤货物的大流通,山东港口依托有利的位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 一个重要的出海口,形成了较大的开放优势。 应看到,区位优势不等于开放优势,dj东沿海经济区的优势条件还有许多制约因素: 一是随着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吸引到国内南方北转的产业,可是面对苏北经济带开发力度 的不断加大,又被屏障的危险; —是虽然邻近日韩的优势,但却面对着大连等东北地E的强力竞争,特别是国家振兴东北老 1: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更是增强了东北的实力;. 中国科枝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海港0经务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二是虽然沿海港口多,但由于港口多处在半岛探入黄海的狭长部分,区内的青岛、烟台、威 海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直线运输距离比天津港长200多公里、300公里和400多公里,加上没有直 向干线铁路与陆域纵深联结,因而,约90%的货源只能靠省内支持,腹地开拓难度较大. 图5.2.1:山东沿海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圏济经河黄 圏济经河 圏济经 经 圏济 济 圏 中国科技大学踊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由此可见,山东港口经济区处于国内各经济区中间的位置,南与长二角有一定的发展梯次差 距北Lj.京萍冀、东北经济R基本是同一梯次发展;西与中西部地区有较人的发展势差。从经济 ‘字?•的势能论和梯度扩散理论看,南部的高度发展,以及西部地区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山东沿海地 区发展的经济势能,既为各种生产要素从南部经济高地流入本区‚挂地?,又是本区的毋动密集型 产业向西部欠发达的更大‚洼地?扩散创造条件。因此,山东港口经济区与各周边经济区基本上 不是主从关系,也不是包涵关系。而是,有着开展互补性竞争发展的条件。 三,政策及理论环境 <-)国内区域发展理论及政策 中国区域政策的演变是随着区域经济理论的引入学习和实践运用而不断调整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引入了均衡生产力布局及地域经济综合生产体的理论,借鉴前苏联生产力 布局学的基本思想,形成了中国的生产力布局学,并以此指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改革开 放前近30年的均衡生产力布局理论指导思想,逐步改变了我国生产力布局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 _状态,虽然缩小了东西部地区差距,但也抑制了东部地区的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引入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国内理论界 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梯度与反梯度理论之争,最终是梯度转移理论及 非均衡发展模式占了主导地位,体现在以邓小帄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 "让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医域非均衡发展指导思想,开始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东部地 区,实施沿海开放政策。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幵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 浦丨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 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5个保税区,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中国就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1995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建议》提出了地区.经济合理分_「:、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 方针,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2000年,十五M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2003年,国家乂提出了振兴东北老 T.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2004年,国家进一步提出了中部幅起的发展战略,并进一步将长三 角、京淨冀以及成偷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家规划,使这些地区的区域竞争与发展上升到国家 的高度。 44 中国科技大学踊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处于中国南北接合部的山东沿海经济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除了国家给与东部沿海统一的 幵放政策之外,再没给予任何的扶持政策。因此,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如何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更 快更好的发展,娃应角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山东区域政策 山东哲的K域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三个地域特征,发展水帄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次 递减。山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东、中、西三个地域的协调发展,核心是解决东西 部地区发展失衡的问题.东部地区的重点是如何进行优势再造,西部地区.的重点则是如何启动内 部活力和加大扶持力度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耍求,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 面,山东省确定了 ‚一个龙头?、‚三个突破?、‚三个战略?等医域经济发展思路。 为促进东、中、西三个地域协调发展,按照东、中、西联动,扶强促弱带中间的思路,山东省做 出了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荷泽的战略部署,旨在推动和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 部加速掘起、西部跨越式赶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山东當的发展战略中的‚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 的外部政策环境。 四、市场及产业环境 (一: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真正确立的标志,是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是在一个国家之中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市场体 系,统一内部的产品与要素市场。目前,我国的区域分工不太合理,区域内的贸易壁鱼还很多, 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小农经济意识,使许多地方醉心于建立行业门类齐全的内 部经济圈,为了保护‚小而全"地方体系中的产业不受外界冲击,不断地进行地方保护。 其次,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政企不分,产业投资服务服从于地方财政,造成了盲目投资和 重S建设。而为了扶持这些企业发展,保住本地市场,势必进行地方贸易壁査。 第二,改革后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在K际博究过程中,每个地K不顾经 济规模和技术条件盲目投资建厂’纷纷进入所有可能获利的产业.建立起相对独立的产品体系和 销售本地产品的垄断市场。 第四,实行沿海幵放战略后,当人们看到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特区凭借高额外汇留成比例. 45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Q费进出口贸易权、财税分成和企业享受减免税^5各种优惠政策|+「有政策租金时.争取新项0Lj 投资的‚寻租"克争必将导致投资行为短期化、产业结构趋同化,进一步诱发‚原料大战?,‚产 品大战?,最终强化市场市场割据和地方贸易壁全。 闲而隶属丁-不同省份的沿海经济区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这将是影响区 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一,物流业是兴起较晚,但发展很快的一个产业, 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20世纪so年代,现代物流概念传入我国,20多年来,我国的物流业总产值一直是上升的趋 势,按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16.7%计算,目前,我国可向世界提供的物流市场近3000亿 美元。伴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物流无国界?的新趋势,从2000年始,国际跨国物流企业已纷 纷向中国物流市场进军,并展开了一场争夺我国物流市场的大战。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海洋运 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 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 完善的物流体系促进了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商业、运输业等产业部门的快速增长> 而且极大的较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有关专家预 测物流业将是未来10年内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节内部条件分析 _、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是该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为了能够比较准确定位山东 沿海港口经济区发展的程度,现选择2004年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与中国沿海 二大城市群相比较。 从经济总封来看,2004年山东沿海港口经济K的14市GDP总量在中国沿海四大经济板块中 JI第3位: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565. 43亿元和107. 6亿美元,分别居第4位和第3 位。 从人均指标来看,2004年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人均GDP18356元,拔第4位。 从核心城市发展水帄看,2004年山东沿海港口经济K的龙头城市一青岛实现的GDP、利用外 资总额、人均GDP等指标均居各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一一上海、北京、广州之后。但港口外贸货物 中国科技大学踊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吞吐量居第二位,列上海之后,集装箱吞吐量居第三位。 表5.2.1各经济区核心城市经济指标对比。:单位:亿元: GDP 地区 固定资产投资 进出口额 实际利用外资 7450. 27 3084. 66 12802. 08 523. 28 上海 4115.81 1321,96 3583.68 198. 16 广州 4283.3 2528. 3 7572.8 246.4 北京 2931.88 1258.98 3361. 52 197. 76 天津 ? a 2163.8 1025.4 2159.04 305.36 青岛 各经济区核心城市经济指标对比•:单位:亿元: I I. ^尸同.as?产投资J^(屮,口额— 卜海 由此可见,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大而不强,农业经济比重高,城市化水帄较低,工业化程度 依然在中期阶段。而长三角、珠三角地E大多数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高级阶段,部分城 市己经开始向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迈进。 表5.2.2 200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三大城市群主要指标比较 地K GDP (亿 人均 GDP 实际利用外资 固定资产投 资进出口总额 元: (元: (亿美元: 额(亿元: (亿美元: 长n角 28775. 5 13637.93 35040 4012.56 298. 245 珠二角 13572.24 4522. 43 42499 3420. 99 121.92 京津冀 14118. 51 6370. 18 20263 1502.09 71.81 山东港口区 14126. 03 8553. 66 18356 565.43 107.6 (资料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 47 山东;5海港a a济区的构這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科技大学颇士论文 资源禀赋条件…-资源禀赋系数分析 为了能够准确的把握山尔沿海港口经济区的竞争优势,我们将该地K的资源优势分别与 全国帄均水帄以及沿海二个发达地区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土地存量、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等二个 方面。釆用资源禀赋系数,即国际上常用的一种能够反映比较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相 对丰富程度的计算指标, . 其计算公式为: K G 资源禀赋系数= Vi:某一国:地E)拥有的i资源; Vwi: 世界:国:拥有的i资源; Y:某一国:地 E)国内生产总值: Ywi:世界:国:国内 生产总值总和。 为便于计算,选用山东沿海经济区与全国区域的资源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比较。如果系数大 丁-1,则该地K的I资源在H-0 (俄林一好克歇尔:模型的意义上是丰富的,反之则反是。 计算结果为: 长三角 地区比 项目 地区资 源 资源禀赋 系全国 资源 全 国 GDP地区比 GDPGDP 地区 全国 数 全国 9.95 960 0.0104 28775 136515 0.2108 0. 0492 土地 13638 70073 0.1946 28775 136515 0.2108 0.9233 资本 存量 312.06 9.6 32.506 28775 136515 0.2108 154. 22 人力 资本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支展战略研究 中a科技大学_項士论文 珠三角 地区比 GDP地区比 项目 地区资 源 资源禀赋 全国 资源 全 国 GDPGDP 地区 全国 全国 系数 4.2 960 0. 0044 13572 136515 0. 0994 0. 044 土地 4522. 5 70073 0. 0645 13572 136515 0. 0994 0.6492 资本 存 量 124. 55 9.6 12. 974 13572 136515 0. 0994 130.49 人力 资 本 京津冀 GDP 项目 地区资 源 地区比 全国 资源禀赋 全国 资源 GDP全 国 GDP地区比 全国 地区 系数 4.84 960 0.005 14119 136515 0. 1034 0. 0487 土地 6370. 2 70073 0.0909 14119 136515 0. 1034 0. 879 资本 存 量 254. 32 9.6 26.492 14119 136515 0.1034 256. 16 人力 资本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 GDP地区比 项目 地区比 全国 资源禀赋 全国 资源 全 国 GDP地区 资源 GDP 地区 全国 系数 960 14126 136515 0.1035 0.1299 12.9 0,0134 土地 7695.4 70073 14126 136515 1.0613 0.1098 0.1035 资本 存 量 14126 136515 271.14 269.34 9.6 28.056 0.1035 人力 资 本 中国科技大学踢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碍究 表5. 2: 3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资源禀赋系数:2004年: 资源禀赋系数 地区 土地 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 0.049171 0.923329 154.2151 长三角 0.044005 0.649165 130.4948 珠三角 0.048749 0.879007 256.1585 京津冀 0.129861 1.061309 271. 1372 山东沿海经济区 (1) 土地存量 土地面积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承载经济发展的空间能力。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总面积是12. 9万帄方公里。 「IT全国的可耕地面积的1. 25 %,GDP总量为14126. 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0. 35%, 十.地存量禀赋系数达0.1299。结果显示: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土地存量禀赋在全国沿海地区处 于中上游水帄,十地存量比较丰富。与全国相比,既具有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又具有比较低的 投资成本,十地价格相当于长三角、珠三角的1/2 —1/3左右。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密 集盟的产业。 C2)资本存量 这里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代表资本的存量。2004年山东沿海港口地区的资本存量为8553. 6亿 元。结果显示,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资本量在全国居中偏上,在中国北方地区是一个综合实力 较强的地E。 (3人力资本 这里使用t]然科学人员数量作为人力资本的计算依据。数据结果显示,该地区的人力资源己 不再是由简单劳动构成.山东地区人力资本的质量是比较高的。 通过对山东猎沿海港口经济K土地存量、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资源禀赋系数计算,我们发 现:这个山东省沿海港口经济区的这个三个指标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说明,该经济区.域的自然 条件很好。但是,目前该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与二大沿海城市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可见,山东沿 海港口经济K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国科技大学频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0径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产业分工条件…-区位商指标分析 (1)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 通过对2002—2004年连续三年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 一是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长二角、珠三角均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京津塘己经呈现出三二 一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最高。但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层次最低。 二是近两年,山东港口经济E的产业结构变化较快,特别是二产增长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 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整个产业处于逐步优化的发展阶段。 表5.2.4山东沿海诚市群与三大城市群近三年产业结构比较 山东港口经济区年份 珠三角 京津冀 L1.9:53.5:34. 长三角 .6:55. :53. 3:42. 8.5:47.3:44.211. ?.32.2 16 2003 5 (2)工业结构比较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 力爱。目前,山东沿海港口济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二产总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产业发展水帄具有 明显的发展优势。用区位商指标,即比较优势系数来进行比.较。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又叫专业化率,原本是一种衡量地区专业化程度的等合指标。 区位商有两种计算方式: . 一种是:区.位商表示的是某地区:i)的某一行业或产业(j)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 行业(或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 另一种是:区位商表示i地区j行业(或产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 济总量的比重之比。 上述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值是一样,反映的经济实质也是一样的。 根据区位商 指标,gP: ?-K /y 区位商: V/ G GJ G vi :表示i地区某行业的经济总量; Gi :表示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V :表示全国某行业的经济总量; 51 济区的构建和it^t战略研究 中la科技大学士论文 G :喪示?isffl经济总tt。 区(^^商可以反映经济部门12外部区域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某地某行业(jJ;产业:,区位商 值小丁_ 1,表明该行业(或产业)淨输入,不:J1.备比较优势,巧区1?立商丨直人丁1时,则《明该行业(成 产业)向区外提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細人,比较优势也越大。当区位商值为I时’该地区这 个r业0给D足. 从上面的基本措况分析,可以得出: 一是从总体上看,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优势产业较多,具有较强的产业分[:优势。目前已形 成了能源、家电、机械、坊织、冶金、食品、化工.建材等一批比较优势产业,为山东沿海港口 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山东经济区规模以上1:业企业较多。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度全国L948户 人型企业中,山263户,居全国第一位。拥有中央管理的企业集团四2家,居全国第一位。 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为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产业经济的 提升增强了带动力?:。 表S.2.5 2004山东经济区工业主要优势行业增加值及比较优势系数 行业 全国 山东卩全国 山东1:1—1比较优 势 同业比重 全国 GDP的系数 比重 机械 1010.34 8635 11.7% 11. 41% 1.02 建材 16. 7% 341.36 2041 11. 41% 1.46 轻1: 1582, 96 2119.49 74, 6% 11. 41% 6.54 1210 7646. 5 15.8%' 11. 41% 1.39 妨织 15. 7% 628 7989,89 11. 41% 1.38 根据山/」、经济区I:业主耍优势行业增加值的比较优势指标区.位商计舞结杲,我们发现,山东 港口经济区的5人产业在全国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轻L:行业的区位商等丁_ 6. 54, 说明;1^1绝对的竟争优势。基本上在全国处下•领导地位。这与山东近几年的发展是相吻合的,是 人企业带动的结见。 52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S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科枝大学踊士论i 药 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山东规投以hi:业犮展丨巧况 0机械_建材?轻工?石化_坊织口医药 (资料来源:《2005年山东年鉴》: 四、基 础设施支撑条件 (一:沿海港口支撑条件 2004年,山东沿海主要港口有22个,其中,有一类海港口岸11个。沿海港口拥有大中小泊 位312个,其中生产性泊位286个,万吨以上的106个。总吞吐能力达2. 17亿吨。海港开通国际 航线79条,Lj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2004年,沿海港口吞吐货达3. 05亿吨,同比增长19. 4%,居全B第四位。其中,靑岛港完成 集装箱吞吐呈为513万TEU,居全国第二位。有靑岛、日照、烟台,威海、龙口 5个港口吞吐最 超过1000 7J吨- 2004年,沿海港丨:〗完成岡定资产投资37. 6亿元,新增生产性泊位li个,其中万吨以上泊位 8个,新增生产能力1261万吨。 (_)集疏运条件 山丨S足中国交通运输条件最好的哲份之一。目前,铁路通车里程达900多公里,公路通车 53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it-沿海港0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里程达4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033多公里,居全国第一位。靑岛港、日照港等 重点港口都存二条以上高速公路、两条以上铁路相连,并且?在进行济靑、日荷,铁路的电气化 改造。有靑岛、济南、烟台、威海四个国际空港,开通国内外航线300多条,存力的支撑了山东 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5年,山东还将计划投资580. 9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增长40%以上。其中,交 通设施建设总投资332亿元,重点完善路网结构,搞好省际路网连接和疏港公路建设;港航计划 安排投资53亿元,抓好青岛、曰照等港口扩建,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将进一步改善山东的 基础设施支撑条件》 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快速发展的港口和道路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对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山东省与世界各国、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文 化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制度与文化条件 (-)制度变迁与学习效应 经济史学家诺斯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K:的关键"。‚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耍求建立一种 制度安排和财产权力,它们能形成激励,使个人经济努力转化为使私人报酬率接近T•社会报酬率 的.活动?。只由lU发形成的秩序和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担是,制度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后进的 国家和地区可以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有效制度,产生后发优势。因此,沿海地区要赶超国外发 达地区,就必须学习借鉴其合理的制度成分,推动制度的不断变迁,以适应发展的需耍。 (_)文化环境 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每个活动主体都无可 避免地感受到文化背景的深厚影响。 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意识只能伴随着贫困行走。L<:二角、珠二角 一直_娃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帄高,商品意识浓厚,这一切对该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的起6和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 经济Lj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发展离不幵人的文化累质的提高,一定的 经济十.壤必然生长出、之相适应的文化。山东是‚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_起、黄河在这 里入海?,止是这儿人文化的交融,形成了 ‚中?协调、诚实守信?的齐鲁文化。一方面,诚实守 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庸协调又降低了创业风险,阻碍了敢 中国枓技大学颂士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5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阁敢冒意识。 任何一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质是制度转型的成功,而其背后就是文化转型。辉煌的齐 鲁文化,形成7"山东厚a的文化制度。爽国经济史学家诺斯:North〉指出,过去的辉煌将会带来 一种制度锁定。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种文化融和的过程。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要在改革开 放中取得快速发展,必须战胜文化制度的约束,加快文化的创新步伐,在发挥其内核合理作用的 基础上,实现中外各种文化的融合。融合越好,发展越快I。 今大,文化主动地为经贸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带动经济起飞,是一些地区迅 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55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第六章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第一节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简介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土要足以ff岛、日照、烟台、威海四人港口和港口城市为龙头,以济 陶,狐潍坊、东营、济卞、临沂、麥庄、泰安、莱宪、菏泽丨0时为主体的、进河以东的山东 沿海池丨丨I力‘丨:接股地々:动发展的K ]域。总而积12.9万帄方公IIL人口 7695.4万人。2004年,实 现GDII4126.03亿元,完成h'fl定资产投资8553.66亿元,进出口总额565.43亿元,实际利HJ外资 107.6亿元,沿海港口吞吐irt 3.05亿吨,括企国第四位。 第二节SWOT分析矩阵 I J 〖。SWOT分析矩阵式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从而寻找-者最使可行战略組仓分析的 •-种分析本文,利叫借W SWOT . I:具,对山东沿海经济区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 试阅发现适fr山/』?;沿海经济K域发展的战略选择。 S (Strengths):代表山尔沿海经济K域的‚长处?或者‚优势?; W (Weaknesses):代表山东沿海经济区域的的"弱点?和"劣势?; 0 (OpporLunities):代表山东沿海经济区域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 T (Threats):代表山东沿海经济区域的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 通过如卜步骤,对山东沿海经济R域进行SWOT分析: 进行山尔沿海经济R域的外部环境分析’列出对山/j;沿海经济区域来说外部环境中存在地发 展机遇:0)和威胁:T): 进行山东沿海经济R域的内部环境分析,列出OJ东沿海经济区域目前所具有的长处:S)和存 在地弱点:W): 绘制SWOT矩阵。这是一个以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为一方:和内部条件中的长处和弱点为 另一方的—维矩阵:阁6. 2. I )。这个矩阵中有四个象限或四种SWOT组合。他们分别是 K处一机会(SO)组合; L(处一威胁:SW)组合; 弱点一机会:W0)织合; 中国科抆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0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弱点一威胁:WT)组合。 图 6.2.丨:战略地位评估矩阵 机会 扭转彻战略 坊长刚战略 内部优势 内部劣势 m IV防御jfi战略 多样化经战略 m 进行组仓分析。分析毎一种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组合,企业可能采取得一些战略原则(表:。 弱点一威胁:WT)组合。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状态,一曰.处于这样的位置,在制定战略的时候, 就要减少威胁和弱点对企业的影响。 弱点一机会:W0)組仓。已经鉴别出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发展机会,担自身乂存在着限制利用 这些机会的組织弱点。在这种情况卜.应该通过外在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弱点以最大限度的利用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实际是将机会让给了竞争对手。 K处一威胁:SW)組合。应巧妙的利丨丨彳^]:^的长处来对付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其0的是发挥 优势而减小威胁. K处一机会(SO)組仓。最理想的組合,凭借ti身的任处和资源最人限度的利用外部环境所 提供的各种机会。 战略地位 内外条件 总体战略选择 I增彳战略 集中于单一经营领域、纵向一体化,相关多 元经营 A-轩很好的条件.以及众 多的外 部机会 II扭较艰战略 而临巨人的外部机会,缺 收到内制定某一经营领域的集中战略,与同行合并、 纵向一体 部劣势的影响 化,多元经营、放弃 57 中国科技大学踢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碍究 III防御战略 重新制定某一经营领域的染屮战略’丄部分 党争对手合IAJ部存在劣势,外部面临 强人威 祁以加强克争地位,多元化经营、 网收、分离 胁 A^r—定的内部优势,m 外部存iV多样化好营 战路 相关多元经营,旭过仓资进入新的领域,纵 向一体化, 在威胁 单一的集中经营 !l丨东沿海继I」经济R发展的SWOT分析: 优 势(Strengths) 从矩丨章第.. 的分析可知,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优势明显,体为: 1. 资源察赋优势:生产耍索比较丰’成本优势比较明显,港a货物品种较全,人宗散货 T生产要素比较丰富, 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较好: 2. 产业发展优势:第—产业发展能力较强,人企业较多,现有发展练础较好: 3. 沿海港口优势:港口分布密集,吞吐试较•人,靑岛港作为核心港,实力较强,己进入全 国前列,ffin 的I〕我发展及带动能力较强1 4. 交迎运输优势:海路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善,铁路和高速公路发达,货物运输方便: 5. 环境优势:域环境较好,社会治安形势好,人文环境较好; 6.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 劣势:Weaknesses) 1. 港U股地17.要在yj东地区.,中原及W北地区幵拓不足,且腹地经济发展水帄较低; 2. 部分港口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部分城市港口T.业在起步阶段,T.业化水帄较低,城市 的棉射彳i;:动能 力较为簿弱: 3. 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分丄协作不够,fl主发展意识较强,区域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 4. m家扶持政策少,缺乏特定优势,发展起歩较晚,经济增长还在依靠投资拉动的阶段: 5. 区域传统文化厚a,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改革开放的阻力较大; 6.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帄较低,城乡差别较大,城乡二元化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 机会(Opportunities) 1.丨H:界经济处丁增松則,国际发展环境有利.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面临 着较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枓技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2. 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己经提;1丨,山东竹Jji在研究具体的配套措施,部分城市政府 以ff岛为龙头 的协同发展的观念11 ?; ?:形成: 3. 加入WTO,々丨1』:界联系紧密,国际贸易上升,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人,国内外市场一 体化的进程加 快,经济发展沾跃; 4. 叫部人幵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丁•资源和市场的开发利丨丨〗.腹地经济的进一歩发展,有利 丁港口吞吐 iri的不断增加,港口经济K的范围也将不断扩人; 5. 上海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北方缺乏一个协作配套港,靑岛有可能成为次中心,同时随 着基础设施的不 断改善,货物集疏运体系将得到完善: W营经济发 展活力逐步6. M着ra家产业政策和K域经济政策的不断调粮,脅.国有经济将得到大发展, 增强。 威胁:Threasts) 1. 地II之问缺乏统•的协调机制,内部盘加剧: 2. 世界航空货运业的发展,海运两临着巨人的竟争; 港口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大律港的挑战; 区域发展的克争,特别是承接曰韩产业转移,而临着京津冀、东北二备的竟争; 区域产业的升级换代面临着国际挑战: 6.可持续发展的#盾日趋激烈。 依据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评价,确定山东沿海港口经济E在SWOT分析图上的位置基本处于 心上角的区域:图6. 2. 1)。 中国科枝大学领士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a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图6. 2.丨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在SWOT分析图 机会 (彬长S!战略 i 内部优势 内郁劣势IV 1 多样ft经tf战肪御敢战略 略 闪此,山东港口经济区发展fft优势人丁劣於,机遇人r威胁。山/j、沿海港口经济丨3<_在总体战 略选择上嬰选押积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把山东沿海港口经济K作人作强,进而推动山东乃至中 两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在全国IK域经济协阔发展中发挥a要作用。 第三节发展战略选择 K域发展战略足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人的具有决定全Kj意义的谋划。它 的核心足要解决丨^^:域在-•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一、战略分析: 党的十A人提出,耍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由0前较低水帄的小康社会 建设成为一个思及儿十亿人口的更高水帄的小康社会。最近,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耍》指山, 耍全而落实科学发展观,较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 道以人为本、企ifi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遒。并提出了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耍年均塯长7. 5%的发 展0标,将超过原定的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要求。冋时,耍求力i部地 区耍率先发展,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在全国的前面. 山/I、沿海港口经济区2004年人均DGP达到2295美元,超过了全国的帄均水帄,经济发展也 保持了较高的速度:〗.;?,),但与十六大和‚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科学 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方而还任遥道远,需要制定止确的发展战略,落实具体、扎实有力的 丨:作措施。 , 60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二、战略目标 按照国家的总体战略H标和丹体的.1:作耍求,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战 lilfm标为: •Jj]:总体发展iJ标:成为全国第二个经济增K极.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走上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轨ii;!。 足只体H知;:到20J0年,全区国内也产总值达到20000亿元,年均增LC 15%,人均达到4500 美元,比企Pii提前10年实现全而小康社会;到2020年,国丨Ali产总值:P^翮一?fi^,达45000亿元, 人均也ilf.翻ifn达9000美元,越本上实现现代化。 图6. 2. 2经济文明演进示意图 人均GDP (美元: 10000 60000 知识经济阶段 T业化成熟阶段 T业阶 段后200(10 15000 人文粘神时代 T业a度 化阶段 知 文明 I:业化 初 期阶 段业 文 农业 丨W 经济 T.业化中 朋阶段 1000 300 61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战略模式 •足丨域发展模式:Jl:放式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模式。 图6. 2. 3区域间竞争博弃效益矩阵:赵蕾,2004) 选fH该IS分析R 域市场幵放和一体化所产生的效益: 地区A 市场保护 市场肝放 4.5, -4.5 ,,1 市场保护 地丨:<丨Ji -4.5, 4.5 3, 3 市场开放 从上阁"丨以吞出,只有双方都选托开放市场,人家都能获得3个单位的收益。显然,最优化 的组合足各方都选抒市场幵放。闲此,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受限要形成一个没有壁鱼的区域一体 化I丨丨场空间。 —是空间开发模式:实行‚依托双核、轴线拓展、.阐层突破?的空间开发模式, .港口经济R的特点是"难口•带动、城市辐射"。得遍形成了 "双核?的空间格i^j。每个 沿海堪口地边楚龙头港口城市,另一边娃内陆中心城市,两极辅射,晕轮发展,最终形成 J “I亚於?式的上体结构,进而以港口群带动了城市群,实现了连片发展,成长为经济K。这种 经济肢系结构,由丁 ‚两核?的能量不同,阴而,:^:动发展的程度和辖射面的人小也就不同,所 以形成了以‚-•点为龙头、多点福射、轴带朕结、互动成面?的网络结构空间发展模式。建立起 以靑岛为龙头.以靑岛、日照、烟台为沿海綿射源以济南、济宁、东营为二级内陆幅射源,以 济靑:靑岛一济南:、威烟东:威海一烟台一东营:、日济:日照一济…:为二人经济带,以青岛- 烟台-日照-威海卫沿海发展线,以济南-济M'-溜博-东营为内陆发展线,二纵两横的网络状空间结 构。冏时要注意发挥济南内陆核心的作用,努力培育济南城市闽的形成,以带动内陆腹地与沿海 地区的协调发展。 二足产业发展模式:依托港口分I:,发挥比较优势,形成错位协同发展的产业分I:体系。 适应梯度排进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港口一股地互动发展的内在联系要求,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 各地应按照各Q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的分丨:协作,努力发挥0己的比较优势,搞好内外的结合,避 免亚模式?和‚珠二角模式?的覆辙,走立足优势、特色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模式。济青经 济带以发展家电信息产业为主:烟威经济带以发展机械制造业为主;曰济经济带以发展S化丄产 业为土。 62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第七章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发展战略实施及策略分析 第一节战略实施 _、实施原则 (-)政府推动原则 域体化足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史足一个政府推动的过Jli!。在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建立初 ,!il,政府要切实发押土导作叫,不仅耍搞好规划指导,更重耍的足耍研究制定产业分」:协作政策、 生产要素配a政馆、财政扶持政策、投融资政策.市场一体化政策等JI体的配衰措施,加大基础 设施的投资,逮立起立体高效的集疏fe体系。切实解决好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l?u)题,推动一体化 (二:港口带动原则 港CI足山沿海经济区的立区之本。港口兴则区域兴、港口强则区域强„山东沿海港口经济 区要把港口作为区域最人的优势、最人的发展动力,不断加大培育的力度,加快港口的建设步伐, 推进港口的国际化进程,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三:企业主体原则 经济活动的土体是企业。企业应在区域发展中唱主角。要以全球化竞争为S标,努力培育一 批国际化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努力推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集团经济和集群经济共同发展。 耍魁决克服‚宵本位?思想,推动‚官本位"U•.位丁_ ‚企业家本位".为企业的发展壮人和繁荣 吕盛提供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 (四:兼容并蓄原则 开放的过祝楚一个各方面相互融合的过程。山4丨文化深厚,历史传统悠久,耍防止制度的锁 定。努力做到既要发扬齐^;•文化,乂耍注iE吸取外来文化;既耍?视本地企业的发展,乂耍重视 外来投资企业的经营;既要注S发展.当.地生产模式,乂耍搞好与国外产业较移模式的接轨:要将 外向.彻经济、‚草根经济?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爲有山水特色和核心竟争力的发展之路。 (五:梯次推进原则 注意遵循港L1经济区发展的然规律,结仓已经形成的空间结构布局,推动生产要素梯次转 移,壮人核心綿射能力,使扩散效应超过冋流效应,从而实现地区协调发展。 二、实施步驟 实现IS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祝。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二个阶段: 灯5步,从现在起到2010 <「:,足推动/』、部沿海港U池K先行发展的吋期。沿海地区-耍抓住国 资本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人好时机,加 中Ig科技大学场士论文 ^ 山东沿海港0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決科技进步,增强di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迅 速走卜JPiih,业化进路。驳釆取…涵^;外延冲帄、lAi力和外力芥HJ的发展方式,努力发展总M、 提高质足,不断提升掠合实力•切实增强辅射能力。发展速度耍快于二大城市群,基础上率先基 木实现现代化。内陆股地地K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努力改善发展条件,主动对接沿海地 区的福射和动,搞好产业的分.1:和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尽快形成发展能力。 笫步,从2010--2015年,足池收互动,统勞发展、高速增长的吋期。沿海地R要进一步提 I:別丨彳选?的核心jii;争力水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全丨(I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帄和发展优势, 不断加人实施彳广散,福射战略的力度,加快资金、技术、人才向内陆地区转移步伐,带动周边地 K的快速增K。A•:实现新哦I:业化、率先ffi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向全面现代化进军。内陆地 K要建立起0己的产业生产体系,形成生产要素集聚的效应,大规模吸引外资,发展hi资,是经 济社会步入髙速发展的时期,增长速皮耍快r•全将帄均水帄,与沿海地R的差距不再扩大,基本 实现现代化. 第二圾,从2015—2020年,是持续高速,全面协调发展时期。山东沿海经济区总体上越本实 现现代化。沿海地R要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实现城乡一体化,在经济总M基础扩大的前提下争 取打更人的增[•<;,实现比较高水帄的现代化。内陆地区甚本实现_1:业化进程,总体上接近或达到 基本现代化水帄。山/,^沿海经济R成长为中国笫二个经济增L<;极,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的新格);^。 第二节战略取向 一、以一体化为目标 纵观沿海城ill辟的发展,无不足走了一条|x域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势丑补和 集辟联动发展的模式。因此,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要以一体化为0标,走R域协同发展之路。 (----)-??;?城市发展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是应对1U: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提高E域国际鹿争力的 战略取向。经济区的价值重点在T•以一个核心城市为龙头、若千个城市实现强协整合,形成K域 城市联合体。要遵循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协同发展为原则,建立以青岛为 中国科技大学踊士论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a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龙头的人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城市分..丨.:体系,走优势互补、共赢共兴的发展路于。 (-)耍产业配置一体化。这是经济区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环节.要根据各城ilT的资源禀赋特 征,深化产业分I:,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毎个城市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发展 钉城III特色的产业粜徘,形成JI.有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结构,建立起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功能优 势和克争优势U要以产业协作为突破口,搞好产业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区域向专 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建立起一批A•有国际竟争力产业集群,形成国际化的产业制造?地。 (二:要市场体系一体化。要打破以行政区划为资源配置界限的体制陣碍,共建区域性的商 品物流、产权交ii、科技成架、人力资源、旅游文化笠兆问市场,以市场一体化促进K域内外、 城乡之间的商品,资金、究动力、技术和信息的相14.交流,实现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功能:^ 补。 二、以国际化为导向 环视全球,新兴的.丨:业化国家和地区无一不足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珠江二角洲的卿起 tr赖丁以港澳为方向,以深圳为n户的对外开放;长江二舟洲的fite^同样离不开以上海为中心的 国际化的取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产业转移趋势的不断增强,国际化的战略取向应成为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首耍选择和关键之所在。 宵先,要以承接国际资金和产业转移为0标,以日钟为K域取向,努力扩人对日姊的开放, 进一步加强Lj日韩的交流和合作,推进日郭产业的互动和价值链上的分.丨:,切实把山/js港口经 济区建设成个以承接日姊制造业转移为主的国际生产基地,要加强与欧美企业的联系,开拓新 的企业增ic点。 其次,嬰把靑岛培育成区域参Lj国际分.丨.:和竞争的桥头堡。青岛是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核 心,娃参入国际竞争的战略支点。靑岛强强则山东强。耍培育国际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快青岛 的幵放歩伐,不断提升的社会发展力和国际影响力,以此带动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耍以沿海港U城市为主体,构筑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带。青岛、烟台、威海、日照、 东营等|丨丨都是山/jv卞。岛对外幵放的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应在着力培育青岛 为中心城市的基础h,积极推动这些城市的发展,努力构建一个经济发达、体系完整、功能强大 的、国际接轨的第一线区域,切实提高对外的承接力。同时,要推动全资的整体对外开放,特 别是要推动^^j陆中心城市加快融入国际的步伐,使其真止成为带动山东港口经济区的隆起带。 三、以港口经济为特色 港口是山/jdu"海地区的核心动力。世界城市群的发展,以及近儿年山东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 -点.山东沿海港口密集,国家一类开放口择较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耍把港口作为促进丨义: 域整合id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犮展。 65 中囚科技大学tjj 士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11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一:建设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大工业体系。利用物流成本和聚集效应,大力发展大进大出 的重化|_:_「.业以及配套的产业,形成综合性、多行业的港口产业格局,强化区域的‚核心极: (-)建立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发挥港口作为综合物流系统的枢纽作用,依 托港口规划建设物流系统和物流中心,形成国际性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强化区域优势。 (二:建立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不断优化陆、海、空立体的运输方式,积 极构建以港口枢纽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形成和扩大区域空间,增强港口城市的辐射和带 动功能。 (四:建立以港口为中心的综合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仓储分拨、交易展示、信息、金融、 保险服务、货运代理,船舶代理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城市 功能的提升,加快区域经济中心的壮大。 - 四、以工业化为动力 世界经济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表明,一产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卜降趋势, 二产总体上里下降趋势.二产呈稳定上升趋势。但二产下降是有条件的。从历史上眷,在发展中 国家明显的上升趋势,一般在到达60%左右后,才开始逐步下降并一直延续到后工业化时期。 因此,1.:业化市不可逾越的过程和阶段。工业是经济加快发展的‚引擎: (一:进一步做大做强战略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一批具有特色比较优势的产业基地。要以现 有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嫁接改造老 企业,靠外学内研,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建设分r协作的产业生产体系,培育以跨国公司、大型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共生共存 的专业化企业集辟。耍按照国际化与本地化有机结合的要求,遵循产业集聚的规律,进一步发挥 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和产业核心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本地化的中小企业。 以产业链为纽带,按照‚人项g—产业链一产业群一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细化生产分丄,发 展配巷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建设既竞争又协作的本地化生产网络》 (二:提高产业技术层次和综合素质,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要按照信息化带动T.业化、走66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 ___________ 山系沿海港0 a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新明丨:业化发展逍路的耍求,改变资源初加I:、粗加:丨:和原材料生产为主的产业体系,人力发展 以屯f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房次,_屮培育和发展 高技术含《、高加:1:度、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制造业,髙起点改造传统企业,努力培育一批现代化 iWfiiiWi、||/场/?,力弥的支扑产业,企ifii捉尚丨:业经济的内在索规和核心克争力• 第三节战略措施 一、提升优势,增强沿海区域经济势能,全力提高港口城市群的福射带动能力。 区域经济差异和分I:足域仓作的基础。区际间生产耍素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帄的差异性越大, 丨5^域间;动分I:越明显,丨瓦域合作和互补的耍求越迫切。因此,保持一定的发展梯度楚区域不断 发展的:汽观迎求和动力之源。不论是美国北部人内洋沿保城市带、美国|^4南部太帄洋东;4^城市 带以及欧洲叫北部沿海城市群、曰本太帄洋沿 〖段城市带,还是中国从东北丹东到香港的巨大沿海 城丨,带,沿海区域内港口城市和城市带是区域内的第一级次,是K域发展的福射源,是最具发展 洒力的地带。山东沿海城市带也超山东港口经济区经济总量最大,吸引外资最多,发展活力最强, 对外影响最大,经济势能最高的区域。要继续推动这些沿海城市和沿海城市带加快发展,不断给 予制度、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让其率先迅速发展,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势能,提高其在世界经济 中的竟争力.把发展H标延伸到全球经济的大链条之中,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沿海黄金城市带。 开以此为旌点,通过梯度推移战略,带每彳l^j陆腹地地区的发展,实现经济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0 二、抢抓机遇,推动借力顺势发展,努力创新区域发展模式。 纵观世界沿海城市群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侮一个城市辟的幅起,无不是抓住了产业转移的 机遇。闲此,如何认识并抓住新一轮的世界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借助外力发展的 步伐,是T_•岛城市群建设要首先考虑的战略问题。 (一:要抓住机遇,强势幵放,切实加快发展。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是沿海地K的重要取向。 在丨U:界经济…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外资的带动,己成为沿海港口区 域迈向I: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最.长二角、珠二角的发展已充分说明了这一 点。0前,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周期也在不断缩短,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必 须耍立足与前,紧紧抓住‚十一五?,既驳把本世纪的头二十年作为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重要是 把‚十一五?作为发展的关键机遇朋,努力扩大对外幵放,积极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和引进先进产 业技术和资本,充分利用外部经济效应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二:耍努力扩人利用外资的领域,加快国有企业利用外资的步伐,允许外资以兼并、收购、 股权转让,方式进入各类企业,加快食品、电子信息与家电、机械、石_油与化丁、基础原材料、 造纸、纟力织服装等战略优势产业对外合作的步伐,努力提升它们的优势,继续保持在全国和世界 的领先水帄,切实作大作强,形成全国重要的制造基地. (二:耍优化生产耍素,搭建发展帄台,努力提高产业层次。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已开始 由原材料向加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 业转变。高新技术、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电子信息等资产密集型产业曰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 重要领域。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国外服务业的投资已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国际产业 向我国转移的总体趋势也呈现出重化工业为主的多样化发展。但国际产业转移结构的高度化也对 承接方提出了新的要素要求,传统的劳力、土地成本等约束逐渐弱化,而技术、知识、人才、制 度等要素则日趋强化。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各种生产 要素的配置,努力提高产业的配套和聚集能力,积极推进与吸引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进行科技成束转化的全球资源配置帄台,着力选择和吸引更高层次的产业、企业来投资发展,切 实提升区域在国际分r中位置,以获取更大的收益。要来取综合的配套措施,积极承接服务业的 国际转移,稳妥推进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利用外资的比重,努力实现对外开 放的重大突破。 (四:耍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内外结合,实现‚外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转变。港 口经济区是外源性较强的经济发展区域,产业体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但要注意借鉴珠二角传统 的低水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式的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尽量规避外向度偏高可 能引起的各种风险,在大力吸引外资的同时,要重视吸引国内和本地资本、注重培育本土经济, 推动外资和民资双轮齐转,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耍学习‚新苏南模式? 正在推进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以及 浙江凭借市场群落和企业群落集群共生,而形成的地方民营经济参与国际竟争,形成新优势的发 展模式,推动外源性和内源纲的互动发展,切实把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机 结合起来,在利用国外资本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重点开发己有的优势产业,既降低了外资 的配套成本,又有助于在合作中加强与外方的关联度,培育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本地化产业, 切实提升区域的产业竟争力。 三、推动融合,实行错位发展,着力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R域一体化的实质就娃分工协作、有序竞争。因此.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要把鼓励政馆、限 制政策和诱导政策结合起来,推动各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实行错位发 展,形成城市之间的合理分1::,促进城市之间的竞争合作和优势互补. (-)耍实施产业梯次转移战略。沿海港口经济区是一个纵向、异质划分的经济区,沿海与 腹地地区发展水帄藉异较大,自然条件不同,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发展梯次推移的规律, 不断推动不同区域内发展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实施产业发展的专业区聚集效应和产业结构的梯 度转移,形成梯次分布、互动多赢、协调发展的目标。沿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海地区要研究措施,大力吸引中高技术 资本密集细产品的加工和生产基地制造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项目, 建设中髙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产业聚集地,努力形成一批创新中心;内陆地区 要以发展中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加工业为主,形成中等技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制 造和加丄基地,努力提高制造档次和水帄,形成一批巨大的产业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 (二:耍实施产业分工策略。目前山东沿海地区各城市还处在以极化效应为主的初级发展阶 段,以区域分割为特征的制度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各城市都在 银力极化Q己的主导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协作配套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延仲、转移还有许多障碍, 城市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产业分r.导致产业结构雷同日趋严重,‚一锅粥?的发展,经济K的产 业价值链;《以形成。要按照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耍求,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体制障碍,对于处 下•同一层次或丄业化阶段的地区实行互补性水帄分工,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地区耍实行垂直分工, 不断强化区域内的产业联系《 耍明确经济15^: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界定主要城市和经济带的产业定位,建立以青岛为核心, 以其他城市为依托的经济职能互补、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沿海城市带主耍发展以造船、 石化、海洋化工为主的临港大工业;济青产业带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家电、新材料及重型汽车等 技术含tt比较高的产业:烟威东产业带主耍以机械、石化、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曰 济产业带?耍发展冶金、石化、造纸、坊织等资本密集、劳动密集魁的重化丄产业。要遵循产业 集聚的规律,加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重组,建设分工协作的产业生产体系,对电子信息、 汽T.、造船、h油化.1:、海洋化=1:、钢铁、新材料、造纸、妨织、家电等十大产业集群的建设, 耍按照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原则,推出龙头企业,排出产业链条1建设既竞争乂胁作的本地化 生产网络,培育新型产业优势区,形成强大的区域竞争力。 (二:耍协调招商引资政策。目前,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世界资本和产业转移是加快区域发 中国科忮大学硕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展的有效措施。但为了各自的发展,各地区招商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十地优惠、税收优惠、财 政支持范寇争手段层出不穷,相互之间竞相低门槛招商引资,导致资瀕浪费、利益受损,争项目、 资金、技术、人才等现象相当严重。这种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的局面已经影响到区域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使区域竞争力下降。因此,必须要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研究产业布周和结构调整, 协调招商引资政策,避免浪费资源、损害产业、影响发展。要研究产业政策,釆取优惠措施促进• 高新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向青岛、烟台、威海、济南、日照等地转移:耍通过财政扶持、转移支 付和信贷手段促进东部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 四、强化支撑,加快港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综合运输体系。 基础设施是经济区发展的支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对于区域经济 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山东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但与发展经济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必须要在构筑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下功夫。 (-)要以青岛港为龙头,建设现代化的山东沿海港口体系,增强对经济区及广大腹地的辅 射带动能力。要确立以港口强区的战略,努力争当中国北方的航运中心,与上海港的世界航运中 心相呼应,并搞好分工和配套。争取到2010年,全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亿吨,比2004年在翻 一番。在全国港口的位次居第二位。其中青岛港耍吞吐能力耍超过3亿吨,部分关键指标达到次 世界肮运中心的标准.到2020年,全区港口吞吐量达到10亿吨,比2010年增加60%以上,超过 韩国,与日本目前的水帄相当,确立起东亚经济大区地位。其中,青岛港吞吐量达到5亿吨,次 级世界航运中心和国际枢纽港的地位基本形成。 (二:耍以沿海港口为核心,加强港口,疏港铁路和公路及空中走廊的高等级运输体系建设, 着力构建海路相连、空地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要加快青岛南北向的铁路、公路、海底随道等 通道的新建步伐,提高西行与内陆腹地的运输通过能力,解决胶济铁路运力不足问题。积极构筑 青岛和日照的1小时经济圏,青岛到烟台、威海及青岛到滔博、济南的两个骨干经济带的‚一周 两带?交通框架。要搞好日照--临折--率庄的铁路连接,建设日照一莱完的铁路及高速公路,加 快日照一临折和日照一潍坊的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及早建设日照--青岛--威海一烟台一东营的 沿海港口群货运铁路,切实解决互通互联、互动发展的支撑条件问题。 (二)要完善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和烟台港为两翼的现代化沿海港口体系,搞好分丨.:合作, 探讨成立以青岛港为核心的山东沿海港口群集团,进一步加快青岛港黄岛新港区、日照港、烟台 港二个重点港口的建设步伐,不断增加港口生产泊位,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世界航运发展的需 中ID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迪。到2010年,在培育靑岛港成为与上海港分:丨.:配套的次世界航运中心的基础上,耍推动日照港、 烟台港两个港口吞吐量超过亿吨,迈入亿吨大港的行列。 (四)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港区联动步伐,将山东沿海港口群建设成为融仓储、出口加.1.:、 (J由贸易为一体的最竟争力的沿海经济K,使港群成为半岛融入世界经济的窗口’参入世界党 争的桥头堪,实现以港口群带动城市群的发展。 五、统筹发展,创新制度环境,促进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山东沿海地R气候话宜、资源丰宫、K位条件优越,有着良好的社会文化和抬安环境,但是 也应•到,山/』、文化环境和制度锁定厚IS, U;间经济活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比较严 闪此,统労犮展,创新环境是区域协同科梦发展的关键问题。 {-)要创新区域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完善R域行政协调体系。成立由笛政府牵头的港口经济K建设 领导I作机构,布发改委牵头的规划协调组织,各城市市长参加市长年度峰会,协调解决经济区 建设发展中的一些重人闷题。 ?(-.:)耍创新R域经济制皮,加强区域的产业、投融资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树立科学发展观 和iBli的政绩观,椎动经济走上一条低消耗、髙效益、无污染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要一步加大 统港协调力度,制定城市和产业分:-丨:发展的规划,发展分:丨.协作关系,采取错位发展,实现合作 共赢,推动经济区;^^快《起。 ‘ (二:要创新区域社会制度,建立起与E域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及科技创新 制度,着力解决R域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要研究政策启动民力,内外并举,富民优先.推 动城乡一体化、网络式发展,解决城市之间存在的‚塌陷带"问题。 (四:要创新I又.域环境,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 境支持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优化组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耍培育一种全社会不断追求创 新和学习的区域文化环境,改变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相关机构人员的思想方式与意识行为.建立 起一种积极向上、富存活力的创新精神和区域文化:要营造安全环境。只有安定才能发展。要继 续巩W已存的良好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发展公帄公止的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环境,真 1丨:把山/j〗沿海港口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综合宽争力强、人居生态环境佳的现代化世界性 经济发展R域。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_、主要结论 (•>沿海港口经济区足以沿海港口为源动力,以港口城iti•为龙头,以港口一股地互动发展 的R域为经济胞地,l:ti交迪运输网络与由难?物流带动的生产要素流动网高度频繁联系和交换的 经济K域。它不同r 一般意义的港口经济 71 中IS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所指的K域,而足JITJ经济区空间特征的社会经济系统。 其中,经济中心挺港口依托的城市,足全K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交通中心。经济取地是经济中心辖 时和f[接影响的厌域范闱,即港口的核心綿射经济网络娃联结经济中心i^j广大股地的动脉。 沿海港U经济是中国参•^/函际经济循环和宽争的符要区域. (.:)中ra沿海地区在?接口一flij地的:y:动经济关系越础上,产生了沿海港口经济区的S间结沟 布•(.)。由北向商,依次力:以人连为龙头的东北经济区;以天津为龙头的J;(涉塘经济区;以靑岛 为龙头的山/』、沿海港丨-:1经济以上海为龙头的L(二舟经济区:以高雄为龙头,以福州、度门为 两翼的闽台经济区: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为人陆口岸的珠三角经济K。 (二:祀海港口经济区发展演化规律符仓一般经济系统的生命周朋理论,即耍经历起步雏形 期、起Si膨胀期、成熟扩展期、融合消亡期等四个阶段。前,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止处于•起飞 膨胀期,发展濟力巨•人。 (四:沿海港口经济区演化特征主耍包括:港口与区域发展的一致性、港口的导向性、结构 的-点网络性、系统的耗散性。 (五:沿海港口经济区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是一个以外生性为主的组织系统,但外生性 Ijl^^j源性结合、iL动发展是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A)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耍以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为目标,实施积极的发展战略, 争取到2020年实现这个E!标,并带动中国新亚欧大陆桥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七:山沿海港口经济区加快发展要实施梯度推进、带状发展、_层突破的K域发展战略。 实施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来取‚依托双核、轴线拓展、圏层突破?的幵发模式。 (八:山/』丨沿海港口经济区发展的途径,ffi点进行四个取向:以一体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 导向;以港?经济为特色:以丨:业化为动力。 (九:山东沿海港口经济R发展的政策保障为:提升优势,强化沿海E域经济势能,提高港口 城市群的福射带动功能:抢抓机遇,推动借力顺势发展,’努力保持较髙的发展速度:推动融含, 实{j错位发展,加强区域分I:与合作;强化支撑,加快港路基础设施建设,人力发展R域集疏运 系统;统簿发展,创新制度环境,促进K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之处 (--)对港口经济区尝试着进行了概念rt涵及范畴的界定。 (二:对国rt外城市群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总结,找到了一些共性特征,并运用到沿海 港口经济区的珪设之中。 I 72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将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群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从沿海港口区域的空间 结构、产业结构、城镇体系结枸分析了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演化路径及机理,提出了港口是源动力、 物流和交通网络足传送帶、K动发展是内在动力,并运用港口吞吐景与GDP的线性关系进行了研 究,找出了内在发展联系。 三、进一步的研究 (-)沿海池1-1经济1^^娃一个新,^题,其理论范式还符待进一步研究: (-.••) ,[丨海继丨.:1经济K的核心克争力的要某•构成及运动机理、经济区系统的发展突变因素及过程、 港U.tjIK域的线性Ij丨丨:线性关系等问题,都钉待进一探讨。 (二:沿海港口经济P: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仅局限在对山东沿海地域的研究是不够的,必须放 到全国领域进行更人范II的研究,以获取研究成來的普遍性, 73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附录 相关概念的界定 区域优势:从狭义上讲,是指在一国范丨賓内某个区域在某种产业或产品的发展或生产上与 其他区域相比A有优势。 2、经济全球化:楚指随着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1:的过 祝,i耍指生产嬰索的跨国流动和配置,这使得1U:界各国的经济肢系口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 相丄i;间高投依赖和融仓的过程„ 3、域经济一体化:足指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或地R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鄉、信息, 各和产品在-定,‚^‚:域 丨入^白由流动和^,效配置,通过相i:签订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行动准则, 其至通过局部的权利让波,建立起超国家:地l>0的机构,实现经济上的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 体现由低到高的不同类JVJ,一般有6种: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 同盟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4、区域经济:是指以商业贸易交换联系为主,根据各地区空间差异的非帄衡性,各经济耍素 相互补充,相i;作HJ,不断D行增殖,自我组织,动控制,并相互叠加进行经济活动。充分发 挥地丨5^:优势,打效地综合利天时、地利、人才的作)H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还能够保证从整体上 来规划经济开发,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辩证的统 --起来《形成的不同的作物种植和产业部门,从而构成一个互补的经济自然联系,形成一个活力 很强,相互联系紧密,整体效益最高的空间经济机体。 5、经济•体化:趋指区域经济的形态、市场、产业、交通设施、信息、制度、生态环境一体 化。包姑,^:域城市在空间形态上聚焦,成为各种耍素流动的枢纽和创新的擗化器:消除E域合作 的各种陣构造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趣础;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实现K域内产 业结构?理化,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以R域高速公路等快速干道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通 道的配SiJ衔接,共同完善交通、物流网络;消除信息封锁现象,强调信息公开:透明,强化信 息资源互通共享,降低社佥交易成本:规范各地政策和制度,为区域经济""体化提供制度规范和 保陣:以及努力形成的人和1^3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 6、经济周:是指由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城市经济中心,和与中心密切关联且通过中心福射 带动的若干胆地城市所构成的环状经济区域。其贫位度越高,其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越强,该经济 阁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能也越大。若干腹地或周边城市既是中心城市经济能tt释放或扩散的接受 中国科技大学颂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地,也是支撑中心城市发展的要素资源供给源和重要的市场区。中心与腹地的内在经济联系紧密, ‚极化一扩散?效 应。 7、产业集聚:也称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丨;(域内人足企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的一种经济现象。 不仅包括架-【)?:域内人tt企业的空间染聚,而Ji也包括相;X;•支撑机构(金融、保险等)在地理空 |"| umm.某些区域或地丨的一#丨.彳广张中的,诱导其区域经济活动进-•步发展的一組产业,n 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增li产业ft鮮有利域和地区获得克争优势,同吋也充分 发押作获収信息、供/iV商、员丨:、公共物品1方面的优势。 8、产业帶:谢紀:业帶形成初期,超企业区位行为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为向某一优势區位 集中。进而发展成若千城市_1:业银中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乂由中心向外沿轴线扩散,这两种空 问过程既相互徘动乂相i:制约,便形成了产业张。 9、产业链:是指閑绕一个关键的最终产品,从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涉及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 之间的戈系,郎通常所讲的相关产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各个产业在产业链条中所处位置不同,其 技术影响力和价值增值状况也不同,不同的行为主体在产业链中的战略之择不同。 10、 r业功能区: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布甸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坚持规模化、市场化、 集约化,按照功能K的发展方向,整合区域内产业功能,进而形成整体优势,乂能发挥个体潜能 的新?f彳产业纳织。 11、制造业:指对原料进行加.1:阿零部件进行装配的:1.:业部门的统称„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 扮演着足轻见的角色,尤其对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以表 明这国家iiE地区的.丨:业化水帄. 75 中国科技大学项士论文 山东沿海港口技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 参考文献 [11 James HcConvil le. Economics of Maritime Transport: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erby & Co. Ltd, London, 1999. [2] Paul Krugman. Complex Landscap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18. June 1995. [3] II. A. van Klink. The prot network as a new stage in port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poLlei dritit. litivi fonmetit and Planning. Vol. 30, 1998. ? Masahisa Fujita & Tomoya Mori. 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 Seif-agiomerationand Hub-effec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49. 1996. [5] Alfred J. Baird, Container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the Upstream urban porl in [Europe. Mari 1 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 Vol. 23. 1996. [6] Kingsley E. Haynes, etc. Regional port dynamics i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case of Kaohsiung, Taiwan. Mart ime Plicy & Management. Vol. 124.1997. [7] 李世超,关于城市带的研究,城市问题.1989. [8] 姚十说.朱英明,陈振光等,中国城市群:第二版:,中国科爭技术人‘字:出版社,2001. [9] 高汝高.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10] 吋育龙.周一厘,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綿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的述评,国外城市 规划,1997. [1.1] 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机制及整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2] 颗朝林,中国城镇体系一历史、现状、醒’商务印书馆,1992. [13] 张卫付,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与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如05, 04] 乔云S,区域国际宽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5] 姚为鮮,全球城市的经济成因,上海人tS出版社,2003. [16] 刘;彪,L(二角托起的中国制造,中国人W太学出版社,2006. [17] 陈恩,台湾地K经济结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8] 凌云,.干立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9] 松弟《?,i,中国白年经济拼阁,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0] 陈计Iffi,地域分.1;与R域经济胁调发展,经济管理山版社,200L
本文档为【山东沿海港口经济区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4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5KB
软件:Word
页数:9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1-13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