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举报
开通vip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地方经济, 苏 洁 李 莉 约4294字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贵州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中的优势资源。文章指出,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有力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 民族文化...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地方经济, 苏 洁 李 莉 约4294字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摘要:贵州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中的优势资源。文章指出,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有力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 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业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项经济性产业,其目的是通过对活动的促销和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而获取收入。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展区域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之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带动作用相当明显,相关部门如交通、建筑、商业、饮食、通讯、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等产业都可以因之而得到发展,同时对扩大劳动就业,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民族文化在现代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旅游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旅游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惯常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探索古朴文化的风貌,得到新奇的感受;民族文化旅游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下文以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为例,探讨民族文化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位于隆起的四川盆地与广西盆地之间,属于高原山区。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是古往今来民族交往、结集的大走廊。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全省总人口3903.7万人,其中人口超过10万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共9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8%,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仅次于广西和云南,居全国第三位。从历史上看,贵州原来是几个行政区的结合部(明永乐十一年才设行省),是典型的族际区域,几大族系的民族在这里汇合。贵州少数民族大抵渊于古代的百濮、氏羌族系,包括彝族、土家族、羌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且牧且耕、农牧并重;南蛮族系包括苗族、瑶族、畲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赶山吃饭”的狩猎及山地农耕型;百越族系包括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稻作文化型。 大山阻隔,交通不便,造成民间的自然隔离,不仅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而且在同一个民族内部,往往也因为支系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形成相当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得到很大的发展。例如,2005年黄果树瀑布节,重点突出少数民族的色彩。后来的“多彩贵州风”吸引了旅游者的目光,得到极高的评价,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然而社会经济相对滞后,导致了社会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观念上、体制上、市场化程度上都显得较为落后。 在西部这个旅游精品高度集中区内,贵州的文化旅游优势很难发挥出来。以贵州周边的省份来说,如云南、湖南、广西的发展速度大幅提高,民族文化旅游已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旅 游业的总收入也大大超过贵州。尽管贵州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但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少,资源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没有充分发掘其底蕴和内涵。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布局广泛,各地已经建立了大量的民族文化村,保存原始少数民族建筑和生活习惯,如贵定县盘江镇的音寨已经打造成了布依民族文化村。但在观念上,旅游企业还习惯用传统模式来发展旅游业,只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浅层次的开发,没有积极利用人的主观因素来合理开发资源,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层次来发展旅游业。民族风情旅游产品雷同,缺乏差异性,同时,对民俗文化的保护缺失,致使民居建筑风格遭到破坏。在著名的红枫湖旅游景区中的民族村寨,水泥预制板房、木楼、砖混结构房屋混杂,破坏了原有民居风格。另外在有“民俗博物馆”之称的镇山村,村寨中的建筑已多为水泥砖混结构住房,人们的穿着完全改变,甚至居于其中的许多青少年已经不了解民族的传统与文化。整体民情风情旅游缺乏统一的布局和规划,旅游业内部企业互相压轧,忽略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贵州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习惯于原来的资源优势,认为资源优势就是产品优势,产品优势就是市场优势,思维方式没有创新;产品缺乏竞争力;贵州旅游业的宣传有限,市场营销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其效果大打折扣。贵州旅游业在宣传上所花费用比毗邻的省份少很多。虽然贵州的“多彩贵州风”系列活动的推出,极大宣传了贵州民俗文化,对民族风情旅游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有更多这方面的持续活动,效果将会更为突出。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住宿通讯等相关服务尚未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比较匮乏。在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研究工作上,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出现断层。在社会的转型期中,大量有价值的民族文化事项面临消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威胁,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边缘化的现象。政府部门制定的各项措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一)加强政府在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一种维系文化生存的重要力量,只会被新的社会文化所改造,而不会走向消亡。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合理科学地开发传统文化既可以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旅游的需要。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政府在制定措施和政策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加强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在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传统文化的维护。 (二)转变观念、统一协调、多方参与 贵州旅游业发展迟缓,主要原因是观念陈旧落后,把旅游业局限在极为狭小的范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联系很少,阻碍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例如,位于黔南州的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品位很高,但道路交通状况极差,严重制约着大批旅游者的进入。究其原因,乃是麻尾县和荔波县因利益冲突所致,缺乏政府的统一协调。因此,贵州旅游业的真正出路关键在于加强政府主导协调的功能,树立全社会共办旅游的大旅游观念,破除门户之见、打破行业戒规,多方参与发展贵州旅游业。 (三)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 一方面要树立和采取保护地方文物资料的意识和手段,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辩证的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对于一些即将消失的、非常重要的民族民间习俗、民族节庆、舞蹈、戏曲活动和民族的语言、音乐以及实物、文献等,要采取具体的拯救措施。制定民族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族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在开发的同时又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和伪民俗的出现。 (四)加大宣传力度且增强营销意识 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开展旅游宣传,是云南旅游业取得成功的一个法宝。与之相比,贵州旅游业已远远落后于云南旅游业。因此,要扭转贵州旅游业现状,尽快提高贵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就必须在旅游宣传上大做文章。这也需要发挥政府主导的功能,打破行业界限,通过政府主导,协调各方,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吸纳各方建议,开展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步骤、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同时要增强营销意识,抓住一切机会开展宣传活动。 (五)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且大力培育人才 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所以要大力培养人才,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贵州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到目前为止,大学主要还是培养旅游初级人才和酒店方面的人才,还未融入现阶段贵州的旅游开发和研究中来,建议政府与学校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门人才的培养。 (六)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旅游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贵州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着重发掘、提炼和开发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宗教、民族建筑等活动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和一批精品民族文化旅游路线。 (七)开发旅游产品附属价值 贵州旅游产品缺乏自己的特色,每到一处,旅游产品雷同且毫无新意,实用性也较差,极大的限制了旅游的附属价值。另外,贵州旅游道路条件差,景点分散,应设计住宿地观赏产品,对发展贵州旅游业,提高游客滞留时间与消费空间,有极大帮助。 结论 综上所述,在旅游开发中,必须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避免旅游的商业化行为带来文化的边缘化和庸俗化,以当地民族和文化作为主位,动员和促进他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对于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即在现代化过程中很可能消减的文化,实行静态保护方式;对于那些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则进行动态保护,对其加以整合,并在专家、政府等部门的引导下,科学合理进行旅游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原生态文化,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李洁.旅游公共关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刘纯.旅游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赵西萍.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本文档为【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