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_联绵字_之释看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谬

从_联绵字_之释看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谬

举报
开通vip

从_联绵字_之释看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谬 !""#年第 $期(总第83期) 通常所谓“现代联绵字观念”,就是指今之主 流派学人对联绵字的看法,是以“联绵字—双音 单纯词”说为核心的一种理论,所以也说“现代联 绵字理论”。笔者教书的前20年讲授现代联绵字 理论不走样,因为从老师那里学来后,一直没有怀 疑过此理论。不过,也没觉得它多么伟大。到2002 年查一本讲20世纪中国语言学的书,无意间发现 书中说现代联绵字理论是“20世纪汉语研究的重 大理论建树之一”,则不免疑惑:不就是那么点儿 常识嘛,怎么成“重大理论建树”了?再说,大家一 直...

从_联绵字_之释看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谬
!""#年第 $期(总第83期) 通常所谓“现代联绵字观念”,就是指今之主 流派学人对联绵字的看法,是以“联绵字—双音 单纯词”说为核心的一种理论,所以也说“现代联 绵字理论”。笔者教书的前20年讲授现代联绵字 理论不走样,因为从老师那里学来后,一直没有怀 疑过此理论。不过,也没觉得它多么伟大。到2002 年查一本讲20世纪中国语言学的书,无意间发现 书中说现代联绵字理论是“20世纪汉语研究的重 大理论建树之一”,则不免疑惑:不就是那么点儿 常识嘛,怎么成“重大理论建树”了?再说,大家一 直都说“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是古人创的,几 乎所有讲现代联绵字理论的著作里都要举王念孙 等古人之说来证明这理论古已有之,连《现代汉 语词典》释“联绵字”也说“旧称双音的单纯 词”,怎么又成了“20世纪的”了?于是认真考察 古今人讲联绵字问题的著作,渐渐发现现代联绵 字理论不仅不是重大理论建树,简直就是语言学 中最无根最具负面影响的东西。我却一丝不苟地 讲了20年,不知贻误了多少学生,同时又担心他 们也像我一样让谬种流传。我不能不把自己现在 对现代联绵字理论的认识写出来。近年我于《汉 字文化》、《辞书研究》、《古汉语研究》、《语文建 设通讯》和日本的《中国语研究》、《中国语学研 究“开篇”》等期刊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 讨论现代联绵字理论问题,初步证明现代联绵字 理论之荒谬。本文从词典之释“联绵字”来看现代 联绵字理论的荒谬。所以借词典讨论问题,是因为 词典释义大多反映了“定论”,具有普遍意义,当 然不是批评所借用的词典。 一、从语文词典之释“联绵字”看现代联绵 字理论之谬 词典中最早接受现代联绵字观念而解释“联 绵字”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它于1960年出版试 印本,释“联绵字”曰:“旧称双音的单纯词。”举 了六个例词,到1965年出版试用本,换了三个例 词,直到1978年正式出第一版,和1983、1996、 2002、2005的各版本都沿用试用本的六个例词。但 事实证明,《现汉》释“联绵字”前后所举九个例 词中,八个是合成词,一个是音译外来词(即初印 本里所举的“珐琅”),没有一个可以支持其“旧 称双音的单纯词”之说;(详拙作2007a)其所谓 “旧称”的“旧”,实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说得 确切些,《现汉》对“联绵字”的解释直接来自20 世纪40年代的一部语法书。那部语法书先把1935 年问世的一部音韵学著作所谓“我总以为⋯⋯连 绵字的构成还有几条方法,其中的一个便是发音 相近的声或韵的连缀”①之类的臆测坐实了,又拿 王国维的“合二字而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来证 明,却把王国维这话给理解错了。这些事实,拙文 (2007a、2008)中已有详细考证,恕不重复。这里 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简单一提。其一,联绵字语素辨 认之方法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此前采用朴素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法、同型替代法和词义对照法辨认联绵字语素,都 是不同形式的贴标签,从认识论角度讲,都受制于 主观唯心主义。从这个角度看,释“联绵字”曰“旧 称双音的单纯词”,也是靠不住的。联绵字语素辨 认方法问题,将另文讨论。其二,我们必须看到,一 个用错误的理解支撑起来的臆测———“联绵字— 双音单纯词”说,而今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汉语词汇 研究与教学,左右了词典对联绵字的释义,影响了 汉语本质特点的研究,干扰了汉语在语言类型学 中的定位,已经不是一般的负面影响了。 在语文词典中,释“联绵字”而追随《现汉》 最紧的是《汉语大词典》。它释“联绵字”曰: 从“联绵字”之释看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谬 沈怀兴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年第 $期(总第83期) 旧称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包括: 双声的,如“仿佛”、“伶俐”;叠韵的,如“阑 干”、“逍遥”;非双声非叠韵的,如“玛瑙”等。 《汉语大词典》追随《现汉》的表现有二。其 一,就其释义语而言,《现汉》说“旧称双音的单 纯词”,《大词典》以《现汉》之说为基础,说“旧 称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这“两个音 节联缀而成”是从词源学角度说的。它着眼造词 之初,随大流臆造了联绵字的造词方式,说得比 《现汉》更“到位”了。其二,给联绵字分类也和 《现汉》一样,即也分为双声的、叠韵的和非双声 非叠韵的三类;②就连例子也是抄了《现汉》的。 即使因知《现汉》非双声非叠韵的例词“妯娌” 是个合成词,只抄一个“玛瑙”,也不再补上个例 词。然而,照一般的规律,追随者又总是表现出正 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就《大词典》追随《现汉》之 释“联绵字”而言,它可能会使一般人觉得《现 汉》对“联绵字”的解释不容置疑,连其用例也不 可或易,从而有效帮助《现汉》普及“联绵字—双 音单纯词”说。但在不那么迷信的人那里,《大词 典》的追随则恰恰暴露了《现汉》之释“联绵字” 的不可信,暴露了现代联绵字观念的荒谬。第一, 所谓“旧称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的 “旧称”是怎么来的?依据是什么?追随者能做出 既能让被追随者满意而又与客观事实相符的解 释吗?第二,所谓“两个音节联缀而成”,是根据 什么说的?如果根据学者所谓“一种特殊的构词 法”(或曰“双声叠韵构词法”什么的)说的,那 么,汉语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殊的构词法”? 如果不是根据所谓“特殊的构词法”说的,那又 是根据什么说的?第三,如果汉语里真有“由两个 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的联绵字,那些没有现 代词汇学知识、不懂语素分析法的旧时人是用什 么方法辨认出来的?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辨认工 作?他们绝大多数人研究联绵字只是为了通经致 用,通经致用也需要对联绵字进行内部结构分 析?第四,如果汉语里真有“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 的单纯词”的联绵字,大概不会只是《现汉》所举 的那六个吧?又为什么不另举几个而避抄袭之嫌 呢?特别“双声的”和“叠韵的”各两例,而“非双 声非叠韵的”只有一例,为什么不能给它补上一 个?是补不出呢,还是怕补错了?追随者的尴尬到 底说明了什么?第五,即使追随者袭用的五个例 词,或为联合型合成词,或为偏正型合成词,(详 拙作2007a)又有哪个是真正“由两个音节联缀 而成的单纯词”?这些问题,多非《大词典》所独 有。它们的存在,充分暴露了现代联绵字理论的 基础理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的不可信。 二、从百科词典之释“联绵字”看现代联绵 字理论之谬 百科词典释“联绵字”最有代表性的是《中 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8),下面就以它为例。它释“联绵字”曰: (1)(序号为引者所加。下同)两个字联缀在 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2)从语言的角 度来说,就是“联绵词”。(3)联绵词在汉语里起 源很早。在先秦以前上古时代,除了单音词以外, 就是复合词和联绵词,不过联绵词所占的数量不 是太多而已。(4)联绵的名称见于宋代张有所著 的《复古编》。联绵字可以分为三类:⋯⋯(5)在 这三类之外,有人把“叠字”(或称重言)也列入 联绵字之内。如王国维所作《联绵字谱》。③ 《大百科》立足现代联绵字观念解释“联绵 字”,而闪烁其词,故多有可商。下面依引文中所 标序次略陈管见。 (1)后面的一句话是把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家的语文学思 想和现代语言学工作者的一种臆测糅在了一起。 “两个字联缀在一起”(构成一个双音节单纯词) 是以今人所谓汉语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为依 据说的,“不能分开来讲”则好像是王念孙的“不 可分训”或段玉裁的“不可分释”。而事实证明,汉 语里绝不会有那种 “特殊的构词法”(详拙作 2004、2007b);小学家的“不可分训/释”其实是 强调词义的整体性,而与某双音词是否单纯词无 关。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合成词,都具有词义的 整体性,其含义都不是其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因此 都“不能分开来讲”,或者说都“不可分训”。这样 说来,《大百科》把“联绵字”界定为“两个字联缀 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可能会让传统 语文学家和现代语言学家做出截然不同的理解。 (2)后面的话是从现代联绵字观念的立场 出发,强将传统语文学中的“联绵字”嫁给现代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年第 $期(总第83期) 联绵字观念下的“联绵词”。纵观中国语文学史, 古人研究联绵字,或如宋张有是正文字,规范联 绵字的书写形式,或如明清学者明通假,辨或体, 反对拆骈为单,而没有人像现代语言学家那样考 察某双音词的内部结构方式及语素构成情况,怎 么能说“联绵字”就是“联绵词”呢?传统语文学 里的“联绵字”大致相当于现代词汇学里的“双 音词”,而“联绵词”则是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肯定 派(以下简称“肯定派”)偷换概念,移花接木, 然后加进现代词汇学中,让它专指除了双音节拟 声词或音译词以外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双音节 单纯词。《大百科》之前,持现代联绵字观念讨论 问题者已经习惯把自己对联绵字的认识说成古 人的认识,自《大百科》之后,更是如此。他们硬 说古人的“联绵字”就是他们所讲的“联绵词”, 这其实是对现代联绵字观念信心不足。要不,怎 么硬是与古人搞统一战线呢? (3)后面的话有三点疑问。其一,说“联绵词 在汉语里起源很早”,早到什么时候?会不会殷商 以前?如果是殷商以前,其证据是什么?文献无徵 的观点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如果是殷商时期,甲 骨文里为什么找不到作为双音节单纯词的“联绵 词”?如果是殷商以后,则是用“一种特殊的构词 法”创造的。然而,汉语里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用 复合法构词,而未见用什么“特殊的构词法”创 造双音节单纯词的例,并且至迟至周初就已经兼 用派生法构词了;而在既有复合法构词之利,又 有派生法构词之便的语言社会里,谁还会特意创 造“一种特殊的构词法”,以便于交际中创造双 音节单纯词,而让人不知所云呢?即使有人那么 做了,别人不理解,又怎么流传下来?流传不下 来,后人无缘看到,凭什么去建立“联绵字—双音 单纯词”说?其二,将“复合词”和“联绵词”对 举,是认定“联绵词”就是双音节单纯词。但是, 这双音节单纯词的“联绵词”包括不包括双音节 拟声词?如果不包括,那是为什么?并且,那种“联 绵词”产生的必然性是什么?如果包括,怎样区分 双音节拟声词和“联绵词”?看来,只有让“联绵 词”仅指双音节拟声词才没有这么多麻烦。然而, 那便干脆叫“拟声词”好了,为什么又叫它“联绵 词”呢?其三,所谓“联绵词所占的数量不是太 多”,又是为什么?会不会是研究者不明其内部结 构方式及语素构成情况的不是太多,就像《现代 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之释“联绵字”误将 合成词作单纯词的例子举出来那样? (4)后说“联绵的名称见于宋代张有所著的 《复古编》”,但却不知道张有的联绵字观念不支 持现代联绵字观念。张有《复古编·卷六〈联绵 字〉》共收联绵字58条,但没有给“联绵字”下 定义,我们只能从张书中考订联绵字的情况了解 张有的联绵字观。下面试举其三例。 左右:左右手相助也。左,从𠂇工,则个切。 右,从右口,于救切。别作“佐佑”,非。 劈歷:劈,破也。从刀辟。普击切。歷,过也。 从止厤。郎击切。别作“霹靂”,非。 裵回:宽衣也。裵,从衣非。薄回切。回,转也。 从口,中像回转形。户恢切。别作“徘徊”,非。 读上录三例,大概谁也不会相信张有的联绵字观 念会支持现代联绵字观念。《四库全书总目》说 它:“是书根据《说文解字》以辨俗体之讹,以四 声分类诸字,于正体用篆书,而别体、俗体则附载 注中,犹颜元孙《干禄字书》分正、俗、通三体之 例。”这样说来,结合上引各例,张有的“联绵 字”,是指有待规范其书写形式的二字词。如果一 定要考察其语素构成情况,则绝大多数是合成词, 如凹凸、陧阢、怀抱、屯亶、担荷、踪迹、髫龀、提携、 襁褓、千秋等,极个别是由拟声而来的单纯词(如 鹡鸰)或音译而来的单纯词(如苜蓿),一个用 “特殊的构词法”构成的双音节单纯词也没有。 (5)后举王国维的《联绵字谱》作联绵字著 作的典型,并于隔了一条之后“《联绵字谱》”条 下盛赞它“是研究联绵词语很有用的一本资料 书”。但遗憾的是,《联绵字谱》一书中不仅至少 3/4的联绵字是合成词,而且还收了一些四字词 组。我们曾于(2007a、2008)两篇文章里分别举 了它300个合成词,并列举了它的四字词组,读 者可参看。而需要指出的是,坚持现代联绵字观 念的著作里,像《大百科》的上引文字随处可见。 这绝不是它们的作者水平不够,根本原因是现代 联绵字观念的基础理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 说本来自虚构,(详拙作2007a、2008)而一定要 予以证明,就不能不写这类文字。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年第 $期(总第83期) 在前面两部分考察讨论的基础上,有个事实 应该加以概括和明确:现代联绵字理论借错解前 人之说建立起基础理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 说,又不断用同样的手法发展这一理论④,终于建 立起庞杂的理论赌场⑤,误导汉语词汇研究与教 学以及语文词典解释联绵字等各项工作。这是每 一个研究者、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及每一个 涉足汉语言文化知识的人都需要注意的。 三、从语言学词典之释“联绵字”看现代联 绵字理论之谬 近一二十年以来,国内出版了不少语言学词 典。它们解释“联绵字”口吻一致,都是立足现代 联绵字观念解释“联绵字”。但是,详略不同。如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释“联绵字”用了160多字(包括标点符号。下 同),《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3)释“联绵字”用了250多字,《古汉语知识 详解辞典》(中华书局,1996)释“联绵字”用了约 400字,《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以下简称《宝 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释“联绵字/词”用 了1000余字。很明显,越往后,用字越多,解释越 详括。最后一部,远不及前面任何一部部头大,释 “联绵字”所用字数却超过了前三部的总和。其间 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联绵字理论越来越受质疑⑥, 信守现代联绵字理论者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越 受冲击,便越想方设法卫道。这一事实反映到词典 对“联绵字”的解释中,便出现了一个后出的不大 的本子释“联绵字”用字超过了从前三个大本子 释“联绵字”用字之总和的现象。然而,只要是不 科学的思想理论,信仰者钻皮出其毛羽的工作做 得越多,暴露该思想理论之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条普遍规律。由虚构 加附会而产生并累积起来的现代联绵字理论也不 例外。⑦上文借对《汉语大词典》和《中国大百科全 书·语言文字》之释“联绵字”的讨论已经初步证 明了这一点,现在再借对《宝典》之释“联绵字” 的讨论来做些补充。为了较好地说明问题,特抄录 《宝典》对“联绵字/词”的解释如下: 【联绵字】(1)(序号为引者所加。下同)同 “联绵词”。如清代王国维有《联绵字谱》一书。 【联绵词】(2)词汇学术语。也叫“联绵 字”、“连绵词”、“连绵字”、“连语”、“謰语”、 “连字”、“骈字”、“骈语”、“二文一命”等。除 叠音词、象声词和叹词以外的汉语固有的双音节 的单纯词。(3)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大多具有 双声、叠韵或既双声又叠韵的关系。如“陆离、踌 躇(下划线为引者所加。下同)、萧瑟、磅礴、倜 傥、蜘蛛”为双声联绵词,“崔嵬、灿烂、葫芦、妖 娆、峥嵘、须臾”为叠韵联绵词,“辗转、顑颔”为 既双声又叠韵。也有一些联绵词的两个音节既非 双声也非叠韵,如“浩荡、跋扈、颠沛、滂沱、蜈蚣、 鹦鹉”。(4)联绵词的两个音节是否双声或叠韵, 必须以汉语的上古音来鉴别,不能以现代的读音 来判断。如“萧瑟”的现代普通话读音为 %&!’ (", 两个音节的声母并不相同,但是在上古音中,两 字同为心母,即都读为 (),因此是双声联绵词; “峥嵘”的现代普通话读音为 *+#,$ -%,$,两个音 节的韵母并不相同,但是在上古音中,两字同属 于耕部,即都读为).,$,因此是叠韵联绵词。(5) 联绵词是单纯词,只包含一个词素,因此其意义 是由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共同来表示的,记录 联绵词的两个字不能拆开来解释。如《庄子·秋 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联绵词“望洋”不能解释为“望着海洋”,而应解 释为“仰视貌”。(6)由于联绵词是单纯词,最初 大多没有本字,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大多是纯粹 的记音符号,所以同一个联绵词往往有多种文字 形式,如“望洋”,又作“望羊、望佯、望阳、茫洋、 盳洋”。而到后来,许多联绵词逐渐有了通行的写 法,除了印刷、引用古籍等以外,一般不能写成其 他字样,如成语“望洋兴叹”中的“望洋”现在没 有其他写法。(7)联绵词用两个音节来表示一个 词素,因此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一般不能拆开来 用,不过古人为了押韵或追求行文变化,也有把 两个音节拆开来用,甚至颠倒使用的。如《诗经· 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联绵词 “玄黄”未拆开,而《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何 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 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则“玄”和 “黄”两字拆开使用了。又如东汉王充《论衡·知 实》:“眇茫恍惚,无形之实。”联绵词“恍惚”两 字未拆开,而《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年第 $期(总第83期) 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则 “恍”和“惚”两字不但拆开,而且第二句中颠倒 使用了。(8)古人所谓的联绵词,其范围比现在 大,往往还包括其他双音节合成词,如清代王国 维的《联绵字谱》就收有“踊跃、和谐、艰难、刚 强、穷困、变化”等。(9)此外,现代学者也有把双 音节的音译词,如“葡萄、苜蓿、玻璃”等作为联 绵词的。(10)参“联绵词不可分训说”。 《宝典》对“联绵字”的解释客观地反映了肯 定派的观点,为我们有效地讨论问题提供了极大 的方便。否则,不管引多么权威的著作,都只是引 一家之说,而不具普遍性;不管引多少专著的同类 文字,都难免片面之嫌。只有“典”的文字至少代 表了主流派的意见,才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和较强 的说服力。下面依引文中所标序次略作讨论。 (1)后说“联绵字”同“联绵词”,这是肯定 派的“共识”。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上文第二部 分的“(2)”里已经指出。看了《宝典》的解释, 又生两点疑问:其一,既然“联绵字”同“联绵 词”,并且举王国维《联绵字谱》为证,那么,王国 维为什么没有把他的书叫做《联绵词谱》?能说 当初也可以叫《联绵词谱》吗?其二,既然“联绵 字”同“联绵词”,都是双音单纯词,而后面又说 “王国维的《联绵字谱》就收有‘踊跃、和谐、艰 难、刚强、穷困、变化’等”,这算不算前后矛盾? 其实,这种矛盾是肯定派永远摆脱不了的,除非 什么时候放弃了现代联绵字观念。 (2)后面的话也是肯定派最爱说的。但是,考 察结果表明,1935年以前,“联绵字”、“连绵 字”、“謰语”、“连字”、“骈字”、“骈语”、“二文 一命”等术语没有哪个曾指双音节单纯词。(参拙 作2007c)“连绵词”是肯定派创造的一个新词, 用来指双音节单纯词只有二三十年,且只限于肯 定派。至于“连语”,1935年以前只王筠有时像指 双音节单纯词,比如他说“圣人正名百物,大物皆 一字为名,小物乃两字为名,其尤不足道者乃以双 声叠韵为名”云云,但那分明是探索者的想象,笔 者于《从王筠“连语”说看现代联绵字理论》一文 中作了全面辨正。此文即将于《汉语史学报》刊 出,这里不再重复。至于“除叠音词、象声词和叹 词以外的汉语固有的双音节的单纯词”云云,只 是想象,无事实依据,理论依据至多也不过王筠的 “圣人正名百物”之类和索绪尔的音义结合任意 说⑧,我们(2004、2006、2007b)曾从不同角度予以 讨论,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是否定的,这里也不重复了。 (3)后面的话也是肯定派著作中反复宣讲 的内容,但它不能证明联绵字是单纯词(详拙作 2007b)。至于《宝典》所举的20个例词,辗转、崔 嵬二词,白平(2002:179—180、181—182)经考 证,认定是合成词;由引者加了下划线的12个例 词也可以肯定是合成词。另外,“鹦鹉”一词,照 白平(2002:206)的考证,当为偏正型合成词,但 也许还不是确论。它与剩下来的陆离、倜傥、蜘 蛛、须臾、蜈蚣等五个联绵字待考。但它们肯定不 是用今人虚构的“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创造的, 因为至今只见有人虚构或信守“一种特殊的构词 法”,而未见有人拿出服人的证据证明那种“特 殊的构词法”确曾有过。肯定派总是爱把自己不 明其结构方式的联绵字认作“一种特殊的构词 法”构成的,是没有说服力的。 顺便一提,考辨联绵字的语素构成情况只懂 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道理还不行,还必 须善于求本字。肯定派所谓“由于联绵词是单纯 词,最初大多没有本字,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大多 是纯粹的记音符号,所以同一个联绵词往往有多种 文字形式”云云,乃是想当然之辞。我们看到肯定 派所以误列大量合成词充当单纯词的例子,现代联 绵字观念的成见害了他们只是其原因之一,另外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注意或者不愿意考求 本字。例如看到《宝典》所举例词中的“葫芦 (芦)”,而知道它是由“壶卢”俗写而来,壶卢形 如壶与卢,故名,就不会误判它为单纯词了。 (4)后面说鉴别联绵字是否双声或叠韵,要 看其上古音。这是肯定派多数人的意见。可是,上 古音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并不很清楚。比如上古声 母,《宝典》117页说28个,王力(1985:18)说33 个;部分学者认为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另一部 分学者却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古有复辅音声母者, 所拟复辅音也很不相同,有的拟了10个复辅音声 母,有的拟了240个,还说“不止这些”。而庞光华 (2005)认定上古汉语没有复辅音声母,并对部分 学者共同拟定的复辅音声母做了一一辨正。这些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年第 $期(总第83期) 事实告诉我们,上古声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韵母 的情况好一些:《宝典》120页说上古韵部31个, 王力(1985:33)说29个。退一步说,即使将来把 现在正在研究的“上古音”弄清楚了,也只是弄清 了春秋战国秦汉音,春秋以前的汉语语音呢?要知 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中,复合法与派生法已经 十分成熟,加上最早的拟声法,只要什么时候需 要,没有什么词不能创造的,绝不可能另用什么 “法”去创造不可理解的“双音节单纯词”。因此, 在鉴别联绵字是否双声或叠韵问题上,同是信守 现代联绵字理论者,意见也大不相同。如张斌等 (2002:166)说:“所谓双声、叠韵都是以现代汉语 语音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这里所以列举张先生的观点,只 是说在这一基本问题上,肯定派内部意见不一,暴 露出现代联绵字理论由于先天不足而于实践上行 不通的一面,倒不是我们同意张先生的意见。只要 把双声叠韵作判定“联绵字—双音节单纯词”的 标准,就是不合适的,不可信的,因为汉语史上不 曾有什么双声叠韵构词法(或曰“一种特殊的构 词法”等)。(详拙作2004、2007b) (5)后面的话是肯定派最爱说的。如果汉语里 确有除了双音节拟声词(包括音译词)以外还有别 的双音节单纯词,这话可能是对的。但是,持论者至 今没有举出一个当其说的例子。至于《宝典》所举 的“望洋”,虽然是肯定派最常举的一个例词,并且 它也的确不能讲成“望着海洋”,但它的确也不当 其说,因为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动宾型合成词。这 只要看看清桂馥《札朴·卷四〈望羊〉》和汉刘熙 《释名·释姿容·望羊》及清王先谦《释名疏证》中 的相关疏语就可以了,恕不赘言。其余问题,留在 《“联绵词不可分训说”辨疑》中讨论。 (6)后面的观点也是肯定派共有的,但也是 不成立的。拙文《从王筠“连语”说看现代联绵字 理论》一文第四部分“关于‘义存乎声,故书写形 式不定’说”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这一部分的 “(3)”的第二小节也谈及此事,可参看。 (7)后面的观点是改造清王筠《毛诗双声叠 韵说》里的相关说法而来。王筠又说“此秘发于 王怀祖先生”。考王念孙父子著作,于《经义述 闻·毛诗上》“我马玄黄⋯⋯”条下有说,概括地 说即依自己对《尔雅》所释的理解而非毛传、郑 笺和否定孙炎《尔雅音义》、郭璞《尔雅注》。今 肯定派未审王筠、王念孙父子之说,却进而移其 花来接自家之木,其间涉及的问题很不少,为避 枝蔓,暂不展开讨论。但必须指出的是,肯定派要 想把“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贯彻到底,必须 给“例外”一个说法,于是就有了(7)后面改造 前人的话。殊不知,由于“联绵字—双音单纯词” 说本来自虚构,(详拙作2007a)谁也找不出当其 说的例子。因此,遇到这种说法,只考察它的例子 就可以了。比如,“恍惚”是联合型合成词,我们 (2007a)已经考辨过了。现在来看“玄黄”。玄、 黄均颜色词。《易·坤·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 黄。”《坤·文言》:“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宋倪天隐《周易口义》卷一:“玄,天之色;黄,地 之色。以其上下相敌,必有相伤,故玄黄之色杂于 其间。”《宝典》所举《诗经·小雅·何草不黄》的 “玄”“黄”,就分别用了它们的颜色义。其所举 《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毛传:“玄马病 则黄。”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周幽王时的,据毛亨只 有500年,像今人读明清人诗作,他的注释应当 是可信的,故后世说家多宗之。如宋段昌武《毛诗 集解》卷一:“朱曰:病极而变色也。”元刘瑾《诗 传通释》卷一:“玄黄,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 也。”尽管王引之《经义述闻》、王筠《毛诗双声 叠韵说》非之,但其说未为确论,所以直到20世 纪,注家仍多从毛传、郑笺、孔疏。即使今天,不遵 毛传、郑笺、孔疏者仍是少数,大致说来只限于语 言学界的现代联绵字理论肯定派,文学界、文献 学界及史学界不知道现代联绵字理论者大概没 有不遵毛传、郑笺的。如果我们一定要推翻毛传、 郑笺,仅凭移王筠等一面之词之花接自家之木是 不行的,还必须拿出服人的证据证明《文言》作 者读不懂早他几百年的爻辞、一代经师毛亨读不 懂《毛诗》。否则,只能承认《卷耳》中的玄、黄用 了其颜色义,它们各是一个单音词。 (8)后说“古人所谓的联绵词,其范围比现在 大,往往还包括其他双音节合成词”,这话表明,即 使坚守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营垒者,一不小心,也可 能说出反现代联绵字理论的话来。但这类说法明 显不到位。首先,古人从来不说“联绵词”。其次, 古人笔下的“联绵字”大致与现代词汇学中的双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年第 $期(总第83期) 音词相当,只有王国维的《联绵字谱》里收了一些 四字词组,算是例外。再次,古人的“联绵字”与肯 定派的“联绵字/词”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他们整 理联绵字或为订误或为明通假的目的决定的。他 们只是为了语文应用而论及联绵字—双音词的, 而双音词中绝大多数是合成词。明乎此,如果还要 问他们笔下的联绵字是单纯词呢还是合成词,只 能答曰:绝大多数是合成词。(参拙作 2007b、 2007c)可惜,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被现代联绵字 理论给搅成了迷魂阵,让千千万万的研究者和教 师晕头转向,让亿万学子习非成是,歪打歪着而不 知,一旦争论起来则总是理屈气壮。 (9)后面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其一,把双音 节的音译词归为联绵字者,可能不是肯定派嫡 系。因为《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虽然曾经把音 译词“珐琅”做非双声非叠韵联绵字的例词,但 到试用本里就删掉了。理由很简单:它不是用“一 种特殊的构词法”创造出来的。其二,古人早就把 双音节的音译词归为联绵字了。如宋张有《复古 编·卷六〈联绵字〉》所收58个联绵字中就有苜 蓿、骆驼、加沙三个是音译外来词。 (10)后面所举“联绵词不可分训说”共用 986字。本文初稿也曾录下,列出七个方面的问题 逐一讨论,但定稿时考虑文章太长不好发,就把 它抽出,题为《“联绵词不可分训说”辨疑》,拟 独立发表。 为了讨论起来自由一些,上文借各类词典之 释“联绵字”讨论现代联绵字理论问题,而无意 批评所借用的词典。因为不管哪类词典,释词都 是努力反映“定论”。换个角度说,即使我们编词 典解释“联绵字”,最多也只能这样解释:联绵 字,传统语文学史上一般指双音词。部分现代人 著作里的“联绵字”与语文学史上的“联绵字” 完全不同,只指双音节单纯词,是由20世纪三、 四十年代反对“汉语单音节幼稚落后论”而虚构 出来并延续下来的说法。 注释 ①句中引号里的话见魏建功《古音系研究》第三章 第八节。那个时代,中国学者强烈反对“汉语单音节幼稚 落后论”,声称“汉语自古就不是单音节语”,直到20世 纪80年代初问世的著作中仍有类似的话。 ②分联绵字为此三类,始自王国维《联绵字谱》,但 王氏书中所收的联绵字大多数是合成词。(详拙作 2007a、2008) ③《大百科》以下还讲了联绵字多种书写形式问题。 虽有其代表性,但笔者在发表的文章中已多有讨论,以后 适当的时候还会谈到。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双音词是否有 多种书写形式,与它是否单纯词毫无关系。 ④又如《大百科》对“謰语”的错解与相关词条的错 解、语言学词典表现出的同类错解,以及它们反映出的学 术专著所存在的同一性质的问题等。 ⑤说它是“理论”,可能没有疑义。说它“赌”,因为 它产生之初只是赌一把,后来弄假成真,则越陷越深。说 它是“理论赌场”,不只是因为它那里面众“赌徒”都很 荒谬,而且它们又把汉语词汇研究与教学、词典对联绵字 的释义等都给押到了赌注上。说它“庞杂”,因为它除了 有人们给它拼凑的那么多“特点”以外,还硬让它们生出 那么多理论。笔者已发表专数该赌场各类“赌徒”的文章 十几篇,只数了一半多一点,可知它很庞杂。 ⑥继陈瑞衡(1989)、李运富(1991)批评“旧称”于 史无征之后,不断有人撰文对宣传“联绵字—双音单纯 词”说者所举例词进行辨正。特别白平《汉语史研究新 论》(2002)第152—208页更是集中批判了“联绵字— 双音单纯词”说。作者先是考察历代语文学家笔下的“联 绵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探讨双声词产生的原因, 最后对经常被用来支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的披 靡、辟易、参差、辗转、窈窕、崔嵬、虺隤、栗烈、觱发、从容、 岂弟、匍匐、徘徊、薜荔、憔悴、婉娈、螮蝀、夭閼、翱翔、逍 遥、鹦鹉等21个联绵字进行一一考辨,用不可辩驳的事 实证明正在广泛流行的“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其实 是没有客观依据的。 ⑦论其虚构,详见拙作2007a、2008;言其附会,主要 指它各种分支理论的产生,这在笔者所发表的批评现代 联绵字理论的文章中多有证明,下文还将谈到一些。 ⑧索绪尔的音义结合任意说,自发表以来近百年间 一直争论不休。20世纪著名语言学家 %&’() *)+,)+’-.) (1901-1976)曾指出:“符号根本没有日内瓦学者所设想 的那种任意性”,“语音形式,如果不与某一概念相对应, 便不可能为理智所接受”。但索氏之说传入我国以后,被 部分人奉为金科玉律,也不断有人提出质疑。笔者 (2006)《“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说疑义》在否定索绪 尔语言观的同时,重点分析批评了索绪尔语言观的理论 基石“音义结合任意说”。发表后有人在香港《语言学研 究与应用》发表文章批评,又去《辽东学院学报》发文章 批评,一个学生要写文章回应,我没有同意。本文论及相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年第 $期(总第83期) 关内容,还坚持《疑义》中的观点,并把它列在参考文献 中,等待有些说服力的批评文章。 参考文献 [1]白平《汉语史研究新论》,书海出版社,2002 [2]陈瑞衡《当今“联绵字”:传统名称的“挪用”》, 《中国语文》1989年第4期 [3]李运富《是误解不是“挪用”———兼谈古今联绵 字观念上的差异》,《中国语文》1991年第5期 [4]庞光华《论汉语上古音无复辅音声母》,中国文 史出版社,2005 [5]沈怀兴《双声叠韵构词法说辨正》,《汉字文化》 2004年第1期 [6]沈怀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说疑义》,《宁 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沈怀兴a)《现代联绵字观念的来历》,《中国语 研究》2007年总第49期。b)《〈联绵字典〉的收词及相 关问题》,《辞书研究》200年7第3期。c)《“联绵字“与 语文学史上的相关名词》,《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3期 [8]沈怀兴《中国现代语言学早期的联绵字观念》, 《语文建设通讯》2008年1月(总第88期) [9]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张斌等《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通讯地址:315211 宁波大学中文系,作者为教授) “古今字”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讨论的重要 问题之一。这一术语最早出自东汉人郑玄。《礼记· 曲礼》:“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 予一人。”郑玄注:“余、予,古今字。”《诗经·小雅· 鹿鸣》:“视民不恌。”郑玄笺:“视,古示字也。”郑 玄以后的训诂学家在注解古书的时候,一般都沿用 郑玄的注释体例,通常用“A,古B字”或“A、B,古今 字”等说法。这种做法,诚如裘锡圭先生所说,其目 的主要在于注释古书字义,而不在于说明文字历 史。用来注释某个词的古字的今字,就是这个词在 当时的习用的书写形式。①A和B可以是异体字,也 可以是通假字,当然也可以是本原字与区别字的关 系!"。例如: ①《汉书·武帝纪》:“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 子大夫之所闻也。”颜师古注曰:“睹,古覩字”。 ②《汉书·五行志》:“故尧舜举群贤而命之 朝,远四佞而放诸壄。”颜师古注曰:“壄,古野字。” ③《汉书·宣帝纪》:“鸾凤万举,蜚览翱翔,集 止于旁。”颜师古注曰:“蜚,古飞字也。” ④《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今豹死之后,且 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颜师古注曰:“蚤,古早 字。” ⑤《汉书·元帝纪》:“冬,斩其首,传诣京师, 县蛮夷邸门。”颜师古注曰:“县,古悬字也。” ⑥《汉书·宣帝纪》:“朕之不敏,惧不能任,娄 蒙嘉瑞,获兹祉福。”颜师古注曰:“娄,古屡字。” 上述例①例②是说明异体字关系的,例③例④ 是说明通假字关系的,例⑤例⑥是说明本原字与区 别字的关系的。 这种意义上的“古今字”,我们可以称作是训 诂学上的“古今字”,它的目的主要在于注释古书 字义,它强调的是古今人用字的不同,即“说某两个 字是古今字,就是说它们是同一个词的通行时间有 先后的两种书写形式。”“古今字的古今”也是相对 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谊”字条说:“古今无定 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 者,谓之古今字。” 这样一来,“古今字”的概念就有些含混,它与 简论古今字 张金霞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
本文档为【从_联绵字_之释看现代联绵字理论之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277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7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0-31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