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IPC-A-610E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IPC-A-610E

举报
开通vip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IPC-A-610E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1.1 侧面偏移(A) 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器件端 子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 (P)的50%,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1.2 末端偏移(B) 无末端偏移。 1.3 末端连接宽度(C) 末端连接宽度(C)至少为元器件端 子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 (P)的50%,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1.4 侧面连接 长度 (D) 对侧面连接长度(D)不作要求。但 是要有明显的润湿填充。 1.5 最大填充高(E) 最大填充高度(E)可以超出焊...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IPC-A-610E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1.1 侧面偏移(A) 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器件端 子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 (P)的50%,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1.2 末端偏移(B) 无末端偏移。 1.3 末端连接宽度(C) 末端连接宽度(C)至少为元器件端 子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 (P)的50%,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1.4 侧面连接 长度 (D) 对侧面连接长度(D)不作要求。但 是要有明显的润湿填充。 1.5 最大填充高(E) 最大填充高度(E)可以超出焊盘和 或延伸至端帽金属镀层顶部,但不可 进一步延伸至元器件本体顶部。 1.6 最小填充高度(F) 元器件端子的垂直表面润湿明显 1.7 焊料厚度(G) 明显的润湿填充。 1.8 末端重叠(J) 要求元器件端子和焊盘之间的重叠接 触(J)明显。 1.9 侧面贴装 ‧ 宽度(W)与高度(H)之比不超 过二比一(2:1); ‧ 从焊盘到端帽金属镀层完全润湿 ‧ 元器件端子(金属镀层)与焊盘 之间100%重叠接触。 ‧ 元器件有3个或以上端面(金属镀 层)。 ‧ 在端子的3个垂直面上有明显的润 湿。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IPC-A-610E 第1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2.0 底朝上贴装 ‧0402以下等无标记零件可接受,但 需制程改善 2.1 立碑 不可接受 2.2 侧面偏移(A) 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器件直 径(W)的25%,或焊盘宽度(P) 的25%,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2.3 末端偏移(B) 无末端偏移(B)。 2.4 末端连接宽度(C) 末端连接宽度(C)至少为元器件直 径(W)的50%,或焊盘宽度(P)的 50%,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2.5 侧面连接 长度 (D) 侧面连接长度(D)至少为元器件端 子长度(R)的50%,或焊盘长度 (S)的50%,取两者中的较小者。 2.6 最大填充高度(E) 最大填充高度(E)可以超出焊盘或 延伸至端子的端帽金属镀层顶部,但 不可进一步延伸至元器件本体。 2.7 最小填充高度(F) 元器件端子垂直面润湿明显。 2.8 焊料厚度(G) 润湿填充明显。 2.9 末端重叠(J) 元器件端子与焊盘之间的末端重叠 (J)至少为元器件端子长度(R)的 50%。 IPC-A-610E 第2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3.0 侧面偏移(A) 最大侧面偏移(A)为城堡宽度 (W)的50%。 3.1 末端偏移(B) 无末端偏移。 3.2 末端连接宽度(C) 最小末端连接宽度(C)等于城堡宽 度(W)的50%。 3.3 最小侧面 连接长度 (D) 最小侧面连接长度(D)焊料从城堡 的后墙面延焊盘伸至或超出元器件的 边缘。 3.4 最大填充 高度 (H) 最大填充(H)可以延伸超过城堡的 顶部,只要焊料未延伸至元器件本体 上。 3.5 最小填充高度(F) 最小填充高度(F)为焊料厚度 (G)(无图示)加城堡高度(H) 的25%。 3.6 焊料厚度(G) 润湿填充明显。 3.7 侧面偏移(A) 最大侧面偏移(A)不大于引线宽度 (W)的50%或0.5mm,取两者中的 较小者。 3.8 趾部偏移(B) 趾部偏移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3.9 最小末端 连接宽度 (C) 最小末端连接宽度(C)等于引线宽 度(W)的50%。 IPC-A-610E 第3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4.0 最小侧面 连接长度 (D) 当脚长(L)大于3倍引线宽度(W) 时,最小侧面连接长度(D)等于或 大于三倍引线宽度(W)。 4.1 最大根部 填充高度 (E) 焊料不可接触除SOIC和SOT以外的塑 封元器件本体。 焊料不可接触陶瓷或金属元器件本体 。 4.2 最小根部 填充高度 (F) 引线厚度(T)等于或小于0.38mm 时,最小跟部填充为(G)+(T)。引 线厚度(T)大于0.38mm,最小跟部 填充为(G)+50%(T)。 4.3 焊料厚度(G) 润湿填充明显。 4.4 共面性 元器件引线成直线(共面性),不妨碍可接受焊点的形成。 4.5 BGA焊点 • 无焊料桥连。 ‧BGA焊料球接触并润湿焊盘,形成 一个连续不断的椭圆形或柱形的连接 。 4.6 BGA空洞 ‧X射线影像区内任何焊料球的空洞等于或小于25%。 4.7 底部端子 元器件 (BTC) 某些封装结构无暴露的趾部,或在封 装外部暴露的趾部上无连续的可焊表 面,故而不会形成趾部填充, 4.8 具有底部 散热面端 子元器件 的偏移 ‧ 散热面端子(A)的侧面偏移不大 于端子宽度的25%。 ‧ 散热面末端端子的末端连接宽度 在与焊盘接触区域有100% 润湿。 IPC-A-610E 第4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4.9 金属镀层缺失 ‧5面端子元器件的任何侧面(非末 端表面)的金属镀层缺失小于元器件 宽度(W)或元器件厚度(T)的 25% ‧3面端子元器件的顶部金属镀层缺 失最大为50%(指每一个末端) 5.0 有引线/引 线元器件 损伤 ‧ 轻微的表面划伤、缺口或碎片没 有暴露元器件基材或功能区域,或影 响结构完整性、外形、装配或功能。 ‧ 结构完整性未受影响。 ‧ 元器件外壳或引线的密封处无裂 缝或损伤。 ‧ 缺口、划伤不影响外形、装配及 功能,且未超出制造商规格。 ‧ 元器件未烧损、烧焦。 5.1 起泡和分层 ‧起泡/分层范围未超过镀覆孔间或 内层导体间距离的25%。 5.2 分板 ‧ 边缘粗糙但未磨损。 ‧ 缺口或铣切边未超过从板边与最 近导体之间距离的50%或2.5mm,取 两者中的较小者。 ‧ 边缘状况– 松散的毛刺未影响装 配、外形或功能。 5.3 导体/焊 盘的 横截 积的减少 ‧ 印制导体最小宽度的减少不能大 于20%。 ‧ 盘的长度或宽度的减少不能大于 20%。 5.4 导体/焊 盘– 垫/ 盘的起翘 导体或焊盘的外边缘与层压板表面之 间的分离小于一个盘的厚度。 IPC-A-610E 第5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5.5 丝印 ‧ 标记重影、断续、被涂抹或污 损,但仍易读,即不致与其他字符混 淆。 ‧ 标记油墨印上焊盘,但不影响焊 接要求。 5.6 标签 ‧ 标签贴于规定位置,文字易读。 ‧ 条形码打印表面允许有污点或空 缺,只要使用激光扫描器,试读二次 以内能读出条形码。 ‧ 标签翘起小于等于标签面积的10% 5.7 锡球 ‧ 锡球未被裹挟、包封、连接,或 正常工作环境会引起锡球移动。 ‧ 锡球没有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IPC-A-610E 第6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5.8 元器件安放-水平 • 极性元器件和多引线元器件定向正确。 • 手工成形和手工插装时,极性标识符可辨 识。 • 所有元器件按规定选用,并安放到正确的 焊盘上。 • 无极性元器件没有按照标记同向读取(从 左至右或从上至下)的原则定向。 5.9 元器件安放-垂直 • 无极性元器件的标识从上至下读取。 • 极性标识位于顶部。 • 元器件无逆向安装 6.0 引线成形-弯曲1 6.1 引线成形-弯曲2 ‧通孔插装的引线从元器件本体、焊 料球或引线熔接点延伸至引线弯曲起 始点的距离,至少为一个引线直径或 厚度,但不小于0.8mm。 6.2 引线成形-应力释放 ‧ 引线被成形以提供应力释放。 ‧ 从元器件本体伸出的引线部分大 致与元器件本体主轴线平行。 ‧ 插入孔的引线部分大致与板面垂 直。 ‧ 由于采用某种类型的应力释放弯 曲可能使元器件本体偏离中心位置。 6.3 引线成形-损伤 元器件引线没有超过其直径、宽度或 厚度的10%的刻痕或变形。 IPC-A-610E 第7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6.4 元器件的 安放-径向- 垂直 ‧ 元器件底面与板面/盘之间的间 隙在0.3mm到2mm之间。‧ 元器件倾 斜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C) 注:有些与外壳或面板有配接要求的 元器件不能倾斜,例如:拨动开关、 电位计、LCD和LED等。 6.5 元器件的 安放-径向- 水平 ‧ 元器件至少有一边和/或一面接 触板子。 6.6 元器件的 安放-连接 器 ‧ 连接器与板面平贴。 ‧ 引线伸出满足要求。 ‧ 板销(如果有)完全插入/扣住 板子。 ‧ 任何倾斜或错位,只要: –最小引线伸出满足要求 –没有超过最大高度要求 –配接恰当。 6.7 支撑孔-轴 向引线-水 平 ‧ 整个元器件本体接触板面。 ‧ 要求离开板面安装的元器件,与 板面至少相距1.5mm。 如:高发热元器件。 ‧ 元器件本体与板面的最大间隙 (C)没有违反引线伸出要求或元器 件高度要求(H)。 (H)是一个由用户规定的尺寸。 6.8 支撑孔-轴 向引线-垂 直 ‧ 元器件本体垂直于板子。 ‧ 总高度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高 度值(H)。 ‧ 元器件本体或熔接珠与焊盘之间 的间隙(C)0.4-3mm。 ‧ 元器件引线的角度不会导致违反 最小电气间隙。 IPC-A-610E 第8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6.9 支撑孔– 导线/引 线伸出 ‧ 引线伸出焊盘的长度最小为焊料 中的引线末端可识别,最大为 2.5mm,且没有违反最小电气间隙的 危险。 ‧ 当有规定时,引线满足设计长度 (L)要求。 7.0 支撑孔– 导线/引 线弯折 ‧ 引线末端与板面平行,沿着与焊 盘相连的导体的方向弯折。 ‧ 弯折的引线不违反与非公共导体 间的最小电气间隙(C)。 ‧ 伸出焊盘的长度(L)不大于类似 的直插引线的长度 7.1 支撑孔-焊接 ‧ 焊料内的引线形状可辨识。 7.2 支撑孔– 焊接– 垂 直填充 (A) ‧ 最少75%填充。允许包括主面和辅 面一起最多25%的下陷。 7.3 支撑孔– 焊接– 主 面– 引线 到孔壁 (B) ‧ 引线和孔壁至少呈现180°的润湿 7.4 支撑孔– 焊接– 主 面– 焊盘 区覆盖 (C) ‧ 主面的焊盘区不需要焊料润湿。 IPC-A-610E 第9页,总10页 序号 项目名 图示或说明 可接受条件(ClassⅡ) 不良图示 标准书 登录NO 修订NO 0 标准名 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 7.5 支撑孔– 焊接– 辅 面– 引线 到孔壁 (D) ‧ 最少270°润湿和填充(引线、孔壁 和端子区域)。 7.6 支撑孔– 焊接– 辅 面– 焊盘 区覆盖 ‧ 辅面的焊盘区域至少被润湿的焊 料覆盖75%。 7.7 撑孔– 焊 接状况– 引线弯曲 处的焊料 ‧ 引线弯曲部位的焊料不接触元器 件本体。 ‧只要所有其他安装和填充条件是可 接受的,就不是缺陷 7.8 支撑孔– 焊料状况 – 接触通 孔元器件 本体 ‧ 焊料未接触元器件本体或末端密 封处。 7.9 支撑孔– 焊料状况 – 陷拉焊 料内的弯 月面绝缘 层 •弯月面绝缘层没有进入镀覆孔,且 弯月面绝缘层与焊料填充之间有可辨 识的间隙。 8.0 焊接后的引线剪切 ‧ 引线和焊料之间无破裂。 ‧ 引线的伸出在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之内。 IPC-A-610E 第10页,总10页
本文档为【PCBA SMT&THT通用检查标准IPC-A-610E】,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803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2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2-11-24
浏览量: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