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_0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_0

举报
开通vip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_0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_0 精品文档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 王晓艳 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三、教学方法 ?立足课本整体感知?跳出课本 四、教学过程 、导语: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三位作家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说:“在吃中国”。“吃在中国”是主谓短...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_0
咬文嚼字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优秀教案_0 精品文档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 王晓艳 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三、教学方法 ?立足课本整体感知?跳出课本 四、教学过程 、导语: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三位作家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说:“在吃中国”。“吃在中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这三位作家说的话字数相同,只是排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由此可见,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要咬文嚼字。今天我们一起来 1 / 28 精品文档 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 、作者介绍: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 基人。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阅读课文,分析课文 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序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 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2 / 28 精品文档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3、看文章1,7段的内容。找出文中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看总共有几个实例, 、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推敲”的推敲 、《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套板反应” 下面同学看一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4、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5、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 3 / 28 精品文档 联想意义的。 6、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7、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8、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9、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生读。 10、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 生读 11、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 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 4 / 28 精品文档 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至此咱们同学应该明白作者举以上三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认真体会一下。 12、读得很好。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13、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14、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把相关语句划出来。读一遍。 师:好。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再次回顾咬文嚼字要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 要有谨严的精神,随处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从而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课文我们分析到这,下面我们学以致用。 5 / 28 精品文档 、高考链接之炼字类 苏轼: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因为“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更形象生动;失字表现出了月下梅花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 、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咬文嚼字》这篇课文,了解到作者所强调的“咬文嚼字”不在是原本含义,作者赋予其新的意义,使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同时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 阅读中,品味语言,在其基础上品味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中,时时咬文嚼字,推敲语言,从根本上调整思想感情,从而使语言与思想感情完全吻合,使作品达到最佳。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从自己的阅读中找材料来“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下分析内容。 、教学反思: 6 / 28 精品文档 《咬文嚼字》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与课堂实录 一、新课导入:一看到“咬文嚼字”这四个字,不少人会觉得是在讽刺某些人不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而死抠文字,查查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朱光潜先生却赋予这个成语以特殊的含义,即“在阅读和写作时,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 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 7 / 28 精品文档 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完成课后练习 二、学习新课:具体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8 / 28 精品文档 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生:不是。 师: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师:好。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你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师: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师: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生读。 师: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 生读 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 9 / 28 精品文档 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认真体会一下。 师:读得很好。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师: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师: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把相关语句划出来。读一遍。 师:好。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是不是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 《咬文嚼字》课堂实录 师:刚才和几个同学聊天时提到了朱光潜,我很吃惊,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美学大师。你笑什么呢, 10 / 28 精品文档 生,:笑他们孤陋寡闻。 师:这么说„„好,请你给他们上一课。生,: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 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师:这不是个好词儿,贬义。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快速读课文,看一看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划出相关内容。 师:哪个同学来, 生,: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师: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你来。 生,:“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是“谨严”。 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 生,:炼字。 师:具体说说。 生,:他举了郭沫若修改台词的例子。 11 / 28 精品文档 师:怎么改的, 生,:“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师: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大家读一读,比较比较。 生,:好像改后的句子更痛快。 师:感情更强烈。其实这是句式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假如有个同学就是你自己吧惹父亲生气了,你父亲要赶你出去,他是怎么说的, 生,:什么也不说。 生,:滚出去~ 生,:一边去,别让我看见你。 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层次,他们的语言是不同的。只要注意观察,细细推敲,就一定能找到最恰当需准确的语言。哦,朱先生也举了“推敲”的例子,谁能谈谈你读了朱先生的“推敲”后的感受, 生,,:原先一直以为用“敲”比“推”好,现在知道了用“推”也可以。 师:关键要看当时的情境。大家再把这段文字“推敲”一下,说说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些, 生,:这首诗我不太懂。应该是贾岛去拜访李凝,怎 12 / 28 精品文档 么多了个和尚。是不是李凝是和尚, 生,,:“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我也不明白。 师:读诗需要联想和想象,这也是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一点。他认为, 要想准确运用语言,或者准确理解诗文的内容,必须“善用联想”。看起来大家对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太理解,要“推敲”就不太容易了。高二有两个单元的古诗鉴赏,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走进诗歌鉴赏的大门。我今天只想强调一点,读诗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之间的空白加以填充,使平面的文字立体化。 生,:我有些明白了,贾岛是走动的。 师:对,诗歌中的“我”有时是定点,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有时是移动的,如这首诗。说下去~ 生,:他去拜访李凝,可李凝不在,他就回来了,并说改天再来。 师:你说得不错。首联是贾岛来的途中所见,颔联是到了李凝家门,颈联是归途中所见,尾联是抒发感慨。 生,,:这个“僧”是谁, 师:我理解应该是贾岛自己。贾岛早年因家贫出家为僧,后还俗。贾岛到了李凝家门口,门关着,他就“推”或者“敲”。 生,,:没有寺庙, 师:我认为没有。 13 / 28 精品文档 生,,:“推”好还是“敲”好, 师:这要看李凝与贾岛的关系如何了,你到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的宿舍用不着敲门吧,或者“推”而不开才改为“敲”。 生,,: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朱光潜对“推敲”的理解是错误的, 师:谈不是错误。也算是一家之言。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这才是关于“炼字”的例子。“咬文嚼字”还包括哪些内容, 生,,:李广射虎。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李广射虎”这段文字的删改前后的咀嚼。用了什么方法, 生,,:比较。 师:谁和谁比较,比较的是什么, 生,,:《史记》与《史记辨惑》的比较,比较字数多少。 师: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古人 14 / 28 精品文档 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师:为了使读者对“咬文嚼字”的阐释具体清晰,朱先生举了三个例子。大家再动动脑子想一想,写作文尤其是写说理文举例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这三个例子是三个方面,是说“咬文嚼字”的三个方面。 师:句式、繁简、推敲词语的确是语言表达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而且这三点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具体到写作比如 写议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需要举例,应该注意几个例子的“角度”问题。 生,,:举例能不能是层层递进的, 师:当然可以,不只举例如此,文章的层与层之间也可是如此安排:不同角度或层层递进。 生,,:原来我们老师说过议论文举例应该是在文章中间,在分析论证的时候才举例,可课文一开始就举例,这好像不太规范吧, 师:你说说朱先生为什么先举例呢, 生,,:我说不好。 师:哪位同学知道, 生,: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那时的人都知道,这叫“一 15 / 28 精品文档 字师”的故事。从人们熟悉的例子入手,人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师:很好,大家记住“一字师”这三个字,这也是“咬文嚼字”。从人们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出话题,这也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写法。朱先生还批评了写作上的一种现象叫―― 生:套板反应。 师:套板反应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生,,:写美人都是“柳腰桃面”,„„好多。 师:都是陈词滥调。现在很多人说话或写文章也常常落入“套板反应”的俗套,有的同学写作文也避免不了“套板”,重复着人云亦云的话语,重复着“公共语言”。有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叫“失语”,而“集体失语”是很可怕的。想一想,你以前作文中有过“套板反应”和“失语”的情况么, 师:不好意思说。自我反省需要勇气,课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看看朱先生是怎样评价“套板反应”的。 生:“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 师:怎样才能避免“套板反应”呢, 生:“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16 / 28 精品文档 “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师:文章应该是“作”出来的,不能老是“走熟路”。时常有学生问我,写作文有没有窍门,作文怎样才能得高分。我常常不知怎样回答。因为他们所期待的“窍门”绝不是我所要说的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多读多练、提升情感,他们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公式”,像做数学题那样往里一套,答案出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套板心态”。按照“公式”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可能得高分的。我想,大家还是应该记住朱先生的那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做什么不要太急功近利,认认真真做应该做的事。阅读鉴赏、写作文也如此,不要期望有什么捷径。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锤炼语言文字,其实是在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对,这才是的关键。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教学目标: 一、 分析评价课文中的观点 二、 从课文的内容、方法中获得一些写作的启示 三、 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 17 / 28 精品文档 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 学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传统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小老鼠看书打一成语, 答案:咬文嚼字 提到咬文嚼字,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度过了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18 / 28 精品文档 一、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 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中国宋代以来,凡杂记见闻,皆用此名,“五四”以来,十分流行,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短小活泼为特色。解放以后,它是我国报刊常用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杂文很相似,常常把文学表现手法与政论结合起来,有很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是一种文艺性的短篇政论文。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二、 作者介绍 朱光潜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 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 19 / 28 精品文档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三.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倒涎 深恶痛绝 没镞 咬文嚼字 岑寂 尺牍下乘 2.解释下列词语: 镞: 援引: 不即不离: 深恶痛绝: 3.辨析词语: ?斤斤计较——锱铢必报?顺畅——通畅 ?简洁——简练 20 / 28 精品文档 四.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粗读课文,概括总结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文章共分8自然段。 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 没有凝练。 21 / 28 精品文档 4、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5、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6、 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 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7、 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袭用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 套板反应。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8、 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 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用一句话概括: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22 / 28 精品文档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六、咬文嚼字,品读课文 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 5、“套板反应” 具体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1、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 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明确: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 23 / 28 精品文档 的联想意义的。 2、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明确: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具体品味 1、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找出第一个例子朗读,体会“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与“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中的情感变化 两种句式的区别。 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2、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 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例一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但它是不是就“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呢, 我们接着看下一个例子: 24 / 28 精品文档 “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着你不是的一点讥讽的意味,你若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若是改成“你这”便没有这种神情了。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此二句差异在于褒贬之意,其次在语法上也不同。1-2段:选择句式,符合语法 例二:3-4段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史记》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王若虚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看似改得更为简洁了,却也把原文表达的意味也简化了。原文中“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很斩截的意味,改过之后,便索然无味了。 这一例告诫我们要:繁简得当,意味深长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例三、 25 / 28 精品文档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问题不在“推”和“敲”哪一个比较恰当,而是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面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例可以概括为:细细推敲,品味意境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明确: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动字即动情。 问题: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问题: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明确:第6段是善用联想意义,点铁成金。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反面的,陈词滥调。两段正好正反对照。 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26 / 28 精品文档 两句诗,回答问题: ?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 ?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 ?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的情趣。 ?这两句诗运用了的修辞。 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句说明善用联想意义可使诗的意境丰富蕴藉。 问题:“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问题: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问题: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 者无创作动机。?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问题: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套板较省力;?遇事往深一层想。 举有关“套板反应”的例子,说明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呼吁文学创作者,要用富有创造力的语言,写出上乘佳作。 七、归纳总结: 27 / 28 精品文档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咬文嚼字的目标?咬文嚼字的要求?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八、运用 师:好,有了这样一个原则,我们给大家举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怎么样, 例1: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花边内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诗句的例子,找同学学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说一说用“绿”字的好处。 “春风”不是无情物,吹绿万物萌生机。 例2:打投影: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28 / 28
本文档为【咬文嚼字教案优秀教案_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95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6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6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