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90548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90548

举报
开通vip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90548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90548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N表示自然数集,或表示正整数集,表示整数集,表示有理数集,表示实数集. ZRNQ,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aM,aM,对象与集合M的关系是,或者,两者必居其一. a (4)集合的表示法 ?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如:...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90548
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90548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N表示自然数集,或表示正整数集,表示整数集,表示有理数集,表示实数集. ZRNQ,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aM,aM,对象与集合M的关系是,或者,两者必居其一. a (4)集合的表示法 ?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如:{1,2,3,4} {|具有的性质},其中为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x?N} ?描述法:xxx ?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叫做空集(). 例.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 A(所有的正数 B(约等于2的数 C(接近于0的数 D(不等于0的偶数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A (1)A,A,B (或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A(2) A(B)子集 BA于B A,BBC,AC,(3)若且,则 B,A)或 A,BBA,(4)若且,则 AB, ,,,AAB (1)(A为非空子集) ,,A,B,且B中至真子集 BA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 ,AB,BC,AC,(或BA) (2)若且,则 ,,,, 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B (1)A集合 A(B)于B,B中的任一元素 AB,(2)B,A 相等 都属于A nnn221,21,A(7)已知集合有个元素,则它有个子集,它有个真子集,它有个非空子集,nn(1), n22,它有非空真子集. 2例1:已知集合A={y|y=x-1,|x|<3且x?Z},请问集合A有几个子集? ,,例2(满足条件{1,2,3}M{1,2,3,4,5,6}的集合M的个数是( ) ,, 8 B、7 C、6 D、5 A、 ,,,,00,,,,,,,,,,0,1,2,1,2,00,0,1,2例3(下列五个写法中?,?,?,?, , 0:,,,?,错误的写法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AAA:, (1)且{|,xxA,AB:A:,,,(2) 交集 AB ABA:,(3) xB,}ABB:, AAA:, (1)或{|,xxA,AB:AA:,,(2) 并集 BA ABA:,(3) xB,}ABB:, ,,A?(CA)= AU(CA)= UU {|,}xxUxA,,且痧()()()ABAB::, UUU补集 CA U 痧ABAB::, ()()()UUU 例4(设A、B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且AB,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 ,,A)CACB (B)CACB=U (C)ACB= (D)CAB= (,,,,UUUUUU 2集合,且,则实数a的范围是( ) ,M,{xx,2x,a,0,x,R}例5(M a,,1a,1a,,1a,1A、 B、 D、 C、 A,B,A,C例6. 若,则一定有 ( ) A,B,A,C (A)B=C; (B); (C); (D) 。 A,CB,A,CCCA,B,CA,CUUUU M,N,M例7. 已知集合M和N间的关系为,那么下列必定成立的是 ( ) (A); (B); CN,M,,CM,N,,UU (C); (D) 。 CM,CN,,CM,CN,,UUUU 例8.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 (A,C),(B,C)A( A B (A,B),(A,C)B( (A,B),(B,C)C( C (A,B),CD(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 解集 ||(0)xaa,,{|}xaxa,,, ||(0)xaa,, 或 xxa|,,xa,} ax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把||xa, ||,||(0)axbcaxbcc,,,,, ||(0)xaa,,型不等式来求解 1.绝对值不等式的类型及解法 ,,b,f(x),,aa,f(x),b(a,b,R,a,f(x),b(1)或 f(x),g(x),f(x),g(x)或f(x),,g(x)(2) f(x),g(x),,g(x),f(x),g(x)(3) 22,,,,f(x),g(x),f(x),g(x),f(x),g(x),f(x),g(x),0(4) 2(绝对值的性质 aaab,a,b(1),(2), ,(b,0) bb a,b,a,b,a,bab,oab,0(3)当且仅当时右“=”成立,左“=”成立。 a,b,a,b,a,bab,0ab,o(4)当且仅当时右“=”成立, 左“=”成立。 例1:解下列不等式 (1)|x|<5 (2) |x|>7 (3) |2x+5|>7 (4)2|4x-1|<8 xy,0例2. 若两实数满足,那么总有( ) x,y x,y,x,yx,y,x,yx,y,x,yx,y,y,xCA B D a,b,a,b,0例3. 已知,那么( ) 1111a,bCa,b,AB. . . D. ,abab x,3,x,1例4. 不等式的解是( ) 2,x,5x,36Cx,22,x,3A. B. . . D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判别式 ,,0,,0,,0 2,,,bac4 二次函数 2yaxbxca,,,,(0) O的图象 2一元二次方程,,,bbac4x,1,2b22a无实根 xx,,, axbxca,,,,0(0)122a (其中 xx,)的根 12 2baxbxca,,,,0(0)或 {|xxx,xx,} x,,}{|xR 122a的解集 2axbxca,,,,0(0) {|}xxxx,,,, 12 的解集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数,在集合Bxf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x()f 叫做集合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 fAB:,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ab,axb,,?设是两个实数,且,满足的实数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满足xab,[,]ab axb,,axb,,axb,,的实数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满足,或的实数的xx(,)ab xaxaxbxb,,,,,,,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满足的实数的集x[,)ab(,]ab [,),(,),(,],(,)aabb,,,,,,,,合分别记做( b{|}xaxb,,注意:对于集合与区间,前者可以大于或等于,而后者必须 a(,)ab a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f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f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fx() ?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yx,tan?中,( xkkZ,,,(),2 ?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若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fx() 的定义域的交集( ?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的定义域为,其复合函数fx()[,]abfgx[()] agxb,,()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解出( ?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 ?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判别式法:若函数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的关于的二次方程yxyfx,() 2,则在时,由于为实数,故必须有xy,ayxbyxcy()()()0,,,ay()0, 2,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byaycy()4()()0 ?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函数的单调性法( 2x,2x,15y,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 x,3,8 2f(x)[,2,2]例3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 f(x,1) f(2x,1)[1,2]f(x)例4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 2y,mx,6mx,m,8例5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Rm kx,7k例6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kx,4kx,3 f(x)[0,1]F(x),f(x,a),f(x,a)例7已知的定义域为,求函数的定义域。 【1.2.2】函数的表示法 (5)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 ABAB?设、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中都f 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以及到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ABABAf到的映射,记作( BfAB:, b?给定一个集合到集合的映射,且(如果元素和元素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ABaaAbB,,, bb叫做元素的象,元素叫做元素的原象( aa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定义 图象 判定方法 性 质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1)利用定义 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2)利用已知函数的yy=f(X) 的值x、x,当x< x时,都1212f(x )((2单调性 ((( 有f(x)f(x),那么就说12((某个区间图 ((((((((( 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ox象下降为减) (((xx12 (4)利用复合函数 ?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对于复合函数,令,若为增,为增,则yfgx,[()]ugx,()yfu,()ugx,() 为增;若为减,为减,则为增;若为yfgx,[()]yfu,()ugx,()yfgx,[()]yfu,() y 增,为减,则为减;若为减,ugx,()yfgx,[()]yfu,() 为增,则为减( ugx,()yfgx,[()] a(2)打“?”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fxxa()(0),,,x x o 分别在、上为增函数,分别在(,],,,a[,)a,,fx() 、上为减函数( [,0),a(0,]a (3)最大(小)值定义 xI, ?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IMyfx,() ; fxM(), (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是函数 的最大值,记作MxI,fxM(),fx()00 ( fxM(),max xI,?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Imyfx,() ;(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是函数的最小值,记作xI,fxm(),mfxm(),fx()00 ( fxm(),max 1、说出下列函数的单调性: 1y,1,x?y,3x,1的单调递____区间为____________;的单调递____区间为2____________; 23y,y,,?的单调递____区间为____________;的单调递____区间为____________; xx 2?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_;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__; y,x,4x,1 2?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_;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__; y,,x,x,1 y,logx?的单调递____区间为____________;的单调递____区间为y,logx31 3____________; x? 当时,单调递____区间为________;当时,单调递____区间为a,10,a,1y,a __________。 2、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单调性: ,32,,fx,?求证:在(–?,0)是增函数;?求证:在(0,+?)是减函f(x),,x,2xx 数; y,log(x,1)?求证:在(1,+?)上是增函数;?求证:在(–1,+?)上f,,x,x,13增函数。 x,1?求证:在R上是增函数。 y,2 【1.3.2】奇偶性 (4)函数的奇偶性 ?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定义 图象 判定方法 性 质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1)利用定义(要先 任意一个x,都有f(,x)=,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 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原点对称) (((((( 数( (2)利用图象(图象( 关于原点对称) 函数的 奇偶性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1)利用定义(要先 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 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 原点对称) ((( (2)利用图象(图象 关于y轴对称) x,0?若函数为奇函数,且在处有定义,则( fx()f(0)0, ?奇函数在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 yy ?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 3、直接写出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4,23,,f,,x,x,fx,0?:_____;?:_____;?:_____;?:_____; f,,x,x,xf,,x,xx x2,11,x,,fx,|x,1|,|x,1|,,fx,lg,?:_____;?:_____;?:_____。 ,,fxx1,x2,1 ,,fx14、对于函数, ,,,,,,f,x,fxfx?若有=,那么是____函数,函数定义域关于_____对称,图象关于_______对称。 ,,,,,,f,xfxfx?若有=,那么是_____函数,函数定义域关于_____对称,图象关于______对称。 〖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 (1)作图 利用描点法作图: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化解函数解析式; ?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 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平移变换 hh,0,左移个单位yfxyfxh,,,,,,,,,,,()()hh,0,|右移|个单位 kk,上移个单位0, yfxyfxk,,,,,,,,,,,()()kk,下移|个单位0,| ?伸缩变换 01,,,,伸 yfxyfx,,,,,,,()(),,1,缩, 01,,,A缩 yfxyAfx,,,,,,,()()A,1,伸 ?对称变换 y轴x轴yfxyfx,,,,,,,()()yfxyfx,,,,,,,()() 直线yx,原点,1yfxyfx,,,,,,,,()()yfxyfx,,,,,,,()() 去掉轴左边图象yyfxyfx,,,,,,,,,,,,,,,,,,()(||) 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yy 保留轴上方图象x yfxyfx,,,,,,,,,,,,()|()|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x (2)识图 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 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2.1〗指数函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n?如果,且,那么叫做的次方根(当是奇数时,nN,xannxaaRxRn,,,,,,,1, nn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anananan n根用符号表示;0的次方根是0;负数没有次方根( ,anan n?式子叫做根式,这里叫做根指数,叫做被开方数(当为奇数时,为任意实数;当anana a,0为偶数时,( n nnnnaa,?根式的性质:;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 nn()aa, aa (0),,nn( aa,,||,,,aa (0) ,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mnmnaaamnN,,,(0,,,?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且(0的正分数指数n,1), 幂等于0( mm, 11mnnnaamnN,,,,()()(0,,,且(0?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n,1),aa 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rsrs,rsrs? ? aaaarsR,,,,(0,,)()(0,,)aaarsR,,, rrr? ()(0,0,)abababrR,,,,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4)指数函数 函数名称 指数函数 x定义 函数且叫做指数函数 yaa,,(0a,1) a,101,,a xxyy y,ay,a 图象 (0,1)y,1y,1 (0,1) 1 1 OOxx0 0 定义域 R 值域 (0,),, x,0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即当时,( (0,1)y,1 奇偶性 非奇非偶 单调性 RR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xxax,,1(0)ax,,1(0)函数值的 xx ax,,1(0)ax,,1(0)变化情况 xxax,,1(0)ax,,1(0) 变化对 图象的影响 在第一象限内,越大图象越高;在第二象限内,越大图象越低( aaa 〖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对数的定义 xN ?若,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其中叫做底数,xaxN,logaaNaa,,,(0,1)且aN叫做真数(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x?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xNaNaaN,,,,,,log(0,1,0)a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 b,,( log10,log1a,logab,aaa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lnNe,2.71828常用对数:,即;自然对数:,即(其中„)( logNlogNlgN10e aaMN,,,,0,1,0,0(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那么 M?加法: ?减法: logloglog()MNMN,,logloglogMN,,aaaaaaN nlogNa?数乘: ? nMMnRloglog(),,aN,aa logNnnb? ?换底公式: log(0,1)Nbb,,,且loglog(0,)MMbnR,,,baaalogabb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5)对数函数 函数 对数函数 名称 函数且叫做对数函数 定义 yxa,,log(0a,1)a a,101,,a x,1x,1yyyx,logyx,log aa 图象 (1,0)1 1 OO(1,0)xx 0 0 定义域 (0,),, 值域 R x,1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即当时,( (1,0)y,0 奇偶性 非奇非偶 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单调性 (0,),,(0,),, log0(1)xx,,log0(1)xx,,aa函数值的 log0(1)xx,, log0(1)xx,,aa变化情况 log0(01)xx,,,log0(01)xx,,,aa变化对 图象的影响 在第一象限内,越大图象越靠低;在第四象限内,越大图象越靠高( aaa(6)反函数的概念 C设函数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从式子中解出,得式子(如xyfx,()yfx,()xy,,() C果对于在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在A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yxxy,,() ,1子表示是的函数,函数叫做函数的反函数,记作,xyxfy,()xy,,()xy,,()yfx,() ,1习惯上改写成( yfx,() (7)反函数的求法 ,1?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从原函数式中反解出; xfy,()yfx,() ,1,1?将改写成,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 xfy,()yfx,() (8)反函数的性质 ,1 ?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yx,yfx,()yfx,() ,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yfx,()yfx,() ',1?若在原函数的图象上,则在反函数的图象上( Pba(,)yfx,()Pab(,)yfx,() ?一般地,函数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 yfx,() 1、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 1,1xx35,610,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 1log,algx,a?__________;?__________;?lnx,b__________。 23 2、计算: 1log233,log6.25log?=_____;?=_____;?=_____;?_____;?log812.53327 log493,_____。 4112332,,,,12536333223?_____;?=_____;?=_____;?=_____; ()()2x(x,2x)81,94942 2111,,,23333(10)=_________。 4ab,(,ab)3 3、解方程: 113xx,,27log9,227,log,,4?,_____;?,_____;?,_____;?,x,x,x,xx381_____; x, lgx,1logx,0?,_____;?lnx,2,_____;?,_____。 x,x,x,a 1133,,,12,22222x,x,3x,x4、若,则=_____,=_____,_____。 x,xx,x,5、填空: lg()lna1,log()?log3;?;?; ,,log()()2()lnblg()lga 1log3loglog()log,,log2,log9,,,?;?=_____; 3224()33 112lga,lgb,lg()logb,logc,log()?;?; aaa22 1,,,,,3,lg2,lga,2lgb,lg1,2loga,logb,log?;?。 2223 6、用“,”“,”符号连接: 0.12.73.5,0.11.011.010.750.75?____;?____;?____;?log0.5log0.622 33 ____; log1.6log1.433 22 22,,323233lglg?____1;?____1;?____1;?____1。 ()()3232 12,0.20.737、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 1.5,1.3,()3 1130(),2,log,log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 20.5622 8、解下列不等式后直接写出解集: 11xxx3,1(),3,0.5,2?,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34____________; x, ,xlgx,1logx,,1?,_________;?,___________;?,a,a,,0,a,1x,x,0.1 ___________。 x, 3x,1,2xa,a9、解不等式:,(且)。 a,1a,0 〖2.3〗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 , 一般地,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为自变量,是常数( ,xyx, (2)幂函数的图象 (3)幂函数的性质 ?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 一、二象限(图象关于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y 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 ?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 (0,),,(1,1) ,,0,,0?单调性:如果,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上为增函数(如果,则幂函数[0,),,的图象在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轴与轴( xy(0,),, q,,?奇偶性:当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其中互,,pq,p qqppyx,yx,质,和),若为奇数为奇数时,则是奇函数,若为奇数为偶数时,则ppqpqqZ, qpyx,是偶函数,若为偶数为奇数时,则是非奇非偶函数( pq ,,,101,,x?图象特征:幂函数,当时,若,其图象在直线下方,若yx,yxx,,,,,(0,) x,1,,101,,xx,1,其图象在直线上方,当时,若,其图象在直线上方,若,yx,yx,其图象在直线下方( yx, 1nyxnNn,,,,21、函数的图象只可能是( ) ,, A B C D 2、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 ) A((1,1) B ((0,1) C((0,0) D ((1,0) 3下面六个幂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试建立函数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123332(1)y,x;(2)y,x;(3)y,x; 1,,2,32(4)y,x;(5)y,x;(6)y,x. (A) (B) (C) (D) (E) (F) 132,p,p,224、已知幂函数f(x),(p?Z)在(0,,?)上是增函数,且在其定义域内是x 偶函数,求p的值,并写出相应的函数f(x)、 〖补充知识〗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22?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fxaxbxca()(0),,,,fxaxhka()()(0),,,,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fxaxxxxa()()()(0),,,,12 ?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 ?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若已知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更方便( xfx() (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b2?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顶点坐标是fxaxbxca()(0),,,,x,,,2a 2bacb4,( (,),24aa bbba,0x,,?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当时,(,],,,[,),,,2a2a2a 24acb,bba,0;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上递增,在上fx(),(,],,,[,),,,min4a2a2a 2b4acb,递减,当x,,时,( fx(),max4a2a 22,,,,bac40?二次函数当时,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xfxaxbxca()(0),,,, ,( MxMxMMxx(,0),(,0),||||,,,11221212||a 2(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axbxca,,,,0(0)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 2 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根为,且(令xx,xx,axbxca,,,,0(0)1212 b2x,,,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开口方向: ?对称轴位置: afxaxbxc(),,,2a ,?判别式: ?端点函数值符号( ?k,x?x ,12 yybx,,a,0f(k),02a, OOkxxxxk2112xx , bf(k),0a,0x,,2a ?x?x,k ,12 yybf(k),0x,,a,02a, OOkx2xxxk211xx ,a,0bf(k),0x,,2a ?x,k,x f(k),0 ,12 yy a,0f(k),0, OkOxxxx211k2xx ,f(k),0 a,0 ?k,x?x,k ,1122 ya,0byx,,2a()0fk,,1fk,()02, kxk1x221OOxx2kk112xx,,fk,()01bf(k),02x,,a,02a ?有且仅有一个根x(或x)满足k,x(或x,k ) , f(k)f(k)0,并同时考虑f(k)=0,121122121 或f(k)=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 2 yya,0 ()0f(k),0fk,,11 , kxk212OOxxx12kk211xx ,, fk,()02a,0fk,()02 2(5)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fxaxbxca()(0),,,,[,]pq 1 设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令( Mmfx()[,]pqxpq,,()02 a,0(?)当时(开口向上) bbbbpq,,,,,q?若,则 ?若,则 ?若,则,,pmf,,()mfp,()2a2a2a2a mfq,() b y , a 0 , , x y y b b , , a 0 a 0 2a , , , , x x 2a 2a ffff (q) (p) (p) p (q) q q O x q p p O O x x f bbbff(),f(),(p) f(), 2a2a2a(q) bb,,x,,x?若,则 ?,则 Mfq,()Mfp,()002a2a y b , a 0 b , , y x , a 0 , , x 2a 2a f f(p) q x 0(q) x p 0 p O x q O x bfff(), 2ab(p) (q) f(), 2a a,0(?)当时(开口向下) bbbbpq,,,,,q?若,则 ?若,则 ?若,则,,pMf,,()Mfp,()2a2a2a2a Mfq,() y , ba 0 y y , , bba 0 a 0 f(),ff(),f(), 2a2a2a(q) f fp (p) (p) q q q O x p p O O x x fffb b b , , x , , , , x x (p) (q) (q) 2a 2a 2a bb?若,,x,则 ?,,x,则( mfq,()mfp,()002a2a y y , ba 0 , ba 0 f(),f(),f2a2a f(q) (p) xq p 0x0 p O q x O x ffb b , , x , , (q) x 2a (p) 2a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y,f(x)(x,D)f(x),0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xy,f(x)(x,D)的零点。 y,f(x)f(x),0y,f(x)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x f(x),0y,f(x)y,f(x)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x 3、函数零点的求法: y,f(x)求函数的零点: 1f(x),0? (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y,f(x)?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2二次函数( y,ax,bx,c(a,0) 2ax,bx,c,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x函数有两个零点( 2ax,bx,c,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x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2ax,bx,c,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x 2[0,4]1.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为 ( ) fxxx()cos, A(4 B(5 C(6 D(7 11x2fxx,,()()2(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 2 A(0 B(1 C(2 D(3 高中数学 必修2知识点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z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22S,,rl,,r 2 圆柱的表面积 3 圆锥的表面积S,2,rl,2,r 222S,,rl,,r,,Rl,,RS,4,R4 圆台的表面积 5 球的表面积 (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1柱体的体积 2锥体的体积 V,S,hV,S,h底底3 1433台体的体积 4球体的体积 VR ,,V,(S,SS,S),h下下上上33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D C 2.1.1 α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A B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0(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 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 3 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L A B?L => L α α ? L A?α B?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B ? α ? C 符号表示为:A、B、C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 使A?α、B?α、C?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β 符号表示为:P?α?β =>α?β=L,且P?L P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α L ?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共面直线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b、c是三条直线 a?b =>a?c c?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一般取在两直 线中的一条上; , ?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2?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 —— 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 ——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 —— 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 a α a?α=A 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b β => a?α 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β b β a?b = P 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α a β a?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 a a?b β?γ=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 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 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L p α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 l β B α 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3.3 —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mn,1.【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设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mnmn//,,,,,,,,,A(若,则 mnmn//,,,,,,,,//B(若,则 mnmn//,,//,,,C(若,则? ,, mnmn//,,//,,,,,//D(若,则 2.【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 84A(2 B(C(D(4 33 3.【北京市海淀区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平行或重合 B.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3届高三12月综合练习(一)数学文】某一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面积为( ) 20A( B( 8413, C( D( 122413,8122, 5.【北京市朝阳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在棱长为的正方体1 中,P分别为线段,(不包括端点)上的动点,且线段ABPBDPPABCDABCD,,121121111 平行于平面,则四面体PPAB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AADD12111 1111 A( B( C( D( 212624 【答案】A 【解析】过PPAB,做底面于O,连结, 则,即为三棱锥PPO,OPOPAB,OP的21122111 OPBP11APxx,,,,01OPAD//OPx,,1,高,设,则由题意知,所以有,即。111ADAB 1PPAB的体积为四面体Sx,三角形,所以121,APB112 1111111xx,,2xx,,1SOPxxxx,,,,,,,,(1)(1)(),当且仅当,,APB11133266224 11PPAB的体积的最大值为,选A. x,即时,取等号,所以四面体121242 6.【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数学文】(本小题共13分) ABCDABCDADNM如图,在菱形中, ?平面,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MA ACBN(?)求证:?; AN//MEC(?)当点在的什么位置时,使得平面,并加以证明. EAB N M D C A B E 19.【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本小题满分14分) ABCABC,ABACAA,,,,:BAC90BC中,,,且是中如图,在直三棱柱E1111点. AB//AEC(I)求证:平面; 11 BC,AEC(?)求证:平面. 11 C1A1 B1 AC EB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3.1倾斜角和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 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 2、 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3、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 k = tanα ?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4、 直线的斜率公式: 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 斜率公式: k=(y2-y1)/(x2-x1) 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 那么一定有L1?L2 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lk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 P(x,y)y,y,k(x,x)00000 lky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的斜率为,且与轴的交点为 (0,b)y,kx,b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其中 P(x,x),P(x,y)(x,x,y,y)1122221212 y-y1/(y-y2)=(x-x1)/(x-x2) ly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与轴的交点为A,与轴的交点为B,其中x(a,0)(0,b) a,0,b,0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x,y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A,B不同时为0) Ax,By,C,0 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1、给出例题:两直线交点坐标 L1 :3x+4y-2=0 L1:2x+y +2=0 3420xy,,,,解:解方程组 得 x=-2,y=2 ,2220xy,,,, 所以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M(-2,2) 3.3.2 两点间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2PPxxyy,,,,,,,,122221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Ax,By,C00l:Ax,By,C,0d,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P(x,y)0022A,B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和的一般式方程为:, 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lllAx,By,C,01211 C,C12d,:,则与的距离为 lllAx,By,C,0212222A,B a、b、c1( 直线同时要经过第一 第二 第四象限,则应满足( ) ax,by,c,0 A( B( C( D( ab,0,bc,0ab,0,bc,0ab,0,bc,0ab,0,bc,02( 直线的倾斜角为( ) xy,,,310 ,,,,A.30B.60C.120D.150 3(点(a,b)关于直线x+y=0对称的点是 ( ) A( (,a,,b) B 、 (a,,b) C( (b,a) D( (,b,,a) 【答案】D 22mx,3y,12,04(已知三条直线和围成一个直角3x,2y,6,0,2x,3my,18,0 三角形,则的值是( ) m 4444A( 或 B(-1或 C(0或-1或 D(0或或 ,1,,,,1,9999(浙江文科12)若直线与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实数 xy,,,250260xmy,,, m=_____ (,4,4)l5(已知点A的坐标为,直线的方程为3x,y,2,0,求: l的对称点A′的坐标;„ (1)点A关于直线 ,ll(2)直线关于点A的对称直线的方程( 【答案】(1)设点A′的坐标为(x′,y′)。 llll因为点A与A′关于直线对称,所以AA′?,且AA′的中点在上,而直线的斜率是,3, 1k所以,. ′,AA3 ,,y,4y,41k,所以,又因为,( ,AA,,x,4x,43 ,,x,4y,4l再因为直线的方程为3,,2,0,AA′的中点坐标是(),所以xy,22 ,,x,4y,43?,2,0 。 ,22 由?和?,解得x′,2,y′,6.所以A′点的坐标为(2,6) 。[来源:Zxxk.Com] ,,llll(2)关于点A对称的两直线与互相平行,于是可设的方程为3,,c,0.在直线上任yx ,l取一点M(0,2),其关于点A对称的点为M′(x′,y′),于是M′点在上,且MM′的中点为 点A,由此得[来源:学科网ZXXK] ,,x,0y,2,即:x′,,8,y′,6. ,,4,,422 ,l于是有M′(,8,6).因为M′点在上, 所以3(,8),6,,0,?,18 。 cc, ,l的方程为3x,y,18,0 故直线 x,3y,4,03x,2y,1,06(求经过直线和的交点,且与原点距离为的直线方程 2 b,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的值( 7(已知两直线laxbylaxyb:40,:(1)0,,,,,,,a12 (3,1),, (1)直线过点,并且直线与直线垂直; lll112 (2)直线与直线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的距离相等( llll1212 8(已知两直线.试确定的值,使 lmxynlxmy:80:210,,,,,,和mn,12 (1); ll12 (2),,且在轴上的截距为,1. ylll121 第四章 圆与方程 4.1.1 圆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方程 2221、圆的标准方程: ()()xaybr,,,, 圆心为A(a,b),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 2222、点与圆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Mxy(,)()()xaybr,,,,00 222222rr1)>,点在圆外 (2)=,点在圆上 (()()xayb,,,()()xayb,,,0000 222r(3)<,点在圆内 ()()xayb,,,00 4.1.2 圆的一般方程 221、圆的一般方程: x,y,Dx,Ey,F,0 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1)?x2和y2的系数相同,不等于0( ?没有xy这样的二次项( (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个特定的系数D、E、F,因之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 (3)、与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DE22rax,by,c,0(,,,)设直线Cl:,圆:,圆的半径为,圆心x,y,Dx,Ey,F,022 d到直线的距离为,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d,rCd,rC(1)当时,直线l与圆相离;(2)当时,直线l与圆相切; d,rC(3)当时,直线l与圆相交;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l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l,r,rl,r,r(1)当时,圆与圆相离;(2)当时,圆与圆外切; CCCC12121212 |r,r|,l,r,r(3)当时,圆与圆相交; CC121212 l,|r,r|l,|r,r|(4)当时,圆与圆内切;(5)当时,圆与圆内含; CCCC12121212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R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M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OQy(x,y,z)1、点M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y、分别是P、Q、R在、y、xxzPM'轴上的坐标 z x(x,y,z)2、有序实数组,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 (x,y,z)3、空间中任意点M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 (x,y,z)中的坐标,记M,叫做点M的横坐标,y叫做点M的纵坐标,叫xz z做点M的竖坐标。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P21、空间中任意一点到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P(x,y,z)P(x,y,z)11112222P1 O222HyNMPP,(x,x),(y,y),(z,z)2212121212MM1 NN1 x2.(安徽文科第4题) 若直线过圆,,,,,xya ,,xyxy,,,,,,,的圆心,则a的值为 (A),1 (B) 1 (C) 3 (D) ,3 225.(湖北文科14)过点的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则直线2的斜率为__________。 xyxy,,,,,2210(,1,2)ll的斜率为__________。 171答案:或 7 228((四川文科3)圆的圆心坐标是 xyxy,,,,460 (A) (B) (C) (D) (2,3)(,2,3)(,2,,3)(2,,3) 答案:D 10(辽宁文13)已知圆C经过两点,圆心在X轴上,则C的方程为___________。 A(5,1),B(1,3) 11(全国大纲文11)设两圆、C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C21 CC离= 12 (A)4 (B) (C)8 (D) 4282 2C12(全国课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都在圆xoyyxx,,,61 上 C(?)求圆的方程; COAOB,(?)若圆与直线交与两点,且,求的值. aAB,xya,,,0 高中数学 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 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 起止框 的。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 输入、输出框 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 处理框 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 判断框 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 A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B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A A P P 成立 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注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1.2.1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入语句 (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图形计算器 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4)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2、输出语句 (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图形计算器 格式 Disp “提示内容”,变量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2)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4)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 3、赋值语句 (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图形计算器 格式 表达式变量 , 变量,表达式 (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注意:?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2条件语句 1(2( 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1)IF—THEN—ELSE语句;(2)IF—THEN语句。2、IF—THEN—ELSE语句 IF—THEN—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 IF 条件 THEN 否 满足条件, 语句1 是 ELSE 语句2 语句2 语句1 END IF 图1 图2 分析: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 语句2。 3、IF—THEN语句 IF—THEN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3,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4。 IF 条件 THEN 是 满足条件, 语句 END IF (图3) 语句 否 (图4) 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条件 不满足时,结束程序;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边的语句,若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 1(2(3循环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1、WHILE语句 (1)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循环体 WHILE 条件 是 循环体 满足条件, WEND 否 (2)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 2、UNTIL语句 (1)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DO 循环体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否 满足条件, 是 (2)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从UNTIL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 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 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 分析: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的区别:(先由学生讨论再归纳) (1) 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在WHI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 1.3.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SRR000(1):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2):若,0,则n为m,n的最大 RRSRRR001111公约数;若?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3):若,0,则为m, RRRSR10122n的最大公约数;若?0,则用除数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 依次计 RRnn,1,0,此时所得到的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算直至 2、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为:(1):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2):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例2 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 分析:(略) 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 等而得到 1.3.2秦九韶算法与排序 1、秦九韶算法概念: nn-1f(x)=ax+ax+….+ax+a求值问题 nn-110 nn-1n-1n-2n-2n-3f(x)=ax+ax+….+ax+a=( ax+ax+….+a)x+a=(( ax+ax+….+a)x+a)x+ann-110nn-110 nn-1210 =......=(...( ax+a)x+a)x+...+a)x+a nn-1n-21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依次多项式的值,即v=ax+a1nn-1 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 v=vx+a v=vx+a ...... v=vx+a21n-2 32n-3 nn-10 这样,把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成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的问题。 2、两种排序方法: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思想就是读一个,排一个。将第,个数放入数组的第,个元素中,以后读入的数与已存入数组的数进行比较,确定它在从大到小的排列中应处的位置(将该位置以及以后的元素向后推移一个位置,将读入的新数填入空出的位置中((由于算法简单,可以举例说明) 2、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把大的放前面,小的放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数和第2个数,大数放前,小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直到比较最后两个数.第一趟结束,最小的一定沉到最后.重复上过程,仍从第1个数开始,到最后第2个数...... 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大数往前,小数往后,相当气泡上升,所以叫冒泡排序. 1.3.3进位制 1、概念: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一般地,若k是一个大于一的整数,那么以k为基数的k进制可以表示为: aaaaakaaak...(0,0,...,,),,,,, nnknn,,110()110 而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111001表示二进制数,34表示5进制数 (2)(5) 1(如图给出了一个算法程序框图,该算法程序框图的功能是( ) A(求 a,b,c三数的最大数 B( 求a,b,c三数的最小数 C( 将a,b,c按从小到大排列 D( 将a,b,c按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章 统计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 , ,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随机数表法;?计算机模拟法;?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总体变异情况;?允许误差范围;?概率保 证程度。 4(抽签法: (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 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 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2.1.3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分层的比例问题: (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xxx,,?,12nx1、本均值: ,n 222xxxxxx(,),(,),?,(,)212n2、(样本标准差: ss,,n 3(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如果抽样的方法比较合理,那么样本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但从样本得到的信息会有偏差。在随机抽样中,这种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用样本数据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并不是总体的真正的分布、均值和标准 差,而只是一个估计,但这种估计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样本量很大时,它们确实反映了总体的信 息。 4((1)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2)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倍 (3)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标准差的影响,区间的应用; (x,3s,x,3s)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中的科学道理 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概念: (1)回归直线方程 (2)回归系数 , a,b4(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系数满足: y,bx,a nnn,,,,,2,,xbxaxy,,,,iiii,,,,,,i,1,,i,1,i,1 ,nn,,,xb,na,y,,ii,,,i,1i,1,,, b,a由此二元一次方程组便可依次求出的值: nnn,,,,,nxy,xy,,,,iiii,,,,i1i1i1,,,,,,,,b,2,nn,, (*) 2,nx,x,,ii,,,i1i1,,,,,,,,a,y,bx, 2(最小二乘法 3(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1)描述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即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依存的数量关系 (2)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预报因子(即自变量x)代入回归方程对预报量(即因变量Y)进 行估计,即可得到个体Y值的容许区间。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规定Y值的变化,通过控制x的范围来实现统计控制的目标。如 已经得到了空气中NO的浓度和汽车流量间的回归方程,即可通过控制汽车流量来控制空气2 中NO的浓度。 2 4(应用直线回归的注意事项 (1)做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 (2)回归分析前,最好先作出散点图; (3)回归直线不要外延。 1、某工厂生产A,B,C,D四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5:1,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中A型号有16件,那么此样本容量n是多少, 2、某学校有2005名学生,从中选取20人参加学生代表大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是用抽签法还是随机数表法, 3、某工厂有3条生产同一产品的流水线,每天生产的产品件数分别是3000件,4000件,8000件.若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50件产品的样本,应该如何抽样, 解:总体中的个体数N=3000+4000+8000=15000 样本容量n=150 n1501,, 抽样比例为N15000100 1所以应该在第一条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000,=30件产品 100 1在第二条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4000,=40件产品 100 1在第三条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5000,=50件产品 100 这里因为每条流水线所生产的产品数都较多,所以,在每条流水线的产品中抽取样品时,宜采用系统抽样方法 1(为了解某班50名同学的会考及格率,从中抽取10名进行考查分析,则在这次考查中,考查的总体内个体总数为 样本容量为 . 2(某市为了了解职工的家庭生活状况,先将职工所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成13类,然后每个 1行业抽的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 100 x,y,10,11,9.3、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 x,y数为10,方差为2,则的值为( ) A(1 B.2 C.3 D.4 4、某房间中10个人的平均身高为1.74米,身高为1.85米的第11个人,进入房间后,这 11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4(样本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7,则3的平均,,,,,,x,x,......,xx,1,3x,1,......,3x,112101210数、方差,标准差分别为 5、某工厂在2004年的各月中,一产品的月总成本y(万元)与月产量x(吨)之间有如下数据: x 4.16 4.24 4.38 4.56 4.72 4.96 5.18 5.36 5.6 5.74 5.96 6.14 y 4.38 4.56 4.6 4.83 4.96 5.13 5.38 5.55 5.71 5.89 6.04 6.25 若2005年1月份该产品的计划产量是6吨,试估计该产品1月份的总成本. 分析:可将此问题转化为下面三个问题: (1)画出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大致判断月总成本y与月产量之间是否有线性相关关系; (2)求出月总成本y与月产量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4) 若2005年1月份该产品的计划产量是6吨,试估计该产品1月份的总成本. 第三章 概 率 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 nA n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 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nA n(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 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发生B不发生;(2)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 ?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总的基本事件个数?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 3.3.1—3.3.2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1、基本概念: (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构成事件A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P(A)=; (2) 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 现的可能性相等( 1、甲盒中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3个,乙盒子中有黄,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2个,从两个盒子中各取1个球,求取出的两个球是不同颜色的概率. 22xaxb,,,20[0,3]b2、设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是从区间xa [0,2]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 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将得到3、 a,ba,b,5的点数分别记为.将的值分别作为三条线段的长,求这三条线段能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高中数学 必修4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为第几象限角( ,x,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kkk,,,,,,,36036090,,,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kkk,,,,,,,36090360180,,,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kkk,,,,,,,,360180360270,,,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kkk,,,,,,,,360270360360,,,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x,,,,,,kk180,,,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y,,,,,,,kk18090,,,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kk90,,, ,3、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kk360,,, 4、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弧度( 1 l5、半径为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l,则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rr ,,180,,,,,2360,,6、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 1,,,157.3,,180,,, ,,为弧度制Slr,,lC7、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弧长为,周长为,面积为,则,r,, 112Crl,,2,( ,,,Slrr22 xy,8、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yyx22yrrxy,,,0,则,,( sin,,cos,,tan0,,,x,,,,rrx TP9、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 v 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OMxsin,,,,cos,,,,tan,,,,A10、三角函数线:,,( 11、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22222sin1cos,cos1sin,,,,,,,,1sincos1,,,,;,,,, sin,sin,,,sintancos,cos,,( ,2tan,,,,,,,,,tancos,,,, 12、函数的诱导公式: 1sin2sink,,,,,cos2cosk,,,,,tan2tankk,,,,,,,,,( ,,,,,,,,,,2sinsin,,,,,,coscos,,,,,,tantan,,,,,,,( ,,,,,,,,3sinsin,,,,,coscos,,,,tantan,,,,,,,( ,,,,,,,,4sinsin,,,,,coscos,,,,,,tantan,,,,,,,,( ,,,,,,,,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 ,,,,,,,,,5sincos,cossin,,(6sincos,,,,,,,,,,,,,,,,,,,,,222,,,,,, ,,,cossin,,,( ,,,,2,, 口诀:正弦与余弦互换,符号看象限( ,yx,,sin,13、?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再将函数,, 1yx,,sin,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x,,sin,,yx,,sin,,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 yx,,,sin,,的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 ,,, 1yx,sin?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 ,yx,sin,yx,sin,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yx,,sin,,yx,,sin,,的图象;再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 yx,,,sin,,的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 ,,, yx,,,,,,sin0,0,,,14、函数的性质: ,,,, 2,1,?振幅:;?周期:;?频率:;?相位:,,x,;?初相:( ,,,,,,f,2,, yx,,,,,sin,,函数,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当时,取得最大值为,xx,yxx,y,,1min2max ,11,,,xxxx则,,( ,,,yy,,,yy,,,,,,maxminmaxmin2112222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 yx,cosyx,tan yx,sin 数 性 质 图 象 定,,, 义xxkk,,,,,, RR,,2,,域 值,1,1,1,1 ,,,, R域 ,xkk,,,2,时, 当k,,当xk,,2,,,,,2 xk,,2,,时,;当;当 y,1y,1maxmax最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值 ,k,,时,( y,,1 xk,,2,,,min2 k,,时,( y,,1,,min ,周2,2, 期 性 奇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偶 性 ,,,,2,2kk在,, ,,,,22,, 2,2kkk,,,,,,上在,,,,,,,,kk,k,,,, 在上是增函数;在 单,,,,,,22,,2,2kk,,,,是增函数;在 调,,性 ,,3,,2,2kk,, k,,上是增函数( ,,,,,,k,,上是减函数( ,,22,, k,,上是减函数( ,, 对称中心kk,,0,,对称中心 ,,,, k对,,,,,,kk,,,,0,0k ,, 对称中心,,,,,,,,,,称xkk对称轴 ,,,,,22,,,,,,2性 无对称轴 xkk,,,,对称轴 ,, 1、 下列各三角函数值中,取负值的是( ); 00000 A.sin(-660) B.tan(-160) C.cos(-740) D.sin(-420)cos57 ,,,cos2、α角是第二象限的角,?cos?=,则角属于: ( ) ,222 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x6、已知函数fx,cos,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 ,,2 B( A(,,,,,,,,f2,,x,fxf2,,x,fx C( D( ,,,,,,,,f,x,fxf,x,,fx9、,则=________; 2sin,,cos,,3sin,cos, 13、函数y=f(x) 的图象上每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 将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两倍, 然后再 ,1将整个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 得到的曲线与y=sinx的图象相同, 则y=f(x) 的22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sin,15、已知、是方程的两实根,求: 4x,26x,m,0cos, 33sin,,cos,(1) m的值; (2)的值. 的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下图,求y的解析式。 17、函数,,y,Asin,x,, A,0,,,0,,,,,,, (其中 )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0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的向量( 个单位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17、向量加法运算: ?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ababab,,,,,?三角形不等式:( ,,,,?运算性质:?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aaa,,,,00,,,,C ,,,,bxy,,abxxyy,,,,,axy,,?坐标运算:设,,则( ,,,,,,22121211,a ,18、向量减法运算: , b?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bxy,,abxxyy,,,,,axy,,?坐标运算:设,,则( ,,,,,,22121211,,,,,,,,,,,,,,,,,, abCC,,,,,,,,,,,,,xxyy,xy,xy,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 ,,,,,,,,12121122 19、向量数乘运算: ,,,a,a?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aa,?; ,,,,,,0,aa,,0,aa,,0?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当时, ,,( ,a,0 ,,,,,,,,,,,,,aa,,,,,,,,aaa?运算律:?;?;?( ,,,abab,,,,,,,,,,, ,,axy,,,,,,axyxy,,,,?坐标运算:设,则( ,,,,,, ,,,,,,,20、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 aa,0bba,,,, ,,,,,,,,bxy,,axy,,a设,,其中,则当且仅当时,向量、共xyxy,,0bb,0b,0,,,,,,22111221线( ,,,,,,eea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12 ,,,,,,,,,,,aee,,,,ee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不共线的向量、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11221212 组基底) xy,xy,22、分点坐标公式:设点是线段上的一点,、的坐标分别是,,当,,,,,,,,,11221212 ,,,,,,,,xxyy,,,,,,1212,,1时,就为中点公式。),,,,,,,时,点的坐标是((当 ,12,,11,,,,,, 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0?(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 ababab,,,,,,cos0,0,0180,,,, ,,,,,,,,,,,,,aaa?性质:设和都是非零向量,则?(?当与同向时,;当abab,,babab,,,,0b ,,,,,,,,,,,,,,,,22aaaa,,,aaa,,与反向时,;或(?( abab,,,abab,,b ,,,,,,,,,,,,,,,,,?运算律:?;?;?( ,,,ababab,,,,,abcacbc,,,,,,abba,,,,,,,,,,, ,,,,bxy,,axy,,abxxyy,,,?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则( ,,,,22111212 ,,,,,22222axy,,bxy,,axy,,axy,,若,则,或( 设,,则axy,,,,,,,,2211 ,,abxxyy,,,,0( 1212 ,,,,,,bxy,,aaaxy,,,设、都是非零向量,,,是与的夹角,则bb,,,,2211 ,,,,xxyyab1212cos,,,,( ,2222abxyxy,,1122 ,,,,,abab,,,,(1,2),(cos,sin),//,tan()且则,,,41(已知向量( ) 11,33A(-3 B(3 C( D( 【答案】A ,,,,,,,,,,,,2 、ABBCAD,,, ,,,,,,,,,,,,,,,,A B C D 、、、、DBADCDDC ,,,,3 、已知,,则与的夹角为a,(6,0)b,,(5,5)ab 0000A B C D 、、、、4560135120 0a,4 、在中,,,,则,ABCb,3B,30c,33 A B C D 666、、、或、或334 ,,,,,,,,a,31712 、已知,,()若,求;()若?,求。b,,(1,3)ab,aaab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2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coscoscossinsin,,,,,,,,,coscoscossinsin,,,,,,,,,?;?; ,,,, 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 ,,,, tantan,,,tan,,tantantan1tantan,,,,,,,,,,? (); ,,,,,,,,,1tantan,,, tantan,,,tan,,tantantan1tantan,,,,,,,,,,? ()( ,,,,,,,,,1tantan,,, 25、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222sin22sincos,,,,( ,1,sin2,,sin,,cos,,2sin,cos,,(sin,,cos,) 2222cos2cossin2cos112sin,,,,,,,,,,,? ,,221cos2cos,1cos2sin升幂公式 ,,,,,,,22 cos21,,1cos2,,22降幂公式,( ,cos,sin,,,22:万能公式2tan,tan2, ?( ,半角公式:2αα1tan,2,2tan1tan,22α1,cosαα1,cosα26、 sin ;cos cos,,;sin,,α,α, 2222αα221tan1tan,, 22α1,cosαsinα1,cosαtan,,,, 21,cosα1,cosαsinα (后两个不用判断符号,更加好用) , 27、合一变形把两个三角函数的和或差化为“一个三角函数,一个角,一次方”的 , ,22y,Asin(,x,,),B形式。,其中( tan,,,,,,,,,sincossin,,,,,,,,28、三角变换是运算化简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变换,提高三角变换能力,要学会创设条件,灵活运用三角公式,掌握运算,化简的方法和技能(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如下: (1)角的变换:在三角化简,求值,证明中,表达式中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 倍半,互补,互余的关系,运用角的变换,沟通条件与结论中角的差异,使问题获解,对角的变形如: ,,,?2,是的二倍;4,是2,的二倍;是的二倍;是的二倍; ,,224 o30,,ooooo1545306045,,,,,?;问: ; ; sin,cos,21212 ,,,,,(,,,),,?;?; ,,,,(,,)424 ,,?;等等 ,2,,(,,),(,,,),(,,),(,,)44 (2)函数名称变换:三角变形中,常常需要变函数名称为同名函数。如在三角函数中正余弦是基础,通常 化切为弦,变异名为同名。 (3)常数代换:在三角函数运算,求值,证明中,有时需要将常数转化为三角函数值,例如常数“1”的 代换变形有: 22oo1,sin,,cos,,tan,cot,,sin90,tan45 (4)幂的变换:降幂是三角变换时常用方法,对次数较高的三角函数式,一般采用降幂处理的方法。常用 降幂公式有: ; 。降幂并非绝对,有时需要升幂,如对无理式 常用升幂化为有理式,常用升幂公式有: ; ; 1,cos, (5)公式变形:三角公式是变换的依据,应熟练掌握三角公式的顺用,逆用及变形应用。 ,,1,tan1,tan 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tan,,1,tan tan,,tan,,____________1,tan,tan,,___________;; tan,,tan,,____________1,tan,tan,,___________;; 21,tan,,2tan,, ; ; oooo ; tan20,tan40,3tan20tan40, sin,,cos,, = ; asin,,bcos,, = ;(其中 tan,, ;) 1,cos,,1,cos,, ; ; (6)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运算通常从:“角、名、形、幂”四方面入手; 基本规则是:见切化弦,异角化同角,复角化单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无理化有理,特殊 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 oo如: ; sin50(1,3tan10), 。 tan,,cot,, 高中数学 必修5知识点 (一)解三角形: abc,,,CbC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则有 ,ac,,,,2Rsinsinsin,,C ,,,C(为的外接圆的半径) R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aR,,2sinbR,,2sincRC,2sin,,; abcabcC::sin:sin:sin,,,?,,;?; sin,,sin,,sinC,2R2R2R 1113、三角形面积公式:( SbcabCac,,,,,sinsinsin,,,C222 222222bca,,abcbc,,,,2cos,,,C4、余弦定理:在中,有,推论: cos,,2bc(二)数列: 1.数列的有关概念: (1) 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数列是有序的。数列是定义在自然数N*或它的有限子 集{1,2,3,„,n}上的函数。 (2)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n2通项公式。如: 。 an,,21n (3) 递推公式:已知数列{a}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与他的前一项a(或前几项)-nnn1 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 。 aa,,1,2,aaan,,,(2)12nnn,,12 2(数列的表示方法: (1) 列举法:如1,3,5,7,9,… (2)图象法:用(n, a)孤立点表示。 n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 常数列:a,2,n 有穷数列,n, 按项数,递增数列:ana,,,21,2nn ,无穷数列2,按单调性, 递减数列:an,,,1n,n4(a}及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 数列{n,摆动数列:an,,,(1)2n,Sn,(1),,1 Saaaa,,,,,?nn123na,,,nnSSn,,,(2)1,5(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对比小结: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a一、定n ,,(2) aadn,,,(2)qnnn,1,1an义 二、公n,11( aand,,,11( ,,aaq,n1n1式 nm, aanmdnm,,,,,,,,, aaqnm,,,()nmnm naq,1,,,nn,1,,naa,1,,1n2( 2( ,,nadS,,1nn,,22nS,aq1,,n1aaq,,,1,,q1,11,,qq,21(, , 1(abcbac,,成等比,,abcbac,,2成等差,,, 称b为与的等差中项 称b为与的等比中项 acac三、性**2(若(、、、), 2(若(、、、),mnpq,,,pmnpq,,,pmnmnq,,q,,质 则 则 aaaa,,,aaaa,,,mnpqmnpq 3(3(,,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 SSS,SS,SSS,SS,n2nn32nnn2nn32nn 1(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中奇数项之和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是( ) A(5 B(4 C(3 D(2 2.【贵州省六校联盟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S{a}nnn ,则( ) a,8,S,6a,539 8C16A( B(12 ( D(24 4.【山东省青岛一中2013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数学文】已知数列{}满足an log()aaa,,1579*,且,则的值是log1log()aan,,,Naaa,,,9nn,2463313 ( ) 11,5A. B. C.5 D. ,55 B 【答案】 8.【北京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文】等差数列,a,与,b,的前n项和分别nn aS3n,27n,为S与T, 若, 则( ) ,nnbT2n,17n 40373839A.C.B.D. 27282930【答案】A a15.【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文】已知数列中,aa,,1,2,,n12 n,1当整数时,都成立,则, ( SSSS,,,2()Snnn,,11115 【答案】 211 a29.【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文】(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n 1n,S,(),n,1,(n,N)的前n项和为,且. Snn3 a(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b}{b}nTb,n(1,a)nnnnn 30.【山东省青岛一中2013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数学文】(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等差数列 b的首项=1,公差d>0,且第2项、第5项、第14项分别为等比数列的第2,,aa,,nn1 项、第3项、第4项。 b (1)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 a,,nn ccc,n21 (2)设数列,,对n均有++„+=成立,求++„+。 cacccc,Nnn,11232012bbbn21 (三)不等式 abab,,,,0abab,,,,0abab,,,,01、;;( abbcac,,,,,abba,,,abacbc,,,,,2、不等式的性质: ?; ?; ?; abcacbc,,,,,0abcacbc,,,,,0abcdacbd,,,,,,,?,;?; nnabcdacbd,,,,,,0,0ababnn,,,,,,,0,1?; ?; ,, nnababnn,,,,,,,0,1?( ,, 小结: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或证明通常用作差比较法:作差、化积(商)、判断、结论。 在字母比较的选择或填空题中,常采用特值法验证。 3、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2(1)化成标准式:;(2)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axbxca,,,,0,(0) (3)画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 (4)根据不等号方向取出相应的解集。 线性规划问题: 1(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 2(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解线性规划实际问题的步骤: (1)将数据列成表格;(2)列出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3)根据求最值方法:?画:画可行域;?移:移 与目标函数一致的平行直线;?求:求最值点坐标;?答;求最值; (4)验证。 两类主要的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 22zaxby,,?-----直线的截距;?-----两点的距离或圆的半径; zxayb,,,,()() 2ab,ab,,,a,0b,04、均值定理: 若,,则,即( ; abab,,2,ababab,,,0,0,,,,22,, ab,bb称为正数、的算术平均数,称为正数、的几何平均数( abaa2 5、均值定理的应用:设、都为正数,则有 yx 2s?若xys,,(和为定值),则当时,积取得最大值( xy,xy4 2p?若(积为定值),则当时,和xy,取得最小值( xyp,xy, 注意:在应用的时候,必须注意“一正二定三等”三个条件同时成立。 选修1-1,1-2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 qq ppqq3、原命题:“若,则” 逆命题: “若,则” ,p,q,q,p否命题:“若,则” 逆否命题:“若,则”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q,pp,则是q的充分条件,q是的必要条件( pq,p若,则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A,B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 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且(and) :命题形式pq,;?或(or):命题形式pq,; ?非(not):命题形式,p. pq, p pq,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7、?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 ,x,M,p(x),x,M,,p(x), 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p的否定p:。 ?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 ,,x,M,p(x),x,M,,p(x); 特称命题p的否定p:; 特称命题p: 第二部分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FFFF1212 即:。 |MF|,|MF|,2a,(2a,|FF|)1212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y轴上 焦点在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轴上 x 图形 2222xyyx标准方程 ,,,,10ab,,,,10ab ,,,,2222abab ,,,byb,,,aya,,,bxb,,,axa且 且 范围 ,,a,0,a,0,,0,a,0,a、 、 ,,,,,,,,1212 顶点 ,,0,b,0,b,,b,0,b,0、 、 ,,,,,,,,1212 轴长 ,2b,2a短轴的长 长轴的长 Fc,,0Fc,0Fc0,,Fc0,、 、 ,,,,,,,,焦点 1212 222FFccab,,,2 焦距 ,,12 关于轴、y轴、原点对称 x对称性 2cb离心率 ee,,,,,101,,2aa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F)的点的轨迹FF1212 称为双曲线(即:。 ||MF|,|MF||,2a,(2a,|FF|)1212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轴上 焦点在y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轴上 x 图形 2222xyyx标准方程 ,,,,10,0ab ,,,,10,0ab ,,,,2222abab yR,ya,,ya,xR,xa,,或xa,, 或, 范围 ,,a,0,a,0,,0,a,0,a、 、 ,,,,,,,,顶点 1212 轴长 ,2b,2a虚轴的长 实轴的长 Fc,,0Fc,0Fc0,,Fc0,、 、 ,,,,,,,,焦点 1212 222FFccab,,,2 焦距 ,,12 关于轴、y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x对称性 2cb离心率 ee,,,,11,,2aa ba yx,,yx,,渐近线方程 ab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l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称为FF l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7、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222 ypx,2ypx,,2xpy,2xpy,,2标准方程 p,0p,0p,0p,0,,,,,,,, 图形 0,0 ,,顶点 轴 y对称轴 轴 x pppp,,,,,,,, F,0F,,0F0,F0,,焦点 ,,,,,,,,2222,,,,,,,, ppppx,,y,,x,y, 准线方程 2222 离心率 e,1 y,0y,0 范围 x,0x,0 8、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两点的线段,称为抛物线的“通,,,, ,,,2p径”,即( 、焦半径公式: 9 p2,xy,ypxp,,20,,,Fx若点在抛物线上,焦点为,则; F,,,,0002 p2,xy,xpyp,,20,,,Fy若点在抛物线上,焦点为,则; F,,,,0002 第三部分 导数及其应用 fxfx,,,,,21fx1、函数从到的平均变化率: xx,,12xx,21 fx,,x,fx()()00fx2、导数定义:在点处的导数记作;( x,,,,y,fx,()lim0x,x00,x,0,x yfx,,xfx,,,,,,,00yfx,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点处的切x,,0 线的斜率( 4、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n'n,1''C,0?;?; ?;?; (x),nx(sinx),cosx(cosx),,sinx 11''x'xx'x(lnx)(logx)?;?; ?;? ,,(a),alna(e),eaxlnax5、导数运算法则: ,,,fxgxfxgx,,,,,,,,,,,,,1,,,, ; ,,,fxgxfxgxfxgx,,,,,,,,,,,,,,,,,2,,,, ; ,,,,,fxfxgxfxgx,,,,,,,,,,,,,gx0,,,,,,2gx,,gx,,3,,,,,,,,( ,ab,fx,0yfx,6、在某个区间内,若,则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 ,,,,,, ,fx,0yfx,若,则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 ,,yfx,fx,0fx,07、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当时: ,,,,,,0 ,,1fx,0fx,0fx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 x,,,,,,,,00 ,,2fx,0fx,0fx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小值( x,,,,,,,,00 yfx,ab,8、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 ,,,, 1yfx,ab,求函数在内的极值; ,,,,,, 2yfx,fafb将函数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9、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优化问题。 4、求下列函数的导数:(8分钟独立完成) 4fx(),,fxx()sin,(1) (2) (3) (4) fxx(),fxx(), xxfxx()cos,,(5) (6) (7) (8) fx()3,fxe(),fxx()log,2 131fxx()ln,(9) (10) (11) fx(),yx,,cosx44 xx3 (12)y, (13) (14) yxe,,lgyxx,cos1,x 130,312、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fxxx()44,,,,,3 3fxxxx()27,4,4,,,,13、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 第四部分 复数 1(概念: 2,z(1) z=a+bi?Rb=0 (a,b?R)z= z?0; ,, (2) z=a+bi是虚数b?0(a,b?R); ,2,(3) z=a+bi是纯虚数a=0且b?0(a,b?R)z,,0(z?0)z<0; ,,z (4) a+bi=c+dia=c且c=d(a,b,c,d?R); ,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设z= a + bi , z= c + di (a,b,c,d?R),则: 12 (1) z ?z= (a + b)? (c + d)i; 12 (2) z.z= (a+bi)?(c+di),(ac-bd)+ (ad+bc)i; 12 (a,bi)(c,di),,acbdbcad(3) z?z= (z?0) ; ,12 ,2i2222(c,di)(c,di),,cdcd 3(几个重要的结论: 1,i1,i2(1) ;? (1,i),,2i,i;,,i;1,i1,i 4n4n,14n,24n,34n4n,14,24n,3(2) i性质:T=4;; i,1,i,i,i,,1,i,,ii,i,i,i,0; 1z,1,zz,1,z,(3) 。 z mmmnmn,mnmnmz,z,z;(2)(z),z;(3)(z,z),zz(m,n,N);4(运算律:(1) 1212 zz115(共轭的性质:?(), ;? ;? ;? 。 (z,z),z,zzz,z,zz,z12121212zz226(模的性质:?;?;?||z|,|z||,|z,z|,|z|,|z||zz|,|z||z|1212121212z|z|nn11||,;?; |z|,|z|z|z|22 abiabR,,(,)a,01.是复数为纯虚数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zizi,,,,,34,23zz,12122设,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3i,,2(3i),3(( ) 13131313,i,,i,i,,i44224422A( B( C( D( 1243,,,iZi,,Z4(复数z满足,那么,( ) A(2,i B(2,i C(1,2i D(1,2i 2,bi 12,i5.如果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那么实数b等于( ) 22A.2 B. C.2 D., 33 n,ni,i,n,Z6.集合,Z,Z,,,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这个集合是( ) A,0,2,,2, B.,0,2, iiiC.,0,2,,2,2, D.,0,2,,2,2,,2, 4(1),i7.设i为虚数单位,则的值为 ( ) A(4 B.,4 C.4i D.,4i 第五部分 统计案例 1(线性回归方程 ?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y,bx,a?线性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 n,xynxy,,ii,i,1,b,,n2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 (x,y)2,xnx,,i,i,1,aybx,,,, n (x,x)(y,y),iii,1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r, nn22(x,x)(y,y),,iii,,11i注:?>0时,变量正相关; <0时,变量负相关; x,yx,yrr |r||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回归分析中回归效果的判定: nn,,,22(y,y)(yi,yi)?总偏差平方和:?残差:;?残差平方和: ;e,y,y,,iiiii,1,i1 ,n2(y,y),iinn,222i,1R,1,?回归平方和:(y,y)(yi,yi),;?相关指数 。 ,,in2i,1,i1(y,y),iii,1 2R注:?得知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2R?越接近于1,,则回归效果越好。 4(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 2K随机变量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第六部分 推理与证明 一(推理: ?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注:类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演绎推理:从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 注: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结论;?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 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 二(证明 ?直接证明 ?综合法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 ?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2(间接证明------反证法 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本文档为【高中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9054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9KB
软件:Word
页数:8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