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

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

举报
开通vip

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 宋代莆田有三大妈祖庙,即湄洲庙、圣墩庙、 白湖庙。宋代妈祖得到朝廷的封号,多来自圣墩庙 与白湖庙,湄洲庙所得封号较少,但到了元代,湄 洲庙的影响压倒其他两座庙宇,当之无愧地成为 元代妈祖信仰中心。以下围绕湄洲庙探讨元代莆 田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蒲师文与天妃封号的降赐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朝廷封“泉州神 女”为天妃,这是妈祖信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是,学术界关于元代天妃之封,一直有争议,要 回答这些争议,必须探讨元代制度等方面问题。 宋朝给湄洲神女的最高封号是“妃”,民间称 ...

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
宋代莆田有三大妈祖庙,即湄洲庙、圣墩庙、 白湖庙。宋代妈祖得到朝廷的封号,多来自圣墩庙 与白湖庙,湄洲庙所得封号较少,但到了元代,湄 洲庙的影响压倒其他两座庙宇,当之无愧地成为 元代妈祖信仰中心。以下围绕湄洲庙探讨元代莆 田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蒲师文与天妃封号的降赐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朝廷封“泉州神 女”为天妃,这是妈祖信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是,学术界关于元代天妃之封,一直有争议,要 回答这些争议,必须探讨元代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等方面问题。 宋朝给湄洲神女的最高封号是“妃”,民间称 之为“圣妃”,而元廷给湄洲神女的封号是“天妃”。 圣妃之号可以授给藩王的夫人,而天妃的封号其 意为“老天爷的夫人”,要比藩王夫人至少高上一 个等级;其次,“妃”之号虽然高贵,但还是属于人 间的封号,而“天妃”之号,则是人间所不敢享用 的,专属于神灵世界。因此,天妃之号的授予,是妈 祖崇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不过,关于元代 册封天妃始于何时,各种史料的记载不一。《元史》 记载,至元十五年,“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 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1]卷十 但明代的《天妃显圣 录》(下称《显圣录》)中,记录元世祖封天妃制诰时 间却是至元十八年。[2]3 记载的矛盾不仅表现在时间方面,而且封号 收稿日期:2007-04-03 作者简介:徐晓望(1954-),男,上海人,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文章编号:1672-4143(2007)03-0079-06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 徐晓望 (福建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指出湄洲祖庙自元代始成为妈祖信仰的中心。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蒲师文与天妃封号的降赐关系,考证元代妈祖“泉 州神女”称号的由来,概述元代朝廷使者祭祀湄洲天妃史实以及探讨圣墩庙与湄洲庙兴衰与“祖庙”地位之争 的关系。 关键词:元代;湄洲妈祖庙;天妃;蒲师文;泉州神女;妈祖信仰 AboutMeizhouTempleofYuanDynastyandWorshipofMazu XU Xiao-wang (HistoryResearchInstitute,FujianProvincialAcademyofSocialSciences,Fuzhou350001,China) Abstract:ThisessaypointsoutthatMeizhouTemplehasbeenthecentreofworshipofMazusinceYuan dynasty.Byan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PuShiwenandbestowedtitleofTianfeiandtextualstudy oforiginofMazu'stitle"QuanzhouGoddess"inYuandynasty,itgivesabriefaccountofhistoricaldataof memorialservicetoMeizhouMazuperformedbymessengersfrom Yuanimperialcourtandtheriseandfall ofShengDunTempleandMeizhouTempleandtherivalrybetweenthemforpositionoffirsttempleaswell. Keywords:Yuandynasty;MeizhouMazuTemple;Tianfei;PuShiwen;QuanzhouGoddess;worshipofMazu 第 14卷 第 3期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Vol.14No.3 2007年 6月 Journal ofPutian University Jun.2007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2007年 6月 也有显著的不同。《显圣录》所载的封号是“护国明 著”,而《元史》所载封号除“护国明著”外,还有“灵 惠协正善庆显济”八个字,一共 12个字。一般地 说,新朝廷给予的封号都是从少到多,元朝为何在 刚刚统治福建之初,就给了天妃 12个字的封号, 这明显不合理。其次,“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实际上 是宋代给予圣妃的封号,元朝重复宋代的封号也 显得不合理。而且,在元代后期的史料中,凡提到 天妃封号的,都未再重复这八个字。因此,李献璋 先生认为:以上来自《元史》及《显圣录》的两条史 料中,《显圣录》所载元世祖的制诰是可靠的,也就 是说,元朝最早封赐天妃的时间应是至元十八年, 而不是至元十五年。李献璋说,《显圣录》所载制诰 中,有一句“自混一以来,未遑封爵”,若这一制诰 产生于至元十五年,其时宋朝还未灭亡,不能说元 朝已经统一,所以,《元史》十五年的记载可能是将 其他史料弄混了。[3] 不过,元史专家陈高华却有不同意见:“《元 史》中本纪部分的记事,均以各朝实录为据写成, 似难轻易否定。而且至元十四年元朝政府便在泉 州、庆元等处设市舶司,至元十五年八月又诏福建 行中书省官员通过‘蕃舶’向‘诸蕃国’传达:‘诚能 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在这 种形势下,加封天妃是完全可能的。也许可以认 为,至元十五年确有加封之事,但是临时性的,至 元十八年起,则正式加封。”[4] 我认为陈高华先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在传 统正史的编纂过程中,本纪部分最受重视,而且都 有历朝实录为据,所以本纪的记事最为可靠。不 过,要说清楚此事,还得从蒲寿庚家族说起。 蒲寿庚是外籍人士。宋末泉州市舶司管理不 善,其原因是官吏贪污。有人提议,不如干脆起用 外籍人士管理市舶司。在这一背景下,蒲寿庚得到 重用。他掌管市舶司多年。宋代末年,他据泉州叛 降元朝。元代有人说:“昔者泉州蒲寿庚以城降,寿 庚素主市舶,谓宜重其事权,使为我捍海寇、诱诸 蛮臣服。因解所佩金虎符佩寿庚矣。”[1]卷一五六 可见, 蒲寿庚在元朝极受宠信。元世祖重用蒲寿庚,其目 的之一是让他招抚海外诸邦前来进贡,所以,至元 十五年,元世祖“诏行中书省索多、蒲寿庚等曰:诸 蕃国列居东南岛砦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 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 各从所欲。诏谕军前及行省以下官吏抚治。”[1]204 为了让蒲寿庚等人卖力,元世祖还给他们升官, “参知政事索多、蒲寿庚并为中书左丞”。在这一背 景下,蒲寿庚之子蒲师文被派到海外去招抚诸邦。 《岛夷志略》载:“世祖皇帝既平宋氏,始命正奉大 夫工部尚书海外诸蕃宣慰使蒲师文,与其副孙胜 夫、尤永贤等通道外国抚宣诸夷。独爪哇负固不 服,遂命平章高兴、史弼等帅舟师以讨定之。”[5] 从以上文字来看,蒲师文远赴海外,应走了很 多地方,所以才会得出“独爪哇负固不服”的结论。 由此来看,至元十五年蒲师文出使,实际上是一次 不亚于郑和的远航,他的船队至少有几条大船,拥 有众多的水手与火长。若他想确保航行的顺利,一 定要拜湄洲神女,在这一背景下,他向朝廷要求封 赐湄洲神女为天妃,就是很自然的了。不过,由于 临行匆匆,许多事情未能考虑周到,所以,元朝给 天妃的封号不很恰当,“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 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除了“护国明著”四字是 新的外,其他八字都是宋朝旧有的。在宋元鼎革之 际,新朝代总要表示自己与旧朝代不一样,革除宋 朝的痕迹,被许多元朝大臣当作一件大事。在这一 背景下,沿用宋朝的封号很不恰当。因此,待蒲师 文回到泉州后,再到湄洲庙进香,就要考虑封号问 题,将原有的封号删减几字,只留下元朝新增的 “护国明著”之号,这都是应当做的。 《岛夷志略》载,至元十五年,蒲师文出使时的 官职是 “正奉大夫工部尚书海外诸蕃宣慰使”,至 元十八年,他到湄洲庙进香时,官职为“正奉大夫 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可见,蒲 师文回来后升了官。他以新的职称去湄洲庙进香, 并宣布诏书,说明其对天妃封号的删减,都是得到 朝廷同意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至元十五年及至元十八年 的妈祖封号都是真实存在的。 二、“泉州神女”称号的由来 关于天妃在元代的称呼,我们注意到“湄洲神 女”在元初被称为“泉州神女”。湄洲在宋代隶属于 80 第3期 徐晓望: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 兴化军莆田县,元代兴化军改名为兴化路,虽说莆 田在宋以前长期隶属于泉州,但自宋元以来,二地 各有州郡设置,宋代泉州与兴化军是并列的州郡 级机构,元代的泉州路与兴化路也是并列的。将 “湄洲神女”改名为“泉州神女”,似乎找不到理由。 也有人认为:天妃诞生的宋太祖建隆元年,莆田尚 归泉州管辖,“妈祖青少年时代生活在泉州的辖区 之内,说妈祖为泉州人亦不为过”[6],所以,元朝直 接称其为“泉州神女”。 以上分析似不无理由,但是,妈祖的诞辰究竟 是哪一年,其实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结论。想来元 朝的官员也并弄不清“湄洲神女”诞生于哪一年。 所以,元朝官员不可能知道妈祖的年青时代莆田 隶属于泉州,因此,元朝称“湄洲神女”为“泉州神 女”,应当另有理由。 我认为,“泉州神女”之号与元初泉州建省有 关。元朝于至元十四年(1277)控制福建,随即设立 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这是个具有省级地位的 机构。至元十五年,福建升格为省,“诏蒙古岱、索 多、蒲寿庚行中书省事于福州,镇抚濒海诸郡”。[7] 这是元代福建省的由来。值得注意的是,蒲寿庚在 其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其时由于朝廷特别重视 泉州,泉州数度建省。《元史》记载泉州路“至元十 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十五年改宣 慰司为行中书省,升泉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 于福州路。十九年复还泉州。”[1]卷六二 从以上记载来 看,在元代统治福建之初,泉州设立了省级机构, 与福建省并立,不过,泉州省的设立并不稳定。据 《元史》所载,泉州省建立后,时废时立,多次被福 建省取代。经过多次废置与重建之后,元朝最终废 除了泉州省。不过,在至元十五年至十八年期间, 泉州省是存在的。现在不明白元代泉州省与福建 省是如何分治的,看来其时莆田隶属于泉州省,所 以,“湄洲神女”被称为“泉州神女”。 泉州省的设立与蒲氏家族很有关系。在泉州 省之内,蒲寿庚家族以豪富闻名,蒲氏女婿回教徒 佛莲,“其家富甚,凡发海舶八十艘”。他死后,仅留 下的珍珠即有一百三十石;[8] 而蒲寿庚与蒲师文 父子,相继在福建省与泉州省担任高官,集政治 权力与经济实力于一身,“泉人避其熏炎者十余 年”。[9]卷一五二元朝的蒙古人数量较少,一向利用色 目人统治汉人与南人,蒲氏家族是元朝统治泉州 的一大支柱,朝廷并想通过蒲氏家族的关系统治 海外诸国,在这一背景下,元廷多次同意在泉州建 省。不过,自从元军从泉州发兵攻打占城与爪哇失 利后,泉州地位下降,蒲氏家族风光不再,泉州建 省也就没有必要了。不管怎么说,蒲氏家族对天妃 信仰的发展还是起了相当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存 在,在历史上出现了泉州省的建置,“湄洲神女”因 而得名“泉州神女”;其次,蒲师文的上奏,应是神 女受封为天妃的重要原因。 不过,若将天妃之号的由来放到更为广阔的 历史背景去看,元朝海运业的发展,才是天妃受重 视的根本原因。《元史》记载,元朝有专门管辖海运 的机构,名“行泉府司”,该司“所统海船万五千 艘”,“自泉州至杭州立海站十五,站置船五艘、水 军二百,专运番夷贡物及商贩奇货”。[1]卷十五当时的 水手、舵工及海上旅人都信奉天妃,这才是天妃信 仰在元代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至元十八年封赐 天妃的制诰说:“惟尔有神,保护海道,舟师漕运, 恃神为命。” 三、元代朝廷使者祭祀湄洲天妃 元代实行漕运制度,每年都要从江南运载二 百多万石粮食到大都(北京)。海上运输事故很多, 因此,每次漕运粮食抵达天津港,朝廷都要派人南 下祭祀天妃庙。然而,从大都到福建路途遥远,当 时受命南下祭神的使者往往因故不到福建,只是 祭祀江南的妈祖庙之后,便返回大都。不过,也有 一些认真的官员不畏车马劳顿,一直到福建境内, 遍祭南北主要妈祖庙后返回。如,元仁宗天历二年 (1329),宋本任祭天妃的使臣。元代文学家虞集有 《送宋诚甫太监祀天妃》诗: “使者受节大明殿,候神海上非求仙。庙前 水生客戾止,帷中灵语风泠然。丽牲有石载文 字,沈璧用缫求渊泉。贾生何可久不见,海若率 职君子还。”[10] 宋诚甫,即宋本,他在朝廷做官有清望,天历 二年(1329)任祭天妃的使臣。 史料表明,当时有些使者畏惧长途跋涉,对皇 81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2007年 6月 帝的差使应付了事,往往半途而归。估计他们只是 到了江浙与漕运有关的主要庙宇祭神,而不到福 建的庙宇。所以,福建方面记载元使者抵达湄洲庙 的事例不多。然而,宋本却不负众望,不但抵达湄 洲庙祭神,且奉上皇帝给予的“灵慈”庙号。莆田人 洪希文的文集内,还存有为此事所写的短文:“星 临宝册,攽宸极之丝纶,春盎琼巵,长仙宫之日月。 耄倪交庆,海岳易文休。臣某等诚欢诚抃,顿首顿 首。恭惟宣封护国庇民广济福慧明着天妃,维国忠 贞,为民怙恃。先駈融若,作渺海之慈航。后列英 皇,奏钧天之广乐。群生鼓舞,百祀光辉。臣某等俯 効葵倾,仰錀樾庇。霞裾云佩,肃帝子之观瞻;寿水 壶山,效封人之颂祷。臣某等下情不任激切屏营之 至。谨奉笺称贺以闻。臣某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 言。”[11]卷十 可见,朝廷的使者亲临湄洲庙,使当地民众欣 喜不已。 宋本之弟宋褧也曾被选为祭祀天妃的使者, 他对自己的祭祀历程的记载较为详细。据其所述, 当时皇帝派出使者是相当慎重的,有专门的石刻 祝祠献给天妃,在宋褧的文集内载有到各地庙宇 祭祀神明的祝文。其中兴化庙为: 神有大德,捍患御灾。相我漕舟,列祠惟 旧。莆田为郡,灵迹所由。莅政云初,遣使代祀。 式陈菲荐,庸答神休。[12](兴化、湄洲岛同,但易 莆田为郡一句作湄洲之岛)。 当时使者在莆田,只祭祀了城中的天妃庙与 湄洲庙,圣墩庙已不在他的视野中。 在《显圣录》一书中,载有天历二年的多篇天 妃庙祝文,其文涉及福建的有:“辛丑祭延平庙 文”、“己巳祭闽宫文”、“丁未祭莆田白湖庙文”、 “戊申祭湄洲庙文”、“癸丑祭泉州庙文”。[2]6-7 天历二年的祭祀官是宋本,但在有关宋本的 史料中,另有祭祀之辞。查《中西历法对照表》,可 知《显圣录》中的祭神文字并非天历二年的。如《显 圣录》记载使者于“天历二年八月己丑朔日祭直沽 庙”,但该月朔日不是“己丑”;又如《显圣录》记载 使者于八月“十六日甲辰祭淮安庙”,但查历法,天 历二年八月的十六日不是甲辰日。显然,这组祭文 不是天历二年的,而是其他年份另一作者的作品。 不过,祝辞十分典雅,不是普通人所能写出来的, 因此它不可能是伪造的。考虑再三,我认为,《显圣 录》所载祝文不是假的,主要是《显圣录》的编者搞 错了年代,将后人写的天妃祭文移为天历二年。 四、圣墩庙与湄洲庙的兴衰 元代莆田圣墩顺济庙的地位逐步下降,而湄 洲天妃庙成为天妃信仰的中心,二者兴衰形成鲜 明的对照。 圣墩顺济庙是妈祖的始封之地,在妈祖信仰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圣墩庙所在的宁海镇,原 为重要海口,莆田县城中的商人从这一港口出发, 到全国各地去贸易,他们来去都要到圣墩庙中进 香还愿,这是圣墩庙繁荣的重要原因。元代初年, 圣墩庙进行了重修,莆田进士黄仲元写了一篇《圣 墩顺济祖庙新建蕃釐殿记》详细介绍了圣墩庙大 修经过[13]。该庙建造蕃釐殿,始于元成宗大德三年 (1299),落成于大德七年(1303),前后五年,说明 当时遇到了财政上的困难。宋代的莆田是一个富 裕区域,扩建庙宇,捐献的人很多,为何元初的庙 宇建设会那么困难?这应当是元代初年莆田县遭 受了严重的战乱破坏。 元军进入闽中是在 1276年,当时的元军已经 攻占南宋首都临安,宋太后谢道清带小皇帝投降。 文天祥等人在闽粤一带组织反元义军。不过,元军 的优势十分明显,宋朝官员大都不战而降,元军不 战而得福州,兵锋逼近莆田。这时,莆田人陈文龙 在莆田组织反元义军。陈文龙身为宋朝的参知政 事,是宋朝著名宰相陈俊卿的后裔,所以一呼百 应,但在元军压力下,陈文龙很快失败被俘。其后 陈文龙之叔陈瓒再次组织反元义军,据城抵抗。元 军苦战多日后才攻下莆田县城,进城后对民众大 屠杀,高兴部元军在莆田斩首三万余级[1]卷一二九,血 流漂杵。莆田的许多士绅死于这场战乱。元军为了 补充自己的水师,在兴化境内沿海掠获海船七千 余艘[1]卷一六二,这都使莆田遭受极大的破坏。尤其是 莆田籍海商受到的打击最大,他们的海船被元军 没收,财产也被掠夺,在宋朝,莆籍海商是海运中 的一股重要力量,但到了明清以后,莆田海商远不 如泉州、漳州,这与元初的沉重打击是有关的。 82 第3期 徐晓望: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 元代莆田海商的衰落,使圣墩庙失去了可靠 的经费来源,这是元初整修圣墩顺济庙十分困难 的原因。此外,圣墩位于木兰溪的下游,自南宋时 期木兰陂建成之后,下游的稻田得到灌溉,亩产提 高,在这里围海造田十分有利。因此,早在南宋时 期,就有人在木兰溪下游围海造田,这使宁海镇一 带的海岸线不断地向海洋推进。宋元改朝换代,水 利事业一度无人管理,更助长了围海造田之风。迄 今为止,木兰溪下游的海岸线距镇前已经有 8公 里之远。随着木兰溪下游的淤塞,莆田出海船只多 改到涵江的三江口停泊,宁海镇失去了大量的海 商,这也促成了圣墩庙的衰落。 湄洲天妃庙却在元代得到较快的发展。湄洲 距莆田水陆道路有 80里,对莆田人来说,往来此 地十分不便。但湄洲岛的南部不远处,就是著名的 泉州城。泉州港在元代是著名的东方大港,从泉州 港出发的船只北上,一定要经过湄洲屿海面。当时 的帆船航行,虽然已经使用了指南针,但十分简 陋,只能指示大概方向,所以,帆船航行主要还靠 山岛导航。所以,宋代的帆船航行,一定要靠岸行 驶,这是泉州北上船只一定要经过湄洲岛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在于,船上蓄积的淡水很容易变质,尤 其是在夏天,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两三天加一次淡 水,这也是帆船沿着山岛航行的重要原因。湄洲岛 作为泉州船只北上的一个中间站,这里有深水港 可以停泊,又有淡水可以汲取,所以,往来船只多 到湄洲停泊,这就促成了湄洲港的发展与湄洲天 妃庙的兴盛。湄洲岛的天妃庙在元以后越来越兴 旺,与其地利条件是有关的。 五、元代圣墩庙与湄洲庙的祖庙之争 元代莆田籍诗人洪希文有一首 《题圣墩妃宫 湄洲屿》长诗,内云: 我昔缆舟谒江干,曽觌帝子琼华颜。云涛 激射雷电汹,殿阁硉兀鱼龙间。此洲仙岛谁所 构,面势轩豁规层澜。壶山峙秀倒影入,乾坤摆 脱呈倪端。粉墙丹桂辉掩映,华表耸突过飞峦。 湘君小水幻露骨,虞帝迹逺何由攀。银楼玉阁足 官府,忠孝许入巫咸班。帝怜遐陬杂鲸鳄,柄授 水府司人寰。⋯⋯[11]卷三 这首诗的题目中同时提到了圣墩与湄洲屿, 那么,洪希文是在咏湄洲屿的天妃庙还是圣墩庙 的天妃庙?我认为是湄洲屿天妃庙。其理由如下: 其一,诗中有“此洲仙岛谁所构”一句,既有“岛”, 又有“洲”,只有湄洲屿符合条件;其二,圣墩庙建 于海口,其地为木兰溪下游平原,而湄洲岛的天妃 庙建于湄洲半山腰,地势较高,诗中咏道:“云涛激 射雷电汹,殿阁硉兀鱼龙间。此洲仙岛谁所构,面 势轩豁规层澜”。从地理形势来看,诗人是在咏湄 洲屿的天妃庙;其三,湄洲屿附近有黄竿岛,而诗 中有“平洲远屿天所划,古庙不独夸黄湾”句,“黄 湾”应为湄洲与黄竿岛之间的海域;其四,壶公山 在莆田的东南部,湄洲屿也在莆田东南部,从湄洲 屿望到壶公山,这是可能的。以上分析表明:洪希 文这首诗是在咏湄洲屿的天妃庙。 明白洪希文是在歌咏湄洲屿天妃庙之后,就 会觉得洪希文为该诗取的题目十分古怪,圣墩妃 宫与湄洲屿并不构成并列关系,而洪希文却将圣 墩妃宫与湄洲屿连一起,这里有语法问题。当然, 多读几次,并不难理解洪希文的意思。若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 汉语语法,洪希文诗的题目应为:“题咏湄洲屿的 圣墩妃宫。”但古代闽粤语都有将主语放在定语的 前面的例子,故《题圣墩妃宫湄洲屿》实际就是《题 湄洲屿圣墩妃宫》,事实上,《佩文韵府》收入此诗, 便将其改名为《题湄洲屿圣墩妃宫》。 不过,这一题名仍然会让人产生误会,圣墩妃 宫与湄洲屿天妃庙本是两座庙,但光看这一题名, 会以为圣墩庙在湄洲屿。也许就是洪希文的影响, 使后人屡犯这一错误。明代学者何乔远说:“湄洲 屿,一名鯑江,在大海中,与琉球相望。顺济天妃庙 在焉。⋯⋯宋雍熙四年升化,在室三十年矣。时时 凭祥浮槎,朱衣现光,遍梦湄洲墩父老。父老相率 祠之,名墩曰圣墩。”[9]卷二四 清代郑王臣的《莆风清 籁集》收入洪希文此诗,也注明:“圣墩在湄洲屿”。 实际上,元代圣墩庙与湄洲庙同时存在。圣墩庙一 直到明代才消失。 那么,在洪希文的诗中为何会出现“圣墩妃宫 湄洲屿”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这里涉及了顺济庙 与湄洲庙的祖庙之争。 如前所述,圣墩顺济庙的建立,是妈祖信仰发 展史的一件大事,在该庙建立前,湄洲神女的信仰 83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2007年 6月 虽然已经在湄洲屿出现,但只限于湄洲屿附近的 信众。自从元佑年间宁海顺济祖庙建立后,其主持 人李振参加了路允迪出使高丽的远航,才有了“顺 济庙”额的赐予。湄洲神女信仰从此走向全国,成 为国家祭祀的重要信仰。在这一背景下,圣墩湄洲 神女庙自称为“顺济祖庙”,从廖鹏飞的《圣墩祖庙 重建顺济庙记》与黄仲元的《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 駦殿记》二文来看,这一称呼也得到学者们的认 可。事实上,宋代的湄洲虽为妈祖信仰发祥地,但 “顺济”这一庙号是来自圣墩的,因此,圣墩庙自称 顺济祖庙,无可厚非。 但到了元朝,传统的神明都要得到新朝的认 可,而元朝的官员处心积虑要泯灭民众心里宋朝 的印象,所以,元代祭祀的神明虽有来自宋朝的, 但都受到重新包装。湄洲神女在宋代号称“圣妃”, 元朝就将其升格为“天妃”,宋代圣妃的庙号为“顺 济”,元朝则将其改名为“灵慈”,庙名的改革,使圣 墩庙失去了顺济祖庙的地位,这对圣墩庙的打击 很大。与此同时,湄洲庙屡次得到元廷的封赐,二 庙的地位进一步分化,湄洲庙的影响越来越大,而 圣墩庙式微不可逆转。 对于外人而言,不论是湄洲庙还是圣墩庙,二 者的文化价值都是一样的,但对于圣墩附近的信 众来说,圣墩庙地位的下降是很难接受的。在他们 看来,圣墩庙永远是祖庙。从这一角度来看洪希文 《题圣墩妃宫湄洲屿》一诗,就不难理解洪希文为 何有这种说法,因为,洪希文是宁海镇人,镇前的 《洪氏族谱》收有他的名字。圣墩庙是他家乡的庙 宇,在他看来,湄洲屿的天妃庙,其实是圣墩妃宫 的支庙,所以,他题咏湄洲屿的天妃庙,还要称之 为“题圣墩妃宫湄洲屿”,其意为“咏湄洲屿的圣墩 妃宫”。洪希文还有一篇短文称《圣墩宫天妃诞辰 笺》。总之,天下人都说天妃是湄洲天妃,只有洪希 文等少数人却说天妃是圣墩宫的。 洪希文的诗使我们看到元代圣墩与湄洲之间 的祖庙之争,但湄洲庙的发展与圣墩庙的衰落都 是不可扭转的,迄至明代前期,圣墩庙虽然还存 在,但已很少有人提及。尽管明代前期的莆田方志 还有记载圣墩庙,但其地位已不如以往。迄至倭寇 侵扰福建的十年里,莆田是重灾区。乡下民众无法 定居,逃到莆田城中。倭寇在乡下肆虐无忌,圣墩 庙应在此时焚毁。而元代朝廷使者祭祀天妃,都以 湄洲庙为祖庙。从此,湄洲庙的祖庙地位得到了真 正的确立。 参考文献: [1][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清]释照乘.天妃显圣录[M].台北:台湾文献丛刊第七 十七种. [3]李献璋.妈祖信仰研究[M].郑彭年,译.澳门:澳门海事 博物馆,1995:104-105. [4]陈高华.元代的天妃崇拜[C]//澳门海事博物馆,澳门文 化研究会.澳门妈祖论文集,1998:28. [5][元]汪大渊.岛夷志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6:70. [6]许在全.妈祖研究[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4. [7][清]毕阮.续资治通鉴:卷一八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7:1029. [8][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明]何乔远.闽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4496. [10][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元]洪希文.续轩渠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元]宋褧.燕石集:卷十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宋]黄仲元.四如集:卷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刘福铸] 84
本文档为【论元代的湄洲庙与妈祖信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322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2-13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