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公众参与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论公众参与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举报
开通vip

论公众参与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 10 - 博物馆研究 2010 年第 4 期(总第 112 期) •博物馆学• 摘要: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一直有着公 众参与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公众参与 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变化。因此,博物馆 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 度,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博物馆公众参与 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公众参与 博物馆功能 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 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一 直有着公众...

论公众参与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 10 - 博物馆研究 2010 年第 4 期(总第 112 期) •博物馆学• 摘要: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一直有着公 众参与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公众参与 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变化。因此,博物馆 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 度,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博物馆公众参与 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公众参与 博物馆功能 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 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一 直有着公众参与的传统。但在新的形势下, 特别是免费开放以来,公众参与的形式已经 不能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 何建立和完善博物馆的公众参与机制,从而 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成为了博物馆界 以及学术界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本文从公共政策选择的角度出 发,探讨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观念、博物 馆功能、公众参与的内涵以及公众参与的 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一、博物馆公众参与的历史和意义 中国的博物馆是大众的事业,一直有 着面向大众、为大众服务的传统。特别是 建国以来,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极大地 发挥了为大众服务的作用。但是,我们发 现,早期的公众参与不是很成熟,同时还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为大众服务是 博物馆等文化事业的宗旨,但是这种服务 仅仅是让大众更好地利用博物馆的资源,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其次,博物 馆的教育功能是以观众为对象的国民教 育,是知识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并没有承 认也谈不上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第三、 早期的博物馆大多使用观众和大众这两个 概念,并把这一群体作为教育的对象。即 便考虑到观众的需求,也只是作为提高博 物馆服务的依据,很少发挥观众在博物馆 展览、研究等核心业务中的作用。最后, 博物馆对于公众的认同经历了一个过程, 从博物馆内部的观众到博物馆外部的公 众,是博物馆学界不断地从博物馆的外部 关系即更广的社会层面来审视的结果。但 是,博物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 还有很大的距离。 随着民主政治不断推进,近年来,公 众参与在我国的行政立法、舆论监督、食 品安全、环境保护和评估等各个领域都有 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对于公众参与采取了认同的方式,要求从 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 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障 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因此,政治上对公众参与的认同,使得公 众参与成为广泛的社会行动。博物馆作为 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同样也将会 迎来更多具有参与意识的公众。 国内学术界对于公众参与的关注和研 究也是近年才陆续开始,特别是 2003 年以 后发生一系列的公众强烈要求参与的事 件。公民的权利保护要求通过社会的、传 媒的、司法的和政治参与的各种途径表现 出来,从而使公众参与成为中国的社会热 点和焦点问题。[1]而在文博领域,博物馆界 对于公众参与的研究比较薄弱,但也开始 论公众参与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王 龙 杨秀侃 王 敏 - 11 - 认识到公众参与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 [2] 相对而言,公众参与在风景名胜区、历 史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景点保护中的作 用越来越明显,受到学术界的重视。[3] 事实上,公众参与的形式和内涵在新 的形势下特别是免费开放的背景下已经发 生了变化。过去所强调的观众参与,已经 不能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博物馆 的经营管理,也没有将公众参与纳入到日 常化、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当中。这种矛盾和对立必将 导致博物馆功能的弱化,甚至会导致博物 馆机制的僵化。那么,在免费开放的背景 下,如何审视博物馆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如何与公众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博物馆 功能如何依托公众参与进行新的阐释,显 得尤为重要。 二、免费开放下博物馆功能的重新认 识 2008 年 1 月 23 日,中宣部等四部门 联合发出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 费开放的通知》,宣布从 2008 年起,全国 由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 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 律敞开大门免费接纳公众参观学习。 此前,部分地方博物馆尝试性地进行 免费开放,并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经过几 年的实践,政府高层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将地方性的尝试变成全国性的政策,从而 把中国博物馆推向了免费开放的时代。 政府买单让百姓共享文化成果,是党 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做出的 决策,是还利于民、利国利邦的好政策, 也是全国人民都拍手叫好、举手欢迎的政 策,更是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政 策。尽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临一 些考验,尽管一些博物馆目前依然门可罗 雀,但是,这个公共政策的推出得到了公 众的拥护,更多的公众从中受益。 当然,由于我国在博物馆免费开放方 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加上准备工作不够充 分,因此,免费开放刚推出的时候不可避 免出现一些不协调的行为,学术界也发出 了一些不协调的声音。但是,我们必须从 长远的、发展的、大局的眼光来看待这一 政策,不能因为免费后出现一些问题而逆 转发展的方向,更不能因为失去门票收入、 利益受损而去找各种理由来否定免费开 放。 事实上,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时代的 来临,不仅保障了公众的文化权益,而且 还撬动了经济的增长。如,近年来,杭州 西湖的博物馆、遗址、公共设施等遗产群 的免费开放,不仅增加了人流,而且还带 动了旅游等相关收入的增长。从长远看, 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必将会拉近公众和 博物馆的距离,博物馆不只是“政府”的 博物馆,更多的是“我们”的博物馆。这 种权利的回归,让我们成为了城市的主人, 从而更好地加入到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和 开发中来。 然而,目前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实践与 理想的政策目标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究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博物馆的展览及经营管理忽视 了公众需求。博物馆一直把观众作为教育 的对象,各项工作也都围绕着教育这一功 能进行的。因此,在处理与公众关系上, 博物馆一直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没有与 公众平起平坐,因此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 的互动和公众参与。尽管近年来博物馆在 展览中考虑了公众的需求并开始重视公众 的意见,但是,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仍然忽 视公众的力量,没有让公众参与到博物馆 的核心业务中来。 其二、“我们”的博物馆这一观念的形 成需要一个过程。过去,由于我国经济实 力不济、财政不允许,参观博物馆需要支 付一定的费用即门票以维持运行,原本属 - 12 - 于“我们”的博物馆异化成“政府”的博 物馆。如今,随着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 “政府”的博物馆再次变成“我们”的博 物馆,但是,主人翁意识的提高和公众意 识的觉醒需要一个过程,权利的回归需要 很多社会因素。 其三、博物馆作为城市客厅的角色没 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博物馆作为城市的客 厅,是一个非学术语境的大众概念。地方 政府投资和建设博物馆,希望其成为地方 标志性建筑并当作向客人介绍的客厅。但 是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客厅的大门才刚刚 向公众免费敞开,客厅的管理者还没来得 及创造让主人充分使用的条件,客厅的装 饰陈旧且没有变化,因此导致客厅的利用 率不高,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案例可以看出, 公共政策的选择和公众的参与是辨证的关 系。以公众利益作为出发点的公共政策, 必须为公众的参与提供舞台和空间。公共 政策的执行者只有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 性,才能发挥政策应有的作用,博物馆的 功能才得以发挥。 除了传统的三大功能收藏、研究、教 育以外,免费开放时代的博物馆还有什么 样的功能呢?博物馆作为城市客厅、城市 名片、城市家园的功能是如何界定的? 博物馆的功能曾有学者分为核心功 能、基础功能和外缘功能。[4]按照这一分类, 城市客厅、城市名片、城市家园的功能并 非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所谓城市的客厅只 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指的是博物馆为社会 交往、休闲娱乐提供场所。随着与社会的 关系越来越密切,博物馆除了为社会交往 提供场所等有形功能外,还将发挥着公共 空间、公共领域等无形功能。 功能是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功能。任何社会组 织的存在都满足社会需求产生的,这也是 博物馆存在于社会的立命根本。随着社会 的发展与进步,当代社会对于博物馆的需 求呈现了多样化趋势,单纯以“物”(藏品) 为主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因 此,近年来,博物馆工作的重心开始由过 去的以“物”(藏品)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 “人”为主,在博物馆的收藏、研究职能 等基础上,更加强调对博物馆的教育和传 播职能。 什么是博物馆的传播职能呢?传播职 能是指博物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为人际交 往、信息交流提供条件从而满足人们社会 交往和休闲娱乐的需求所发挥出来的职 能。传播职能实际上是在教育职能的基础 上演变出来的,正如研究职能从收藏职能 演变出来一样。收藏是博物馆最原始也是 最基本的职能,是建立在物(藏品)的基 础上,而研究是在收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职能,高水平的研究决定高品格的收藏。 同样的,传播职能强调的是互动,是在教 育职能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互动。 藏品是传播的主要基础,教育是传播 的主要目的,信息是传播的主要内容,互 动是传播的主要形式,传播职能反映的是 博物馆与公众、社会日益密切的关系,满 足的是公众休闲娱乐的需要。因此,博物 馆除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 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外,[5]还将成为 文物和标本的信息传播机构。 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来,博物馆与社会 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博物馆正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逐 步演变出城市客厅、城市名片和城市家园 等功能。这些功能只是形象的比喻,是博 物馆传播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基于满足公 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需求 而产生的。因此,不同的需求决定了博物 馆功能的不同内涵。 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博物馆功能的 - 13 - 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果说“博物馆 是城市的客厅”是一种理想,那么,免费 开放让这个理想成为了可能。当公众能够 自由进出博物馆,把博物馆当作自己的博 物馆,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作 向外地客人展示城市魅力的地方,我们的 博物馆才能成为所有市民引以自豪的城市 客厅、城市名片和城市家园。 三、建立和完善博物馆公众参与机制 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保障了公众的 文化权益,说到底也是保障公众的政治权 益。在这种形势下,特别是随着公众参与 意识的增强,如何建立和完善博物馆公众 参与机制显得非常地必要,也非常地迫切。 具体措施有: 首先、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 公众参与,说到底就是权力的让度。 博物馆管理层在多大程度上让度权力,公 众才会有相应的参与空间。没有免费开放 政策,公众参与无从谈起。客厅不能免费 使用,公众的主人意识就不可能得到强化。 可以这么说,免费开放赋予了公众参与的 权力,搭建了公众参与的平台。 作为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博物馆管理 层应该意识到,参与是双方的互动过程, 单方行为算不上参与。可以这么说,没有 互动,公众就不会持续地关注博物馆的藏 品,没有参与,公众不会持续地投入到博 物馆的管理和建设中来。因此,“敞开大门 办馆”是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应有之意。 如果不能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无 法发挥政策应有的作用。 2008 年 12 月 28 日,由广州市文化局、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城市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局等 单位联合组成南越王宫博物馆建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竞 赛委员会(以下简称竞赛委员会)在广州 市城市规划局网站公布了 12 个南越王宫 博物馆建筑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公众可以通过网站 也可以到指定的现场进行投票。尽管南越 王宫博物馆只是公布其建筑外型让公众评 审,而没有将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功 能布局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公开展示, 广州市的做法已经是一大进步,很值得推 广。只有当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招标乃至 展览的策划等核心业务允许公众参与,只 有当这些公共产品的产生到使用整个过程 得到公众的参与,博物馆才真正成为城市 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 能。 第二、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 公众参与能力的提高同样取决于权力 让度的程度。没有权力的让度,公众参与 能力也不会得到提升。过去,公众对于博 物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选择权、监督 权、发言权和否决权,因此也就很难约束 管理者的行为。很多展览尽管没有考虑到 公众的心理和审美诉求,照样能够拿到展 览经费和门票收入。随着权力的逐步让度, 博物馆的核心业务也逐步向公众开放,公 众参与能力也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除此之外,参与能力的提高同样也与 博物馆的教育有关。博物馆举办专题性的 文化论坛和讲座,可以提高公众解读博物 馆藏品资源的能力以及对话能力。博物馆 定期出版一些宣传册等出版物免费发送给 公众,不仅能培养公众的忠诚度,也有助 于公众参与能力的提高。因此,博物馆教 育应该以知识传播为主,而非传统的知识 灌输。这是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和交 流。 让公众参与到展览中来,在展览中提 高对话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的方法。“开门办报”、“开门办台”、“开门 办馆”是我国大众文化事业的管理理念, 报纸、广播电视台、图书馆、群众艺术馆 是如此,博物馆更是如此。博物馆应该积 极地向公众开放各种业务,特别是展览等 核心业务,坦诚地接受公众的监督。只有 - 14 - 这样,公众才有可能在“开门办馆”过程 中提高参与能力。 第三、开拓公众参与的渠道。 为了更好地改善服务,博物馆经常征 求观众的意见。除了意见本等形式外,一 些博物馆还推出了馆长接待日等等。但是, 一些博物馆流于形式,意见本上的意见得 不到重视,因此公众参与的渠道还是不够 畅通的。公众意见得不到充分的反映,这 就是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随着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公众 参与的形式和渠道也发生改变。以网络为 基础的类似博物馆 QQ 群、网上论坛的建 设,不仅让博物馆管理层能够及时地掌握 公众反馈的信息,也可以让博物馆的工作 接受公众的监督,甚至可以在志愿者和义 工的参与下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 把陈列大纲和效果图拿到网络上进行 公示,征求公众的意见,以便进行修改和 调整。让公众参与到博物馆展览中来,并 不是事后的评估和意见汇总,而是展览之 前的意见征集和提前介入。除此之外,博 物馆建筑、展览经费使用情况等信息也应 及时地进行公布。 网络参与渠道的畅通,才能让公众充 分表达审美、知识、历史、文化方面的诉 求。如果没有从公众的角度出发,没有很 好地为公众提供产品和服务,自然遭到公 众的冷落,承受的不仅仅是公众的口头舆 论压力,而且是新闻媒体等网络舆论压力。 因此,博物馆要重视网络参与的建设,提 高网络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 最后、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 目前,博物馆的公众参与还是取决于 博物馆管理层的“觉悟”。但凡工作开展得 有声有色的博物馆,大多与馆长的重视程 度有关。一把手主抓的工作,即便困难再 大也能克服,比如博物馆的公共关系。馆 长重视,宣传工作就好,与媒体记者的关 系就比较融洽,就懂得如何处理好与媒体 的关系。 但是,单纯地依赖管理层的觉悟是不 够的,没有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 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公众参与。任何机制 的运行必须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否则就是 昙花一现。因此,公众参与的真正运行, 必须在制度上解决一个程序性问题。党的 十七大报告已经在政治上给予公众参与认 可,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要敢于创新、勇于 探索。只有形成博物馆决策和管理的刚性 制度,才能确实保障公众在博物馆建设和 管理中的参与权、知情权。 总之,把博物馆比喻为城市的客厅、 城市的家园和城市的名片,是免费开放时 代博物馆功能的一种阐释。能否真正发挥 作用,关键在于公众的参与,在于建立和 完善博物馆公众参与的机制,并在制度上 给予充分的保障。 注释: [1] 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团结》 2009年4期。 [2] 参阅杨庆昌,《浅论博物馆观众的参与》,《中国 博物馆》1990 年第 2 期;史吉祥、郭富纯,《博物馆 公众——一个饶有趣味和意义的研究领域》,《中国博 物馆》2004年第2期。 [3] 李振鹏、张文,《风景名胜区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中国园林》2009 年 4 期;郑利军、杨昌明,《历史 街区动态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2005第7 期;阮仪三、丁枫,《我国城市遗产保护民间力量的成 长》,《城市建筑》2006第12期。 [4] 杨志刚,《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功能、类型和 管理》,《文化遗产研究集刊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5] 吕济民、苏东海,《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文 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作者:王龙,复旦大学博物馆学博士研究生,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助理研究员;杨秀侃, 复旦大学文物学博士研究生;王敏,中国民 航飞行学院讲师,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旅游 开发博士研究生.)
本文档为【论公众参与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930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1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12-20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