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越族的发展与流散

越族的发展与流散

举报
开通vip

越族的发展与流散 一越族的发展与流散一门 一 � 一 � �一 陈 桥 骚 — 一 厂�� 越族发展的地理基础 今 口的宁绍平原位于钱塘江 口和杭州湾南 岸 , 西起萧山市 , 东到宁波市的镇海区和北仑 区沿海 , 南有会稽 、 四明 、 天台诸山 , 北缘在 曹娥江口东西两侧 , 各有三北半岛和南沙半岛 分列 , 两半岛南缘 , 自西向东 , 有海拔 ��� 米 以下的低丘如老虎洞 山 、 西 山 、 长山 、 航坞 山 、 马鞍山 、 踏脑冈、 五磊山等间断分布 。 整 个宁绍平原 , 面积近 �� � � 平方公里 ,...

越族的发展与流散
一越族的发展与流散一门 一 � 一 � �一 陈 桥 骚 — 一 厂�� 越族发展的地理基础 今 口的宁绍平原位于钱塘江 口和杭州湾南 岸 , 西起萧山市 , 东到宁波市的镇海区和北仑 区沿海 , 南有会稽 、 四明 、 天台诸山 , 北缘在 曹娥江口东西两侧 , 各有三北半岛和南沙半岛 分列 , 两半岛南缘 , 自西向东 , 有海拔 ��� 米 以下的低丘如老虎洞 山 、 西 山 、 长山 、 航坞 山 、 马鞍山 、 踏脑冈、 五磊山等间断分布 。 整 个宁绍平原 , 面积近 �� � � 平方公里 , 是浙江 省内仅次于杭嘉湖平原的最大平原 � 自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 , 宁绍平原曾 经 历 一 星 轮 虫 � � ��� � � � � �� ��� � 、 假 轮 虫 �� � �� � � � � �� ��� � 和卷转虫 �� � � � � ��� 三次海 侵, 自然界的变迁频繁而剧烈 � 由于人类从更 新世末期以来已经在这个地区繁衍生息 , 古地 理环境的变迁 , 具有更为重要的研究价位 。 星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 �� 万年以前 , 海 退则在距今 � 万年以前 � 这次海侵从全球来说 保存下来的地貌 标志 禁止坐卧标志下载饮用水保护区标志下载桥隧标志图下载上坡路安全标志下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下载 已经极少 , 不必再说宁绍 平原 了 � 假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 � 万多年 以 前 , 海退则始于距今约 � � � 万年 以前 � 这次海 退是全球性的 , 规模极大 , 中国东部海岸后退 约 � �� 公里 , 东海中的最后一道贝壳堤位于东 海大陆架前缘一巧 � 米 , �� 月测年为 、� � �� 土 � �� 年前 , 这是至今发现的假轮虫海侵的最后海岸 线�� � 这次海退 , 对于 中国东部各地原始居民 的繁衍发展 , 关系至为重要 , 宁绍平原即是其 中之一 前面已经提及假轮虫海退始于距今 � � � 万 年前 , 到 了 � � � 万年前 , 东海海岸线后退到 一 ��� 米的位置上 , 即今舟山群岛以东约 �� � 公 里的海域中 , 不仅今舟山群岛全部处于内陆 , 形成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以东一条东北西南 向的孤形丘陵带 , 在这条丘陵带以东 , 还有大 片陆地 � 钱塘江河 口约在今河 口 以东 ��� 公 里 , 今杭州湾及其两岸支流 , 不受潮汐影响 � 由于东亚季风在晚第三纪 ��� � �� �� � 已经形 成 , 这个地区正当东南季风的迎风面上 , 夏季 半年降水丰沛 , 气候暖热 , 冬季半年虽然气温 较低 , 但由于降水很少 , 即使在边缘的较高山 阜 , 也不足以形成永久性的冰盖 � 周廷儒认为 这一带古雪线高度在海拔 �� � 米以上�� � 所以 在整个第四纪中不受冰川影响 , 自不待言 � 自从晚更新世以来 , 宁绍平原的气候情况 各方面已经多有论证 � 有的学者从这个时期的 湖泊沉积作出论证 � “在余杭瓶窑镇费家头灰褐 色土层中找到水威类 、 海金沙属和龙骨属等植 物化石 , 显示亚热带气候的标志 ”�� � 而瓶窑镇 土层中的发现 , 与钱塘江南岸没有差异 � 海金 沙 � � �� � �� � � � 抱 粉 和 水 龙 骨 ��� ��� �� �� � � 抱粉正是河姆渡第三文化层 �� 厘米处土壤的抱粉组合�� � 河姆渡遗址的动 校物组成是说明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宁绍 平原气 候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 这个遗址中出土角动物 骨骼中包括红而猴 �� � � � � � �� � � �� � � 、 称猴 �� � � � � � � � �� �� � � 、 犀 �� � �� � �� � � � �� � � 、 亚 洲象 �� �� � � � � � � � �� � �� 等��� , 按世界陆地动 物地理分区 , 上列动物都分布在 旧热带界和东 洋界 , 也就是说 , 都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典型动 物�� 。 根据河姆渡遗址出土叶片鉴定的树种 , 一 � � 一 计有 山 毛样 的赤 皮稠 ���� �� � � �� �� � 、 栋 � � � ��� � � �� � � 、 苦 储 � � � � �� � � � ����� �� �� � � � ����� � , 桑 科 的 天 仙 果 � � �� � , � � � � ��� � � , 樟科的细叶香桂 �� �� � � � � 。 , , � ����乡�� 、 山鸡椒 �� ��沈� � �� � � � 、 江浙针漳 �� �� � � � � �� �� � ��� 等等 , 这些都是属于亚热带 常绿林 、 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树科 � 山此 �� 知 , 宁绍平原在当时是一种温暖湿润的亚熟壮 季风气候 � 此外 , 从河姆渡出土动物骨骼柳出 的扔鹏 ��� �� � � � � � �� , � 、 鸿鹅 ��� ��� � � � � � � � � �� � � 、 鹭 �� �� � � �� , � 、 鹤 �� � �� 印 � � 、 野鸭 �� � � � �� � � 、 扬子鳄 �� ���� � �� � � �� � � ���� , 许 多鱼类 , 以及植物中的要属 �� �� �卯 � � � � 、 菱 角 �� � � � � � � �� � � �� 、 香蒲属 �� �� � �� 狐尾藻 �� �� �� � ����� � � 等口� , 说明在平原中富于河 湖和沼泽 � 以上所述 , 就是宁绍平原从晚更新世以来 自然环境的概貌, 也就是古代越族赖以繁衍生 息的地理基础 � 我在拙作 《于越历史概论》 �� 一文中指出 � “这一片宽广的平原 , 具有背山面 海的形势 , 距南面不远 , 就有山林之饶, 而平 原北缘濒海 , 又有鱼盐之利 � 平原上气候暖 热 , 水土资源丰富 , 于越部族的祖先 , 是在如 此得天独厚的 自然环境中繁衍发展起来的 � ’ �� �� 年在余姚江以南 , 四明山以北发掘的河姆 渡遗址 , 在 四个文化层 中, 发掘出大量的石 器 、 骨器 、 陶器 、 木器以及木构建筑等 � 从出 土的大量农具 、 稻谷等进行判断 , 农业 已经成 为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 � 当然 , 采集和渔猎 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而从出土的大量各种陶器 如陶纺轮 、 骨针等来看 , 手工业也己经有了一 定的基础 � 不过 , 河姆渡文化是越族在宁绍平 原繁衍生息的晚期的文化 , 是越族从平原进人 山区以前的最后一批聚落之一 �� �谈于这方 面 , 下文还要提到 。 卷转虫海侵和越族的迁移 上文提及在假轮虫海退 以后宁绍平原的古 地理环境 , 对于这里的原始居民越族来说 , 条 件确是非常优越的 � 但是 , 当这个原始部族在 这里繁衍生息了一段时期以后 , 另一次卷转虫 海侵从全新世之初就开始掀起 � 到即今 � � � 万 一 � � 一 年前后 , 海岸就到达现代水深一 ��� 米的位置 上 , 即 � � � 万年前后 , 上升到一�� 米的位置上 ��� , 到了距今 � � �� 年前 , 海面更上升到一� 米 的位置上 �� 刀� 这次海侵在 � �� �一�� �� 年前到达 最高峰 � 东海海域内伸到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 宁绍平原南部 � 今钱塘江北 , 古海岸沿嘉定 、 黄渡 、 蟠龙 、 松江 、 潜径达杭州玉皇 山一线 �� �� 钱塘江以南 , 今会稽 、 四明诸山山麓冲积 扇以北 , 也成为一片浅海。幻 � �� 年代在宁绍平 原的宁波 、 余姚 、 绍兴 , 杭嘉湖平原的嘉兴 、 嘉善一带进行所谓人防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时 , 在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一 �� 米之间 , 相当普遍 随才 庄着一层牡蜘壳层 , 是 这次海侵的极好物证 � 当卷转虫海侵达到顶峰 之时 , 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成为一片互相联 结的浅海 , 浅海的西缘是天目山与今钱塘江中 游诸山 , 南缘是会稽山和四明山 , 此外是崛起 于浅海中的许多岛屿 , 今宁绍平原的东缘是东 北西南向的舟山群岛 , 北缘则是东西向的 、 由 今南沙半岛南缘即三北半岛南缘诸丘陵构成的 群岛 � 在这一列东西向的群岛以南, 还有为数 甚多的孤岛� 卷转虫海侵的过程 , 也是宁绍平原自然环 境恶化的过程 � 当然 , 海侵的前期 , 首先蒙受 影响的是东海大陆架的出露部分 � 这个地区的 原始居民在自然环境恶化的过程中, 或许还有 一部分内迁到舟山丘陵 �即今舟山群岛� 和丘 陵以西的今宁绍平原 � 当距今 � �� � 年海侵发 展到今海面一� 米的位置上时 , 舟山丘陵早已和 大陆分离成为群岛 , 而宁绍平原的环境恶化从 此加剧 � 当时 , 不仅土地面积缩小 , 而且由于 尚无海塘的阻遏 , 一 日两度的咸潮 , 从所有河 流倒灌人内陆 , 土壤迅速盐渍化 人们的主要 生产部门即水稻种植 , 从连年减产直到没有收 成 � 卷转虫海侵约始于距今 � � � 万年前 , 经过 �� � � 一 ���� 年之久 , 海面才到达与现代海面相 似的高程 , 因此 , 这次海侵的前期 , 宁绍平原 的自然环境并不遭受较大的影响� 但 自从海面 到达一� 米以后 , 不过 �� �� 余年 , 整个宁绍平 原就沦为浅海 � 因此 , 在海侵的末期 , 宁绍平 原的环境恶化是非常剧烈和迅速的 � 也就是在 这 �� �� 余年时间中 , 原来在这片自然环境非 常优越的宁绍平原繁衍生息的越族居民 , 发生 了他们部族历史中的大规模迁移 � 如上所述 , 越族的迁移 , 显然是从对于卷 转虫海侵首当其冲的东海大陆架开始的 � 这个 地区的居民迁移路线 , 一条当然是越过舟山丘 陵内迁到今宁绍平原 � 另一条可能是外流 , 利 用原始的独木舟漂向琉球 、 南 口本 、 南洋群 岛, 中南半岛和今中国南部各省沿海等地 � 其 间也有一部分利用舟山丘陵的地形安土重迁 � 这是这一次迁移的第一阶段 , 因为前面指出 , 在距今 � � � 万年前后 , 当海面上升到一 � �� 米位 置时 , 舟山群岛开始与大陆分离 � 而到了距今 � � � 万年前后 , 海面上升到一�� 米时 , 舟山群岛 已经形成 � 在距今 � 万年以前 , 今宁绍平原的 环境恶化尚不十分严重 � 这一 时期 , 或许是海 侵波及以前古代越族在宁绍平原繁衍生息最重 要的时期 � 距今 � 万年以后 , 由于环境恶化开 始发展 , 古代越族就进入 了他们迁移中的第二 阶段 � 越族居 民在这次迁移中的主要路线 , 估 一计也有三条 , 他们中的一部分 , 越过钱塘江进 人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区 , 另一部分随着宁绍 平原自然环境 自北向南的恶化过程 , 逐渐向南 部丘陵区转移 � 还有一部分利用平原上的许多 孤丘特别是今三北半岛南缘和南沙半岛南缘的 连绵丘陵而安土重迁 。 海侵扩大以后 , 这些丘 陵和舟山群岛一样地成为崛起于 浅海中的岛 屿 , 这些越族居民也和舟山群岛的越族居 民一 样成为岛民 � 越过饯塘江进入浙西与苏南丘陵地区的越 族居民 , 正如我在拙著 《吴越春秋及其记载的 吴越史料》 �� ’�一文中已经指出的 , 他们就是以 后的马家洪文化、 裕泽文化和 良猪文化等的创 造者 , 即历史上所称的句吴 。 谭其骤先生认为 句吴和于越是一族两国�� �, 这是正确的 � 古籍 中提及此事的甚多 , 《越绝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曾两次提到他 们之 间的 “同俗 ” 和 “同气共俗 ” ��刀 � 《吴越春 秋》 也说 � “吴与越 , 同音共律 , 上合星宿 , 下 共一理 ” � �� � 《吕氏春秋 · 知化篇》 则说 � “吴 之与越也 , 接土邻境壤 , 交通属 , 习俗同 , 语 言通 � ’意思都是一样 � 留在宁绍平原的越族居民 , 大多数当然不 断向高程较大的南部迁移 , 河姆渡遗址即是他 们进人会稽 、 四明山地 以前的最后一批聚落之 一 部族在放弃这些聚落以后不久 � 这个地带 也就淹没于浅海之中� 在今会稽 、 四明山山麓 线以北 , 象河姆渡这类大大小小的遗址 , 今后 还有可能发现 � 进人会稽 、 四明山区的越族 , 与留居在宁 绍浅海岛屿上的越族 , 彼此相去不远 � 通过几 千年来环境恶化、 水体扩大的过程 , 这个部族 早已习惯于水上活动 , 习惯于 《越绝书》 卷八 所说的 ‘水行而山外 , 以船为车 , 以揖为马 ”的 生活 � 所以内陆的越族与外海的越族 , 包括居 住在三北群岛、 舟山群岛甚至更远的岛屿上的 居民 , 仍然互有往来 � 所以乐祖谋认为 《越绝 书》 中的 “内越 ’和 ‘外越 ’ , 即是卷转虫海侵时 期迁居 山地和海岛的两个越族分支�� �� � 其说甚 有见地 � 这里我必须补充一下的是 “外越 ” 。 前面已 经提到越族中第一批漂洋过海的移民 � 他们的 落脚点显然包括今中南半岛在内 � 这是因为 《水经注》 中曾从今已亡佚的 《林邑记》 三次 引及 “外越 ’这个名称 � 卷三 十六 《温水注)): “ 《林邑记》 日 : (寿伶) 浦通铜鼓外越 , 安定 黄冈心 口 , 盖度铜鼓 , 即骆越也.”又: “ 《林色 记》 日 : 外越 、 纪粟 、 望都 , 纪粟出浦阳 , 渡 便州 , 至典由; 渡故县 , 至咸马蓄 咸灌属九 真 . ’卷三十七 《叶榆河注》: “江水南对安定 县 , 《林邑记》 所谓外越 、 安定 、 纪粟者也.” 由此可知 , 《林色记》 所记的 “外越 ” , 其范围 在今中南半岛东部 , 位于铜鼓以南. 史籍上所 称的“骆越 ” , 也是 “外越 ”的一支. 既然 “外越 ” 远及中南半岛 , 则蒙文通提出的关于澎湖 、 台 湾属 “外越 ”之说(20 ), 更是理所当然了 . 越族进入山区 越族的大部分进人了山区 , 他们失去 了得 天独厚的宁绍平原而辗转于崎岖狭隘的丘陵山 地 , 这或许就是部族在 以后几千年中发展缓慢 的主要原因. 在以会稽山地为中心的浙东山区 几千年 , 这个部族的主要活动可以用 “人民山 居 ” , “随陵陆而耕种 , 或逐禽鹿而给食 ” (21 )等话 概括. 也就是长期停滞于刀耕火种的迁徙农业 和狩猎业阶段. 山区的水土资源当然无法与宁 绍平原 比较 , 使这个部族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 制. 部族酋长的驻地根据记载有坤中和礁帆大 城(22 )等处 , 均在会稽山地之中. 这一方面是因 一 91 一 为会稽山地有较多的古夷平面和山间盆地 , 水 土资源 比较丰富。 另一方面可能是会稽山以北 的浅海岛屿中还居住着被称为 “外越’的同族岛 民 , 而相互间仍有密切关系的缘故. 越族居民 在会稽 、 四明山地的山麓冲积扇顶端 , 俯视这 片茫茫大海 , 面对着这块他们祖辈的口 口相传 的 , 如今已为洪水所吞噬的美好故土 , 当然不 胜感慨. 他们幻想和期待着有这样一位伟大的 神明 , 能够驱走这滔天洪水 , 让他们回到祖辈 相传的这块广 阔 、 平坦 、 富庶美丽的土地上 去. 顾领刚在 《古史辨》 中指出的 “禹是南方 民族神话中的人物 ” , “这个神话的中心点在越 (会稽) ”等观点(23 ). 其背景其实就是南方的洪 水. 冀朝鼎在三 , 一年代的著作中就对顾氏的这 种议论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他指出: “顾领刚认 为, 由于长江流域特殊的地理条件 , 即森林 、 野兽与沼泽的威胁 , 洪水灾害 , 特别是钱塘江 (当时长江的一条支流 ) 的洪水灾害 , 以及由 此而产生的对治水的迫切要求 , 就产生了禹和 洪水的传说二(24 ). 当时 , 冀朝鼎虽然同意顾领刚的这些论 点 , 但是在某些方面 , 他还是存在着保留意见 的. 他说 :“然而 , 这个关于禹传说的起源的结 论 , 并不意味着长江流域的开发比黄河流域还 早 , 同时 , 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是后者而不是前 者这一事实也不能因此而改变. 将来新发现的 证据 , 可能证实也可能推翻顾领刚所作结论的 积极贡献. ” (25 )现在 , 冀朝鼎所说的 “新发现”山 于第四纪古地理研究的进展而获悉了南方的洪 水并不来 自钱塘江而是来自卷转虫海侵; 由于 考古学的发展而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河姆渡 文化. 让人们知道 , 中华民族的文化 , 并不是 播种在祖国大地的某个独一无二的流域中的某 颗独一无二的种子萌发出来的. 卷转虫海侵和 东部沿海沦为一片海域的事实 , 说明在南方产 生 “洪水茫茫 , 禹敷下土方 ” (26 )这类传说的可能 性并不会比黄河流域小 , 所以东祖谋指出:“和 传说不同 , 顾先生关于禹的见解是建立在严密 的历史资料分析基础上的 ,因而是可以令人信服 的.”卿)乐祖谋曾经遍查地方志和其他文献资 料 , 在绍兴 、 余姚 、 上虞三县境内找出 了 18 一 92 一 处传说中的舜 、 禹故迹 。 其中有舜出生处二 , 舜母出生处二 , 舜耕处 一 , 舜渔处一 , 舜葬外 一 ; 禹会万 国诸侯处二 , 禹藏秘 图处一 , 禹葬 处一(28 ). 在这类传说中, 舜 、 禹已经不是北方 来客 , 他们生于斯 , 葬于斯 , 立功业 一于斯 , 恰 恰证实了顾领刚的论点. 其实这类传说正和 《旧约全书》 中的挪亚 (N oa h) 造方舟的故事 一样 , 在滨临海边的世界古老 民族中都有流 传 , 它们都是第四纪最后一次海侵的 [1 击者们 口 口相传的故事. 我在这篇文章中加上这样一 段 , 绝对不是 为了企图证明舜 、 禹等实有其人 , 而且是扛南 会稽土生土长的人物. 我绝无这样的能力和信 心去从事如此艰巨的求证 , 因为这正和求证挪 亚实有其人而且是希伯来人一样的困难. 我写 这一段 , 是因为 《史记 · 越世家》 曾经说过 : “越王勾践 , 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 子也 ” 的话. 早年我曾花过六 、 七千字的笔 墨 , 申述了越非禹后的道理(29 ). 今天我写这一 段 , 无非是从另一个角度重巾这个观点 。 现在再说越族进人山区 以后的情况 . 情况 当然还是相当模糊的. 一直要到公元前十一世 纪 (周成王二十四年) , 刁‘第一次从 《竹书纪 年》 中看到了 “于越来宾 ” 四个字的记载 , 这是 越族进人历史记载的开始. 但是此后记载仍然 疏缺 , 要到公元前六世纪 , 《春秋》 又记及了 它与句吴的三次战争 。 第一次见于 《春秋》定 五 (前 537 ) , 时当吴王余祭 (前 547一 5 3 0 年在 位) 十一年 , 在越则约当越王夫康时代. 这次 战争据 《经 · 传》 所记 , 乃 以楚为首 , 纤集 蔡 、 陈 、 许 、 顿 、 沈 、 越等国伐吴 。 按吴与楚 自从吴 王寿梦二年 (前 584) 第 一次启衅以 后 , 战争连年不断. 楚是大国 , 每次战争都有 许多盟友 , 而越要到前 537 年才第一次成为楚 的盟友 , 这是越国国力开始强大的迹象. 接着 两次战争 , 即 《春秋》 定三 十二 (前 引 0) 的 “吴伐越 ”和昭五 (前 505) 的 “于越入吴 ” 。 时 当越王允常和吴王阖阎年间 , 战争都在两国边 界 , 即今嘉兴 、 桐乡一带进行 。 越国在 《经 · 传 》中的频繁出现 , 说明 了它在春秋列国中已 经渐露头角. 越族的复兴和发展 越王勾践于公元前五世纪之初 (前 496) 即位. 这是一位有雄心大志的部族领袖 , 在他 即位的当年 , 即在丰瘩 (今嘉兴以南) 击败了吴国的军队 , 据 《左传》 定十四所记 , 这次战 争是勾吴发起的 , 但越军奋击, 越将灵姑浮击 伤阖间足趾 , 阖间死于距携李七里的隆. 吴王 夫差于次年 (前 495 ) 即位 , 他是一位有雄才 大略的部族领袖 , 即位次年 , 他就率领大军伐 越. 据 《左传》 哀元所记: “越子以呱五千 ,保于会稽 , 使大夫种因吴太宰酥以行成一结果 是勾践俯首称臣 , 被作为人质在勾吴过了三年 屈辱生活. 在大夫范兹 的策划下 , 利用了夫差 决心北上称霸的野心 , 使他最后作出了释放勾 践以安定后方的决定. 我在拙作 《论勾践与夫 差》 (30 )一文已言其详, 这里不再赘述. 勾践在 这 一 次失败中最后逃出厄运 , 这是越族复兴的 关键. 前而已经提到 , 越族自从卷转虫海侵达到 高潮之时进人会稽 、 四明山区以后 , 崎岖狭隘 的丘陵山地 , 延缓了部族的发展 , 海退 以后 , 宁绍平原成为一片泥泞的沼泽 , 而一 日两度的 潮汐 , 使这片沼泽土地斥卤 , 利用十分困难. 这就是管仲所说的 “越之水重浊而 泊 , 故其民 愚极而垢 .” (31 )勾践即位之初 , 即把国都从会稽 山内部北迁到山麓冲积扇地带t32 ), 这就是他决 心进人沼泽遍地的宁绍平原的初步行动. 范兹 曾对他提出过国都选址的建议:“今大王欲国树 都 , 并敌国之境 , 不处平易之都 , 据四达之 地 , 将焉立霸工之业.” (33 )因此 , 在他被夫差释 放回国的当年 (前 490 年) , 他就在今绍兴卧 龙山麓建立了他的国都小城 , 随即又建立了与 小城毗连的大城 。 小城是越国的政治中心和军 事堡垒 , 大城则是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 这就 是春秋末期的越都大越城. 当时是利用这片沼 泽平原上的九座 丘阜建立起来的 , 与今绍兴城 的位置完全吻合. 明年就是这个古都建立 的 24 80 周年 , 关于越国建城立都的情况 , 我在拙 作 《古代于越研究》 (34 )和 《论绍兴古都》 (35 )等 文中已叙其洋, 也就不再赘述了. 大越城建立以后 , 在勾践和他的一批名臣 如范茹 、 文种 、 计倪等的孽划经营之下 , 越国 获得 了迅速的发展. 《左传》哀元所说的 “十年 生聚 , 十年教训” , 是他们的复兴纲领. 他们 建筑堤塘 , 兴修水利 , 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 开采矿山 , 从事冶炼 , 发展了冶金业 , 武器制 造 4卜和其他手工业 ; 利用沿海的地理位置 , 开 发 渔劫之利并建立造船业; 利用山区的茂密森 林 认事木材采伐. 又用奖励生育的方法以增加 人 !1. 使这个部族在并不很长的时期中 , 成为 一个如我在 《古代于越研究》 一文中所估计的 拥有大约三十万人 口的部族 , 而建立起一支有 五 万人 组成的精悍部队. 最后终于在勾践二十 砂乍 (前 473 年) 覆灭了句吴. 随即 “以兵北 渡江淮 , 与齐 、 晋诸侯会于徐州 , 致贡于周. · ’二 ‘ ·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之上 , 诸侯毕贺二 (36 )我 在拙作 《论勾践与夫差》 一文中曾经指出 , 历 史上习称 “战国七雄 ” , 而其实战国时代最早称 雄的乃是越国. 勾践于周定工元年 (前 468 年) 迁都琅哪(37 ), 从此称霸北国 , 越族的发展 达到 了顶峰. 越族在琅都延续了二百数 一 1 4年 , 起初国势 甚盛 , 但后来由于宫廷间的相互残杀 , 国势就 日益衰落 , 在北方难以立足 , 到周安王二十三 年 (前 379 年) 越 1几转在位之时 , 据今本 《竹 书 纪年》 所记: “ 于越 迁 卜吴 ’ . 不得不重返江 南. 到周显 五三 于五年 (前 334 年) , 越王无 疆为楚所败. 据 《史记 · 越世家》 所记:“越以 此散 , 诸族子争立 , 或为王 , 或为君 , 滨于江 南海上 , 服朝于楚. ”越族北迁以后 的一段历 史 , 我在拙作 《于越历史概论》一文中已有较 详考证 , 这里不再细述. 应该指出的是 , 《越世家》所说无疆被楚 所灭以后 “越以此散 ”的话 , 并不是事实. 因为 从以后 的情况来看 , 以 旧都大越城为中心的越 族 , 一直延续到秦统一以后 . 在这段时期中 , 越族还 有颇大的势力 . 古本 《竹书纪年》所 叙 , 魏襄王七年 (前 31 2 年 ):“四月 , 越王使 公师隅来献乘舟 , 始阅及舟三百 , 箭五百万 , 犀角 、 象齿焉.’虽然派遣公师隅北上的越王是 谁无法获悉 , 但是要集中这样一大批物资 , 并 且从大越运送到遥远的魏都大梁 , 这并不是轻 而易举的事. 所以这位越王仍然拥有很大的势 力 。 公师隅北上距无疆之败不过二十二年 , 说 明越族在无疆败后绝未流散. 作为一个部族 , 它不仅仍然存在 , 而且还有相当大的潜在力 一 93 一 越族的流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东南地区建立了会稽 郡 , 下辖二十几个县 . 当时的县名 , 如由拳 、 乌程 、 余杭 、 钱唐 、 乌伤之类 , 绝大部分都沿 用了越族旧名 . 但对于越族的历史中心却不 然 , 据 《越绝书》卷八所载 , 秦始皇于其在位 的第三十七年东游会稽 , “以正月甲戍到大越 , ·‘·⋯乃更名大越日 山阴.”这里说明 , 直到秦一 统以后 , 越族故都仍名大越 . 秦始皇在会稽郡 属县中断然废除大越一名 , 说明这个越族人民 的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 , 势力不容低估. 这就 是 《秦会要订补》 卷六所说的:“始皇尝 日 : 东 南有天子气. 于是东游以厌之 .’这也就是 《史 记 · 秦始皇本记》 所载的 , 关于秦始皇 “上会 稽 , 祭大禹 , 望于南海 , 而立石刻颂秦德 ’的 原因二 其实 , 秦始皇的这次大越之行 , 最重 要的是对越族进行镇压 , 其中包括为 《越绝 书》卷二 、 卷八等记载的强迫移民 , 他把聚居 在大越城及其附近的越族居民 , 用强制手段迁 移到今浙西和皖南地区 , 然后从北方移入汉 族 , 以改变这个地区居 民的 民族结构. 《越绝 书》卷八说: “徙大越民 , 置余杭 , 伊攻口 , 攻 郭 , 因徙天下有罪适吏民 , 置海南故大越处.’ 卷二说:“乌程 、 余杭 、 黝 、 歇 、 无湖 、 石城县 以南 , 皆故大越徙民也 , 秦始皇帝刻石徙之.” 被秦始皇强迫迁徙的 , 当然只是越族中的一部 分 , 此外或许还有更多的越族反抗秦始皇的镇 压 , 其结果最后当然也是逃离他们的故土 . 其 中一部分逃人浙 、 皖、 赣一带的山区 , 后来称 为 ‘山越 ’ . 《后汉书 · 灵帝纪》: “丹阳山越贼围 太守陈黄.”这大概是史籍中首先提出 ‘山越”之 名的. 《通鉴》汉纪 四十八在抄录 《灵帝纪》 此条下 , 胡三省注云: “山越本亦越人 , 依阻山 险, 不纳王租 , 故曰山越 .’到了三国时代 , 浙 东 、 西和皖南山区的山越频繁活动 , 在 《吴 书》全琼 、 贺齐诸传中多有记载 。 除了山越以 外 , 还有所谓东越 、 南越 、 闽越等. 明娜奋指 出: ‘此即所谓东越 、 南越 、 闽越也. 东越一名 东匝 , 今温州‘ 南越始皇所灭 , 今广州; 闽越 今福州. 皆勾践之裔一 , ) 一 94 一 如上所述 , 可以看到越族在秦始皇镇压之 下的流散情况 , 其路线甚远 , 范围甚广. 前面 已经说到 , 在卷转虫海侵时期迁人山区的 “内 越 ”和漂洋过海的 “外越 ”之 IliJ 维持着同族之间 的密切关系. 这种关系在秦统一以后就看得更 为明白. 《越绝书》 卷八在叙述了把大越居 民 强迫移出和移入汉族这段文字后 , 最后说出了 这种措施的 目的是 : “以备东海外越. ”这就说 明 , “东海外越 ”和 ‘内越 ’是一致抗秦的. 因为 秦始皇镇压他们 , 把他们从故土赶跑 , 所以他 们对秦怀着深仇大恨 ,并且这种仇恨代代相传 , 所以秦末各地纷起反秦之时 , 越族的后裔也踊 跃加入反秦的行列. 如 《史记 · 东越列传》所 记 :“闽越王无诸及东海王摇者 , 其先皆越王勾 践之后也 , 姓驹 氏. 秦王并天下 , 皆废为君 长 , 以其地为闽中郡. 及诸侯畔秦, 无诸 、 摇 率旧都阳令吴丙 , 所谓都君也 , 从诸侯灭秦 .~ ·⋯孝惠三年 , 举高帝时越功 , 口 : 闽君摇功 多 , 其民便附 , 乃立摇为东海王 , 都东欧 , 世 俗号为东哑王.’ “举高帝时越功 , ’ 这说明 , 流 散在各地的越族 , 在助汉抗秦的战争中是立下 了功劳的. 上面说的是流散在各地的 “内越 ” , 至于 “外越 ” , 在汉兴秦亡之际是否参加了抗秦战 争 , 由于没有具体资料 , 所以还不敢断言 。 但 是有一件事倒是值得提出讨论的 , 浙东的越族 遭到秦始皇的镇压而流散. 如上所述 , 流散的 路线甚远 , 范围甚广. 其中有一部分流散到华 南和西南地区的 , 就在早期辗转迁移到那些地 区的 “外越 ”之地安下身来. 由于他们有共同的 语言和习俗 , 有共同的祖先和传说 , 有共同的 崇拜对象等原因 , 在长期分处以后 , 又重新共 处 , 是可 以彼此相安的. 石钟健曾经写了上万 字的长篇大文(39 ), 广征博引 , 证明越与骆越出 自同源. 文章很有说服力 , 美中不足 的是 , 他 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 , 就是不引我在上面提出 的 《水经 · 温水注 · 叶榆河注》 等篇中引及的 《林邑记》. 如 《温水注》所引:“ (寿怜) 浦通 铜鼓外越 , 安定黄冈心 口 , 盖度铜鼓 , 即骆越 也 .”既然铜鼓以南还有 ‘外越 ” , 而且这个 “外 越 ’即是 “骆越 ” . “外越 ”与 “内越 ”的关系在 《越 绝书》说得非常清楚 , 而 “骆越 ’也有内迁到两 广和西南各省的. 因此 , 越与骆越同源 , 这是 显而易见的事情. 我国南方和西甫的许多少数 ’ 三族 , 常被称 为 “百越 ” . 百越当然是许多f石彭峋一种集休称 谓. 百越之中, 哪些是当地 十含 的民族, 哪些 是从外地先后迁人的越族. 情况非常复杂 , 区 别甚为困难 。 撇开这些不论 , 可 以肯定的是 , 不管早期迁移的 “外越 ’和晚期流散的 “内越 ’ , 我国东南地区的越族辗转播迁而进人西南地区 定居的这一事实却是毫无疑间的. 不说别的 , 一 、 含 ‘无 , 、 “毋 ”的地名 我们若把古代流行于这两个地区的地名加以比 较 , 就不难窥及此中端倪. 我曾经在 《水经 · 河水注 · 渐江水注》两篇中 , 选出古代流行于 东南地区的六类 明显的越语地名 , 与 《水经 注》 涉及西南地区的如若水 · 桓水 · 淹水 · 存 水 · 温水 、 叶榆河等篇中的地名加 以对比 , 以 说明古代越语流散的情况 , 其实也就是古代越 族流散的情况. (40) 东东南地区区 西南地区区 河河水注注 无锡县县 若水注注 小会无 、 会无 、 会无县县 渐渐江水注注 无余国、 句无 、 句无县县 存水注注 毋敛水水 温温温温水注注 无变 、 无劳究 、 无劳湖、、 毋毋毋毋毋掇县 、 毋单县 、 毋敛敛 县县县县县、 毋血水水 叶叶叶叶榆河注注 无切县县 二 、 含 ‘句”的地名 东东南地区区 西南地区区 河河水注注 句章、 句章县 、 句余、 句句 若水注注 乌句山山 余余余山. 句余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 温温温温水注注 句叮县 、 句盯国国 渐渐江水注注 句无、 句无县 、 句章县县 叶榆河注注 句漏县县 三 、 含 “乌’的地名 东东南地区区 西南地区区 河河水注注 乌上城城 若水注注 乌拢 、 乌句山山 渐渐江水注注 乌程县 、 乌伤县县县县 四 、 含 “朱 , 的地名 东东南地区区 西南地区区 渐渐江水注注 朱室 、 朱室坞坞 桓水注注 朱提郡郡 若若若若水注注 朱提山 、 朱提县 、 朱提郡郡 温温温温水注注 朱崖 、 朱崖州 、 朱崖郡 、 朱涯水 、 朱朱 吾吾吾吾吾浦、 朱吾县县 叶叶叶叶榆河注注 朱戴县县 一 95 一 五 、 含 “姑”的地名 西西南地区区 河河水注注 姑熟县 、 姑晋晋 若水注注 姑复县县 渐渐江水注注 姑蔑蔑 淹水注注 姑复县县 叶叶叶叶愉河注注 姑复县县 六 、 含 “余”的地名 东东南地区区 西南地区区 河河水注注 食和 县、 余姚县 、 余暨县县 叶榆河注注 余发县县 渐渐江水注注 余杭县、 余衍县 、 余发溪 、 余暨县 、、、、 余余余千大溪 、 三余余余余 从上列六类地名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清楚 地看到古代越族从东南地区向西南地区播迁流 散的事实 . 当然 , 具体的流散情况和其他一些 细节 , 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 犹有待作进一步的 研究. 19 胜 年 4 月于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 〔陈桥绎 , 杭州大学地理系教投 , 著名历史地理学 家. 任中国历史地理学会会长 , 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等 职. 有著述多种行世.〕 (l) 、 ( 1 1) 王靖泰 、 汪品先 , 《中国东部晚更新世 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地理学报》 19 80 年 第 4期. (2) 《古地理学》, 2 97 页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 9 8 4 年 . (3)、 ( 一3 ) 《中国 自然地理 · 古地理》,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 一4 2 页 , 1 6 4 页 , 科学出版社 , 1 9 84 年. (4) 、 ( 5) 、 ( 7) 《河姆 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 究》, 《考古学报》, 1 9 8 7 年第 1 期. (6) 《中国自然地理 · 动物地理》 附图. 科学出版 社 , 1 9 7 9 年. (幻 《浙江学刊》, 1 9 84 年第 l期. (9)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1 9 78 年第 1 期. (10) 、 ( 1 9 ) 、 ( 2 7 ) 、 ( 2 8 ) 乐祖谋 , (( 历史时期宁绍 平原城市的起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第 三辑 , 1 9 8 8 年. (12 ) 曹家欣 , 《第四纪地质》, 2 05 页 , 商务印书 馆 , 1 9 8 3 年. (14) 陈桥择 , 《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 一 96 一 展》, 《地理学报》, 1 9 80 年第 l期 . (15) 《杭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 9 8 4 年第 1期 . (16) 邹逸麟 , 《谭其骥论地名学》, 《地名知识)). 一9 8 2 年第 2 期. (17) 《越绝书》卷六 、 卷七 . (18 ) 《吴越春秋》卷六. (20 ) 《外越与澎湖、 台湾》, 《越史丛考》, 人民出 版社 , 1 9 8 3 年. (2 l) 《吴越春秋》卷六 , ( 22 ) 《水经 · 渐江水注》. (23 ) 《古史辨》, 1 04 一2 86 页 , 北平朴社民国十五 年. (24) 冀朝鼎 ,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 业的发展》, 45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 9 81 年. (朱诗鳌据伦敦乔治 · 艾伦和昂温有限公司 , 9 36 年英 文版译出.) (25) 同上 , 4 6 页 , ( 2 6) 《诗 · 商颂 · 长发》, 这是现存古籍中最早提 到 ‘禹 ’的. (下转第130页) 地位 , 反之 , 位于下抓城川而的今湖州市区 以及升山和乌山一带 , 由于 带近太湖 , 水运 畅通 , 交通方便 , 经济的发展 自然也更加迅 速. 所以 , 在秦始皇二十五年 (前 222 年) 秦将 ‘王剪遂定荆江南地 , 降越君 ’时 , 整个 江东 , 包括升山在内 , 皆被秦占 , 防越已没 有必要. 因此 , 下煎城作为县治所在地的重 要地位 , 很自然地被今湖州市区取代了. 〔本文作者 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 研究员〕 (l)、 万历 《湖州府志》卷四 《左迹》. (2) 、 ( 3 ) 、 ( 1 5 ) 、 宋 · 乐史撰 ((太平寰宇 i曲 卷九十四 《湖州)). (4 )、 ( 21 ) 、 宋 · 谈钥撰 《嘉泰吴兴志》卷二 《城池》, ( 5) 、 明 · 徐献忠撰 《吴兴掌故集》 掌集九 《古迹类》. (6 )、 ( 19 ) 、 唐 · 颜真卿撰 , 清 · 郑元庆笺识 祝军柱记》卷三. (7 ) 、 ( 2 5) 、 明 · 张羽 《下魏城长烟》诗. (8)、 ( 9 ) ·、 ( 1 2 ) 、 (( 史记》卷 78 ((春申君列 传》. (10 )、 清 · 陈文煌编 《吴兴合璧》 卷一(13 )、 《史记》卷 41 《越王勾践世家》. (1 1)、 《左传》哀十七年 《传》. ( 14) 、 ( 2 2) 、 明 · 吴霄撰 《西吴里语》 卷 四 。 ( 16 ) 、 ( 17 ) 、 宋 · 谈钥撰 《嘉泰吴兴志》 卷 一 《建置沿革)). (18) 、 雍正 《浙江通志》卷 42 《古迹四》. (20 ) 、 《三国志 · 吴书》卷 48. (23 ) 、 宋 · 姜镬吓扰城诗》, 录 自明 · 吴雷 《西吴里语》卷四. (24 ) 、 元 · 黄络 《登钱山望我城诗》, 录自 清 · 李宗莲编 《金盖山志》卷二 《名迹录》. (2 6) 、 清 · 沈树槐 《下扰城诗》, 录 自清 · 李 宗莲编 《金盖山志》卷二 《名迹录}). (上接第 夕仑页) (2 9) 《越为离后说溯源》, 《浙江学刊》, 1 9 85 年第 3 期. (30 ) 《浙江学刊》, 1 9 87 年第4 期. (3 l) 《管子 · 水地》第三十九. (32 ) 《越绝书》卷八: ‘无余初封大越 , 都秦余望 南 , 千有余岁而至勾践 , 勾践徙治山北. ’清毛奇岭考 证, 勾践所迁之地. 在今绍兴城南平水镇附近的平阳. 见 《宜修平阳寺大皿葬魂序》, 《西河文集》卷十六. (3 3) 《吴越春秋》卷五. (34 ) 《民族研究》, 19 82 年第 l期. (35) 《绍兴学刊》创刊号 , 1 9 8 8 年. (36 ) 《吴越春秋》卷六. (37 ) 《今本竹书纪年》: ‘于越徙都琅娜: (39) 《焦氏笔乘续集》卷三 . (39 ) 《试证越与路越出自同源》, 《百越 民族史论 集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 , 82 年. (40 ) 《中国古代的方言地理学一 < 方言> 与< 水经 注 》在地理学上的成就》,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 9 8 8 年第 l辑. 一130一
本文档为【越族的发展与流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435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1-11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