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男性血管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男性血管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举报
开通vip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男性血管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男性血管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航空医学研究所 武留信 师绿江 宋蕾 黄靖 李更茹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技术对健康男性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该项技 术对于健康男性血管健康评价的实际意义。 研究对象为经过体格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298名青壮年健康男性志愿者,将其按是否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坚持强化体能锻炼(工作 8-10h/d、锻炼1-1.5h/d)分为两组,其中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坚持强化体能锻炼的为第1组,共 166人,平均年龄28.9?4.9 岁;不能保持的为第2组,共132人,平均年龄28....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男性血管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男性血管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航空医学研究所 武留信 师绿江 宋蕾 黄靖 李更茹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技术对健康男性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该项技 术对于健康男性血管健康评价的实际意义。 研究对象为经过体格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298名青壮年健康男性志愿者,将其按是否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坚持强化体能锻炼(工作 8-10h/d、锻炼1-1.5h/d)分为两组,其中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坚持强化体能锻炼的为第1组,共 166人,平均年龄28.9?4.9 岁;不能保持的为第2组,共132人,平均年龄28.9?4.9 yr。采用ACUSON-ASPEN全数字电脑多功能超声诊断仪(美国生产),探头频率7.5-10.0MHz,探头置于被检血管相应体表走行区,由近心端至远侧进行连续扫查,依次检查颈总动脉窦部、颈总 动脉远端及颈总动脉近端,获得血管横断像及纵断像;利用二维B型图像观察血管结构,并进 行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壁斑块及超声多谱勒血流速率测量。 (1)青壮年健康男性健康男性颈动脉IMT的正常值范围为:左侧窦部为0.54?0.10mm、右侧窦部为0.49?0.09mm、左侧远端为0.45?0.09mm、右侧远端为0.52?0.09mm、左侧近端0.49?0.09mm、右侧近端0.49?0.08mm。(2)IMT增厚(?0.90mm)检出率:第1组为4%,第2组为14%;斑块检出率:第1组为0%,第2组为1.5%。(3)IMT及增厚部位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存 在明显差异,IMT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窦部IMT值明显厚于远端和近端,左侧窦部IMT值明显大于右侧,第1组的IMT均值明显小于第2组。(4)年龄和紧张工作年限是影响颈动脉超声 检查结果的主要因素,血压、心率水平和体重指数及体能锻炼强度和方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窗口”,不但对于普通人群亚临床颈动脉硬 化及心血管风险的预测、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将该项技术用于健康男性血管健康评 价也具有实用的价值。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水平明显 增加,心血管病发病呈增长态 (1)。我们曾经对两千余名青壮年男性吸烟、饮酒、血压、体重、 (2)疲劳、紧张、压力等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调查发现,其吸烟率达52.8%,中度以上饮酒率达72.3%,血压偏高者达7.9%,体重超标者达20.6%,肥胖者达9.3%,主诉紧张、压力与疲 劳者达50%以上。这些不良因子的存在,一方面成为其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另 (3)(4)一方面直接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自1983年.Reilly等和1986年 Pignolip等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技术检测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动脉硬化斑块以来,颈动脉脉硬化的超声研究和 (5-8)血管健康无创评价技术的应用已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许多研究表明: 颈动脉超声检测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观察窗口”,不但到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而且对心血管健康与心血管病风险的评估与预测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采用现代无创颈动 脉超声检测技术对不同工作负荷和体能锻炼强度的健康男性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该项技 术对于健康男性血管健康评价的实际意义。 1 研究对象 共298名经过体格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青壮年健康男性志愿者。将其按是否保持规 律作息习惯和坚持强化体能锻炼(工作8-10h/d、锻炼1-1.5h/d)分为两组,其中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坚持强化体能锻炼的为第1组,共 166人,平均年龄28.9?4.9 岁;身高171.6?2.7cm、体重69.2?5.9kg、体重指数23.5?1.8、紧张工作年限9.6?4.5yr;不能保持的为第2组,共132人,平均年龄31.6?5.3 yr、身高172.4?3.6cm、体重71.6?7.6kg、体重指数24.1?2.4 紧张工作年限15.6?6.2 yr。 2 检查仪器和方法 采用ACUSON-ASPEN全数字电脑多功能超声诊断仪(美国)及血管测量技术,探头频率7.5 MHz -10.0MHz。受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部,颈后垫枕,头后仰,并偏向检查侧对侧。 血管探头置于被检血管相应体表走行区,由近心端至远心端进行连续扫查,依次检查颈总动脉 窦部、颈总动脉远端及颈总动脉近端,获得血管横断像及纵断像后。利用血管测量技术及软件 进行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壁斑块及超声多谱勒血流速率测量;对可疑部位结合 彩色多普勒显像进行确认。 3 检查指标 (1)内中膜厚度(IMT):指血管内膜上缘与中膜下缘之间的距离。本研究实际测量心脏 舒张期颈动脉后壁IMT。测量部位包括三段血管,即颈动脉窦部1.0cm、颈总动脉远端1.0cm和颈总动脉近端1.0cm;每部位分别取3个满意测量点。若后壁内膜缺如或无法显示清楚,则 测量该部位前壁;若前壁也缺如或无法显示清楚,则测量临近内中膜。参照国外研究,取上述 3段血管18个点IMT的均值用于统计分析,将IMT?0.9mm定义为IMT增厚。(2)血管腔内径:指管腔前后壁内膜界面之间的距离。分别测量舒张期、收缩期管腔内径。取三个测量点,即颈 动脉窦最大内径、颈动脉窦近端起始部内径及颈总动脉近端起始处内径。(3)斑块:指测量部位IMT>1.3mm,或比邻近内中膜增厚>0.5mm。测量部位包括颈动脉分叉处、颈动脉窦、颈总 动脉主干,其中位于颈动脉窦部及颈动脉分叉的斑块均记录为颈动脉窦部。记录斑块位置、纵 切面最大面积和斑块检出率;根据超声图像显示的斑块回声度将斑块分为3型,即低回声的软斑、强回声的硬斑和回声界乎两者之间的混合斑;斑块检出率=(研究人群中检出颈动脉斑块的人数/研究人群总人数)×100%。(4)血流速率: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自动描记技术分 别采集双侧颈动脉远端血流频谱图,获取收缩期血流速率(VS)、舒张期血流速率(VD)、平均血流速率(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同步心率(HR)。(5)按常规方法进行血压测量。 4 质量控制 (1)预试验:为了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操作,搞好质量控制,在正式试验前,分别进行了预试验和上岗 人员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共完成了18人的颈动脉超声检测和4人的上岗培训,并进行了操作者之间和自身 前后两次的重复测量与信度验证,均达到了质控要求。 (2)质量控制试验:先对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24人次的操作者前后自身和操作者之间 的重复测量和信度验证试验结果。无论检查者之间和/或同一操作者前后自身对比,均达到了 较高的结果一致性(自身配对T检验无显著差异,两次相关系数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在完 成第一次检查两个半月后随机整群选取20名受检者进行了第二次重复测量。每个受检者由两 名检查者先后独立进行重复检查,两名操作者测量IMT和血管内径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IMT相关系数为0.69、血管内径相关系数0.83-0.90);斑块检出的一致率达到97.5%、k=0.950),斑块面积也无显著差异(两操作者的相关系数为0.955)。同一操作者对同一研究对象前后两 次测量IMT和血管内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IMT相关系数为0.69,血管内径相关系数为0.69-0.81);斑块检出的一致率达到85%、k =0.696),斑块面积也无显著差异(两操作者相 关系数为0.833)。 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调整均值 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简单相关和控制年龄的偏相关 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显著水平。 1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基线资料统计结果(平均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差) 指标 第1组(n=166) 第2组(n=132) 值 P 年龄(yr) 28.9?4.9 31.6?5.3 0.06 身高(cm) 171.6?2.7 172.2?3.7 0.08 体重(kg) 69.2?5.9 72.4?7.6 0.00 紧张工作年限 9.6?4.5 15.6?6.2 0.00 体重指数(kg/m2) 23.5?1.8 24.4?2.3 0.01 收缩压(mmHg) 118.9?8.5 118.4?9.5 0.64 舒张压(mmHg) 67.0?6.7 69.3?7.9 0.09 平均压(mmHg) 84.3?6.7 85.7?8.0 0.06 脉压(mmHg) 51.9?6.7 49.2?6.7 0.67 脉率(bpm) 65.8?8.9 65.4?10.1 0.07 注: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坚持强化体能锻炼第1组,不能保持者为第2组。 2 两组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布特征(见表2、3,图1、2、3、4) 表2 第1组内中膜厚度(IMT)的年龄分布(平均值?标准差,mm) 窦部 远端 近端 年龄 例数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24 34 0.46?0.10 0.46?0.08 0.42?0.07 0.43?0.08 0.39?0.07 0.39?0.06 25-29 66 0.53?0.07 0.48?0.08 0.44?0.06 0.51?0.08 0.48?0.07 0.44?0.07 30-34 37 0.57?0.09 0.51?0.09 0.48?0.08 0.56?0.08 0.52?0.09 0.47?0.07 35-39 24 0.59?0.11 0.53?0.07 0.50?0.10 0.56?0.08 0.55?0.09 0.49?0.09 40- 5 0.63?0.07 0.57?0.09 0.60?0.26 0.62?0.12 0.57?0.09 0.47?0.09 Total 166 0.54?0.10 0.49?0.09 0.45?0.09 0.52?0.09 0.49?0.09 0.45?0.08 窦部 远端0.6**近端0.5 0.4 0.3 0.2 IMT均值(mm)0.1 0 左 右 图1 第1组颈动脉窦部、远端和近端IMT均值 图1 组1飞行员颈动脉窦部、远端和近端IMT均值 左侧0.7 右侧0.6*0.5 0.4 0.3 0.2IMT均值(MM)0.1 0 窦部 远端 近端 图2 第1组颈动脉窦部、远端和近端左右侧IMT均值比较 图2 组1飞行员左右IMT均值比较 第1组中,IMT的分布范围在0.32~0.64mm之间,均值为0.49?0.09mm;IMT随年龄增大呈现增厚趋势;无论左右IMT值均在窦部最大、远端次之、近端最小,并且左侧窦部IMT值明显 大于右侧(P<0.01)。 表3 第2组内中膜厚度(IMT)分布(平均值?标准差, mm) 窦部 远端 近端 年龄 例数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24 5 0.46?0.10 0.46?0.08 0.42?0.07 0.43?0.08 0.39?0.07 0.39?0.06 25-29 25 0.53?0.07 0.51?0.08 0.48?0.08 0.48?0.07 0.44?0.06 0.44?0.07 30-34 28 0.58?0.09 0.56?0.08 0.51?0.09 0.52?0.09 0.48?0.08 0.47?0.07 35-39 28 0.59?0.11 0.56?0.08 0.53?0.07 0.55?0.09 0.50?0.10 0.49?0.09 40- 46 0.63?0.07 0.62?0.12 0.50?0.10 0.57?0.09 0.61?0.26 0.47?0.09 Total 132 0.57?0.15 0.51?0.11 0.49?0.10 0.54?0.14 0.51?0.14 0.47?0.10 0.7 0.6窦部0.5远端0.4**近端0.3 0.2 0.1IMT均值(MM)0 左 右 图3 组2飞行员颈动脉窦部、远端和近端IMT均值 图3 组2左右颈动脉IMT均值比较 0.8 0.7左侧0.6*右侧0.5 0.4 0.3 0.2IMT均值(MM)0.1 0 窦部 远端 近端 图4 组2飞行员左右IMT均值比较 第2组中,IMT的总体分布范围在0.30~0.12mm,均值为0.52?0.12mm;IMT随年龄增大呈现增厚趋势;IMT在右窦部最大、远端次之、近端最小,并且左侧窦部IMT值明显大于右侧窦部。 3 两组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值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mm) 左 右 部位 第1组 第2组 第1组 第2组 窦部 0.54?0.10 0.57?0.15# 0.52?0.09 0.54?0.14# 远端 0.48?0.09 0.51?0.11 0.49?0.09 0.51?0.13 近端 0.45?0.09 0.49?0.10 0.45?0.08 0.47?0.10 注:# P<0.01 从表3可见,第2组受检者双侧颈动脉窦部IMT均值明显大于第1组。 4 两组受检者颈动脉斑块及增厚检出率比较(见表4) 从表4可见,第1组受检者中共发现6人(8处)IMT值?0.9mm,增厚检出率为3.6% (6/166),最厚为1.1mm;其中,3处发生在左侧窦部,4处发生在左侧颈动脉近端,1处发生 在右侧颈动脉远端。而第2组受检者中共发现18人(27处)IMT增厚,增厚检出率为13.6% (18/132),最厚处为1.2mm;其中,11处发生在左侧颈动脉窦部,9处发生在右侧颈动脉窦 部,4处发生在右侧颈动脉远端,3处发生在左侧颈动脉远端。两组无论IMT增厚例数或总检 出部位个数经卡方检验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斑块检出率:第1组受检者中没有检出斑块,而第2组受检者中共检出2人有斑块(均为 右侧颈动脉窦部混合斑),检出率为1.5%(2/132)。 表4 两组受检者颈动脉IMT增厚(?0.9mm)检出率比较 指标 第1组(n=166) 第2组(n=132) IMT增厚例数 6(0.04) 18(0.14) <0.01 IMT增厚部位个数 8(0.05) 27(0.20) <0.01 窦部检出率(%) 3(0.50) 14(0.78) <0.01 窦部检出个数(%) 3(0.38) 20(0.74) <0.01 ?40岁检出率(%) 3(0.50) 16(0.89) <0.01 5 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基线资料相关分析 第1组受检者IMT与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心率和工龄指标的简单相关分 析(见表5): 表5 受检者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基线资料的简单相关分析 指标 LSIMT LFIMT LNIMT RSIMT RFIMT RNIMT r P r P r P r P r P r P 年龄 0.43 0.00 0.36 0.00 0.39 0.00 0.40 0.00 0.41 0.00 0.29 0.00 身高 -0.14 0.09 -0.02 0.85 -0.10 0.25 -0.08 0.36 -0.12 0.15 0.04 0.62 体重 -0.05 0.58 0.03 0.73 -0.04 0.61 -0.01 0.95 -0.01 0.93 0.08 0.36 体重指数 0.02 0.82 0.07 0.40 0.01 0.95 0.03 0.70 0.04 0.60 0.07 0.43 收缩压 0.02 0.83 0.03 0.69 0.05 0.53 0.12 0.15 0.00 0.99 0.09 0.28 舒张压 0.15 0.07 0.28 0.00 0.21 0.01 0.19 0.02 0.15 0.07 0.17 0.05 平均压 0.11 0.18 0.20 0.02 0.17 0.04 0.18 0.03 0.10 0.23 0.15 0.07 脉压 -0.13 0.12 -0.23 0.00 -0.15 0.08 -0.04 0.67 -0.15 0.07 -0.05 0.53 脉搏 -0.02 0.80 0.15 0.08 0.10 0.25 0.15 0.08 0.09 0.29 0.05 0.57 紧张工作0.43 0.00 0.37 0.00 0.40 0.00 0.40 0.00 0.41 0.00 0.28 0.00 年限 注:LSIMT——左侧窦部内中膜厚度、LFIMT——左侧远端内中膜厚度、LNIMT——左侧近端内中膜厚度;RSIMT——右侧窦部内中膜厚度、RFIMT——右侧远端内中膜厚度、RNIMT——右侧近端内中膜厚度。 从表5可见,受检者的年龄、紧张工作年限与6个部位IMT呈明显正相关(P<0.01);左侧远端、近端、右侧窦部、近端IMT与DBP呈明显正相关(<0.05),而PP仅与左侧远端IMTP 呈明显负相关(P<0.01)。 1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血管健康和亚临床动脉硬化评价的实际意义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由于其重复性好,方便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便逐渐在心血管病临 (8、9)(10、11、12)床实践和亚临床动脉硬化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以往的研究和本项 (13、14、15)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较早开展的几个大规模研究,均得出较为一致性结论— —即颈动脉硬化超声检查是研究全身动脉硬化和分层预测、预警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有 效途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检出率及斑块超声组织结构分型,不但可以定性定 量评价血管健康状态,而且还可以有效预测亚临床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以及对心脑血管事件 发生的风险作出预警。 (12、14、15)国内外研究均证实,易发生动脉硬化的血管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Willis环、下腹主动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颈动脉由于其位置浅表、变异小、 易于观测,故近年来成为研究全身动脉硬化的重要“窗口”。颈动脉斑块形成、内中膜厚度增 厚及硬度加大和/或顺应性下降,已成为公认的亚临床动脉硬化表现形式和判断标准。其发生 发展主要与以下10种因子相关:年龄、性别、血压、血脂水平、糖尿病、吸烟、精神紧张、B族维生素缺乏、肥胖和不运动。 2 受检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年龄、紧张工作年限及体能锻炼强度有关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工作和锻炼强度的青壮年健康男性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初步建立了科 学规范的颈动脉超声测量评价方法,获取了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分布特 征及其与工作和锻炼方式的关系,为其血管健康检查提供了有效手段。 不同工作和体能锻炼方式与强度的健康男性受检者的颈动脉超声测量指标的分布特征明 显:?随着年龄和紧张工作年限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也逐渐增厚。?各个年龄 段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以窦部最厚,远端次之,且左侧颈动脉窦部内中膜厚度均大于 右侧,这是由于窦部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原因造成的,因为窦部血管壁内膜受到的血液 (12、16)应切力最大,容易发生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第1组的内中膜增厚率(IMT?0.90mm)和均值水平明显低于第2组,存在明显差异。上述分布特征表明,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因 素中主要包括年龄、紧张工作年限及体能锻炼强度是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重要因素;另外, 血压、心率、体重和体重指数也有相当影响,而有规律的工作和锻炼对血管健康有积极影响。 第1组的颈动脉IMT均值,IMT?0.90mm检出率较第2组的低,而且没有检出颈动脉斑块。 所有受检者IMT均值、上限分布范围、IMT增厚检出率、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均与 自然人群存在差异。国外研究发现(6、8、9),健康成人IMT在0.25-1.35mm范围内波动,通常IMT?0.90mm或1.0mm被认为异常;不同研究人群之间的斑块检出率差别很大,最低为0%,最高 (6、12)(17、可达85%。国内从各研究人群得到的颈总动脉IMT均值差别较大,在0.50-0.86mm不等 18)(10、11、12);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影响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老年自然人群IMT及斑块检出率的因素除年龄和性别外,主要是收缩压、吸烟和血糖增高,而影响北京市区中老年知识分子 IMT及斑块检出率的因素除年龄和性别外,主要是体重指数、血压水平及运动情况。 总之,年龄、紧张工作年限、解剖部位和血压水平均是影响颈动脉IMT测量值和斑块检出结果的最主要因素,IMT和IMT增厚率及斑块检出率在40岁以上年大受检者明显高于40岁以下年轻受检者,此点与国内外研究报告的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体能锻炼方式和强度也是影响 血管健康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斑块生成的因素之一。 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窗口”,不但对于普通人群亚临床颈动脉硬化 及心血管风险的预测、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将该项技术用于健康男性血管健康水平 评价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1.中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05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 2006.1-4 2.武留信、宋蕾、强东昌,等. 中国军事飞行员心电图正常值研究,中华航 空航天医学杂志,2003.14(2):91-95 3 .Reilly LM, Lusby RJ, Hughes L et al: Carotid plague history using real-time ultrasonography: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Amj Surg 1983;146(2):188-193 4 Pignolip, Tremoli E, Poli A et al: Intimal plus medual thickness of the arterial wall: a direst measurement with ultrasound imaging. Circulation 1986;74(5):1399-1406 5.Chambless LE, Falsom AR, Davis V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rogression of comm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1987-1998; m J Epidemiol 2002; 155(1):37-38 6.Hunt KJ, Pankow SP, Offenbacher S et al: B-Mode ultrasound-detected carotid artery lesions with and without acoutic shadowing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markes of inflammation and endothelial activatio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Atherosclorosis 2002, 162(1):145-155 7.Crrinholdt M-LM,Ultrasound and lipoproteins as predictors of lipid-rich,rupture-prone plagues in the carotid artery.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9;19(1):2-13 8.Sramek A, Bosch JG, Reiber JH, et al: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atherosclerotic vessel wall changes: reproducibility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 measurements in carotid and femoral arteries. Invest Radiol 2000 Dec;35(12):699-706 9.Ciulla MM, Paliotti R, Ferrero S, et al. Assessment of carotid plaque composit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by ultrasonic tissue characteriz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J Hypertens 2002 Aug;20(8): 1589-96 10. 武留信、阎春连、宋蕾,等.颈动脉硬化超声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研究进 展,高血压杂志,2003.11(12):58-62 11.武留信、师禄江、宋蕾,等. 1202例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究, 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8):723-728 12.Min Lu, Liuxin Wu, Ping Shi et al: Hypertension and subclinic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a suburban general popul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4.22(9): 1699-1706. 13.Barth JD,An update on carotid ultrosound measurement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Am J Cardiol 2002;89(suppl):32B-39B15(10):851-85611. 14. Naghavi M,Libby P, Falk E et al:From vulnerable plaqur to vulner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Part?).Circulation 2003; 108:1664-1672. 15.Naghavi M,Libby P, Falk E et al:From vulnerable plaqur to vulner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Part ?).Circulation 2003; 108 1772-1778. 16.Watanabe S,Okura T,Kitami Y et al: Carotid hemodynamic alteration in hypertension patient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JH 2002; 17.沈德根,张象贤,王亚芬.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2; 18(8):757-758. 18.贺庆红,李治安,张新新,等.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初步探讨脑梗塞与颈动脉硬化病变的关 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19(12):1679-1681.
本文档为【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男性血管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