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举报
开通vip

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08-12-26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全球人口增长导致了粮食需求不断的增加,带动了现代农业生产的不断前进。农业丰收离不开农药,除草剂的使用更是十分普遍,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增加了农业收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田间管理,加上农民对除草剂认识不足、使用不当,往往出现一些除草剂使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尤其是长残效除草剂的问题更突出一些。目前除草剂的使用安全性已经成为国内农业...

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08-12-26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全球人口增长导致了粮食需求不断的增加,带动了现代农业生产的不断前进。农业丰收离不开农药,除草剂的使用更是十分普遍,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也增加了农业收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田间管理,加上农民对除草剂认识不足、使用不当,往往出现一些除草剂使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尤其是长残效除草剂的问题更突出一些。目前除草剂的使用安全性已经成为国内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了广大农民用户、农业主管部门及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到合理使用除草剂,尤其是长残效除草剂,促进农业发展,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其使用后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当前农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残效除草剂具有用量低、杀草谱广及成本低等普通除草剂不可比拟的优点。为了协助农民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同时避免出现使用安全性问题,让其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作者就当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几个长残效产品——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等产品的自身特点、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提出几点建议供实际应用时参考。 1 胺苯磺隆 胺苯磺隆最早是由杜邦公司开发并成功应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支链氨基酸合成中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活性,胺苯磺隆对油菜田中顽固阔叶杂草通泉草、水芹菜、水花生、野老鹳、婆婆纳等难防除的杂草具有独特的防治作用。 1.1 应用及安全性情况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当前油菜田中使用的除草剂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为主,由于防双子叶杂草药剂缺乏,从而导致双子叶杂草逐年增多,因此胺苯磺隆作为油菜田的一个广谱除草剂得到了较好的市场认可。目前国内有29家企业获得登记,近一半登记是2003年以后陆续申请的,呈增长趋势。2006年国内胺苯磺隆的应用情况见表1。 胺苯磺隆与大多数高活性除草剂一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作物安全性的问题,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我国农技推广部门、沈阳化工研究院等国内相关研究机构早年即对胺苯磺隆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胺苯磺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对当茬或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推广初期造成当茬药害的主要原因有:使用时期过早,油菜抵抗力弱;油菜田积水造成油菜受害;不同类型油菜敏感性有差异,胺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较为安全,而对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安全性依次递减。不少使用者对油菜类型缺乏了解,误用导致药害。?导致后茬药害的主要原因是:其在深层土壤中的降解较慢,不易分解,导致了其残效期较长,所以对后茬作物有残留活性,加之其敏感作物比较多,尤其是玉米对其特别敏感,与冬油菜轮作的水稻对其比较敏感,因为早期用药量偏高,使后茬水稻受害。各地应用结果显示:使用量达到22.5g a.i.hm2对水稻就存在安全隐患。?胺苯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差异较大:正常气候条件下,土壤pH值7以下,油菜与水稻间隔期6个月以上时,使用胺苯磺隆30g a.i.hm2以下,对移栽水稻无不良影响,水稻的不同品系对胺苯磺隆耐药程度为籼稻糯稻粳稻,粳稻中不同品种的耐药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1.2 环境行为特征、残留及消解动态、后茬作物敏感性 1.2.1 环境行为特征 胺苯磺隆属低生物富集性;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易水解,酸性条件水解(pH值5时,41d水解);在酸性沉积物中有中等持久性;中性至碱性条件下有持久性,难于通过生物降解方式降解;其在土壤表面和水中难光解;随pH值的升高,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不断升高,即酸性土壤中移动性相对较弱,碱性土壤中移动性较强;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与土壤pH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种土壤的pH值依次为河南二合土东北黑土江西红壤,胺苯磺隆在江西红壤中(25?)降解很快,半衰期仅为22.8d;而在东北黑土中降解半衰期为33.8d;在河南二合土中降解较慢,半衰期达51.0d。 由环境行为的结果可以看出:施用胺苯磺隆后,在部分环境和土壤条件下,其土壤中残留的药剂稳定、持效性较强。为了避免在土壤中的残留药害,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胺苯磺隆能够尽快通过微生物降解,水解以及在土壤中降解,形成无药害降解产物的环境条件,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其残留药害发生。 1.2.2 残留及消解动态 在合肥、长春进行了两年两地残留试验,在油菜移栽后以45g a.i.hm2对水均匀喷施1次,在施药后100、175d分别采样。在合肥的试验表明:胺苯磺隆最长半衰期为植株中1.29d,土壤中41.8d;植株中前期降解代谢较快,中后期降解较慢;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其在油菜籽中的残留量低于检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在油菜菜籽中没有残留问题。在长春的试验表明:胺苯磺隆最长半衰期为植株中9.2d,土壤中69.3d;土壤中消解较慢,收获时其在土壤、油菜植株、油菜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出浓度。其残留试验的结果与环境行为特征相符。 1.2.3 对后茬作物敏感性 南京环科所分别以玉米、水稻、大豆为试验作物,对胺苯磺隆对后茬作物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3种作物根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玉米2.0μgL、水稻42.7μgL、大豆1000μgL;可见玉米对25%胺苯磺隆WP最敏感,水稻较敏感,大豆敏感性较小。 1.3 安全使用措施及建议 为了使胺苯磺隆品种在油菜上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规避药害风险,使其在我国的化学防治和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出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及《农业部671公告》,制定了更严格、科学的使用技术:?在强碱性土壤地区全面禁止使用;?提高整地质量,注意清沟排水;?不同地区使用时,坚持先示范后推广;?准确掌握用量,均匀施药,避免局部施药过量而引起药害;?冬油菜施药量18.75~22.5g a.i.hm2;严格掌握用药期,仅限于油菜移栽后7~10d或直播油菜4.5~6叶期冬前使用,喷雾1次;?适用于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慎用,禁用于芥菜型油菜;?禁用于土壤pH值大于7的田块、土壤黏重田块及积水田;?使用本产品180d以上,后茬可种植移栽中稻或晚稻,不能种植其他作物。 自从胺苯磺隆的安全使用有了科学和严格的标准后,成功、有效地控制了该产品的使用风险,解决了企业的难题,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该产品重新得到了技术、市场等多个层面的认可,使其在油菜田杂草防除中占据着较重要的地位。从2003年以来的登记企业及数量和2006年的使用调查数据看,不难发现该产品虽然存在着后茬敏感性问题,但由于其具有独到的防治特点、以及人们熟悉了该产品的特性、掌握了合理安全使用该产品的方法和技术,使得其重新焕发了活力,找到了市场机会。 2 氯嘧磺隆 氯嘧磺隆最早由杜邦公司开发并成功应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支链氨基酸合成中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活性。用于大豆田防治阔叶杂草,同时兼防部分禾本科杂草,如母菊、藜、蓼、苋、香薷、狼把草、葎草、野芝麻、芥菜、黄鼬瓣花、苋菜、繁缕、猪殃殃、雀石草和看麦娘等。 2.1 应用及安全性情况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占主要作物播种面积的8%左右。应用于大豆的除草剂,能够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品种不多,只有氯嘧磺隆、甲草胺等产品。不同除草剂品种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用量不同。甲草胺用量较高,东北春大豆田杂草的用量不同。甲草胺用量较高,东北春大豆产区达2520~2880g a.i.hm2,而氯嘧磺隆仅为15~22.5 g a.i.hm2,相差128~168倍。从进入环境中农药污染物的量来看,氯嘧磺隆比其他大多数产品更环保,且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用药量少、使用方便、成本低;其缺点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如果短期内后茬轮作甜菜、玉米、水稻等敏感作物,将产生严重的药害,其对甜菜的影响可达到3~4年,对水稻的影响也可达3年,对玉米的影响为1~2年。 氯嘧磺隆在北方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也曾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少数农民用药技术不规范,导致残留药量过多;使用时没有注意天气条件,出现问题。?轮作作物不合适,尤其前两年,东北有些农民将大豆-大豆轮作改为了大豆-水稻轮作,间隔期太短,因为水稻对氯嘧磺隆极为敏感,所以造成了后茬水稻的药害。 国内南方地区不是大豆的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不是很大,其作物的轮作间隔期短,其对部分后茬作物存在残留药害,因此在南方地区使用很少。而在东北春大豆用量还是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大豆-大豆轮作的田块。 国外由于其种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翻耕、休地期长,因此对下茬作用的影响很小。所以每年氯嘧磺隆产品出口量折合原药大约近60吨左右,国内使用面积为250万公顷年,以沈阳化工研究院为例,2006年出口氯嘧磺隆折合原药25吨左右。 2.2 环境行为特征、残留及消解动态、后茬作物敏感性 2.2.1 环境行为特征 沈阳安评中心试验表明:氯嘧磺隆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水解半衰期为:50?,pH值5、7、9的条件下属于“易水解”;25?,pH值5条件下属于“中等水解”,pH值7、9条件下属“难水解”。光解半衰期t12为3.9min,光降解很快,黑暗条件下对照浓度变化0.1%。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等级划分标准,光解特性等级为“易光解”。氯嘧磺隆在草甸土和黑土中降解半衰期小于1个月;在棕壤中降解半衰期在1~3个月之间;在砂土中降解半衰期在3~6个月之间。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划分标准,氯嘧磺隆在草甸土和黑土中属于“易降解”,在棕壤中属于“较易降解”,在砂土中属于“中等降解级”。 南京环科所的研究表明:氯嘧磺隆在江西红壤中易降解,在东北黑土与河南二合土中具有中等降解性。氯嘧磺隆在碱性土壤使用时,对后茬作物的危害风险较大。 国外资料表明:氯嘧磺隆在Cecil和Woodstown砂壤土中吸附作用很弱;而在Keyport和Flanagan粉砂壤土中吸附作用弱,其虽然可从砂壤土中解吸附,但却比较紧密地留存在粉砂壤土中。在Keyport粉砂壤土中,氯嘧磺隆移动性低;在Flanagan粉砂壤土中和Cecil砂壤土中,其移动性中等;而在Woodstown砂壤土中,移动性高。 由上述结果可看出:?氯嘧磺隆在相对温度较高时,易水解;25?酸性条件下属于“中等水解”;25?碱性条件下“难水解”。因此水解不是其主要的降解途径,有水条件下还易造成对豆苗的损害,因此氯嘧磺隆使用时要避免在较湿的田块及碱性田块使用。?氯嘧磺隆的光解半衰期为3.9min,属于易光解农药,光解是其降解的最好途径。因此其使用收获后要注意松土翻耕,有效地将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光解,避免了对下茬作物的影响。?氯嘧磺隆在偏碱性土壤条件下,衰减相对慢一些,属于“中等降解”,具有一定的持效性;而在非碱性土壤中属于“易降解”,不具备持效性。说明其在碱性土壤条件下不易降解。?氯嘧磺隆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移动性,一般均作土壤处理用,不要在下雨前后使用。避免在土壤中的残留药害,很主要一点就是要保证其能尽快通过光解、土壤中的降解、水解等途径降解成无药害的降解产物,从根本上避免和减少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2.2.2 残留及消解动态 2004~2005年吉林省农药检定所在吉林、黑龙江进行的田间小区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用50%氯嘧磺隆WP 22.5 g a.i.hm2(制剂45ghm2)、45 g a.i.hm2(制剂90ghm2),在土壤中2年测定的半衰期为10.5~11.1d(吉林),10.4~10.5d(黑龙江);在大豆鲜植株中测定的半衰期为5.0~5.6h(吉林),5.4~5.7h(黑龙江)。说明在大豆鲜植株中的消解速率要快于土壤。最终残留量测定结果为:吉林、黑龙江两地青豆及大豆收获期土壤、大豆籽粒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检出极限,本试验测定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03mgkg,在大豆籽粒中最终残留量低于0.01mgkg,残留试验的结果与其环境行为特征相符。 2.2.3 后茬作物敏感性 南京环科所研究了玉米、棉花和小麦对50%氯嘧磺隆WP敏感性,试验表明:50%氯嘧磺隆WP对3种后茬作物玉米、棉花、小麦根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玉米4.22μgL,棉花76.3mgL,小麦22.4mgL。3种后茬作物的敏感性顺序为玉米小麦棉花。玉米对氯嘧磺隆具有高敏感性,而小麦和棉花敏感性较小。后茬作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残留试验结果相符,高度敏感的玉米根长抑制的EC50值为4.22μgL即0.004mgkg,和土壤残留药量相近。 2.3 安全使用措施及建议 针对使用氯嘧磺隆存在部分后茬作物安全性问题,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出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制定了更严格标准和科学使用技术,鉴于该产品的特性,在推广中要指导农民正确使用该产品,有效控制该产品的使用风险,在保 障了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较好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具体控制措施及建议:?田间积水不宜使用,避免在雨天前后以及明显降温天气时使用。?避免在前茬使用过磺隆系列的田块使用该产品,且当茬也不宜与其他磺隆类产品搭配使用。?主要用于东北春大豆区。干旱条件下药效差;土壤有机质低于2%及有机质大于6%田块不宜用,pH值大于7田块不宜用。避开大豆拱土期施药,夏大豆用药时遇高温、高湿天气易产生药害,春大豆药后田间有积水大豆易产生药害。春旱、风大施药,可结合混土或覆土镇压,以减少药剂损失,提高药效。?准确掌握用量,避免浪费和增加残留量。?收获后注意及时翻耕、休地、晒田,使其残留快速光解。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作物的耐药性为,棉花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氯嘧磺隆应限定在大豆连作区和小麦-大豆轮作区内使用,最小间隔90d种植小麦,间隔300d以上种植玉米、谷子、棉花、花生。?合理安排后茬作物,氯嘧磺隆土壤半衰期7~20d。使用氯嘧磺隆的田块第2年不能种植:玉米、油菜、甜菜、马铃薯、胡萝卜、洋葱、南瓜、白籽瓜、芥菜、白菜、小扁豆、向日葵、烟草、直播稻等敏感作物,也不能取土用作育秧苗土。3年内不得改种油菜、亚麻、马铃薯、瓜类和蔬菜。?后茬可以种植大豆、小麦、棉花等作物,但要注意当年的后茬不得改种其他产品;避免连年使用和在碱性地块使用。?本品只适合播后苗前使用,如果在苗后使用,只能与其他产品搭配使用。?出现药害的作物,应在轻微发生时及时喷施萘二酸酐等药害补救剂,适度追施速效肥料。或者叶面喷洒1%~2%的尿素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药害能力。 正是由于氯嘧磺隆在国内外均能找到市场空间,目前国内有近50家拥有登记,且近一半登记是2004年以后陆续申请的,其中不少为2007年新获证,包括国外公司,呈增长趋势。从调查数据看,不难发现该产品虽然存在着后茬残留敏感性问题,但由于其具有自身优势,以及人们熟悉了该产品的特性,掌握了合理安全使用该产品的方法和技术,再加上国外市场空间,所以该产品的应用前途还是值得肯定的,一定要严格掌握其使用技术,把该产品用好。 3 咪唑乙烟酸 咪唑乙烟酸是由美国氰胺(现为巴斯夫)公司开发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或乙酸羟酸合成酶(AHAs)抑制剂,主要用于防除众多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燕麦(高剂量)、马唐、柳叶刺家、酸膜叶蓼、苍耳、香薷、水棘针、苘麻、龙葵、野西瓜苗、藜、小藜、荠菜、鸭跖草(3叶期以前)、反枝苋、马齿苋、豚草、蔓佗罗、地肤、栗米草、野芥、狼把草、刺儿菜、蓟、苣荬菜等。因咪唑乙烟酸在大豆体内快速分解,半衰期仅1~6d,故对大豆安全。此外与国内大豆田常用的除草剂氟磺胺草醚、灭草松、三氟羧草醚、精喹禾灵等产品相比,其具有杀草谱更广、除草效果好、成本低、苗前苗后都可用、活性高、用量低等优点。可以说咪唑乙烟酸是当前大豆田最具综合优势的产品。 3.1 应用及安全性情况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近年来国外用于转基因大豆的草甘膦价格成倍上涨以及草甘膦的抗性杂草问题,导致了咪唑乙烟酸的出口市场非常旺盛,如南美、北美等地区及独联体国家对该产品的需求急剧扩大。2008年预计出口量约为1000吨原药。因为大豆涨价,转而改种大豆,导致2008年全球玉米产量将下降12%左右。这样大豆田用除草剂的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咪唑乙烟酸这类价廉物美的药剂。2004~2005年该产品在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每年用量约为6000吨制剂(折合原药300吨),2006~2007年用量约为3000吨制剂(因改种玉米、水稻等作物造成用量下降)。2008年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正在增加,尤其是在漠河、海拉尔、大杨树、嫩江、北安、孙吴、莫旗等大豆主产区,该产品持续受到市场的欢迎。 咪唑乙烟酸只用于北方大豆田,因其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且成本低廉,多年来深受农民欢迎。近年来,该产品在使用中出现了一些安全性问题,个别地方还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仔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发现其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企业指导使用不够,部分农民对用药时期把握不准;?农民喜欢人为加大用量,追求直观、快速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由正常用量75~100 g a.i.hm2增加到了200 g a.i.hm2;?部分企业不规范经营,通过销售含量不足的产品来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变相造成农民用药量的增大。上述几个因素导致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被人为增大,从而影响了大豆苗期生长。 3.2 后茬作物敏感性 可以说任何一个农药产品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咪唑乙烟酸也不例外,它只能用于大豆田,残效期可达36个月,3年内后茬禁种大豆、玉米、小麦以外的作物,尤其以经济作物对其极为敏感,如甜菜、白菜、莴苣、茄子、辣椒、大葱、番茄、马铃薯、亚麻、向日葵、高粱、甜玉米、爆裂玉米、西瓜、香瓜、南瓜(白瓜籽)等。部分东北地区农民因为没有注意到该产品的作物敏感性问题,盲目地换茬造成了部分地区的后茬药害。 3.3 安全使用措施及建议 咪唑乙烟酸在国外已成熟应用了20多年,国外的种植制度和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基本类拟,但由于其使用技术合理,至今未见有药害情况发生的报道,更未见国外有相关的禁限用政策和措施。 针对咪唑乙烟酸的特性,在推广中要指导农民正确使用该产品,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使用风险,在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广大农民的 利益。具体控制措施及建议:?最好的杂草萌发将近出土时,大豆苗后应不晚于2片复叶施药。?苗后茎叶处理不能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因药液浓度过高对大豆有药害。?咪唑乙烟酸药效主要受水分影响。播后苗前或播前土壤处理受风和干旱影响而降低药效,对禾本科杂草的药效影响大于阔叶杂草;苗后施药受降雨、水分、温度影响,在土壤水分、空气相对湿度适宜时,有利于药效发挥。?施用咪唑乙烟酸时若加入喷液量0.03%的YZ901或使用225mLhm2的AA-921农用增效剂,则具有抗雨水冲刷的性能、减少飘移损失,在水分好的条件下还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这样做的好处还有:不仅可减少咪唑乙烟酸用药量10%~20%,且在干旱条件下可获得稳定的药效。?苗后施药时应注意风速风向,不要飘移到敏感作物上造成药害。?咪唑乙烟酸在土壤中的降解受pH值、温度、水分等条件影响,随pH值增加降解加快,在北方高寒地区降解缓慢。如在黑龙江pH值小于6.5的土壤中,咪唑乙烟酸用量为75~99ghm2,在土壤中残留药害西部、北部重于南部、东部地区。施药后第一年西部、北部咪唑乙烟酸用量在75 g a.i.hm2以下时可以种植大豆、小麦、玉米、咪唑乙烟酸用量在90 g a.i.hm2以上时,玉米可能受害。东部、南部地区可以种植大豆、玉米、小麦,不能种植油菜、水稻、蔬菜等,甚至不能将施用过咪唑乙烟酸的土壤用于水稻、甜菜、蔬菜的育秧苗床上。?咪唑乙烟酸与其他除草剂混用,不仅可扩大杀草谱,降低咪唑乙烟酸的用药量,而且可减少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4 小结 凡是使用残效期较长、对后茬影响较大的除草剂,后茬种植作物时一定要慎重,不能种植敏感作物,避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施药者:?严格掌握用药时期;?严格控制除草剂超量使用,科学掌握用药量;?要及时了解掌握土壤墒情质地、气候环境因素,在土壤贫瘠、风速过大、气温偏低或降雨量偏大的情况下使用除草剂,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用药;?要以“除草剂使用说明书”为依据,掌握杂草对象、施药方法、施药最佳时期等关键除草技术,必要时可请植保技术人员予以现场指导;?建议建立土地用药档案,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发生;?推行轮换用药,减少抗性和残留影响。
本文档为【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