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大班观察日记

幼儿大班观察日记

举报
开通vip

幼儿大班观察日记观察目的: 观察图书区投放幼儿自带图书后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 涵涵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恐龙大灾难》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洋洋,说:“洋洋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 洋洋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图书区给涵涵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谈:“对,我在自然博物馆见过这种化石,”“没错,这是食草性恐龙。”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分析: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

幼儿大班观察日记
观察目的: 观察图书区投放幼儿自带图书后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 涵涵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恐龙大灾难》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洋洋,说:“洋洋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 洋洋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图书区给涵涵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谈:“对,我在自然博物馆见过这种化石,”“没错,这是食草性恐龙。”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分析: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 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幼儿更加熟悉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分享阅读(shared book reading),是指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读本,配合特定的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和教育辅助材料,在家庭或者幼儿园实施的阅读教育活动。旨在以轻松、 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分享阅读活动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现有的经验、让儿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行动者、重视个体的差异、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与生活相关的有意义的跨不同发展领域的学习经验。因而分享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活动来进行,还可以结合主题活动进行或者可以成为一个主题活动。 关注以往的“分享阅读”研究,能够很好的加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但形式上多为读本阅读,幼儿更多获得的是语言领域的发展。笔者认为,阅读学习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凡儿童视野所及的 我们期望通过幼儿生活中开展“分享阅读”拓展活动的实践研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其他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帮助幼儿打通经验通道,激发阅读兴趣,使幼儿由个体阅读经验建构到社会经验共建,产生经验连接点,使幼儿会迁移、运用阅读经验。能够在拓展活动中大胆表现,促使多元智能的提高。 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阅读是一种自由的、充满智慧的精神生活。我们应当让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阅读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宽松的氛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园方创设了宽敞明亮、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活动的“图书屋”活动室,将大阅读区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小区,幼儿可以按需选择地方阅读,从硬件方面起支撑作用。我们坚信环境应该是“会说话的墙”,可以给孩子一种整体渗透。 4、 “分享阅读”拓展活动研究的思考和体会: 1)阅读无处不在,促进了整体发展。通过对“分享阅读”拓展活动的研究,我们更加宽泛了阅读的概念,脱离了阅读作为一种书本阅读的局限性,将“阅读”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阅读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的作为导入阅读,有的作为结束交流分享,有的作为活动中间提示回答,也有的在活动前后呼应,给幼儿很多遐想的空间。阅读拓展活动不仅包括正规的学习活动,也包括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非正规的学习活动,可以说阅读无处不在,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也渗透在每个人的心中,阅读已经变成每个人自觉的行为习惯。 2)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而从小对儿童 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将阅读拓展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和基础课程相结合,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主题式的拓展系列,注重幼儿的主动表现。这种主题式的拓展活动能让教师们积累了综合、整体思考幼儿教育的经验,促进了课程园本化的发展。 进一步的思考: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也有孩子之间的能力差异。怎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加得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自信“我真棒~”,怎样让生生互动、让孩子在自己的优势才能上发挥教师般的作用,怎样减少或弥补孩子间的差距,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努力思索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在幼儿生活中开展“分享阅读”拓展活动是能够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当今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需要多方努力,共同作力于幼儿教育,会事半功倍。至今为止的分享阅读,家庭方面仍属于应用 型阅读活动,怎样挖掘家庭的资源、发挥家长潜力,促使家庭也向拓展型阅读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观察记录:让幼儿学会发现别人的进步 观察一: 4月7日 大三班 朴朴是个性格有些朴朴没有辩解,表情也有些麻木,好像习惯了这些。 大三班 观察二: 4月13日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做动物模仿操。大家学小兔跳;学老虎叫;学乌龟爬------ 正高兴时,我听见哭声。原来是刚才做操不知道是谁的手碰到了佳佳的眼睛。我鼓励佳佳勇敢一些,也准备提醒孩子们要小心些。可提醒的话还没说,我就听到许多小朋友的声音:“老师,肯定是肖博夫。”“肖博夫最调皮了。”“肖博夫还打过我。”“肖博夫昨天抢了我的玩具。”------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好像真看见是肖博夫的手碰到了佳佳的眼睛。站在一旁的肖博夫涨红了脸,急得说话都打结了:“老师,真---真的不是我---我。” 反思 小班合家欢主题反思小班合家欢主题审议反思小班合家欢反思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恩怨历尽后的反思下载 : 通过这两次观察,我认真回想。虽然我平时注意了要把自己的爱平均给每一个孩子,注意尽可能给每一个孩子机会,也多次鼓励和表扬过朴朴和肖博夫的进步,但似乎在回忆里,想不起其他孩子曾经给过他们认同和赞许。甚至我想起有一次我请几个男孩子唱英语歌曲,尽管肖博夫也唱得很棒,但小朋友似乎并不在意他,而是把赞扬都给了其他的孩子。 为什么孩子们的心里总是在“强化”朴朴和肖博夫的不足,为什么因为他们某些方面的劣势而有些排斥他们,根本看不到他们的闪光点呢,老师的认可和赞许固然能够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但在一个集体中,孩子们之间的相互欣赏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和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过程。在欣赏与被欣赏中,大家都会感受到愉快,体会到自信和自尊。 解决方法: 我用全班抽签的方式从班级选出3名孩子(使用一些小技巧,让朴朴和肖博夫都被选),让其他的小朋友用一周的时间认真观察他们3位。找出3个小朋友的优点和不足,发现的时候可以请老师帮助记录下来。 结果: 一周之后,我们总结了这次的幼儿观察活动。大家说出了3个小朋友很多的优点和不足。的确,孩子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比如:朴朴爱干净;朴朴会画画;朴朴睡觉很乖;朴朴每天都来幼儿园------ 肖博夫喜欢帮老师做事情;肖博夫计算很棒;肖博夫带了好看的图书和小朋友分享------ 还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发现肖博夫每天都吃两晚饭。” 看得出,孩子们都是真心的赞美他们。 我想,听到同伴的表扬,朴朴和肖博夫应该是高兴的。虽然朴朴还是没说什么 ”小朋友的毛病,但是这样的观察至少话,虽然肖博夫还需要一些时间改掉“欺负 能让他们体会快乐,也能让所有的孩子慢慢学着了解欣赏他人。 教育叙事——给孩子“骄傲”的机会 教育叙事:给孩子”骄傲“的机会 佳杰的朋友圈很小,总是和固定的几个孩子在一起,他很少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在“找朋友”的游戏中,佳杰也总喜欢去找那几个孩子玩。此外,佳杰的动作很慢,平时吃午饭也总是要教师和其他孩子去催促他。上课时,佳杰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不爱举手发言,常常需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来提醒他。我有时想,难道在佳杰的身上就没有一个优点吗? 近来,我组织班里的孩子们学习拍皮球,经过了解班内只有五个孩子会拍球,令我意外的是这五人中就有佳杰,而且佳杰是这五个孩子中拍得最好的。我请这五个孩子表演拍球给大家看,轮到佳杰拍球时,他不慌不忙地拿起球,驾轻就熟地拍了起来,一连拍了一百多个,其他孩子看了连连鼓堂(都夸他了不起。佳杰大受鼓舞,脸上露出了喜悦而自豪的笑容。我也夸佳杰厉害,并在他的额头上贴了颗五角星以示表扬。 第二天,我发现佳杰额头上的五角星还没取下,看来佳杰非常在乎那颗五角星。体育锻炼时,孩子们都在练拍球,有的孩子只拍了两三下,皮球就从手中“逃”走了。佳杰见了,便拿起自己手中的皮球,在那些孩子面前抱,一边拍还一边说:“你们看我,我是这样拍的I”慢慢地,我发现只要佳杰看到边上有人,就会故意去拿皮球拍,很想得到别人的赞扬。有时,佳杰也会有意地问旁边的孩子:“你会拍几个球了?”当同伴说十个、二十个时,佳杰会骄傲地说:“这么少,我拍球时,爸爸给我数到二百个呢!”班级中要选一个拍球教练,孩子们经过讨论后,一致推选佳杰来当我班的拍球教练。 渐渐地,我发现佳杰能主动地去找新朋友玩了,他与同伴的交往越来越多,也能主动地跟教师交谈了,午睡后起床的动作也利索了许多。从佳杰身上我发现了他的自信,这也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我体会到,给予孩子适当的“骄傲”机会,也会促使他们走上成功的道路。 教育叙事:你要说“请帮我” 教育叙事:你要说“请帮我” “亮亮,快看,今天老师又准备了什么好玩的!”“亮亮,今天你好帅啊!”“亮亮,我们跟奶奶比赛„„”为了化解亮亮来园与家人分离时的焦虑,每天,我都这样热情地招呼他,并把他抱进教室。 两岁的亮亮在8月底来到我园国际部托班,半年里,他从最初不停地哭泣,到每天在园内先“散步”再进教室,到如今能够在教师的热情关注下半推半就地自己走入教室,我们看到了亮亮正在努力适应集体生活的变化。但是,从他每天 入园时的状态看,上幼儿园对亮亮依然是一种压力,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没有让亮亮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快乐。 通过与亮亮家长的沟通,我们了解到亮亮的家庭情况。亮亮家三代同堂,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接触,而奶奶对亮亮的照顾细致入微且百依百顺。 显然,亮亮身处一个备受溺爱的环境,是全家关注的焦点。因此,亮亮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很重要原因在于他已习惯了在家中被作为唯一的关注对象倍受呵护,而在幼儿园里,亮亮却只能是教师众多关注点中的一个。为了顾及亮亮的这种心理需求,我们决定给予亮亮更多的关注,以帮助他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可是,我们的努力似乎收效甚微,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顺从与对抗 每天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会走到自己的鞋柜前坐下来换鞋。通常我都是鼓励亮亮自己先将鞋拿出来,然后由我帮他穿,最后再要求他将换下的鞋放进鞋柜。今天,我照例要亮亮先自己拿鞋,可是他一直在小伙伴中间徘徊,我几次催促,他仍然无动于衷。我对他说:“亮亮,你要快点,李老师马上就要进教室了。”可亮亮还是没理睬我。看到大多数幼儿都已换好了鞋,我只能带着大家一起去盥洗室,留下了外籍教师Rebecca照管个别还没有换好鞋的幼儿,其中也包括亮亮。可是,等所有的孩子都进教室了,仍不见亮亮的影子。这时,Rebecca进来告诉我说:“亮亮不愿穿鞋,也不愿进来。”我出门一看,只见亮亮坐在鞋柜上,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我走过去边帮亮亮穿鞋边说:“亮亮,小朋友都已经进教室了,你怎么还没换鞋啊,李老师都等急了。来,我们赶快进去吧!”亮亮没有丝毫的不愿意,而是十分顺从地跟着我进了教室„„ 顾及亮亮的个性和情绪,为了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们都给了他很多关注。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今天无意的冷落是否让他一下子无法接受?可既然亮亮没有做出任何抵触行为,我就对亮亮的行为作了淡化处理,也没有再向他解释:老师还要帮助其他小朋友。 第二天,同样的情景又再次出现了。大部分幼儿都换好鞋进了教室,可亮亮仍然坐在鞋柜上等着我的帮助。我对亮亮说:“亮亮,你瞧,很多小朋友都进去了,李老师也要进去了,你可以请Rebecca帮忙。”说完,我就随大多数幼儿走进了教室。不一会儿,Rebecca又进来向我求助,说亮亮不愿穿鞋,也不愿进来。我走出教室,看到亮亮依然像昨天一样呆坐在鞋柜上,等着我帮他换鞋。我再一次为他换鞋,然后带着他走进教室„„ 连续两天,亮亮都用同样的方法与教师作无声的“对抗”,而我,则因为不愿让亮亮不开心,最终都“顺从”了他。但我已感觉到,自己这样做有失妥当。如果亮亮只有在我的帮助下才会开心,那么,就意味着亮亮可能会将他所有的注意力和“希望”都放在我的身上。回想一下,以前,我总是帮亮亮换鞋,我与亮亮的沟通和对他的照顾也比外籍教师更多。因为亮亮虽然是外籍孩子,但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所以他更愿意接近与自己外貌和语言相同的中国教师。这也许是为什么Rebecca与亮亮打招呼经常得不到回应的原因。但面对这两天的场景,我感觉到自己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变亮亮对我的依赖。 “Rebecca,请帮我” 第三天,当孩子们进门刚坐上鞋柜,我就督促亮亮赶快拿鞋,并蹲下身体故意将亮亮挡在了仅够他拿鞋的空间里,不让他四处徘徊。当亮亮弯下腰拿鞋时,我又故意扭身去帮助旁边的孩子穿鞋。亮亮拿着鞋拍了拍我,表明了要我帮他换 鞋。我说:“亮亮,你看,李老师正忙着呢!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可以去请Rebecca帮忙,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对Rebecca说‘请帮我’。”我故意让Rebecca听见我对亮亮说的话,并对她使了一个眼色。 Rebecca立刻做出反应,她走过来蹲下身子,等待亮亮的求助。只见亮亮犹豫了一下,真的按照我说的话 去做了——他拿着鞋走到Rebecca面前,轻轻地说了声“请帮我”。 Rebecca立刻高兴地用中文说:“好的,好的,太棒了!”等亮亮穿好鞋,我和Rebecca对着他拍手表示鼓励,亮亮十分高兴,大步走进了教室。 我故意制造这样的情景来转移亮亮的注意力,希望他去求助Rebecca——和自己有着不同外貌特征、说不同语言的外籍教师,并让亮亮体验通过求助别人而得到的喜悦。当时,我仅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亮亮接下来出乎意料的表现却让我意识到,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成功! “李老师,我来了” 第四天早晨,我正在教室餐厅里帮助一个孩子服药,只见亮亮提着书包高兴地走了进来:“李老师,我来了!”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面前,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快乐的亮亮。我半信半疑地问亮亮:“亮亮,是你自己走进来的吗?”“是妈妈送我来的。”亮亮答非所问。跟着亮亮身后的Rebecca证实,半年以来,这是亮亮第一次一个人自己走进了教室。我激动不已,一把抱住了亮亮。六个多月来我一直期盼的情景终于出现了!亮亮真的太棒了! 我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计谋”,带给亮亮如此大的变化。我永远忘不了亮亮拿着小书包进来对我说“我来了”时那自信和快乐的神情。 我不禁深思,亮亮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适应过程显然是漫长的,虽然他逐渐地不再哭闹,但不哭闹并不意味着他已完成了他的适应。尽管我已经有所意识,并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关注让亮亮尽快变得快乐和自信,但我没有更深一层地想到亮亮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真正适应不应该仅局限在他是否依赖了某一个人,而是应该接纳整个环境。因为对亮亮来说,幼儿园生活不仅仅只是和李老师在一起,还要和其他教师,尤其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共同生活。我把亮亮护在自己身边,时刻考虑要照顾孩子的个性和情绪,希望自己通过多关注和呵护来加快亮亮的适应过程,而没有想到应该与搭班教师一起共同来承担这种关注和呵护,以至于亮亮将他的依赖全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回想起来,亮亮对外籍教师总是心存芥蒂,采取回避的态度,原因也许就在这里啊!今天,我用一个小小的“计谋”将亮亮送到了外籍教师的身边,用“请帮我”这三个字让亮亮完成了与外籍教师的成功交往,让亮亮体验到了求助别人的喜悦,并由此解开了他心中缺乏自信的心结。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崭新的亮亮:快乐、自信、话越说越多„„ 不巧的是,几天以后,亮亮病了,在家休息。亮亮的妈妈来电说,亮亮每天吵着要上学,还说在幼儿园里可开心了~ 教育叙事:“啪”与数字“8”的碰撞 教育叙事:“啪”与数字“8”的碰撞 “啪啪!啪啪!”这是近一段时间我班教室里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循声而去,你会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摆出一副瞄准射击的架势,嘴里不停地“啪啪!啪啪”地喊着。 原来,本学期的午后操有一节是模仿黑猫警长骑摩托车举枪打坏蛋的动作, 再加上熟悉的音乐,使孩子们联想起了正义而英勇善战的黑猫警长。于是,班里就出现了众多左手掐腰、右手举枪的“黑猫警长”。 我心想毕竟这个动作具有攻击性,并且不礼貌,想上去制止孩子们。可突然,我发现孩子们举枪的动作就是我们马上要学习的数字“8”的手势,而且,打枪的声音与数字“8”的发音非常接近。 我马上转变教育思路,以求知者的心态,一脸疑惑地对他们说:“你们的动作 真好看,那么,这个举枪的动作像什么呢?” 粼粼说:“像手枪!” 文剑说:“像树杈!” 涵涵说:”是数字8 ! „„” 师:“对,像数字‘8’的手势。”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与孩子们一起操作这种数字表达的游戏——一边数数一边呈现数字手势。这种“口令+手势”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形象地记忆数字,每次游戏孩子们兴趣都极其浓厚,既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也为学习作了铺垫。 乘势而行,我随即在网上搜集、出示了8个黑猫警长的图像。 我继续提问:“请你们数数有几个黑猫警长?用数字几表示?”从而出示并认识数字“8”。观察数字“8”后,请孩子们说说“8”像什么?孩子们积极展开联想,如像葫芦、望远镜、眼镜、轮胎、肉串、不倒翁、娃娃等。 于是,我自然而然地将孩子们引进了数学王国,使他们的兴趣得以有益、有效转移,成功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句话在践行过程中是很有学问的,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蜗牛风波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蜗牛风波 课间,我正准备去操场,突然听到有人喊我,转身一看是浩浩。看着他激动又高兴的样子,我好奇地问:“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啊?”“老师,我们发现了一只小蜗牛!”他边说边拉着我过去。 好多人围在那儿呢。月月见我来了,连忙推开其他小朋友说:“让一下,让一下,石老师来了!” 我低头一瞧,哇!这只蜗牛还真大,难怪小朋友这么兴奋。 “老师,你看多可爱的蜗牛啊!” “石老师,这只蜗牛是我发现的。”伟伟自豪地说。 “我也看到了。„‘我看到的。”孩子们唧唧喳喳说着。最后,大家决定把小蜗牛带到教室里去饲养。于是,我找来了玻璃瓶,把小蜗牛放了进去。 正准备盖上盖子,浩浩一见,马上说:“石老师,别盖盖子,蜗牛会闷死的。” “那蜗牛就会爬走了。”伟伟看着他,眼睛一瞥。 “对呀!那怎么办?”我“趁热打铁”地追问起来。 孩子们便讨论开来,有的说用纸盖住,有的说用有洞的盖子盖。伟伟听了,连忙摇手:“我觉得还是用塑料纸好,在上面再戳几个洞就行了。” 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最后大家一致认同了伟伟的主意。 孩子看着玻璃瓶里的大蜗牛,有的说:“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有的说:“蜗牛喜欢吃菜叶子,明天我就带点过来。”—到雨天,蜗牛还多呢!”浩浩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说。“对呀!对呀!一只蜗牛太孤单了,我要给它找个伙伴。”娇娇说完,拉着一帮好朋友就出去找了。 看到孩子们对蜗牛如此感兴趣,我灵机一动,很快生成了“可爱的蜗牛”、“到处旅行的蜗牛”等系列活动,孩子们主动探索,乐此不疲。 这次“蜗牛”事件留给我很多思索:一只蜗牛,引发了孩子们许多疑问和讨论,而这正是他们求得知识的原初动力。这种动力让我深深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契机。如何引导孩子发现并抓住这些契机,就需要我们时时做个有心人,乐意深入孩子们的生活,注意倾听他们的谈话,及时地发现,恰当地启发和引导,让孩子对生活永远充满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教室里飞来了猫头鹰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教室里飞来了猫头鹰 今天早上,我组织小朋友开展集体活动,忽然,有一个小朋友叫道:“老师,有小鸟。”我有些不高兴。但我循声望去,“好大的一只鸟啊~”正停在游戏室的窗户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闯”进来的。我轻轻地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猫头鹰。这小家伙,圆圆的眼睛直瞪着我看,“哟”爪子好尖,被抓了一下。“让小朋友认识一下,多好的教育契机啊~”这个念头从我脑海里闪过。我把它带到小朋友面前,小朋友一听说是猫头鹰,都兴奋极了。小振说:“我知道这是猫头鹰,这是小猫头鹰,大猫头鹰还要大呢~” 我顺着小朋友的兴趣,引领他们继续观察下去:“猫头鹰长什么样,”小南说:“它的头是圆圆的。”洋洋说:“有点像小猫的头。”欢欢说:“它的爪子尖尖的。”天天说:“它的眼睛也是圆圆的、大大的。”小振看得最仔细,他说:“猫头鹰的眼睛里有一圈是黄的,中间是黑的。”接着,我又问:“猫头鹰什么本领,”小朋友又激烈地讨论开来,大家都在积极地探索着。小振说:“它会飞得很远。”天天很自豪地告诉大家:“猫头鹰会捉老鼠。” 最后是猫头鹰的去留问题了,“能不能捕杀猫头鹰,我们该把猫头鹰放在哪儿呢,”我问,天天说:“不能,猫头鹰是有生命的。”诚诚说:“它会没有好朋友跟它玩的。”欢欢提出来把猫头鹰放在饲养角里。小振说:“不行,我们不知道它吃什么,它会死的。”天天说:“它吃老鼠,可我们这里没有老鼠,要它自己抓了才有啊。”“我们把它放了吧~”小朋友都异口同声地达成了一致。最后我们来到窗口,把猫头鹰放了。小朋友还深情地说:“猫头鹰,再见。”猫头鹰又回到了大自然。我又给小朋友留下了思考的话题:猫头鹰到底吃什么,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就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活动在小朋友浓浓的兴趣和探索氛围中结束了。猫头鹰放飞了,但活动还没有结束,小朋友们还意犹未尽,课间还在谈论着猫头鹰 的故事。 有了思考,小朋友就更加积极地和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小朋友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有关猫头鹰的资料,带到了幼儿园。《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经验、兴趣、需要,并对幼儿即时生成的活动作出有效的回应。”于是,我们生成了一个全新的主题,“小鸟,你好”满足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管”与“引”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管”与“引” 场景一:“老师,我还要玩” 在我的心里,设想着孩子们的活动要如何井然有序,于是在活动前提出了玩耍时不乱扔玩具的要求。 结构区里,孩子有的拿着玩具敲敲打打,有的拼了又拆,玩具撒得满地都是。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大声说:“你们在玩什么?别把玩具敲坏了,快把玩具收好!”孩子们眼里露出惊讶的神情,但大多数孩子还是停止敲打,把玩具收放好了。这时,一直不愿收玩具的皓皓说:“老师,我还要玩!”一语惊醒梦中人,没想到这一管使孩子们的活动终止了,我反思着自己的言行:难道是我的语气太严 厉?难道是我让孩子们收放玩具的方法不当?我告诫自己以后要努力改进指导策略,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场景二:孩子跑了 今天,我还是来到结构区。上一次的情况再现在我的眼前:皓皓把玩具全倒了出来,搭起了飞机;宏宏面前撒了一大堆玩具,手里还拿着两块积木不停地敲打着,嘴里念念有词„„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没有直接去管,而是蹲下身来帮他们收拾玩具。我一边收拾一边说:“你们玩得真开心,要是能帮这些玩具找到家就更好了。”两个孩子听到我充满感情的建议,停下来直愣愣地看着我,我趁机说:“你们能把玩具带回家吗?”皓皓和宏宏立即和我一起收拾撒了一地的玩具。我正庆幸自己引导成功之时,却发现他俩的活动兴致已荡然无存,他们丢下收好的玩具跑开了。 活动的又一次夭折使我陷入困惑:看来并不是我的语气有问题,那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本来玩得挺好,我的介入反而使他们终止了活动。难道我不该关注有序、整洁的规则要求?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究竟应关注什么? 在找到自己的问题后,为了了解自己在认识与行为上是否一致,我请一位教师对我组织的区角活动进行连续15次的观察,结果发现我太关注孩子活动的有序性,而较少关注活动本身,没有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比如,敲打玩具这一动作是孩子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的关系、事物的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过程。教师如果限制他们的动作就是限制他们的思维,限制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中断了思考,没有了自主性,孩子们也就对游戏失去了兴趣。 场景三:“贝贝楼盘” 在“贝贝楼盘”结构区中,宏宏、桐桐和皓皓在自主地活动,用塑料雪花片插花园,用积木搭小区„„皓皓兴奋地抛撒着雪花片,嘴里喊着:“下雨了,下雨了,下花瓣雨啰!”然后跪在地上将雪花片一片一片地捡起来。旁边,宏宏和桐桐正专注地搭建着小区。他们用长方形积木围成一个方形“地基”,宏宏把一 块长方形积木竖着放在离他较远的“地基”上,接着又试图把一块圆柱体积木叠在长方形积木上。也许是两块积木的接触面积太小,他放了两次都失败了。 于是,宏宏对桐桐说:“快,帮我扶着。”桐桐也够不着。这时候我想了想对他俩说:“你们可不可以一人搭一边呀?”宏宏采纳了我的意见„„“贝贝楼盘”的职员下班了,我对他们说:“为了明天能继续工作,我们一起来收拾吧!”他们高兴地收着玩具。 从“管”到“引”体现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也体现了我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从管规则转移到关注活动本身以及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上,通过观察、倾听,努力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和需要,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提供适时的支持,有效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随笔——“失踪”的帽子 幼儿园教师随笔——“失踪”的帽子 这几天离园时有小朋友找不到帽子,这不,王方晨的姥姥又来说:帽子不见了。接二连三的“帽子失踪”事件使我非常奇怪。 外面橱子上没有, 睡眠室没有, 别班的衣帽柜里也没有,难道帽子会飞吗,我决心把这件事弄清楚。 第二天我值午班,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跑入睡眠室,经过十多分钟 ”,一个个甜甜地进入了梦乡。我在一张张小床边巡视,发现孩子们的 的“前奏 帽子、坎肩都整整齐齐地摆在枕头边。起床时间到了,随着老师一声令下“起床”,睡眠室里象开了锅一样热闹:有忙着叠被子的,有忙着穿衣穿鞋的,有忙着打招呼的,还有忙着捣乱的——看~一顶帽子呼啸而过,落在了一张小床上,冬冬把帽子塞到了被子底下~——这是怎么回事儿,整好队后,我没有把队伍领下楼,而是开始询问:“现在谁的帽子没了,”“我~”“我~”平平和琪琪举手说。我又问:“你们的帽子不是在枕头边上放着吗,”平平和琪琪异口同声地说:“是昊昊给扔了~”我严厉地目光转向昊昊:“帽子呢,”昊昊低下头:“冬冬给我藏了~”原来是这两个调皮的小家伙捣的鬼~他们觉得这个“恶作剧”很好玩,一直没被老师发现,太刺激了~ 我在批评昊昊和冬冬的同时,对没过帽子的几个孩子提出疑问:“当时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为什么不请求老师的帮助呢,”孩子之间也是一个“小社会”,作为老师,我们不光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同伴间如何相处,如何自主地交往。老师要切实担负起教育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责任,引领不同性格的孩子们得到共同的发展。 幼儿教师的观察日记 幼儿教师的观察日记 中午,我作为一位新老师来到中二班教室,一个叫万 盛的孩子从吕老师身后偷偷的打量着我,眼神充满了戒备。于是,我微笑的过去,拉起他的小手。他的嘴里突然发出“啊——啊——”的尖叫声,用力的把小手抽了回去~ 二 最近,不管走到哪儿,我都会带着万盛。万盛很聪明,也许知道我不会伤害他,有空会靠在我的怀里,时不时的,会发出“嗯——嗯——”的声音。好象要说什么似的~ 三 今天我带着孩子们学习打节拍** ***,平时到处乱跑的小万盛,不知什么时候跑到我的身后,坐着小板凳听起课来。放学后,我听见万盛嘴里的声音好象很有节奏,仔细一听,原来他在重复我上课教给孩子们的拍子呢~ 四 晚上万盛的爸爸和妈妈一起来接他,看把他高兴的手舞足蹈。(平时,都是妈妈来接他,爸爸好像不在家)只见他的爸爸高兴的把他抱在怀里。在爸爸怀里的小万盛高兴的向我招手,嘴里忽然蹦出两个简单的字来“拜——拜——~”这是万盛除了“啊——啊——”声以外,第一次发出新的声音(我所听到的)~听起来好 似天籁之音,让我好感动~ 万盛是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他对自己的保护欲很强,脾气很暴躁。没有正确的引导一直不会说话~一句“拜拜”让我知道,他是非常有希望的~我真心的希望小万盛有一天能和正常人一样会说话~ 作为幼儿教师,我知道了,其实孩子需要的很简单,只是一声关怀,一句问候,了解孩子,体贴孩子„„我们可以做到很多~ 记一次餐后游戏活动 记一次餐后游戏活动 每天午餐时,由于孩子们用餐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 常常是一部分孩子吃完了,而另一部分孩子碗里的饭才缺了一个角,时差就在一前一后中产生了。考虑到教室小,教师人手又不够,所以我们就让那些先吃完的孩子自由活动,这样的安排恰恰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一块小毛巾或是一个小碗都成了他们饭后可心的玩具。 这天中午,小朋友的菜是鲜肉蒸蛋,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好多孩子都能很快的吃完,伟伟也是其中一个。用完餐照例是要拿毛巾擦脸的,他拿了一条放于最上面的毛巾很快的擦了擦,擦完后就把毛巾放进另一个箩筐里,然后站在门口,靠 在门边看别的孩子。忽然,他把两个手撑在两边的门框上,笑着看门外的孩子。这时,恩恩刚好擦完了脸,要往教室外走,见门被堵住了,就用身子往伟伟身上撞,可是不管怎么用力,伟伟就是不松手。而另一边的婷婷也擦完了脸,要往教室外走。只见她走到门边伸出右手在伟伟的左手上轻轻敲了敲,嘴里说:“叮咚、叮咚~”马上,伟伟就把左手放了下来,让婷婷出去了。恩恩也想跟着出去,却又让伟伟拦在了门内。于是,他又往伟伟身上撞,可伟伟就是不让他出去。过了一会,瑶瑶也擦完了脸,走到门边,同样伸出右手在伟伟的左手上轻轻敲了敲,嘴里说:“叮咚、叮咚~”伟伟又立刻放开了左手让瑶瑶出去了,而且马上又将手放回到门框上。恩恩看了一会儿,走到门边,伸出右手照瑶瑶的样子按伟伟的手,嘴里使劲喊“叮咚、叮咚~”伟伟马上放下了左手让他出了教室。 从上面的近乎“恶作剧”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游戏的渴望。虽然只是简单得不能简单的游戏规则,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平时,我们看到伟伟这 样的孩子会立刻采用命令禁止政策,将他压制,却不知这种主观的做法将孩子的创造天赋扼杀于无形。其实,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待孩子体验到了这种成功,就容易保持他们喜欢探索,发现的兴趣。就如例中的恩恩不管撞几次门就是没用,而敲了门的婷婷和瑶瑶则能很顺利的出去。故事中的伟伟在毫无提示的情况下,将自己想象成一扇门,全然不在乎这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一个好笑的举动。不但重复着同种游戏同种规则,而且非常遵守游戏规则。不是敲门的就是不让进,这种强烈的规则意识让我不得不为之叹服,真是不可思议。 还记得有本书上曾说:“游戏是孩子赖以学习的方式”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游戏中恩恩就是个败而不馁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次的体验,最后终于明白游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畅通无阻。而婷婷和瑶瑶则是已有经验的使用者,显然她们将伟伟的行为理解为是在进行开门的游戏,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特别是婷婷)。很快,她们的想法就被认可了。那么,伟伟在游戏中担任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我想赋予他游戏启动者的名号并不过分。是他的奇思妙想带动了其他孩子的游戏,也正是他坚决的态度保证了游戏规则的执行。所以,我们不应该常以有色的眼光看待那些“调皮蛋”,而应该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细心 观察,这样就会发现许多如上的事例,在共同的构建 中以交互的形式吸收更多经验而不断创造出的新的游戏。 四、反思 在不经意中我捕捉到了这个短暂的一刻,也是绽现幼儿创造的一幕。反过来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想我还是得继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首先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准则。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从头到尾都只是个旁观者,但幼儿的游戏热情并未因此而减退,反而更加的有规则性。那么,我们的教学中是否也应该给幼儿多点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些教师的说教,让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于创造的天空呢。 其次,应该从幼儿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适宜的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将在同一事物中产生的经验建立在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实践当中。 接触 9月5日 今天,幼儿班上课已经有几天了。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了解到,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智力上、认知上真是千差万别。不能同日而语。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教师怎样做才能把这种差别缩小。 我认为,办学前班的目的,就是使孩子会听讲、会思考、守纪律。让每个孩子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9月7日 今天我决定带孩子们到海边去,目的是学习数实物。来到海边,孩子们异常的兴奋,浪花拍打着岸边,孩子们在岸上跳着笑着。 当孩子平静下来后,我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布置了今天的作业: 要求(1)每人捡5个贝壳 (2)大小相同 (3)种类一样 这些要求表面上看是简单的事,但做起来对孩子来说很难一次就能完成的。 我坐在沙滩上看着孩子们欢快的 跑向有贝壳的地方。 一会儿,小明第一个来到我的面前,三项要求他只完成了一项。 又过了一会儿,晶晶也来了,她完成了两项要求。 有5分钟的时间,孩子们都回来了,我逐一检查。 完成一项要求的孩子坐到我的左边,完成两项要求的孩子坐到我的右边,三项要求都完成的孩子做到我的前边。 只有两个孩子完成的很好。我表扬了他俩。我让所有孩子参观了这两个孩子的作业。并细仔的讲解“大小相同”“种类一样”是什么意思。 就这样经过几次的练习,孩子们基本上完成了任务。 小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听讲的能力。 取情报 9月15日 在和孩子们生活的十几天里,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玩耍,非常快乐~ 今天,语言课上,我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讲的是 “送鸡毛信”的故事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都非常佩服小交通员的机智勇敢。看着小朋友各个激动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个故事让我们的小朋友继续演下去。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小交通员把一个重要的情报埋在了学校附近的小树林里的一棵树的下面,现在需要我们把“情报”取来。有情报的那棵树的树 干上有一个用白粉笔画的圆圈标志,我们去寻找情报,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就封他为“机智勇敢的小勇士” 我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都纷纷奔向小树林,都认真仔细的寻找。一会功夫有一个小朋友就找到了。 当然了有的小朋友一会就会被别的事物所吸引,他会忘了自己在干什么,老师 就要及时的提醒,鼓励。游戏可以重复几次。 小结: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耐力。 观察对象:姜万盛 性别:男 观察对象:姜万盛 性别:男 年龄:6岁 一 中午,我作为一位新老师来到中二班教室,一个叫万盛的孩子从吕老师身后偷偷的打量着我,眼神充满了戒备。于是,我微笑的过去,拉起他的小手。他的嘴里突然发出“啊——啊——”的尖叫声,用力的把小手抽了回去~ 二 最近,不管走到哪儿,我都会带着万盛。万盛很聪明,也许知道我不会伤害他,有空会靠在我的怀里,时不时的,会发出“嗯——嗯——”的声音。好象要说什么似的~ 三 今天我带着孩子们学习打节拍时候跑到我的身后,放学后,我听见万盛嘴里的声音好象很有节奏,仔细一听,原来他在重复我上课教给孩子们的拍子呢~ 四 晚上万盛的爸爸和妈妈一起来接他,看把他高兴的手舞足蹈。(平时,都是妈妈来接他,爸爸好像不在家)只见他的爸爸高兴的把他抱在怀里。在爸爸怀里的小万盛高兴的向我招手,嘴里忽然蹦出两个简单的字来“拜——拜——~”这是万盛除了“啊——啊——”声以外,第一次发出新的声音(我所听到的)~听起来好似天籁之音,让我好感动~ 万盛是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他对自己的保护欲很强,脾气很暴躁。没有正确的引导一直不会说话~一句“拜拜”让我知道,他是非常有希望的~我真心的希望小万盛有一天能和正常人一样会说话~ 作为幼儿教师,我知道了,其实孩子需要的很简单,只是一声关怀,一句问候,了解孩子,体贴孩子„„我们可以做到很多~ 年龄:6岁 一 中午,我作为一位新老师来到中二班教室,一个叫万盛的孩子从吕老师身后偷偷的打量着我,眼神充满了戒备。于是,我微笑的过去,拉起他的小手。他的嘴里突然发出“啊——啊——”的尖叫声,用力的把小手抽了回去~ 二 最近,不管走到哪儿,我都会带着万盛。万盛很聪明,也许知道我不会伤害他,有空会靠在我的怀里,时不时的,会发出“嗯——嗯——”的声音。好象要说什么似的~ 三 今天我带着孩子们学习打节拍时候跑到我的身后,放学后,我听见万盛嘴里的声音好象很有节奏,仔细一听,原来他在重复我上课教给孩子们的拍子呢~ 四 晚上万盛的爸爸和妈妈一起来接他,看把他高兴的手舞足蹈。(平时,都是妈妈来接他,爸爸好像不在家)只见他的爸爸高兴的把他抱在怀里。在爸爸怀里的小万盛高兴的向我招手,嘴里忽然蹦出两个简单的字来“拜——拜——~”这是万盛除了“啊——啊——”声以外,第一次发出新的声音(我所听到的)~听起来好似天籁之音,让我好感动~ 万盛是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他对自己的保护欲很强,脾气很暴躁。没有正确的引导一直不会说话~一句“拜拜”让我知道,他是非常有希望的~我真心的希望小万盛有一天能和正常人一样会说话~ 作为幼儿教师,我知道了,其实孩子需要的很简单,只是一声关怀,一句问候,了解孩子,体贴孩子„„我们可以做到很多~ 幼儿情况分析: 张翔:他是我在中班就开始和他接触的。那时候,他是个性格 记录地点:大一班活动室 观察记录: 在我们班,幼儿每天早晨来园是进行区角活动,为了孩子能有序的进行活动,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先摆百数盘,然后再自选活动。张翔今天来园一直到在认真的做这个工作,只是有些慢,从而影响了他选择其他工作的机会。 措施:在知道中,我和他探讨摆数的规律,要先将数摆好,然后掌握每个数该在哪一排,可以拿到一个就摆,而不他、用一定要找到1、2、3、„„这样摆。 反思: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孩子活动的每个细节,不但要求幼儿专注、认真,还要讲究方法。 记录时间:2008年4月3日 记录地点:幼儿园户外活动 观察记录: 今天早上8;00,我们和孩子一起到户外活动,因为临近运动会,我们进行的是分组活动,张翔参加的是投篮,整个活动中,他一直专注自己的这个活动,而不是象有的幼儿那样,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他今天很棒~ 措施: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是用激励的语言。 反思: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个性特征和他的兴趣点,从而随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会为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和优秀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观察时间 2007、1 观察地点 教室 记录者 judy80 案例实录 濮子杰画了四朵大大小小的雪花,而且装饰的很仔细,每一朵雪花都是不一样的,我说:“濮子杰,你画得雪花装饰得真漂亮。”他笑着说:“真的,~”得意极了。我把他的雪花请小朋友们欣赏,表扬了他,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要像濮子杰一样装饰出漂亮的雪花,濮子杰不好意思得低着头画得更认真了。 分析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刚画过排水画的雪花,这一次小朋友们制作版画雪花时都得心应手,濮子杰几下就把雪花画好了,而且刻版时非常仔细、认真,线条描得粗粗的、深深的,清清楚楚。单色染线方法比较简单,小朋友们易于操作,掌握得较快。 濮子杰的版画水平提高得很快,制作版画的速度很快,而且在刻版时也比以前认真、细致了。 措施 在刷黑颜料拓印到白色底版上去时,很多小朋友都不能把吹塑纸和底版很好的对齐,给幼儿提供大一点的底版,方便幼儿对齐拓印。 染线的技能比前几次有所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小朋友会出现染不满的现象,要老师及时地不断地提醒。针对部分幼儿出现的问题,个别指导练习染线,学习染线的技能。 自己的事情自己说 案例: 幼儿喝完牛奶进行自由活动时,高雨宣急急的走过来“老师,王志伟抢菲菲的手帕”我望眼过去,菲菲坐在位置上噘着嘴巴,一声不响,我刚要想去帮忙,忽地耳边想起了这些日子总有这样的声音“老师,XX不会脱衣服。”“老师,XXX没有调羹。”,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及活动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一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不会主动来和我们说他的需求。父母每次送孩子来幼儿园时,也总是替孩子说一些他们想说的话,比如盛饭菜时少盛点,早点儿来接等等。 我觉得这些话是孩子们最想说最需要说的话。应该鼓励孩子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迈出“自己说”这关键的一步。 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时的生活都是父母精心安排好的。孩子在家只要根据父母的指示按部就班的过完幸福的一天就可以了。他们不需要为生活中的细节操心,因此养成了依赖性。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让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孩子不知所措,能力强的孩子就成了能力弱的孩子的“代言人”。我觉得孩子们只要有机会让他们说、鼓励他们说,他们能做自己的“代言人”。我决定给他们创造机会。如孩子起床后,总有些孩子还不会穿衣服,以往,我总是主动帮他们穿好,现在,就是孩子抱着衣服来到我跟前,我也总是笑着看着他,不主动帮忙,鼓励孩子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再进行帮助,并给予这样的孩子鼓励。再如当孩子与孩子间发生矛盾后,别人的语言能力强的幼儿来“告状”后,我也不马上采取措施,而是旁敲恻推进行暗示话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巧嘴巴,自己的事要用自己的巧嘴巴说,我才愿意帮助他。在我经常的“自己的事自己说”的暗示下,一些不愿主动表达的幼儿现在也能逐渐地自己来说了,这是我总是马上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获得自信。 案例背景: 秋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树叶开始变黄并一片片地落下来。看着一天天在变化的树叶,孩子们都很好奇。于是依据孩子们的关注,我们在教室里也布置了一棵秋天的果树。 案例: 秋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树叶开始变黄并一片片地落下来。看着一天天在变化的树叶,孩子们都很好奇。于是依据孩子们的关注,我们在教室里也布置了一棵秋天的果树。在给大树装饰树叶的时候,我有意识的让孩子们来尝试一下用树叶来印画。孩子们特别的感兴趣,就开始在树叶上刷色,轻轻地把树叶印在果树上。可不一会儿就发现问题了,龚思诚把树叶一印上去就滑到另一边。这是怎么回事呢,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已经获得了成功,他着急的寻求我的帮助:“老师,你帮我印一下吧。”我没有急于告诉他正确的方法,而是让他再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印的。我看到他认真的观察着旁边的小朋友怎么做。于是又拿起了一片树叶,刚要印时夏语菲就说:“一只手按住,再轻轻压压。我帮你。”龚思诚紧抓着树叶:“我自己印。我自己印。”于是他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再轻轻压压 。漂亮的树叶印在了果树上。我说:“你真聪明,一会儿咱们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听到我表扬他,他骄傲的笑了。(看到龚思诚快乐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孩子是多么渴望成功啊~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知识,还发展了能力,体会了成功感。这种获得是幼儿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次这样的经历一定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勤于思考和自信的人。) 案例反思: 教师对于幼儿的错误和失败的处理,最简单和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放任,其中包括那些一味的、没有明确引导的鼓励;二是直接的替代解决。教贵有心,得失其中。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虽然在不断的吸取新的观念新的信息,但“老师 不教,孩子怎么能会”这种观念还是经常会影响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忽视了让孩子主动学习,给孩子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回懒老师,没有辛辛苦苦的剥夺孩子发展的机会。假使我没有细心观察,耐心等待,适时引导,他在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就可能轻易放弃了这有意义的探索。孩子只有自己亲身尝试实践获得的能力才会真实而牢固。 今天再看这个小 例子 48个音标大全附带例子子程序调用编程序例子方差分析的例子空间拓扑关系例子方差不存在的例子 我体会到:真正的学应该是一种体验。体验越深刻,悟的越透彻,把体验内化为素质。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是如此,对孩子我们要放开手脚给他们充分的尝试机会和条件,对于我们教育者则要学着适时的等待。相信孩子,理解孩子,等待孩子,是个不容易的过程,但这种相信、等待所带给孩子的确是终身可享有的财富。从小培养孩子有一种认真钻研的态度,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 活动描述: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来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 楼房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小宣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 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 状,说小宣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小宣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小宣爱打人,而是他 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区时小宣在建筑去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醒醒正巧坐在小宣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小心挡住了小宣的搭建,于是小宣就推了醒醒一把,结果手重了,醒醒哭着向我告状说小宣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小宣叫了下来,对他说:“宣儿,你为什么打他啊,”小宣说:“我没打他,他碰到我的楼房了。”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小宣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醒醒,还能怎么告诉他啊,”小宣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小宣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醒醒说,他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小宣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 能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点评: 教师在进行个别幼儿行为指导时,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重在引导幼儿掌握积极的社会交往技能技巧。 教师在反思中提到了中班幼儿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社会交往的情况和特点,并且通过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和指导认识到:幼儿发生的部分侵犯行为实际上是由于幼儿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造成的,也就是说幼儿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社会交往。同时,教师的反思明确了面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的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就是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和积累丰富的社会交往技能技巧,尽量避免幼儿因为缺乏经验而产生的侵犯行为。 幼儿园中班观察笔记观察人物:玩拼图的幼儿 观察目的:通过投放难度较小的拼图和改变已投放拼图的标记,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过程: (一) 宝宝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宝宝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宝宝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宝宝直抓头。这是在一旁观察的阳阳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阳阳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 (二) 小宇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小宇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情况分析:针对上周幼儿出现的情况: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 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 采取措施:1 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 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 观察幼儿:***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今天因为建筑施工运材料,幼儿园的大门没有上锁,5点钟左右,家长陆陆续续开始接孩子。这时,我正在教小朋友念礼仪儿歌,看到家长幼儿来接小朋友,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个别孩子开始着急了,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我带小朋友玩起了游戏:带领小朋友念两遍礼仪儿歌后,我和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叽哩咕噜变,叽里咕噜变,我变,我变。然后悄悄地走到门口,打开门,神秘地说:“把谁的妈妈变出来了,”孩子们非常兴奋,学习积极性立即提高。玩过几次后,这一次,还没等我开门,***的妈妈开门进来,我以为年少老成的***小朋友会很失望,没想到他很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老师把你变出来了~”***的妈妈有点莫名其妙。 观察评估: ***小朋友是一个学习非常认真,可爱的小男孩,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很少看见他与小朋友一起打闹,一直非常安静。给老师的感觉是比较老成,缺少孩子应有的天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他表现的比较活泼,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由于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在语言课或阅读课中,他表现的十分出色。 教育措施: 由于***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一直表现的比较好,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自由活动,他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且非常地认真、专注,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老师希望***以后能养成看书的好习惯,把看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成为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另外,在家还要多多练习使用剪刀。 超市:各种塑料玩具、货架 时间第三周 情况记录: 王艺飞从超市里拿来了很多菜,有胡萝卜、青菜、鸡腿、 南瓜(塑料玩具),唐嘉意将这些菜放到盘子里后说:“烧好了。”王艺飞便拿起鸡腿放入嘴里,我见此景,连忙进入娃娃家,对王艺飞说:“王艺飞,我看见你肚子里有很多细菌,我要带你去医院打针、吃药。” 来到医院打完针,我对他说:“这个鸡腿是假的,不能吃,吃了肚子里会生细菌的。 分析反思: 小班幼儿在沉溺于游戏情景时,往往会将假想与现实混淆,以假乱 真,特别是当游戏情节中出现假想的食物,幼儿便会真的放入口中咀嚼。此时,教师应作为幼儿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从而营造起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唤起幼儿装扮意识。 温馨寄语:中国儿童教育网,属于您的在线教案库。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观察记录 观察幼儿:全班幼儿 观察时间:2008年9月18日 观察地点:卧室、活动室 9月18 日中午,为纪念9.18事件,也是为了进行安全教育,全河口地区响起了防空警报的声音,时间长达20分钟。当时,天气闷热,孩子们吃完午饭正坐在教室里玩桌面玩具。防空警报响起时,我以为又是以前那种试鸣,没有多想,孩子们依旧玩着。后来觉得乏了,我正组织孩子们脱鞋上床午睡,园长来了,“没有听到声音吗,赶快带孩子们出去。”我突然意识自己错了,多好的教育机会,多好的实践机会。我来不及多想迅速组织:“孩子们,听好了。以最快速度穿上鞋,不要拥挤,不要慌张,跟着老师离开教室到操场集合。”我守在教室门口,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比我想象的速度快的多,由于我班教室在二楼,我再次提醒孩子注意下楼安全。孩子们井然有序的,边跑边唧唧喳喳:老师,是不是出事了,老师,肯定有重大事情发生了~老师,、、、、、我从心里乐了。 教师评析:多么可爱的孩子,5.12教训不够惨痛吗,教育就在身边。作为老师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让知识守护生命。 幼儿园观察记录-墨墨午睡 观察对象:墨墨小朋友 观察背静:午睡 观察实录: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陆续上了小床,墨墨小朋友在那里调皮捣乱,把小朋友的鞋子弄得乱七八糟的,我并没有马上制止他的行为,我对小朋友们说:“孩子们,从今天起,老师不再说你们了,因为你们都长大了,都会自己睡午觉了。”马上转过话题对墨墨说“墨墨是我们班小朋友的大哥哥,有礼貌,爱劳动,还学会 了帮着老师收拾房间,睡觉一定也会很好。”我话音刚落,只见小朋友一个个都自己盖好被子,墨墨小朋友也不例外,上了床,盖好被子做好睡觉的样子。不一会了,都进入了梦乡,睡得可香了。 教师分析: 墨墨小朋友聪明、活泼很讨人喜爱,可每天的午睡总让老师操心。在午睡前,小便后,总不能马上安静下来,不是在床上闹,就是和邻床的小朋友说话,老师的教育也收效甚微。今天表现不错,因为孩子愿意听好听的话,总认为自己长大了。 教育措施: 1、教师以赏识为主,对幼儿多进行鼓励,以帮助幼儿好好午睡, 2、家长除了要多表扬鼓励以外,在周六、周日也要坚持让幼儿午睡,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本文档为【幼儿大班观察日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2
浏览量: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