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举报
开通vip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 (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等都有应用。 二、质量 l.质量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用符号―g‖表示。 (2)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其比值为定值。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换算关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而不是等于构成这种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1m3=103dm3;1dm3=10cm3;lcm3=103mm3;1L=1dm3;1mL=1mm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 ?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3(毫升)??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 ρ=m/V (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m/V计算得到ρ。 (3)密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木块、铁块、水、细线。 步骤: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用细线拴住铁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将木块取出,用细线把木块与铁块拴在一起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公式ρ=m/(V2–V1)算出密度。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液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刻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公式ρ=(m1–m2)/V算出密度。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农业 ?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土壤越肥沃,它的密度越小。 ?播种前选种也用到密度,把要选的种子放在水里,饱满健壮的种子由于密度大而沉到水底,瘪壳和杂草种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 (2)工业 有些工厂用的原料往往也根据密度来判断它的优劣。例如:有的淀粉制造厂以土豆为原料,土豆含淀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淀粉的产量。一般来说含淀粉量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所以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不仅能判断出土豆的质量,还可以由此估计淀粉的产量。在铸造厂的生产中也用到密度,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体前,需要估计熔化多少金属注入仿型的模子里比较合适,这时就需要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计算出需熔化的金属量,以避免造成浪费。 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1)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2)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如:4?的水密度最大。 3.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m=ρV。 (3)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V=m/ρ。 (4)判断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判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六、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七、运动的快慢 1.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无论通过多远的路程,也不管 运动多长时间。 ?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正确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B.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 八.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µm;1µm=103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比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1cm,拳头的宽度大约为10cm等。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s)‖。其他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µs)‖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µs。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九、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十、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 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确定研究对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十一、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分类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定义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 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 不同点 ?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性质可能不相同的两个力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性质相同的两个力 共同点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施力物体分别是两个物体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十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弹力和弹簧测力计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十三、重力 1.重力的由来: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叫重量。(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十四、摩擦力 1.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粗糙程度。(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5.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减少压力;?使接触面光滑些;?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 十五、杠杆 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十六、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拉力F=(G+G’)比上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4.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G物 ρ液>ρ物 物体上浮 F浮ρ物 悬浮 F浮=G物 ρ液=ρ物 沉底 F浮
本文档为【九年级物理知识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