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1)

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1)

举报
开通vip

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1)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陕西省水土保持局2016201620162016年7777月2前言本导则是为了贯彻省政府治水兴水战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兼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在系统调查陕西省涝池工程运行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以指导陕西省涝池建设工作。本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基本规定——规划与布置——涝池设计&m...

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1)
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陕西省水土保持局2016201620162016年7777月2前言本导则是为了贯彻省政府治水兴水战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兼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在系统调查陕西省涝池工程运行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以指导陕西省涝池建设工作。本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引用文件——术语——基本规定——规划与布置——涝池设计——工程施工——涝池管理和养护——附件本导则起草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勘测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绿城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本导则总负责人:宋晓强本导则主要起草参与人:刘铁辉、王健、翟培宗、朱首军、王业慧、阎岁胜、贾国鹏、姜婷婷3目录1111总则...........................................................................................................................................12222规范性引用文件.......................................................................................................................23333术语...........................................................................................................................................34444基本规定...................................................................................................................................44.1涝池适用范围....................................................................................................................44.2涝池的功能定位................................................................................................................44.3涝池类型............................................................................................................................44.4涝池工程组成....................................................................................................................45555规划与布置...............................................................................................................................55.1涝池规划布置....................................................................................................................55.2涝池选址............................................................................................................................55.3涝池的编码......................................................................................................................56666涝池设计...................................................................................................................................66.1所需基本资料....................................................................................................................66.2设计原则和要求................................................................................................................66.3设计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及水文计算........................................................................................................76.4进水工程设计....................................................................................................................86.5池体设计............................................................................................................................86.6排水工程设计..................................................................................................................106.7附属工程设计..................................................................................................................116.8配套工程设计..................................................................................................................116.9设计成果..........................................................................................................................117777工程施工.....................................................................................................................................127.1施工准备..........................................................................................................................127.2基础开挖..........................................................................................................................127.3防渗施工..........................................................................................................................127.4施工管理..........................................................................................................................138888涝池管理和养护.........................................................................................................................14附录1陕西省水土保持涝池建设设计大纲..............................................................................17附录2各类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样式..................................................................................................................18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1111总则1.0.11.0.11.0.11.0.1本导则的制定,是为贯彻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的治水兴陕战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固沟保塬、兼顾宜居新农村建设,形成美丽乡村水景观,依据城乡雨洪利用防治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海绵城乡建设理念,构建和谐、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态宜居乡村。1.0.21.0.21.0.21.0.2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工作。1.0.31.0.31.0.31.0.3陕西省涝池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拦蓄调节雨洪径流,防止沟头下切与扩张,固沟保塬,改善乡村小气候,打造水体景观,美化乡村环境,构建美丽乡村,兼顾污水净化,连通调蓄水体补充灌溉,发展区域经济。1.0.41.0.41.0.41.0.4陕西省涝池建设是以“能恢复蓄水排涝,能修复自然生态,能连通区域水系,能惠及民生需求,能传承历史人文,能持续安全管护”为基本原则。1.0.51.0.51.0.51.0.5涝池设计应明确或恢复涝池的功能,遵循自然、生态、乡土等理念。1.0.61.0.61.0.61.0.6陕西省涝池建设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2222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导则引用下列标准中的条款,所引用标准修改或修订的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导则。(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水工程》(GB/T16453.4-200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5)《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15);(10)《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11)《防洪标准》(GB50201-2014);(1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20014-2014);(14)《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1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16)《陕西省园林绿化工程预算定额》2009;(17)《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82-2012);(1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9)《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0)《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14]429号)。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33333术语3.0.13.0.13.0.13.0.1涝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径流、防洪排涝、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美丽乡村、构建生态文明、调节连通水系而修筑的小型蓄水工程。3.0.23.0.23.0.23.0.2防洪排涝型涝池主要用于蓄积雨洪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塬边(沟边)下切,固沟保塬的涝池。3.0.33.0.33.0.33.0.3人文景观型涝池主要为乡村环境美化,发展水面景观,构造宜居环境而建设的涝池,其水源主要为雨洪径流,也可为其他综合水源补给。3.0.43.0.43.0.43.0.4生态湿地型涝池主要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发展人工湿地而建设的涝池。借助涝池前置过滤、净化设施,初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利用涝池中的水生植物等对水体进一步净化。其水源主要为初级处理的生活污水及其他水源。3.0.53.0.53.0.53.0.5蓄水灌溉型涝池主要为蓄积雨洪径流,发展农业灌溉而建设的涝池。其水源为降雨径流或其他水源。3.0.63.0.63.0.63.0.6水系连通型涝池主要用于连通排水或灌溉渠系,构建区域水系网而建设的涝池。其水源为降雨径流、渠道、机井等。3.0.73.0.73.0.73.0.7硬化地面项目区内用硬化材料进行铺装的地面。其中采用透水材料及工艺铺装的地面为透水铺装硬化地面;采用不透水材料及工艺铺装的地面为不透水铺装地面。3.0.83.0.83.0.83.0.8集流效率集流面收集到的降水量与同一时期降水量的比值。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44444基本规定4.14.14.14.1涝池适用范围涝池适用范围涝池适用范围涝池适用范围4.1.14.1.14.1.14.1.1本导则主要适用于关中、渭北和延安南部,含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宝鸡大部和延安南部6县区。4.1.24.1.24.1.24.1.2其他地区参照使用。4.24.24.24.2涝池的功能定位涝池的功能定位涝池的功能定位涝池的功能定位涝池的功能定位概括为调、蓄、净、连、美。4.2.14.2.14.2.14.2.1调:调节雨洪径流,固沟保塬,防治区域水土流失。4.2.24.2.24.2.24.2.2蓄:拦蓄雨洪径流,调蓄灌溉水源,缓解灌溉压力。4.2.34.2.34.2.34.2.3净:净化水体,治理水体污染,发展人工湿地。4.2.44.2.44.2.44.2.4连:连通水系,构建区域水网,形成水系节点。4.2.54.2.54.2.54.2.5美:美化乡村环境,打造人文生态景观,构建美丽乡村。4.34.34.34.3涝池类型涝池类型涝池类型涝池类型4.3.14.3.14.3.14.3.1按涝池功能可分为:防洪排涝型、蓄水灌溉型、生态湿地型、水系连通型和人文景观型五大类。4.3.24.3.24.3.24.3.2按涝池蓄水容量可分为:小型涝池、中型涝池和大型涝池。小型涝池单池容量小于3000m3,中型涝池容量在3000~10000m3,大型涝池容量为10000~30000m3。4.3.34.3.34.3.34.3.3按涝池的形态分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和其它不规则形状。4.4.4.4.4444涝池涝池涝池涝池工程组成工程组成工程组成工程组成4.4.14.4.14.4.14.4.1涝池工程组成主要包括:池体工程、进水工程、排水工程和附属工程。4.4.24.4.24.4.24.4.2池体工程:池体为涝池主体,用来蓄存水体,满足涝池相关功能。根据功能定位进行池体设计。4.4.34.4.34.4.34.4.3进水工程:其作用是为涝池供水,实现雨污分流。对于防洪排涝型涝池在渠道水进入涝池前,应设置沉沙池和拦污栅;对于生态湿地型涝池,应对污水进行处理。4.4.44.4.44.4.44.4.4排水工程:其作用在于保证涝池安全,排放涝池蓄水。4.4.54.4.54.4.54.4.5附属工程:主要包括边坡绿化和安全护栏。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55555规划与布置5.15.15.15.1涝池规划布置涝池规划布置涝池规划布置涝池规划布置5.1.15.1.15.1.15.1.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完成县(区)涝池总体规划等顶层设计,为涝池建设提供依据。5.1.25.1.25.1.25.1.2涝池建设应以村庄(自然村)为单元,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灌溉、污染治理、连通水体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统筹雨洪、水源、污水、景观进行总体布置,做到雨水利用和调节、污水处理与利用、安全与美化兼顾,使涝池的调、蓄、净、连及美相互配合,发挥综合效益。5.25.25.25.2涝池选址涝池选址涝池选址涝池选址5.2.15.2.15.2.15.2.1涝池选址应符合的条件:(1)在村庄外地势低洼、土质抗蚀性较好、有足够水源的地方。(2)距沟头、沟边不应小于10m;距民宅(房屋)不应小于5.0m。(3)尽量少占基本农田和耕地。(4)应避开填方、易塌陷或易滑坡地段。。(5)宜优先选择进水和排水工程易布设的地段。5.35.35.35.3涝池涝池涝池涝池的的的的编码编码编码编码5.3.15.3.15.3.15.3.1参照水利工程编码规则,涝池编码采用12位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码。分别表示涝池的所在行政区、编号及类别。5.3.25.3.25.3.25.3.2代码编写形式:ULPPRRCCNNNY(1111)UL—2个字母,表示水土保持工程为涝池。(2222)PPRRCC—6位数字,表示所在行政区,取值执行GB/T2260的规定。(3333)NNN—3位数字,表示该区域(行政区划)内涝池的编号。(4444)Y—1个字母,表示涝池的类别,取值按下表规定执行。表5.3.1涝池代码Y字段规定码值说明码值说明F防洪排涝型涝池T水系连通型涝池X蓄水灌溉型涝池R人文景观型涝池S生态湿地型涝池如: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3号涝池,蓄水灌溉型(周原镇油坊村涝池)编码:UL610304003X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66666涝池设计6.16.16.16.1所需基本资料所需基本资料所需基本资料所需基本资料6.1.16.1.16.1.16.1.1相关区域地质资料和地形图。地形图比例以1:100~1:500为宜。小型涝池设计时,也可不实测地形图,但应有汇流区、蓄水设施及灌溉(或排水)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高差资料。6.1.26.1.26.1.26.1.2水文气象资料,包括降水、暴雨、气温、水面蒸发等。应实际调查相关区域土壤类型及渗透系数等方面的资料。无实测资料地区,可查阅当地水文手册。6.1.36.1.36.1.36.1.3确定汇流区范围,对汇流区的屋面、庭院、公路、乡村道路、天然坡面、打碾场等集流面的平面投影面积进行量算。6.1.46.1.46.1.46.1.4社会经济情况,包括居民聚集情况和污水排放情况。6.1.56.1.56.1.56.1.5建设涝池时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1111)对工程实施范围内已建集流面的材料和集流效率、蓄水设施的种类、结构和容积、水利用情况以及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2222)对汇流区范围内的人口和牲畜数量、涝池修建的目的进行调查,估算生活污水排放量。(3333)对汇流区现有雨水排泄系统进行调查。(4444)对涝池建设地的水泥、白灰、土工膜、砖、石、土料等建筑材料的储(产)量、质量、单价、运距等进行调查。6.6.6.6.2222设计原则设计原则设计原则设计原则和要求和要求和要求和要求6.2.16.2.16.2.16.2.1应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美丽乡村建设、人文景观建设、村镇雨洪利用、生态清洁等的要求,确定涝池的功能定位。6.2.26.2.26.2.26.2.2涝池设计应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为基本出发点进行综合规划设计。6.2.36.2.36.2.36.2.3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6.2.46.2.46.2.46.2.4涝池的规模、分布数量及类型应综合分析地形条件、水资源供水量、景观需求、及灌溉因素综合确定。6.2.56.2.56.2.56.2.5涝池设计、调查及勘测资料及图件比例尺的基本要求应按照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的有关规定执行。6.2.66.2.66.2.66.2.6涝池设计岸线宜“弯”不宜“直”,依地形、植被、道路、房屋等自然布局,要随弯就弯,一般不要裁弯取直;涝池周边景观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尽可能减少现代硬化设施。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76.2.76.2.76.2.76.2.7为防止涝池内水体恶化,应通过措施促使水体流动,采用生物防控,必要时可增设人工补气设施和生物净化措施。6.2.86.2.86.2.86.2.8在涝池底部布设放水管,并设置闸阀,以满足放空要求。或采用水泵抽排,加快蓄排过程。6.2.96.2.96.2.96.2.9不同类型涝池应满足以下要求:(1111)防洪排涝型涝池:①蓄水量应根据来水量与需水量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其退水设施应考虑涝池安全,经调洪验算确定;②应布设在村庄较低位置,以汇集村庄降雨径流;③防洪排涝型涝池池底可不进行防渗处理,通过雨水的下渗和蒸发,以腾空容积,进行下次暴雨洪水调蓄。(2222)蓄水灌溉型:①需根据调蓄灌溉水源水量和构造水体景观需求综合确定,合理布设取水设施;②涝池位置应根据灌溉水源位置,尽可能进行自流灌溉为目标,调蓄灌溉水源;③蓄水灌溉型涝池需考虑水分渗漏消耗,应布设防渗设施。(3333)生态湿地型涝池:①其前置过滤设施需对进入涝池内水体进行净化,使其达到V类水水质标准,合理确定涝池水体自净作用;②生态湿地型涝池位置选择应考虑污水净化区情况,与污水净化区有机衔接。(4444)水系连通型涝池:①应根据连通水系的相对位置、水量、水面景观要求综合确定;②位置选择应根据需连通水系位置,以自流为主,必要时配以人工动力。(5555)人文景观型涝池:①需根据区域水面蒸发情况,分析水源情况,合理确定水面面积;②应靠近村庄、广场或人群聚集区,同时照顾涝池供水和排水要求;③涝池需考虑水分渗漏消耗,应布设防渗设施。6.2.106.2.106.2.106.2.10涝池一般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确保人畜安全。6.6.6.6.3333设计标准及水文计算设计标准及水文计算设计标准及水文计算设计标准及水文计算6.6.6.6.3333.1.1.1.1设计标准小型涝池按照5年一遇6小时暴雨进行设计,中型涝池按照10年一遇6小时暴雨进行设计;大型涝池按照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进行设计;特大型涝池参照塘坝标准进行确定。6.6.6.6.3333.2.2.2.2水文计算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洪峰流量,应按下式计算。Q=Q=Q=Q=0.2780.2780.2780.278KIFKIFKIFKIF(6.3.1)式中:Q—设计洪峰流量(m3/s);I—设计条件下最大降雨强度(mm/h);K—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km2)。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8设计洪水总量按下式计算W=W=W=W=10101010KRFKRFKRFKRF(6.3.2)式中:W—洪水总量(m3);F—集水面积,hm2;R—设计条件下降雨量,mm;K—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可参照有关规范取值,也可按下表6.3.1值,结合汇水面积,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径流系数。或按表6.3.2的规定取值,并应核实地面种类的组成和比例。表6.3.1径流系数地面种类ϕ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0.85~0.95大块石铺砌路面或沥青表面各种的碎石路面0.55~0.65级配碎石路面0.40~0.50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0.35~0.40非铺砌土路面0.25~0.35公园或绿地0.10~0.20表6.3.2综合径流系数区域情况ϕ城镇建筑密集区0.60~0.70城镇建筑较密集区0.45~0.60城镇建筑稀疏区0.20~0.456.46.46.46.4进水工程设计进水工程设计进水工程设计进水工程设计6.4.16.4.16.4.16.4.1进水工程由进水渠(涵)、陡坡段和消力池组成,其设计参照相关规范进行。6.4.26.4.26.4.26.4.2涝池进水口前应设置拦污栅。6.4.36.4.36.4.36.4.3应在进水口前设置沉砂池,沉砂池的尺寸应根据集流面大小和来沙情况确定。一般应满足长2.0m、宽1.5m、深1.5m的要求。一般采用地埋式。6.4.36.4.36.4.36.4.3对于人工湿地型涝池,水体进入涝池前,需进行污水处理,使其达到V类水水质标准。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参照相关规范进行。6.56.56.56.5池体设计池体设计池体设计池体设计6.5.16.5.16.5.16.5.1涝池容积涝池容积由调洪容量和蓄水容量两部分组成。即:蓄调VVV+=(6.5.1)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9式中:V—涝池容积,m3;V蓄—涝池蓄水容积,m3;V调—涝池调洪容积,m3。应保证涝池容积小于等于涝池设计集蓄雨水量,当涝池不设置排水系统时,涝池容积等于设计集蓄雨水量;当设置排水时,小于设计集蓄雨水量。蓄水灌溉型涝池蓄水容积应结合涝池调蓄水量情况确定,根据涝池拟控制灌区面积,通过水量平衡分析,综合确定。人文景观型涝池等有水面景观要求的涝池,应有一定蓄水,并保持一定的水深,一般不小于1.0m。6.5.26.5.26.5.26.5.2涝池深度涝池总深度H由蓄水水深h蓄、滞洪水深h滞和安全加高△h三部分组成,即H=h蓄+h滞+△h(m)(6.5.2)式中:H—涝池深度,即涝池容积对应的水深,m;h蓄—蓄水水深,即蓄水容量对应的水深,m;h滞—滞洪水深,也叫调洪水深,即滞洪容量对应的水深,m;△h—安全加高,m。(1111)蓄水容量及蓄水水深的确定蓄水容量根据水文计算并结合地形条件分析确定。根据蓄水容量确定蓄水水深。(2222)滞洪水深及滞洪容量的确定对于有调洪需求的涝池,滞洪容量为涝池最高设计洪水位与设计蓄水水面高程之间的容量。该容量由涝池工程组成和涝池所在地排水要求而定。1对具有排水的涝池,滞洪容量须通过调洪计算确定。根据水文计算,确定洪水总量W和洪峰流量Q;根据排水工程最大排洪量确定相应的过水深度,即为滞洪水深h滞,相应容量即为涝池的滞洪容积V滞。2对无排水的涝池,可按涝池的设计来水总量确定。滞洪容量确定后,涝池水深与容量的关系,即可求得滞洪水深h滞。(3333)安全加高△hhhh确定安全加高是考虑涝池应用中,蓄水意外增大使涝池水位升高而附加的一部分水深,可取0.2-0.5cm。涝池深度一般不超过5.0m。6.5.36.5.36.5.36.5.3防渗设计(1111)涝池底部和池壁需有防渗要求。池壁防渗高度根据涝池内蓄存水体水深要求确定,池壁防渗高度可取景观水深。(2222)常见涝池防渗技术有胶泥防渗、混合土防渗、土工膜衬砌防渗、采用沥青玻璃布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0油毡、塑膜防渗、混凝土硬化防渗和浆砌石防渗等。考虑景观需求和低影响开发,推荐优先选用胶泥防渗、混合土防渗和土工膜防渗技术。6.5.46.5.46.5.46.5.4涝池边坡设计(1111)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边坡坡度以1:1.5~1:2.5为宜。(2222)边坡防护的形式主要有:①工程护坡:主要包括干砌石、浆砌石、现浇混凝土、铁丝石笼、落石防护等形式。②生态护坡:常见形式主要有混凝土预制空心砖、浆砌石框架、松木桩(排)、仿木桩、砌山石、码石扦插等技术。③绿化防护技术:主要有生态植被毯、生态植被袋、土工格室、三维网坡面绿化、铺草皮边坡绿化。④自然边坡:通过种植植被来进行护坡,也可以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来增加边坡稳定性。6.5.56.5.56.5.56.5.5人工湿地型涝池结构设计(1111)人工湿地涝池主要有表面流湿地和潜流湿地两种,表面流湿地长宽比应为10:1或更大;潜流湿地根据达西定律来确定。(2222)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3333)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对床中水位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末端设置集水管,并设置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水位。(4444)湿地的填料使用,湿地填料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还能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进水配水区和出口集水区填料粒径一般为40~80mm,分布于整个床宽,处理区填料粒径建议为20~30mm,还应考虑便于取材、经济适用等因素,填料深度一般为30~70cm。6.5.6梯步设计为方便用户取用水,凡容积大于50m3的涝池应设梯步。梯步上下平台不小于50cm。6.66.66.66.6排水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设计6.6.16.6.16.6.16.6.1位置选择排水工程应布设在地势较低处,以便排除雨洪。6.6.26.6.26.6.26.6.2工程设计排水工程一般采用明渠式和涵管式,其设计参照相关规范进行。6.6.46.6.46.6.46.6.4排水与沟道的衔接排水进入沟渠时,应保证排水与沟道底部的衔接,避免由于水流冲刷,造成沟道扩张,如涝池距离沟边较近时,应防止对沟坡下切,可采用悬臂式、台阶式、陡坡式跌水,具体设计可参照相关规范进行。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16.76.76.76.7附属工程设计附属工程设计附属工程设计附属工程设计6.7.6.7.6.7.6.7.1111池边绿化设计(1111)池边绿化一般包括涝池动水位以上及周边范围。涝池周边绿化应结合涝池的遮阴、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区域绿化规划要求等统筹安排,提高绿化的综合效益,减少养护管理成本。(2222)宜优先选用乡土树草种。(3333)人工湿地型涝池常用湿地植物主要有:凤眼莲、浮萍等浮水型植物;芦苇、宽叶香蒲等挺水植物;杞柳、荻、香蒲、灯心草等有林湿地系统。6.7.6.7.6.7.6.7.2222安全防护设计(1111)为保证人畜安全,涝池周边除绿篱外,可加装防护栏,以防止对人畜误入。(2222)护栏高度应不低于75cm。设计时可将围栏与绿篱有机结合,增加涝池美观效果。6.86.86.86.8配套工程设计配套工程设计配套工程设计配套工程设计6.8.16.8.16.8.16.8.1周边景观工程设计(1111)涝池周边景观建设应尽量采用自然景观,与涝池周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相协调。(2222)尽量保留现有树木。(3333)宜优先选用乡土树草种。(4444)涝池周边景观参照园林及绿化工程等相关规范设计。6.8.26.8.26.8.26.8.2引水渠结合涝池周边集水区情况,布设或改造区内引水渠。引水渠开挖长度应根据来水面积及地形确定。6.8.36.8.36.8.36.8.3涝池周边步道涝池周边可布设步道,方便休闲游憩。步道宽以1.0-1.5m为宜,采用透水铺装,路年高出周围绿地10-20cm。6.8.46.8.46.8.46.8.4健身广场村庄健身广场建设可结合涝池进行布设,打造村庄休闲娱乐中心。6.96.96.96.9设计成果设计成果设计成果设计成果涝池设计成果主要包含以下图纸:①位置图;②总平面布置图;③水流集散图;④工程设计图。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27777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工程施工7.17.17.17.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施工准备7.1.17.1.17.1.17.1.1施工场地准备。包括选好的土、石料场,确定堆放物资的临时仓库等。7.1.27.1.27.1.27.1.2施工定线。根据设计图纸,将进水渠、池体、排水设施等各项建筑物的位置,用测量工具逐项落实到地面上,并用打桩等方法予以确定。7.27.27.27.2基础开挖基础开挖基础开挖基础开挖7.2.17.2.17.2.17.2.1放线。首先开挖出平台,然后在平台上按设计容积开挖边坡坡度,放出内外周边线,放线时要留足防渗厚度。涝池形状应因地制宜,根据土地、植物及周边景物情况合理选择。7.2.27.2.27.2.27.2.2涝池基础应置于完整坚实的地基上;要避免在裂隙发育或具有湿陷性黄土的地方建涝池,防止水分渗透对涝池的破坏。必要时应进行土壤的湿陷性试验。7.2.37.2.37.2.37.2.3边坡开挖。涝池边坡开挖比一般为1:1.5~1:2.5;开挖方法,宜用人工开挖,也可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边的形式,尽可能避免超挖而后回填的形式。7.2.47.2.47.2.47.2.4要避免在雨季施工。7.2.57.2.57.2.57.2.5防渗施工,选定合理的防渗技术进行涝池防渗。7.2.67.2.67.2.67.2.6必要情况下,可在涝池内铺上卵石,美化涝池。7.37.37.37.3防渗施工防渗施工防渗施工防渗施工7.3.17.3.17.3.17.3.1胶泥防渗技术胶泥防渗是一项传统防渗技术,可较好保持涝池内水体水质,防止水体水质恶化。(1111)池底防渗施工工艺:①首先平整池底,进行素土夯实。必要时设置30cm的37灰土夯实。②将红胶土过筛,均匀摊铺上50cm,洒水至适宜含水量(15~25%),夯实至密度不低于1.7g/cm3。③在红胶土上铺上10cm过筛土壤,以防止干裂。(2222)池壁防渗施工工艺:①平整池壁,采用洛阳铲或土钻垂直于池壁方向打孔,孔径5-10cm,孔深30cm,孔呈梅花状或品字形布置,孔距不大于50cm。②将红胶土过筛,洒水至塑态,放置24小时,然后充分拌制,搓成10cm粗,50cm长的条。③将土条塞入孔中,外露20cm,并用胶土填塞周围空隙,确保土条与孔壁紧密结合。④采用拍板拍打外露土条,呈饼状,与池壁紧密相结合。⑤池壁上均匀撒上过筛且含水量不低于15%的红胶土,厚度10cm,采用拍板拍打,与泥饼紧密结合。⑥定期进行养护,出现龟裂纹时采用红胶土拌合泥浆进行灌缝。⑦表层均匀撒上5cm过筛土壤,以防止底部胶土失水造成龟裂。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37.3.27.3.27.3.27.3.2土工膜防渗技术土工膜防渗技术是近年来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防渗技术,其施工工艺为:①铺设防渗土工膜前对底部进行平整夯实。②根据需防渗范围,准确丈量其相关尺寸,然后按实际裁切,并逐片编号,详细记录在专用表格上。③铺设土工膜时应力求焊缝最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原材料,同时也容易保证质量。膜与膜之间接缝的搭接宽度一般不小于10cm。④在池底和池壁间,应使接缝长度尽量减短。⑤防渗土工膜在铺设中,应避免产生人为褶皱,温度较低时,应尽量拉紧,铺平。⑥防渗土工膜铺设完成后,应尽量减少在膜面上行走、搬动工具等,以免对膜造成意外损伤。⑦土工膜铺设完成后,上部均匀敷上30cm厚度的过筛土壤。7.3.37.3.37.3.37.3.3混合土防渗技术采用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混合土料进行防渗,灰土、三合土、四合土等混合土料的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确定:(1111)通过试验确定不同配合比混合土料的夯实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2222)按不同配合比混合土料的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和渗透试验。根据最大强度、最小渗透系数选用粘性土和确定混合土料的最优配合比。(3333)无条件进行试验时,混合土的配合比可按以下要求选定:①�������������������������������������19׃1�3׃�����������������������������������±10%���②��������������������19׃1�4׃�������������30%�60%�������������������50%����������������������25%�35%��������������������������������①灰土可采用20%~30%。②三合土、四合土可采用15%~20%。(4444)土料防渗结构的厚度应根据防渗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表7.3.1土料防渗结构的厚度土料种类池底(cm)池壁(cm)灰土10~2010~20三合土10~2010~20四合土15~2515~207.47.47.47.4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施工管理7.4.17.4.17.4.17.4.1涝池施工应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7.4.27.4.27.4.27.4.2若汛期施工,需制定好防洪预案。7.4.37.4.37.4.37.4.3竣工后,应按设计图纸对各项建筑物全面检查。7.4.47.4.47.4.47.4.4蓄水后应观测沉陷、位移、渗漏、水质等。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48888涝池管理涝池管理涝池管理涝池管理和维和维和维和维护护护护8.0.18.0.18.0.18.0.1按“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8.0.28.0.28.0.28.0.2涝池每2年~3年应清淤一次,暴雨期应有专人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0.38.0.38.0.38.0.3暴雨前后应及时修补养护涝池,保持蓄水容积,并对沉砂池、排洪渠进行养护。8.0.48.0.48.0.48.0.4应尽量避免涝池干涸,以防池底及四周防渗层干裂失效。8.0.58.0.58.0.58.0.5涝池修成后,如果来水量比预估量偏少,应设法开辟水源,或开挖引水沟,增加来水量,以充分发挥涝池的作用。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5附录1111陕西省水土保持涝池建设设计大纲陕西省水土保持涝池建设设计大纲陕西省水土保持涝池建设设计大纲陕西省水土保持涝池建设设计大纲一、综合说明1.11.11.11.1涝池编涝池编涝池编涝池编码码码码1.21.21.21.2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项目背景简述XX涝池项目的来源(立项组织过程)。简述涝池地理位置。1.31.31.31.3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建设内容简述XX涝池建设任务和内容。1.41.41.41.4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管理项目组织管理简述项目组织管理的机构、办法及施工组织进度安排。1.51.51.51.5投资概算投资概算投资概算投资概算简述涝池的投资规模、主要措施投资概算;1.61.61.61.6结论结论结论结论涝池工程特性表(样式)涝池名称涝池编码涝池所在位置县(区)乡(镇)村涝池容积(m3)涝池深度(m)类型形状集水区面积(hm2)径流系数村庄(集水区)常驻人口进水渠(m)进水渠类型进水口(个)沉砂池(个)沉砂池容积(m3)退水渠(m)池体边坡坡比边坡防护形式防渗形式绿化面积(m2)乔木(株)灌木(株)步道(m)护栏(m)*其他配套工程未尽情况,可补充完善表格。二、基本情况2.12.12.12.1涝池集流区的自然条件涝池集流区的自然条件涝池集流区的自然条件涝池集流区的自然条件2.1.1村庄概况2.1.2地貌情况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62.1.3土壤2.1.4植被2.1.5水文、气象2.1.6村庄人口2.1.7集流区土地利用现状2.22.22.22.2污染现状及防治情况污染现状及防治情况污染现状及防治情况污染现状及防治情况2.2.1污染源状况2.2.1.1生活污染源现状(侧重分布于村庄或村民养殖情况)2.2.1.2生产污染源现状(侧重集流区工业和养殖场)2.2.2污染物汇聚变化过程及危害2.2.3污染防治现状三、工程设计3.13.13.13.1涝池涝池涝池涝池池体池体池体池体设计设计设计设计3.23.23.23.2涝池进水涝池进水涝池进水涝池进水工程工程工程工程设计设计设计设计3.33.33.33.3涝池排水涝池排水涝池排水涝池排水工程工程工程工程设计设计设计设计3.43.43.43.4附属工程附属工程附属工程附属工程设计设计设计设计3.53.53.53.5涝池安全防护设计涝池安全防护设计涝池安全防护设计涝池安全防护设计3.63.63.63.6涝池涝池涝池涝池配套配套配套配套工程工程工程工程设计设计设计设计3.3.3.3.7777工程量汇总工程量汇总工程量汇总工程量汇总四、施工组织4.14.14.14.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4.1.1实施条件4.1.2材料供应4.24.24.24.2进度安排进度安排进度安排进度安排五、投资概算5.5.5.5.1111投资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投资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投资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投资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5.5.5.5.2222采用的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采用的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采用的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采用的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5.5.5.5.3333投资概算总表、分项工程投资概算表。投资概算总表、分项工程投资概算表。投资概算总表、分项工程投资概算表。投资概算总表、分项工程投资概算表。六、项目组织管理6.16.16.16.1组织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机构6.26.26.26.2组织管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七、结论及建议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7附图1111位置图位置图位置图位置图2222总平面布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总平面布置图3333水流集散图水流集散图水流集散图水流集散图4444工程设计图工程设计图工程设计图工程设计图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8附录2222各类表格样式表B.1涝池自然条件与集水区土地利用情况表进水口集流方向集流区面积宅基地hm2道路占地hm2荒草地菜园�果园�硬化地面人工草地占地废弃宅基地占地其他用地小计其中:房屋占地小计其中:硬化道路占地km2hm2hm2hm2hm2hm2hm2调查人:校核人:调查日期: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19表B.2集水渠基本情况调查表涝池名称:渠道编号汇流面积渠道断面衬砌情况a渠道长度b平均纵坡年平均径流量c水质d渠道形态特征e渠道边坡植被其他主要植物种类f覆盖度hm2m%m3/s%a填写渠道底部是否衬砌;b指该段渠道长度。c填写调查时渠道内水流情况d对有水的渠道调查水质,根据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判断,填写水质类别。e填写渠道断面形态和平面形态,前者说明断面形状,后者说明渠道为自然弯曲,自然顺直或人工顺直。f填写渠道内现有主要水生植物种类。调查人:记录人:调查日期: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20表B.3涝池污水调查表涝池名称:集水渠名称污染源名称a规模b距涝池距离c距涝池水道情况年用水量年排放量污水去向污水处理方式年污水处理量其他数量单位mmm3m3m3a逐个填写污染源(养殖场、工厂及生活污水等)名称b养殖场规模数量填写年存栏数,工厂规模数量填主要产品产量,宾馆、民俗旅游户规模数量按接待能力填写,学校按在校师生人数填写,其他常住居民按常住人口总数填写。C距涝池距离采用加权平均距离。调查人:记录人:校核人:调查日期: 前言 1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 4基本规定 4.1涝池适用范围 4.2涝池的功能定位 4.3涝池类型 4.4涝池工程组成 5规划与布置 5.1涝池规划布置 5.2涝池选址 5.3涝池的编码 6涝池设计 6.1所需基本资料 6.2设计原则和要求 6.3设计标准及水文计算 6.4进水工程设计 6.5池体设计 6.6排水工程设计 6.7附属工程设计 6.8配套工程设计 6.9设计成果 7工程施工 7.1施工准备 7.2基础开挖 7.3防渗施工 7.4施工管理 8涝池管理和维护 附录1陕西省水土保持涝池建设设计大纲 附图 附录2各类表格样式
本文档为【陕西省涝池建设技术导则(试行)(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Refild_983
从教多年
格式:pdf
大小:47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0-26
浏览量: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