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必备手册(人教版)考点04世界的物质性(必修4)

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必备手册(人教版)考点04世界的物质性(必修4)

举报
开通vip

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必备手册(人教版)考点04世界的物质性(必修4)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四世界的物质性考纲导学1、哲学上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上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思维导图知识清单1、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上物质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共同属性,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

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必备手册(人教版)考点04世界的物质性(必修4)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四世界的物质性考纲导学1、哲学上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上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思维导图知识清单1、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上物质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共同属性,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注意: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客观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而上学性。拓展: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征——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征。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又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2)世界的物质性①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④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整合: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物质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哲学上运动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辩证法思想);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唯物主义立场);③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拓展: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与根本属性(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就物质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所独有的性质──客观实在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状态是怎样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主要最根本属性占有重要地位。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区别:①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②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拓展:(一)“绝对运动”的观点:(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3)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明相推而明生焉..(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的观点:(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3)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三)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四)相对主义和诡辨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1)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条河流;(2)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4、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注意:①规律是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体现了客观性。②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本质是内在的,一般的:现象是表面的,个别的;规律不是现象,但规律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③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不是偶然联系。但是偶然离不开必然,必然是通过偶然表现出来。④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拓展:具体规律与哲学规律关系:区别:(1)具体规律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内部本质的联系。(2)而哲学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共同规律,是揭示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规律。联系:研究哲学规律是以具体规律为基础。研究具体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①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内容:(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观律。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错误倾向:反对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否认规律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唯意志主义);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错误。易错辨析1、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提醒: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2.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顺从自然。)3.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提醒: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4.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提醒:“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5.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提醒:物质概括了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6.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提醒: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7.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8.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9.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10.规律有好坏之分,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规律是客观的、物质的,没有好坏之分,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11.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提醒: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是现象。)12.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注意: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改变的。)1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14.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提醒: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15.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1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17.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互制约。(提醒: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说主观能动性制约客观规律。)
本文档为【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必备手册(人教版)考点04世界的物质性(必修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萍水相逢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2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2-01-2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