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举报
开通vip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 1.简单协作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14~15世纪,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 (1) 16世纪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原始积累。 (3) 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资产阶级在这些国家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4) 西欧封建国家的改革,...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 1.简单协作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14~15世纪,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 (1) 16世纪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原始积累。 (3) 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资产阶级在这些国家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4) 西欧封建国家的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删) 3.机器大工业时期:19世纪和至今。 (1) 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先后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②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仍保持飞速发展的势头。③自由资本主义兴盛发展起来。 (2)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①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②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④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⑤以私人垄断为主要形式。 (3) 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了严重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意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②各国在20年代出现了经济复苏局面。③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④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4) 30年代大危机后至今,逐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①30年代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②二战期间的战时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二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直保持着增长状态。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消除,经济危机并未克服,资本主义仍处于温和衰退和缓慢上升之中。⑤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和经济一体化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正在形成。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1.英国:(1)概况:①14、15世纪,出现手工工场,羊毛纺织品远销海外,资本主义兴起。②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加强海外掠夺。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奴隶贸易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③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进行,工业生产逐渐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④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亦称“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成为债务国,英镑地位发生动摇。⑦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2)特点: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②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③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④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⑤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2.法国:(1)概况:①14、15世纪,法国南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17世纪中期,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拓展对外贸易,法国财富大增,国力日强。③18世纪,农业在法国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④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⑤普法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⑥19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在美德之后。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内外信贷领域,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⑦一战后,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2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24年工业产量超过战前水平。⑧30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⑨1967年参加成立“欧共体”,经济稳定发展;20年代进入“滞胀”时期。(2)特点: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②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③高利贷对国家影响大。④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⑤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 3.美国:(1)概况: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②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③19世纪中期,英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迅速发展。186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国。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⑤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战后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工业生产高涨,居世界首位,此时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⑦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⑧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一方面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一方面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稳定发展。⑨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遇到挑战。日本和欧共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70年代经济危机结束后,进入“滞胀”阶段。B1080年代加快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谈判。1992年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2)特点:①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②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③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世界经济霸权。④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契机。 4.日本:(1)概况:①17世纪初,德川幕府建立后,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不断兴起和扩大。②18世纪早期城市出现商业、金融机构和享有特权的大商人、高利贷者。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被迫开放一些港口,西方国家工业品涌入日本市场。④明治维新使日本很快进入经济迅速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⑤一战期间乘机发展工商业,由战前债务国变为战后债权国。战后不久,发生经济危机。⑥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工业生产普遍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⑦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大批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新技术、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⑧20世纪90年代,日本力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亚太地区的援助、投资、贸易等都占据重要地位。(2)特点:①日本是亚洲惟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②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③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周边国家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5.德国:(1)概况:①14、15世纪,德国的莱茵河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17世纪,德国最重要的邦国之一普鲁士,工商业得到发展。18世纪腓特烈二世积极发展工商业,国力迅速增强。③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国开始,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19世纪30年代以后,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④19世纪50年代,普鲁士重工业发达。⑤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20世纪初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⑥一战后被战胜国任意宰割而损失巨大,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和美英等国的贷款使经济很快得到恢复。⑦30年代受到经济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⑧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发挥了市场经济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第二。(2)特点:①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②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③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巧妙地利用一战后战胜国在赔款问题上的矛盾,恢复经济。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 6.俄国:(1)概况:①17世纪,俄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发展缓慢,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发展。②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农奴制的存在阻碍其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开始工业革命。③1861年,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⑤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到一半,农业仍占优势,对外国资本依赖。(2)特点:①封建残余在经济发展中严重存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军事因素对经济影响大。③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相称。 7.意大利:(1)概况:①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出现。②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撒丁王国成为意大利经济最发达的邦国。④二战后初期,经济危机严重。⑤一战后,与西欧国家关系密切。(2)特点:①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②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转移,影响了经济发展。③是较为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1.英国:(1)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都铎王朝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2)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特许成立了一些大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有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当政时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为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活动,保护本国利益,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5)英国工业革命前夕,英国资产阶级对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内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6)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殖民地,由于不愿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技术,造成了经济发展缓慢,失去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7)一战后,英国工党势力大增,执政后在资产阶级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8)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设置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经济。1933年召开渥太华经济会议,规定英帝国内部互惠关税,对外则一致提高关税。 2.法国:(1)17世纪,路易十四采取经济改革措施:发展工场手工业,取消国内关卡,鼓励出口,大力拓展海外殖民地;为增加财政收入,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竭力拓展对外贸易。(2)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经济政策:①君主立宪派掌权期间,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取消教会和贵族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②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一批新的土地法令,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所有制。③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国民公会颁布法令,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了土地问题。对日用生活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赢得了城市贫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④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3)一战后,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法国政府实行财政改革,增加赋税,减少开支,稳定法郎,取得了成效。 3.美国:①美国内战期间,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这项政策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②一战后,美国就到处运用美元,推行所谓“金元外交”。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等,向欧洲输出资本。③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美国为保护本国经济,于1930年通过国会法案,把近90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由此引发一场关税大战。另一方面,罗斯福上台后推行“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④冷战期间,推行马歇尔计划。⑤50~70年代,美国积极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还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计划进行投资。 4.日本:①德川幕府统治时期,规定藩主在藩内拥有政治、军事、司法和税收权利,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人民从事的职业必须是固定的,农民终年束缚在土地上,不准迁徙和买卖。对外实行锁国政策,几乎隔断了日本国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日本的落后。②明治维新中,进行经济改革,主要措施有:首先改革土地制度;其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积极兴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在政府保护下,出现垄断组织。 (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①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形成并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②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从而形成了小地产制。 ③美国: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促进西部的开发。 ④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以高于地价数倍的价格,出钱赎买份地。 ⑤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同意征收地税,使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五)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1.前提和条件 (1)第一次工业革命:①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②具备了资本、技术、市场等条件。 (2)第二次科技革命:①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②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③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3)第三次科技革命:①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②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③科学技术的发展;④社会要求迫切。 2.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向各国扩展。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今仍方兴未艾。 3.主要发明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和制造棉纺织机器、蒸汽动力机器和交通运输机器。 (2)第二次科技革命,主要有电动机、内燃机、柴油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等。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 4.主要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①主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展。②由一国向多国扩展。③将资本主义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2)第二次科技革命:①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②有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③在一些国家中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科技革命:①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日益重要。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加快。③科技密切结合,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5.影响和后果 (1)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2)导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变: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两大对立阶级产生,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②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的产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使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模式成型。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4)对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主要经济思想 1.重商主义 (1)盛行于16~18世纪的欧洲。 (2)代表人物:法国的柯尔柏。 (3)主要内容:第一,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如果没有或无法获得贵金属矿场就得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二,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等,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自由主义 (1)19世纪以后在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 (2)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3)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国富论》中,其中心思想是经济自由,亦即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其主张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3.社会达尔文主义 (1)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代表人物有英国思想家斯宾斯等。 (3)主要思想主张:认为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进化规律一样,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欢迎。 4.凯恩斯主义 (1)当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凯恩斯1936年提出。 (2)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种思想符合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集团日益同国家结合的要求。二战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确立。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垄断地位。 (2)丧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1)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2)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3.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3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八)几次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 3.1857年由美国开始,爆发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5.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开始形成 (1)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 (2) 早期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3) 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 (1) 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形成认识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①三个前提:一是社会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三是资本主义生产系的调整和适应,例如垄断的出现及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②“四个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a.科技条件。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交换的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与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市场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当市场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就受到阻碍,资产阶级就设法开拓市场,如德意志、意大利统一前的分裂割据状况,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都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制约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市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就充满活力和生机,如美国内战和德意志统一后,形成统一国内市场,促使美德经济高速增长。资本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争夺商品和资本市场的过程。c.资本条件。无论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还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资本始终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普法战争中法国50亿法郎赔款,一方面使法国缺乏更新设备和技术的资金,另一方面又使统一后的德国如虎添翼,从而导致两国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呈现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以不同的面目表现在资产阶级的行动中。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产阶级不择手段对国内外人民进行疯狂压榨掠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又加紧资本输出,目的是掠夺更多的财富。d.自由劳动力条件。资本主义生产主要是雇佣劳动,需要摆脱了土地和封建国家束缚的自由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不仅积累了资本,而且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之成为无家可归的自由劳动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性质差异,也要从是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方面寻找依据。 (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世界近代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定型的时期。评价此时期重要的经济事件、现象、政策要始终遵循生产力标准,即是否符合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圈地运动,要认识到它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消灭了自耕农,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本、市场,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不能仅看到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土地,到处流浪,处境悲惨。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法国大革命土地政策、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法国大革命中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对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具有积极意义,但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角度看,不利于法国经济发展。 (三)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历史。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世界市场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此间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贸易,扩展到大西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地区间的联系加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种类明显增多,来源于各大洲。此处所指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并不是说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 第二阶段: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60、70年代)。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的激增,提出了生产技术的变革要求,于是发生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及向其他国家的扩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此时期进入世界市场的商品发生重大变化,如棉纱、纺织机、铁制品、运输工具及各种工业半成品,还有各种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原材料。尽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其经济已越来越按同一市场的机制运行。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品交换数量和种类增加了,贸易往来范围与领域扩大,超越国界发展为国际间的贸易并进而取得世界性的规模,这必然会使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推动。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世界市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并冲击瓦解着各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再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前提。商品交换的全球化,打破了各国经济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的割裂状态,把落后民族卷入资本主义文明,席卷进商品流通的漩涡,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为世界市场而生产,因此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在这种全面交流中,各国的社会经济逐渐联结为互相依赖的统一体,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四)垄断组织的影响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垄断组织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尽管垄断组织作为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体,必然会带来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作为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集团,它的出现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但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从主观动机来看,是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实质上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最后,托拉斯等高级垄断组织,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垄断组织之垄断市场、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对劳动人民掠夺的加强。 第二,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 第三,垄断的形成,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 第四,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第五,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争霸,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如一战。 (五)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经济思想的认识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反映,同时也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但重商主义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工业革命后兴起的自由主义,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日益强大的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废除封建束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生产社会化日益剧烈,这时期自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逐渐减弱。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又引起了通货膨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凯恩斯主义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反危机理论,是针对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而提出的,这一点虽没有找到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一定程度上是对付危机的治标措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对缓解和解脱危机起到一定作用。 (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其原因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萎缩的矛盾,危机是上述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极强: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危机期间,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状态。 经济危机的影响深远,我们应该多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出现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才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其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充分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一般说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已达到相当数量,并散布于世界各地。②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③这些国家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一定份额并影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④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已对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上述条件已经具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再次,经济危机影响到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929年经济大危机发生后,自由主义思想不能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迫使各国政府和经济学界转而探索通过强化国家干预的途径来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凯恩斯主义产生,罗斯福新政即是其实践例证。西方各国的反危机措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逐步调整。 (七)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普遍建立起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并投资兴建了一批国营钢铁和军事企业,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发展。但这只是战争时期的现象,还带有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面对30年代大危机的打击,迫使各国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罗斯福“新政”为先导,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时期全面干预经济的先例,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英法等国也仿效美国,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法西斯国家推行战时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为迅速的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适应战争需要,进一步实行战时体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更广泛的发展起来。 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后,使新兴部门和行业增多,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与这些变化已不适应。为解决巨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外部干预经济活动,还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从内部进行调节。这样,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生活进行大规模的、持续的、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次的全面干预。国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成为经济活动的支配力量。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终于过渡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所建立的一种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作用。首先,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的弊端,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经济危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发生大的经济危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会消除经济危机,还会一定程度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5~16世纪之交,欧洲农民两极分化加速,主要是因为 A.经营资本主义农业的富裕农民出现 B.一些封建领主从事资本主义农牧业 C.货币地租的盛行 D.包买商对农民的盘剥 2.下列哪一项不是“价格革命”引起的后果? A.封建主衰落 B.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C.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 D.意大利商业贸易中心地位丧失 3.重商主义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所起的积极作用最主要的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增加了资本积累 C.发展了工场手工业 D.拓展了海外贸易 4.16~18世纪下半期,工场手工业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突出的特点是 A.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 B.新兴工业迅速兴起 C.工业资本控制着商业 D.采取简单协作生产 5.英法美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的土地政策,对资本主义长远发展不利的是 A.推行圈地运动 B.把土地廉价卖给新贵族 C.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 D.农民缴付少数的手续费就可获得已耕种5年以上的土地 6.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珍妮纺纱机的创制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B.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C.交通工具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和巩固 7.下列对美国独立前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经济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孪生物 B.其生产方式和目的与古代奴隶制并无二致 C.对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尚未构成严重障碍 D.这种经济发展较快,但水平低下 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拿破仑的农村政策 B.美国的南北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 D.英国的圈地运动 9.英国的“圈地运动”与美国的“西进运动”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是 A.给当地居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条件 C.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 D.导致农村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 10.以下各项,不属于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主张的是 A.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B.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事物 C.实行自由经营和自由竞争 D.彻底解除封建主义束缚 1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C.现代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D.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12.下列陈述未能正确地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特点的是 A.垄断组织通过特权获得巨额利润 B.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全面衰退 C.一些垄断组织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D.靠利息过活的人增多 13.19世纪后期,德日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具有统一的广大国内市场 B.注意吸收转化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通过战争夺取大量资源来赔款 D.政府鼓励开办工矿企业 14.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D.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衰退的共同原因有 ①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劳力和资本②本国战争债务巨大③美日的商业竞争使其失去了许多收入来源④丧失了在俄、奥、土的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6.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17.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开始于 A.第一次亚非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C.“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D.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 18.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A.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B.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D.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 19.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19世纪晚期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A.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 B.通过对外掠夺获得大量资本 C.借助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D.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全球经济一体化表现为①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②生产的国际化加深③各地区经济的区域性逐渐消除④经济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国际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1.据统计,192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总人口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出的人口从30%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升到72%,造成这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大量进口廉价的农产品 B.美国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D.197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22.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B.苏联在争霸中取得优势 C.美国经济的全面衰退 D.日本和西欧经济地位的极大提高 23.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的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表现在 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24.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是因为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各国逐渐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D.各国经济政治利益趋于一致 25.下面哪项不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 A.经济力量格局走向多极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 D.放任自由的竞争取代宏观调控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重商主义的商业政策是由城市商业中产生的。英国执行限制或禁止原料和半成品的输出与限制或禁止制成品输入的政策,这就是保护关税政策。……都铎王朝政府还推行逐步取消国内关税的政策办法,以促进国内商业的发展。……关卡就这样逐渐消失了,因为执行重商主义的王权在关卡设置满期后即不再批准。旧有的地方割据领域的界限,逐步推进到国境线上,使国境内各地渐渐统一起来,再没有关税限制将他们截成支离破碎的各个部分。英国税制统一的实现,使其国内贸易和商品转运最终通畅繁荣起来。 摘自陈曦文《英国16世纪经济变革与政策研究》 材料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最尖锐的内部矛盾表现在对外关系上,即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上。最好只进口原料,对奢侈品课以重税,尽可能不进口成品。……在对外贸易中始终要求多出口和以高价多出口,少进口和以低价进口,从这样一些要求中所产生的障碍所起的作用就更坏。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中,只有当人们有可能实施强制时,也就是说具有经济或政治和军事优势时,这才是可能的。 摘自汉斯·豪斯赫尔《近代经济史: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下半期》 材料三没有葡萄品的国家,须从外国取得葡萄酒,同样没有矿山的国家也无疑必须从国外取得金银。然而政府似乎不必要更多注意一物品而更少注意另一物品。一个有资力购买葡萄酒的国家,总会获得它需要的葡萄酒;一个有资力购买金银的国家,决不会缺少这些金属。……我们完全有把握相信,自由贸易无须政府注意,……自由贸易总会按照我们能购入或所能使用的程度,给我们提供用以流通商品或用于其他用途的全部金银。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回答: ①依据上属材料分析重商主义政策对欧洲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及其内在的问题。 ②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所主张的经济政策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民族,其工业化并非由政府刻意追求的事先规划的结果,而是一种源于民间私人资本“对财富的追求”和“贪欲”的结果,英国人是到了工业革命已成气候并大大改变了国家面貌时才有发现。 摘自《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后继工业化的法、德、意、俄、日等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其政府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从各国推动工业化的主体力量的相互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来:第一代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工业化主体是国内的民间私人资本;而第二代工业化国家如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业化主体是银行资本;第三代工业化国家如意大利、俄国、日本的工业化主体是国家资本和民族资本。 摘自《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 材料三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当现代化经济增长在英国再次出现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就算是高增长率了。到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工业国的这一增长率提高到1%~2%。 材料四1870~1940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从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 摘自《中国的经济革命》 回答: ①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出推进资本主义工业化主体力量的发展变化过程。 ②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材料三现象的原因。 ③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三、问答题 28.概述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影响,并说明至20世纪以来西欧发展的趋势。 29.试从原因和结果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关系。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B4.A5.C6.B7.B8.D9.C10.A11.D12.B13.C14.D15.A16.B17.C18.A19.D20.C21.C22.D23.B24.B25.D 二、材料解析题 26.①统一税制,消除关卡,促进商业的发展。加强中央王权,削弱封建割据势力,促进统一。因为都实行禁止金银外流,禁止原料出口和促进成品出口的保护关税政策,造成各国经济利益上的冲突,进而抑制经济发展和形成国家间的矛盾。②材料三认为国家无须干预金银货币和各种商品的进出口;主张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政策。变化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希望加强和巩固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要求解除封建束缚,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理论。 27.①工业化主体力量从民间私人资本发展到银行资本,再发展到国家资本和民族资本。②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由于民间私人资本“对财富的追求”和“贪欲”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起,由于银行资本、国家资本、民族资本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③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人员;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保护和扶持;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和掠夺。这些都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问答题 28.①原因:二战后至50年代初,西欧国家凭借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经济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至70年代,各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采取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②影响:开始为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在经济上,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促使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政治上,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极大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 ③趋势:西欧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西欧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其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随着西欧力量的加强,它正在形成为世界的一极。 29.①原因:a.市场的扩大是促进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b.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工场与与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促进了技术上的革新,第一次革命开展起来。c.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加强,亚非拉许多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的优势,竞相发明创造,并在生产中应用,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②结果:a.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促使列强加紧对市场的争夺。b.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销售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继续争夺商品销售市场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竞相进行资本输出,成为它们争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PAGE 1
本文档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098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8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1-25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