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

0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

举报
开通vip

0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 D[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前两项和与第三项之差即为第四项。10=(5+7)-2,-1=(7+2)-10,13=(2+10)-(-1)。故空缺处应为(10-1)-13=-4。所以答案选D项。   2. A[解析]该数列可转化为: 。其分母为积数列,分子为上一项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故空缺处应为 。所以答案选A项。   3. A[解析]分子是以47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分母的前半部分是平方数列,后半部分是以1,2,3循环出现,故其第40个算式为...

0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 D[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前两项和与第三项之差即为第四项。10=(5+7)-2,-1=(7+2)-10,13=(2+10)-(-1)。故空缺处应为(10-1)-13=-4。所以答案选D项。   2. A[解析]该数列可转化为: 。其分母为积数列,分子为上一项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故空缺处应为 。所以答案选A项。   3. A[解析]分子是以47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分母的前半部分是平方数列,后半部分是以1,2,3循环出现,故其第40个算式为 。   4. D[解析]该算式的前半部分是以2,3循环出现,后半部分是以10,12,14循环出现,中间的符号是以+、+、-循环出现,故第40个算式为3+10。   5. B[解析]该算式的分子是以9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分母的前半部分是以4,5,6循环出现,后半部分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第40个算式为 。   6. A[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15+1)=(3+1)2,20+5=(3+2)2,故问号处应为 。   7. B[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10+1+19=30,2+6+10=18,故问号处应为20-(10+5)=5。   8. C[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14÷7)+(26÷13)=4,(6÷2)+(20÷4)=8,故问号处应为(10÷2)+(21÷21)=6。   9. D[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26-13-4-4)2=25,(30-1-14-9)2=36,故问号处应为(10-1-4-2)2=9。   10. C[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16-2)÷(8-1)=2,(24-3)÷(10-7)=7,故问号处应为(20-18)÷(24-23)=2。      二、数学运算   11. B[解析]原式= = =37+63 =100   12. A[解析]因为n2与(n+7)2除以7的余数相同,12、22、32、42、52、62、72分别除以7的余数为1,4,2,2,4,1,0,七个数一周期,这七个数的和为(1+4+2+2+4+1+0)=14,14÷7=2。所以每连续7个数的和能被7整除。100÷7=14……2;所以前98个连续自然数的和能被7整除,后两个数的和除以7的余数为1+4=5,即原式除以7的余数是5。   13. D[解析]如图:设只喜欢语文和外语的有x人。可得:100=58+52+38-(6+12+12+x+12+4)+12,解得x=14。故只喜欢语文的同学有58-6-12-14=26(人)。   14. C[解析]吃第1粒糖,只有1种吃法,当吃第2粒糖时,可以与第1粒糖同一天吃,也可以在吃第1粒糖的后一天吃,有2种吃法。这样,假设第n粒糖有an种吃法,那么n+1粒糖的全部吃法也可以分成这样两种情况:(1)第n+1粒与第n粒糖同一天吃掉,有an种吃法;(2)第n+1粒在第n粒糖的后一天吃掉,这也与第n粒糖的吃法相同,也有an种吃法,所以第n+1粒糖共有2an种吃法。 第n粒糖    共有的吃法 1      1 2      21 3      22 4      23 5      24 ………………………… 10      29 所以10粒糖共有29=512种不同的吃法。   15. C[解析]两车相遇需要1÷( )小时,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走 ,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 )×[1÷( )],与60×2=120(千米)相对应,所以甲、乙两城相距60×2÷{( )×[1÷( )]}=600(千米)。   16. B[解析]铅笔数是钢笔的3倍,圆珠笔数是钢笔的2倍,因此这三种笔支数的和是钢笔数的6倍。 (17+23+33+36+8+42+49+51)除以6余1,所以水彩笔的支数除以6余1,在上述8盒的支数中,只有49除以6余1,因此水彩笔共有49支。   17. A[解析]由题意可得,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5×9+45×11)÷(9+11)=36(岁)。   18. B[解析]由题意可得:甲、乙岁数之差为(50-5)÷3=15(岁)。那么甲现在是50-15=35(岁)。   19. C[解析]甲做4小时、乙做6小时,共做196个 …………………………………①       甲做7小时、乙做3小时,共做208个 …………………………………………………②       由②得       甲做14小时、乙做6小时,共做416个…………………………………………………③       比较①和③,可得:甲每小时做零件(208×2-196)÷(7×2-4)=22(个),故乙每小时做零件(196-22×4)÷6=18(个)。   20. B[解析]为了尽可能少动用房间,服务员必须考虑让男女旅客尽量多住11人一间的客房。   男旅客47人如果住满4间11的客房,则余下的3人无法住满任何一种客房,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安排住满11人的客房3间,余下的47-11×3=14(人)恰好住满7人的客房2间。这样男旅客最少要用3+2=5(间)客房。   女旅客46人采用类似男旅客的分配方法,需要用11人的客房1间,7人的客房5间,共6间。   所以服务员最少要动用11间客房。   21. D[解析]如图有两种可能:   100+100-10=190(厘米)或100+10+100=210(厘米)。   22. D[解析]设这列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已知行人速度为1米/秒,骑车人速度为3米/秒。依题意,则可得出:(x-1)×22=(x-3)×26,化简得4x=56,即x=14(米/秒)。 所以火车的车身总长是(14-1)×22=286(米)。故选D项。   23. B[解析]三管齐开2分钟后还未完成的工作量是1-( )×2。2分钟后关闭乙管,还要[1-( )×2]÷( )=4(分钟)可注满水池。   24. C[解析]由题意可得每只轮胎行驶32000×4÷5=25600(千米)。所以答案选C项。   25. B[解析]如果一块玻璃也不损坏,那么,王小二可得运费2×1200=2400(元)。而王小二实际得运费2076元,两者相差2400-2076=324(元)。   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每损坏一块玻璃,不仅得不到2元的运费,还要赔偿25元。因此,每损坏一块玻璃就要少收入2+25=27元。所以,求王小二损坏了几块玻璃,就是求他一共少收入的324元中有几个27元。324÷27=12(块),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共损坏了12块玻璃。  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26. B[解析]从第一个图形开始,每图中的两位数中的十位数按逆时针方向填入相邻空格,个位数向顺时针方向填入相邻空格,从而组成新的两位数,依此类推,答案为B。   27. A[解析] 图形的旋转。下一个图是由上一个图逆时针旋转90°度所得,故正确答案为A。   28. D[解析]前两个图形中空白和阴影对应相同的部分在第三个图形中变阴影,不同的部分变空白。   29. C[解析]去异存同规律,即将第一个图与第二个图对应部分不同的去除,保留相同部分,组成第三个图,所以答案为C。   30. A[解析] 第1个图被从竖直方向平均分割之后,先朝相对方向平移,重合后再朝相反方向平移。   二、演绎推理   31. C[解析] 略   32. C[解析] 前后相比没有不同是最强的支持。不能选B,因为不能确定未开采湿地的情况。如果未开采湿地的生态已经被破坏了,则题干论证反而被削弱了。   33. D[解析] 略   34. D[解析] 因为它只设定了下限(至少有4个雇员,报销了至少2500元),而没有设定任何上限,于是它不可能被任何新的报销活动所否定。其他各个选项都至少设定了一个上限,因而可以被新的报销行为所推翻或否定。   35. B[解析] 两人争论的焦点是“是否需要修改条例以保护杂交动物”。张认为不需要 ,因为他认为杂交动物都可以通过纯种动物杂交获得。故本题应选B。   36. B[解析] 选项B说明“关节尿酸炎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样就得出,若古埃及中此病普遍,则古埃及的后代该病也普遍,而B对此进行了否定。   37. C[解析] 略   38. B[解析] 略   39. B[解析] 论证的结论是“有甲烷,所以有微生物,有生物,甚至有人”。A、C选项质疑“有甲烷所以有微生物”,D项质疑“有微生物所以有生物甚至有人”。   40. A[解析] 选项A说明,先进的医疗技术对民众的帮助具有普遍性。不选B选项是由于不能确定这30%的人中是否都是富人;至于不选择选项C是因为它没有否定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仍比较高的事实。   三、事件排序   41. C[解析]此题讲述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波拿巴·拿破仑的一段人生经历,熟悉历史的话能够准确选出,如果不熟悉,则可以从军衔的变化来判断,顺序是:少尉-少将-中将,再随后是第一执政(不是军衔,但从得到国家统治权可知该职务权力最大)。   42. A[解析]注意“听证会”应该在“政府发布公告”之前,“认为公告不合民情”应该在“发布公告”之后。     43. D[解析]此题讲述的是以色列的历史,需要考生知道希伯来、犹太、以色列都指的是同一个民族,此外,对于中东战争和“二战”爆发的先后顺序也要有所了解。   44. A[解析]此题是关于不同岩石形成过程的描述,首先是岩浆在地下冷却而变成花岗岩,随后在高温高压下变成了变质岩,变质岩在地壳上升后露出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在风化、侵蚀、沉积下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在地壳继续隆起过程中,当高出周围地面时,看起来很像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页,页岩是沉积岩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D项具有迷惑性,D项的错误在于1放置的位置不当,破坏了整体结构。   45. C[解析]此题比较容易,讲述的是一个运动员因为剧烈运动后大量饮水而造成“水中毒”,最后被抢救过来,但又不幸摔断腿的事情。需要注意:5项所显示的是“水中毒”症状,而不是小腿摔断的症状。  四、定义判断   46. C[解析]此题关键在于定义中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故选C。   47. A[解析]此题注意定义中的关键句:“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四个选项当中所描述的情形,只有A所述符合此特征。   48. D[解析]注意定义中的关键词,即对事物的“洞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选项D中张阳凭借他对市场敏锐的观察力、判断等能力使得企业迅速壮大,完全符合定义描述,故选D。   49. D[解析]此题中的关键在于定义中的前提,即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选项A、B、C中的情形都违背了这个前提,只有D属于隐私权范畴,故选D。   50. D[解析]此题的关键处在于:公务人员掌握和提高行政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技能,D选项不符合这一点,故选D。   51. D[解析]此题的关键处在于:“在政治生活中”,选项A、B、C都符合此条件,并且符合定义中其他条件,只有D项不符合,故选D。   52. C[解析]此题从四个选项中看较难把握,但注意观察定义中的关键点就能把握思路,即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只有C项的体验不符合自我实现的条件,故选C。   53. C[解析]此题定义中的关键处在于“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相关”,C项中为社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并没有参与以上过程,故C项不属于信息产业。   54. B[解析]此题的关键处在于定义中的主体是“病人”,另外“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焦虑不安”也是关键,A、C、D都不符合以上条件,只有B项符合。故选B。   55. A[解析]此题的几处关键点在于“两个以上公民(包括两个)”、“按照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各自提供……”、“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四个选项中,完全符合以上条件的只有A项。应特别注意的是A项中“不参与经营”是指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因他出资,又要收益,属于“合伙经营”。   第三部分  常识判断   一、单项选择题   56. D  57. C  58. B  59. D  60. A  61. C   62. B  63. A  64. A  65. A  66. C  67. B   68. A  69. B  70. B  71. B  72. B  73. B   74. C  75. A   二、多项选择题   76. ACD  77. BCD  78. AD  79. ABC  80. AB  81. ABD   82. ABCD 83. ACD  84. ACD  85. BC 第四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86. B[解析]A项从第2段“花卉能够激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花 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推知是正确的,C项从第2段和第6段推知正确,D项在第3段中,这三个选项都是从花卉对人类的作用来考查的。B项“花可用来”表达的是被动之意,是从人对花的利用角度解说的,因而应该排除。   87. D[解析]ABC三项都在第4段中,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效应”,而D项在第5段中,是从理论上解释“心理效应”。抓住“这种”这个指代词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88. D[解析]从第1段“在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可知,D项“心理学已经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的判断是错误的。   89. B[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在第2段中可以看出,进化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有认识一致的地方,“但是”一句则告诉我们进化生物学另有新认识。C项“证实”说法武断,从第5段中可知C项说法只是“各种进化理论”中的一种解释,一种推断。D项说法片面,可以从第6段“对人类基本没有食用价值或其他生存价值的开花植物”推知错误。B项从第4段可以推知正确。   90. D[解析]原文第三段末尾说:“这种‘深部生物圈’……有极大的数量,有人估计其生物量相当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而D项把这个估计的数字说成了确数。   91. B[解析]这道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文章第五自然段的理解。文中只有“我们用肉眼、甚至用光学显微镜见到的,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上层,只占生物圈的一小部分”一句,是对“我们对生物界的偏见”的解释。而后文全都是生物界的真实特点的阐述。A、C、D三项所说的都是生物界的真实特点,而非“我们对生物界的偏见”。   92. B[解析]A项,原文第三段说:“黑暗食物链的基础,是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化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的原核生物,据推测与生命起源时的生物群组相近。”原核生物并不就是生命起源时的生物群。C项,原文第四段说:“原来从极地冰盖到火山热泉,从深海海底到地层深处,……只不过是生物圈中的一小部分。”而“‘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D项,原文第四段中“不但海底,海水层里也是一样”一句,暗示了微微型浮游生物是在海水层中发现的,而不是在“深部生物圈”中发现的。B项的阅读区间主要在第二自然段中。   93. C[解析]A项,“大洋中脊”和“黑暗生物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深海发现,它们之间没有一个为另一个“开辟新视野”的关系。B项,“现代地质学研究要重视的不再是大化石”说得过于武断。D项,“深海大洋的研究,不仅是地球科学,也是生命科学的突破口”,并不代表主要通过对深海大洋的研究,才能展开对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主要途径”错。   94. 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概念的理解在文章的第一段中,特别是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中的“囊胚中”的“中”字是关键词,也就是说人类胚胎干细胞所处的位置不是“囊胚外表”,而是“囊胚内部”。由此可知,囊胚外表的一层扁平细胞不是“人类胚胎干细胞”,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才是。A项中的“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与原文不符,可以排除。C项中“可发育成胎盘”的是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而且这句也不是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确切定义,可以排除。D项把胚胎干细胞和成年干细胞混为一谈了,因而也是错误的。只有B项完全符合原意,是正确选项。   95. 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A项只是说明成年干细胞所处的位置,并不能证明胚胎干细胞比成年干细胞更有研究价值,不能作为生物学家的判断依据,所以A项为正确选项。   96. 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不符合原文意思,错把原文中的“基本上是确定的”与“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说成“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在整合信息时故意混淆性质不同的判断。A项依据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C项依据第二自然段后半部分,D项依据第三段,都可以排除。   97. 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A项是把或然当成了必然。把只是在鼠身上的试验取得结果说到人身上,且“已经证实”,与原文不符,因而是不正确的推断。   98. 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第一段末尾“只有到20世纪,人类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考生应该首先弄清这句话的意思,即“足够的力量”指的是人类的力量,而并非所有的生物,这种力量又指的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把握住这句话的主要信息,该题的答案就已经很明了了。   99. A[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的一项。四个选项中,很显然,B、C、D都是人类研制的药品对动物的直接影响。A项写的是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即“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与环境有关,同时,它们对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较小。由此可知,A项不属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100. C[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C项“所以人类能够适应化学药品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这种说法太绝对,不符合文意,原文为“人们能够奇迹般地适应了它们,也无济于事,因为各个实验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并投入使用。”   101. A[解析]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力。A项推断正确,文章第一段说:“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又写道:“人类才获得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由这两句话推论,就可以得出“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动植物的质量”的结论。B项,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错误。C项“可见人类研制化学药品是得不偿失的”缺少根据,纯属是“无中生有”。D项的“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了一个永远终点的螺旋”和原文“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对比,就会发现少了“似乎”二字,这样看来D项就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同时,“化学药品也将会永无止境地研制下去”说得太绝对,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102. D[解析]A项,从第2段“他们与其他人一起开发了Globus Toollkit这种能在各种平台上运行的网格计算机软件,并使之成为实际上的网格计算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也就是网格协议”一句中体现出来。B项从第1段“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连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的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机能力”一句中可体现出来。C项从第2段中间“这种协议(网格协议)是实现网格计算的基本条件,因为它能够保证异构系统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这句推断出来。D项第4段“网格计算机技术的最直接应用之一是网格计算机的研制和开发……事实上,所有这些计算机都采用了Globus Toolkit,拥有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可见“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的说法不妥,另外,第1段最后一句也说明“网格协议”与计算能力有关。   103. B[解析]第二段开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伊思·福斯特说:“人类正在迈向一个新的未来,计算机资源的实际位置已不再重要。”这也是本段的中心句。从中可知选项B为正确答案。   104. A[解析]本文前半部分说明“网格计算技术”这一词语的概念及特点,如第1段中间“到了今天,新的协议又出现了,它就是‘网格协议’。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后半部分侧重写“网格计算技术”的应用。如第4段第1句话“网格计算技术的最直接应用之一是网格计算机的研制与开发”,由此可见选项A为最佳答案。   105. B[解析]选B的理由是:第1段讲了三个“协议”,20世纪80年代,“网际互联协议”,使人们可以连接任意两台计算机,这样因特网这个巨大网格在全球蔓延开来。20世纪90年代,“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链接任意两个文件,万维网迅速形成,到了今天,新协议“网格协议”出现,比以往两个“协议”更有优越性。还可联系第三段中间“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而如果采用网格计算,问题的解决将变得易如反掌”。A项不是“电网”,而是“类似于电网”的“网格计算”。C项“一定能够成功处理”不妥。D项“还不能应用于”的说法过于绝对。   106. A[解析]本题四种选项都来自原文,B项说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解释。可以排除。C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形成了沙尘暴,同时它并没有解释到沙尘暴的含义,因而也可以排除。D项虽然说出了沙尘暴的形成原因,但不是对沙尘暴的解释,因而也不是正确选项。A项说沙尘暴是“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些都是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应该选A。   107. B[解析]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可以说都有一定的干扰度。要准确地选出,就要仔细比照原文。A项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文中的原意,是正确的,可以排除。B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因为沙尘暴并不是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更没有起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C项除“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对原文略有改动外,其余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原文的意思。也可以排除。D项只是对原文作了一些简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也可以排除。   108. A[解析]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就要弄清楚原文中哪些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灾害的加剧。文中多次提到“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等等,这些信息,足以提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显然应该是纯自然状态下造成的内容。B、C、D三项都与人的活动有关,应该说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排除。只有A项只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所以应该选A。   109. C[解析]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这段原文只是说“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并不能从中推断出“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这一结论。B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的“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从这两句话也不能推断出“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D项推断的依据是哥德说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但不能由此推出“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的结论。按照D项的说法,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显然是不正确的。C项是基于全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因此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110. C[解析]由该段文字可得:AB效果是构成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现象,这就是即便在没有电磁场存在的地方,也存在着某种作用于电子的力。A项是统一场论的对象之一,B项是对统一场论的描述,D项是AB效果的名称由来,故只有C项正确。   111. A[解析]该段文字主要是讲随着人类使用有机燃料的数量增加,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果,如果这些负面效果得不到控制的话,将会使人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故B、C、D三项都是属于需要改变的“这一趋势”。   112. C[解析]根据该段文字,“其”在文中是指太阳系以外的行星。   113. C[解析]该段文字主要是说澄江化石群证实了“随着食肉类捕食能力的迅速提高,动物的骨骼化的防护体系便瓦解了”。原文中的 “动物不仅要有坚硬的外壳,还得有发达的视力和活动能力”是作为依据之一来证明“动物的骨骼化防护体系的瓦解”。   114. C[解析]C项中“虽然并不表示有多么浓厚的宗教感情”错误,因为引用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的话是为了说明烦闷的意义和原因,并不代表任何宗教感情。   115. C[解析]该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即是为了说明应该注重两者的协调发展,不可偏废任何一方,但这并不等于两者的地位相等。由此判断,只有C项最适当。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16. C[解析]根据资料第三段可知选项C说法不正确。   117. B[解析]2002年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为:  ×100%≈55.8%,较2003年多出(55.8-53.1),即2.7个百分点。选项B正确。   118. C[解析]根据第三产业就业新增人数为88.95万人,为三大产业之首,2003年对 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最大。故选C。   119. B[解析]2003年原有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新增从业人员占私营企业和个体工  商户新增就业人数比例为 ×100%=61.3%,61.3%×27.7%≈17%。故选B。   120. C[解析]国家已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其结果是大量国有经济单位中的富余人员大规模分流,所以C项并不有助于改善就业形势。故选C。   121. B[解析] 由表1可得,广东共有高技术企业2013家,故B项错误。   122. A[解析] 由表2可得,全国的科技人员有27.4万人,故A项错误。   123. B[解析] 由表1数据计算可得,广东的增加值率约为22%,天津的约为29%, 上海的约为19%,山东的约为27%。故增加值率最高的是天津市。   124. C[解析]由表2数据可得,广东的高技术产业专利授权数占全国的 ×100%≈47.65%。   125. D[解析] 由表1、表2的数据可得,广东平均每个高技术企业拥有科技机构数为213÷2013≈0.11,江苏的为183÷1386≈0.13,浙江的为63÷1139≈0.06,山东的为81÷528≈0.15。故正确答案为D项。   126. C[解析] 2004年第3季度农产品价格总指数为96.1,相比去年同期100下降了3.9%。选项C正确。   127. D[解析] 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只有棉花生产价格持续升高。选项D正确。   128. D[解析] 设2004年第2季度的油料价格为x元/公斤,可得出,1.81∶100=x∶  103.2,求得x≈1.87。选项D正确。   129. C[解析] 2004年第4季度的粮食价格为 ×1.6=1.52元/公斤。选项C正确。   130. C[解析] 选项中农产品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为:活鸡为7.5,生猪为7.6,粮食为9.4,林业产品为1.5。粮食价格指数波动幅度最大,故应选C。   131. C[解析]19788.1-16535.1=3253(亿元)。   132. C[解析]此题计算较复杂,首先计算出各月存量如下:   3月:922.35-416.58=505.77;4月:1467.5-922.35=545.15;5月:2097.9-1467.5=630.4;6月:2821.3-2097.9=723.4;7月:3466.8-2821.3=645.5。 再计算各月增量:   4月:545.15-505.77=39.38;5月:630.4-545.15=85.25;6月:723.4-630.4=93;7月增量为负数。故6月增加值最大,选C。   133. D[解析]4143.7÷(1+24.2%)≈3336.3(亿元)。   134. D[解析]2690.2+11103.5=13793.7(亿元)。   135. B[解析]2002年4月份完成的固定投资额为5416.4-3263.69=2152.71(亿元);2001年4月完成的固定投资额为5416.4÷127.1%-3263.69÷126.1%=1673.35(亿元),故同比增长为(2152.71-1673.35)÷1673.35≈28.6%。故B项不正确。
本文档为【0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真题及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6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1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3-19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