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课件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课件

举报
开通vip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课件试讲人:黄臻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引言:中国人历来强调分配的平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等贵贱,均贫富。”——钟相、杨么领导的南宋农民起义口号“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不会导致富得越富,穷的越穷。”——邓小平第一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概况第二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目录背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容我...

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课件
试讲人:黄臻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引言:中国人历来强调分配的平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等贵贱,均贫富。”——钟相、杨么领导的南宋农民起义口号“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不会导致富得越富,穷的越穷。”——邓小平第一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概况第二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目录背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发展过程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分配制度是由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亦即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马克思关于分配关系的理论推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分配制度是由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分配的具体表现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必然结果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1/2)-内涵按劳分配的内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区别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生产条件生产力极端低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力高度发达分配标准绝对平均按劳动梳理和质量按个人需要适用社会主要是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现状原因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直接原因: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2/2)-意义案例讨论海尔的绩效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海尔集团是国有控股企业,对员工工资的分配只看效果,不论资历,由原来的同岗同酬观念转变为同效同酬观念,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合海尔集团绩效发放制度,请讨论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按劳分配的意义?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我国的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资本要素储蓄利息、股息红利、债券利息、私营企业纳税后的利润土地要素出租房屋的资金技术要素技术入股、专利转让劳动要素私营和外企中职工的工作、降价、津贴管理要素公司中管理者的收入信息要素提供价格或供求等各种信息所获得的收入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产权主体不同公有制公有制在内的多种产权主体所处地位不同主导地位多种分配方式的一种遵循的原则不同公平优先的原则效率优先的原则分配对象不同个人收入分配既有个人收入分配又有国民收入分配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第一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概况第二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目录背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发展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阶段1:1978-1987阶段2:1987-1992恢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以邓小平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讲话为标志,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确定了按劳分配原则,逐渐改变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实践中寻求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方式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关注公平,强调民生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分配方式一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二是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三是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阶段3:1992-2002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并首次明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阶段4:2002-2012阶段5:2012-至今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党的十七大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指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关注公平。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贫富差距日益拉大(1)居民收入基尼斯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的上限)。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2)城乡差距过大,地区分配失衡。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大大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国家1.7:1的比例。中国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莫桑比克。(3)参与初次分配的机会不均等。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城乡居民发展机会的不平等问题较为突出,不同地区居民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也较为严重。(4)存在“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入高低靠的不是个人能力和劳动付出,而是靠“抢身份,抢行业”。如果能“抢”到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或“抢”到到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身份,就等于得到了高收入、高福利、高阶层。贫富悬殊问题日益严峻第一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概况第二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目录重点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策略第一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概况第二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目录重点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策略通过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消灭灰色收入。一是要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二是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三是规范公务员的工资外收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消除垄断行业职工不合理的高收入。首先取消对行业进入的限制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政府要废止对行业进入的相关规定,在垄断行业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其次,国家要尽快制定并出台《反垄断法》,铲除阻碍市场竞争的因素,消除垄断企业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基础,健全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机制,调整收入分配。第一,科学合理的制定最低工资制度;第二,建立工资指导线制度;第三,加强对国有垄断企业工资的宏观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对收入的调节力度。调整我国的税收结构,增加对所得和财产进行课税的税种。(1)要适时开征遗产税。(2)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3)开征社会保障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首先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要完善城镇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其次,完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增强其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再次,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具有外部性的公共卫生事业与个人医疗分离开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推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用控制机制,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最后,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基本保障。第一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概况第二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目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先富带动后富,较快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人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把“共富”作为重点。1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客观必然性2以“两个大局”思想为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3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分配理论要在解决利益分配和收入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取缔非法收入;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1规范收入分配秩序2
本文档为【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海洋里徜徉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22
分类:
上传时间:2022-10-31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