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举报
开通vip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概念目标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2.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探究目标1.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2.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3.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态度目标1.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2.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4.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5.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教...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概念目标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2.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探究目标1.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2.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3.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态度目标1.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2.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4.通过多次的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5.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教学难点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馈,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行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3)进行预测,不能吸打“×”,能吸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4)分发磁铁,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要强调实验的规范操作:用条形磁铁轻轻接近被测物体,观察物体是否被磁铁所吸引。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每种物体应该重复测三次。(5)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6)协助学生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组成材料)。三、研讨:实验发现1.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小结: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或者含有铁)可以让学生交流:哪几个物体自己预测错误了,错误原因是什么?2.讨论: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用磁铁吸引,用手直接捡,用水分离……)教师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为什么。(研讨后可以做下演示实验)四、拓展:磁铁还能吸什么1.重要提醒:不能用磁铁去吸引手机、磁卡、电脑屏幕等,以免物品被损坏。2.教师介绍:科学家研究磁铁时,测试过很多材料。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铁,还能吸镍和钴。镍和钻在工业生产中运用比较广泛。(板书补充:磁铁还能吸引钴、镍。)3.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1元硬币是钢芯镀镍的,也可以被吸引。我们可以用磁铁来找一找哪些硬币含有铁和镍。【板书设计】1.磁铁能吸引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钴、镍……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2.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2.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3.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2.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2.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条形磁铁、小车、滑板车。学生: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回形针【教学过程】一、聚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1.出示一辆放在桌面上的小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2.学生自由发言:用绳子拉;用手推;用嘴吹……二、探索:让小车动起来1.拉动小车和推动小车(1)出示小车和棉线,讨论实验操作方法。(2)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组织反馈,提问: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4)拓展:用扭扭车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推力”、“拉力”。2.用嘴吹能否使小车动起来学生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并进行交流说说感受。3.用磁铁让小车动起来(1)出示小车和磁铁,学生说说实验的操作方法。(2)分组领取器材进行实验。(3)学生研讨实验现象和操作中的发现或感受。(4)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用磁铁吸引小车的这种力量。小结:磁铁不能接触小车,却能让小车动起来,这种力量就是磁力。4.隔着一些物体,磁铁是否还能让小车动起来?[(1)出示实验材料,生说说怎样操作,小组如何分工合作。实验提示:合理分工,先预测后实测;每次检测至少重复做三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完成实测后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结束时整理好实验器材。(2)分组进行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教师指导。(3)各组整理实验器材,准备汇报。三、研讨:总结归纳1.提问: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完成活动手册第4页内容。2.提问:隔着物体吸引小车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还想研究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四、拓展:“蝴蝶飞”游戏1.介绍“蝴蝶飞”游戏。2.课件出示“蝴蝶飞”游戏的制作方法。3.学生小组合作玩“蝴蝶飞”游戏。4.讨论:你能解释蝴蝶飞的原理吗?【板书设计】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推力、拉力磁力——隔物吸铁《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2.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预测。3.能运用多种实验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4.能初步运用证据进行信息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能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2.能初步了解研究一个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3.能体会到多个证据对研究结论的得出具有重要的作用,尝试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4.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2.教学难点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回形针小组:条形磁铁、小钢珠、铁粉盒、塑料尺、回形针、蹄形磁铁【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提问:把磁铁放入小钢珠堆中,再轻轻拿出,会看到什么现象?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认真观察,发表自己的意见。2.提问:磁铁的各个部位都有磁力吗?磁力的大小相同吗?学生自由猜测,可以提出不同的假设。3.引导: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呢?学生自由发表。探索:条形磁铁磁力的分布1.活动一:借助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1)出示条形磁铁和回形针,提问:就用一个回形针,怎么来检测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呢?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方法。(2)教师归纳实验方法:先将条形磁铁放在桌上,然后用手指拿着回形针,放在条形磁铁的各个部位,感受条形磁铁上各个部位的磁力。(3)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个人都感受一次,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什么情况说明磁力大?什么情况说明磁力小?(4)学生汇报实验发现: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2.活动二:用磁铁的不同部位接触回形针(1)出示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和5个回形针,出示教材中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能够看出磁铁的磁力大小?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析。(2)教师归纳实验方法,强调要点:将条形磁铁放置在测磁力卡上,将磁铁和5枚回形针放在对应的位置,回形针统一用小头朝着磁铁。然后轻轻地推动条形磁铁,慢慢靠近回形针,观察实验现象。(3)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4)完成实验,各组整理好实验器材。(5)组织交流,进行概括: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越往中间磁力越小。3.活动三:磁铁吸盒里的铁粉(1)出示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和铁粉盒。提问:如果把条形磁铁靠近铁粉盒,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先自由探索。(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实验方法和观察重点:将磁铁紧紧贴在盒子上,轻微、快速抖动,观察铁粉的情况。重复几次,做好记录。(3)学生再次分组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观察到的铁粉分布。(用小点表示,磁力大的部位点多,磁力小的部位点少。)(4)完成实验,各组整理好实验器材。(5)组织交流,进行概括: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三、研讨:实验发现1.交流:3个实验有哪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进行回顾并发言。小结: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2.讲解: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条形磁铁有2个磁极。四、拓展:寻找蹄形磁铁的磁极1.出示实验材料:蹄形磁铁、一些小钢珠和回形针。2.提问:蹄形磁铁的磁力是怎样分布的?有几个磁极?3.学生自由探索。4.汇报交流: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什么现象。5.根据实验结果在活动手册的蹄形磁铁图形上用“O”标出磁极。【板书设计】磁铁的两极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磁极2个《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重复测试、简单表格来收集和记录磁极与方向关系的证据。2.能初步运用分析的方法从实验记录表中发现磁极与方向的关系。3.初步学会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科学态度目标1.能采用表格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交流有关磁极与方向信息。2.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在“磁极与方向”的研讨中,能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磁铁具有指示南北的特性。2.教学难点如实地记录和交流有关磁极与方向信息,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回形针小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回形针,支架,方位纸,指南针【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观察发现出示条形磁铁,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小结:磁铁上涂着红、蓝两种颜色,分别标注着“N”和“S”字母。2.思考交流磁铁上涂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意义?学生自由猜测,教师暂时不作评价。3.揭示课题条形磁铁有2个磁极,磁极能指示方向吗?如果能,你觉得会怎样指示?揭示课题《磁极与方向》。二、探索:磁铁能否指示方向1.活动一:条形磁铁能否指示方向(1)分小组发标有东南西北的方位纸,学生进行摆放,教师巡回指导。(2)说明实验要求:将条磁铁支架放在方位纸上,再将条形磁铁放在支架上,轻轻转动,观察静止后磁铁的两端各指什么方向,用打√的方法记录活动手册上,依照这样的实验方法做3次。(3)发放条形磁铁和支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第6页的记录表上。(4)分析实验结果,组织学生交流。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讨论:同样的实验重复做几次,有什么好处?(避免实验的偶尔性,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小结:磁铁的一个磁极总是指向南方,另-个磁极总是指向北方。(正常情况下,磁铁的蓝色部分指向南方,红色部分指向北方。)2.活动二:其他形状磁铁能否指示方向过渡:换成蹄形磁铁或环形磁铁,你觉得还是这样吗?(1)出示实验器材:支架,挂线的蹄形磁铁或环形磁铁,方位纸。(2)教师讲解实验器材的组装和实验操作过程。(3)学生分组实验,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第7页的记录表上。(4)完成实验,各组整理好实验器材。三、研讨:实验发现1.交流:磁铁的磁极与方向有什么关系?(磁铁总是一个磁极指向南方,另-个磁极指向北方。)2.小结: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3.完成活动手册第7页记录表下的填空内容。我们发现,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磁极叫(北)极,一般是(红)色的;指南的磁极叫(南)极,一般是(蓝)色的。四、拓展:指南针的使用1.出示指南针,介绍原理:指南针就是利用磁铁能指示方向的特点制成的。2.分发指南针,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构造,再进行交流。磁针:确定南极(S)和北极(N)刻度盘:指引确定其他具体方向(支架:支持磁针,让它保持水平;外壳:方便携带,保护作用)3.阅读指南针使用说明书,学生根据说明书尝试操作指南针。4.组织学生用指南针到校园里辨别方向,注意安全。【板书设计】4.磁极与方向磁极——指示方向指北的磁极:北极(N)指南的磁极:南极(S)指南针《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变成磁针。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磁铁来磁化钢针,以制成磁针。2.能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对磁铁和漂浮物之间的组装方法进行初步设计。3.能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4.能针对制作过程或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活动。2.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及其效果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3.能多角度地提出指南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或提出改进意见。4.在研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2.通过自制指南针,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的技术和工程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难点:能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针对制作过程或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教学准备】教师:钢针或缝被针、吹塑纸、条形磁铁、指南针、盛水盘、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哪些吗?(播放课件)补充:指南针是四大发明之一,它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没有指南针,航海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引出: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回顾磁铁的性质)2.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历史,描述指南针的工作原理。老师手里就拿着一个现代的指南针,可指南针可并不是打从被发明就长成这样(ppt展示),这是指南针的发展历史。3.介绍水浮式指南针(ppt):早期的水浮式指南针是利用人工传磁获得的磁针穿过轻质的灯草漂浮在水面的方法制成的,你们知道,灯草的作用是什么吗?(可以让原本会沉入水中的磁针漂浮在水面并能够自由转动)任务:我们今天就要用这些材料模仿水浮式指南针,自己来做一个指南针。二、探索1.分配: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获得一个指南针、一根钢针、一张大小合适,菱形的吹塑纸、一个盛水容器、一块条形磁铁。强调:钢针的头很尖,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2.制作过程:(1)制作磁针、检验效果:自制的指南针里,哪个材料最难找到呢?(磁针),我们可以利用原本就具备磁性的条形磁铁使钢针获得磁性。教师示范:用条形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一端始终沿着一个方向摩擦,重复摩擦20-30次。并用身边的铁质物品(如铁质铅笔盒、回形针、大头针)试验其是否已经具备磁性。(2)安装磁针:怎样将磁针固定在菱形的吹塑纸上,同学们可以先思考并在活动手册上画出示意图。试着将磁针通过穿针的方法固定在吹塑纸上,考虑有没有其他方法进行固定。学生补充:还可以借助胶水、透明胶等工具进行固定。(3)指示方向:将磁针轻放到水面中央,让它自由旋转,注意不要让磁针与内壁发生碰撞阻碍旋转,多试几次,直到磁针始终指向同一方向。(4)标注磁针的磁极:对照盒式指南针的指向确定磁针的磁极,并在吹塑纸上进行标注。强调:这是一个需要小朋友团结合作、耐心细心的活动,小朋友们要积极参与也要学会谦让。5.试一试:用自制的指南针来确定一下不同位置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活动开始后,教师巡视每一组,对一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助。三、研讨1.今天的指南针完成后,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好可以改进呢,可以怎么改进?2.介绍:自制的指南针除了按照今天的方法之外,还可以怎么做(出示课件:立式、悬挂式、其他水浮式)【板书设计】1.5做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利用磁铁指示方向司南:勺尾指南水浮式指南针(灯草作用:漂浮、自由旋转)《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2.磁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重复实验来收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证据。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图画来记录和整理证据。4.能初步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5.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在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能与他人合作。3.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有关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证据。4.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难点: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车、条形磁铁,用白纸包住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塑料支架、线小组:条形磁铁、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出示小车(上面放有条形磁铁),教师用白纸包住的条形磁铁去靠近小车,小车吸过来了。提问:有什么问题想提吗?(预设:小车动起来的原因是什么?白纸里面是什么?)提问:谁能解释?(预设:白纸里面是磁铁、白纸里面是铁)2.用白纸包住的条形磁铁另一端去靠近小车,小车跑开了。提问:有什么问题想提吗?(预设:小车跑开的原因是什么?)提问:谁能解释?(预设:里面是磁铁。如果是铁的话,只能吸过来)3.有同学说,磁铁和磁铁之间有时候会吸引,有时候会排斥。提问:怎样的情况下,磁铁之间会吸引或者排斥?4.揭示课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板书)二、探索: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出示两根条形磁铁,提问:两根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有几种情况?2.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实验现象。三、研讨:实验发现1.学生反馈交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怎样的特点?小结:相同磁极间相互排斥,不同磁极间相互吸引。2.提问:用白纸包住的条形磁铁标记1和2分别是什么?3.条形磁铁磁极间有这样的规律特点,那么其它形状的磁铁也有这样的规律吗?4.出示三套器材:一对蹄形磁铁、一对环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小组选其一进行实验验证。5.全班从不同的实验中,确认磁极相互间作用的规律是一样的:相同磁极间相互排斥,不同磁极间相互吸引。四、拓展:磁铁总是指南北方向吗?1.出示悬挂式磁铁装置,待其静止后指示南北方向。提问:磁铁一定是指南北方向吗?2.出示另一根条形磁铁,提问:如果把这根条形磁铁放在下面,悬挂的磁铁还会指向南北吗?会如何变化?学生猜测。3.教师演示。学生尝试解释现象。4.小结: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但是当周围出现其他磁铁或铁时,它指示的方向就会出现变化。【板书设计】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铁: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2.磁铁的用途和性质是有联系的。科学探究目标1.能基于所学知识,提出关于磁铁的感兴趣的研究问题。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制品,并描述不同磁铁制品所利用的磁铁性质。3.能通过环形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来猜测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4.能准确描述磁铁的不同性质。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磁铁及其磁现象的探究表现出兴趣。2.乐于收集关于磁铁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2.意识到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3.体会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磁铁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与磁铁性质的关系;提出关于磁铁后续要研究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級记录表等。小组:勺子、抽屉安全扣、磁性铅笔盒、钓鱼玩具、铁钉等生活中常见物体(每组1份,要包括有磁铁的物体和没有磁铁的物体),环形磁铁(每组若干)、塑料小棒、指南针,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课前活动:课前布置学生在家中寻找含有磁铁的物品。2.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磁铁起到了什么作用?(请学生汇报寻找的情况并说一说)3.师课件出示几种常见物品,请同学们一起交流磁铁在物品的什么位置?起到什么作用?(引出课题:磁铁和我们的生活)二、探索(一)生活中常见物体中的磁铁1.(出示物品)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在使用中用到磁铁了吗?(出现学生不熟悉的物体时,教师做适当的提示。)2.讨论:有时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有磁铁或者有些磁铁可能隐藏在物体内部我们无法分辨时,该怎么办?(出示两种检测方法)让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方法一,用铁去检验;方法二,用磁铁去检验。你会选哪种方法?请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预设:学生可能更多会选择方法二,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引导了。教师可以通过反问或者直接利用某一个待检测物体现场演示的方式来与学生共同认证哪一个方法最佳。小结:用方法一最佳。3.活动:找一找、分一分提供刚才出示的物体和任务提示:每个物体要用正确的方法重复找3次。(减小实验偶然性)(2)每样物体每个角落都要找一找。(3)找到后按“有磁铁的物体”和“没有磁铁的物体”分为两类放入两个篮子中。(4)讨论:有磁铁的物体,磁铁起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后汇报成果。对于有磁铁的物体,要说明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4.(出示话筒、手机、电脑、对讲机、扩音器等图片)这些物体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它们里面有磁铁吗?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来判断他们寻找的方法是否正确。温馨提示:小朋友们,尽量不要让磁铁靠近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免影响正常使用哦!(二)磁悬浮列车1.(出示磁悬浮列车图片)你们认识它吗?(学生先说一说,师简单介绍原理)2.(课件出示悬浮磁铁)你们能做出这样的悬浮磁铁塔吗?它们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呢?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完成活动。3.它也是悬浮着的。结合悬浮磁铁塔的原理,你能说出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吗?(三)磁记录信息1.还有一些物体中有很多“磁铁”微粒,它能记录信息,让我们来认识它们。(出示磁卡、磁带、磁盘图片)2.既然这些物体上也有磁,尽管磁很微小,那么它们有没有磁的一些性质呢?一起来检测。(播放微课《磁卡有磁性》)请同学们也尝试做一做。三、研讨:利用气泡图,整理磁铁知识1.用途(1)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2)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2.性质(1)我们知道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是怎么知道的呢?(2)我们能把这些性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记录纸(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上写下自己所知道的磁铁的性质。(3)交流汇报(师板书形成气泡图)《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2.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2.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2.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发现人们身体结构相似,但相貌等方面总会有些不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观察和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知道人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获得更多的信息以证实自己的观察。【教学准备】学具准备:人体结构拼图。教具准备:班级记录单、人体内部结构围裙、人体结构拼图、听诊器。【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观察:出示动物剪影图片,提问:这些剪影是什么呀?2.引导:再出示人体剪影,再问:这又是什么呢?3.谈话:一年级,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了解了它们的身体结构。那么,关于我们的身体,你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交流,择要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课题:观察我们的身体)二、探索:观察我们的身体(一)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1.探索1:观察身体结构(1)引导:请两名同学上来,大家观察他们的身体,说说人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交流:根据学生讨论,概括出人体四部分并板书:头、颈、躯干、四肢(3)活动:两个同学一组,互相指认这些身体部分。2.探索2:研究人体结构拼图。(1)引导:出示用纸板遮挡半边身体图,提问:你们能拼出它的另一半身体吗?(2)活动要求:小心取下另一半身体拼图,小组内讨论摆放。说一说关于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发现。(3)活动: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活动。(4)整理材料。(5)交流: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拼图,说一说为什么这么拼?你们同意他们的拼法吗?观察一下人体外形左右两边的结构,你有什么发现?(6)观察:如果把右边拼图部分翻过来,像这样,你发现了什么?两个部分会重合在一起,说明我们的身体具有左右对称性,比如,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是对称的。你还能说说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是对称的吗?3.小结: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外部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包括了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二)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1.探索3:摸一摸,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1)提问:我们观察了人的外部结构,那么我们的身体内部又有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2)引导:摸一摸、听一听、看一看都是我们可以观察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先来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并把手的样子和你的发现画在活动手册上。(3)观察:学生摸一摸、画一画。(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概括:皮肤下面有肌肉、血管、骨骼等部分。2.探索4:听一听,躯干里面有什么。(1)提问:我们生病时,医生经常用听诊器听听我们身体里的声音。你们听到过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吗?引导:根据学生回答概括。那我们就同桌之间互相听一听腹部和背部哪里有声音?(图片出示)观察:两个同学一组,互相听一听对方的腹部和背部,哪里有声音?可能是什么器官发出的声音?(4)交流:学生展示本组的观察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三、研讨: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观察身体1.提问: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观察身体?(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看、摸、听)2.交流:在观察身体的过程中你还有其他不清楚或者想知道的问题吗?学生交流自己的疑惑或者问题。3.整理学生的疑问:关于身体不能观察到的内部结构。(1)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疑问和想研究的问题。老师带来了一条围裙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带上人体内部结构围裙)(2)观察一下,说说你知道我们身体里还有什么?(只要求学生能知道有心脏、肺部、胃、肠,就行了,其他内部器官不做要求。)4.小结:我们的身体里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继续深入探究。四、拓展:量一量1.引导:除了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我们还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来记录我们的身体数据开展对我们身体的研究。2.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互相量一量并记录。3.交流:请汇报测得有关数据。4.小结:通过测量,我们了解了自己和同学的一些身体信息,还有一些信息请同学们在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完成记录,也可以搜集一下爸爸妈妈的身体信息。五、总结建议:1.总结: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相同的部分,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我们的这些长度、重量等等。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的身体外部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我们还发现身体内部有很多器官。2.建议:身体上的秘密可真多,接下去一段时间,我们将围绕我们身体的秘密开展研究,爱动脑、勤思考的同学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交流、阅读关于身体的书籍先行动起来。【板书设计】观察我们的身体看头、颈、躯干、四肢摸……对称听《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2.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2.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科学态度目标1.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2.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2.教学难点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器材1份、班级记录表1份、圣女果等纯色水果每人1个、塑料苹果或香蕉1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谈话:上节课我们观察我们的身体,用眼睛看到了身体和外面的器官,用手上的皮肤触摸到了骨骼和肌肉,用耳朵听到了身体里器官发出的声音,对我们的身体有了很多了解。生活中我们也用嘴巴中的舌头来品尝美味,用鼻子闻各种气味。2.引导:我们用来观察的眼、耳、口、鼻、皮肤这些身体器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感觉器官,简称感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3.揭题: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感官来发现(板书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二、探索:认识感官及作用(一)探索1:交流。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1.出示物体(建议是水果等可以食用的纯色物体),提问:你看到了什么?2.交流:引导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视觉信息。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眼睛了解了这个物体的视觉信息。4.观察:接下去再请同学们再用其他感官了解这个物体的更多信息。耳听:音量、音高、音色、舒适度等听觉信息;舌尝:酸、甜、苦、辣、咸、涩等味觉信息;鼻嗅:香、臭、刺激等嗅觉信息;皮肤触摸:冷热(温度)、软硬、粗糙光滑、轻重等触觉信息等;5.交流:引导学生准备的表达通过不同器官获得的不同信息,并学会较正确的表达,初步区分“事实”和“想象”。6.总结:我们通过不同的器官获得了不同的信息,每种感官都能感知它能收集到信息。其中眼睛帮助我们获得视觉信息、耳朵获得听觉信息、鼻子获得嗅觉信息、舌头获得味觉信息、皮肤获得触觉信息。(二)探索2:看图片1.活动:把活动手册翻到13页,请同学们仔细看左边的四个物体,把看到的主要信息记录下来,看不清可以参考书本28页。2.交流:(引导学生对观察中的事实和想象做出区分)(1)我们从每一幅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摘录词汇);(2)看着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摘录词汇);3.小结:我们要学会区分观察到的信息和因为观察想到的信息。(三)探索3:多感官观察物品1.活动:(下发或者请每小组X号同学领取材料)请同学们用五种感官观察物品,再次用词汇在活动手册上记录我们的发现;2.交流:请同学们说说用感官观察发现了什么?(教师板书摘录词汇);3.小结:我们通过多种感官发现了这些物品更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辨别物品。三、研讨:(一)研讨1:不同器官获得不同的信息。1.交流:比较探索2和探索3活动中只用眼睛看和使用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2.活动:请你猜一猜。教师提供1个新的常见物品或者塑料水果等。(1)请1小组描述只用眼睛看到的物品信息,请同学猜一猜;(2)再请1小组描述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再请同学猜一猜;也可以换其他物品猜一猜。3.小结:只用眼睛观察到的信息很多,用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更多了。(二)研讨2:不同感官的作用。1.交流:我们能分别说说眼、耳、鼻、舌和皮肤的作用吗?2.小结: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但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只有多种感官一起观察事物,才能得到这个事物的具体信息,从而更加接近事实。四、拓展:1.提问: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2.活动:(下发盲文板每小组1块)请同学们摸一摸,猜一猜这是什么?2.交流:这是盲文,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这些小黑点错综排列,仔细触摸,可感觉微微凸起,盲人通过触摸黑点多少及分布便可区分面值。4.交流: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中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但事实上因在百姓中间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国内城市大规模的盲道建设对盲人行路并未产生很大帮助。助听器帮助听力不好的人正常听到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听障人士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状况下,对很多声音都没有反应,比如:听不到开水烧开的警报声、听不到马路上车辆过往的声音等等。这些状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所有就有了助听器的发明。从喇叭形助听器、电子助听器、晶体管助听器、全数字助听器,助听器越来越小,越来越实用,很好的帮助了听了不好的人们。5.小结:视力障碍给阅读、行走带来了不便,盲文帮助了阅读、盲文帮助盲人行走;听力障碍给倾听带来了不便,助听器来帮助倾听;生活中还有一些身体障碍的人,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坚强的生活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用各种技术在改善残障人士的生活,努力使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五、总结建议:1.总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可以获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受,帮助我们感知周围世界,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运用多种感官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事物信息。各种技术发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获得信息,也可以帮助改善残障人士因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困扰。2.建议:课外了解更多帮助我们感知事物的各种设施设备,了解我们生活中为方便感觉器官障碍而创造设置的一些技术发明设施设备。【板书设计】1.通过感官来发现眼——视觉信息耳——听觉信息感觉器官舌——味觉信息鼻——嗅觉信息皮肤——触觉信息《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2.发现通过训练,可以让感觉器官更加灵敏和准确。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如实表发自己的发现和想法。2.体会到感觉器官的作用,爱护自己的感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创造性地尝试不同的方法和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对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安全地进行比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感官图片,水果和仿真水果若干,塑料桶1只,绒毛玩具1个,钥匙1串,玻璃弹珠1颗,大石头1块,学生实验用具一套。学生:每组两块不同的橡皮,各组3杯标有序号的酱油溶液,活动手册,卡片,双面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眼、耳、口、鼻、皮肤这些感觉器官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发现物体的特征。让我们一起用这些感官观察(出示橡皮图片和实物)这块橡皮,发现了什么?2.观察:(分发另一块橡皮)让我们观察比较两块橡皮,有什么发现?3.交流:用什么方法观察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4.揭题:利用感觉器官,我们能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观察与比较。(板书课题:观察与比较)二、探索:观察与比较(一)探索1:找不同。1.观察:请仔细观察比较大屏幕上的两张图片,你能找出几个不同点。2.交流:我发现什么地方的物体什么不同?3.小结:通过用眼睛看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我们发现这两张图片上的物体有些颜色不同、有些形状不同、有些大小不同等特点。(二)探索2:听声辨物1.谈话:用耳朵听的方法能不能观察比较出物体的特点呢?这里准备了一些物体(可以不出示具体物体),请同学们把眼睛闭起来,趴在桌上,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一个一个扔进塑料桶,请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被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2.观察:仔细倾听观察,默记顺序,想好判断理由。3.交流: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4.重复观察交流:再次倾听观察交流。5.演示交流:你倾听观察对了吗?6.小结:通过用耳听听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我们发现许多物体扔到桶里发出的声音有许多不同。(三)探索3:观察排序1.谈话:(出示材料)这3杯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了不同量的酱油,请按照颜色深浅排序,记录在活动手册14页中。2.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排序?提醒闻的方法和品尝的注意点,(强调:做实验一般是不允许品尝的,在能确保安全卫生的情况,并且做到人手有一个品尝杯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可以建议学生滴少量液体在手中,摸一摸。3.观察:领取材料,仔细观察,用不同方法排序并记录。4.交流:整理材料后请代表小组(可以是材料整理好的小组)交流汇报,说明理由,展示记录。5.小结:通过用眼观察、用鼻闻、(用口尝、用皮肤接触)等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我们发现物体的许多不同。(三)探索4:挑仿真水果1.谈话:这里有一些水果,其中有一些是仿真水果,你有什么方法能把它找出来?2.讨论:能用哪些方法?由难到易先用什么方法?3.交流: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用手掂——用手捏——用嘴尝等。4.实验:先集体看,再请小组闻,摸,掂,捏等,不建议用嘴巴尝。5.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得到什么证据来判断的。6.小结:通过用眼观察、用鼻闻、用皮肤接触、(用口尝)等方法进行观察比较,获得的证据,找出了仿真水果。三、研讨:总结归纳(一)研讨1:感官观察的内容1.谈话:通过探索活动(展示几组活动),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观察比较?2.交流:梳理出通过眼、耳、鼻、舌、手(皮肤)等获得的各种信息。3.小结:运用感官,我们可以在物体的许多方面进行观察,通过比较获得更多的信息。(二)研讨2:多感官观察的好处1.谈话:运用一种感官观察,并通过比较获得的信息和运用多种感官管哈,通过比较获得的信息,有什么区别?2.交流:可以根据挑仿真水果的活动进行交流3.小结: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证据信息,能让我们在对事物的观察判断上更准确。四、拓展:皮肤感觉测试卡(预设4分钟)1.谈话:皮肤是我们很重要的感觉器官,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度是不同的,哪里的皮肤感觉最灵敏呢?老师这里有一个皮肤感觉测试卡,你想试试吗?2.探索:这个“皮肤感觉测试卡”怎么做呢?(下发材料,每小组一个“皮肤感觉测试卡”观察。)3.交流:请同学介绍“皮肤感觉测试卡”的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要点和注意事项,强调轻轻触碰。4.制作测试: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试,完成活动手册记录15页。5.交流:谈谈通过各个触碰部位的感觉。6.小结:皮肤表面散布着触点,触点的大小不尽相同,分布不规则,一般情况下指腹(手掌)最多,其次是头部(脸部),背部和小腿最少,所以指腹(手掌)和头部(脸部)的触觉最灵敏,而小腿和背部的触觉则比较迟钝。若用纤细的毛轻触皮肤表面时,只有当某些特殊的点被触及时,才能引起触觉。《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做出反应。长时间、反复的训练能够提升身体的反应的速度。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我们反应速度的变化。3.科学态度目标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做出反应。2.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数据比较,发现我们反应速度的变化。【教学准备】反应速度尺、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温故导入1.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2.你是用哪些方法把仿真水果从新鲜水果中挑出来的?二、聚焦1.邀请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翻拍手。2.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游戏方法(规则)。3.课件出示游戏说明。4.两人一组玩游戏,并想一想在这个游戏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5.汇报:活动中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我与小伙伴比,谁更快?三、探索(有的小朋友觉得自己更快,可是对手不服气,所以我们需要接着做“抓尺子”游戏,用记录、数据分析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测试、比较)1.过渡:到底谁更快一点好像说不清,让我们再来玩一玩、比一比。这回玩的游戏叫做“抓尺子”。2.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游戏方法。3.课件出示游戏规则。4.游戏:(1)两人一组玩游戏,并做好活动手册上的记录。(2)先进行比谁能抓住尺子,记录次数。(3)同样抓住了尺子,谁的反应更快一些?比一比谁的分数多。5.交流:(1)比一比谁抓住的次数多。(2)在正式比赛中,谁的得分更多。四、研讨1.想一想:玩“抓尺子”游戏中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2.说一说:要提高游戏得分有什么好方法(游戏窍门是什么)?3.课件出示某同学的记录图,说说有什么发现。4.小结:玩尺子游戏中我们用到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不断反复地玩“抓尺子”游戏,我的速度有所提升。《发现生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人的身体是由各个不同的器官组成的。使学生认识到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不断地生长。2.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3.科学态度目标学生能够如实讲述自己的身体变化。学生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自已健康成长的那种期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认识到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不断地生长。2.教学难点学会能够从不同角度证明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向班主任了解是否有学生父母离异或早亡的情况;收集几张班中孩子小时候的照片(从出生到小学一年级均可)、体重与身高测量仪器(或最近一次体检的身高与体重数据)。学生准备:能够证明自己长大的照片、衣服、用具、生长记录表等物品。(小提示:衣服——建议学生带一件最具有代表性的衣服即可,因为过多的衣服会导致教学难以组织;照片——可以请家长代发电子版照片,方便展示;身体发育记录——这种资料可能不多,建议学生将信息记录下来,带到课上即可,不必将原件带来,以免丢失损坏;其他各种资料——可以让学生多样化收集,如果家长能够协助孩子收集信息就更好了。)【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猜猜他(她)是谁?教师出示收集到的几个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猜:这是班中的哪位同学?(也可以用PPT中的照片)2.过渡:“为什么我们很难猜对?因为我们的身体和小时候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引出课题。二、聚焦1.教师讲述:我们出生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走路、说话,并且在不断生长。2.提问:“你注意过自己的身体变化吗?”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具体事例,如:衣服(以前的衣服穿不着了);身高(坐火车要买票了)……三、探索1.教师提问: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1)组内交流:学生将课前准备的照片、衣服、用具、生长记录表等物品一一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并说一说:“这是我以前的……,现在我……,这说明我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2)全班交流:教师邀请一两个小组介绍一下自己组内的同学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3.教师组织学生计算:我们的体重和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填写在《活动手册》第17页。4.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变化吗?(1)提问:我们身体的这些变化,是隔一段时间生长变化一下?还是每天都在生长变化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教师出示指甲、头发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大概几天前剪了指甲了?大概多久会剪一次头发?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指甲和头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吗?四、研讨1.教师提问: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2.组织学生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向全班介绍。五、拓展1.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听家长讲一个(或写一写)有关我们成长的小故事(对孩子成长的希望),下节课再讲给其他同学听。(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自已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期待,为下一节课学生对未来键康成长的期盼做准备。)2.出示《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调查长辈、哥哥、姐姐在12岁(六年级)时的身高和体重数据。【板书设计】发现生长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衣服、照片、生长记录表、牙齿体重、身高指甲、头发……从出生到现在,我们都在不断地生长。《身体的“时间胶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不断地生长。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对长辈,哥哥姐姐们身体生长情况的了解,推测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3.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目前自己的身体信息,推测未来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2.教学难点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生长信息记录单、软尺。教师准备:能够封装全体学生“生长信息记录单”的容器、多媒体课件、身高体重秤。【教学过程】一、导入和聚焦1.观看动画片《时间胶囊》,激发学生制作“时间胶囊”的兴趣。2.出示我们身体的图片,引出课题《身体的“时间胶囊”》。3.出示一个我们的“时间胶囊”容器,引起学生共鸣。思考:我们的“时间胶囊”中要存储什么?二、探索提问:在这个时间胶囊我们需要记录哪些信息?(一)现在信息的收集1.收集学生前面课堂中,对身高、体重、臂展、腿长、脚长等信息的收集。(提供测量工具)2.开展开放的信息收集,如力量、速度等方面信息。(有条件的可开展,并提供测量工具)3.补充完善学生活动手册“时间胶囊”记录单,并展示。(二)未来信息的推测1.提问:六年级时,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呢?2.出示六年级学生身体情况的图片供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也可回忆身边的哥哥、姐姐或长辈的身体变化情况。推测自己四年后身体的变化情况。3.全班交流各自的推测,说说你的理由。并完善自己的身体信息记录单中的未来部分。(教师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长发育提出建议。)4.教师总结,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身体信息的期望都很好,但是我们要达成这样的希望,我们平时要加强身体的锻炼。四、研讨1.过渡: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自己身体的“时间胶囊”记录单。2.提问: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身体健康地成长?让学生自由发表,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小结: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健康,保护身体不受伤害,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地成长。五、仪式1.组织开展让学生列队将“时间胶囊”记录单装箱、封闭保存的小仪式。2.提醒学生四年后才能开启这个“时间胶囊”。
本文档为【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my9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8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小学科学
上传时间:2023-02-20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