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第四讲_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第四讲_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

举报
开通vip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第四讲_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四讲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李建琴副教授/博士Tel:87953272E-mail:zjhzljq@126.com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本讲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业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成就 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粮食供给与粮食安全问题 “三农”问题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第一,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恢复时期第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第四讲_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
第四讲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李建琴副教授/博士Tel:87953272E-mail:zjhzljq@126.com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本讲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业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成就 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粮食供给与粮食安全问题 “三农”问题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第一,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恢复时期第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第三,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波动时期第四,“文革”和农业生产低速增长时期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一,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 土地制度改革是这一时期农村变革的主要内容。面对旧中国不合理的土地占有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始,中央人民政府就在1950年6月30日和1950年11月2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两个文件指导下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基本内容是针对农村不同阶层人所占有土地的多少,对土地由国家进行重新分配。例如文件规定:对地主,除没收其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和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外,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富农自耕、雇人耕种和出租的小量土地及其他财产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这一时期是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根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总产值为461亿元,比1949年增长41.4%;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增加到1952年的16391.1万吨,比解放前最高产量高出9.28%,比1949年增长5.1%;棉花总产量由1949年的44.44万吨增加到130.37万吨,比1949年增长193.7%,年均增长42.2%,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高出53.60%;其他农副产品产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1953-1957) 农业合作运动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对农村进行改造,具体方法就是引导农民由原来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由互助组、初级社逐渐向高级社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合作生产的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生产资料也逐渐归合作组织所有。不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这一改造违背了自愿的初衷,后期出现了一些强制入社的现象。 由于具有了领导能力强的行政组织和更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因此这一时期农业基本建设实现了比较大的发展。农业基本建设方面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灌溉,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据统计,5年内扩大耕地面积86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水利投资26.7亿元。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三,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的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 这一时期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过于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公有制具有无比优越性和人民群众具有巨大的主观能动性观念支配下,农村开始了各个方面的“大跃”,迅速全面地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并上马了大量的不切实际的工程项目。例如:当时全国各地都展开了大炼钢铁运动。 由于采取了以上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中国的农业生产在1958-1960年之间出现了大幅下降。据统计,1959年谷物产量下降15%,1960年又下降了10%,直接威胁着全国人民的口粮安全。城乡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57年的203公斤下降到1960年的163.5公斤,农村人均粮食消费量更是下降了23.4%,导致1500万~3000万人因饥饿而非正常死亡。这一现象直到1961年开始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才有好转。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四,“文革”和农业生产低速增长时期(1966~1978年) 这一时期进一步强化人民公社的作用,更严厉地取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份。在度过“大跃进”所带来的危机后,国家再次采取一些激进措施,加强经济中的公有制成份,这些措施包括:加速向以生产大队为基础过渡;扩大社队规模;大力推行大寨大队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取消或限制社员家庭副业等。 由于上述措施打击了人们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因此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增长缓慢。据统计,这12年间,全国农业总产值仅增加5%,年均增长3.1%。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近2亿吨增加到3亿多吨,增长56.67%。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公斤上下徘徊,其他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仍停留在1957年的水平上。直到70年代末,农产品仍然实行统购统销,低标准凭票供应的紧张状况未见好转,当时全国农村约有2.5亿人口温饱问题得不到保证。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农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图表1 1027.5345425553 1270.1917081922 1371.5931433127 1559.4632648993 1777.4006776958 1978.3874028304 2316.0894957146 2564.396890572 2788.6908112418 3233.0409806657 3865.3621686267 4265.9230615906 5062 5342.2 5866.6 6963.7628949562 9572.6947500939 12135.8114042153 14015.3899924837 14441.8856671367 14817.6255181452 14770.0284710868 14944.7225031717 15781.2690490123 16537.0196577426 17381.7177010906 21412.7340411315 23070.4375591091 24737年份农业产值(亿元)图1中国农业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变化Sheet1 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总值 1978 3645.2174740459 3645.2174740459 1027.5345425553 1745.2 1607 138.2 872.4829314906 381.2311068164 1979 4062.5791908646 4062.5791908646 1270.1917081922 1913.5 1769.7 143.8 878.8874826725 419.2504918282 1980 4545.6239733557 4545.6239733557 1371.5931433127 2192 1996.5 195.5 982.030830043 463.2530240671 1981 4889.4610619396 4891.5610619396 1559.4632648993 2255.5 2048.4 207.1 1076.5977970402 492.1632234895 1982 5330.4509646744 5323.3509646744 1777.4006776958 2383 2162.3 220.7 1162.9502869785 527.7803520294 1983 5985.5515683941 5962.6515683941 1978.3874028304 2646.2 2375.6 270.6 1338.0641655637 582.6828202983 1984 7243.7517183601 7208.0517183601 2316.0894957146 3105.7 2789 316.7 1786.2622226455 695.2009218831 1985 9040.7365806125 9016.0365806125 2564.396890572 3866.6 3448.7 417.9 2585.0396900404 857.8204997538 1986 10274.3792164247 10275.1792164247 2788.6908112418 4492.7 3967 525.7 2993.788405183 963.1866830796 1987 12050.6151251342 12058.6151251342 3233.0409806657 5251.6 4585.8 665.8 3573.9741444684 1112.3773223436 1988 15036.8230100957 15042.8230100957 3865.3621686267 6587.2 5777.2 810 4590.2608414691 1365.5059330352 1989 17000.9191072267 16992.3191072268 4265.9230615906 7278 6484 794 5448.3960456362 1519.0022891187 1990 18718.3223761059 18667.8223761059 5062 7717.4 6858 859.4 5888.4223761059 1644 1991 21826.1994107882 21781.4994107882 5342.2 9102.2 8087.1 1015.1 7337.0994107882 1892.7596422242 1992 26937.2764511214 26923.4764511214 5866.6 11699.5 10284.5 1415 9357.3764511214 2311.0875345392 1993 35260.0247145462 35333.9247145462 6963.7628949562 16454.4313094391 14187.9713059302 2266.4600035089 11915.730510151 2998.3643388332 1994 48108.4564447092 48197.8564447092 9572.6947500939 22445.3990600483 19480.7094783793 2964.6895816691 16179.762634567 4044.0041150586 1995 59810.5292113314 60793.7292113314 12135.8114042153 28679.4575044853 24950.6109008059 3728.8466036794 19978.4603026308 5045.7299186484 1996 70142.4916539871 71176.5916539871 14015.3899924837 33834.9590135149 29447.6070776398 4387.3519358751 23326.2426479885 5845.8865470812 1997 78060.8349964915 78973.0349964914 14441.8856671367 37543.0021907862 32921.3885586162 4621.61363217 26988.1471385686 6420.180476515 1998 83024.279768922 84402.279768922 14817.6255181452 39004.1885437929 34018.430548403 4985.7579953899 30580.4657069839 6796.0303694575 1999 88479.1547509045 89677.0547509045 14770.0284710868 41033.5815854292 35861.4792984058 5172.1022870234 33873.4446943885 7158.5015786183 2000 98000.4543084772 99214.5543084772 14944.7225031717 45555.8779589681 40033.592873886 5522.2850850821 38713.9538463374 7857.6760933182 2001 108068.220558159 109655.170558159 15781.2690490123 49512.2909699513 43580.616108634 5931.6748613172 44361.6105391957 8621.7062199284 2002 119095.689274252 120332.689274252 16537.0196577426 53896.7677924994 47431.3082755175 6465.4595169819 49898.9018240102 9398.054457533 2003 135173.976149557 135822.756149557 17381.7177010906 62436.3121360316 54945.5273657667 7490.784770265 56004.7263124352 10541.9711385872 2004 159586.74791739 159878.33791739 21412.7340411315 73904.3118706437 65210.0291249976 8694.2827456461 64561.2920056145 12335.5776415246 2005 184739.072718475 183867.882718475 23070.4375591091 87364.5791100532 77230.7791100532 10133.8 73432.8660493124 14103.3260760343 2006 211808.048704379 210870.994943553 24737 103162.026290527 91310.9362905265 11851.09 82971.9686530266 16084Sheet1 年份农业产值(亿元)图1中国农业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变化Sheet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农业 1978 1397 1117.5 48.1 209.3 22.1 1980 1922.6 1454.1 81.4 354.2 32.9 101.4 99.7 112.2 107 107.7 1985 3619.5 2506.4 188.7 798.3 126.1 103.4 99.8 104.5 117.2 118.9 1990 7662.1 4954.3 330.3 1967 410.6 107.6 108 103.1 107 110 1991 8157 5146.4 367.9 2159.2 483.5 103.7 100.9 108 108.8 107.6 1992 9084.7 5588 422.6 2460.5 613.5 106.4 104.2 107.7 108.8 115.3 1993 10995.5 6605.1 494 3014.4 882 107.8 105.2 108 110.8 118.4 1994 15750.5 9169.2 611.1 4672 1298.2 108.6 103.2 108.9 116.7 120 1995 20340.9 11884.6 709.9 6045 1701.3 110.9 107.9 105 114.8 119.4 1996 22353.7 13539.75 778.01 6015.54 2020.43 109.4 107.8 105.7 111.4 114 1997 23788.4 13852.5 817.8 6835.4 2282.7 106.7 104.5 103.3 110.1 111.5 1998 24541.86 14241.88 851.26 7025.84 2422.8804 106 104.9 102.9 107.4 108.8 1999 24519.06 14106.22 886.3 6997.58 2529.04 104.6571884038 104.32 103.2 104.55 107.19 2000 24915.8 13873.6 936.5 7393.1 2712.6 103.6 101.4 105.4 106.3 106.5 2001 26179.6 14462.8 938.8 7963.1 2815 104.2 103.6 99.2833156061 106.2622676121 103.9 2002 27390.7535888244 14931.5390280985 1033.4994300842 8454.64210667 2971.0730239716 104.9420648501 103.902114784 107.073719625 106.0125276123 106.1249593625 2003 29691.8 14870.1 1239.9 9538.8 3137.6 103.9 100.5 106.9 107.3 105.3 2004 36238.9897622507 18138.3554488701 1327.1249161417 12173.8016296272 3605.6021371116 107.4545063216 108.4951398146 102.0022743844 107.1947534273 106.0478754094 2005 39450.8873407089 19613.3723826152 1425.5398810088 13310.783516942 4016.1188951426 105.6629155089 104.1466625721 103.1873646911 107.8445236504 106.5461628516 2006 42424.3810506511 21549.1321733637 1602.00920269 13640.1513423605 4432.9571118739 105.419391152 105.3916818267 105.5811951383 105.0002500394 105.9930840362Sheet3 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图表1 0.2818856625 0.3126564797 0.3017392445 0.3188068686 0.3338875625 0.3317965808 0.3213197666 0.2844261852 0.271400698 0.268110471 0.2569572324 0.2510500794 0.271161783 0.2452631887 0.2178990522 0.1970843305 0.1986124582 0.1996227499 0.196910103 0.1828710986 0.1755595413 0.164702426 0.1506303446 0.1439172359 0.1374274917 0.127973531 0.1339314276 0.125472906 0.1173086892年份比重图2农业(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Sheet1 年份 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总值 比重 1978 3645.2174740459 3645.2174740459 1027.5345425553 1745.2 1607 138.2 872.4829314906 381.2311068164 0.2818856625 1979 4062.5791908646 4062.5791908646 1270.1917081922 1913.5 1769.7 143.8 878.8874826725 419.2504918282 0.3126564797 1980 4545.6239733557 4545.6239733557 1371.5931433127 2192 1996.5 195.5 982.030830043 463.2530240671 0.3017392445 1981 4889.4610619396 4891.5610619396 1559.4632648993 2255.5 2048.4 207.1 1076.5977970402 492.1632234895 0.3188068686 1982 5330.4509646744 5323.3509646744 1777.4006776958 2383 2162.3 220.7 1162.9502869785 527.7803520294 0.3338875625 1983 5985.5515683941 5962.6515683941 1978.3874028304 2646.2 2375.6 270.6 1338.0641655637 582.6828202983 0.3317965808 1984 7243.7517183601 7208.0517183601 2316.0894957146 3105.7 2789 316.7 1786.2622226455 695.2009218831 0.3213197666 1985 9040.7365806125 9016.0365806125 2564.396890572 3866.6 3448.7 417.9 2585.0396900404 857.8204997538 0.2844261852 1986 10274.3792164247 10275.1792164247 2788.6908112418 4492.7 3967 525.7 2993.788405183 963.1866830796 0.271400698 1987 12050.6151251342 12058.6151251342 3233.0409806657 5251.6 4585.8 665.8 3573.9741444684 1112.3773223436 0.268110471 1988 15036.8230100957 15042.8230100957 3865.3621686267 6587.2 5777.2 810 4590.2608414691 1365.5059330352 0.2569572324 1989 17000.9191072267 16992.3191072268 4265.9230615906 7278 6484 794 5448.3960456362 1519.0022891187 0.2510500794 1990 18718.3223761059 18667.8223761059 5062 7717.4 6858 859.4 5888.4223761059 1644 0.271161783 1991 21826.1994107882 21781.4994107882 5342.2 9102.2 8087.1 1015.1 7337.0994107882 1892.7596422242 0.2452631887 1992 26937.2764511214 26923.4764511214 5866.6 11699.5 10284.5 1415 9357.3764511214 2311.0875345392 0.2178990522 1993 35260.0247145462 35333.9247145462 6963.7628949562 16454.4313094391 14187.9713059302 2266.4600035089 11915.730510151 2998.3643388332 0.1970843305 1994 48108.4564447092 48197.8564447092 9572.6947500939 22445.3990600483 19480.7094783793 2964.6895816691 16179.762634567 4044.0041150586 0.1986124582 1995 59810.5292113314 60793.7292113314 12135.8114042153 28679.4575044853 24950.6109008059 3728.8466036794 19978.4603026308 5045.7299186484 0.1996227499 1996 70142.4916539871 71176.5916539871 14015.3899924837 33834.9590135149 29447.6070776398 4387.3519358751 23326.2426479885 5845.8865470812 0.196910103 1997 78060.8349964915 78973.0349964914 14441.8856671367 37543.0021907862 32921.3885586162 4621.61363217 26988.1471385686 6420.180476515 0.1828710986 1998 83024.279768922 84402.279768922 14817.6255181452 39004.1885437929 34018.430548403 4985.7579953899 30580.4657069839 6796.0303694575 0.1755595413 1999 88479.1547509045 89677.0547509045 14770.0284710868 41033.5815854292 35861.4792984058 5172.1022870234 33873.4446943885 7158.5015786183 0.164702426 2000 98000.4543084772 99214.5543084772 14944.7225031717 45555.8779589681 40033.592873886 5522.2850850821 38713.9538463374 7857.6760933182 0.1506303446 2001 108068.220558159 109655.170558159 15781.2690490123 49512.2909699513 43580.616108634 5931.6748613172 44361.6105391957 8621.7062199284 0.1439172359 2002 119095.689274252 120332.689274252 16537.0196577426 53896.7677924994 47431.3082755175 6465.4595169819 49898.9018240102 9398.054457533 0.1374274917 2003 135173.976149557 135822.756149557 17381.7177010906 62436.3121360316 54945.5273657667 7490.784770265 56004.7263124352 10541.9711385872 0.127973531 2004 159586.74791739 159878.33791739 21412.7340411315 73904.3118706437 65210.0291249976 8694.2827456461 64561.2920056145 12335.5776415246 0.1339314276 2005 184739.072718475 183867.882718475 23070.4375591091 87364.5791100532 77230.7791100532 10133.8 73432.8660493124 14103.3260760343 0.125472906 2006 211808.048704379 210870.994943553 24737 103162.026290527 91310.9362905265 11851.09 82971.9686530266 16084 0.1173086892Sheet1 年份比重图2农业(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Sheet2 年份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农业 1978 1397 1117.5 48.1 209.3 22.1 1980 1922.6 1454.1 81.4 354.2 32.9 101.4 99.7 112.2 107 107.7 1985 3619.5 2506.4 188.7 798.3 126.1 103.4 99.8 104.5 117.2 118.9 1990 7662.1 4954.3 330.3 1967 410.6 107.6 108 103.1 107 110 1991 8157 5146.4 367.9 2159.2 483.5 103.7 100.9 108 108.8 107.6 1992 9084.7 5588 422.6 2460.5 613.5 106.4 104.2 107.7 108.8 115.3 1993 10995.5 6605.1 494 3014.4 882 107.8 105.2 108 110.8 118.4 1994 15750.5 9169.2 611.1 4672 1298.2 108.6 103.2 108.9 116.7 120 1995 20340.9 11884.6 709.9 6045 1701.3 110.9 107.9 105 114.8 119.4 1996 22353.7 13539.75 778.01 6015.54 2020.43 109.4 107.8 105.7 111.4 114 1997 23788.4 13852.5 817.8 6835.4 2282.7 106.7 104.5 103.3 110.1 111.5 1998 24541.86 14241.88 851.26 7025.84 2422.8804 106 104.9 102.9 107.4 108.8 1999 24519.06 14106.22 886.3 6997.58 2529.04 104.6571884038 104.32 103.2 104.55 107.19 2000 24915.8 13873.6 936.5 7393.1 2712.6 103.6 101.4 105.4 106.3 106.5 2001 26179.6 14462.8 938.8 7963.1 2815 104.2 103.6 99.2833156061 106.2622676121 103.9 2002 27390.7535888244 14931.5390280985 1033.4994300842 8454.64210667 2971.0730239716 104.9420648501 103.902114784 107.073719625 106.0125276123 106.1249593625 2003 29691.8 14870.1 1239.9 9538.8 3137.6 103.9 100.5 106.9 107.3 105.3 2004 36238.9897622507 18138.3554488701 1327.1249161417 12173.8016296272 3605.6021371116 107.4545063216 108.4951398146 102.0022743844 107.1947534273 106.0478754094 2005 39450.8873407089 19613.3723826152 1425.5398810088 13310.783516942 4016.1188951426 105.6629155089 104.1466625721 103.1873646911 107.8445236504 106.5461628516 2006 42424.3810506511 21549.1321733637 1602.00920269 13640.1513423605 4432.9571118739 105.419391152 105.3916818267 105.5811951383 105.0002500394 105.9930840362Sheet3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 我国农村改革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对种粮农民进行“四补贴”(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1.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  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160万吨(10032亿斤),比1978年增加近20000万吨(近4000亿斤),增长65%;棉花产量达到762万吨,增加了2.5倍;油料产量达到2569万吨,增加了3.9倍;糖料产量达到12188万吨,增加了4.1倍。肉类总产量达到6866万吨,增加了6倍多;水产品产量达到4748万吨,增加了9倍。 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2007年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长1.5倍;油料19公斤,增长2.5倍;糖料93公斤,增长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长19倍;肉类人均占有量52公斤,增长4.3倍,水产品36公斤,增长6.3倍。粮、油、棉、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2.农产品品种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69%、55%、42%和66%,“双低”油菜籽的种植面积占到75%以上,畜禽、水产、果菜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迅速。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3.主要农产品供求总体基本平衡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基本格局。粮食等农产品供应丰富,为市场稳定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粮食的需求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商品流通增加,商品粮需求上升。目前在主要农产品中,小麦和大米等口粮供求基本平衡,玉米正在从供求平衡向供不应求转化,棉花产销均大幅增长。蔬菜和水果产销两旺,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国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11750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万千瓦,增长了5.5倍。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分别从1978年的55.7万台、1.9万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万台和63.4万台。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稻谷、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 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到200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518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25.7%。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1153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37762千公顷。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温室面积为81千公顷,大棚面积465千公顷,中小棚面积231千公顷。2006年末,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723千公顷,占全部蔬菜播种面积的4.3%;种植的水果和园艺苗木共184千公顷,占全部果园面积的1.8%。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1.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少,林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007年,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中的比重分别为52.3%、4.0%、34.2%、9.5%,与1978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27.7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则分别上升了0.6、19.2和7.9个百分点。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2.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在资源比较优势的驱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种植业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 目前河南、黑龙江等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80%以上;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棉花产业带。畜牧业生产也更加向区域化集中发展。四川、湖南等13个生猪主产省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5%以上。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主产省牛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农产品产量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四)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体、以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市场化、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1.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收入结构呈现新的特点 197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1%。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全新特点: 一是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194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53%,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 二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596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38.6%,比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推动的。1997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在工资性收入中占有突出地位。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36.5%,到2007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40.8%。 三是现金纯收入比重不断增长。2007年现金纯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85.2%,比1978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2.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1978-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生活水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下降了24.6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发展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306元、210元和328元,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比1980年分别提高了4.4、4.4和9.8个百分点。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几乎没有任何电器,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分别达到106.5台、26.1台和45.9台。在传统耐用消费品稳步提高的同时,信息化设备在农村普及的速度加快,2007年,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话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分别达到68.4部、77.8部和3.7台。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3.农村贫困状况大幅改善 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增长,为国家不断强化反贫困措施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家先后实施了开发式扶贫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八七扶贫攻坚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放力度,完善扶贫措施,并确定了592个国家贫困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到2000年,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5%,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务输出为依托,整村推进缓解贫困,扶贫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到2007年,贫困人口减少到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五)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百废待兴。 经过30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1.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文化教育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农村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通公路、电话、通电和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达到95%以上,80%以上的乡镇有邮电所。 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机构也得到大幅改善,目前85%以上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98%以上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72%的镇实施集中供水,3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2.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0年农村改革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取向。农村市场化改革突破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后,经过多次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主体已经从单一经营发展为农民、各种中介组织、国有流通企业等构成的多元化经营;流通渠道逐渐形成了零售、批发、期货等多层次并进;信息服务也正朝着不断满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方需要的方向发展。 市场基础设施也取得显著成效,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8.4%的乡镇有储蓄所。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教育、卫生、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使1.5亿学生受益; 在卫生方面,改造和新建1.9万所乡镇卫生院,为1.2万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设备。 在社会保障方面,2007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86%的县,惠及7.3亿的农业人口;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566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六)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得到新提高 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810亿元,比2001年增长1.1倍;实现利润总额14735亿元,比2001年增长1.5倍。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和外出从业人员比重迅速增长,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1]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1978年的7%提高到29.2%。 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产依托,加快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7年的44.9%。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七)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了自主进行择业和进城务工的权利,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迅速增长,进城务工农民稳步增加,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就业呈现新格局。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1.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优化 从三次产业来看,全社会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 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男劳动力占50.8%,女劳动力占49.2%。农村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70.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15.6%,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13.6%。从文化程度来看,农村居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从1985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1%。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2.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力流动主要特点: 一是规模大。农村住户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从业劳动力1.3亿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27.5%。其中,男劳动力8434万人,占64%;女劳动力4747万人,占36%。外出务工以青壮年为主,21-40岁占66%。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2%,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3.8%,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7.7%,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49.3%。 二是外出务工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2.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56.7%,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劳动力占40.5%。 三是外出打工的模式发生转变。改革初期,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工,或者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打工。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外出打工出现新迹象,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业性减弱,农村举家外迁劳动力不断增加。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三、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一,农业资源危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国农业发展走了一条低水平的平面垦殖面积扩张、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致使我国农业过多地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据统计,1978~1997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441.9万公顷,而同期人口却增加了2.74亿人,人均耕地由0.1033公顷降为0.0768公顷。而从1997(1997年中办、国办发布了加强土地管理的16号文件)到2004年的短短7年间,中国的土地就减少了1亿亩。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减少还将不可避免,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自然条件差,开发成本很大。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1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增加到16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其中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到当地土地面积的90%,长江流域也达20%以上。长江流沙量已达7亿吨,相当于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尼罗河的总和,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按最保守的估计也在50亿吨以上,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成分相当于全国每年化肥施用的总量。二是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据统计,至2002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1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风蚀荒漠化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平均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加到70年代的平均每年2100平方公里和80、90年代的2460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全国每年荒漠化净扩展面积超过66.67万公顷。三是水资源破坏严重。水不仅利用效率低而且污染严重。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416亿吨,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63%,造成了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最为严重,60年代可以“淘米洗菜”,90年代变成了“鱼虾绝代”。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二,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虽然从1978年以后,中国的农业生产总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总量甚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超过社会总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农业的生产结构性矛盾却很突出。 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某些农产品大大超过社会的需求,而另一些社会需求的农产品却又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的“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例如,我国目前奶牛全年平均每头产奶只有1600多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也在2000公斤以上,欧美发达国家每头奶牛一般都在6000公斤以上;我国牛奶的鲜食率较低,牛奶加工与鲜食比例约为1∶1,而国外的鲜食率一般达60%~70%。另外,具体到粮食生产来看,中国的普通粮生产有余,优质粮不足。例如中国小麦品种基本上是软粒小麦,而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大、能磨制强力粉、适于制作高级面包和优质面条的小麦少,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含量低、面筋强度小、能磨制弱力粉、适于制作优质饼干和糕点的小麦少。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每年在国内农产品剩余的同时,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优质农产品。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三,缺乏一个有效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体系。 中国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将新的农业科技应用到生产上去的体系不很有效。这是因为,中国现在的农业科研体系是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继承下来的,虽然原有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农业和科研体系却没有同步发变化,这使得现有科研体系在支持农业生产时变得不是很有效。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第二,管理体制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仍用管理行政机构的方法管理科研机构,形成了“官本位”的导向,扭曲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造成了科研机构的官僚化或者半官僚化;同时使得科研机构内部的行政和后勤部门庞大,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四,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仍不突出,农业生产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与其他改革一样,中国农业改革的目的也是要实现农业生产与需求的市场化。但是从目前来看,农业的市场化改革总起来看相对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农产品交易提供场所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这些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主管部门不同,管理规则也不同,因而使得交易显得有些混乱; 第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农业经济组织还很不发达。由于单个农民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中的地位比较弱,因此一种较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些组织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目前中国农民的这种组织虽有一些发展,但规模还很小,远未满足实际需求; 第三,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产品宏观控制体系。由于存在知识水平和一些信息难以得到等问题,因此单个农户很难对农产品市场的未来发展做出准确地判断,一个较好的办法是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个农产品宏观控制体系,但目前中国这一体系的建设还很落后,尤其是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没有建立这样一个体系,这就使得农业生产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什么价高,大家就种什么,种什么,什么就难卖”的尴尬局面。 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五,政府和银行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时需要新的技术、生产工具和更多的肥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由于农业收入具有比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农民有时需要从外面借钱以解决一些临时性支出增加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要有一个资金供给系统以对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有意义。 但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这一系统还远没有成熟并发挥应用的作用。1979年以前,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国家不仅没有对农业发展投入一分钱,而且还将大量的剩余农产品无偿征收。1979年以后,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从资金上支持农业的发展,但与农业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较,这些支持还显得很不够,还没形成一个有效的农业资金扶持系统。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六,非法占用农地现象严重。 土地是数量基本固定的资源,其他用地的增多往往意味着农业用地的减少。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在单纯追求GDP指标的影响下并为了从中谋利,普遍利用土地法中规定的对土地的征用权,大量的违规征用土地办开发区,使中国的农业用地迅速减少。 据统计,至2004年初,全国各地办的开发区大约是5700多个,其中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大概只有30几个,经过省级批准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是各级政府自己搞的开发区。从具体情况来看,中国的地方政府大规模征地有两次:第一次开始于1992年,“圈地运动”延续了大约五年时间,大概是3000多万公顷的土地被征占;第二次始于2001年,用大约上次一半左右的时间,占地的规模是上次的两倍;第三次是2005-2006年。这些大规模的征地活动从总体上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四、粮食供给与粮食安全问题 1994年,有一个叫做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的美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whowillfeedChina),声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在改革开放前的短缺时期,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所关注的焦点,而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的大幅增长使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但自从2000年开始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出现下降以后,及2008年上半年世界性粮食价格暴涨,这一问题再次受到高度的关注。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由于中国面临着未来人口的巨大增长,因此仅靠自身的力量将无法为本国提供充足的粮食供给;(粮食危机)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仍然存在很大的潜力,通过努力使这些潜力转化为粮食增产的现实就完全可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粮食安全)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一种观点:中国无法解决自身的粮食问题 中国的人口增长最高峰是在2030年,那时中国的总人口将达到16亿,如果按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计算,那么中国的粮食总需求将为6.4亿吨。到时中国粮食产量能否达到这个水平呢? 若以中国粮食增长较快的1985-1995年为例,按年均增长1.2%计算,1995年粮食生产接近4.67亿吨,如果今后35年粮食仍能按这一速度增长,那么到2030年中国粮食生产将达到6.63亿吨以上,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粮食生产潜能已释放的差不多了,因此未来将难以维持这种增长速度。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第二种观点:中国完全可以靠自身力量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中国粮食生产在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等方面是有很大潜力的,通过挖掘这些潜力使其变成生产的现实,中国就可基本解决自身粮食需求问题。例如,中国同一类型地区粮食单产水平悬殊,高的每公顷7500-15000公斤,低的只有3000-5000公斤,通过实现各地区产出的平衡即可实现总产量的大幅增长;再如,改革开放后科技在中国农业增产中的平均贡献率约为35%,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均在60%以上。因此,通过努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也可实现农业生产的大幅增长。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粮食安全 曾任美国里根政府农业部长的约翰·布洛克曾说:“粮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国系在我们身上,他们就不会捣乱”。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全球食品巨头对粮食的垄断性操控才是粮食危机的推手。”,“它们采用两大手段操纵粮价:一是推行粮食自由贸易,二是通过粮食援助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例子:20年前,海地年产大米17万吨,可满足95%内需,但1995年向美国敞开大米贸易,比海地米便宜一半的美国米迅速占领市场,农民失去土地和生计,如今海地3/4的大米都来自美国。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流通体制就是粮食从生产到销售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的组成形式。与其他大多数行业相比,由于粮食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特殊性,因此其市场化改革进程要慢得多。 1985年初,中国宣布取消实行30多年的粮食统一收购,实行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定购。但1986年改革出现徘徊,政府恢复粮食定购,并实行购销双轨制。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随后又成立了组织和管理国家粮食储备的专门机构——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地方、农民三级粮食储备体系也逐步形成。到1993年,改革又出现反复,政府采取了一些加强干预的措施。1997年至2003年国家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这其中1998年5月国务院又出台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粮改举措。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农”问题是指中国的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决定了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而且是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同时,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五、“三农”问题与农地制度“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1996年以后,农业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三农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农业的规模经济问题。面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冲击,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改变中国目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落后与生产规模偏小的状况,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与规模经济性。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的突出表现是户籍制度问题。中国过去的户籍制度是将城乡人为地分割开来,从而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在计划经济下,这种户籍制度有利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但在新形式下,随着它所带来的诸如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农村人口难以有效转移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化,改革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已成必然。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实在太多,因此如果改革处理不当,在户籍制度取消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那么所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农民问题 一般认为,农民问题可以分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问题。 提高农民素质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根本在于义务教育。 增加农民收入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及制度改革。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思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虽然侧重点不一,但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由于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所谓“三农问题”其实就是农民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从国际发展经验与中国的现实出发,能否提高农民收入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建立;三是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速度与推广水平。而这些因素的制度前提是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复习与思考1.中国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吗?怎么办?2.如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参考文献 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网 中国农业经济网 浙江大学“卡特”中心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课堂讨论:土地流转制度 什么是土地流转制度? 为什么推行土地流转制度? 推行土地流转制度可能的影响:第一批“新地主”将在中国出现? 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
本文档为【浙江大学当代中国经济课程 第四讲_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xxj758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5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建造师考试
上传时间:2020-03-19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