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住民族语言分布地图的绘制

原住民族语言分布地图的绘制

举报
开通vip

原住民族语言分布地图的绘制原住民族語言分布地圖的繪製林修澈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大綱一、民族vs語言二、語言vs方言三、原住民族40語:從認證考試到教材編輯四、繪圖的原則五、實際案例分析1.南投縣仁愛鄉2.苗栗縣南庄鄉3.台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28摘要民族和語言的關係密不可分,民族分布就是語言分布的反映,一張民族分布地圖應該與一張語言分布地圖可以重疊。語言與方言的關係,有不同角度的詮釋,歷時的觀點與共時的觀點截然不同。語言地圖的繪製,若是注重現象的描述,就應呈現共時的分布。語言地圖和方言地圖的差異究竟為何?與我們對於語言和方言的認知有關。台...

原住民族语言分布地图的绘制
原住民族語言分布地圖的繪製林修澈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大綱一、民族vs語言二、語言vs方言三、原住民族40語:從認證考試到教材編輯四、繪圖的原則五、實際案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1.南投縣仁愛鄉2.苗栗縣南庄鄉3.台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28摘要民族和語言的關係密不可分,民族分布就是語言分布的反映,一張民族分布地圖應該與一張語言分布地圖可以重疊。語言與方言的關係,有不同角度的詮釋,歷時的觀點與共時的觀點截然不同。語言地圖的繪製,若是注重現象的描述,就應呈現共時的分布。語言地圖和方言地圖的差異究竟為何?與我們對於語言和方言的認知有關。台灣的原住民族語言地圖,濫觴於日本學者小川尚義,在《日台大辭典》卷首所附的〈台灣言語分布圖〉(1907),以及根據實際調查所繪的〈台灣高砂族言語分布圖〉(1935)。其後,一直到21世紀,方出現李壬癸的〈台灣南島民族遷移圖〉(2004),以及洪惟仁的〈台灣語言方言分佈圖〉(2008)。針對台灣原住民族的分布現況,目前坊間有許多教科書提供介紹,大多繪製的是民族史的民族分布,而非民族誌的民族分布,或將民族史的分布和民族誌的分布同時呈現,造成混淆。原住民族語言的發展,與近年來民族認定和民族教育息息相關,自2001年起,陸續有5個民族受到行政院核定,台灣原住民由傳統的9族增為14族。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究竟有多少種?按照過去經驗,採一族一語的模式計算,只有9種。2001年,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一屆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則將各族語言精細劃分成38種「話」來辦理。相較於過去的分類,精細分類是重視語言使用者的語感和教育權益的突破。2002至2006年,政大統籌編輯教育部九年一貫族語教材,增加了2種話(巴宰語和噶哈巫語,雖非官方認定原住民族,但仍屬活語言),共編寫40話課本。為了因應族語教材編寫與印發的需要,初步提出原住民族40種話的分布圖。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所繪製的〈原住民族語言分布圖〉,根據原住民族的「原鄉」,以村里為單位,呈現出40種「話」的分布,當然也包括都市原住民的分布。同一民族的不同「話」之間,有的相當接近,為語音或詞彙的差異,例如卑南語4種話;有的差異大到彼此無法溝通,例如魯凱語的5種話,其中茂林語、萬山語、多納語3種(分別在高雄縣茂林鄉三個村),相互理解度相當低。今後的努力方向,在於根據各個原鄉(原社)的調查,繪製出更為精細的民族(語言)分布地圖。本報告將提供三個案例(仁愛鄉、南庄鄉、卑南鄉與台東市)來闡析。29案例1:南投縣仁愛鄉仁愛鄉(2007年初)有15,500人口,平地人佔去22%(有3,400人),原住民族78%(有12,100人),這是民族人口比例較低的山地原住民鄉(30個鄉有8個在80%以下)。原住民族包括布農族3千人、泰雅族2千人、賽德克族7千人。921大地震後有上千人僑居到山下的埔里鎮,為了行政便民,鄉公所還特地在埔里鎮上設置「仁愛鄉公所埔里辦事處」,綜理本鄉僑民事務。平地人佔去3,400人(22%),住在兩個村(榮興村、大同村),外加兩個半村(翠華村、南豐村),因為有台14甲連結中橫,路上有霧社Paran及清境農場Snabo。這些平地人有Holo人與外省人(包括獨特的擺夷族)。布農族(屬於卓群),聚居在西南角的三個村:中正村(過坑Qaqatu)、法治村(武界Bukai)、萬豐村(萬豐Sima’un)。主要交通線有投71線可直接到埔里。泰雅族(屬於賽考列克群),住在北部三個村和一個半村:新生村(眉原Mb’ala)、發祥村(瑞岩Msthbwan、溫泉Ulay、紅香Mknazi、慈峰Kobah)、力行村(馬力觀Mrqwang);翠華村的半村。主要交通線,新生村及其前方的互助村,有投151線道,經過國姓鄉,可直接到埔里。另外還有萬大人,也是泰雅族,被交通主線(台14線)隔開,居住在親愛村的半個村(親愛Plngawan、萬大Banday)。他們說的萬大話,和北三村的賽考列克群泰雅語,很難通話。仁愛鄉主要的連外道路是台十四線,及其支線台十四甲。沿路分佈的民族是賽德克族。賽德克族分成三個群,人口數相當,各約2,300人。由西部向東部,分別是:德克達雅群分佈在互助村(清流Qluban、中原Nakahara)、半個南豐村(南山溪、眉溪Sdringan、天主堂);兜達群(道澤)分佈春陽村(第一班Qdasuc、第二班Ayu、第三班Ungu、第四班Rucaw)、精英村的北半村(平靜Toda、平和Lukudaya);德路固群(太魯閣)分佈在合作村(上靜觀Busi、上靜觀Sadu、平生Truwan),精英村的北半村(廬山Buwalon)、親愛村的半村(松林Inago)。原住民族第12族,是2004年從泰雅族獨立出來。當時取族名是根據花蓮習慣取為太魯閣族,以致於南投的自稱賽德克族的7千人不願意登記為太魯閣族,所以仍然停留在泰雅族裡。2008年,第14族賽德克族成立。30案例2:苗栗縣南庄鄉南庄鄉總人口11,573人,賽夏族1,665人佔14%,泰雅族535人佔5%,其他原住民族90人佔1%,客家人9,283人佔80%。全鄉9村裡,有2個村(東河村、蓬萊村)是原住民村,有1個村(南江村)原住民達到3成,其他6個村都是客家人聚落。南庄鄉曾經富藏煤礦,採礦業全盛時期,全鄉人口達到4萬人,隨著礦業蕭條,人口不斷外移,現在只剩下1萬人口。近年朝休閒觀光業發展,又展開另一個春天。南庄(sayramsong),係由東村及西村構成。光緒年間(1888),官府派員進駐田尾招撫,為官府進駐本鄉的第一站,此後轉向南方,在大東河與南河會合處開發成街,新街取名乃稱「南庄」。西村有地名大屋坑,光緒年間(130-110年前)為賽夏族聚居地。田美村(田尾),有地名烏蛇嘴,道光年間(180-150年前)有賽夏族烏蛇社。獅山村有地名都壢口(嘟嚦,賽夏語tola',「鱸鰻」之意,因盛產鱸鰻得名),道光年間(180-150年前)有賽夏族都壢社。1960-70年代採煤業盛極一時,直到1980年代還有十幾家公司(大山、大同、義興....)。南江村,有3成原住民,係八七水災(1959年8月7日)後由東河方面5個部落(泰雅族4部落,鹿場、鹿湖、鹿山、石壁;賽夏族1部落,向天湖)集體遷村而來,特別建立東江新村。獅頭驛,明治時代有賽夏族獅頭驛社,頭目張有淮;里金館,昔稱釐金館,意為課徵貨物通過稅的館;長崎下(辛抱坂),南庄事件古戰場;北獅里興(sayririyan),明治時代有賽夏族南北獅里興社,頭目分別是絲大尾及日阿拐。蓬萊村,光緒明治時代是日阿拐的本據地。現在居民賽夏族與客家人平分秋色。紅毛館(saylaiyin,詞源不詳)是本村最大聚落。英國人在清國時代在此蓋館專門蒐購樟腦。當地人普遍流傳「紅毛人就是荷蘭人」,然後再牽強編造「荷蘭時代荷蘭人來到這裡」。四十二分坪是熬腦產業的地名,1分=10個腦灶,此地明治時代有420個腦灶,昔日風光可見一斑。神社(賽夏語稱tamayungan,語意不明),日本時代竹南郡建有2神社,郡神社在竹南,蕃神社在此,今存鳥居。八卦力(賽夏語稱當地為kahkahoe'an,意為「許多水流柯之地」),在八卦力溪東岸,包含11-12鄰、20鄰。東河村(saywalo',「野生蜜蜂」之意)有7成是原住民,大部分是賽夏族,小部分是泰雅族。有聚落:橫坪背、鵝公髻(蜈蚣棋,賽夏語稱horokrok,「平原」之意)、31六隘寮(六矮寮)、向天湖、石壁、鹿湖、鹿場。向天湖(賽夏語稱當地為rarumoan,某種用以做為染料的植物),當地人因見該湖在山頂上,仰向天空,遂取名為向天湖(仰天湖),為賽夏族聚落,賽夏語保存情況較好。最近幾十年來成為賽夏族南群的矮靈祭祭場,更顯其重要性。鹿場(賽夏語pa'anoeh,語意不詳;泰雅語稱cyubus,語意不詳),原有泰雅族鹿場社,八七水災後遷村,現無住戶,但是原社人白天回來從事農作。觀光業發達,鹿場因拍過汽車廣告而成著名景點。本鄉有學校6所,5所國小(田美國小、南埔國小、蓬萊國小、東河國小、南庄國小)和1所國中(南莊國中)。其中蓬萊國小、東河國小、南莊國中為原住民重點學校。案例3:台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台東平原的地名,用「台東」與「卑南」交互使用。光緒設「卑南廳」,再改「台東直隸州」,明治改「台東廳」,轄區包括現在的花東兩縣。隨後分設花蓮港廳,台東廳的轄區就縮限在今天的台東縣。今天的台東市原稱卑南街再改台東街,卑南族地區另有卑南社。民國改街為鎮,台東鎮轄區包括台東市與卑南鄉,隨後再分設卑南鄉。這時的卑南鄉,大致包括全部的卑南族。但是民國63年台東鎮改制為台東市的同時,將卑南鄉23村的10村納入轄區,改村為里。卑南族因此半數變成台東市民。原住民人口在卑南鄉是30%,在台東市降到16%,不過卑南族里幾乎都在30%以上,倒是原來卑南社的卑南里,只剩下7%,並且不是卑南族。如果用語言來區別,卑南語可以分成4-5支系,目前的族語課本分成4種。台東市含括3種話,南王語、知本語、建和語。卑南鄉有初鹿語。初鹿語分佈在初鹿村(30%)、明峰村(21%)、嘉豐村(62%)、美農村(8%)、賓朗村(24%)等5村,及泰安村(37%)、太平村(19%)、利嘉村(61%)等3村。但是後3村人也表示,他們說的話如果叫做利嘉話,較能彰顯語言特色。利嘉村是原Likabung社。太平村與泰安村是原Tamalrakaw社(大巴六九社),取近音稱太平,再析設泰安。太平村是鄉公所所在地。有利嘉國小及太平國小。初鹿(日本語Hatsushika),是從原名「北絲鬮」(台語Paksikao)轉成日本語再寫出來的漢字。明峰、嘉豐、美農等3村均從初鹿村析置。美農村是原斑鳩社(Bangkiw),不過已經日本人及本島人的農業開發,村名也因此叫做美農。初鹿交通便利,附近有初鹿牧場,商店聚集,十分繁榮,設有初鹿國中(本鄉唯一)及初鹿國小。32建和語分佈在建和里(44%)與建農里(35%)。建和是原射馬干社(台語Siamakan),日本時代改建和(Kenwa),音遠。建和里的中心在下建和。建農里有知本農場,多榮民,但仍有相當比例的卑南族。有建和國小(原生41%)。知本語分佈在知本里(29%)、建業里(41%)。知本社(Katripulr)原本包括知本村及溫泉村。改隸台東市更名知本里。再析置建業里及建農里。建業里以西昌街分東西,東邊是卑南族聚居區。南王語分佈在南王里、寶桑里。昭和年間(1930),卑南族因為傳染病而遷移到南王。但有十幾戶投靠親戚南志信醫師,搬到他所住的寶桑。有南王國小(原生79%)。卑南鄉用卑南社命名,其實本鄉還有阿美族(利吉村49%、富山村31%、富源村1%),魯凱族(東興村77%)用東魯凱語,排灣族(溫泉村5%)用東排灣語。33
本文档为【原住民族语言分布地图的绘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中式烹调师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22-09-2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