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分析(初中)

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分析(初中)

举报
开通vip

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分析(初中)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分析(中学) ——中学教师资格认证辅导 历年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分布状况 2008年A卷分析 1、 单选题(20题,20分) 4、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学习需要)。——第四章 学习动机,P55 5、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接受学习)。——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P49 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资源管理策略)。——第八章 学习策略,P131 7、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青春期)。——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分析(初中)
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分析(中学) ——中学教师资格认证辅导 历年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分布状况 2008年A卷分析 1、 单选题(20题,20分) 4、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学习需要)。——第四章 学习动机,P55 5、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接受学习)。——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P49 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资源管理策略)。——第八章 学习策略,P131 7、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青春期)。——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24 2、 多选题(10题,20分) 2、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P108,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3、 判断题(24题,24分) 5、教学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错),P5,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6、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对),P27,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7、心理健康无高低层次之分。(错),P173,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4、 简答题(6题,36分) 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条件有哪些?(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P163 4、高创造性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147 5、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分析题(2题,20分) 6、 论述题(2题,30分) 2、试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5分)P94,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2007年A卷分析 1、 单选题(20题,20分) 4、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场独立)。——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25 5、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要达到(150%)。——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P103 6、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第八章 学习策略,P128 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定势)——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P80 2、 多选题(10题,20分) 2、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努力属于(不稳定因素、内在因素、可控因素)P62,第四章 学习动机。 3、 判断题(20题,20分) 5、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对),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27。 6、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错),P1,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对),P173,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4、 简答题(6题,36分) 3、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P165,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4、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P91 5、 案例分析题(2题,16分) 6、 论述题(3题,38分) 2、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3分)(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142 2007年B卷 7、 单选题(20题,20分)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成为(B接受学习)——第三章,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P49 5、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多少,表明发散思维的(C流畅性)——第九章,创造性及其培养,P146 6、学习中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D同化性迁移)—第五章,迁移的种类,P73 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B倒U型关系)—第四章 8、 多选题(10题,20分) 2、资源管理策略包括(ABCDE)P131,第八章,典型的学习策略。 9、 判断题(20题,20分) 5、维果斯基强调教学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后面。(错),P19,第二章,关于最近发展区。 6、低智商的人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错),P147,第九章,影响创造性地因素。 7,教学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错),P5,第一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0、 简答题(6题,36分) 3、什么是心智技能?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第七章) 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十章) 11、 案例分析题(2题,16分) 12、 论述题(3题,38分) 2、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3分)P101,第六章 2005年B卷 1、 单选题(20题,20分) 4、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认知策略),P128,第八章。 5、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B努力)。P62,第四章。 6、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A布卢姆)P204,第十二章 7、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1——15岁属于(D形式运算阶段)P17,第二章。 2、 多选题(10题,20分) 2、动机具有的功能包括((ADE)P54,第四章。 3、 判断题(20题,20分) 5、态度和品德的实质是相同。(对)P155,第十章。 6、奥苏泊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错)P49,第三章。 7、焦虑是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对)P174,第十一章。 4、 简答题(6题,36分) 3、什么是迁移?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五章) 4、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第九章) 5、 案例分析题(2题,16分) 6、 论述题(3题,38分)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3分)第六章 2005年A卷 1、 单选题(20题,20分) 4、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指的是(B11、12——14、15岁)P14,第二章。 5、“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B认知方式),第二章,P24 6、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需要达到(C150%)P103,第六章 7、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D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性评价)P218,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2、 多选题(10题,20分)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的主要成分有(ABE)P154,第十章 3、 判断题(20题,20分) 5、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对)P122,第八章 6、研究者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错)P145,第九章 7、发现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错)P201,第十二章 4、 简答题(6题,36分) 3、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P94,第六章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迁移?P81,第五章 5、 案例分析题(2题,16分) 6、 论述题(3题,38分) 2、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四章p66 2004年B卷 1、 单选题(20题,20分) 4、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称为(B自我认识)P23,第二章 5、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B学习需要)P55,第四章 6、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B组织策略)P128,第八章 7、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C指导教学)P200,第十二章 2、 多选题(10题,20分)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BE)P107,第七章 3、 判断题(20题,20分)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错)P3,第一章 6、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情境性三个基本特点。(错)P138,第九章 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成分。(错)P154,第十章 4、 简答题(6题,36分) 3、简述遗忘的进程.P99,第六章 4、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137,第九章 5、 案例分析题(2题,16分) 6、 论述题(3题,38分)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第五章 2004年A卷 1、 单选题(20题,20分) 4、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D自我意识)P24,第二章 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B倒U型关系)。P67,第四章 6、将新学习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D精细加工策略)P125,第八章 7、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称为(C指导教学)P200,第十二章) 2、 多选题(10题,20分) 2、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E)P71,第五章 3、 判断题(20题,20分) 5、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般教育学原理在心理学中的应用。(错)第一章 6、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教师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对)P45,第三章 7、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社会评价的问题。(对)P173,第十一章 4、 简答题(6题,36分) 3、怎样合理地进行复习?P103,第六章 4、什么是态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第十章 5、 案例分析题(2题,16分) 6、 论述题(3题,38分) 2、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第九章 历年教育心理学考点分析 一、总体概况 表格 1历年试卷分析总表 题型 题目数量 小题分值 题型总分 教育心理学知识分布 教育心理学知识分值 单选 20 1 20 第4、5、6、7题 4(20%) 多选 10 2 20 第2题 2(10%) 判断 20(2007年以前,含2007年) 24(2008年) 1 20 24 第5、6、7题 3(15%,12.5%) 简答 6 6 36 第3、4题 12(33%) 案例 2 8 10 16 20 无 0 论述 3 2 前两题每题13分,第三题12分 15 38 30 第2题 13(34%) 15(50%) 六 61,64 150 11 34(22.7%),36(24%) 二、具体分析结果 1、 几年来,教育心理学知识总是在试卷中固定的地方以固定的形式和数量出现。心理学知识点在各题型中出现的题号都相同。出题教师很有可能是在上一年试卷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简单变动完成的出题。 2、 在六道大题中,教育心理学知识从来没有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考察过。 3、 2008年开始试卷做了部分调整: (1)判断题目的数量由原来的20变成了24,小题分值不变,题型总分由原来的20变成了24。教育心理学知识在该题型中的数量没有变,但是所占比重下降。 (2)论述题目的数量由原来的3变成了2,小题分值变成了每题15分,题型总分由原来的38变成了30。教育心理学知识在这部分中的单题分值和其在本题型中的比重都增加了。 4、 几年试卷中,第一题单选的最后几道总是关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虽然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所涉及,但是其中的讲解都不够详细,所以答题时应该按照其他相关学科的教材复习和解答。试卷中其他类似的题目也要作此理解。 5、 试卷内容所涉及的章节情况 2008(A)——1、2、3、4、6、7、8、9、10、11 2007(A)——1、2、4、5、6、8、9、10、11 2007(B)——1、2、3、4、5、6、7、8、9、10 2005(B)——2、3、4、5、6、8、9、10、11、12 2005(A)——2、4、5、6、8、9、10、12、14 2004(B)——1、2、4、5、6、7、8、9、10 2004(A)——1、2、3、4、5、6、8、9、10、11、12 注:第十三、十五章没有出过试题。 6、 各试卷中,各章节内容所占分值情况 2008(A)——1(1)、2(1+1=2)、3(1)、4(1)、6(15)、7(2)、8(1)、9(6)、10(6)、11(1) 2007(A)——1(1)、2(1+1=2)、4(2)、5(1)、6(1+6=7)、8(1)、9(13)、10(6)、11(1) 2007(B)—1(1)、2(1)、3(1)、4(1)、5(1)、6(13)、7(6)、8(2)、9(1+1=2)、10(6) 2005(B)—2(1)、3(1)、4(1+2=3)、5(6)、6(13)、8(1)、9(6)、10(1)、11(1)、12(1) 2005(A)—2(1+1=2)、4(13)、5(6)、6(1+6=7)、8(1)、9(1)、10(2)、12(1)、14(1) 2004(B)—1(1)、2(1)、4(1)、5(13)、6(6)、7(2)、8(1)、9(1+6=7)、10(1)、12(1) 2004(A)—1(1)、2(1)、3(1)、4(1)、5(2)、6(6)、8(1)、9(13)、10(6)、11(1)、12(1) · 6分值的简答题主要出现在第5(7张试卷中出现2次)、6(4次)、7(1次)、9(3次)、10(4次)章 · 13以上分值的论述题主要出现在第4、5、6(3次)、9(2次)章。 · 综合上面两点,大分值的题目主要出在第4、5、6、7、9、10章。 7、 几年来考试的简答或论述的考点 简答题 (1)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条件有哪些?(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P163 (2) 高创造性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147 (3)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P165,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4) 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P91 (5) 什么是心智技能?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第七章) (6)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十章)p160 (7) 什么是迁移?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五章) (8) 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第九章) (9)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P94,第六章 (1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迁移?P81,第五章 (11) 简述遗忘的进程.P99,第六章 (12) 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137,第九章 (13) 怎样合理地进行复习?P103,第六章 (14) 什么是态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第十章 注:简答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学习迁移、知识概况、学习动机、态度与品德、自我意识、知识保持、知识直观、创造性等方面。 论述题 (1) 试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5分)P94,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2)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3分)(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142 (3) 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3分)P101,第六章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3分)第六章 (5)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四章 (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第五章 (7)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第九章 注:论述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关于:学习动机、知识概况、创造性、问题解决等方面的。 8、 几年来考试中涉及到的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第二章:认知方式涵义、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发展过程、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分类)、智力差异、最近发展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自我意识的成分 第三章:接受学习的概念、发现学习的涵义、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 第四章:学习需要的概念、归因维度、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动机的功能 第五章: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迁移的种类、定势的概念、歉意的概念 第六章:怎样进行知识概括、过渡学习、如何促进知识保持、知识直观效果的提高、合理地进行复习、遗忘规律 第七章: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心智技能的特点 第八章:认知策略的类型、学习策略的分类、精细加工策略概念、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组织策略的概念 第九章:创造性特征、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创造性的因素、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问题解决的概念与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问题解决的特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第十章:态度和品德的形成的一般条件、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中学生品的发展的基本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态度概念、态度与品德形成的过程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十二章:指导教学的概念、掌握学习、教学策略类型归属的鉴别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总结性评价 第十五章: 9、 其他 关于类似“迁移的种类”这种知识点的学习: (1). 知道有哪几类 (2). 知道每一类的概念 (3). 给出一个例子能够准确的归类 PAGE 8
本文档为【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分析(初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028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8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09-10-09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