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本、剩余价值与资本运行

资本、剩余价值与资本运行

举报
开通vip

资本、剩余价值与资本运行第四讲资本、剩余价值和资本运行本讲主要内容4.1什么是资本4.2剩余价值理论4.3资本积累与再生产4.4资本循环与周转4.1什么是资本 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capital)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即表现在货币形态上。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就是资本,当作货币的货币和当作资本的货币,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只要我们把简单商品流通作一个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区别。流通的货币与增值的货币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形式:W—G—W资本流通形式:G—W—G区别:W&...

资本、剩余价值与资本运行
第四讲资本、剩余价值和资本运行本讲主要内容4.1什么是资本4.2剩余价值理论4.3资本积累与再生产4.4资本循环与周转4.1什么是资本 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capital)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即表现在货币形态上。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就是资本,当作货币的货币和当作资本的货币,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只要我们把简单商品流通作一个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区别。流通的货币与增值的货币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形式:W—G—W资本流通形式:G—W—G区别:W–G–WG–W–G2)流通内容不同1)流通形式不同G—W—G’G—W—G’其中,G’=G+G资本总公式4.2剩余价值理论4.2.1资本的价值增值是如何实现的?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G—W—G’2)矛盾的解决:首先,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G—W—G’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其次,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1)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2)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3)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1)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2)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3)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生产为维持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生产为养活其子女所必需的那部分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劳动者在训练和学习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还有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价值构成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价值也;布使用价值,价值.——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工人劳动进入生产过程3元 6小时生产资料15元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6小时,创造新价值3元劳动力价值12元布2米10元辅料1套2元例题工人劳动进入生产过程3元 12小时生产资料27元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2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劳动力价值24元布4米20元辅料2套4元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30元=24+3+3例题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6小时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工作日(12小时)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不同的资本不同的作用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社会属性: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质体现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1)资本的本质4.2.2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原有价值,价值量。使原有价值,能产生.转移没有变化增殖剩余价值划分C、V意义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公式:资本主义工资a)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在劳动力出卖前,劳动不存在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劳动是商品违背价值规律和价值增殖规律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b)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m'=4小时=100%4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62410工作日(10小时)工人争取缩减工作日的斗争历程资产阶级议会在一八四七年年六月八日通过了十小时工作日法案(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m'=4小时=100%4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62工作日(8小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4.2.3剩余价值的分割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由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活动在生产领域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还存在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等。这种非生产领域的资本虽然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却是剩余价值生产必不可少的。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等非生产领域的资本家集团,也必然要求根据各自的投资额获得大体相当的利润。因此,生产领域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就在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下,转化为: 1、产业利润 2、商业利润、利息 3、银行利润。4.3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4.3.1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大致采取两种形式: 第一,用暴力掠夺农民。 英国从14世纪起,随着毛纺织业的发展,地主就开始强行用篱笆、壕沟圈占农民的公有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使这一暴行合法化,圈地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进行。地主残暴地毁灭村庄,把农民赶走,变耕地为牧场,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羊吃人”的凄惨景象。这个用暴力掠夺土地的运动长达300年之久,大约在1750年,英国的自耕农基本被消灭,村社公有地不久也不复存在。 第二,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货币财富。 马克思指出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全集23卷829页)。资本积累的主要社会后果 1、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 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得到广泛发展; 3、分散的市场汇合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使国际市场成为资本生存的主要空间; 4、资本主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尖锐。 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时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便敲响了,剥夺者被剥夺。4.3.2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4.3.2.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aggregatesocialproduct)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 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按照最终用途,可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第Ⅰ部类)和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生产资料用于生产消费,消费资料用于生活消费。 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之间的有着数量对比关系。两大部类的比例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并加以考察的,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以及国民经济计划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按照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过程,人类生产可以分成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primaryindustry)是指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 第二产业(secondaryindustry)是把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进一步需要的物质资料的产业; 第三产业(tertiaryindustry)则是提供满足人类基本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进一步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部门。 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反映了社会分工和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顺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中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规律。 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对第一、二、三产业,各自应包括的范围认识并不一致。例如:有的将采矿业划入第二产业,有的则把它划入第一产业。 80年代初,中国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来核算国民生产总值,以便从不同角度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水平。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中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 第一产业:农业,其中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在工业中又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补偿,即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怎样卖出、卖给谁,以收回垫支出去的货币资本;二是实物补偿,或叫实物替换,即资本家从哪里买进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又从哪里买到消费资料。如果产品的实现有了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要被迫中断。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要求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社会生产能否按比例发展。 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 第一,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顺利完成,也就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第二,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价值形态上得到补偿,而且要保证资本价值形态分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补偿或替换。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外延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而实现内含式: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设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一个生产周期内全部消耗;生活资料也全部消耗;没有外贸和储蓄。 第一部类中,不变资本4,000(单位百万元,下同);可变资本1,000;剩余价值1,000。 又假定第二部类中,不变资本2,000;可变资本500;剩余价值500。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Ⅰ(v+m)=Ⅱc 在上面图式中就是Ⅰ(1000v+1000m)=Ⅱ2000c。这一条件表明Ⅰ部类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购买要求,必须同Ⅱ部类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购买要求在价值量上相等,才能在实物形式上满足Ⅱ部类补偿生产资料的需要和Ⅰ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这个等式表示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市场、互相交换,必须维持一种平衡关系。如果公式的两端不等,简单再生产就遭到了破坏。 ②Ⅰ(c+v+m)=Ⅰc+Ⅱc Ⅰ(4000c+1000v+1000m)=Ⅰ4000c+Ⅱ2000c。 它表示Ⅰ部类产品价值的实现,必须同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实物补偿保持平衡。如果两端不等,不是生产资料生产过剩,就是生产资料供应不足,其结果连简单再生产也不能实现。 ③Ⅱ(c+v+m)=Ⅰ(v+m)+Ⅱ(v+m) Ⅱ(2000c+500v+500m)=Ⅰ(1000v+1000m)+Ⅱ(500v+500m)。 它表示Ⅱ部类产品价值的实现,必须同两大部类两个阶级的个人消费保持平衡关系。如果不能维持这个平衡关系,不是Ⅱ部类消费资料的部分产品在价值上得不到补偿,就是两大部类两个阶级的部分个人消费得不到满足,这都是违反简单再生产的客观要求的。 这三个公式告诉我们,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必须同两大部类在一个生产周期中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相等;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相等。只有这样,社会资本才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第一个前提条件用公式来表示是: Ⅰ(v+m)>Ⅱc 不等式的左端表示Ⅰ部类除了供本部类补偿不变资本耗费以外,还有多少剩余的生产资料可向社会提供;右端表示Ⅱ部类为了补偿不变资本的耗费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整个不等式表示,除了维持简单再生产以外,还必须保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第二个前提条件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Ⅱ[c+(m-m/x)]>Ⅰ(v+m/x) 公式中的m/x代表m中有多少要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不等式的左端表示:Ⅱ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在扣除了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后,还有多少剩余。右端表示,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需要多少消费资料。整个不等式表示,Ⅱ部类的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外,还必须保证有多余的消费资料,用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如果Ⅱ(c+m-m/x)=Ⅰ(v+m/x),表明Ⅱ部类不能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消费资料。如果Ⅱ(c+m-m/x)<Ⅰ(v+m/x),就表明连Ⅰ部类原来耗费掉的消费资料也得不到补充。 设: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假定Ⅰ部类的m中,有一半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用500m/x来表示),另一半500用于积累。积累过程中假定资本有机构成c/v不变;积累部分有400用来增加不变资本,100用来增加可变资本。经过这样积累以后,Ⅰ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变成: 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这个等式表明Ⅰ部类要用来向Ⅱ部类购买消费资料的产品价值有1000v+100△v+500m/x=1600。 △c代表追加的不变资本 △v代表追加的可变资本 但Ⅱ部类要用来同Ⅰ部类交换的Ⅱc只有1500,为了维持两大部类的交换,取得平衡,Ⅱ部类必须从m中拿出100,用作追加不变资本;假定不改变原来的资本有机构成,还要从m中拿出50用来追加可变资本。Ⅱ部类经过这样积累以后,产品的价值构成就变成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交换情况有些类似,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可图示如下: 从以上图式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三种交换关系: ①(750v+50△v)+600m/x,表明Ⅱ内部的交换。 ②Ⅰ(v+△v+m/x)=Ⅱ(c+△c),表明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市场、互相交换,必须维持的一种平衡关系。 ③(4000c+400△c),表示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 经过以上几种交换,第二年开始的时候,Ⅰ部类的预付资本已扩大为4400c+1100v;Ⅱ部类的预付资本已扩大为1600c+800v。假定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仍为100%,则第二年年终,Ⅰ部类的总产值将增加到6600,Ⅱ部类的总产值将增加到3200,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①Ⅰ(v+△v+m/x)=Ⅱ(c+△c) 这一条件是基本的,表明两大部类的平衡。 ②Ⅰ(c+v+m)=Ⅰ(c+△c)+Ⅱ(c+△c) 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可满足两部类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③Ⅱ(c+v+m)=Ⅰ(v+△v+m/x)+Ⅱ(v+△v+m/x) 表明Ⅱ部类产品不仅可保证满足两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需要,而且可有追加的消费资料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经常受到破坏。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使平衡本身只能是一种暂时的偶然现象。 ②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同消费市场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各种流派提出种种方案,都不能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4.4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4.4.1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 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生产技术越高,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就越多;反之,生产技术水平越低,则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就越少。 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价值形式看,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着它的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在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的,技术构成的变化通常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由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资本的构成技术构成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C:V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追求剩余价值改进技术C的比重愈来愈大V的比重愈来愈小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机器排挤工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4.4.2资本的循环 资本循环(ciruitofcapital)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其价值得以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A G–––W Pm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A W ……P……W’ Pm 第三阶段出卖阶段 W’–––G’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G–––W---P---W’–––G’·G––W---P---W’––G’·G–––W---P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生产资本的循环:P---W’–––G’–––W---P。 商品资本的循环:W’–––G’–––W---P---W’。4.4.3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时间 即资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有很大影响,周转时间缩短,可以节省预付资本量。资本周转时间愈短,它重新进入下一次周转就愈快。 资本周转时间对价值增值也有很大影响,剩余价值率相同的几个资本,其中周转时间短的,可以较快地获得同样的剩余价值。因而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就多。如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相同的两个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不同,一个是3个月,一个是30个月,在单位时间内前者获得的剩余价值就是后者的10倍。因此缩短资本周转时间,是促进资本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的周转次数。指资本在一定时间内周转快慢的程度。 计算资本周转速度的公式:n=U÷u设n资本周转次数,U为既定的时间量(一般以一年为时间量),u代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假设为5天,那么资本周转速度为n=365天÷5天=73次。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4.4.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 是指体现在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上的那部分资本。企业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是固定资产。固定资本一次参加生产的全过程,但其价值转移是根据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逐次附加在新产品上。如一座能用50年的厂房,每年转移到新产品上的价值只有2%,能用10年的机器,每年转移的产品中的价值是该机器的10%。由此可见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 根据固定资产的磨损方式,可以把固定资产的磨损方式分为: 有形磨损 是指资产使用价值的损耗。 无形磨损 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效能更高,价格更便宜的机器设备投入市场而使原有的固定资产被淘汰或贬值。 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通过从企业的销售收入中逐次提取。被提取出来的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形成固定资产折旧基金,以便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结束时,进行固定资产的重新购置。 流动资本 是指体现在原料、燃料、劳动力等上面的生产资本。企业流动资本的实物形态是流动资产和劳动力。 它们在物质形态上一次投入生产过程,而且使自身的价值一次性全部转移到产品上。4.4.5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是不一样的。由于两部分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所以当我们说到某个资本的周转速度时,指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公式: 企业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的年周转总额+流动资本的年周转总额)÷预付资本总额例: 设甲、乙两个厂商都预付总资本50000元;固定资本5年周转一次;流动资本一年周转两次;甲生产资本构成为1:1;乙生产资本构成3:2。4.4.6资本周转与经济效益 企业资本周转速度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主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之一。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提高资本利用率。在企业规模一定,资本周转愈快,所需预付资本愈少。如果企业预付资本一定,周转速度愈快,企业规模愈大。 第二,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提高企业营利水平。(年利润率=周期利润率×周转次数) 第三,加速企业资本周转可以缩短资本的回收期,减少企业投资风险。
本文档为【资本、剩余价值与资本运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3440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文化娱乐
上传时间:2018-07-18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