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

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

举报
开通vip

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陶国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寻租是一种直接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文章在对政府寻租行为的表现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根源在于部分政府官员知识水平有限、官员的利己主义、制度的缺陷以及相应监管的缺失四个方面。并从政府寻租动机、寻租机会和寻租成本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关键词】政府行为;寻租;对策【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1)06—0126—03寻租理论产生于20世...

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
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陶国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寻租是一种直接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文章在对政府寻租行为的表现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根源在于部分政府官员知识水平有限、官员的利己主义、制度的缺陷以及相应监管的缺失四个方面。并从政府寻租动机、寻租机会和寻租成本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关键词】政府行为;寻租;对策【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1)06—0126—03寻租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使经济学研究视野从生产性的寻利活动扩展到非生产性的寻租行为,从资源在生产领域的配置问题扩展到资源在非生产领域的配置问题。寻租(rent-seeking)一词最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A—O—Krueger)于1974年在其著作《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寻租是利用资源通过政治特权构成对他人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Itll982年巴格瓦蒂(JagdishN.Bhagwati)提出了用“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irectlyUnpro—ductiveProfit—seekingActivities,简称DUP)”12味表达寻租的基本内涵,它论述了在政府干预条件下的寻租行为和寻求政府十预的活动,得到了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著名公共选择学派经济学家布坎南(JamesM.Buchanan)认为寻租产生的条件是存在限制市场进入或市场竞争的制度或政策,而这往往与政府干预的特权有关。【3塔洛克(Tullock)认为寻租成本由三部分构成:寻求垄断租所耗费的成本、垄断本身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和寻租所失去的技术创新的机会及其福利,141并认为寻租是“负总和的游戏”(NegativeSumGam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舀im)指出寻租是为了寻求对已有利的政府政策巾i采取的活动,比如得到政府的保护以免受来自国外的竞争。由此可见,寻租理论中的“租”是特指由于不同体制、权利以及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或由于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而形成的非生产性利润。寻租行为在现实中表现为寻租者采用合法或者非法手段争取经济租金的活动。一、政府寻租行为的表现及危害自寻租理论提出后,围内外不少学者就注意到,政府在寻租行为中未必扮演一个被动或被利用的角色。麦克切斯内(McChesney,1988)更是提出了“政治创租(politicalrentereation)”和“抽租(rentextraction)”的概念。他认为,创租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地创造经济租金,从而诱使企业向其“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经济租金的条件;抽租是指政府官员故意提出某项会使私人企业利益受损的政策作为威胁,以此迫使企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政客分享。本文根据政府寻租行为的动机将其分为无意创租、被动寻租和主动创租三种类型:(一)政府无意创租主要指政府官员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在制定政策法规时,没有考虑到口r能会给某些利益集团或者个人带来的获利机会,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首先,这种给某些利益集团或者个人带来获利机会的结果是该政策的副产品,换句话说,该结果不是政策制定者期望的;其次,从中获利的集团或个人并没有主动影响政策制定者,而是利用政策自身的漏洞谋利。典型的例子就是价格管制,政府对某种商品施行价格管制,就会使受管制的资源出现人为短缺,必然会产生大量经济租金。利益集团和个人会利用制度漏洞尽可能的分享经济租金,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I二)政府被动寻租主要指利益集团或者个人利用自身的权势迫使政府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或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定,进而获得经济租金。政府被动寻租中,政府或者部分官员已经成为利益集团或个人的谋利工具。典型的例子就是特许权,特许权泛指在政府保护下利益集团或个人获得的法规以外带给他们特殊利益的各种权利,比如ii,ll,垄断经营,地方保护经营和生产销售特许权等,这种特权通常会打击利益集团竞争对手,阻碍市场机制有效运行。(三)政府主动创租主要指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自身谋取私利的行为。按照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中的每个群体或个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由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由政府官员来执行,而这些官员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在缺乏足够监管的情况下,政府官员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主动“创租”的现象就再所难免。这种形式是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政府寻租行为,因为他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共形象,还对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容易促使不法利益集团或个入与政府官员形成官商勾结的局面。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官员通过暗箱操作等手法使某些不具备技术能力要求的单位获得政府采购项目的机会进而获取经济租金,造成效率损失和资金流失。由上述分析可知,政府寻租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收稿日期】2010—07—26“乍者简介】陶国庆(1978-),男,河南开封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126万方数据是寻租行为是交易成本极高的非生产性寻利行为,它是典型的“负和博弈”,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它包括:(1)利益集团或者个人为了获得经济租金,游说以及为疏通关系而花费的金钱和精力;(2)政府官员“创租”和“抽租”以及为了保护自身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3)政府为了对付各类寻租行为而进行反寻租所耗费的资源。二是政府寻租行为破坏了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导致资源扭曲配置,进而严重制约了社会总体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例如获得特权的利益集团或者个人通常没有动力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此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行贿官员以获取超额收益。i是寻租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机构的形象和信誉。政府官员的“创租”和“抽阻”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的 基本原则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妨碍了高效、透明和责任政府的形成.削弱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二、政府寻租行为的原因分析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寻租行为中,既有政府官员在此过程中“刨租”和“抽租”,也有不法利益集团或者个人暗中勾结行贿。这说明政府寻租行为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现象。因此必须先分析其原因,才能彻底根治政府寻租行为。导致政府寻租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部分政府官员知识水平有限。如前所述,政府无意创租是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的表现,它与政府官员制定政策时知识水平不足密切相关。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者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认识有限,没有全面考虑政策的执行情况,人为的给利益集团或个人留下利用政策漏洞而获利的机会。虽然无意创租不是政府官员的主观故意,但是如果政府没有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而是任由其被利益集团和个人利用,所造成的危害甚至可能远远大于政府有意创租和抽租行为。我们认为随着政策制定者知识水平的完善、经验的积累以及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政府无意创租的现象会越来越少。2.政府官员的利已主义。由于各项政策具体的执行者是政府官员,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政府官员和其他自然人一样,首先关心的是他们的自身利益,所以他们所采取的行为都是力图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目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和完善的制度,政府官员会尽可能的利用手中的权利追逐利益,各种“刨租”和“抽租”行为也就不可避免。特别是当他们面对远大于其合法收入的经济租金时,立场不坚定的官员便会产生强烈的腐败动机。在腐败动机的驱动下自然而然会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抽租”。更有甚者,部分官员会在没有机会“抽租”的情况下自己主动“创租”以谋取私利。3.帝】度的缺陷。我们所说的制度缺陷,是指由于制度上存在的弊端或漏洞,使政府官员有机可乘获得不正当收益。从现实情况看,制度的缺陷与官员的寻租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正是由于各项制度存在“真空”、经济缝隙和管理漏洞,才使得政府寻租行为盛行。特别是在某些利益的驱动下,政府官员人为创造经济租金的行为与政府制度本身固有的漏洞相结合,使得政府官员拥有了足够的机会进行“创租”和“抽租”活动。4.监管的缺失。对政府寻租行为监管的缺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寻租行为监管无法可依。目前我困还处于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执法环境复杂多变,法制体制的建它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大量的新问题找不到合适的法律依据,这也为寻租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由于政府是非赢利性机构,没有明确的经济考核指标,这也是对政府寻租行为实施有效监督的现实障碍。二是对寻租行为监管有法不依。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执法监督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法制建设,导致监察机关以及政府内部的监审机构开展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变相鼓励了政府的寻租行为,可以说对寻租行为的蔓延和扩散起到了鼓励和纵容的作用。三、针对政府寻租行为的治理对策针对以上对政府寻租行为的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彻底防治政府寻租行为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落实,即政府寻租行为的扼杀寻租动机、消除寻租机会和加大寻租成本。扼杀寻租动机就是防止政府官员产生寻租行为的思想和欲望,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消除寻租机会就是完善制度,避免任何能被政府官员利用的机会和制度漏洞;加大寻租成本就是使政府寻租行为的成本大于经济租金,迫使寻租主体放弃寻租行为。(一)提高政府官员综合素质水平政府的无意创租源于政策执行者的知识水平不足,我们认为合格的政府官员的综合素质应当包括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两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政策执行者要拥有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合理知识结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加速知识更新,才能尽量避免出现制定的政策本身可能被利益集团或个人利用的漏洞。其次,要不断提高业务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政府官员在维护社会秩序、分配公共资源以及调处社会争端过程中,依照法定规则和程序进行处理的公平性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政府制定政策不全面以及执法水平不足给利益集团或个人带来的寻租空间。(二)发挥道德的制约作用。改变传统“理性经济人”偏好政府官员的“理性经济人”偏好构成其寻租行为的主观因素。从根本上说,对寻租行为最有效的控制就是“理性经济人”自律。即通过强化政府官员的道德修养和伦理意识,改变他们的偏好函数。使其自觉主动地抵御各类寻租行为。与严刑峻法不同,道德制约使行为人从内心深处有明辨是非的道德意识,因而对“创租”和“寻租”行为产生厌恶感,它是预防性的,具有体制和法律等其它外部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仅仅依靠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具有多样性,我们不可能要求全体政府官员都能够主动抵御各类寻租行为。因为人的思想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只要一小部分人做不到,就会导致寻租行为发生并诱使更多人参与其中。要想有效的治理政府寻租行为,就要在弱化政府官员寻租动机的同时,消除寻租机会和加强处罚措施。《三)完善制度。消除经济租金存在空间不少人将政府官员的各类寻租行为归结为吏治腐败,但从其产生的内在根源看。导致政府官员寻租行为最直接原因还是政府体制自身存在制度缺陷。传统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下的行政管理体制造成了政府权利的部门化,而公共权利私有化正是寻租所需要的条件,同时制度缺陷促使“公权”和“私利”融合在一起,产生各类寻租行为。只有完善制度,规范政府的运行方式和程序,切断私利连接公权的途径,才能防止寻租行为发生。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影响个人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它影响着人们对各种行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计算和权衡得失,进而最终影响决策。与道德教育不同,制度建设作为打击寻租行为的措施有更多优势。首先,完善的制度,权力运行受到监控,寻租行为易被察觉,寻租行为的成本大于收益,寻租动机会自我抑制。其次,公正、公平、公开的制度在公权和私利之间呸起了一道屏障,消除了政府官员的寻租机会,更好的引导政府的执法行为。现实中,通过对政府机构实际工作调查研究,对现行的过时或不完善的 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下载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关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本关于公司规章制度 进行整理,对存在漏洞和不科学的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工作的执法弹性并遏止政府寻租机会的产生。I四)强化监督体系。加大处罚力度万方数据权力容易使人腐化,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政府官员的“创租”和“抽租”行为就无法得到监督与制裁,寻租活动将更加猖獗。只有依靠完善的监督机制来制约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提高其寻租成本,才能有效遏制政府寻租行为。首先,要合理配置政府部门内部不同权利机关的关系,达到行政权力的适度分散与平衡以及政府部门内部多种权利之间的监督与制约的目的。其次,要推进政务公开,增加行政执法1二作的透明度,要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机制,普遍执行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的办事方式,充分发挥公民权利对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作用。从寻租理论角度看,加强监督机制,也相应加大了政府寻税行为的成本,因为政府官员要同时与多个部门合作才能顺利“创租”和“抽租”,从而提高了寻租行为的风险系数。在完善监督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对寻租行为的处罚力度,既包括对政府寻租行为的处罚。也包括对部分利益集团或个人寻租活动的处罚,否则只监督不处罚,反而会变相鼓励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处罚机制,既实行法纪、党纪、政纪的严惩,又要实行经济制裁,使寻租者财、位、权三空,以增加寻租行为的经济成本和其他损失。如果政府官员认为处罚力度足够大以致寻租成本大于寻租收益,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他们自然而然会放弃寻租行为。(五)提高政府官员收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国目前对政绩突出的官员习惯给予精神鼓励,但不应仅限于此,因为这种做法忽视了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一面,有时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要正确引导政府官员不主动的“创租”和“抽租”,就要对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重点放在精神奖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方面。合理提升政府官员的收入水平,建立更为有效的薪酬奖励机制,缩小官员正当收益与经济租金的利益缺口,可以有效的提高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成本以削弱其寻租动机。正如学者韦托·坦茨曾经提出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是决定腐败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如此才能使政府官员切实意识到寻租行为不值得也不愿意主动寻租。【参考文献】【1】KruegerAD-neO.ThePoliticalEconomyoftheRent-SeekingSociety[J1.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4(64):291—303.【2】BHAGWATIJN.Dirtilyunproductiveprofit-seeking(DUP)aetiviti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2(6).【3】布坎南.寻求租金与寻求利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6).【4】戈登·塔洛克.寻租一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M1.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Z校对:Q)(上接第113页)房商业贷款利率一至三年(含三年)利率更有效。0.0140.0120.OlO0.08O.060.04O.020.00o.16o.120.佣o.040J00m040.0200.0160.0120.0080.0040.000m004Ej夏霾亚三亘三j凰圈2表6三、结论及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货币传导效应机制存在并有效,利率和房地产价格呈正相关关系,中长期贷款和房地产价格呈负相关。(2)房地产销售价格对我国利率水平有较大程度的影响,房地产销售价格上升导致平均CPI水平上涨,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3)利率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关系存在时滞效应,最佳滞后期为3说明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一般会有3个月的时滞才能产生显著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运行的关系密切。由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和资产属性,房地产价格对利率的反应较敏感,价格杠杆和货币政策和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具有有效性。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建议如下:第一,利率作为对房价的作用效果较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迸一步加大利率hI:具的宏观调控力度,努力提高利率政策在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实际效力。第二,为控制信贷风险和优化信贷结构,应合理控制个人消费信贷规模和结构,严格控制投机性信贷避免因投机而抬高房地产价格的现象发生。目前我国房地产信贷以中长期贷款为主,通过调节贷款政策的投向引导消费结构的合理优化,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1刘斌.作为传导途径的房地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上海为例【J】.上海金融,2003(1I).【2】刘雪梅.我国房地产价格走势与利率、汇率机制改革Ⅲ.经济问题探索,2005(5).【3】刘传哲.何凌云.货币政策变量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J】.中国物价,2006(10).【4】仲大军.我国房地产资产升值和资产通胀的外部性叨.开放导报,2006(3).【5】周京奎.利率、汇率调整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J1.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2).【6】房林.从紧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2).(责任编辑:X校对:Z)万方数据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作者:陶国庆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刊名:生产力研究英文刊名:ProductivityResearch年,卷(期):2011(6)参考文献(4条)1.戈登?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19992.布坎南寻求租金与寻求利润1988(06)3.BHAGWATIJNDirectlyunproductiveprofit-seeking(DUP)activities1982(06)4.KruegerAnneOThePoliticalEconomyoftheRent-SeekingSociety1974(64)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1.胡蛟捋.崔树娥论寻租活动及其治理对策[期刊论文]-求实2011(z2)2.庞梅试论政府与政府寻租[期刊论文]-跨世纪(学术版)2008,16(10)3.周晓红.ZHOUXiao-hong行政垄断与政府寻租行为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5)4.黄芳.张帅.文雯转轨时期的政府寻租的表现形式[期刊论文]-投资与合作2010(10)5.韦彩玲转型经济中政府寻租问题及其治理[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09(5)6.张向达政府寻租及寻租社会的改革[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2(12)7.黄芳.张帅.文雯政府寻租问题的治理对策探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1(1)8.黄琴.周巍.冯彦政府寻租行为探析[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z1)9.宋佳.赵新奎寻租活动的经济行为分析及治理——基于行为博弈论的视角[期刊论文]-甘肃社会科学2012(1)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clyj201106051.aspx
本文档为【政府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绘画的问号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3-31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