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高中化学差异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课件

初高中化学差异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初高中化学差异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课件初高中化学差异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第1页,共49页。初高中教学差异:★课程标准差异★教材差异★学生及学习方法差异★教师及教学方法差异一、初、高中教学差异剖析第2页,共49页。1、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异初中化学:◆启蒙学科◆阶段性素养的培养◆掌握简单的初级的化学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应用◆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第3页,共49页。1、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异高中化学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知识趋于系统化、理论化,思维趋于逻辑化。◆对于知识要理解为什么,应...

初高中化学差异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课件
初高中化学差异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第1页,共49页。初高中教学差异:★课程标准差异★教材差异★学生及学习方法差异★教师及教学方法差异一、初、高中教学差异剖析第2页,共49页。1、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异初中化学:◆启蒙学科◆阶段性素养的培养◆掌握简单的初级的化学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应用◆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第3页,共49页。1、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异高中化学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知识趋于系统化、理论化,思维趋于逻辑化。◆对于知识要理解为什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且有所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高中的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远高于初中阶段第4页,共49页。例如: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1.记住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理解反应原理。2.通过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1.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个反应的意义(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本质等)。2.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会用差量法进行计算。第5页,共49页。2、教材的差异◊初中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强。◊高中教材: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系统性、逻辑性强。第6页,共49页。2、教材的差异◊初中教材:得失氧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整体概念,应用很少。◊高中教材: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有关计算和原电池、电解池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第7页,共49页。2、教材的差异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中教材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高中教材有难溶物质、挥发性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初中教材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高中教材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第8页,共49页。2、教材的差异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初中教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三点应用*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置换出氢气*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初中化学金属氢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高中化学延伸至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计算◊初中化学从质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高中化学延伸至从微观“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高中教材利用*金属和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能否相互置换*电化学原理等第9页,共49页。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增加.*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明显.*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能力要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同时初、高中教材也存在一定的过渡盲区。第10页,共49页。3、学生和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化学*知识简单,学生往往采用记忆,重复,简单模仿的方法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较差,缺乏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高中化学*理解知识、灵活运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具有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建议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反思、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第11页,共49页。4、教师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初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较多的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往往受中考限制,对中考不作要求的一些化学思维、分析方法以及选学内容就很少讲解,导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对学生理解、思考、运用的程度缺少相应的研究。高中阶段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针对知识点设置一个个的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目的、有方向性的一步步前进,最终获得知识和结论,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第12页,共49页。建议*加强对高中教学的了解。*在知识、方法等方面做好初、高中化学的平稳过渡。*增强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服务意识。第13页,共49页。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平稳过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第14页,共49页。1.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用语作为一种符号和表征,是进行化学学科交流必需的学科语言。初中化学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能用化学语言表述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的信息。加强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和表述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第15页,共49页。例如:初中化学对元素化合价知识要求:*说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并会标注。*能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会利用化学式计算未知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深入分析:*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有密切关系。第16页,共49页。高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升降外在表现电子转移实质如果学生对于各种元素和原子团的常见化合价不熟悉,对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转移没有建立联系,就会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第17页,共49页。初中化学课标中对微粒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而高一化学第一章在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时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组合进行引入和学习运用的,而且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例如:例如:求算1molNa+中的质子数、电子数。1molOH-中的质子数、电子数第18页,共49页。建议:初中对微粒有关的内容多加以练习:*如增加分子中原子个数及比值、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练习有助于物质的量的计算和理解。*对于微粒部分进行区分,对于一些数量关系加以巩固,有助于物质的量的学习和理解。第19页,共49页。初中化学对于物质分类,通过一些简单事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区别)的了解,认识物质种类繁多而有序,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和分类思想。高中教材为了方便系统学习和研究物质,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教材通过分散在各章节的各类物质典型代表物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各类物质的区别与转化关系。但是初、高中教材在物质分类过渡时出现了一定盲点区,如下:第20页,共49页。第21页,共49页。初中教材中未提及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而在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习Al2O3时直接运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延伸到两性氧化物的性质。第22页,共49页。建议*学习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时,介绍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及其性质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学习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时,介绍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其性质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第23页,共49页。初中教材中未提及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概念和性质。而在高一化学中涉及到正盐Na2CO3和酸式盐NaHCO3的相互转化以及正盐和酸式盐热稳定性的比较.电解质理论涉及到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电离和水解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第24页,共49页。建议*让学生了解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概念。*为了高中电解质理论的学习,教师需要强调酸、碱、盐概念及区分方法(如酸按照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无氧酸,按照电离出氢离子的多少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等等)。第25页,共49页。初中的概念形象易学,适合初中生接受特点,但有些概念不够完善。如氧化还原的概念*初中是建立在得氧失氧基础上的,是狭义的概念,*高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的概念,*初中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高中教材中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这些概念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接受新的理论观点进一步加深、完善。建议我们教学时不要把这些概念绝对化,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这些概念,为高中概念的完善留有空间。第26页,共49页。有些知识点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我们在教学时适当拓展延伸,能更好的使初、高中知识平稳过渡。初中对酸、碱、盐的概念只是表征性描述,如果从电离(这里还有初中解离到高中电离的过渡)的角度深入认识,并且要求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这样就有利于平稳过渡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学习。第27页,共49页。例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的第二步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或难电离(弱电解质)的物质以及单质、气体、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如果从电离的角度深入认识并且了解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那么就知道将物质“拆”成哪些离子。离子方程式书写很重要的一步就可以顺利完成了。第28页,共49页。初中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时.介绍酸碱的电离方程式书写再辅助微观示意图:NaOH═Na++OH﹣HCl═H++Cl-不难分析出反应中:Na+和Cl-没有被消耗,H+和OH﹣被消耗生成了H2O,即H++OH﹣═H2O(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第29页,共49页。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SO42﹣的检验时.引导学生分析出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第30页,共49页。了解一水合氨(NH3·H2O)电离方程式书写,对高一化学学习铝盐与氨水的的反应(盐和碱的反应)就容易接受。第31页,共49页。初中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如果我们从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的角度分析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就能平稳过渡到高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为:要有挥发性物质、难溶性物质或弱电解质生成。复分解发生反应的条件最终可以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反应朝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第32页,共49页。建议:*用电离理论建立酸、碱、盐的概念。*归纳酸、碱、盐溶解性的规律。*从离子结合的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运用。*了解离子的概念并拓展典型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了解酸、碱、盐的电离和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第33页,共49页。2.元素化合物知识初中化学课标要求学生认识身边物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高中化学是基于初中化学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探索过程。第34页,共49页。初中化学学习了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及转化关系的规律,高一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要求根据实验现象写出MgO、Fe2O3、CuO分别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Fe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反应的方程式。初中只在小苏打用途时介绍可治疗胃酸过多,并未涉及化学方程式,而高一在对比学习Na2CO3和NaHCO3时要求回顾这两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知识。第35页,共49页。建议初中化学教学加强对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及转化关系的规律的理解,对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进行适度延伸和拓展。第36页,共49页。初中学习碱时,试剂瓶塞为什么用橡胶塞,在学习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时可以进行延伸SiO2与碱的反应,此处还可以介绍SO2与碱反应,既巩固了碱的性质又有助与高中硅、硫及化合物的学习。第37页,共49页。(2016济宁)6.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溶液为碱溶液,PH>7B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溶液为酸性溶液,PH<7C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该气体可能是CO2D滴加氯化钡试剂有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等离子C项中: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CO2知识的类比迁移运用第38页,共49页。7.物质的分离、提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 将固体充分加热B.硫酸锌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加入过量铁粉C.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  通过足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C.项氯化氢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向高中过渡(2016济宁)第39页,共49页。13.(3分)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直到1807年才由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得到单质金属钠。实验室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液体石蜡中,但仍会发生缓慢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金属钠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发现有气体生成,收集气体并点燃,有明显爆鸣声;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由此推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类比迁移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推测: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后,溶液底部会出现金属铜的红色沉积物,经实验验证,实际观察到的是蓝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知识拓展第40页,共49页。(2016济宁)14.我市煤电资源丰富,由于当地煤炭含硫量大,燃烧烟气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为改善空气质量,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见下图:(1)写出流程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41页,共49页。3.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加强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补充氢气的制取及实验装置原理的分析,了解“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简易装置的特点。*学习O2、CO2时延伸除杂、净化等问题,适度延伸Cl2、NH3制备及净化、尾气处理。*介绍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如何改进,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第42页,共49页。(2015济宁中考)16(1)(5分)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以上迅速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请回答:①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②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③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第43页,共49页。化学演示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学生能力。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在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建议我们提高演示实验能力并做好演示实验。第44页,共49页。初中化学计算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化学中“量”的理解和应用,高中化学计算呈现多样化,难度有所加大。4.化学计算第45页,共49页。第46页,共49页。建议:初中教学加强对化学计算规范性和计算能力的培养,了解“差量”法、“关系式”法、“守恒法”等的应用。初、高中化学计算的过渡从数学知识的运用角度,学生不存在方法问题,是迁移问题。第47页,共49页。MnO2△(2016济宁中考)18.(4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体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利用6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1)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氯酸钾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设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1:将实验加热后的残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过滤;实验2:向实验1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74g小资料:①二氧化锰不溶于水②AgClO3易溶于水。甲同学分析实验过程,其中仅涉及两步化学反应:推出两反应间存在KClO3→KCl→AgCl↓物质转化关系和质量比例关系。请你利用上述关系,通过计算帮甲同学判断KClO3是否完全分解?(要求:简单写出计算过程、说明判断依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方案提出质疑:认为通过称量加热后残留物质量,利用加热前后质量差进行计算,同样达到甲同学的实验目的。你赞同乙同学的观点吗?说明理由:。2KClO32KCl+3O2↑KCl+AgNO3AgCl↓+KNO3主要是数学思想的运用,化学归纳出方法---关系式法,从数学教学角度,代数可以解决。第48页,共49页。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过渡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的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既理解巩固了初中知识,又为高中学习铺路搭桥。我们初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发展,了解初、高中教材的体系和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要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需要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数,主动接轨高中化学。第49页,共49页。
本文档为【初高中化学差异及高中化学学习方法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阿司
道路千万条,脱贫第一条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49
分类:医学
上传时间:2022-04-06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