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拆架规范演示文稿[1]

快拆架规范演示文稿[1]

举报
开通vip

快拆架规范演示文稿[1]演示文档路漫漫其悠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快拆架规范演示文稿目录1234规范编制背景规范概况规范技术要点规范执行建议规范编制背景 近几年快拆架体系在重庆及其他地区的使用日渐普及 无相关产品标准、无相关技术标准 市场较为混乱 构配件原材料粗制滥造 方案编制无依据,架体结构不合理 现场搭设混乱 验收无依据规范编制背景 市场应用情况 京津地区: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6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30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25%以上; 重庆: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5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15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40%以上;...

快拆架规范演示文稿[1]
演示文档路漫漫其悠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快拆架规范演示文稿目录1234规范编制背景规范概况规范技术要点规范执行建议规范编制背景 近几年快拆架体系在重庆及其他地区的使用日渐普及 无相关产品标准、无相关技术标准 市场较为混乱 构配件原材料粗制滥造 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6001317676_0编制无依据,架体结构不合理 现场搭设混乱 验收无依据规范编制背景 市场应用情况 京津地区: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6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30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25%以上; 重庆: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5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15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40%以上; 昆明: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4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10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30%以上; 贵阳: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2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8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30%以上; 成都: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4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8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20%以上; 南宁:快拆架运用时间超过1年,快拆架总量目前超过3万吨,民用建筑工地使用率达到5%以上。规范编制背景 快拆架技术优点 插槽式钢管快速装拆 模板 个人简介word模板免费下载关于员工迟到处罚通告模板康奈尔office模板下载康奈尔 笔记本 模板 下载软件方案模板免费下载 支撑架节点为楔形燕尾承销锁连接结构,力学性能好、节点坚固、支架稳定性好; 杆件连接尺寸精度高、坚固耐用;规范编制背景 快拆架技术优点 安装方便快捷、拆卸简单、安全施工性好、重复使用率高的特点。与碗扣式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相比,其组装、拆装速度快2~3倍,可节约人工成本20%,节约工时30% 节约周转材料30%。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施工中无零散配件丢失,易保管,少赔偿,使用过程中损耗小,有利于控制费用成本。规范编制背景 快拆架技术优点 立杆节点距和水平杆长度固定,架体步距和立杆间距能够得到满足,避免架体搭设的随意性;规范编制背景 目前快拆架技术缺点 构件型号少,适用于一般层高的楼面支模,未考虑支模高度的扩展性; 仅能适应1-2步距的3m层高左右的楼面支模;规范编制背景 目前快拆架技术缺点 水平杆种类单一,立杆间距受限;水平杆长度:500mm、700mm、1000mm、1200mm4种基本型号,无法满足纵横向梁板下立杆间距呈倍数的基本布杆原则;往往梁下无立杆。无法适应转换层等重荷载支模。规范编制背景 目前快拆架技术缺点 立杆型号固定,接长受限 超过3m的支模目前采用单一的套管接长解决方案 高支模采取多次套管接长规范编制背景 目前快拆架技术缺点 不符合模数的立杆接长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接头在同一断面,形成失稳的薄弱环节。 不符合模数的立杆接长带来的不合理因素——步距不统一,与计算模型冲突,不便于竖向设置步距。规范编制背景 目前快拆架技术缺点 顶步立杆自由外伸长度过大(1.2m),大大影响立杆稳定性。3)拆除过程易松散;2)节点松散,搭设和使用过程中架体晃动明显;规范编制背景 目前快拆架技术缺点 立杆上插槽座、水平杆端插头焊接质量差:焊缝不饱满、焊脚尺寸小,焊接损伤母材严重。 插槽座、楔形插头制作精度低,楔形插槽楔入吻合度差,楔紧不牢固,自锁抗拔脱能力差:1)连接节点转动能力降低,影响架体整体稳定性;规范编制背景 目前快拆架技术缺点 立杆和水平杆型号少,扣件式钢管辅助用量大,两种不同类型架体混搭现象严重,不能真正体现“快拆”和“插槽式”的优点。本次规范的制定,也致力于通过强制性规定从源头上取消架体上述缺点,逐步清出落后构配件。 《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29-2013本规范主要规范了各种类型架体原材料的使用维护、退场验收、维修与保养、质量检验评定与报废等方面的管理,主要用于对租赁企业的管理,从架体材料的源头确保使用安全,但对施工企业也应参考执行。快拆架可参照碗扣架执行。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模板工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分项工程,本国标第4章“模板工程”对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构造、施工、拆除与维护、质量检查等方面做了全面规定。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0XXX-2014 该标准全面规定了各种类型施工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吊篮的原材料、荷载、设计、构造、结构分析与实验、施工、拆除、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面上的统一规定。 该标准自立项以来就受到了建设部、各地区的高度关注,历经3年,尚未发布,目前仅有征求意见稿。该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设计方法,与现行规范体系的协调性是本标准备受关注的焦点。 该标准已评审,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有发布。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该规范重在规范“模板”的设计,对于支架体系做了相关荷载规定,对架体尤其是扣件式钢管架体的设计、构造做了详细的规定。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该规范在2001版本的基础上修订后从设计、施工、构造、验收等方面全面规范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的使用。规范编制较为严谨,设计和构造方面考虑全面。但该规范的设计和构造规定过于严格,多数企业没严格按照该规范进行构造设计,而且本规范关于计算模型和构造措施与现行其他规范体系差别较大。该规范特点如下: 内容齐全; 构造规定完整; 计算模型采用基于整体构造的单立杆局部失稳模型; 涵盖脚手架和支模架; 验收规定内容齐全、可操作性强; 计算和构造规定(尤其剪刀撑)偏严,行业内有争议。规范编制原则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该规范从架体基础预压和架体本身预压两个方面规定了预压加载区域选取、预压合格判定条件、预压荷载选取、加卸载方法、预压监测点选取、监测内容等方面对支架预压做出了规定,对保障架体使用安全起到了头道防线的作用。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该规范的发布对模板支撑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改革,统一规定了扣件式、碗扣式、盘扣式支模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安全管理。该规范具有如下特点: 统领性; 今后有取代其他其他脚手架规范中支模架相关内容的趋势(其他规范只涉及脚手架的相关规定); 计算模型采用基于单元框架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的合理计算模型(需进行两种计算); 相关设计和构造规定相比JGJ130有所放松,趋于合理; 对架体监测给出了明确规定; 本次地标制定采用了JGJ300的编制思路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地方标准《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规范》DBJ50-168-2013 鉴于目前各类现行的行业标准在架体设计、构造方面的差异和矛盾,重庆市建委组织制定了该地方标准。规范编制原则 本次快拆架标准的荷载、安全管理、验收等规定与本DBJ50-168保持一致。其他类型架体的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该规范针对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从原材料、设计、构造、施工、验收、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规定。经过4年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已进入修订阶段。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本规范统一规范了架体钢管节点为圆盘式、菊花盘式、插盘式、轮盘式、扣盘式的双排外脚手架、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构造和施工。但与新发布的行业标准《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也存在较大出入。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本次快拆架标准的水平杆和立杆相关构造参照了本JGJ231标准。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 《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50-112-2010该标准填补了各类桥梁施工非落地式支架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方面的技术空白。本次快拆架标准的门洞构造参照了本地方标准。 现行规范体系归为如下三种类型: 以JGJ130或DBJ50-168为代表的传统技术规范; 以JGJ300为代表的统一性技术规范; 其他面上规定类的规范,如GB50666。 本次快拆架标准与JGJ300相接轨,兼顾GB50666的荷载规定,并与DBJ50-168的检查验收、安全管理规定相一致。规范编制原则 与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相适应规范编制原则 为技术标准,兼有产品标准的作用; 主要构配件规格型号要求; 详细的材料要求; 严格的制作质量要求; 形式检验的基本条件; 给出了架体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 符合模数的架体应给出立杆在肋梁楼盖中的布杆原则、基础不等高的底部处理原则; 强调结构模型的传力明确性:给出了立杆、水平杆的基本布置原则、明确了封顶杆兼做模板主梁的条件,提出了双槽钢托梁的抬梁原则;规范编制原则 与最新规范相协调的荷载取值和组合表达式; 采用与JGJ300相一致的单元框架计算模型,进行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相结合的承载力双重验算,采取与计算模型相一致的构造要求; 严格规定进行分阶段验收与总体验收,并提供相关的检查与验收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 明确了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架体的拆除顺序; 附表齐全,便于计算架体自重,规范相关用表。 扩展性强,稍作调整,即可用于其他架体,如轮盘式、插销式等钢管模板支架。规范技术要点从原材料源头上严把构配件出场关,是架体安全的先决条件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质量要求; 严格规定插槽节点的楔紧程度,确保节点刚度; 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应与立杆插槽座凸缘外表面吻合,插销连接应保证水平杆端楔形插头锤击楔入到位后具有一定的自锁抗拔脱能力,抗拔力不得小于3.0kN; 水平杆端楔形插头与立杆插槽座锤击楔紧后,插头插入插槽座的深度不应小于插槽座深度的3/4,且应设置便于目视检查楔入深度的刻痕或颜色标记。后续原材料规定仅仅围绕节点楔紧度进行规定。规范技术要点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质量要求; 关于模数的规定 高度不超过6.0m的模板支撑架:可采用不符合模数的立杆。即:立杆允许接长一次。规范规定“立杆插槽座节点间距宜按照500mm的模数设置”,考虑到目前市场上产品的过渡。 高度超过6.0m的模板支撑架不得采用节点距不符合模数的立杆。以便错开接头在同一断面。(500、1000、1500、2000、2500、3000mm)——类似盘扣架立杆模数。 水平杆公称长度宜按照300mm模数设置。规范技术要点 材质规定 插槽座、插头——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ZG230-450; 所有钢管、套管——Q235普通钢管; 可调托撑与可调底座的螺杆——Q235碳素结构钢或20#无缝钢管; 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螺母应采用铸钢件ZG270-500; 可调托撑U形顶托板和可调底座垫座板——Q235热轧厚钢板(带); 确保节点楔合度的质量要求:规范技术要点 制作质量要求 焊缝质量要求 钢管尺寸:规范技术要点 制作质量要求 套管套接、调节螺母厚度、螺杆伸出钢管长度、可调螺杆与螺母啮合长度、螺杆插入立杆长度、可调托撑U形顶托板和底部可调底座的垫座板厚度等与JGJ166一致 目测项 力学指标 完整的型式检验项目和检验规则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布置基本原则: 支撑架应为独立的受力结构,宜保证架体立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轴心受压受力模式; 严格控制立杆轴力设计值不超限(≤12kN); 扣件封顶杆偏心引起的偏心弯矩可不计入,但不设置顶托有上限要求:立杆轴力设计值≤8kN; 扣件抗滑能力有限; 偏心弯矩不至于过大。 架体应为独立结构,严禁将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与起重机械、施工脚手架等相连接。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布置基本原则(续): 架体应布置为空间规则框架结构(带斜撑),确保外荷载传递明确,为此须做到: 当采用插槽座节点间距不符合模数的立杆时,水平杆的步距在满足荷载计算要求条件下,宜通过搭配立杆基杆和顶杆后根据立杆的插槽座节间距进行均匀设置;立杆相邻插槽座节点间距宜接近,变化不应超过40% 当支撑架高度低于4.0m且立杆轴力设计值小于8.0kN时,水平杆的步距不宜大于1.8m;当支撑架高度在4.0m及以上或者立杆轴力设计值在8.0kN及以上时水平杆的步距不宜大于1.5m;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布置基本原则(续): 支撑架纵向和横向立杆应排列规则,应确保横向成排、纵向成列; 沿板底的立杆间距应与同向梁纵向立杆间距相等或成倍数。 沿梁横向连续设置梁板立杆时,宜从梁支撑架开始向板中央双向布设,但板中央两相邻立杆间距不得大于板底设计立杆间距; 梁格间的楼板区格按相等间距填充立杆;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布置基本原则(续): 确保横向成排、纵向成列的具体做法: 平面布杆以梁为核心:立杆的布置位置和间距应当满足架体承载力计算要求,梁体下部宜首先确保沿梁底纵向设置主承立杆; 梁下优先设置立杆后,板下立杆不一定等间距,但应接近,允许板下出现调节间距(同向梁板下立杆间距也不一定完全呈倍数);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布置基本原则(续): 确保横向成排、纵向成列、梁下优先设立杆的特殊做法: 较小的梁下不一定设置立杆。但通过扣件传至梁两侧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不应超过8.0kN; 梁下立杆不一定居梁中心线; 梁板立杆难以协调时,可采用双槽钢托梁构造。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布置基本原则(续): 水平杆纵横向拉通,避免错层: 地面或楼层标高变化较小时,采用可调托撑调节; 地面或楼层标高变化较大时,增设底处步距,充分利用插槽节点; 梁底面与板底面之间形成顶步距。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布置基本原则(续): 立杆加密区的概念: 当承受荷载较大时,宜在荷载较大部位加密立杆,立杆加密后增设的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至少2跨,并与非加密区水平杆利用扣件扣紧; 支撑架在承受线荷载较大处宜沿梁底纵向和横向加密立杆,在加密区沿竖向宜同时加密水平杆,非加密区立杆、水平杆间距应与加密区立杆、水平杆间距互为倍数; 立杆加密的概念是充分响应梁板下立杆间距呈倍数的基本要求,与计算长度的确定密切相关。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形式与架体总体布置架体基础处理: 地基牢固,排水畅通 支撑架立杆地基基础(含楼面)的承载力应满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荷载作用,其沉降和变形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如遇松软土、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并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必要时进行硬化处理。规范技术要点 设计荷载 永久荷载: 支撑架的架体自重标准值应按支模方案及本规范附录A表A.0.1计算确定(包含立杆自身重量、负荷范围内的水平杆(含端部插头)、插槽座、剪刀撑杆件(含扣件)、顶部可调托撑重量) 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图纸确定。对肋梁楼盖及无梁楼板的模板自重标准值(含模板紧固件及主次楞)可按表5.2.1-1的规定取值规范技术要点 设计荷载 永久荷载: 新浇筑混凝土(含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按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计算,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时,对普通梁钢筋混凝土可采用重力密度26.0kN/m3,对普通板钢筋混凝土采用重力密度25.5kN/m3 架体其他材料自重标准值: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5.2.1-2采用;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5.2.1-3采用;架体上安全设施的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均布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0.01kN/m2。规范技术要点 设计荷载 可变荷载: 施工人员、设备及堆放施工材料产生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考虑,一般情况下可取3.0kN/m2;施工荷载与混凝土浇筑、振捣荷载一并考虑,不再分开考虑。1)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可变荷载应按实际情况计算;2)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该项荷载标准值取4.0kN/m2。 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标准值,可取计算工况下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并应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端水平方向;该项荷载对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计算中可忽略其影响,因此本规范的计算中也不考虑该项荷载的影响; 水平风荷载悬挂密目式安全立网的模板支撑架体形系数;为密目式安全网挡风系数,取0.8;规范技术要点 荷载效应组合 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时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公式(简化+保守) 不组合风荷载时:不再区分以恒荷载效应为主导还是以可变荷载效应为主导 组合风荷载时: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公式只考虑永久荷载,用于立杆轴向压缩量、门洞横梁和封顶杆做模板主楞时的挠曲变形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支撑架结构设计和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拟浇筑混凝土构件的平面布置和构件形状、尺寸,绘制模板支撑架立杆、水平剪刀撑平面布置图; 2绘制拟浇筑混凝土构件以及模板支撑架立杆、水平杆、竖向剪刀撑等杆件的纵横向剖面图,剖面图中应注明立杆接长情况、水平杆步距、立杆顶部悬臂外伸自由段长度、立杆间距等; 3确定各种作用荷载的标准值,计算各种工况下最不利单肢立杆的内力(弯矩、轴力); 4验算最不利单肢杆件的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的稳定性(考虑稳定性的强度验算); 5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架体抗倾覆验算; 6进行架体的构造设计; 7进行立杆的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案中设计和计算内容不得漏项规范技术要点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杆件变形限值 1受压构件长细比不应大于180; 2受拉杆及剪刀撑杆件件长细比不应大于250。 1支撑架中架体的轴向压缩变形限值或侧向挠度限值,宜取计算高度或计算跨度的1/1000; 2门洞转换横梁的弯曲挠度限值取横梁跨度的l/400; 3封顶水平杆承受模板主楞荷载时,封顶杆的弯曲挠度限值取杆件跨度的1/150和10mm中的较小值。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立杆与水平杆节点转动刚度k宜取为,或通过试验确定。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设计计算 计算模型 带剪刀撑的单元框架计算模型; 稳定性计算内容 不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时,应对架体单元框架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按照式(6.2.1-1)对架体进行立杆稳定性验算: 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时,应按照式(6.2.1-2)对立杆进行局部稳定性验算: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设计计算 计算模型 水平杆兼作模板主楞承受次楞荷载时,水平杆抗弯强度验算应按下式计算: 1对于水平杆为采用扣件式钢管作为连续支撑结构的情况,当连续跨数超过3跨时,宜按3跨连续梁计算;当连续跨数不超过3跨时,应按实际跨数连续梁计算; 2对于水平杆为采用插槽式水平钢管作为不连续支撑结构的情况,应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3计算跨度,对于纵向水平杆,应取立杆纵向间距la;对于横向水平杆应取立杆横向间距lb; 4计算水平杆弯矩时可只考虑竖向荷载效应。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设计计算 计算模型 风荷载内力计算: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轴力值: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弯矩值:风荷载引起的立杆轴力值充分考虑了有斜撑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当架体与既有结构做可靠连接后,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于支撑结构引起的立杆轴力和弯矩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设计计算 以往传统计算模型(JGJ130/JGJ162/JGJ166)最不利单立杆局部节间失稳代替架体空间整体失稳的简单计算模型(考虑了架体空间构造),简化过程: 带斜撑的多层、多跨、规则的空间薄壁型钢框架结构(半刚性节点); 简化计算:空间结构→平面框架→单立杆轴心受压计算模型。传统单立杆计算模型缺点:虽为基于实验得到的极限承载力结果,但仅考虑了单立杆的局部屈曲稳定,忽略了整体失稳先于局部失稳的原理,高支模以及高宽比较大时不安全。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设计计算 立杆计算长度的确定 单元框架整体稳定性计算时:要点:梁板下同向立杆间距必须严格呈倍数才能利用加密系数; 先按照不考虑立杆加密的情况查表确定计算长度; 再按照水平杆步距是否加密两种情况乘系数;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设计计算 立杆计算长度的确定 架体局部稳定性计算时: 梁下立杆加密时的处理方案: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设计计算 梁下双槽钢托梁计算 托梁计算:根据GB50017按照简支梁进行弯剪承载力计算; 插槽座抗滑承载力计算: 架体抗倾覆验算:当架体与既有结构做可靠连接,且高宽比不超过2.5时,可不验算架体抗倾覆稳定性 地基基础计算: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构造措施 适用高度: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8m;当超过8m时,应另行专门设计。 与既有结构的可靠连接措施: 1水平杆的端部宜采用可调底座、可调托撑或增加短的水平杆的方式与四周构、建筑物顶紧; 2竖向连接间隔不宜超过2步,宜优先布置在水平剪刀撑处; 3水平纵、横方向连接间隔不宜超过8m; 4附柱、墙拉结杆件距支撑架主节点不宜大于300mm; 5抱柱钢管应向相邻架体延伸至少1跨并与相邻架体利用扣件扣紧。 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650mm(同盘扣架);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构造措施 水平杆构造 在立杆最顶端插槽座处设置一道水平杆作为封顶杆,当梁底封顶杆与板底水平杆不在同一高度上时,梁底封顶杆应向板底立杆双向延长不少于2个跨距并与立杆固定; 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不应超过550mm(同JGJ231盘扣架)。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构造措施 顶托、底座构造 1当立杆轴力设计值大于8kN时必须在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撑托; 2立杆顶部可调托撑顶托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3当立杆基础顶面有高差时,立杆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应设置可调底座进行调整,底座垫座板厚度不得小于6mm; 4底部可调底座、顶部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钢管顶部或底部的长度均不得大于300mm; 5螺杆插入立杆内的长度均不得小于150mm; 6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7调节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 8可调螺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 9当立杆基础为土层时,立杆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应设置木垫板,木垫板厚度应不小于50mm,宽度应不小于200mm,长度应不小于2跨。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构造措施 立杆最大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支模高度确定立杆间距,立杆间距应满足立杆承载力计算结果,且不宜大于1.2m。同方向梁板下立杆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梁下宜优先布置立杆。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分别由底至顶设置连续封闭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剪刀撑跨越立杆不应大于6跨(按立杆不加密时确定的跨数);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内应设置连续封闭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平面内应设置连续封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间隔层数不应大于6步; 3水平剪刀撑跨越立杆跨数宜与竖向剪刀撑跨越立杆跨数相一致。 剪刀撑设置: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构造措施 1竖向剪刀撑两个方向的交叉斜杆宜分别设置在立杆的两侧; 2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竖向剪刀撑斜杆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3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竖向剪刀撑扣件中心宜靠近主节点; 4剪刀撑杆件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800mm,并应等距离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且两端扣件应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 剪刀撑杆件构造: 高宽比限值:高宽比不宜大于2.5,当超过2.5时,应采取扩大架体尺寸或采取可靠连墙抱柱加强措施。规范技术要点 架体构造措施 1通道上部应架设转换横梁,横梁应经过设计计算确定; 2横梁支座下部立杆应加密,并应与架体连接牢固,立杆不应少于4排,每排横距不应大于300mm; 3当门洞作为车行通道时,门洞净空、车辆限速以及警示设施、防撞击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跨越式施工支架技术规程》DBJ50-112的规定; 4转换横梁下部应设置纵横向型钢分配梁作为支座; 5门洞顶部必须采用硬质材料全封闭。 门洞构造:规范技术要点 支架施工与验收 支撑架立杆底座、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在放置底座、垫板后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剪刀撑的顺序安装; 施工控制要点(搭设质量控制要点★): 严格控制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与立杆插槽座凸缘外表面的吻合度、承销索的自锁抗拔脱要求; 首步模板支撑架搭设完后,应校正水平杆步距、水平偏差,立杆的纵、横间距、垂直度偏差; 在搭设完成后对模板支撑架进行检查,模板支撑架立杆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撑架高度的1/500,且不大于15mm 需设置连墙件位置及时采取连墙抱柱措施; 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撑架时,上下层立杆宜在同一轴线上; 模板支撑架应设置保证人员上下的安全设施、防护设施。 搭设与拆除前应对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采取排水措施使排水畅通;规范技术要点 分阶段验收相关规定: 模板支撑架应在以下阶段对相关部位进行分阶段检查验收(进行分阶段验收,形成阶段检查验收记录): 1施工准备阶段,对进场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 2在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 3在搭设完成后,对模板支撑架进行检查验收; 4在模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阶段验收组织: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分包单位项目技术人员、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质量和施工人员,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专业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规范技术要点 分阶段验收相关规定: 模板支撑架应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总体检查验收,验收内容为在核查分阶段检查验收记录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安装检查验收记录:总体验收组织: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质量和施工人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模板支撑架专业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规范技术要点 分阶段原材料检查与验收相关规定: 1对进场的立杆钢管(含插槽座)、水平杆(含插头)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性能)检验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壁厚、焊接质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对钢管、可调托撑、底座、插槽座、插头、焊接部位的外观以及插槽节点紧固程度抽检数量不得低于安装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本规范附录B表B.0.1的要求、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立杆插槽座、水平杆插头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插槽座和插头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本规范第3章规定的方法和质量要求抽进行样检测; 4杆件焊接后,立杆钢管与插槽座的焊接强度、横杆与插头焊接强度应有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当对焊接质量和强度有怀疑时,应按本规范附录C规定的方法和判定标准进行抽样检测。规范技术要点 旧钢管进场验收规定: 1)钢管表面锈蚀深度不应超过0.18mm。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钢管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抽样检查;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表B.0.1的规定; 3)立杆插槽座与水平杆插头承插连接的紧固程度应满足本规范第3.1.2、3.1.3、7.0.3条的规定;规范技术要点 构配件强行报废条件: 1)杆件有裂纹,或有空洞,或锈蚀深度超过0.18mm,无法采用将缺陷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规格构件时; 2)杆件直线度偏差大于钢管长度的5/1000,无法采用将弯曲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规格构件时; 3)杆件断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大于1mm,无法采用将弯曲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规格构件时; 4)立杆端头孔径明显变形出现扁头,无法采用将扁头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规格构件时; 5)立杆与插槽座焊缝、水平杆与插头焊缝开裂,无法全部补焊时; 6)水平杆插头楔入立杆插槽座后丧失抗滑拔脱能力时。规范技术要点 使用与监测: 混凝土浇筑顺序: 1框架结构中连续浇筑立柱和梁板时,应按先浇筑立柱,后浇筑梁板的顺序进行; 2浇筑梁板或悬臂构件时,应按先从沉降变形大的部位向沉降变形小的部位顺序进行。 宜对支撑架进行预压及监测的条件: 1承受重载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 2地基为不良地质条件时; 3其他被认定为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架时。规范技术要点 使用与监测: 沉降、位移、内力的监测阶段: 1在支撑架安装完工后,对基础进行监测; 2在模板、钢筋安装完工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3在混凝土浇筑完成60%、80%、100%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4在混凝土终凝前后,对基础、支撑架进行监测。 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原则: 1每个架体结构应设置基准点; 2在架体的顶层、底层及不超过5步设置位移监测点; 3监测点宜设置在架体角部和四边的中部位置。规范技术要点 使用与监测: 内力监测点的布置原则(确有必要时): 1单元框架中受力较大的立杆宜布置测点; 2单元框架的角部立杆宜布置测点; 3高度区间内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位移检测频率不应少于每日1次,内力检测频率不应少于2小时1次。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时,应提高监测频率。对方案的要求: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支撑架监测监控的内容,并编制监测监控计划表,确定监测对象、工况、监测项目、监测点、监测方法与频率和报警值等。监测资料宜包括监测方案、内力及变形记录、监测分析及结论。规范技术要点 使用与监测: 监测预警值:应采用监测项目的累积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进行控制,应满足: 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 2支撑架的荷载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时; 3周边场地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的异常变化时。规范技术要点 使用与监测: 架体拆除顺序: 1应按先搭设后拆,后搭设先拆的拆除原则; 2拆除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 3梁下架体的拆除,应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向两端拆除;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应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4设有连墙(柱)件的支撑架,连墙(柱)件必须随模板支撑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柱)件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支撑架。规范技术要点 重庆插槽架计算软件实现:软件购买联系方式:《建书插槽架软件》:刘书剑13963837086
本文档为【快拆架规范演示文稿[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百里登峰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6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10-31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