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

举报
开通vip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村晚》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期中一首,这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
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村晚》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期中一首,这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四、说教法学法教学《村晚》时,在实践环节我采用“画中延伸,体验成功”这一方法,让学生动手添画,使画面更加完整。这不仅是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而且让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们个个都画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古诗内容,又让学生在叙述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五、说学情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一篇带多篇”阅读,使之形成能力。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引导回忆、背诵以前学会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2.出示诗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村晚(1)启发学生用逐字理解、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了解这首诗描绘色的景象。(2)简介作者:雷震,宋代诗人。(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提出要求,指导自学。2.检查自学效果:(1)读准字音:指名让学生分句朗读,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识记。(2)读好诗句: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1.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2.交流议答,使学生明确:第一行诗:(1)指名读。(2)这一行诗里的“池塘”和“陂”你是怎么理解的?(池塘:池子的堤岸。塘:堤岸。陂:池塘。)(3)看书上的插图,哪部分是和这一行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学生指着投影幕回答:图的下部画了池塘和两岸,池水满盈盈的,两岸长满青青的草等。)(4)点示:由于“池塘”和“陂”意思相同,所以这一行诗的意思也可说成“草满陂,水满池。”两个“满”表示了水草丰美的样子,写得生机蓬勃。(板书:草、水满)(5)谁能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第二行诗:(1)指名读。(2)这一行里的“衔”是什么意思?点击“衔”进行链接,屏幕上出示:衔:用嘴含,叼。(3)“山”如何“衔”落日?请同学们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同桌同学讨论讨论。动画演示:太阳渐渐落下,夕阳夹在两山之间。交流议答:课文中的“衔”是什么意思?(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好像被山含住了。)图上哪一部分和“山衔落日”相对应?(学生指着投影幕回答:图的上面部分画面和“山衔落日”意思相对应)“寒漪”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点击进行链接,屏幕显示:寒漪:“漪”指细小的波纹。“寒漪”是指傍晚夕阳下的暗绿色波纹。“浸”是把东西泡在液体里,课文中作者是说把什么浸泡在寒漪中呢?点击进行链接,屏幕画面的下方出现“一塘池水”,水面呈暗绿色,水面隐隐约约出现“山衔落日”的倒影(板书:山衔落日浸寒漪)。谁说一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谁再连起来说说一、二两行诗句的意思。点击进行链接,齐读。第三、四行诗:1.指名读。(板书:牧童归去横牛背信口吹)2.“牧童”指什么人?(这里指放牛娃)“归去”表示回到哪里去?(回到村里去)看图:“横牛背”你是怎么理解的?(横骑在牛背上)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行诗你是怎么理解的?展示动画:牧童从远及近慢慢走来,并配上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作为背景音乐。指名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点击进行链接,齐读三、四行诗句和意思。(四)、熟读古诗,积累语言1.朗读指导:(1)提示朗读注意点:这首诗的韵脚字是“陂、漪、吹”,要读得清晰,读出重音;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2)教师分行领读,学生跟读。(3)学生练习读。(4)指名读。(5)集体齐读。2.指导背诵:(1)教师引读:草满池塘一—山衔落日一—牧童一—短笛一—(2)分组练习背诵:一组背,另一组听,然后再交换。(3)指名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好。(4)全班一起背诵。七、板书设计村晚七言绝句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八、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原因之一:在教学第一步骤,给学生自主读诗的时间有点少,集体朗读不能代替个人自读。读不好,教学第二个环节自然不好深入。原因之二: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琢磨。“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忙碌景象,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也比较遥远,如何引导他们感受农村男女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劳动场面,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读懂作者的情怀,若适时补充一些人们劳动的画面,学生应该更容易入境。教学策略的单一,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入诗歌的意境,因而整节课学生始终游离于诗歌之外。改进措施:今后,我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学生,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索,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二)一、说教材《村晚》是新审定的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二、说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感情。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领悟作者的感情。四、说教法学法在《村晚》这首诗的教学中,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生硬体会诗意的传统教法,从插图激趣、读中自悟、延伸阅读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画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个性化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体现了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新理念。五、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出示课件2】: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村晚宋代雷震)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4.理解课题。(1)指名解题。(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5.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乡村傍晚的景色。借助插图引发交流,并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4】重点指导读准“漪”。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5】: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出示课件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出示课件8】(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板书: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①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②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③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④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⑤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水草丰美,生机勃勃。)⑥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⑦“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⑧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上的情景。)⑨“寒漪”指什么?(指的是让人感到寒意的的水面波纹。)⑩“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⑪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⑫教师小结: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板书:山村晚景)(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①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②“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③“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横骑在牛背上。)④看看插图上的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吹笛子)哪一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短笛无腔信口吹”)⑤你是怎样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⑥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特点?(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板书:天真可爱)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结:这首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交流了解朗读节奏。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七、板书设计: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山村晚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天真可爱八、教学反思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虽然做了很多设计和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提高。通过这堂课,我也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教者、学者和文本间的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情作为自己教学新的生成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三)
本文档为【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111957
本人热爱教学,关心学生。
格式:pdf
大小:16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0-06-27
浏览量: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