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矿职业病防治

煤矿职业病防治

举报
开通vip

煤矿职业病防治煤矿职业病防治用人单位劳动者十项义务:1、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2、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3、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4、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5、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6、职业病报告义务7、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8、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9、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10、未成年工、女工保护十项权力1、要求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2、知情的权利3、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4、接受(获得)教育培训的权利5、获得职业健康防治服务的权利6、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7、紧急...

煤矿职业病防治
煤矿职业病防治用人单位劳动者十项义务:1、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2、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3、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4、危害告知(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作用场所、培训教育)5、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6、职业病报告义务7、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8、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9、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10、未成年工、女工保护十项权力1、要求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2、知情的权利3、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4、接受(获得)教育培训的权利5、获得职业健康防治服务的权利6、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7、紧急状态下停止作业或撤离的权利(紧急避险权)8、享有工伤保险和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9、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10、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企业劳动保护的义务和职工的权利一、中国煤矿职业危害现状我国职业的危害主要以粉尘危害为主,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人数的77%,职业中毒(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占15%,其它职业病占8%。第一节职业病概述据2005年的抽样检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尘肺病的检出率是6.1%,地方矿的检出率是6.72%,乡镇煤矿的检出率是8.54%。煤矿噪声性听力损害也非常严重,椐调查,在接噪的煤矿工人中,中度以上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是11.5%,噪声聋2.7%。截止2013年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3.37万例,其中尘肺病75.03万。近几年报告职业病例每年都在2.6万例以上。重点煤矿企业粉尘检测率90%左右,合格率为75.28%。地方国有煤矿企业统计,粉尘检测率87%~90%,合格率达到83.55%。乡镇煤矿企业粉尘检测率35%~70.24%。职业性健康监护情况国有重点煤矿大部分能定期组织接尘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但是体检率低,只有57%左右。地方煤矿体检率仅30%左右,乡镇煤矿很少组织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岗前、岗中、离岗检查率农民工体检率低大量职业病患者流入社会,报告病例数远低于实际数两个90%说明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第一个90%,根据国家卫计委这些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目前现有的职业病总人数中尘肺病占了大约90%。第二,在尘肺病中农民占90%。患病的是在高粉尘、高污染,极其恶劣的环境,家境稍微好一点的人都不会选择到那里去工作,只有家境极其差的农民才会到那里打工。我们保守估计中国尘肺病农民人数是600万,这是个保守数字。职业病的概念1、广义的概念: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个概念是医学定义,职业病属于临床医学范畴。二、职业病概念2、职业病的狭义概念由于社会保障的需要,每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由国家和政府部门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了职业病范围,称为法定职业病,经确诊后,则享有政府规定的劳保待遇,即狭义的职业病。在国家卫计委新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列出10类132种法定职业病。因此,法定职业病的条件:    第一、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第二、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第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劳动不纳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 3、职业病的种类1、尘肺病及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2、职业性皮肤病(9种)3、职业性眼病(3种)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铬等)(4种)5、职业性化学肿瘤(60种)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8、职业性传染病(5种)9、职业性肿瘤(11种)10、其他职业病(3种)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年修订为10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115种职业病;2013年12月23人国家卫计委新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为10大类132种。4、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煤矿工人滑囊炎、手臂振动病、噪声聋、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暑等。(1)、煤矿工人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温度骤变,高湿,阴暗潮湿和不良工作体位造成的。煤矿工人滑囊炎以井下工人为主,在井下工人中又以辅助工人居多,如电工,水泵工,运输工等。(2)、手臂震动病是煤矿某些工种长期使用风钻掘进为主的职业病之一。(3)、噪声聋:主要见于露天开采的重型汽车驾驶员、井下开采的放炮工、噪声严重的机械操作工。如掘进机,皮带运输机,割煤机,装载机等。(4)、氮氧化物中毒主要见于放炮工。5、煤矿工人常见与工作有关疾病有:煤矿工人由于长期暴露煤矿的职业危害,不良工作体位等影响。使得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在这些特殊人群中比一般人高,但又不能完全用职业危害造成的来解释。也就是说,其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只有一部分与之也暴露因素有关,或者特定的职业暴露因素为疾病发生的辅助因素。(1)、煤矿工人慢性支气管炎;(2)、煤矿工人慢性胃炎(3)、煤矿工人腰背痛(4)、煤矿工人消化性溃疡(5)、煤矿工人慢性鼻炎(6)、煤矿工人风湿性关节炎(7)、井下工人钩虫病(8)、井下工人蛔虫病诊断机构条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医疗卫生机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诊断人员执业医师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三人以上集体诊断劳动者有选择诊断地的权利鉴定委员会6、职业病诊断诊断原则职业史、危害接触史现场危害调查评价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推定诊断原则《诊断证明书》诊断医师共同签署诊断机构审核盖章诊断争议鉴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申请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回避原则用人单位提供诊断所需的现场危害监测资料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及危害序号职业危害因素名称区域存在环节对健康的主要影响1生产性粉尘井下回采、掘进、运输、及提升等打眼放炮、清理工作面、装载、运输、转载、顶板管理等。导致尘肺;对呼吸道的影响2生产性噪声露天煤矿:转载站、驱动站;井工矿:风动凿岩机、风镐、风扇、煤电钻、乳化液机、采煤机、掘进机、皮带运输机等选煤厂:提升机、皮带运输机、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破碎机、震动筛、洗煤机、脱水机、真空泵等。露天煤矿:采矿、运输等;井工矿:打眼、放炮、割煤、运输、机修、通风等;选煤厂:破碎、输送、筛选/跳汰、水洗/浮选、过滤、干燥等。职业性噪声聋、听力损伤3振动转载站和驱动站采矿、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大型设备如钻机、斗容电铲、载重自卸车、推土机、破碎机、胶带运输。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骨、关节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的影响4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总回风道、回风井内燃料燃烧、电动机、机床、电锯机械的转动摩擦开采职业性中暑5电离辐射井上和井下煤田地质勘探、采煤、洗煤、清理和维修慢性放射性损伤、放射事故6氮氧化物井上和井下爆破、火灾、柴油机械设备工作尾气排放肺损害;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7碳氧化物井下岩巷爆破、煤巷爆破、采煤打眼、水力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装卸、采煤支护职业性中毒、窒息、死亡8硫化氢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地质勘探、爆破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运输、井下通风等硫化氢中毒9甲烷井下采掘、爆破中毒死亡、热力烧伤、内脏损伤、机械损伤等10生物因素井下采掘蛔虫病、钩虫病等11不良姿势井上和井下控室操作、搬运肌肉骨骼损伤、个别运动器官紧张等三、职业病防治措施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消除职业危害因素,是减少病例的发生。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潜在的病人或病人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对病人积极治疗,使其康复。1.煤矿粉尘危害防治(1)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触浓度限值判定标准:第二节、我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粉尘危害防范措施①定点采样:应在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锚喷、转载点等主要产尘点根据相关规定布置测尘点定点采样。②定期检测:根据不同检测地点和检测种类,粉尘要进行定期检测。不同种类粉尘监测周期如下:③个体防护。从业人员要带好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做好个体防护。④洒水防尘。防尘洒水系统要有永久性防尘水池,并设有备用水池。防尘管路应铺设到所有可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⑤减少产尘。采掘前预先湿润煤体;掘进过程中,采用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使用水炮泥,爆破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或压气喷雾降尘、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掘进机掘进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的综合防尘系统,并对掘进头含尘气流进行有效控制;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液压支架必须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并加装喷雾装置或用除尘器抽尘净化;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高压喷雾装置;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3、防尘措施“八字方针”经典的防降尘“八字方针”,即“水、风、密、革、护、宣、管、查”。“革”是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水”是湿式作业,“密”是密闭尘源、捕尘、抽尘,“风”是通风除尘,“护”是个人防护,“管”是加强管理,建立各种制度,及时检修防尘设备,“教”是宣传教育,发动工人搞好防尘工作,“查”是加强对接尘工人的健康检查、对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和各级监管部门对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工程防护措施煤矿企业必须采取综合防降尘措施,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贮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小时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防尘管路应铺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每隔100米或50米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2)、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闸板必须关闭,并设置引水管。(3)、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冻结法凿井和在遇水膨胀的岩层中掘进不能采用湿式钻眼时,可采用干式钻眼,但必须采取捕尘措施。(4)采煤工作面应有由国家认定的机构提供的煤层可注性鉴定报告,并应对可注水煤层采取注水防尘措施。(5)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法,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6)、液压支架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掘进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的综合防尘系统。(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两道风流净化水幕,并采用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8)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9)在煤、岩层中钻孔,应采取湿式钻孔。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软煤层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以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捕尘、降尘措施,必要时采用除尘器除尘。(10)预先湿润煤体。煤层注水过程中应进行流量及压力的计量。单孔注水总量应使该钻孔预湿煤体的平均水分含量增量大于或等于1.5%。封孔深度应保证注水过程中煤壁及钻孔不渗水、漏水或跑水。当采用下行落陷法分层开采厚煤层时,可以采取在上一分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一分层的煤体进行湿润,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在层间没有不透水的岩层或夹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上部煤层的采空区内灌水,对下部煤层进行湿润。(11)锚喷支护防尘。打锚杆眼应实施湿式钻孔,采取有效防尘措施后可采用干式钻孔。锚喷支护作业时,沙石混合料颗粒粒径不得超过15mm,且应在下井前洒水预湿。喷射机上料口及排气口应配备捕尘除尘装置。采用低风压近距离喷射工艺时,塑料管长度应小于或等于50m,工作风压在0.12~0.15MPa之间,喷射距离在0.4~0.8m之间。距离锚喷作业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两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且喷射混凝土时工作地点应采用除尘器抽尘净化。(12)转载及运输防尘。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各转载点应实施喷雾降尘或采用除尘器除尘。在装煤点下风侧20m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运输巷道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5、工作场所监护措施1)、检测人员 应配备专职检测人员负责本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按照《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AQ1020-2006)要求,每矿必须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有资质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每个采区至少一人。2)、检测设备 有与检测能力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和条件,并实施经常性维护、检修,确保检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所用检测计量仪器必须具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3)、日常检测 检测项目和频次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编第一章要求执行。日常检测结果应及时向作业人员公布。4)、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煤矿企业应当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委托由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应及时向作业人员公布。6、健康监护措施1)、概念:职业健康监护是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损害、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它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态,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将结果报告给单位和劳动者,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2)、目的意义1)早期发现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和可疑征象;2)早期诊断和处理职业病患者、观察对象及其它疾病患者;3)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4)及时发现具有职业禁忌证者,以便调离并安排其适当工作;5)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6)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7)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3)、基本内容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 档案管理 财务及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①上岗(前)健康检查②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根据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具体按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规定执行。③离岗时健康检查④应急医学检查适应于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对遭受或可能遭受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始检查。⑤离岗后的随访医学检查煤矿工人的检查周期(煤矿安全规程)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一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2)I期尘肺患者每年检查一次(3)对O+(无尘肺):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3年拍片检查1次。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同时也能系统地反映出接触各种有害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职业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其主要内容是:①单位概况和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主要生产工艺;②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各作业场所、岗位接触人数分布;③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材料;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资料;⑤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⑥职业健康检查个人档案;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总结评价报告;⑧职业病患者及职业禁忌证者报告卡;⑨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6、个体防护1)、建立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专项经费保障、采购、验收、管理、发放、使用和报废制度 应明确负责部门、岗位职责、管理要求、防护用品种类、发放标准、账目记录、使用要求等。2)、建立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台帐 台帐中应体现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种类、进货数量、发出数量、库存量、验收记录、发放记录、报废记录、有关人员签字等。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3)、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合格有效 必须采购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不得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防护用品。所采购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应有产品合格证明和由具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测检验合格证明。4)、按标准配发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根据煤矿实际,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护用品配发标准,并应告知作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教育和督促接触较高浓度粉尘、较强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7、组织管理及培训措施(1)、增强职工的健康意识(2)、让职工了解作业场所粉尘的危害性(3)、熟知各种防护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4)、通过组织管理措施缩短接尘时间,减小工人的粉尘累积暴露(一)、几个概念1、噪声: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2、声压级:对正常人耳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称为听阈声压,声压增大至人耳产生不适感或疼痛时称痛阈声压。从听阈声压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相差一百万倍,为了计算方便,也用对数量(级)来表示其大小,即声压级,单位用分贝(dB)。二、噪声危害的防治煤矿工作面噪声作业场所噪声(dB)掘进工作面107-110采煤工作面85-87其它81-86(二)、噪声的危害:1、噪声除去令人烦躁外,还会降低工作效率,特别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噪声的破坏作用会更大。2、在工业中,噪声会妨碍通讯,干扰报话讯号的接收,进而会诱发各类工业事故。3、噪声会造成听力减弱或丧失。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中,听力只能部分恢复,听力损伤部分无法恢复,会造成永久性0dB;中度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值在40~60dB;重度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值在60~80dB。  4、爆炸、爆破时所产生的脉冲噪声会造成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此即爆震性耳聋。5、噪声最广泛的反应是令人烦恼,并表现有头晕、恶心、失眠、心悸、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三)噪声监测必须对作业场环境噪声进行定期监测,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噪声监测的频率视劳动条件而定,每年至少测定一次,若生产工艺、使用的仪器设备有变动应及时对噪声进行监测。(四)、噪声的标准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但是最高不得超过115dB(A)。(五)、煤矿噪声控制1、井工矿噪声防治在电机房应安装隔声罩或隔声屏;在通风机房室内墙壁、屋面敷设吸声体;在压风机房设备进气口安装消声器,室内表面做吸声处理;对主井绞车房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局部设置隔声屏;在巷道掘进中改进凿岩机消音罩,推广使用液动凿岩机或凿岩台车;在采煤工作面应避免刮板输送机的空载运行,选用最轻的链条和刮板,选用双边链条刮板输送机;选用低噪声的采煤机,避免零部件共振,加强维修保养避免采煤机零部件松动,在设备上安装隔声罩,在机器下面垫减振弹性材料等。2、洗选煤厂噪声防治应将冲孔钢筛板换成聚氨酯筛板或橡胶筛板、在筛箱侧板、给料口、排料口、接料底盘内贴橡胶板、用柔性辐板齿轮代替钢齿轮、用橡胶弹簧代替钢制弹簧、激振器体外加软式隔声罩、在筛机上方设置悬吊吸声体、加强筛机维护等措施控制振动筛的噪声;应用数控风阀代替普通风阀、将排气端盖改为隔音端盖同时进行扩散消音、在风阀排气口安装立式消声器等措施控制跳汰机的噪声;应在进、排气口安装消声器、用隔声罩对鼓风机机壳、电机进行隔声设计等措施控制鼓风机的噪声;应在溜槽内壁贴上橡胶衬板、在溜槽表面外壁敷上阻尼涂料减少钢板的振动、用硬质塑料溜槽代替钢制溜槽、将溜槽垂直段下部设置成煤堆缓冲结构等措施控制溜槽的噪声;应在真空泵两端轴承处、真空泵电机和汽水分离处加隔声罩、在排气口与汽水分离器之间加消声器衰减排气噪声等措施控制真空泵的噪声。3.噪声个人防护 护耳器的使用,对于降低噪声危害有一定作用,但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措施。更有效地控制噪声,还要依靠其他更适宜的减少噪声暴露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耳套和耳塞是护耳器的常见形式。三、高温危害的防治(一)、几个概念1、高温环境根据环境温度及其和人体热平衡之间的关系,通常把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的生产劳动环境称为高温环境。生产劳动环境考虑了劳动产热与人体热平衡这一因素,而在湿度较高(相对湿度80%以上)的工作场所,在30℃以上即被视为高温环境。2、高温作业指矿井下气温超过30℃,人们长期在矿井下高温环境中作业。(二)、高温作业对机体健康的影响1、体温调节障碍在高温环境中环境温度往往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这时皮肤辐射和对流散热就很困难或不可能,人体只能通过汗蒸发来散热,如果伴有高湿度,则散热困难,甚至停止蒸发散热,这样便可导致体内热蓄积,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容易出现疲劳、头晕目眩、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诱发事故的发生。2、水盐代谢紊乱由于汗的主要成分为水,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所以大量出汗对人体的水盐代谢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代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水分丧失达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就可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3、循环系统负荷增加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每搏心输出量减少,加速心脏负担。4、消化系统疾病增多会导致胃酸浓度降低,这样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5、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6、肾脏负担加重(三)、检测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5小时分别测1次,工作班中间测1次,取平均值。(四)、标准煤矿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五)、控制措施1、工程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尽量实现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2)、通风降温,增加风量降温;(3)、采用合理的开拓方式降温,一般采用分区式开拓方式缩短入风线路长度,降低到达工作风流的温度;(4)、采用充填采矿法降温;(5)、减少热源法降温。采用隔热物质喷涂岩层防止围岩传热;提高风速控制岩层热;大型机电硐室采用独立风流等;(6)局部热害严重的工作面可采用移动式制冷机组进行局部降温;(7)采用空调降温技术降温;(8)露天煤矿应尽量实现机械化,控制高温和热辐射的产生和影响;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日照最强烈的时段作业;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等高温防治措施。2、保健措施:(1)合理供应饮料及时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一般每人每天应补水3~5L,盐20g左右。(2)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加,维生素B1、B2、C和A的需要量增加,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3、个人防护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宽大、轻便及不妨碍操作,宜采用质地结实、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能好并能反射热辐射的织物。要根据不同作业的需要,配备工作帽、防护眼罩、面罩、手套、鞋帽、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4、管理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休息室应尽可能设置在远离热源处,必须有足够的降温设施和饮料等四、毒物危害的防治(一)、氮氧化物称硝烟,为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之一。在生产中接触并引起职业中毒的常是混合物,其中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2为主。1、主要来源有:(1)、煤矿坑下、井下、隧道作业用硝铵炸药爆炸放炮产生的烟气。爆破使用的炸药多为硝铵炸药,主要成分为硝酸铵、三硝基甲苯等,其爆炸后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放炮后过早进入放炮现场可引起炮烟中毒。(2)、地下矿井等的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如火灾等也可遇到氮氧化物的损伤。(3)、采煤、掘进、运输等柴油机械工作时的尾气排放。2、氮氧化物的危害煤矿生产中氮氧化物中以NO2为主时,主要引起肺损害;以NO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3、监测矿井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应每月测定一次。(二)、碳氧化物(CO、CO2)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氨水。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4.2%。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1、碳氧化物的来源(1)岩巷爆破(5)机械采煤(2)煤巷爆破(6)采煤装载(3)采煤打眼(7)采煤支护4)水力采煤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长期不开放的各种矿井(煤井)处,当发生二氧化碳突出时,大量二氧化碳会喷涌出来。当矿井发生爆炸事故时,燃烧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2、碳氧化物的危害一氧化碳毒性很强。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会引起窒息和中毒以至死亡。二氧化碳聚集作业人员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直至死亡。3、监测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测量,一般应用一氧化碳检定器。也可以采取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和便携式二氧化碳检测仪。(1)、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必须立即报告矿长和矿井技术负责人,查明原因,进行处理。(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立即报告矿长和矿井技术负责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如果停风区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制订排除二氧化碳的安全措施,控制风流,使排出的风流在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回风系统内还必须停电撤人。只有经过检查证实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中电气设备的供电。(三)、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可燃性气体,有腐败鸡蛋的特殊刺激性气味。1、来源(1)、煤炭地质勘探过程中钻探打孔时硫化氢气体可从煤及岩层内逸出。(2)、煤炭地下开采在爆破采煤、机械采煤、采煤运输、采煤装载、采煤支柱、井下通风等岗位可能存在硫化氢气体。(3)、煤炭露天开采硫化氢常来源于煤的低温焦化。(4)、矿内水坑或矿井发生透水事故进行排水时,随着水位下降,积存在被淹井巷中的有害气体硫化氢可能会大量涌出。(5)、煤矿井下残采(指无法回采的残留煤层的开采),常出现较高浓度的硫化氢气2、硫化氢的危害(1)、硫化氢的爆炸性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2)、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吸入硫化氢可导致硫化氢中毒,主要引起细胞内窒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肺、心脏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多脏器损害。(四)、检测监测周期应符合以下要求:氮氧化物至少每3个月监测一次;碳氧化物至少每3个月监测一次。煤层有自燃倾向的,根据需要随时监测;硫化氢至少每月监测一次。(五)、标准化学毒物名称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0.0024二氧化氮NO20.00025二氧化碳CO20.5硫化氢H2S0.00066氨NH30.004——————————————————————(六)、毒物危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通风,采用通风的方法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以下;2、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和自救器;3、工作面采空区应及时封闭;临时通风的巷道要设置栅栏,设立警示牌,需要进入时必须首先进行有害气体检查,确认无害时方可进入;4、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作业,必须先通风后作业。在生产中出现盲道或废弃巷道时,应及时密闭或用珊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5)、在进行洗选煤厂污水处理站清淤、清理作业时,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先通风后作业,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池内,防止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6)、煤矿井下放炮后,为防止氮氧化物中毒,局扇风筒必须及时接入掘进工作面,出风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5米,加强通风增加工作面的风量,及时排除炮烟;必须把工作面的炮烟吹散稀释,并在工作面洒水,然后再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放炮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风流中,回风侧挂警戒牌;放炮作业人员通过炮烟浓重的地区时,应用湿毛巾掩住嘴鼻,尽快撤到安全地点;在单孔长距离掘进中放炮时,人员必须撤离到较远的距离才可以放炮。
本文档为【煤矿职业病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自由的飞翔
竭诚提供优质的文档资源。
格式:ppt
大小:54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81
分类:
上传时间:2022-11-1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