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举报
开通vip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PAGE\*MERGEFORMAT1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和县从2008年开头推广全膜双垄玉米种植技术以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丰富的玉米秸杆已成为进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2015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67万hm2,玉米秸杆产量达到160万t,加上其它农作物秸秆和退耕还林草种植的苜蓿、复种的饲草以及其它饲草料等,饲草总量达到240万t,能满足30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需求。在饲草资源的保障下,畜牧业得到快速进展,2015年草食畜饲养量达到150.03万头(匹、只),草食畜存栏达68.75万头(匹、只)...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PAGE\*MERGEFORMAT1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民和县从2008年开头推广全膜双垄玉米种植技术以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丰富的玉米秸杆已成为进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2015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67万hm2,玉米秸杆产量达到160万t,加上其它农作物秸秆和退耕还林草种植的苜蓿、复种的饲草以及其它饲草料等,饲草总量达到240万t,能满足300万个羊单位的饲草需求。在饲草资源的保障下,畜牧业得到快速进展,2015年草食畜饲养量达到150.03万头(匹、只),草食畜存栏达68.75万头(匹、只),草食畜出栏达67.46万头(匹、只),生猪饲养量达30.01万头,生猪存栏达8.15万头,生猪出栏达14.53万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5497t、2410t和24210t,生态畜牧业产值达到5.87亿元,增长10.55%,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元,增长8%。2016年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到161.02万头(只),生猪饲养量达30.51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4万t、0.25万t、2.52万t。农夫人均纯收入8192元,增长10.67%,其中畜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元。1取得的成效1.1循环农牧业链条初步建立通过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依托2.67万hm2全膜玉米产生的160万t秸秆等饲草资源,大力推动牛羊规模养殖进展,强化饲草加工配送中心和青贮池建设,建成饲草加工配送企业4家,饲草加工点25个。依托畜牧业进展,全县累计建成大中型沼气池5座,小型沼气池1.4万座,有机肥加工场2家,初步形成了“粮—草—畜—沼—肥—粮”循环进展模式。1.2规模养殖快速进展在草畜联动的有力推动下,畜禽规模养殖快速进展,全县已建成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规模养殖小区(场)180家,其中:养猪场43家,奶牛养殖小区(场)7家,肉羊养殖场76家,肉牛养殖场31家,特种养殖场23家。在已经建成的180家规模养殖场中,85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资格认定,7家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资格认定。通过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带动,全县畜牧业已开头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分散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并朝着现代畜牧业的方向稳步推动。全县规模养殖存栏占总存栏的比重达35%以上,牲畜饲养量尤其是牛羊饲养量已处在全市前列。1.3饲草加工利用步入产业化之路2015年,全县玉米秸杆加工和优质饲草生产量达到100万t,其中:配送整株玉米20万t,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等青贮利用38万t,家庭牧场青贮利用12万t,鲁青公司、养殖户等干秸秆加工利用20万t,加工利用青干草10万t。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56%以上。一个以生产加工配送企业为主体,规模养殖场为重点,规模养殖户为关心,秸秆加工利用、优质饲草种植相结合的饲草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1.4家庭牧场建设成为畜牧业进展的亮点借助全膜玉米供应的秸秆优势资源,民和县于2013年在海东市六区县领先开展家庭牧场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近3年的建设,建成家庭牧场户3199户。家庭牧场作为对集约化规模养殖的完善和补充,具有投资小、生产成本低、养殖效益高、短期内提升畜产品产量的特点。对转变农牧业经营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夫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乐观的作用,得到宽阔养殖户的欢迎。同时,家庭牧场的建设使玉米秸秆等饲草资源得到就地转化利用,开拓了农区畜牧业进展的新模式,特别是边远山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拓展了农夫增收新途径。2016年,我县依据《民和县农牧产业精准扶贫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确立了“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的产业脱贫思路,重点以养殖业为主,抓住关键环节,进而实现以家庭牧场突破带动贫困户全面脱贫的目标,利用贫困户每人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县政府通过协调和担保,每户贫困户贷款3~5万元(县财政贴息3年),作为家庭牧场建设资金,在全县125个贫困村建成家庭牧场2795户,实现2795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1.5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步伐加快民和县每年生产的160多万吨玉米秸秆,是进展畜牧业宝贵的物质资源。奶牛、肉牛羊生产也是民和畜牧业的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的进展,使得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得到了有机连接。目前,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快速、持续进展,产业优势取得良好成效。2实行的措施2.1进展饲草产业,夯实畜牧业进展物质基础坚持把进展饲草产业作为推动养殖业进展壮大的保障工程来抓,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等饲草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饲草加工技术服务,转变饲草加工经营方式,努力构建具有民和特色的现代饲草产业化生产、加工、经营体系,全力打造全省饲草生产加工配送基地,全县玉米秸杆和优质牧草等饲草总量可突破250万t。2.2加大资金扶持,推动现代畜牧业快速进展多方筹措资金,从2010年全县打造农区畜牧强县以来,累计争取落实畜牧业进展项目100多个,总投资达2.5亿元以上;不断加大财政贴息扶持力度,累计支配扶持规模养殖贴息资金546.7万元,落实支持规模养殖贷款3.75亿元。同时,乐观整合现代农业进展、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并吸引社会以及民间资本投入畜牧业进展,5年累计拉动社会资金达9.6亿元。今年将扶持建设3893户精准扶贫家庭牧场示范户,每户修建羊舍120m2、青贮池100m3,供应饲草加工机械1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的目标。2.3推广青贮技术,提高饲料加工利用率以规模养殖小场(区)和养殖大户为重点,接受青贮池青贮、袋装青贮、裹包青贮等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全县的114家牛羊规模养殖场和8930户养殖大户年完成青贮40万t,饲草公司、饲草加工点配送整株玉米20万t,3199户家庭牧场青贮加工15万t,鲁青公司、养殖户等干秸秆加工利用20万t,加工利用青干草10万t,饲草加工总量达到105万t。2.4扩大饲草种植,保障饲草供应多元化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大力推广种植苜蓿、饲用玉米、燕麦、箭筈豌豆等优质饲草。年耕地种草保持在0.3万hm2以上,复种饲草保持在0.2万hm2以上,形成了以玉米秸秆为重点,优质饲草为补充的全县饲草保障供应体系。2.5完善奖补机制,实现草原生态爱惜常态化依据省地要求,2015年草原奖补机制平衡资金以“一卡通”方式发放完备。同时,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已按 实施方案 关于机房搬迁实施方案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实施方案公交公司安全生产实施方案成立校园管乐队的实施方案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进行进行了实施,种植多年生牧草0.33万hm2,一年生牧草0.14万hm2,项目已全部完成。草原奖补工作的开展,有效的爱惜了草原生态。2.6狠抓科技推广,提高技术服务以新科技引进、有用技术推广为手段,切实加大畜牧工作人员和规模养殖户技术培训,县农牧局每年对各乡镇畜牧工作人员集中开展不少于两次的技术培训,各乡镇畜牧工作人员每年对辖内养殖大户集中开展不少于四次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品种改良、暖棚养畜、秸秆青贮、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一系列有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3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虽然民和县畜牧业进展取得了确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一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虽然近年来支配的畜牧业投入逐年增长,但总体上额度不大,且存在“担保难”和贷款“利率高”等问题,申请手续繁杂严峻影响了养殖场(户)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二是养殖场建设用地难度大。由于养殖场建设用地不能占用基本农田,给民和县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三是秸秆加工利用率不高。在偏远山区,大多数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仅为50%左右。同时,受资金和市场的制约,饲草企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龙头带动作用不够。今后,民和县将紧紧围绕“12345”工程,即:以奶牛、肉牛、肉羊草食畜养殖为主的一个优势产业;以认定的“民和羊肉”、“民和肉牛”国家地理标识为依托的两个品牌建设;打造全省主要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全省最大的饲草加工配送基地和全省农区畜牧强县三大目标;建设和完善以科技服务、品种改良、疫病防治、信息服务为主的四个体系;建立以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饲草料利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为主的五大保障机制。连续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坚决不移打造全省农区畜牧强县和全省最大的饲草生产加工配送基地,扎实开展“万户百万只”家庭牧场工程。到2020年,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到200万头只,规模养殖场达到200家,家庭牧场达到1万户,建成全省重要的农区牛羊生产基地。玉米秸秆加工和优质饲草生产总量达到120万t,建成全省主要的饲草料生产和加工配送基地。同时,加快高原生态循环高效农业进展,大力推广“粮—草—畜—沼—肥—粮”循环进展模式,努力把民和建设成全省最大的循环农牧业示范区。
本文档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天空之城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22-07-09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