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举报
开通vip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第 6 卷  第 6 期 2 0 0 4 年 1 1 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 SOCIAL SCI ENCES EDI TION)   Vol. 6 No. 6 Nov . ,2004        文章编号 : 100921971 (2004) 06 - 0072 - 05   收稿日期 :2004 - 06 - 06   作者简介 :马力 (1969 - ) ,女 ,山东龙口人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第 6 卷  第 6 期 2 0 0 4 年 1 1 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 SOCIAL SCI ENCES EDI TION)   Vol. 6 No. 6 Nov . ,2004        文章编号 : 100921971 (2004) 06 - 0072 - 05   收稿日期 :2004 - 06 - 06   作者简介 :马力 (1969 - ) ,女 ,山东龙口人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事企业理论研究 ;李胜楠 (1976 - ) ,女 ,山东菏泽人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事公司财务研究.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马 力 (济南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22) 李胜楠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摘  要 : 由格罗斯曼、哈特和摩尔所开创的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 ,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 性和不确定性等不完全因素的存在 ,真实世界的合约都是不完全的 ,为此 ,加强和保护专用性投资关键在于事 先明确物质资产所有权。不完全合约理论源于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 ,两种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对不完全 合约的基础及其导致的合约功能的不同认识。不完全合约理论远非一个基础牢固和逻辑一致的成熟理论 ,需 要从找到合约不完全的基础、重视对非正式合约和“最佳完全合约”的研究等方面努力使其成熟和完善。   关键词 : 完全合约 ;不完全合约 ;交易成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 : F019      文献标识码 : A A revie w of 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 MA Li ,L I Sheng - nan (J inan University , J inan 250022 ,China) (Nankai University , Tianjin 300071 , China)   Abstract : The 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 initiated by Grossman , Hart and Moore is the most attracting topic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enterprise theories. It holds that due to the imperfectness in individual’s limited rational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 all contracts in reality are incomplete. The key to reinforce and protect a special investment is to ensure the ownership of assets in advance. 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 originates from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started by Coase ,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lies in the different recognition of the foundation and function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Although the 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 has been employed to explain all present economic phenomenon , it is still far from being a firmly - based and logically - consistent theory , and it still needs to be perfected.   Key words : complete contract ;incomplete contract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经济学家把围绕格罗斯曼和哈特 ( Grossman and Hart , 1986) 、哈特和摩尔 ( Hart and Moore , 1990)提出的概念框架 (称为 GHM 分析框架) 发 展起来的经济理论称为“不完全合约理论”。不完 全合约理论的提出对企业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所提出的剩余控 制权、声誉观点、控制权相机转移等重要概念都建 立在不完全合约的基础上 ,不完全合约理论已成 为经济学家解释经济现象的有力工具之一。   1  不完全合约理论的理论渊源   自 1937 年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发表以来 , “企业的合约理论”得到发展。在“合约理论”的标 题下有两个重要分支 :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 尽管两者同样强调企业的合约性质 ,研究的侧重 点却完全不同。前者重点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 系 ;后者侧重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从本质上 而言 ,代理理论中的合约是完全合约。而交易成 本理论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合约是不完全的 ,但却 将合约的不完全性视为一个潜在的逻辑前提。 GHM分析框架是沿着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思 路 ,对由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但没有继续深化的“不 完全合约”概念进行模型化而发展起来的。   科斯认为 ,与市场通过合约形式完成交易不 同 ,企业依靠权威在其内部完成交易 ;企业形成的 原因在于把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以减少市场的交 易成本。企业将倾向于扩张 ,直到企业内部组织 交易的成本与在公开市场上凭借交换进行同样交 易所发生的成本相同为止 ( Coase ,1937) 。对于 《企业的性质》这一开创性的文献 ,人们较多地关 注交易成本这一概念。同样不容忽视的是 ,科斯 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短期合约和长期合约的讨 论 ,已初步提出了合约不完全思想。他认为 ,要素 和劳务的供需双方为了避免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 或风险 ,宁愿签订长期合约而非短期合约。“由于 预测方面的困难 ,有关物品或劳务供给的合约期 越长 ,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从而买方也越是不愿 意明确规定要求缔约方干些什么。因此 ,将来提 供的劳务只是以一般条款规定一下 ,而具体细节 留待以后解决。”[1 ]尽管科斯没有明确指出合约 是不完全的 ,但他已经隐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交易成本理论的集大成者威廉姆森的研究遵 循了科斯开创的道路 ,他用“资产的专用性”解释 交易成本的起源。认为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的机会 主义倾向 ,使得合约双方的专用性投资不可能达 到最优水平 ,同时也使得合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 更加困难。当专用投资在双方的交易中很重要 时 ,就会用纵向一体化代替现货市场的交易。而 且 ,“人们不可能在合约签订以前的阶段 ,就事先 估计到所有有关的讨价还价行为。”( Williamson , 1985) 。正是由于当事人的有限理性和环境的不 确定性 ,所以事前不可能签订面面俱到的合约 ,才 使得事后的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变得非常重 要[2 ] 。这一点也是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即 签约之前的激励固然重要 ,签约之后的事后支持 制度更为重要。威廉姆森虽然认识到了合约的不 完全性 ,并认为这种不完全性根源于人们普遍存 在的有限理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 ,但是他并未对 不完全合约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 ,而是将合约不 完全视为交易成本理论的当然前提。所以 ,威廉 姆森本人也承认 ,开创不完全合约理论先河的应 当是格罗斯曼和哈特在 1986 年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所有权的 成本与收益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2  不完全合约理论的主要观点   所谓完全合约是指 ,缔约双方能够完全预见 合约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 ,并自觉遵守双方 签订的合约条款 ;当缔约双方对合约条款产生争 议时 ,第三方能够强制执行。不完全合约则是指 , 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等不完美因素的存在 ,合约双方不可能详尽 准确地将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及相应情况下的职责和权利写进合约。签订完全 合约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 ,真实世界的合约在绝 对意义上都是不完全合约。当合约不完全时就会 产生一个重要问题 ,即当合约中没有规定的情况 发生时 ,谁有权解决合约中权利和责任的漏洞 ? 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 ,这种情况下产权的作用非 常重要 :只有资产的所有者才拥有资产的支配权。   GHM 分析框架首先考察了两个独立企业之 间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而带来的成本。随着时间 推移 ,不完全合约将进行修正或重新协商 ,在此过 程中会产生三类成本 :第一 ,对修正的条款讨价还 价产生的成本 ;第二 ,由于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 称 ,双方可能达不成有效率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而形成的成本 ; 第三 ,由于合约的不完全 ,各方可能不会做出最优 的专用化投资而带来的成本[3 ] 。GHM 接着通过 分析两个企业发生纵向一体化时上述成本的变 化 ,回答了当出现合约未加明确规定的或然事件 时谁有权力决定合约中并没有提及的事宜。哈特 等人认为 ,只有非人力资产的所有者才对资产拥 有支配权 ,也就是说 ,一项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对该 资产的剩余控制权 ,可以按照任何不与事前的合 同、惯例或法律相违背的方式决定资产所有用法 的权利[4 ] 。事实上 ,用哈特的话来说 ,拥有剩余 控制权实际上已经被作为所有权的定义。既然拥 有剩余控制权就拥有决定合约不完全事宜的权 力 ,这就给企业间进行纵向一体化提供了激励。 在当事人风险偏好中性、信息对称的基础上 ,哈特 等人进一步假设 ,当事人的财富不受约束、再谈判 ·37·第 6 期 马力 ,等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成本为零以及事后按照纳什谈判解分配盈余。这 种前提下可以获得事后的帕雷托最优 ,但是有效 率的事前专用性投资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当事人 预期到事后可能会被套牢。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 事先要明确物质资产的所有权。所有权可以强化 所有者在事后讨价还价的能力 ,从而影响当事人 事前专用性投资的积极性 ,并且获得这种投资所 创造的事后盈余的较大部分。   阿洪和伯尔顿 (Aghion and Bolton ,1992) 进 一步放宽了“当事人不受财富约束”这一前提假 设 ,转而研究富有的投资者和贫穷的企业家之间 的最佳控制权的配置问题。该模型假设两种收 益 ,一种是可证实的并可在合约中明确规定的货 币收益 y ,另一种是不可证实、不可转移的企业家 私人收益 b ,私人受益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家和投 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使总收益 (y + b)最大 化 ,最佳的控制权配置应当是 :存在一个利润的临 界值θ,当利润高于θ时股东或企业家拥有控制 权 ;反之则债权人拥有控制权。“控制权的相机转 移”是债务融资的关键方面 ,也是该模型的核心。 由于该思想很具有开创性 ,因此立即被哈特和莫 尔所接受并用于最佳债务合约的研究中[5 ] 。哈 特认为 ,阿洪和伯尔顿模型以一种不可证实的状 态θ作为控制权转移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而应当 以债务人不能还本付息为条件。通过对阿 —伯模 型的修正 ,哈特等人进一步提出“转移模型”,并将 其扩展到多个时期。   3  不完全合约理论和交易成本 理论的比较   不完全合约理论实质上是在交易成本理论框 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对不完全合约理论和 交易成本理论关系的认识上似乎存在一个误区 , 即忽视了两者之间的承继关系 ,把不完全合约理 论视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 ,并认为这种全新的 理论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上明显优于交易成本理 论。本节的目的在于比较两种理论的差异 ,从中 可以看出不完全合约理论并非交易成本理论的替 代而是互补 ,它们在不同问题的解释上各有优势。 两种理论根本的差异在于对不完全合约的基础以 及由此导致的合约功能的不同认识。   (1)对合约不完全基础的不同认识   不完全合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认识到了 合约的不完全性 ,但是对于合约不完全的原因却 有不同认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当事人的有限理 性和不确定性是合约不完全的基础。这里“有限 理性”是所有“合约人”都具有的本质假设 ,不仅包 括双方当事人 ,而且包括第三方 (如法院) 。这是 交易成本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行为假设 ,“如果承 认理性是有限的 ,那么再想签订面面俱到的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借组织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 法了”( Willimson ,1985) 。合约不完全的另一个 原因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即当事人不知道未来 自然状态可能的性质和特征 ,因此就不可能设计 出满足未来任何状态的有效率的合约。   不完全合约理论并不要求用有限理性构造合 约关系理论 ,相反哈特等人认为对交易成本理论 中的有限理性进行模型化极为困难。所以他们认 为合约不完全的基础在于多种变量的不可证实 性 ,即“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用哈特的话说 ,双方 必须能够相互交流 ,而且要能够与对签约各方运 作环境可能一无所知的局外人进行交流时合约才 可能是完全的。此处的不可证实是第三方 (法院) 不可证实 ,即使在合约中写尽所有能够设想的内 容也不能避免合约的不完全性 ,因为合约规定的 某些内容是没有办法为法院所裁决的。   和交易成本理论的有限理性相比 ,不完全合 约理论的不完全性仅仅在于第三方的有限理性而 非所有人的有限理性。从模型化的角度而言 ,哈 特等人用第三方不可证实取代了交易成本经济学 中难以界定的有限理性这一概念 ,应该是一个进 步。但第三方不可证实究竟能否成为不完全合约 的理论基础却引起很大的争论 ,我们将在第四部 分讨论这个问题。   (2)对合约功能的不同认识   两个理论框架所采用的不同假设直接导致了 两者对合约功能的不同认识。概括而言 ,交易成 本理论强调合约的制度安排作用 ,而不完全合约 理论则强调合约的激励作用。交易成本理论将有 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视为合约人的行为假定 , 并且认为研究重点应当是合约履行阶段中的问 题 ,而非事前的讨价还价。当然 ,威廉姆森并不否 认产权的重要性和签约以前激励机制所起的重要 作用 ,但他同时强调“应该根据不同的条件 ,根据 由此所做的不同决策以及待解决的纠纷所具有的 特点来建立不同的制度”[2 ] 。所以 ,合约的功能 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其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而 且为了解决事后可能发生的冲突应当设计出相应 ·4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6 卷   的治理结构 ,即能够提供事后的制度安排。   不完全合约理论试图用模型化方式和剩余控 制权的概念解决交易成本理论中纵向一体化和套 牢问题。该理论认为 ,产权的边界影响交易双方 对专用性投资的激励。事前剩余控制权的安排会 通过投资效率水平影响事后的盈余分配。所以某 一方的资产越是专用于特定的合约关系中 ,他就 越有激励实现纵向一体化而拥有另一方的资产。 这是获取剩余控制权并将事前投资扭曲最小化的 最好方法[6 ] 。由于假设再谈判的成本为零 , GHM 分析框架的重要问题就是选择某种最小化事前非 效率的合约结构 ,并不考虑签约以后再谈判所引 起的非效率性。不完全合约理论的逻辑非常明显 ———合约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在没有再谈判成本的 情况下使投资水平达到最优 ———合约功能是强调 事前的激励。威廉姆森对此提出批判 , GHM 分 析框架通过假设再谈判成本为零将所有事后的不 确定性都蒸发掉了 ,忽略了交易关系是一个持续 的过程 ,进而忽视了事后的适应性问题。   在经验检验方面 ,不完全合约理论关于合约 选择方面的命题检验几乎是空白 ,而交易成本理 论则 有 大 量 的 经 验 性 检 验 存 在。索 西 耶 (Saussier ,2000)通过对法国电力公司 1977 —1997 年间的河上运煤合约的经验性计量分析发现 ,合 约选择不是为了诱使有效的专用性投资 ,而更像 是确保对事后未被预期的变化有充分的适应性 , 从而支持了交易成本理论[7 ] 。但作者也同时承 认 ,当投资不容易被合约化时 ,不完全合约理论所 强调的激励作用可能更为贴切。到目前为止 ,我 们无法指出两种理论孰优孰劣 ,因为他们解释问 题的角度不同 ,两种理论的互补性应该多于替代 性。   4  对不完全合约理论的批判及 其未来发展   由于 GHM 分析框架中存在许多内在缺陷 , 因此自该理论产生以来就有大量的合约和企业理 论文献对该理论提出了批判 ,这同时也使得不完 全合约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不完全合约 理论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三方不可证实”作为合约不完全的基 础受到质疑   前已述及 ,在哈特之前合约的不完全性已成 为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GHM 的独特 之处就在于将“第三方可观察但不可证实”作为合 约不完全的原因。马斯金和梯罗尔对此表示质 疑 :即使某些内容是第三方不能验证的 ,只要合约 双方知道彼此的预期收入和成本 ,就不需要把不 可验证的内容写入合同 ,他们仍然可以设计出一 份完全合约。因为不完全合约理论假定当事人双 方具有足够的理性 (具有有限理性的只是第三 方) ,以至于在事前就能预计到事后各种或然情况 下的支付函数 ,在哈特和莫尔“第三方不可验证” 的条件下 ,他们推导出了完全合约 ,这就是著名的 “不相关定理”,即“第三方不可验证”与合约的不 完全性是不相关的[8 ] 。梯罗尔引导我们超越第 三方不可证实这个表象 ,进而认为作为合约双方 关心的重点是或然事件对事后收益影响这一实质 性问题。他们进一步认为 ,只有当两种或然事件 对支付的影响无法区分时 ,才会导致合约的不完 全性。梯罗尔的批判是深刻的 ,因为他直接针对 不完全合约理论的基础 ,要回答究竟什么是不完 全合约的基础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2)“物质资本强权”的质疑   GHM 模型认为 ,对物质资本的控制可以间 接导致对人力资产的控制 ,雇员倾向于按照雇主 的利益行动[3 ] 。企业的物质资产是把企业连接 在一起的黏合物 ,对物资资产所有权的拥有是合 约不完全情况下权力的基础。所以 ,给出的企业 的定义自然就是 ,企业是由它所拥有或控制的资 产 (如机器、存货等)所组成的[6 ] 。   在不完全合约的文献中“资本强权观”是一个 先验的假设 ,对于人力资本作为关键要素的新型 企业 ,该理论显然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针对这 种情况 ,瑞吉恩和津格里斯 ( Rajan and Zingales , 1997)提出 ,对任何关键性资源的控制权都是权力 的一个来源。其中关键性资源可能是物资资产 , 也可能是非物质资产 ,比如天才、创意等。他们还 提出了“进入权”(access)的概念 ,进入权是能够使 用或者在某种资源上工作的能力[9 ] 。如果关键 性资源是一台机器 ,进入权就是使用机器的权力 ; 如果关键性资源是一个思想 ,进入权就是了解这 种思想的权限。进入权提供的是一种能够控制资 源的能力 ,这种控制才是权力的来源。瑞吉恩和 津格里斯显然拓展了企业权力的来源 ,但进入权 背后的“关键性资源”似乎是一个更加模糊的概 念。相比较而言 ,不完全合约理论中资本所有者 拥有剩余控制权更加容易界定 ,而且符合现存的 ·57·第 6 期 马力 ,等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法律框架。杨其静 (2002) 认为 ,资本强权观是整 个不完全合约理论的基石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GHM框架并没有真正超越传统的委托代理理 论[10 ] 。而且这种权力观无法解释诸如人力资本 重要性等现实经济问题 ,在 GHM 框架内似乎也 没有被逻辑一致的坚持 ,个中原因在于不完全合 约中各种权利的内涵、外延以及存在条件没有界 定清楚。所以 ,在不完全合约文献中 ,控制权、剩 余控制权、企业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等概念经常发 生替代和混淆。   (3)没有考虑重复博弈的情形   GHM 模型建立在一次静态博弈的基础上。 如果交易只进行一次 ,就难以达到高效率 ;如果双 方重复交易 ,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因为“声誉”有 损今后的利益。克瑞普斯 ( Kreps ,1990) 认识到了 这一点 ,其理论强调在合约不完全条件下当事人 双方的调整过程。克瑞普斯认为 ,声誉的建立不 要求双方保持长久的交易关系。只要一方是长期 存在的 ,同时市场中其他交易者可以观察到他的 行为 ,就足以使声誉发挥作用。“长期存在”的一 方被定义为企业 ,所以企业的核心是“声誉”,它能 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最后的结论是 ,只有 那些对资产具有剩余控制权的组织或个人才能建 立起声誉。克瑞普斯的观点拓展了 GHM 模型 , 并得出与 GHM 相似的结论 ,即物质资本所有者 应掌握剩余控制权。但哈特在 1995 年《企业、合 同与财务结构》一书中认为 ,尽管声誉明显重要 , 但它没有强大到足以消除所有机会主义。   尽管不完全合约理论远非一个基础牢固和逻 辑一致的成熟理论 ,但是该理论在对某些现实的 解释上极具洞见性 ,以哈特为首的不完全合约理 论的开创者和推动者们对企业理论发展做出了突 出的贡献。不完全合约理论的成熟和完善需要在 以下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第一 ,既然第三方不可证 实并不必然推导出合约的不完全性 ,因此经济学 家还需要做出巨大努力去找到合约不完全的基 础 ;第二 , GHM 理论主要是在一次静态博弈的框 架内研究问题 ,忽视了对非正式合约的研究。因 为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合约是依赖习惯、诚信、声 誉等方式完成的。虽然克瑞普斯和哈伦南 (Halonen ,1994) 都有过重要的分析 ,但是仍显薄 弱。第三 ,“最佳完全合约”的研究。现实中的人 们真正关心的是合约的完全程度而非不完全合约 本身 ,当事人总是想签订尽可能完全的合约。因 此 ,有的学者提出“可行的完全性”这一概念 ,并认 为“那种描述了如何在每一种可以想像到的情况 下实现交易的合约就不仅是一个完全的而且是一 个可行的合约”(Saussier ,2000) [7 ] 。“最佳完全合 约”和抽象的谈论不完全合约相比 ,不仅意味着当 事人能够追求一个可以实现的最佳合约完全性水 平 ,而且特别强调影响合约完全程度的因素。这 一思想最近才被提出 ,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 ,但 是对“最佳完全合约”的研究将使不完全合约理论 更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 [美 ] 科斯. 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 M ] . 上海 :上海三联书 店 ,1994. 6. [2 ] [美 ]奥利弗·E. 威廉姆森.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论企业 签约与市场签约 [ M ]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16 - 50. [3 ] Hart , O. and Moore , J .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 i rm [J ]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0 ,98 : 1119 - 1158. [4 ] [美 ]哈特. 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 [ M ] . 费方域.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5 ] Aghion , P. and Bolton , P. A n incom plete cont racts approach to f inancial cont racting [ J ]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 1992 ,59 :473 - 494. [6 ] Grossman , S. and Hart , O. The costs and benef its of ownerν   ship :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 J ] .Political Economy , 1986 ,94 :691 - 719.[7 ] [美 ]科斯 ,诺恩 ,威廉姆森 ,等. 制度、契约与组织 [ 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446.[8 ]Maskin , E. and Tiorle ,J . U nf oreseen contingencies andincom plete cont racts [ J ]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9 ,66 :83 - 114.[9 ] Rajan , R. and Zingales , L . The f i rm as a dedicatedhierarchy : a theory of the origins and grow th of f i rms[ A ] . NB ER Working Paper [ C ] . Cambridge : National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0. 7546.[10 ]杨其静. 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 [J ] . 经济研究 ,2002 , (1) :80 - 87. [责任编辑  张大勇 ] ·6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6 卷  
本文档为【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472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7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09-12-05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