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

举报
开通vip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null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胶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王日光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血管腔狭窄、痉挛和/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和/或梗死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null中医中药治疗胸痹(冠心病)从汉代至今积累了二千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病因、病机、辩证、施治、理法方药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多种流派和治法,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方药。它着眼整体、辨证施治、重在调理、祛病治本、治未病(预防为主)等理论...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
null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胶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王日光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血管腔狭窄、痉挛和/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和/或梗死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null中医中药治疗胸痹(冠心病)从汉代至今积累了二千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病因、病机、辩证、施治、理法方药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多种流派和治法,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方药。它着眼整体、辨证施治、重在调理、祛病治本、治未病(预防为主)等理论为广大患者喜爱接受,是其他医学不可替代的。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寒凝气滞,寒邪伤阳→胸阳不展, 血行不畅→痹阻胸阳→胸痹 《医门法律中寒门》:“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 《类证治裁胸痹》:“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 本病常因阳虚感寒而发作,如天气变化、骤遇寒冷而卒发。null 2.饮食失调 过食膏粱厚味,嗜好烟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健→湿→痰浊→上犯心胸,阻遏心阳→胸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胸痹 痰浊痹阻,留恋日久→痰阻血瘀,痰瘀互结→胸痹 嗜食辛辣醇酒厚味→湿热内蕴→湿郁成痰,热郁化火→痰火犯于心胸→心阳被遏null 3.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津液不布→痰浊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灼津为痰 →气滞痰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 因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乏,故七情太过,是致病的常见原因。null 4.劳倦内伤 劳倦、久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血亏虚→心脉失养→拘急而痛 积劳伤阳→心肾阳虚→鼓动无力→胸阳不展,阴寒内侵→血脉不畅→胸痹 体力劳动、运动、脑力劳动均可诱发:如走急路,上楼梯,上坡路出现胸痛是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疼痛常发生于劳力当时,,且常在停止劳动后很快消失。null 5.年迈体虚 年老→肾气自半,精血渐亏→ 肾阳虚衰→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胸痹 肾阴亏虚→则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不能上济于心→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胸痹 心阴不足→心火炽盛→下灼肾水→进一步耗伤肾阴 心肾阳虚→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以上诸虚—因虚致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浊→胸阳失运,心脉阻滞→胸痹 以上诸虚—因虚致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浊→胸阳失运,心脉阻滞→胸痹 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因素:①性别、年龄;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40岁以上;②遗传因素;③高甘油三脂或高胆固醇血症;④高血压,不论性别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有同样危险;⑤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⑥A型性格行为;⑦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⑧肥胖;⑨缺少运动;长期吸烟;⑩精神压力 除了前2种患病危险因素个人无法改变,但后7种危险因素却是可以通过调整个人生活方式改善的。(二)、病机(二)、病机1.主要病机——心脉痹阻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且常相兼为病 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虚—气虚、阴亏、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临床常相兼为病,或表现为本虚表实—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气虚血瘀、阳虚痰饮、阴虚痰热3.病位——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3.病位——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心—心主血脉,肺主治节—心肺相互协调→气血运行通畅 心病→不能推动血脉;肺气治节失司→血行淤滞 肝—主疏泄,条畅全身气机 肝病→疏泄失职→肝气淤滞→气滞血瘀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血生化无源 肾—肾阴、肾阳为一身阴气、阳气之根本 肾阴亏损→心血失养 肾阳不足→心失温养 →心脉痹阻、胸阳不展→胸痹4.病机转化——可由实致虚,或因虚致实4.病机转化——可由实致虚,或因虚致实 由实致虚—痰踞心胸→胸阳痹阻,日久不愈→耗气伤阳→心气不足、心阳亏虚 阴寒凝滞→气失温煦→日久寒邪伤阳→心阳虚衰 淤血阻络→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心气痹阻,心阳不振 因虚致实—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气滞血瘀 心肾阴虚→水亏火旺→炼液为痰 心阳虚衰→阳虚则外寒→阴寒凝滞二、诊断依据 二、诊断依据 1.主症:檀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即可缓解。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2.兼症: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3.年龄:多见于中年以上发病。 4.诱因:劳累过度、抑郁恼怒、饮酒饱食、感受寒冷等。三、相关检查三、相关检查 1.心电图:能反映心肌缺血,特别是疼痛发作时及缓解后两者心电图对比对诊断有价值。根据ST段或/和T波的异常变化来判断心肌缺血的部位及程度,同时根据相应导联所出现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的表现,来确定心肌梗死的部位。null2.饱餐试验、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等心电图负荷试验,有助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对劳力型心绞痛有价值。 3.心脏超声心动图:依据节段性心肌动力学异常改变,也可间接判断心肌缺血部位及程度,同时可作为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的鉴别诊断。可检出室壁运动异常,心肌梗死并室壁瘤、附壁血栓、乳头肌功能不全所致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穿孔和心包填塞等。null4.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和T波改变,有助于诊断、观察药物治疗作用及有无心律失常。 5.实验室检查:血脂:TC(5.7mmol/l)、TG(>1.5mmol/l)、HDL-C(< 1.2)、TC-HDL-C(<3.8 )、 apoAⅠ(<120mg/dl)、apo-AⅠ/apob(1.4) 6.其它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血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四、辨证论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标本虚实 发作期——标实——气滞、痰浊、寒凝、血瘀 缓解期——本虚或本虚标实——阴阳气血亏虚或气虚血瘀、阳虚痰浊 气滞——憋闷重而痛轻,兼胸胁胀满,善太息,憋气,苔薄白,脉弦 痰浊——胸部闷窒而痛,伴唾吐痰涎,苔白腻,脉弦细 寒凝——胸痛如绞,遇寒而发,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null血瘀——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多发,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结代或涩 心气不足——心胸隐痛而闷,因劳累而发,伴心悸,气短,乏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 心阳不振——绞痛兼见胸闷气短,四肢厥冷,神倦自汗,脉沉细 气阴两虚——隐痛时作时止,缠绵不休,动则多发,伴口干,舌淡红而少苔,脉沉细而数null 2.辨病情轻重 疼痛持续时间短暂——多轻 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者——多重 疼痛遇劳发作,休息或服药后缓解者——顺症 服药后难以缓解者————常为危候 一般而言:疼痛发作次数多少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正比,但也有发作次不多而病情较重者,尤其在安静或睡眠时发作疼痛者——病情较重(二)、治疗原则 (二)、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发作期——祛邪治标 缓解期——扶正治本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或虚实同治,标本兼顾 祛邪治标——气滞—疏理气机 寒凝—辛温通阳 血瘀—活血化瘀 痰浊—泄浊豁痰 扶正治本——气虚—补气 血虚—养血 阴虚—滋阴 阳虚—温阳 注意事项——①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不可浪补、猛攻(扶正不碍邪,祛邪不伤正) ② 在发病后的3-4天内,警惕并预防脱证的发生,一旦发现脱证之先兆,必须尽早投用益气固脱之品。(三)、证治分类 1.心血瘀阻证 (三)、证治分类 1.心血瘀阻证 症状——心胸疼痛,如刺如绞—淤血阻滞,心脉不通 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瘀血属阴,以阴加阴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瘀血阻于心经之脉络,脉络不通 暴怒或劳累后加重—怒则气逆,气滞血瘀加重;劳则气耗,气虚不能运血,血行淤滞 胸闷—瘀血痹阻,气机不畅 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血瘀脉络之征 证机概要——血行淤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null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本方祛瘀通脉,行气止痛,用于胸中瘀阻,血行不畅,心胸疼痛,痛有定处,胸闷心悸之胸痹 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 柴胡、桔梗、枳壳、牛膝—调畅气机,行气活血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生地“逐血痹”《本经》,凉血消瘀《本草求真》) 降香、郁金—理气止痛null加减—①瘀血痹阻重症,胸痛剧烈—加乳香、没药、降香、丹参 ②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甚— 加沉香、檀香、筚拨 ③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伴畏寒肢冷,脉沉细或沉迟)—桂枝或肉桂、细辛、高良姜、薤白;或人参、附子 ④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益气活血:用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重用人参、黄芪2.气滞心胸证2.气滞心胸证症状——心胸满闷,隐痛阵作痛无定处—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胸阳失展,血脉不和 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剧—气机郁滞加重 脘胀嗳气,时欲太息,或得嗳气、矢气则舒—肝气横逆,犯其脾胃 苔薄或薄腻,脉细弦—肝郁气滞之象 (临床特征:痛、闷、胀、走) 病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null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方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郁滞,气滞上焦,胸阳失展,血脉失和之胸胁疼痛等 常用药——柴胡、枳壳—疏肝理气 香附、陈皮—理气解郁 川芎、赤芍—活血通脉 加减—①胸闷心痛明显(气滞血瘀)—合用失笑散或丹参饮 ②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丹栀逍遥散加减 ③便秘重者—加当归龙荟丸 3.痰浊闭阻证 3.痰浊闭阻证 症状——胸闷重而心痛微—痰浊内阻,痹阻心脉,气血不能正常流通 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湿偏盛 遇阴雨天诱发或加重—痰为阴邪,阴乘阳位,胸阳不展,气机不利 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痰湿困脾,气机不畅,纳运失职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痰湿内盛之象 (痛、闷、胖、痰) 证机概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null代表方——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两方均能温通豁痰 前方偏于通阳行气,用于痰阻气滞,胸阳痹阻者 后方偏于健脾益气,豁痰开窍,用于脾虚失运,痰阻心窍者 常用药——栝楼、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 半夏、胆南星、竹茹—清化痰热 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石菖蒲、陈皮、枳实—理气宽胸null加减—①痰浊郁而化热—黄连温胆汤加郁金 ②痰热兼有郁火—加海浮石、海蛤壳、黑山栀、天竺黄、竹沥 ③大便干—加桃仁、大黄 ④痰浊与瘀血并见者—合桃红四物汤4.寒凝心脉证 4.寒凝心脉证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阴寒内盛,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 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寒为阴邪 心悸,胸闷气短,手足不温,冷汗出,面色苍白—寒凝胸中,胸阳失展,心气痹阻,营血运行不畅 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阴寒之象(痛、悸、冷、汗)null证机概要——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两方均能辛温散寒,助阳通脉 前方—重在通阳理气,用于胸痹阴寒证,见心中痞满,胸闷气短者 后方—温经散寒为主,用于血虚寒厥证,见胸痛如绞,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脉沉细者 常用药——桂枝、细辛—温散寒邪,通阳止痛 栝楼、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 当归、芍药、甘草—养血活血 枳实、厚朴—理气通脉 大枣—健脾和营 5.气阴两虚证 5.气阴两虚证 症状——心胸隐痛,时作时止—思虑劳伤,或劳累疲乏,耗损气阴,血行瘀滞 心悸气短,动则益身甚— 心气不足,动则气耗 伴倦怠乏力,声低气微,面色光白—心脾气虚 易于汗出—汗为心液,气虚不摄 舌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脉细缓或结代—气阴两虚之象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null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两者均能补益心气 生脉散—长于益心气,敛心阴,适用于心气不足,心阴亏耗者 人参养荣汤—补气益血,安神宁心,适用于胸闷气短,头昏神疲等 常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大补元气,通经利脉 肉桂—温通心阳 麦冬、玉竹—滋养心阴 五味子—收敛心气 丹参、当归—养血活血null加减——①兼气滞血瘀—加川芎、郁金(行气活血) ②兼痰浊—茯苓、白术、白豆蔻(健脾化痰) ③兼纳呆、失眠(心脾两虚)—茯苓、茯神、半夏曲、远志、柏子仁、 炒枣仁6.心肾阴虚证 6.心肾阴虚证 症状——心痛憋闷时作—素体阴虚,或思虑劳心过度,耗伤营阴,心肾阴虚,水不济火,虚火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 虚烦不眠—虚火扰心,心神不安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肾阴亏虚 口干便秘—大肠津亏 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阴虚火甚 证机概要——水不济火,虚热内扰,心失所养,心脉不畅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null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两方均为滋阴养心之剂 前方养心安神为主,治疗心肾两虚,阴虚血少者 后方以养阴复脉见长,主要用于气阴两伤,心动悸,脉结代之症 常用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水养阴清热 人参、炙甘草、茯苓—补益心气,寓从阳引阴之意 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化阴敛汗 丹参、当归身—养心活血而通心脉 桔梗、朱砂—引药如经null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缓急养心 人参—益气健脾 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滋阴补血 加减—①阴不敛阳,虚火扰神(虚烦不眠,舌尖红少津)—酸枣仁汤以清热除烦安神,不效者,黄连阿胶汤 ②风阳上扰—珍珠母、磁石、石决明、琥珀粉 ③心肾阴虚兼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心悸不宁,口干咽燥 —左归饮(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⑤兼气滞—加绿萼梅、玫瑰花、合欢花、金铃子、延胡索、栝楼7.心肾阳虚证 7.心肾阳虚证 症状——心悸而痛,胸闷气短—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阻 动则更甚— 动则气耗 自汗—气虚不能敛汗 面色光白 ,神倦怯寒,四肢欠温—心肾阳虚,形体失温 四肢肿胀—阳虚水停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而迟—脾肾阳气不足之征 证机概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淤滞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null代表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两方均能补益阳气 参附汤—大补元气,温补心阳 右归饮—温肾助阳,补益精气 常用药——人参—大补元气 附子—温补真阳 肉桂—振奋心阳 炙甘草—益气复脉 熟地、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温养肾气null加减——①伴气滞血瘀—薤白、沉香、降香、檀香、砂仁、香附、鸡血藤、泽兰、红花、桃仁、延胡索、乳香、没药 ②阳虚寒凝心脉(心痛较剧者)—鹿角片、川椒、吴茱萸、筚拨、良姜、细辛、川乌、赤石脂 ③兼水饮上凌心肺(水肿、喘促、心悸)—真武汤加汉防己、猪苓、车前子、北五加皮 ④阳虚欲脱厥逆者—四逆加人参汤;或参附注射液40-60ml+5%250-500ml静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研究概况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研究概况 中西医结合通过“研究、比较、吸收、创建”,宏观微观相结合、辩证辨病相结合、中西药有机结合,在临床和实验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单用中医或西医难以取得的疗效,并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共识共识 目前认为冠心病属于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 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 发作期——祛邪治标 缓解期——扶正治本,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或虚实同治,标本兼顾冠心病的病症结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显示:冠心病的病症结合分析显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多属气滞、血瘀、痰浊、寒凝、闭阻心脉、不通则痛; 冠心病稳定期则正虚邪实并存; 劳力性心绞痛、劳则气耗、病机多为气虚血瘀;冠心病的病症结合分析显示:冠心病的病症结合分析显示:不稳定性心绞痛因血小板激活,微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凝血酶原激活、血纤维蛋白水平升高,其病机以血瘀为主; 自发性心绞痛多为阳虚、寒凝、气滞; 急性心肌梗死除上述因素外,多兼有热毒、瘀毒和浊毒内结。 1.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中西医结合干预1.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中西医结合干预脂质浸润学说(von Virchow,1856) 血栓形成学说(yon Rokitansky,1844) 炎症反应学说(Russell Ross) 西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在脂质代谢紊乱的基础上的一种炎症——增殖性疾病,故应用降脂药物治疗效果肯定。 现代中药药理学认为诸多中药具有调脂、抗凝、溶栓、消炎等药理作用。1.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中西医结合干预1.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阿司匹林治疗 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 用Crouse斑块积分法评价斑块变化,观察到治疗组前后变化明显;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较小,显示两药合用能消除动脉粥样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进展。“活血解毒—抑制AS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假说“活血解毒—抑制AS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假说在中医药干预易损斑块研究中,从病理学形态、细胞成分、胶原、炎症介质等方面观察和血(丹参、赤芍)、活血(川芎、三七)及破血中药(桃仁、酒军)稳定斑块的效果及作用机理。 “活血解毒—抑制AS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假说“活血解毒—抑制AS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假说结果表明:酒军稳定斑块综合作用最佳,几乎达到西药辛伐他汀的效果,由于酒军功能活血解毒,现代研究其有抗炎作用,与近年来“AS是一种炎症病变”的认识不谋而合,提示活血解毒药可能具有潜在的稳定斑块作用,所以提出假说。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许多解毒中药具有抗炎、杀菌、抑制病毒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能作用于AS炎性反应的多个病理环节,它和活血化瘀方药 的作用途径有所不同,因而有理由认为解毒活血法配伍可增加稳定斑块的作用。2.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血供,保护心肌的中医结合防治2.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血供,保护心肌的中医结合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涉及许多因素:胞内钙超载,代谢产物堆积,心肌耗氧量增加是主因。 西医有一定进展,但未发现理想的药物。 而中西医结合从整体出发,多层面,多靶点发挥作用,并取得一定疗效。如冠心康,可明显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对抗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作用机理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2.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血供,保护心肌的中医结合防治 ——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血管生成研究2.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血供,保护心肌的中医结合防治 ——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血管生成研究血管生成即原有的血管又产生新的血管。 目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血管生成研究主要集中在冠脉侧支循环方面,应用血管生长因子使血管新生,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但是在体内半衰期短,全身应用疗效有限,蛋白治疗需全身反复给药,给临床带来不便。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血管生成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血管生成研究丹参具有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形成作用,结果显示丹参组冠脉造影见侧支血管明显增多,并可见结扎血管远端有逆行灌注现象,心肌组织切片病理图像也显示丹参组缺血区和梗死区的心肌毛细血管和供血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麝香保心丸有促血管生成作用。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结合防治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带来好处,也有缺点,如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病人对手术的心理负担等,尽管现在有药物支架,也未能满意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中医理论,狭窄之病机亦不外虚实二端,虚,即脏腑阴阳虚,实,即气滞血瘀,湿痰内阻。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结合防治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邓铁涛教授认为冠心病介入术后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兼有邪实”治疗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研制通冠胶囊以防治介入术后再狭窄。 苏建文等研究表明四逆汤能降低PTCA术后患者的全血粘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性,疏通微循环的血液流动,预防PTCA术后冠状动脉内膜的血栓生成和血液黏重状态。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结合防治3.动脉粥样硬化及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丁蓓等对血府逐瘀汤防止再狭窄进行了大量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有降脂、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唐立龙等发现川芎嗪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及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还可激活并释放生长因子。4.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性康复的研究进展4.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性康复的研究进展心脏康复运动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机理研究,已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开展,并且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一定成就。 中医康复学的运动形式具有动作和缓、形神和谐、丰富多彩的特点,与西医有机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康复,有助于疗效的提高。 4.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性康复的研究进展4.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性康复的研究进展王凤荣等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李建军等用益心汤配合康复治疗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结果显示,心绞痛发作减少,LVEF增加,运动活动能力提高。其他研究其他研究常用芳香走窜、温通行气类药物:桂心、吴茱萸、干姜、麝香、细辛、蜀椒、丁香、木香、安息香、苏合香等。 近几年研制的喷雾剂、含化剂等速效、高效制剂,可用于急救。实验研究证实,芳香温通类药物大多含有挥发油,具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作用,同时对血液流变性、心肌收缩力均有良好的作用。但此类药物具有辛香走窜之弊,应中病即止,以防耗伤阳气。其他研究其他研究常用补心气药物:人参、党参、黄芪、大枣、太子参。 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增强正常心脏的收缩力,对中毒和疲劳而衰竭的心脏,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尚能使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扩张。 生脉散有正性肌力的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缺血状况,减少心肌耗氧量名老中医经验 名老中医经验 ①李明富:阳虚心痛治宜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一般常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益气扶正,病情较重者加红参或人参;肉桂、附子、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鹿茸等温经散寒,温肾助阳;川芎、丹参、莪术、当归、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名老中医经验 名老中医经验 ②陈可冀:老年人心肾气虚或阳虚,不能温润五脏,温煦心阳,故心痛发作时,疼痛症状可以不重,但体乏无力,畏冷胸闷,气短自汗却可能较甚,予保元汤补益心脾肺肾诸脏,冲服细辛、沉香各0.5克常有较好效果。老年人舌质紫黯,有时可见瘀斑,其心绞痛者出现率较高,可用保元汤冲服复方血竭散(血竭、沉香、 琥珀粉、冰片、三七、元胡)起补虚、理气、活血、定痛作用。名老中医经验 名老中医经验 施今墨:心绞痛总属血行不畅所致。余治此以丹参、三七为主药,辅以菖蒲、远志,至于栝楼、薤白、二陈及桂枝汤之类也常用之。丹参活血,通心包络也可补心,生血去瘀。三七则散瘀定痛强心,两药合用治心绞痛效果良好。 三 心血管病的预防三 心血管病的预防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报告认为:通过改变生活方 式,使美国人的高血压病减少了55%、脑卒中 减少了75%、糖尿病减少了50%、癌症减少了 1/3。国民的预期寿命可望增加10年。 让公众获得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是降低心血管 病发病率最根本的治疗措施,也是最经济的治 疗手段。预防上投入1元钱,约可以减少8元钱 的治疗费用A 预防的策略A 预防的策略 强调多因素长期干预B 主要预防措施B 主要预防措施1. 控制血压: 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对高血压病的知 晓率只有26%,治疗率12%,而控制率 仅2.9%。只有 不到一半的医生知道诊 断高血压的 国际最新标准。 类 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120 <130 130-139 140-159 160-179 ≥180<80 <85 85-89 90-99 100-109 ≥1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主要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目标血压值 <140/90mmHg。 心衰、肾功能不全 <130/85mmHg; 糖尿病人<130/80mmHg; 凡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 者,开始生活方式干预; 若血压不能达标,需要个体化地给予降 压药物治疗。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2. 调脂治疗 主要目标: LDL<2.6mmol/L。 次要目标: TG<1.71mmol/L 。 TC<5.10mmol/L。降脂治疗的误区降脂治疗的误区 误区之一: 降血脂就是降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降低10%,冠心病死亡危险减少 15%、总死亡危险减少11%。 LDL-C降低10%,冠心病危险减少20%。 降脂最重要的是降低LDL-C而非甘油三脂。 降脂治疗的误区降脂治疗的误区误区之二:血脂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治疗 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个 体情况: 对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而言,无需降脂治疗; 对已患过心肌梗死、做过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糖尿病或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把LDL-C降至2.6mmol/L以下甚至更低 降脂治疗的误区降脂治疗的误区误区之三:没有症状就没有疾病 高脂血症最危险之处正是它临床表现隐匿,但 后果严重,有“沉默杀手”之称。 专家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应每5年进行一次 空腹血脂谱检查,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以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3. 控制体重 理想的BMI为18.5-24.0kg/m2。 体重指数≥24kg/m2为超重,超过25是肥 胖。超重或肥胖者应减肥。 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性>0.90;>0.85 或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者应减 肥。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4. 控制血糖 目标 : 空腹血糖﹤6.1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5. 生活方式干预(非药物方法) 5. 生活方式干预(非药物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人的健康 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 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而 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的 “健康基石”说——合理饮食、 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null谢谢大家
本文档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691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1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2-28
浏览量: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