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戏剧史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史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戏剧史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 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 除藏戏之外,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戏剧,如壮戏、傣戏、苗剧、布依戏、侗戏、彝剧、白戏、毛南戏等。本章介绍影响较大的壮族戏剧、白族戏剧、彝族戏剧、布依族戏剧。 壮族戏剧 壮族戏剧统称为壮剧或壮戏。唱词、道白均用也是壮语。唱腔来自壮剧民间曲调,也吸收了汉族戏曲曲牌体和板腔体的优长,形成了慢板中有咏叹调,中板中有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有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有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

中国戏剧史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
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 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 除藏戏之外,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戏剧,如壮戏、傣戏、苗剧、布依戏、侗戏、彝剧、白戏、毛南戏等。本章介绍影响较大的壮族戏剧、白族戏剧、彝族戏剧、布依族戏剧。 壮族戏剧 壮族戏剧统称为壮剧或壮戏。唱词、道白均用也是壮语。唱腔来自壮剧民间曲调,也吸收了汉族戏曲曲牌体和板腔体的优长,形成了慢板中有咏叹调,中板中有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有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有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演唱方式。 主要唱腔的唱词用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脚”)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韵。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同中有变,在我国戏曲中独具一格。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 北路壮戏流行于广西壮语北部方言地区的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云、乐业等县。清乾隆年间,就有田林县艺人开始用壮话和民歌在室内演出一种坐唱形式,使用“八音”伴奏,称“板凳戏”。后于室外演唱,成为“游院戏”;到广场演出,成为“地台戏”。传统剧目有《十牙》、《文龙与肖尼》,《侬智高》等。 南路壮戏流行于广西壮语南部方言地区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南路壮剧在行腔时,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 南路壮剧是在木偶戏的基础上形成的。光绪十一年(1885),靖西县足院木偶戏班师傅韦公现、李瓜选组建土戏班,以人代偶,做唱分离。宣统三年(1911)第二代师傅农寿山、李大新、韦爷欢等改为做唱合一,形成足院土戏。马隘、足院土戏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壮戏。础上发展面成,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师公戏流传于广西贵港市北部和来宾、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一带,是桂中壮族群众的一种戏剧形式,又称“壮师戏”。是在巫师(当地人称师公)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初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晚清时后才去掉面具,开始化妆表演。因而,也有学者把师公戏归入傩戏。 由于各地文化发展不平衡,从跳神演进到师公戏的时间也不一致。在桂中地区的贵县(今贵港市),早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已经分角色演唱故事了,但在有些地区,跳神阶段一直延续到1949年。 讲唱故事的特点是:不分角色,一人讲唱故事。由于演唱者坐在板凳上表演,故又称“板凳戏”。其实还不是戏,只是一种曲艺形式。演时不戴面具,没有道白,一唱到底,唱词为七字句,唱起来押韵、动听。 师公戏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一、分角色演唱。这是师公戏与唱故事的主要区别。二、按角色需要化妆(服装等)、表演。三、有各种角色规定的程式动作。例如女青年的身段有横挪步、踮脚转身、绕扇、晃帕等。她们出场时一般背对观众,手拿花扇及彩帕,翩翩起舞身段优美。男青年的身段有:拜师、品步、马步转身跳步、单脚转身跳、梅山指等。他们上场时步伐有力。 师公戏的剧目大多是壮族民间故事和歌颂壮族民族英雄的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例如《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亦有一部分是地方化了的汉族故事,或自小说和其它剧种改编、移植的。 云南省的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据说这两个名称分别来自壮族的支系“土族”和“沙族”。“土剧”产生和流行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县,不仅受到壮族群众的欢迎,也为当地汉、瑶、苗、彝各族群众所喜爱。剧目有《螺蛳姑娘》、《换酒牛》等。“沙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一带,剧目有《侬智高》、《瞎子闹店》等。 白族戏剧 白族戏剧现在统称为白剧,原分吹吹腔和大本曲两种不同的品种。所以要知道白剧的源流,须分别介绍吹吹腔和大本曲。 吹吹腔源于明代洪武年间传入白族地区的中原戏曲“弋阳腔”声腔系统,吸收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各种要素,经过白族艺人的发展创造,形成为一种独具白族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以吹吹腔演出的白剧约萌芽于雍正、乾隆年间,成熟于道光以后。 吹吹腔主要流传在大理、邓川、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市县,有南、北派之分,大理以南各县流行的为南派,以北各县流行的为北派。两派风格各异,各具特色。 吹吹腔的传统剧目有200多本,其中以三国故事戏最多,有30馀本,次为隋唐戏20馀种,其它还有列国戏、两汉戏、杨家将戏、五代戏、水浒戏、封神戏、西游戏等。其中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有《血汗衫》、《火烧松明楼》、《蔡雄过年》、《八郎探母》等80多个本子。 吹吹腔剧本独具白族特色,文学性强,唱词为“三七一五”的 “山花体” (前3句为七字句,第4句五字),白语和汉语掺杂,讲究韵律。 在表演形式上,吹吹腔已经有生旦净丑之分,各行当有较为固定的表演程式。讲究“一装、二唱、三敲打”,即化装表演首先要合乎身份和性格,并且要唱得好,舞蹈和表演动作还必须与唢呐旋律合拍,具有鲜明的节奏。武戏开打动作缓慢、简单、机械,刀枪箭戟互不接触。在演出中,戏师傅从台词到动作都作提示,因而形成“前三步,后三步,转个圈圈就起坐”的表演形式。 吹吹腔共有唱腔30多种,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按行业分,比如鹤庆将生角唱叫生腔,旦角唱叫旦腔,净角唱叫净腔,丑唱叫丑腔等。另一类是按人物类型和情感来分,比如云龙县将叙述性的腔调叫平腔,将风格诙谐、表现幽默含蓄感情的叫丑角腔,抒情性强的叫一字腔,强猛高亢的叫高腔,哀怨、伤感的叫二簧跨,悲愤、哀伤的叫大哭腔等。 大本曲流传于洱海周围地区,包括与大理市毗邻的宾川、洱源等县的部分地区。是以唱词为主,辅之以道白的说唱艺术。唱词遵循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格律,表演时一人手执花扇或手绢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一张桌子、两条凳子即构成表演场面。曲本的结构以表演者一人演唱多种角色的自述方式演绎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大本曲的传统曲目很丰富,迄今搜集到的曲目已达117本之多。其内容多半根据汉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水浒”、“三国”、“包公”、“梁祝”等改编而成,也有一些是根据白族神话、民间故事改编的,如《白王的故事》、《火烧松明楼》、《蟒蛇记》、《黄氏女》等。 大本曲在音乐和表演艺术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完整的声腔系统,号称“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一般指南腔、北腔、海东腔三种流派;九板是用来表现喜、怒、哀、乐、惊、恐、怨等各种情感的曲脾,如高腔、脆板、正板,平板、小哭板,大哭板、阴阳板、边板、赶板等;十八调则是用以穿插情绪辅助各种曲脾的小调,如祭奠调、麻雀调、花谱调、道情调、放羊调、花子调、阴阳调等等。 大本曲、本子曲与吹吹腔合流为白剧后,在剧目、唱腔、表演诸方面实现了优化组合,又吸收了其它戏曲种类的长处,得到明显的提高和发展。 首先是推动了大理地区的戏剧活动。除大理州白剧团专门从事演出和研究工作外,白剧的业余演出组织遍布这一地区的农村山乡。 其次使白剧的角色分工更加细致,这些行当具有不同的步伐,步伐与唢呐旋律一般总是相适应,所以人物动作的舞蹈性特别强,并讲究手、眼、身、法、步,有许多严格的法则。 白剧的服饰,一般是蟒、靠、褶子和头、纱帽、五绺须、杂白领等,没有特殊的民族服装。脸谱图案和一般戏曲大致相同,但色彩方面具有独特风格,即只有红黑白蓝紫五色,无黄绿金银等色,笔调粗犷,着重突出人物性格。 白剧音乐有30多种曲调,每种曲调独立,但可以联起来使用。唱词格式不同于汉族戏曲的唱词,基本上是“三七一五”的白族民歌"山花体",即前三句七字,第四句五字。此外还形成了“七七一五”(前7句为七字句,第8句五字),人称“七句半”的形式。语言方、白、汉夹杂间用,用韵和汉语不同,不分平仄,用汉字记音,但有些调的用法和汉语不同。 彝族戏剧 彝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这里介绍的是云南的彝剧和贵州彝族的原始戏剧“撮泰几”(彝语,意思是变人戏),而又以后者为主。 云南彝剧,是产生于楚雄彝州的一个新兴的民族剧种,它的历史不长。彝族民间艺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这是彝剧的雏形。后来楚雄县的彝族聚居地区,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大王操兵》,采用了一些戏曲形式,但演员说的是彝腔汉话,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当时的彝族生活。到1956年,大姚县昙华山成立了麻杆房俱乐部,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白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创作演出了《狼来拖羊》等一批用彝语、彝调、彝舞表演的文艺节目。彝剧宣告诞生。1984年楚雄州组建了专业彝剧团。 相比之下,贵州彝族的“撮泰几”就显得原始得多。“撮泰几”(彝语,意思是变人戏)。每逢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的晚上,彝族山寨都要举行“撮泰几”表演。有时,遇到天灾人祸或年景不佳,则隔几年举行一次。“撮泰几”主要表现驱灾除邪,迎吉祥、夺丰收等内容。演出人员由10个扮演者和3个伴奏者组成,其中有4人分两人一组扮演犀牛和狮子,有一叫惹嘎补的山神老人不戴面具,其余5人均戴面具。 这5人分别是戴白胡子面具的麻洪摩(彝族老爷爷1700岁);戴无须面具的阿达姆(彝族老奶奶1500岁);阿嘎(彝族孩子);戴黑须面具的阿布摩(苗族老爷爷1200岁);戴无须兔唇面具的嘿布(汉族老爷爷1000岁)。扮演者用布把头紧裹成尖锥形,象征古人的发型;身上和四肢用布紧缠,象征裸体(以示原始人无衣)。表演时,两腿弯曲,步履蹒跚,象征人类直立行走之初;用吸气发声说话,以示语言萌生之始。 “撮泰几”面具的做工并不考究,只是在四周略圆的粗木坯上大略劈出眼、鼻和口的部位,用深褐色作底色,再以白色线条组成不同的纹路平行地密布于整个面部,看似漫不经心,但却流露出质朴的情趣。 “变人戏”是在阴历正月初三至十五的彝族“扫火星” 民俗活动中举行。“扫火星”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即开场祭祀、表演戏剧、舞狮喜庆、收场祭祀(扫火星)。祭祀开场,由山神老人(村中人扮演)惹戛阿布领着几个脸罩面具的“撮泰”老人(即进化时朋的人类始祖,由村中人扮演),手拄棍棒,踉踉跄跄,发出猿猴般的怪叫声,装着从遥远的原始森林走来。他们向天地、祖先、山神、谷神斟酒祭祀。 祭祀完毕,跳起“铃挡舞”(一种占老的祭祀舞蹈)。接着表演戏剧。这种戏的内容是反映先民创业、繁衍和迁徒的历史等。表演中,先民驯牛、犁地、撒种、薅地、收割、脱粒、翻晒、贮藏等原始农业生产过程和民族迁徒的艰苦历程,都以示意性的粗扩动作进行模拟。劳作休息时还有交媾、喂奶等人口繁衍方面的示意动作。 戏剧表演结束后即进行舞狮喜庆活动。在锣鼓声中,两人扮演的狮子登场起舞,几个演员挥舞棍棒逗耍狮子,一派洋洋喜气。舞狮结束后即进行收场祭祀活动。山神老人惹戛阿布领着“撮泰”老人们走家串户,祝愿村民“一切天灾人祸和邪恶随老人去;一切吉利留下来,六畜兴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同时向各家各户要几枚鸡蛋和一束麻,又从主人家提一些茅草,走到寨边埋了部分鸡蛋,用茅草作燃料把其们鸡蛋烧食,并高呼“火星走了,火星走了”。“扫火星”活动遂告结束。一系列祭祀活动和戏剧表演结束,即取下面具,把它们当作神灵看待,存放在寨边人家。整个活动从头到尾洋溢着浓厚的原始气息,充满着神秘感和神圣感。 面具在变人戏中不仅仅是戏剧人物造型的表现形式。在村民心目中,演员佩戴面具后就成了神灵的化身,面具是沟通阴界与阳界的工具,是连接死亡与生命的桥梁。表演中,悠悠远古岁月中先民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生产,便似真似幻地出现在其后世子孙的眼前。 布依族戏剧 布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与壮族有密切的关系。布依族的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等,这里主要介绍贵州西南地区布依族的布依戏。 布依戏流传广,历史长,据说已有200多年历史。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调(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族的舞台综合艺术。 .居住在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境内的布依族多在祝寿或举行求子礼仪时举行“作道”礼仪,时间可长可短,l至7天不等,视主人的财力而定。“作道”要戴面具,面具精细而又简练,造型除歪嘴外,其余较深沉含蓄。在色彩方面多施以黄、黑、红、绿四色,比较注意色调的协调稳重,整体效果不失端庄典雅之态。“作道”是礼仪与戏剧的中间形态。从礼仪上看它吸取了傩仪与汉族道教礼式中的某些成分,但作为戏剧形态来讲,它只是用对白来演故事,而没有唱腔,也没有乐器伴奏。剧目均为当地传统的民间故事,而不演鬼魂之事。 布依戏形成还受到布依彩调(即八音坐弹戏,又称八音坐唱)的直接影响。“八音坐唱”系黔西南布依族地区的民族说唱形式。因坐唱形式表演,有八种乐器伴奏而得名,指牛腿骨、竹筒琴、短笛、直箫、月琴、三弦、铓锣、葫芦。通常以10至16人组成演员队伍。 布依族的“八音说唱”本子最早源于布依族古经文曲目《安王》,是老摩公主持丧事所用的经文。它原本用汉字记录布依语音成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传世,为布依戏(土戏)的形成提供了戏剧脚本基础。所以,八音坐唱与布依戏有着血缘关系。 布依戏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已经成型,至今仍由民间艺人按寨组成戏班,业余演出传承。布依戏初形成时,角色以二小(小丑、小旦)或三小(再加小生)为主,后来又发展差官、大王、大将及生、旦、净、丑之类角色。 演员上台表演多走三角形路线,不同角色均有各自招式。生、旦上场,从容不迫,步步踏着节拍,旦角姗娜而行,步履不紧不慢,显得优美,小生步履稳重。小丑上场,抬步走路,一步一跳,动作滑稽可笑。各个行当中有的手持扇子,旦角则带有手帕,衣著艳丽,头帕缀花。生角着长衫,水袖一尺多长。该戏武打套路独具一格。兵器有大刀、单刀、枪、三节棍。武打的身段,多属矮式,拳与掌灵活;有男对男、女对女、男对女,颇有南拳味。 布依戏的各个角色都戴着别致古朴的面具(脸壳),其面具有木雕、笋壳、竹壳几种。主要以红、黑、黄、绿、篮、紫六色勾画、涂染,雕刻、绘制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眼、眉、鼻、嘴、胡上着力渲染。演出时,演员头上蒙以青纱,然后戴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眼、鼻、嘴处雕开的孔往外看,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艺,成为别具特色的一民族戏剧的剧种。 布依戏有“正戏”与“杂戏”之分。正戏,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编写的,如源于古歌、经咒故事中的《安正与祖王》、《十二个太阳》、《开天辟地》、《洪水朝天》等题材。此类剧目用布依语和布依音乐、戏装、道具进行演出。“杂戏”是移植或借用汉族、壮族剧本的戏,如《蟒蛇记》、《武显王闹花灯》等,演出移植戏目时用“双语”演出,即道白多用布依语,唱词多用汉语。伴随布依音乐、布依戏装、道具进行演出。演出时间多在春节或农闲季节。在正戏演出前有跳加官、敬戏神之类的仪式,结束后有扫台仪式,都是固定程序。 演本民族剧目时,服饰多用布依族古装。初期服装绣有金边,胸前、背后都有太极图及兽形图,后来发展为刺绣服装。武将身穿战袍,帽子上插短羽翎。 布仪戏的舞台布景装饰性很强,天幕上常有兽形图和八仙图,有的连篷上也画有动物。道具刀、剑、枪、弓、棍、纺车、斗签、竹篮等多用竹木制成。 布依戏的音乐,吸收了布依族民歌曲调,刚柔并济,合情于声。曲调有二黄、二六、长调、官扮调等。唱词多以布依族民歌编成,保留对仗、复沓,比兴特点。演奏乐器,以特制的朴子胡琴、尖子胡琴、短萧等布依族乐器为主,兼用大钹、大锣、二胡、月琴、箫、笛、木鱼等。     深深扎根于布依族民众中的布依戏,随着历史的展和汉展和汉文化的影响,使它从原来比较纯朴,粗犷的风格渐变为以悠扬、婉转和缠绵为特征的艺术个性,反映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不仅布依民族喜闻乐见,同时也为各族群众所欢迎。
本文档为【中国戏剧史第十六讲 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戏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78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2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1-08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