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举报
开通vip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纲要:本片论文赏析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沈周的《庐山高图》、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从画面结构、表现形式、画面内容、色彩表现、画家身平、自身理解等各个方面进行赏析,并在对着三幅名作的赏析之中,总结出中国画意境是什么,从五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画的意境是怎样表现的。 关键词:中国画 意境 表现 中国画具有明显的特征,独特的意境,它用中国独有的笔墨语言融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审美意识,哲学观念,形成了渗透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形式风格。以下三幅著名的中国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一、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的名...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 纲要:本片论文赏析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沈周的《庐山高图》、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从画面结构、表现形式、画面内容、色彩表现、画家身平、自身理解等各个方面进行赏析,并在对着三幅名作的赏析之中,总结出中国画意境是什么,从五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画的意境是怎样表现的。 关键词:中国画 意境 表现 中国画具有明显的特征,独特的意境,它用中国独有的笔墨语言融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审美意识,哲学观念,形成了渗透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形式风格。以下三幅著名的中国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一、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的名字是《清明上河图》,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作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清明上河图》全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是市郊景物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人物正匆匆进城。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磨肩擦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画面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弛,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 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河流,城墙,人潮,茶肆,小童,大街小巷,士农工商等等集于一体,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疏有密。如此丰富的画卷却不显得杂乱,人物穿插,城市布局都合情合理,处理的恰到好处,纵观全画,能感受到热闹,却感受不到杂乱;能感受到丰富,却不觉得腻味。整幅画浑然一体,引人入胜,向人们展示着当时汴京的生活,足以见此画结构之严谨,作者功力之深厚。同时,画作中的细节也十分动人,让人觉得趣味横生,例如河中没卸货的船只吃水深,而卸完货的船只吃水较浅等等,甚至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纤毫毕现,交待得一清二楚,这些细节上的处理让画更具韵味,让人叹为观止。 二、《庐山高图》 这幅画是明代大家沈周的著名国画山水作品——《庐山高图》。 《庐山高图》画为长轴,纸本设色,纵193.8 公分,横98.1 公分,原属京故宫旧藏,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人。吴门四家之首,在画法上宗学王蒙,景色繁茂,草木华滋,笔法甚密,风格细秀,文雅蕴藉,属“细沈”代表作。他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悠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 《庐山高图》是沈周四十一岁时为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的精心之作。画家描绘江西庐山之高,象征老师的道德高尚,同时表示对老师的崇高敬意。此画仿王蒙笔法,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以高远法布置画面,山峦重叠,草木繁茂,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结构严谨,气势雄伟。画面右下角山坡,两棵劲松虬曲盘缠,形成近景;中景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水帘高悬,飞流直下,两崖间木桥斜跨,打破了流水飞白的呆板,两侧巉岩峭壁,呈内敛之势。瀑布上方庐山主峰耸立,云雾浮动,山势渐入高远。构图由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巉岩、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自下而上,由近及远,近、中、远景相连,一气呵成。 《庐山高图》整幅画乍一看上去好像普通的山水作品,但是细细品味画中的山水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中那种独有的愉悦之感,画家用几种色彩描绘出险俊的高山,渲染的笔法描绘出朦胧的云雾,山涧一道瀑布静静的流淌,两崖间木桥斜横,高大的松树与山岗遥相呼应,整幅画近、中、远景气脉相连,极为生动。作者极善于虚、实和黑、白的均衡处理,故画面虽饱满却不觉得挤迫窒息。 整幅画笔墨显得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庐山高图》所展现出来的画面清新而又磅礴,将山之雄浑、水之灵动完美的展示出来,给欣赏的人们一种极为强烈的视觉享受。 三、荷花水鸟图 这幅作品是清代杰出画家朱耷的作品——《荷花水鸟图》。《荷花水鸟图》为立轴,纸本设色。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南昌(今属江西)人 。他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正当他在人生道路上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甲申之变”击破了他的一切前途和希望,那年他才19岁。他彻底放弃了功名。为躲避政治迫害,先是削发为僧,后又为道士。时而疯癫,时而装聋作哑。废姓并多次换名换号,最后号八大山人,而且在其书画作品上把“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或“笑之”字样,以表明他哭笑不得的精神状态,作为隐痛的寄寓和对明王朝的怀 念。 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他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他作画主“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八大闪山人的花鸟画创作具有他风格个性的典型性, 《荷花水鸟图》是八大山人的代表作品。图中孤石倒立,疏荷斜挂,一只翻着白眼的缩脖水鸟独立于小头朝下的怪石之上。作白眼向人状,空灵流动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又充满忧愤感情的笔墨,形象孤傲奇特,透出冷漠、悲凉的气氛,虚疏淡泊,冷逸逼人。曲折而又深刻的表达出一种无法遏制的忧郁心情,以“泪”研墨写丹青,形成质朴厚重、高度概括,又带有粗狂气息的独特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或对生命的热爱。 《荷花水鸟图》中的鸟,耸起了背,作缩头缩尾状,单足着地,立在一块石头上,好像是随时准备仓皇逃窜;它站立的一块石头,也是上大下小,根基极不稳固,随时就会坍塌;再看那荷花形象,细长的茎上生出一朵纤弱的小荷花,而一轮又黑又大的荷叶从斜上角垂下,直压向那只孤独的水鸟;画面传达出一股荒凉、寂寞而又伤感的意境,这是八大山人凄凉身世、冷落情怀的恰当表现。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他的这种奇异的艺术形象,不免显得过分,甚至有些脱离了生活的真实,而难以辨认,是不足为训的。但从体察他的艺术情感和趋向而论,可知道他这种艺术所显示的形象,不是出于虚妄,而是通过对事物的深刻感受所积累而形成,是其艺术思想与对生活真实深刻体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艺术幻化,才形成了这种简落、奇特的艺术形式。 纵观以上三幅图,可以体会到中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代画论的中心范畴,是指绘画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具体来说,就是指一幅画气韵生动与其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的深邃境界。意境在中国画中包括的内容很多,大多根据特定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构思、取景、构图、造型以及安排情节进行主次描写、虚实关系和画面的处理等,都在“立意”上下功夫,并且以足可传神为要领。有人说“画立于意而归于笔”。总之,“意”是画的灵魂。 中国画将作者的情思与景物、生活画面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感情与形象高度融合并敞开一个世界的时候才会产生意境;中国画的“抒情”不是直接抒发出来或直接呐喊出来的,是通过“景”间接暗示出来的,所以它的形象性特别强。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这一根本特性使中国画成为有别于任何写实艺术、抽象艺术、装饰艺术的意象,而自立于世界绘画之林。中国画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学习中国画,我觉得中国画的意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国画的意境之美表现在:画中有诗” 中国画通常画中有诗,诗画一体画有诗的意境,画的诗化,画的文学化,即写意的艺术观和意境的艺术方法。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自然流露的感情特征。表达了作者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让看画之人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例如在上文中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过的《庐山高图》,画幅右角篆文"庐山高",并书古体长歌一首: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 ,谓即敷浅原。 培 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 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回崖沓嶂鬼手擘, 涧道千丈开鸿蒙 。瀑流淙淙泻不极, 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时有落叶于其间, 直下彭蠡流霜红。金膏水碧不可觅, 石林幽黑号绿熊。其阳诸峰五老人, 或疑纬星之精堕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 有元厥祖迁江东。尚知庐灵有默契, 不远千里钟于公。公亦西望怀故都, 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昔闻紫阳妃六老, 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 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读诗赏画,诗画交融,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幅画的意境,对作者,对作者想表达的感情也更深刻。 二、中国的意境美在于“不似之似” 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的似。”这“不似之似”便是在总结前人关心形神关系的美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而成为中国画家遵循的法则。中国画不仅有形,而且含有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立象尽意”,象只是写实的,而追求“不似之似似之”。不似是手段,目的在“似”。 画家把他在现实中的看到的具象的东西,在头脑中经过变形、加工、变成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形状,来寄托自己的情意,从而也就是作品的诞生。不论是重客观形神的花鸟画,还是重主观抒情的写意画,都包含着来自自然的现象和来自作者自身的这两种审美信息的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同时把自己的人格和生命融入其中,达到既超越于物,也越于我的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 三、中国画的意境美在于真实 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中国艺术的意境都是与作者的紧密相联的。是与情感相交融的,即是作者想象改造和感情浸润的记忆表象,在审美的这种意境中“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作者经过一番锤炼,升华的境界,这种境界才是审美的最高明的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精髓之所在。中国画之所以经久不衰,不单单在于用笔,技法,更重要在于作者的要表达的思想境界。 中国画容易赋予植物景物感情,也就是借景抒情,借景言志。从现实中提取,然后高于现实,超出现实美的范畴。沈周的老师陈宽祖上是江西人,所以《庐山高图》写庐山之“高”,以为象征。在比如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表达了画家高傲孤独的感情。 四、中国画的意境美表现在在气韵上 自从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这一概念,“气韵”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历代谈气韵者,有说在客观,有说在主观,有说在形象,有说在毛里,气韵是可以超于这一切之上的音乐的境界,宇宙的和谐,古人也曾经说过“在意在象,在韵不在巧。”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就是要求意境要高,风神气度要雅,“生动”就是生命的运动,是自然的和自我的生命。“气韵”是这种生命在艺术中的表现形态,即韵律和韵味,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音乐的境界,是一种韵律。 纵观中国名画,有不少是独具气韵的。不谈以上三幅,就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全图用墨淡雅,山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笔势雄伟,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既形象地再现了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极具韵味。 五、中国画的意境美表现在骨法用笔上 中国画与书法所用的工具都是毛笔,柔软而富于弹性,最适宜表现起伏使转的线条。中国书法最基本的共同要求是“一波三折”“一画三转”最忌“直过。”中国画的用笔也取此要求,在用线中要体现“书法美”追求“生动美”。而中国画的线条必需是流动的,具有书法的“节律美”它与书法一样,只能“写”,而不能“描”。 中国画线条具有抒情性。不仅是“线条美”,“结构美”,更有“意境美。”中国画的线条不是普通的线条,它不只是表现“形”还要含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要具备“势”、“形”、“气”、“力”、“韵”诸因素,合乎组成的画面是流动的,又是含蓄空灵的,通过含蓄流动的意境,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产生出缕缕情思。 综上所述,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境。“画中有诗”妙在绘画与诗歌之间;有自己独特的形神关系;“不似之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有自己独特的写生方法;“还于真实”妙在知觉与意象之间,有自己独特的造型路线。“气韵”妙在“在意不在象,在韵不在巧”,有自己独特的空间意识;“骨法用笔”妙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方法,中国画的审美意境相对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是自成休系的意象艺术,它可以使作者达到自己的理想国度,同时,它将不断吸收外来的营养,使自己发展得越来越健壮! 参考资料: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882.htm [2] http://baike.baidu.com/view/7998.htm [3] http://baike.baidu.com/view/3993173.htm
本文档为【《论中国画意境的表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2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2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4-10
浏览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