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备课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备课教案五年级数学教学全册备课 一、 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比较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备课教案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数学教学全册备课 一、 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比较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了数据分析观念。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例如,“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综合与实践活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六、课时安排(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  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 2课时3.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5.约分………………………………………………………………………… 4课时   6.通分………………………………………………………………………… 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  (九)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知识结构】 观察物体(三)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五年级  主备人:赵鑫 课题 观察物体(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具学具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1、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从哪些角度观察一个物体?从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有什么不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例1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例1,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3、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2、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你能找个位置看完所有的面吗?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3、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长方体,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4、怎样用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长方体为什么这样画?二、解疑合探检查自探效果。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强调: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做教科书38页例2和40页的“连一连”2、辨认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教师点击出现长方体不同方向的图形,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相应地站起来。3、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三)全课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反思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五年级  主备人:赵鑫 课题 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2)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的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能够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有了一定的方法,但还学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探究。 教具学具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8分钟)(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二)根据课题提问题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9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从不同角度观察例2的两个物体,你发现了什么?2、试着把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画出来。二、解疑合探(15分钟)1、学生自探后,在小组内交流自探结果,然后师生互动,解疑答难。2、多媒体演示验证。3、教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个方向观察,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进行交流。教师把学生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三、质疑再探(5分钟)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四、运用拓展(12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反思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五年级  主备人:赵鑫 课题 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3)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2、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上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和两个物体,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观察较复杂的物体时,已经能够掌握方法,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仍需要给与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通过上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和两个物体,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观察较复杂的物体时,已经能够掌握方法,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仍需要给与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 教具学具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揭示课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角度对实物进行观察。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一:设疑自探: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1、教学例1(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你发现了什么?(2)同组4名学生,绕着拼搭成的物体走一圈,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分别看到什么图形?(3)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4)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二、解疑合探(15分钟)1、学生自探后,在小组内交流自探结果,然后师生互动,解疑答难。2、多媒体演示验证。3、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学生概括: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2、完成做一做。(1)出示做一做,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2)交流反馈三、质疑再探(5分钟)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四、运用拓展(12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选择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提问: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强调两个物体间的遮挡关系所引起的观察结果不同。3、探索规律(1)用4个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提出要求:先独立操作拼摆,并用正方形卡片摆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在与同组伙伴交流,相互看看摆得对不对,最后,对小组中的各个作品进行整体观察,说一说看到的各个平面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按要求操作。(3)展示作品,探索规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不相同,有时也可能相同。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结果不相同,有时也可能相同。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42页练习九第2题个案补充2、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的情况。(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也是(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四、课堂小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学反思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五年级  主备人:赵鑫 课题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2、知道因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2、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学情分析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其中涉及到初等数论的知识,学生初次接触肯定会感到抽象和枯燥,尤其对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学生是不能很好理解的。在学习中容易出现三个困惑:1、什么情况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2、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本单元学习的因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混淆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的分类标准。 教具学具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7分钟)(一)准备练习。(课件出示)1、口算:  6÷5   15÷3  23÷7  1.2÷0.3 24÷2  31÷32、观察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除 尽除 不 尽6÷5=1.2 15÷3=151.2÷0.3=4 24÷2=1223÷7=3……231÷3=10……13、什么叫整除?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4、分类除 尽除 不 尽不能整除整 除6÷5=1.21.2÷0.3=415÷3=1524÷2=1223÷7=3……231÷3=10……1(二)引入新课: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除数不为零),前一个数就叫做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叫做这个数的因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因数和倍数(出示题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三)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学12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如果用字母表示两个整数,整除可以怎样说?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3、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4、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因数和倍数关系?二、解疑合探:(18分钟)1、自探反馈。后进生回答,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2、合探疑难。教师说明:以后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零。三、质疑再探:(5分钟)1、学生质疑。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你有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一个数只有一个因数吗?(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限吗?(3)0有因数和倍数吗?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四、运用拓展(10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选择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下面每一组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说出为什么。16和24和24(2)下面的数,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29和3      36和12   1.2和0.4(3)下面的数,哪些是60的因数,哪些是6的倍数?3     4     12    16     24    60(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①36能被12整除。(   )②29能整除29。(   )③3.2是0.4的倍数。(   )④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⑤1是1、2、3、4、5,…的因数。()⑥若a÷b=10,(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一定是b的倍数.( ) a能被b整除.( )b可能是a的因数.( ) a能被b除尽.( )(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整除因数倍数15能被3整除15是3的倍数,3是15的因数 教学反思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五年级  主备人:赵鑫 课题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使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探索数字规律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但让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表述发现的规律,学生往往有一种心已知,口难述的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进行引导点拨。 教具学具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准备练习 1、说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下面的数中,哪些是12的因数,哪些是2的倍数?1、2、3、4、5、6、7、8、9、10、11、12、13……(二)揭示课题上面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如果不给你这些数,你能求出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吗?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板书课题: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三)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2、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3、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有什么不同?4、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学课本13——14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样的数是12的因数?2、找一找15的因数有哪几个?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最小的因数是谁?最大的是谁?4、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5、找一找5的倍数有哪些?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最小的倍数是谁?有没有最大的倍数?二、解疑合探(15分钟)1、检查自探效果。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2、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所有能整除一个数的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2)找出能整除一个数的数就可以求出这个数的因数。(3)一个数与非零自然数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4)用非零自然数和一个数相乘就可以求出这个数的倍数。(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质疑再探(5分钟)1、学生质疑。课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你有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还有没有另外方法?(2)学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四、运用拓展(10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选择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54的因数有:()50以内9的倍数有:()35以内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有:()2、判断:(1)18的全部因数是2、3、6、9。()(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多。()(3)数a和b,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b一定是a的因数。()3、选择:(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②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③93是13的倍数。(2)81的因数有()个。①3②5③6(3)20以内6的所有倍数是()①6和12②12和18③6、12和18(4)既是3的倍数,又是18的因数的数有()个。①3②2③4(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例212的因数有哪几个?例32的倍数有哪些?12÷12=112÷1=122×1=212÷2=612÷6=22×2=412÷3=412÷4=32×3=6……12的因数有:1、2、3、2的倍数有:2、4、6…… 教学反思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五年级  主备人:赵鑫 课题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2、初步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能正确辨认偶数和奇数。 3、通过观察、猜测、探索、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学情分析 预计学生在学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能通过例举法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为第四单元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学做了铺垫,更为后续教学分数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提供了充分的帮助。 教具学具 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基本练习<课件>:下面各数中,哪两个数存在整除关系?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3、5、15、18、24(指名说。如:18能被2整除,18是2的倍数,2是18的因数.)(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幸运52的节目现场)师:同学们看过李咏叔叔主持的“幸运52”吗?现在李咏叔叔想给现场观众抽奖派送礼物。现场观众每人有一个编号,如果抽到的编号是2的倍数奖品是带耳机的电话机,是5的倍数的奖品是罗西尼手表,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奖品是笔记本电脑。师指号码让学生判断得什么奖品。(速度较慢)学生说编号让老师判断。(速度较快)导入: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用算就能判断这么快呢?其实能被2、5整除的数是有特征的,知道了这些特征就能快速判断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生齐读)(三)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能被2整除的数的具有什么特征?2、能被5整除的数的具有什么特征?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4、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什么作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主探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自探提示:自学课本17--18页上面四行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几个具有这样特征的数验证一下。(2)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3)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几个具有这样特征的数验证一下。(4)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二、解疑合探(15分钟)1、检查自探效果。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2、通过学习得出如下结论:(1)个位是2、4、6、8、0的数,都能被2整除。(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3)个位上是0、5的数能被5整除。(4)个位上是0的数能同时被2、5整除。三、质疑再探(3分钟)1、学生质疑。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四、拓展运用(12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选择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下面哪些数有因数2?哪些数有因数5,哪些数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25364837253014856598010054有因数2的数有:()有因数5的数有:()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的数有:()2、判断。(1)能被2除尽的数叫做偶数。()(2)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3)一个自然数的个位数是0或5,这个数必定是5的倍数。()(4)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末尾至少有一个0。()(5)没有最小的奇数。()(6)2008能被5整除。()3、调整2008中四个数字的位置,使它能被5整除。4、从0---9中任意选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是2的倍数的有()是5的倍数的有()是奇数的有()是偶数的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5、回答下面问题。a)在自然数中有没有既不是偶数,也不是奇数的数?b)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和偶数各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c)在自然数中除了1,每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每个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5的数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的数 教学反思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五年级  主备人:赵鑫 课题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
本文档为【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备课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36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20-04-0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