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平河道整治工程应急实施(地质)9.16.16

清平河道整治工程应急实施(地质)9.16.16

举报
开通vip

清平河道整治工程应急实施(地质)9.16.16......PAGE/NUMPAGES德阳市绵竹县绵远河文家沟至元宝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应急实施方案设计报告3工程地质水利部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年九月审定:王子忠审查:叶校核:唐成理编写:蔡鸿马刚雷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272290433"3.1前言PAGEREF_Toc272290433\h1HYPERLINK\l"_Toc272290434"3.2区域地质概况PAGEREF_Toc272290434\h3HYPE...

清平河道整治工程应急实施(地质)9.16.16
......PAGE/NUMPAGES德阳市绵竹县绵远河文家沟至元宝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应急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报告3工程地质水利部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年九月审定:王子忠审查:叶校核:唐成理编写:蔡鸿马刚雷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272290433"3.1前言PAGEREF_Toc272290433\h1HYPERLINK\l"_Toc272290434"3.2区域地质概况PAGEREF_Toc272290434\h3HYPERLINK\l"_Toc272290435"3.3实施方案设计河段工程地质条件PAGEREF_Toc272290435\h18HYPERLINK\l"_Toc272290436"3.4天然建筑材料PAGEREF_Toc272290436\h39HYPERLINK\l"_Toc272290437"3.5主要工程地质结论PAGEREF_Toc272290437\h47附图目录电子文档编号图号图名比例尺0942-SCD-46-0046-31-001~003.dwg绵(实)-5-2-1绵远河文家沟至元宝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地质图1:20000942-SCD-46-046-31-004~006.dwg绵(实)-5-2-2左岸防洪堤(左防Ⅱ)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500~1:10000942-SCD-46-046-31-007~021.dwg绵(实)-5-2-3~17左岸防洪堤(左防1~左防31)工程地质横剖面图1:5000942-SCD-46-046-31-022~024.dwg绵(实)-5-2-18右岸防洪堤(右防Ⅱ)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500~1:10000942-SCD-46-046-31-025~37.dwg绵(实)-5-2-19~31右岸防洪堤(右防1~右防27)工程地质横剖面图1:5000942-SCD-46-046-31-038.dwg绵(实)-5-2-32瓦窑坡人工堆石料料场综合图1:10000942-SCD-46-046-31-039.dwg绵(实)-5-2-33左岸防洪堤(左防Ⅰ)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500~1:10000942-SCD-46-046-31-040.dwg绵(实)-5-2-34左岸防洪堤(左防Ⅲ)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500~1:10000942-SCD-46-046-31-041.dwg绵(实)-5-2-35右岸防洪堤(右防Ⅰ)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500~1:10000942-SCD-46-046-31-042.dwg绵(实)-5-2-36右岸防洪堤(右防Ⅲ)工程地质纵剖面图1:500~1:10003.1前言3.1.1工程概况“8.13”特大泥石流对清平乡造成特大灾害,此次灾害共产生600×104m3泥石,主要来自文家沟,其次为走马岭沟、罗家沟、娃娃沟泥石流。省、市领导指示,对清平乡特大泥石流造成河道堵塞进行应急处理。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应急处理实施方案,在娃娃沟下游的银杏大桥作为本次河道堵塞进行应急处理的起点,向下游经文家沟、清平大桥至幸福家园、元宝山止,整治河道长约3.14km,拟定挖掘宽约120~180m,深约4m的河槽,河槽两岸修建防洪堤,其中左岸堤长约3.1487km、右岸堤长约2.7781km。受绵竹市水务局的委托,该工程实施方案设计的勘察设计工作由我院承担。我院接受任务后,收集了整治河道段“5.12”地震以前与以后的1/5000地形图,“8.13”清平特大泥石流后,我院实测了整治河段1/2000地形图,在此基础上,组织地勘、试验人员于2010年8月23日进场开展地勘工作,于2010年9月15日提交本报告。3.1.2勘察任务(1)查明堤基地质结构,特殊土层、粗粒土层与腐植土层等的分布、厚度与性状。(2)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质与其对砼的腐蚀性。(3)基本查明堤线附近埋藏的古河道、古冲沟、渊、潭、塘等的性状、位置、分布围,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其对堤基渗漏、稳定的影响。(4)确定堤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渗透性参数。(5)对堤基的渗漏、渗透稳定、抗滑稳定、饱和砂土振动液化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评价,并对堤线进行分段工程地质评价,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6)查明天然建筑材料。3.1.3勘察技术要求根据现行国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有关规程规与设计意图,本次勘察的主要技术依据是:(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SL188-2005)(2)《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GB50487-2008)(4)《土工试验工程》(SL237-1999)(5)《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SL55-2005)(6)《水利水电钻探规程》(SL291-2003)(7)《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8)《德阳市绵竹县绵远河文家沟至元宝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勘察工作大纲》(9)《省德阳市清平水库初步设计报告》(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994年)(10)设计提供堤防方案轴线布置图。3.1.4勘察方法(1)工程地质测绘测绘整治河道与岸坡的形态、坡高、坡度等微地貌特征,查明土层分布围与工程地质特性;透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分布特征与埋藏条件,特别注意细粒土层中砂土夹层的类型、厚度、性状等。(2)勘探与试验①勘探为查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次采用坑探、槽探、取芯钻孔、动力触探等方法查明浅部覆盖层的特征。②原位测试选择具有代表性位置对地基土层进行超重型(N120)动力触探试验,对砂层进行标准贯入实验,评价地基土层和砂层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③岩土试验对土层进行天然含水量、天然容重的测定,并测其级配以与物理力学试验。(3)测量采取华测X90GPS测定钻孔位置和孔口高程。坐标系统为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系。3.1.5完成工作量由于拟定堤线通过地段大部分为“8.13”泥石流堆积物,其含水量高,呈软塑至流塑状,导致部份勘探工作无法进行,只能根据场地具体特点,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施,完成如下主要地勘、试验工作量,见表3-1。主要完成地勘试验工作量表表3-1项目工作容单位完成工作量比例尺地质测绘平面整治河道(防洪堤)km23.61:1000剖面防洪堤km/条15.3537/421:500~1:000勘探取心钻探m/孔76.38/3SH30-Z钻探m/孔167.5/14坑、槽探m3180试验N120动力触探原位测试m/孔167.5/14N63.5标准贯入试验段2土体常规组12钻孔压(注)水试验组12水质简分析组4填筑用砂砾料常规试验组12砼粗骨料常规试验组12砼细骨料常规试验组12利用清平水库初设勘探取心钻探m/孔468.78/7利用清平水库初设试验岩石常规组24砂卵砾石组3砂层组43.2区域地质概况3.2.1地形地貌工区位于盆地西北部边缘的龙门山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多呈北东一南西向延伸,同该区的主要构造线近于一致,龙门山主干断裂常为区域地貌单元的分界线。断层两侧在地貌上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形态,前山断裂的东南侧为龙门山山前凹陷带,属低山平原地形,河谷宽阔,西北侧是连绵不断的层层山岳,中央断裂又将龙门山分为前后龙门山带两个次级地貌单元。前龙门山属区,海拔一般l500~2000m,相对高差700m~1200m;后龙门山带属高区,海拔一般2200~3000m,相对高差1400m~2200m。区地貌主要受构造与岩性控制,其地貌单元主要为构造剥蚀、侵蚀堆积与岩溶地貌三大类型,各类型主要特征分别叙述如下:⑴构造剥蚀地貌。地貌形态受背斜构造与澄江—晋宁期侵入活动的影响,由坚硬的灰岩、白云岩与花岗岩组成,相对高差大于1000m。河谷深切,两岸形成近于直立的悬崖陡壁山势宏伟壮观。沿河两岸冲沟发育,常年水流不断。⑵侵蚀堆积地貌。绵远河发源于龙门山脉九顶山南麓,自北而南流经整个工区,于绵竹县汉旺镇进入川西北平原。汉旺镇以上河流弯曲,河谷一船呈“V"形峡谷,两岸谷坡陡竣,谷坡高度大都在数百m—1000m以上,其现代河床一般宽为20~50m,在砂页岩地段河床宽度达100m左右。水流急湍,河间地块宽8~10千m,分水岭高程1200~2400m,绵远河河谷高程750m~930m。除沿河两岸零星分布有规模不大的卵石之漫滩堆积和碎石土之泥石流堆积外。区阶地不发育,沿河两岸局部残留有Ⅰ~Ⅶ级阶地,在蔡家沟上游一带窄长形I、Ⅱ级阶地较为显见,分别高出现代河床5~14m与15~25m。I级阶地为堆积阶地。Ⅱ~Ⅵ级为基座阶地。Ⅶ级为侵蚀阶地。各级阶地特征见表3-2。绵远河河谷阶地特征表表3-2阶地级数类型拔河高度(m)组成物质分布特征Ⅶ侵蚀206灰岩仅分布于元宝山山顶。Ⅵ基座145~155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砂卵砾石,胶结较好。右岸的白虎头和左岸瓦窑坡分布,阶面最宽50mⅤ基座114~125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具有胶结状好。广泛分布于右岸,龙王庙沟左岸有发育,阶面最宽200m,一般宽50m。Ⅳ基座60~74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砂、砾卵石。在大小欠坪最发育,且右岸比左岸发育,阶面最宽350m,一般100m。Ⅲ基座30~40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右岸整治河道上游,阶面一般宽75m。Ⅱ基座15~25上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层两岸均有分布,阶面最宽350m,一般95m。Ⅰ堆积6~14上部为粉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层两岸均有分布,阶面平整,最宽375m,整治河道段均被泥石流幸盖。⑶岩溶地貌:工区大部份地区为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高峡谷地貌,全国性岩溶地貌I级区划中,属山地岩溶地貌类型区(川西型),Ⅱ级区划为峰丛峡谷岩溶地貌类型亚区。其特点是:山体高大,河谷陡峻狭窄,岭谷高差500~1400m,分水岭地带岩溶现象强烈发育,在清平林场附近见有大型溶蚀洼地,林场和顶子崖附近有落水洞群发育;除鱼洞和高桥两处见有大型岩溶泉水以外,其余地表出露的均为小型的溶洞、溶隙、溶孔等岩溶现象。3.2.2地层岩性工程区除第四系松散地层外,缺失奥、志留系地层,震旦、寒武、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地层均有出露,现分述如下:⑴沉积岩①.震旦系上统上统黄洞子沟组(Zbw):主要为石英、长石石英粉砂岩与粉砂质页岩,厚86m;天桥组(Zbt):分布于大水闸背斜周围,底部为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白云岩,上部为薄板状灰岩,总厚度350m左右;芍药沟组(Zbs):分布在大水闸背斜两翼,主要为白云岩,总厚度445m;邱家河组(Zbq):分布于大水闸背斜两翼、大屋基倒转背斜和复兴青林口倒转背斜核部,下部为粉砂质、泥质灰岩夹硅质岩、炭质页岩,中部为白云岩,上部为硅质岩,厚552.6m。②.寒武系下统清平组(∈1c)分布于清平、大欠坪、龙王庙、石灰沟一带,上部为粉砂岩,中部为钙质粉砂岩夹油质页岩,下部为硅质岩,厚约820m。③.泥盆系中统观雾山组(D2gn):灰岩为主,夹少量砂质,炭质页岩,厚约100~250m;上统唐王寨群(D3tn}):为薄—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厚187~200m,分布于元宝山、枇杷岩与石灰沟。④.石炭系下统下统岩关组(C1y):中厚—块状灰岩,其顶面已遭侵蚀,厚约20m,分布于元宝山,鱼洞泉、石灰沟一带,大塘组(C1d)为厚层致密块状灰岩,下部常夹页岩或铁质砂岩,厚12m,分布于鱼洞泉下游,石灰沟一带。⑤.二迭系下统铜矿溪组(P1t):为泥质灰岩,生物灰岩与钙质页岩互层,厚0~7m;栖霞组(P1q):中厚层灰岩,厚约60m,分布于元宝山、鱼洞泉、渝沟与石灰沟一带、茅口组((P1m)):为厚层块状灰岩夹泥质灰岩,厚20~l20m,分布于元宝山、鱼洞泉、石灰沟。上统龙潭组(Pzl):上部为炭质页岩夹煤层,中部为透镜状,豆荚状铝土矿,下部为厚层铝土岩,厚3.4~6.5m,层中常含有星散状黄铁矿,局部已富集成矿体;长兴组(P2c):为中厚层灰岩,下部常夹炭质页岩(厚0.5~1.0m),厚度约150m。⑥.三迭系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和铜街子组(T1f+T1c):中上部为页岩,泥岩和粉砂岩、下部为泥灰岩与泥岩,粉砂岩互层,底部为灰岩,总厚度约2000m。中统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T2j+T2L):白云岩间夹灰岩,泥质白云岩,膏溶角砾岩,厚400~500m;天井山组(T2t):以灰岩为主,下部以白云岩为主,上部夹有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顶部被剥蚀为凹凸不平,厚200m左右。上统须家河组(T3x):下段下部为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页岩夹灰岩,上部为页岩和煤线;上段下部为页岩。粉砂岩为主。上部为石英砂岩、页岩、煤层。煤线不等厚韵律层组成,总厚度1332~2380m。⑦侏罗系广泛分布于龙门山前山带,常被松散地层覆盖,仅在汉旺镇见中统干佛岩组(J2q)和沙溪庙组(J2s)地层零星出露,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和砂岩,厚度350~814m。⑧.第四系A.更新统(Q1—Q3)为河流冲积((Q1al,Q3al)和冰水积堆层(Q2fgl)组成,其成份以砾卵石夹砂为主,地表常有厚度不等的粘土层,在山前平原区厚度为0~45m,而在Ⅱ~Ⅳ级阶地上的厚度仅0~8m。B.全新统有河流冲积洪积(Q4al+pl)、坡积(Q4dl)、残积(Q4el)和泥石流(Q4sef)堆层,厚0~30m,广泛分布于河谷,岸坡和山前沟口。⑵侵入岩主要为晋宁期斜长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呈岩基产出,分布于大水闸一带,其次为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带零星分布的辉绿岩脉(βu),宽度仅数m。3.2.3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区处于扬子准地台与松—甘孜地槽褶皱系之间的构造过渡带。该构造过渡带从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是中国东部以地台为主的稳定区和中国西部以地槽为主的活动区的分界;新生代以来,是我国西部强裂的褶皱隆起区之一,并导致形成推覆逆掩的巨型断裂系—龙门山褶断带,也是近代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的地区。整治河道位于龙门山褶断带中段的前山断裂(县—灌县断裂)与主中央断裂(映秀-北川主干断裂带)之间(见区域构造图3-1)。⑴研究区断裂A龙门山构造带(eq\o\ac(○,11)~eq\o\ac(○,14))龙门山构造带呈N40~50°E方向斜贯工区,长约500km,断面西倾,倾角不定,是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带。主要由茂汶—汶川断裂(龙门山后山断裂)、北川—映秀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县—灌县断裂(龙门山前山断裂)和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等四条主干断裂组成宽约30~40km的冲断带,发育有数量众多、大小不一的飞来峰构造。研究结果显示,龙门山构造带在晚三叠纪诺利克期以前处于扬子准地台西缘的被动大陆边缘。从晚三叠纪诺利克期开始,龙门山构造带才由北向南开始逆冲作用,控制了龙门山构造带前陆盆地的成生与发展。其冲断过程具有由北西向南东渐次推进的前展式特点,并伴随前陆盆地西缘砾质粗碎屑楔状体的周期性出现和前陆盆地的幕式沉积响应。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迅速崛起导致东缘地区地壳物质沿大型弧形断裂系发生大规模的向向逃逸,龙门山构造带作为川青滑移块体的南东边界仍然显示强烈的推覆逆掩作用。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场从印支期的由北向南挤压转变为晚新生代以来的北西—南东向挤压,龙门山构造带还显示出明显的右旋滑动。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形式不仅对其前缘的晚新生代地层的沉积,而且对前陆盆地的构造变形均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晚第四纪以来龙门山构造带的新活动性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中段和南西段主要由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县—灌县断裂和山前隐伏断裂组成,显示右旋逆冲运动方式,具有较明显的地质地貌证据。首先是沿龙门山构造带安县以南的中南段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活动,形成了第四纪断陷盆地(第四系最大厚度可达541m)。另外,几条主干断裂均有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显示。北川以北的北东段主要由平武—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和江油—断裂组成,晚第四纪以来也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性。a茂汶—汶川断裂(eq\o\ac(○,11))(后山断裂)茂县县城附近已有茂汶—汶川断裂断错岷江Ⅲ级河流阶地的报道,估计的断裂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84mm/a。在汶川县城岷江南岸的维城,高出现代河床120m的V级阶地上的冲洪积地层中发育有压扭性断层,断层走向N30°E,倾向SE,倾角70°,与主干断裂组成“入”字型构造,指示断裂的右旋错动性质。另在维城相当于Ⅲ级河流阶地高程的冲洪积砾石层中发育一组(共4条)砂脉,砂脉一般宽0.5~1cm,最宽可达3~5cm,有可能是两次古地震事件。此外,在高坎和金波寺等地亦可见到断裂逆冲—右旋断错冲沟、山脊等断错地貌现象。该断裂于汶川附近发生过1657年6½级地震与多次中强地震。因此,该断裂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该断裂距工程区最小距离约32km。b北川—映秀断裂(eq\o\ac(○,12))(主中央断裂)该断裂在龙门山构造带几条主干断裂中活动构造地貌保存最为完好,表明了是一条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并具明显的分段性特点,以映秀西南为界,分为北川—映秀段(北东段)和宝兴段(南西段)。前者的活动性明显强于后者。北川县城附近的盖头山新隆起处于该断裂的左阶羽列区,可能是北川—映秀断裂的右旋错动在该羽列区所导致的地貌效应,并发育有两条NE向正断层业已错切至近地表,错切了14C年龄值为13810±260年的地层。映秀附近也有该断裂右旋断错冲沟与垂直断错岷江河流阶地的现象。因此,北川—映秀断裂北川—映秀段应具有全新世活动性,而南西段仅错切了晚更新世沉积物,为晚更新世活动段。历史上该断裂的中强地震主要丛集在北川一带,最大历史地震为1958年北川6.2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震的地表破裂从映秀南西开始,北川—映秀断裂的北中段全部破裂贯通,茶坝—林庵寺断裂的南西段也发生了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长度达200km左右。在北川擂鼓镇附近,水平位错量和垂直位错量均在6m左右,在都江堰虹口乡深溪沟、八角庙出现最大垂直位错值在5m左右,汶川8.0级地震对工程区的影响裂度为Ⅸ度。该断裂位于工程区北西侧,最小距离约6km。c县—灌县断裂(eq\o\ac(○,13))(前山断裂)县—灌县断裂具有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性。以天全为界,分为都江堰—天全段(北东段)和天全—泸定(南西段)。两者活动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县老君山附近,一系列山脊被断裂同步右旋位错了10~20m。县菩萨岗—代明寺一带,县—灌县断裂将两条冲沟同步右旋位错了75m和120m,并在断层陡坎下方形成有断塞塘,可见到晚更新世早期洪积物(顶面ESR年龄值为96000±7300年)逆冲于晚更新世晚期湖沼相粘土(TL测龄值为14300±1100年)之上,断面附近松散物中颗粒有定向现象。根据断错开始的相应时间估计,断裂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0.78~1.25mm/a,均值为1mm/a。大邑双河一带,主干断裂新活动所形成的边坡脊与断塞塘,野外工作中还发现有右旋位错冲沟的现象,估计的断层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在0.9mm/a左右。在都江堰附近,该断裂将岷江Ⅲ级阶地垂直位错了12m左右,Ⅰ、Ⅱ级阶地可能也存在位错现象,估计该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2mm/a。有史料记载以来,该断裂上发生过1327年天全≥6级地震和1970年大邑6.2级地震,特别是1970年地震在地表形成了地震缝,显示出最新的活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震时,县—灌县断裂沿向峨—磁锋—通济—白鹿—八角—金花—遵道—汉旺—桑枣一线亦同时发生了破裂,同震位错以垂直位错为主,并具一定的右旋错动分量,最大垂直位错在3m左右。该断裂南西段仅错切了晚更新世沉积物,活动性相对较弱。该断裂位于工程区北东侧,最近距离约8km。d龙门山山前断裂(eq\o\ac(○,14))该断裂由数条次级断裂羽列而成。在断陷区,主要由大邑断裂、竹瓦铺—什邡断裂和绵竹断裂呈左阶羽列组成,均为隐伏断裂性质,控制了断陷的北西边界。在大邑东关附近的老第三纪名山群(E1-2m)砂泥岩中,基岩断裂清楚地显示由北西向南东逆冲,并将上覆的Ⅲ级阶地垂直位错了3~4m。竹瓦铺断裂两侧基岩埋深差异显著,北西侧为基岩出露的走石山,南东侧第四系最厚可达541m,显示强烈的差异活动。绵竹断裂的差异活动稍弱,但绵竹县城附近的钻孔证实该断裂业已错切晚更新世早期沉积物。在安县以北,该断裂为潜伏性质,未直接出露地表,但近年的中小地震活动仍显示出其具有一定的现今活动性。该断裂距工程区最小距离约22km。B岷江断裂(⑨)该断裂由东、西两条断裂组成,东支称岷江断裂,西支称牟泥沟—羊洞河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断裂活动主要表现在东支断裂上,现今地震活动也主要沿该断裂分布,该断裂沿岷江河谷平行展布,南端始于松附近,向北经元坝子、川主寺、卡卡沟、弓嘎岭,再向北延伸至南坪境,与塔藏断裂斜接,断层总体走向北15°~20°东,倾向北西,倾角60°~70°。断层除其压性特征外,左旋扭动和右旋扭动兼有,显示该断裂形成以来有多期运行。根据活断裂带新生代地层变形、岷江河谷阶地发育、形变测量、地震活动等特征综合判定,岷江断裂第四纪以来至今活动十分强烈,而该断裂的中段,其有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潜在能力;而其南段和北段活动相对较弱。该断裂距工程区最短距离约140km。C雪山断裂(⑥)该断裂位于元坝子东,雪山梁子北坡,总长40千m以上,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0°。该断裂具左旋走滑运动性质,在黄龙附近,可见该断裂将北西向地层和褶皱轴左旋错动约1.3千m以上。该断裂带时有中强地震发生,主要分布在该断裂与眠江断裂交汇部位。小震活动沿断裂带呈东西向分布,断裂现今活动明显,为一条第四系中、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具有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的能力,在其与邻近活动断裂相交部位以与端点,拐点等应力集中处,不能排除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可能。该断裂距工程区最短距离约143km。D虎牙断裂(⑦)该断裂与北北东向岷江断裂、东西向雪山断裂一起构成“川青块体”的东边界的一部分。断裂南端始于平武县银厂,向北经虎牙关、火烧桥、小河,至龙滴水错切雪山断裂后向北西沿三道片复式褶皱轴断续出露,长达60千m,在致以小河为中心分成南北两段。断裂总体走向北北西,北段向东倾斜,倾角80°左右;南段向西倾斜,倾角由北往南自70°变为30°。根据地貌与地震活动等特征综合判定,虎牙断裂带为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具有发生6级以上强震的潜在能力。地震活动强度南段强于北段,分段活动特征明显,南段具备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能力。该断裂距工程区的最短距离约91.5km。E蒲江—新津断裂(eq\o\ac(○,16))该断裂系平原部的一条重要活动断裂,为断陷的南东边界。断裂南西端始于蒲江以南,向北东经新津、双流、、广汉直达德阳,全长约180km。断裂走向N30~40°E,倾向SE,倾角不定,为逆断层性质。综合研究表明,该断裂具有一定的晚第四纪活动性,且表现出明显的不连续性和分段的特点。新津以北,随着熊坡背斜向北倾没以与横向断裂的影响,该断裂随之潜入平原。新津以南,该断裂显示出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在黄土坡和回龙场可以见到中生代红层逆冲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砂砾石层之上。新津以北,该断裂大致沿牧马山台地西缘、茶店子、凤凰山、新都、广汉至德阳。在TM卫星影像上呈断续状延伸,具有明显的羽列状特点。于地表在基岩与黄色亚粘土砾石层分界线上部,TL法测得的黄色亚粘土砾石层的年龄值为24500±2000~33000±2800年,据此估计该断裂段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值为0.15~0.33mm/a。工程区距该断裂距离为51km。F龙泉山断裂带(eq\o\ac(○,17))龙泉山断裂带由东西两条断裂组成,它们相向对倾,分布在龙泉山背斜的东西两翼,呈北东向延伸,全长200多公里。由于龙泉山断裂带的挤压逆冲性质,使龙泉山崛起成为平原的东部屏障。龙泉坡断裂是平原的东边界,是龙泉山断裂带的主要分支,主要由草山断层、龙泉驿断层和镇阳场断层组合而成,具逆断层性质。据地震勘探剖面,龙泉坡断裂由地表向深处断距逐渐减小,倾角变缓,最后消失于三叠系雷口坡组。深部构造反映的褶皱形态表明,龙泉山背斜是受深部滑脱面控制的脱顶构造,龙泉山背斜形成与龙泉山断裂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龙泉山断裂带的断层破碎物大多呈半胶结疏松状态,反映断层较新而未经良好的胶结。断层物质的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断裂带在中更新世有过活动,且具有蠕滑性质。龙泉坡断裂的中南段在晚更新世尚有活动显示。与平原西侧的龙门山断裂带相比,龙泉山的抬升幅度低得多。地貌特征和对第四纪沉积物的控制作用都表明龙泉坡断裂的活动性低于龙门山主边界断裂。龙泉坡断裂无论其活动程度和对平原的影响都不如西坡断裂。龙泉山断裂带是弱震相对集中的构造带,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龙泉山背斜展布的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仁寿1967年5.5级地震,和1913年新桥5级地震,可能与背斜深部的盲冲断层有关。工程区距该断裂最近距离为52km。区域构造图图3-1⑵近场与场址区断裂“5.12”汶川震的发震断裂主要为映秀-北川主干断裂带,本工程近场与场址区主要构造断裂均属龙门山构造带,大都为映秀-北川主干断裂带的支断裂(见图3-2),具全新世活动性。①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工程区图幅围属龙门山主中央断裂的断裂有黑洞崖-茶园坪断裂、麦棚子断裂、三叉沟-歧山庙断裂。黑洞崖-茶园坪断裂:位于整治河段西北部,距工程区约3.6k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0~80°。测区长约26km,北起黑洞崖以北,南经茶园坪出图。南段主要断于晋宁期石英闪长岩与震旦系上统之间,北段断于震旦系上统部以与震旦系上统与泥盆、二迭系之间。北段断层走向北15°东,倾向北西,倾角80°,断层破碎带宽约5m,由碎裂岩、角砾岩、挤压劈理等组成,断面上有方解石薄片产出,并发育有斜向擦痕,显压性特征。麦棚子断裂:位于黑桐崖-茶园坪断裂的东侧,距工程区约3km。走向北东,中部被近东西向的棋盘石断裂顺扭错断,断面主要倾.向北西,倾角45°~82°,长约16km。北起三叉沟西,南经麦棚子、棋盘石,于茶园坪北交于黑洞崖-茶园坪断裂之上。.断裂南段断于震旦系部,北段主要断于震且系上统与泥盆系之间。于棋盘石北侧该断裂主断面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在东盘有一与主断面平行的次级断层,走向北30°东,倾北西,倾角73°,破碎带宽5~8厘m,由挤压劈理、断层泥等组成,其上覆盖有绵远河Ⅱ级阶地砾石层、但未发生构造变形。麦棚子处该断层走向北16°东倾北西,倾角85°,断层破碎带宽约50m,由角砾岩、糜棱岩、断层泥等组成,沿断层走向形成大面积垮方。靠主断面上、下盘地层中还发育五条次级断层,走向北20~45°东,均倾南东,倾惫65~82°。断层显压性特征。三叉沟-歧山庙断裂:位于整治河道东北部,距工程区约3k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5~85°测区长约l1km。北起三叉沟北,向南经岐山庙止子棋盘石东。南段断于震旦与寒武、泥盆、石炭、二迭系之间,北段断于寒武系与泥盆系之阿。②龙门山前断裂带:属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的断裂有卸军门断裂和睢水-汉旺断裂。卸军门断裂:位于整治河道的南东部,距工程区约8.8km。断裂走向北东,中部向北西凸出,倾向北西,倾角65~75°,长约174km。北起茶园包附近,向南西经卸军门西到白云交于白云山断裂之上。断于二迭系与三迭系之间,为逆断层性质,显压性特征。睢水-汉旺断裂:位于整治河道东南部,最近距离9km。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4~45°,测区长约10km。南起汉旺场以南,向北向延伸出图。断裂主要断于三迭系部,具逆断层性质,显压性特征。③北东向断裂:整治河道主要有清平断裂、瓦窑坡断裂、家崖断裂和高桥断裂。清平断裂:从整治河道西侧通过,距工程区约1.6km。断裂总体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8~80°。中部被近东西向的棋盘石断裂顺扭错断。测区长约25km,北起三叉沟以北,向南经棋盘石、歇马庙,于白云山南西侧交于近东西向的白云山断裂之上。北段(棋盘在以北)断于二迭系与震旦系之间,南段断于三迭系与震旦系之间,具压性正断层特征。瓦窑坡断裂:位于整治河道南侧,距工程区约800m。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4°,长约24km。北起蔡家沟,向南西经瓦窑坡至鱼洞山附近消失。南段断于泥盆系部,北段断于二迭系上、下统地层之间。上、下盘均为灰岩,破碎带宽10~40cm,由断层角砾、挤压透镜体,挤压劈理等组成,断面上有方解石薄膜产出,显压性特征。家崖断裂:位于整治河道南东侧,距工程区约2km,断裂总体走向北东,中部向北西突出,倾向北西,倾角45~85°,长约4km。断裂主要断于寒武系与泥盆系之间以与泥盆系部。高桥断裂:位于整治河道东南部,距工程区约5km。断裂走向北东,总体倾向北西,局部倾向南东,倾角73°,长约9km。北起绵竹县清平林场北,向南西经高桥、天池煤矿,止于天池北西高家坪一带。④近东西向断裂:主要有棋盘石断裂、蔡家沟断裂和白云山断裂。棋盘石断裂:位于整治河道的北部,距工程区约2km。断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70°,长约2.5km。蔡家沟断裂:位于整治河道下游尾部,距离下游元宝山约450m。断裂走向近东西,西南端转为北北东向,倾向北和北西,倾角23°~40°,长约13km。东起茶园包,向西经蔡家沟,于小欠坪附近转为北北东向,止于龙王庙以南。断裂主要发育于寒武系与泥盆、二迭系之间,在蔡家沟断层走向北75°东,倾向北西,倾角35°,破碎带宽2~4m,塞武系炭质页岩挤压揉褶十分强烈,挤压透镜体发育,沿断面有宽约20厘m和黑色断层泥产出,显压性特征。白云山断裂:位于整治河道南部,距离工程区约11km。断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65~80°,长约12km。于白云山南西至汉旺场南呈近东西向展布,断裂主要断于三迭系部和三迭系与二迭系之间,显压性特征。⑤北北西向断裂:大欠坪断裂(F6)。该断裂系龙门山主中央断裂旁侧的一条次级小断层,断层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倾角20~55°,具逆断层性质,长度近2km。北起清平乡西,向南经大欠坪、小欠坪交于蔡家沟断裂之上。小欠坪北东地表可见该断层露头,为寒武系下统清平组砂页岩、硅质岩逆冲在绵远河Ⅳ级中更新世阶地砾石层之上(据TL测定阶地年龄为176300±13400年)。断面在此点呈反“S”型弯曲,中部断面走向北15°西,倾北东,倾角55°;下部断面走向北25°西,倾北东,倾角20°。断层上盘清平组地层遭受强烈挤压揉褶,断面附近下盘的小砾石长轴均平行画呈定向排列,宽5~10厘m,其中有裸黄色断层泥产出。钻孔和竖井揭露断层破碎带宽3m。地表所见垂直断距4m,钻孔和竖井揭露,垂直断距近10m。近场与场址区构造图图3-2⑵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工程区域处于扬子地台与松~甘孜地槽区之间的构造过渡带上,位于龙门山褶断带中段的前山断裂(县—灌县断裂)与主中央断裂(映秀-北川主干断裂带)之间,具有全新世活动性,其地震活动性和发震能力相对较强,属龙门山断裂带的相对活动段。根据2008年6月11日国家地震局发布的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相当于Ⅷ度,区域构造稳定性差。3.3实施方案设计河段工程地质条件3.3.1基本地质条件⑴地形地貌与河道演变应急实施方案设计河段位于绵远河清平乡银杏大桥~元宝山河段,全长约3.14km。该段属典型山区河流,河谷宽150~760m,在幸福家园河道以下河谷相对变窄。河道形态与河床宽度在“5.12”汶川特震,特别是“8.13”清平特大泥石流后变化较大,经历了如下数次河道变迁(见河道演变示意图图3-3)。整治河道段河道演变示意图图3-3①“5.12”汶川特震前,河道由北向南呈大“S”型态,银杏大桥至下游700m河段,主河床位于右岸,枯期河床宽30~50m,河床高程874~884,两岸漫滩和Ⅰ级阶地地面高程880~892m;此后河流呈S52°E流向左岸文家沟沟口,河流完成第一个“S”型转弯,该段河床高程871~874m,河流宽度10~40m,其左岸文家沟沟口基岩裸露,岸坡高度约10m,右岸为漫滩阶地,地面高程875~885m;河流在文家沟遇基岩后呈S30°W方向流向清平大桥处,该段河床宽10~60m,河床高程863~871m,清平大桥以下河段向南约450m后转为S50°W左右流向元宝山,该段河床宽30~70m,河床高程850~863m。②“5.12”汶川特震,造成山体垮塌、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在整治河道上游35km以由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黑洞崖、栰木场、小木岭等15个堰塞湖,各堰塞湖的整治,其迳流物冲积并堆积与银杏大桥下游右岸约560m处,另外,银杏大桥上游左岸的走马岭沟、娃娃沟等冲沟发生泥石流冲积右岸,使右岸原河床抬高1~7m,迫使河流改道,银杏大桥至文家沟下游220m段河流靠左岸向南方向流迳,该段河宽20~60m,河床高程876~886m;文家沟下游220m段至清平大桥河段河道基本同“5.12”汶川特震前河道,略偏左,其河床高程865~876m,河床抬高了2~5m;清平大桥以下至元宝山河段基本同地震前河道,河床高程850~865m,河床抬高0~2m。③“8.13”清平特大泥石流,数百万方泥石流汇入河中,致使河段河床明显抬高,河流改道,由于这次清平特大泥石流主要来自文家沟,直接冲击右岸,造成河道堵塞,迫使河流向右岸改道,淹没右岸部分段的德阿公路与村庄。本次泥石流致使河床明显抬高(相对于“5.12”汶川地震后河床高程),银杏大桥~文家沟河段,河床高程为885.0~889.4m,河槽宽16~270m,河道填高一般3~10m,在文家沟沟口处填高达15m;文家沟~清平大桥段,河床高程为870.8~885.0m,河槽宽16~30m,河道填高一般4~7m;清平大桥~幸福家园河段,河床高程为854.5~870.8m,河槽宽20~70m,河道填高一般3~5m。⑵地层岩性整治河段覆盖层主要为河流冲积层(Q4a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组成,两岸与河床下伏基岩为寒武系清平组(∈1c)地层。①泥石流堆积层(Q4sef)泥石流堆积于河段银杏大桥以上走马岭沟口、娃娃沟口、文家沟沟口以与下游河谷幸福家园小区前,整治河道围河道堆积长度约2.5km,据勘探资料和前期地形图,堆积厚度约3~15m。物质组成主要为碎石土和角砾土,褐黄色,呈软塑~流塑状。其中碎石土>20mm含量为52.8~64.3%;角砾土>20mm含量为24.2~50.0%,>2mm含量为55.2~84.0%,结构松散,部分地表粘土层厚度1.5~2.5m。碎石、角砾成分为白云岩、灰岩等,粒径一般在1~60mm,个别大者达60cm。②冲积堆积层(Q4al)分布于泥石流堆积区下伏与以外的河段,为砂卵砾石层,堆积厚度5~25m。卵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灰岩等,磨圆度较好,粒径一般在5~8cm,最大可达25cm,层中夹粉细砂层透镜体,厚度一般0.4~3.0m,局部达7.56m。③寒武系清平组(∈1c)分布于两岸与河床下伏,岩性为粉砂岩、页岩等组成。⑶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盆地西北部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央断裂带中段(映秀-北川主干断裂带),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受断层影响,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工程河段尾段发育有蔡家沟断层,距下游元宝山约450m,发育于蔡家沟,横穿绵远河,平面上呈波状弧形弯曲,基本产状为N60~80°E/NW∠23~40°,地表露头破碎带宽4~20m,清平水库勘察钻孔揭示铅直厚度为27m。断层破碎带物质主要为角砾岩、糜棱岩,可见0.2~3.0m厚的黑色断层泥,上盘影响带50~150m,下盘影响带20~50m。堤防工程段无断裂通过,构造裂隙主要有:①N20~70°E/SE或NW∠43~85°;②N40~65°W/SW∠40~78°;③N5~34°W/NE∠35~70°。裂隙间距2~10cm,频率为24条/m2,部分地段还要密集,延伸长度一般为1~3mm,少数可达5m以上,开一般1~4mm,少数充填砂土,多数已被方解石充填。⑷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区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岩体风化卸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岩体风化卸荷受地形地貌与岩性控制,在陡坎、陡崖段卸荷裂隙发育,岸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崩塌、滑坡,在暴雨作用下产生泥石流,特别是“8.13”清平乡特大泥石流堵塞河道,冲毁和淹没多处民宅。⑸水文地质条件①地下水类型工程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地层中的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各类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如下:孔隙潜水:含水层由第四系河流冲积之砂卵石和流石流堆积之块碎石土组成,分于河床、漫滩与冲沟口。含水丰富,受上游河水与基岩裂隙水补给,排泄于现代河床。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寒武系清平组的砂、页岩地层之裂隙或风化卸荷带中,含水不均一,水位变幅较大,受大气降水和冲沟水补给,排泄于现代河床或阶地的覆盖层中。②环境水腐蚀性评价工区取地表水、地下水进行水质简分析,成果见表3-3。水质分析成果资料表明,地表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别为重碳酸·硫酸—钙型水(HCO3·SO4-Ca)和硫酸·重碳酸—钙型水(SO4·HCO3-Ca),其阴阳离子含量为:SO4=65.80~91.74mg/L,HCO3=90.92~206.86mg/L,HCO3=1.49~3.39mmol/L,Ca=53.11~78.56mg/L,Mg=4.74~14.35mg/L,侵蚀性CO2=0.00mg/L,PH=7.2~8.5,CI=6.74~7.8mg/L,按规环境水对砼的腐蚀性评价标准判定,本区地表水、地下水对任何水泥拌制的砼均无腐蚀性;环境水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环境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水质分析成果表水源类别溶解气体PH值阳离子阴离子矿化度侵蚀CO2游离CO2Ca++Mg++Na++K+Cl-SO42―HCO3-CO32―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mol/Lmg/Lmg/L泉水SY10.000.008.553.114.7413.807.884.5390.921.495.10260类型SO42―·HCO3-Ca河水河sy115.500.007.573.7514.3512.426.7491.74201.373.300.00400.37河sy223.230.007.278.5613.136.447.8080.21206.863.390.00393.0河sy320.660.007.472.759.4812.426.7465.80206.863.390.00374.05平均值19.800.007.475.0212.3210.437.0979.25205.033.360.00389.14类型HCO3-Ca·Mg表3-33.3.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河道与堤防地基主要以覆盖层土体为主,岩体地基较少,仅分布于堤防尾部,现将岩、土体工程特性分述如下。3.3.2.1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右岸堤防末端至索桥右桥头覆盖层埋藏较浅,局部岸坡裸露,其余段堤基岩体一般埋藏较深,埋深15~30m,基岩为寒武系清平组(∈1c)地层之粉砂岩夹页岩构成,部分为粉砂岩与页岩互层。据工程区清平水库岩石试验资料(见表3-4):弱风化粉砂岩湿抗压强度平均值46.1MPa,软化系数0.76,属中硬岩。岩石试验成果汇总表表3-4编号岩性风化状态干密度比重吸水率(%)抗压强度(MPa)软化系数g/cm3干湿欠ZK2ZH1粉砂岩弱风化2.632.690.8775.871.60.94欠ZK3ZH12.652.690.6283.755.90.61欠ZK15ZH12.602.700.7437.619.00.51欠ZK58ZH12.642.700.8142.238.00.90平均值2.632.700.7659.846.10.763.3.2.2土体工程地质特性⑴地基土的构成与分布特征根据收集的不同时期的地形图、平面地质测绘和钻探成果资料,在勘探深度围,拟建开挖河段和防洪堤地基土由第四系全新统泥石流堆积层(Q4sef)、冲积堆积层(Q4al)组成,自上而下分述于下。①泥石流堆积层(Q4sef)泥石流堆积于河段银杏大桥、文家沟沟口以与下游河谷幸福家园小区前,整治河道围河道堆积长度约2.5km,堆积厚度约3~15m。据现场调查结果和勘探资料,泥石流堆积区按堆积物颗粒大小分为Ⅰ、Ⅱ两个区(见图3-4)。整治河道段泥石流堆积物分区图图3-4Ⅰ区:为粗粒区,分布于文家沟沟口,呈扇形分布,由碎石土组成,结构松散,粒径一般1~20cm,碎石(>60mm)含量28.6~42.4%,角砾(2~60mm)含量37.9~51.5%,砂、粘粉粒(<2mm)含量17.1~29.1%。文家沟沟口地表可见直径达1m的块石(见图片3-1)。图片3-1文家沟沟口泥石流粗粒区(Ⅰ区)Ⅱ区:为细粒区(见图片3-2),分布于除Ⅰ区外的整个泥石流堆积区,整治河段全部属于该区,该区由角砾土组成,结构松散,N120=0.5~2.9击/10cm,平均为1.1击/10cm。角砾土呈软塑~流塑状。粒径一般1~60mm,最大达30cm,角砾土>2mm含量为55.2~84.0%,其中碎石(>60mm)含量一般3.9~19.4%,局部达29.8~38.1%;角砾(2~60mm)含量37.0~66.6%,砂、粘粉粒(<2mm)含量18.3~44.8%。在银杏大桥至文家沟沟口一带,表层粘土厚度1.5~2.5m,呈饱和至流塑状。图片3-2泥石流细粒区(Ⅱ区)②河流冲积堆积层(Q4al)分布于泥石流堆积区下伏与以外的河段,为砂卵砾石层,堆积厚度5.0~25m。卵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灰岩等,磨圆度较好,粒径一般在5~8cm,最大可达180cm,砂充填,分选性差,曲率系数1.1,不均匀系数2.6。卵石层按其密实程度划分为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实卵石四个亚层。松散卵石:分布河床表层,钻进容易,N120=0.9~2.9击/10cm,平均为1.8击/10cm。稍密卵石:粒径一般为3~8cm,大者10~15cm。充填物为砂和砾石,含量约20%~35%。钻进容易,N120=3.1~6.0击/10cm,平均为4.8击/10cm。中密卵石:粒径一般为5~10cm,最大达15cm。充填物为砂和砾石,含量约15%~20%。钻进较困难,N120=6.1~11.0击/10cm,平均为8.2击/10cm。密实卵石:层位较连续,局部呈透镜体分布。卵石含量大于70%。粒径一般为6~10cm,最大达25cm。钻进困难,N120=11.1~20.0击/10cm,平均为14.2击/10cm。砂卵砾石层中局部夹有砂夹砾石透镜体或薄层,厚度一般0.4~3.0m,最厚7.56m,砂为粉细砂,砂的含量为70~75%,分布于左堤尾部桩号2+536~2+660段和桩号2+763在~3+168.7段,底界高程845.0~856.7m,埋深5.1~9.4m,延伸长度50~380m。据标准贯入试验,N63.5=1~8击/30cm;据清平水库初设资料,砂层剪切波Vs=250m/s。以上地基土层的分布、埋藏与厚度变化情况,请详见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⑵土体透水性根据试坑与钻孔注水试验,整治河段Q4sef之角砾土渗透系数K=(8.5~9.0)×10-4cm/s,属中等透水层;Q4al之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K=(1.4~7.0)×10-2cm/s,属强透水层。⑶土体的物理力学特征本阶段对整治河段两岸堤防地基土取样进行了物理力学试验,其中地基土泥石流(Q4sef)堆积层地表取样10组,钻孔样5组,共15组,样品位置分布:泥石流Ⅰ区共3组,分布于文家沟沟口,泥石流Ⅱ区共12组,文家沟~清平大桥段7组、清平大桥以下河段取样5组;河流冲积层(Q4al)物理力学指标采用《清平水库初步设计报告》中的大坎平坝址砂卵砾石试验指标和砂层试验指标。①物性指标泥石流Ⅰ区碎石土与Ⅱ区角砾土土级配与物性指标见表3-5~表3-8,Q4al砂卵砾石层与砂层级配与物性指标见表3-9~表3-11。Q4sef堆积层Ⅰ区碎石土颗粒级配成果表表3-5试样编号各粒径(㎜)百分含量(%)<2mm含量>300300∫200200∫100100∫8080∫6060∫4040∫2020∫1010∫55∫22∫11∫0.500.50∫0.250.25∫0.100.10∫0.075<0.075TK712.15.55.32.82.915.19.18.77.011.64.28.52.92.11.21.019.9TK832.52.62.92.22.210.111.810.28.44.62.04.42.11.60.91.512.5TK1216.75.93.86.46.811.38.36.25.56.62.78.44.52.41.53.022.5平均值20.44.74.03.84.012.29.78.47.07.63.07.13.22.01.21.818.3Q4sef堆积层Ⅰ区碎石土物理性质指标试验成果汇总表表3-6试样编号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天然干密度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相对密度天然孔隙率比重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g/cm3)\(%)\TK73.802.122.041.902.350.3624.502.7069.80.7TK82.622.152.102.6991.22.2TK124.292.242.152.72134.11.2平均值3.572.172.101.902.350.3624.502.70981.4Q4sef堆积层Ⅱ区角砾土颗粒级配成果表表3-7试样编号各粒径(㎜)百分含量(%)<2mm含量>300300∫200200∫100100∫8080∫6060∫4040∫2020∫1010∫55∫22∫11∫0.500.50∫0.250.25∫0.100.10∫0.075<0.075TK5005.07.24.77.67.711.213.912.96.912.94.33.31.50.929.8TK915.34.52.82.55.414.48.27.98.37.43.88.83.72.61.52.923.3TK1012.36.74.93.53.47.29.29.09.45.43.411.56.54.01.32.329.0TK1115.510.03.55.43.710.58.06.57.24.82.79.75.34.10.82.324.9TK15008.03.67.87.518.518.013.07.61.82.61.22.03.94.516.0TK16006.15.56.48.418.516.012.38.52.23.21.42.34.25.018.3TK17002.53.51.43.514.6
本文档为【清平河道整治工程应急实施(地质)9.16.16】,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zxiang
多年工作经验
格式:doc
大小:5MB
软件:Word
页数:52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2-02
浏览量:8